椎弓根进钉点的选择方法

椎弓根进钉点的选择方法
椎弓根进钉点的选择方法

椎弓根钉打入可能最精确的方法椎弓根!

骨科后进战友:

1/ 医院手术室必须有C形臂X光机, 如无, 不要做!

2/ 术前需要打钉的椎弓根均必须CT 平扫, 目的:1-- 常规排除椎弓根先天变异.2- 测量

椎弓根宽度以决定钉的直径.3- 测量椎弓根与椎体纵轴所成的角度, 即"e 角"

3/ 手术前, 患者摆好体位后,C 形臂X光机平行手术床拍摄患者脊柱侧位片, 计算椎弓根

与手术床垂线所成的角度, 即"f 角"

4/ 进针点定位: 暴露两侧关节突后, 手术钳夹住关节突, 拍摄脊柱正位片. 根据椎弓根与

钳的位置定位进针点.

5/" 椎弓根三维定向仪", 是我们新近发明的. 可以从相互垂直的两个面测量椎弓根进针的

角度.因为在三维空间里, 相互垂直的两个平面上的角度完全可以"钉死" 任何一条线的空间

角度,想一下!!!

6/ 术中, 椎弓根探针或三棱锥的方向被椎弓根三维定向仪读出的

"f 角""e 角" 所准确控制

椎弓根钉打入的关键是"f 角""e 角"的术中如何掌握, 如果你也能设计一种装置

可以术中准确比对, 你也可以说" 椎弓根钉打入可能最精确的方法!!!!!" 被找到了

现在术中导航已经出现, 是高科技. 但不会很快普及.

assenlee 战友:一枚准确无误的椎弓根螺钉的植入取决于若干个参数:进钉点、e 角、f 角、螺钉直径、进钉深度。后4 个参数可在术前通过CT 测量,或如楼主所言在,术中通过某种巧妙的装置和方法来准确把握,但唯独进钉点,是器械测量很难保证万无一失的。也许只有最先进的计算机导航系统才能做到。但在没有导航的情况下,只能凭借经验。

众所周知,不仅胸腰椎进钉点依据的骨性标志完全不同,不同的胸段也不同。身边很多人觉得骨性标志最好找、最有把握的是L3~L4,但有时非常严重的腰椎退变,仍然会让人阴沟翻船。本人见过很多例非常严重的关节突退变,关节突内聚、增生呈球形,向后向外增生突起的上关节突骨赘,其高度甚至几乎与棘突接近,什么“人字嵴”“副突”“外缘中

线”“裤衩裤裆”的根本找不到!对这种情况,再好的小发明恐怕也帮不上忙,只能看术者经验了。

请楼主不要见怪,我不是说你的发明没有价值,它肯定对初学者能起到不少帮助。我只是想说,椎弓根技术同其他手艺一样,熟才能生巧,做的多了就什么都不怕。反而,如果一上来就过分依赖这类的辅助工具,可能倒不利于个人技术的提高和经验的总结。

上个月去北京参加了第12届APOA手术观摩,看那些老外们做的手术,方法和理念和我们的都差不多,唯一印象最深的是他们打椎弓根钉的动作。开口、开路、探一下、攻丝、上钉。中间根本不用C 臂去透视!有几个甚至连探探骨道的动作都没有,开路完直接上钉子。而术后照片放出来一看,绝对标准!不得不承认人家做的太熟了。做的多了,自然就有这个自信。

Tawanghu 战友:

我想提供大家一个方法,这是我们科里面现在都用的方法,十分简单有效。

1、暴露出来双侧的小关节和横突后,按照胸椎和腰椎的通用进钉点选择进钉点,一般腰椎就在副突和乳突之间平横突中点,胸椎要偏上一点。最好术前就根据正位片子确定一下是不是横突中点,好多是有差异的,十分重要。

2、咬除部分骨后,不要用器械商带的乒乓球,选择一个克氏针,最好一

般1.0 较好,细的,用手刺入,边刺入边感触一下是不是在骨头里面,在的话一般很清楚的有点阻力,如果阻力很大,估计是紧贴椎弓根,否则很软就不在椎弓根。一般刺不动了,用血管钳夹住测量实际长度一般和椎弓根长度差不多,胸椎一般4.0 ,腰椎一般4.5 就正好。多做几个手感好了基本不需要透视。当然不放心可以透一下侧位。

3、注意克氏针要用细的才好,而且注意钝头在下面,用两只手操作稳定。重要的是手感,感觉是不是在骨头里面操作。

4、下面的拧入椎弓根就比较容易了,但是,在拧入钉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向,可以随时调整,而且拧钉是要有手感,一定有一定的阻力,这要求最好不要攻丝,仅仅把入口攻一下就可以了。

5、大家可以试一下,这是一个停好的方法,不拘泥于操作手册,因为有些配套的器械尽管很好,但是太烦琐,相信大家试过一定不错的。

59988688 战友:各位都是高人,这么多高明妙招。具体操作和tawanghu 战友的方法异曲同工、差别不大。我谈谈我们科室对进针点的看法。

一. 胸椎:进入点:下关节突中点(垂线)与横突根部中点连接线(水平)的交叉线上,小关节突下1mm;

. 腰椎:水平线→横突中线;垂直线:经小关节外侧,上关节

突外缘更好,不过横突比较深,耐心剥离暴露清楚;进针点的骨嵴我们一般用尖嘴钳咬一下,去除软组织及少许骨质,以利克氏针定位,向中线倾斜10—15°,注意与椎体上缘平面平行,掌握大概深度3cm。手感很

重要,这一点大家都认同。我们现在做都用C臂,达不到那种完全脱离机器的熟练程度。现在医疗纠纷太多,不照一下心里不踏实。大概过程是:常规入路暴露、定进针点→打入定位针(现在很多厂家都带)→C 臂投照

→拔针打钉→投照(出问题则修复,汗!)→固定架子→投照。剑飞战友:关于胸腰椎椎弓根入点的选择,以上大家说的已经比较全面,各种方法看术者喜好,但是,对于术中操作,我想提醒两句:1、选定入点后,三棱锥开口后,可以适当大一些,以便椎弓根椎开路时不被入点周围骨质阻挡而影响方向的把握;2、确定好大致

方向后,适当用力谨慎开路,如遇到坚强阻力,建议先退出,重新选择方向进入,务必顺应椎弓根方向,这样才能保证钉沿椎弓根进入,而不会穿破椎弓根周围皮质,尤其是外侧皮质,毕竟椎弓根内部是松质骨,外侧是皮质骨,相对可以自动导向,前提是入点准确并适当扩大;3、建议使用丝弓,这样可以保证置钉准确,操作中仍应注意顺应椎弓根方向,换句话说,不应使用蛮力纠正入定方向;4、术前一定要有清晰的腰椎正侧位片,正位片可以提示水平方向上入钉位置,侧位片上可以提示垂直位上入钉位置,相对而言,我认为椎弓根CT并没有那莫重要。以上浅见,希望指教。

Wangxianquan 战友:我谈一下个人的一点经验,在腰椎上,从上关节突下部进钉最好,钉子的外缘与上关节突外缘平齐比较好,根据不同的阶段选择不同的内倾角度,这是椎弓根管道的后方开口的位置,按weistei n 的方法,横轴上横突根部的中点比椎弓根的中心低

了一点,椎弓根中心应在横突根部的上中1/3 交界处,内外侧的进钉点比椎弓根中心偏外了一点,我不止一次看见过在关节突外缘进钉时由于内倾角度不够,锥子一下子就猛地下去了,这是由于太垂直,锥子直接从横突根部穿出后从椎体旁滑出了。以前有Steefee 法,由于用的是钢板,螺钉角度需要垂直打,所以他的进钉点位于上下关节突的缝隙处,也很好的进入椎弓根。e 角和f 角是解剖的概念,在实际手术中不能按此角度进钉,除非你的进钉点绝对位于椎弓根投影的中心,如果你的进钉点偏外,如weistein 法,内倾角度可很大,可达30 度,如果偏内内倾角度应缩小,如Steefee 法,垂直进钉即可。而采用钉子的外缘与上关节突外缘平齐的方法,基本按e 角和f 角打钉。

老花眼战友:

同意大家的意见,补充关于合并横突骨折的腰椎椎弓根置入的方法:1.根据平片或CT片,诊断横突骨折;2.一般横突基底部有约0.2~0.5cm 骨质存在,小心显露该部分骨质,其内侧即为上关节突外侧,取其根部上1/2与上关节外侧线的交点作为进钉点,先用咬骨钳咬除部分骨质,露出松质骨,用手将打孔器轻松钻入;

3.如自横突根部骨折,有两个方法可利用,一是用手指触及横突根部骨折面,参照2进行定位;二是在控制骨折横突移位的情况下,小心显露骨折横容的远侧端,将其置于正常位置(应确认)后,按常规方法进行定位;

4.应注意观察病人术前侧位片及其改俯卧位后侧位片的变化,对角

度进行调整,对下腰椎更是如此.

5.正侧位透视十分必要,大家对侧位很重视,常省去正位是不对的Wangxianquan 战友:

按照weistein 法进钉时,内倾角度一定要至少10 度以上,如果垂直进钉,很容易噗哧一下,从横突的根部穿出,沿椎体的侧壁滑出,让你出一身冷汗,不要紧,这时候只要调整进钉的角度,防止螺钉进入原来的假道,拧完以后晃一晃螺钉,如果比较松,肯定是进入原来的假道,在椎体的侧壁与腰大肌之间Cxdnm 战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介绍两个实用技术,1、克氏针

探横突与椎弓交界处,2、自制一把椎弓根刮匙,3mm宽,5mm长,无弧度,边要锐利,不是捅进去,而是旋进去,让刮匙自己找位置,侧弯病人还透什么视,手感是最重要的。我的感觉,腰椎还是人字嵴定位实用,咬掉副突,旋入刮匙,胸椎我觉得要打在横突中线偏上一点,大家有没有发现这里也有一条嵴,就在这个嵴的稍下一点,这个地方是椎弓根的中心,但是术中还是要透视,注意e/f 角,这是这一技术的基础。

我只介绍自己的一点小手法,大家指正。

Bonesos 战友:

椎弓根钉打入方法楼上的说了许多了, 我谈一点确认的方法,

1, 进钉时手感, 如同插沙,

2. 在进钉点靠外要加大E角, 靠内要减少.

3. 进钉后用椎弓根探子探四壁很管理重要,特别是内,下,底壁. 不管有无C臂,都必须探,. 最好是主刀和一助两人探.

4. 在上胸椎可以把肋骨头颈纳椎弓根宽计算.jm991028 战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

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80例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各40例。参考组以长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案治疗,研究组以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情况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操作时间短于参考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的Frankel分级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的伤椎前缘高度比高于参考组,Cobb角小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案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hort segmen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reatment of non-adjacent multi segmental spinal fractures.Methods 80 cases of non-contiguous spinal fractures in our hospital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ard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referenc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ong 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hort segment pedicle screw fixation.Then,the treatment condition and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Frankel grad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anterior height ratio of the injured vertebrae after ope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and the Cobb angle after ope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of short segmen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on-adjacent multi segmental spinal fractures is significant,the safety is high,it is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Non-adjacent;Multi segment;Spinal fracture;Short segmen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非相鄰型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骨折后易出现知觉丧失,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瘫痪,从而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案治疗该疾病[3-4],其中又以后路长节段内固定方案较为常用,但实践发现患者治疗后往往无法获得理想的椎体生理强度。本研究选取我院骨科病房接收的非相邻型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方案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 一.适应症 1.胸腰椎的各种不稳定性骨折脱位或合并截瘫者。 2.脊柱畸形,如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脊柱滑脱及脊柱后凸等患者。 3.脊柱肿瘤,包括部分或全部椎体切除者。 二.麻醉方式 全身麻醉。 三.手术体位 俯卧位。两手放于头侧,膝关节下垫软枕,但应防止膝关节过伸,踝关节下垫一软枕,但应防止踝关节背伸过度。静脉通路建立在上肢。保护头面部,避免眼部受压。 四.手术切口 以病变脊椎为中心做背侧正中切口。 五.手术步骤及护理操作配合 1.常规消毒、铺单。递擦皮钳夹小纱布蘸碘酒、乙醇消毒皮肤。递治疗巾及手术单协助铺单,贴手术膜,铺腹口。 2.显露椎板、横突及上下关节突。①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骨膜。置2块干纱布置于切口两侧,递22号刀切开皮肤;递电刀、中弯血管钳切开皮下组织、深筋膜及骨膜,递甲状腺拉钩拉开切口。 ②剥离骶棘肌,显露椎板及上、下关节各一个脊椎的椎板。递Cobb 剥离器剥离两侧骶棘肌,同时递骨膜剥离器、纱布填塞止血;递单齿椎板牵开器牵开。③显露两侧横突及上、下关节突。递5mm双关节咬骨钳、3mm咬骨钳交替咬去横突及上、下关节突处软组织。 3.确定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及方向。递3mm双关机咬骨钳咬去进钉点处部分骨皮质,递开口器钻孔,递定位针插入孔内定向,带两侧钻孔定点及定位针插入定向完成后,递中单遮盖手术野,进行C性臂机透

视确认。 4.置入椎弓根螺钉。递中弯血管钳取出定位针并测量定位针进针长度,递“T”形杆套筒扳手连接合适长度的椎弓根螺钉尾部置入螺钉,需要时递丝锥攻丝扩大钻入孔,递中单遮盖手术野再次透视确认螺钉位置。 5.安放内固定装置,并复位固定。递螺母、棒、扳手、套筒扳手安装内固定装置,复位并拧紧螺母固定钉棒。递中单遮盖手术野,透视检查复位情况。 6.植骨,融合(必要时)。按常规配合区髂骨,修剪骨块并植骨,或用人工骨植骨。 7.缝合伤口。①冲洗、检查伤口。递生理盐水冲洗伤口,电凝止血;清点器械、纱布、缝针;②放置引流管。递11号刀、中弯血管钳,置入骨科引流管,递9×28角针、4号丝线固定,递0号可吸收线、有齿镊连续或间断缝合。③缝合腰背筋膜。递0号可吸收线,中弯血管钳有齿镊连续或间断缝合。④缝合皮下组织。递9×28圆针、1号丝线或2-0号可吸收线缝合,递乙醇棉球消毒切口周围皮肤,清点器械、纱布、缝针。⑤缝合皮肤,覆盖切口。递有齿镊、9×28角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或4-0号可吸收线皮内缝合,递乙醇棉球再次消毒切口,递敷料覆盖伤口。

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处理2700字

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 处理2700字 【摘要】探讨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深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和细菌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根据发生感染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感染12例,迟发性感染24例。[结果]早期感染一般伴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脓液培养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力强的细菌,迟发性感染一般无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不升高,ESR升高,脓液培养主要为类白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力较弱的皮肤正常菌群。早期感染患者予以清创、持续冲洗引流。除3例反复清创无效,将内固定取出以外,其余内固定均予保留。迟发性感染者予以内固定取出、清创、持续冲洗引流。经上述治疗后仅1例患者早期深部感染迁延不愈致椎体骨髓炎,术后3个月伤口再次出现流脓,其余均愈合。[结论]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早期感染及迟发性感染的发生机理可能存在差异。早期感染由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累及范围广。而迟发性感染由致病力弱的细菌引起,发展慢且较局限。对早期深部感染可以保留内固定行病灶清除,持续冲洗引流,多次清创无效,感染控制不佳则需要早日将内固定取出,以免炎症扩散。而迟发性感染则需取出

内固定,否则难以消除炎症。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9年10月~2021年10月,作者共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A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28例,腰椎滑脱R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8例。男28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4岁。窦道发生的时间距第1次手术的时间为10~36个月,平均14个月;窦道出现后距第2次手术的时间为20d~2个月,平均1个月。1.2治疗方法36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均无发热,原手术切口和窦道处无红、肿、热、痛,有较稠的灰白色脓性物不断由窦道排出,未见内固定物顶压磨破皮肤。血常规白细胞在4~8×109/L,中性粒细胞为50%~75%,血沉为15~30mm/h。脊柱X线片未见椎体破坏,椎间隙正常。36例患者在术前及术中分别取样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培养时间延长为7d以上,12例为微球菌,16例为粪链球菌,8例无菌生长。起初的6例病人通过抗炎、引流或持续冲洗的方法控制感染、闭合窦道而能继续保留内固定物。其中2例经抗炎、窦道搔刮治疗15d,脓性物无减少而行切开清除肉芽组织和脓性物,并置双管持续冲洗引流,术后半月窦道仍不闭合而转行内固定取出术,2周后窦道闭合,随访半年无复发,另外4例行抗炎、窦道搔刮治疗20d,窦道闭合出院,但分别在1、3个月后复发,取出内固定后窦道闭合,随访10个月无复发。在前6例治疗经验基础上,作者对以后遇到的30例此类感染患者均采取积极地先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术后并置双管持续冲洗引流3~7d,取伤口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同时应用广谱抗生

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讨论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3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160例,按随机数字表发分为长节段治疗组和短节段治疗组各80例,两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手术治疗措施。随访3年,使用JOA量表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数据采用组间t检验统计学分析,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术后短节段治疗组各项得分优于长节段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短节段治疗组在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上优于长节段治疗组。 标签:椎弓根钉内固定;长节段;短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目前,对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采取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而对于长节段和短节段固定的选择尚存在较大争议[1]。为了客观地回答上述临床实际问题,我院选取2010年1月~2015年3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若干,较这两种术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正确选择治疗方式、改善治疗效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两组人员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损伤时间在2w以内;双下肢伴或伴有不完全性瘫或完全性瘫痪;身体状况能够耐受手术治疗;④术前三维CT检查明确椎管内骨块占位 1.3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损伤时间在2w以上或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年龄在18岁以下,或60岁以上的;④因脊椎转移癌、结核等造成的胸腰椎骨折;⑤有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明显者;⑥因颈椎外伤曾行颈椎内固定或减压手术;⑦涉及多个椎体的骨折或者较严重的骨折脱位需行前路手术者;⑧合并较严重的内脏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⑨拒绝签署知情同意书。 1.4方法长节段:常规全麻,俯卧位。术前C臂机透视定位,以伤椎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显露椎板及关节突。于骨折椎相邻上下各2个椎体分别置入椎弓根螺钉共8枚。术中透视保证椎弓根螺钉进针位置和方向的准确性,选择合适长度连接棒预弯,拧入固定螺帽。对于有明显神经压迫症状及椎管占位明显者,采取椎板上缘开窗减压,术中探查游离骨块是否复位,若尚未复位则撬拨游离骨块使其复位。 短節段:麻醉及体位等与长节段术式相同。行传统跨伤椎上下椎置入4枚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伤椎。对有明显神经压迫症状及椎管占位明显者,采取椎板上缘开窗减压,术中探查游离骨块是否复位,若尚未复位则撬拨游离骨块使其复位。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方法与技巧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方法与技巧 颈椎内固定的手术方法主要分为前路和后路两类。前路方法有AO带锁钢板螺钉、Orion钢板螺钉、Windows钢板螺钉等。后路方法有钢丝棘突间固定、钩形钢板固定、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等。这些方法主要固定颈椎的前中柱或后柱,术后稳定性的获得均需要加用外固定,而颈椎椎弓根螺钉则固定了前中后三柱。尽管除C2和C7以外的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被认为对神经血管结构存在巨大风险,但生物力学研究显示,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稳定作用优于包括侧块螺钉固定在内的其他固定技术,因此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以往生物力学研究已证实,较其他固定方式相比,颈椎椎弓根螺钉不但骨-螺钉界面的松动率极低,而且在疲劳测试方面表现出更大的把持力。尽管存在生物力学上的优势,可能发生的神经血管并发症包括椎动脉和神经根损伤也应受到足够 重视。上海市同济医院脊柱外科贾永伟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部的Kuniyoshi Abumi等学者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并总结应用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颈椎不稳和/或颈椎畸形的经验,对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的术前评估,手术操作细节和并发症进行了详尽论述。这篇综述即将在Spine杂志发表。作者指出,椎弓根螺钉提供了良好的三维固定模式,可用于颈椎不稳和颈椎畸形等多种颈椎疾患的重建。然而,由于椎弓根

和椎动脉的解剖学变异,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容易导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直接与椎弓根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包括向头侧或尾侧误置螺钉损伤神经根,向外侧误置造成椎动脉损伤或激惹,向内侧误置损伤硬脊膜或脊髓。在矫正后凸畸形和脱位过程中造成的医源性神经根管狭窄是一种与 螺钉置入无直接关系的少见神经根并发症。尽管与颈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相关的并发症不能完全避免,但可通过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彻底掌握局部解剖关系和精准的置钉技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建议术前应进行椎弓根薄层CT扫描,如果椎弓根外径不足4mm,则建议改用其他固定方式。而术前对椎动脉的评估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果CT或MR图像证实或怀疑存在解剖学变异,应加做MRA检查。该综述表明,在生物力学上,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颈椎重建最为稳定。由于颈椎椎弓根、椎动脉、神经根等结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术前评估应做到个体化。只有进行充分的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中严格控制螺钉的位置才能将神经血管并发症的发 生率降至最低。此外,借助现代计算机导航系统和新研发的瞄准装置有望进一步增加螺钉置入的准确性。附:术前影像学评估:椎弓根形态学:-术前进行薄层CT扫描以精确评估椎弓根直径。-如果椎弓根外径不足4mm,建议变换其他固定方式。-如果左右椎弓根直径不同,直径小的一侧椎动脉为主导动脉,置钉时应特别注意该侧。-由于椎弓根皮质最薄弱

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术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骨质疏松症

2012年10月第9卷第30期·临床研究·CHINA MEDICAL HERALD 中国医药导报退变性脊柱侧凸是50岁以后出现的脊柱侧凸,中、老年 人多见,是指既往无脊柱侧凸史,骨骼成熟后伴随脊柱退行 性改变而发生的原发性脊柱侧凸,近年来对于这种疾病的手 术治疗方法有很多[1-2],骨质疏松和退变性腰椎侧凸是一种老 年人群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两种疾病常常并发[3]。骨质疏 松,给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内固定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常 造成退变性腰椎侧凸内固定手术失败。本文笔者对26例退 变性脊柱侧凸伴重度骨质疏松症病例,行长节段脊柱内固定 时使用深螺纹螺钉、加大外展角、钉道内植骨,术后常规抗骨 质疏松治疗1年,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4月~2011年4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和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院收治的2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伴骨质疏松患者,其中,女18例,男8例;年龄48~77岁,平均(68.3±3.2)岁。入选标准:患者行腰椎正侧位及腰椎MRI 检查,明确退变性腰椎侧凸的诊断,同时行双能X 线检查,并且达到诊断为骨质疏松症。排除标准:腰椎术后引起的侧凸,既往曾患有特发性脊柱侧凸,只有患有退变性腰椎侧凸,未达到诊断 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术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 伴骨质疏松症 赵梦东1张子会2丁文元3曹来震1康永民1 1.河北省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务科,河北廊坊065700; 2.河北省文安县妇幼保健医院,河北文安 065800; 3.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河北石家庄050051[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6例退变性腰椎侧凸伴骨质疏松患者行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术,术中通过使用深螺纹螺钉、增大螺钉的外展角度、钉道内植骨等方法,术前进行Oswestry 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表(ODI 评分)及腰腿痛评分,术后平均随访20.8个月(8个月~3年),末次随访时进行ODI 评分及腰腿痛评分,比较术前和术后ODI 评分及腰腿痛评分。结果26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ODI 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 <0.05);术后腰腿痛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下肢功能明显改善(P <0.05)。本组22例获得优良手术效果,优良率为8 4.6%。结论改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矫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手术方式,手术疗效明确。术中使用深螺纹螺钉、增大螺钉的外展角度、钉道内植骨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侧凸;骨质疏松;长节段椎弓根螺钉 [中图分类号]R682.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0(c )-0069-04 Clinical analysis of long segmen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rthopmorphia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ZHAO Mengdong 1ZHANG Zihui 2DING Wenyuan 3CAO Laizhen 1KANG Yongming 1 1.Department of Medical Services,the Fourth People ′s Hospital of Langfang City,Hei Province,Langfang 065700,Chi -na ; 2.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of Wen ′an Country,Hebei Province,Wen ′an 065800,China ; 3.Department of Spinal 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Hebei Province,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 the effectiveness of long segmen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rthopmorphia in the 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Methods 26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 and os -teoporosis underwent improved long segment pedicle screw fixation orthopmorphia,during surgical operation use of screw with deep thread,enlarging abduction angle of screw and grafing bone in the opening of screw and so on,lumbago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and the pain in waist and lower extremities grades were tested before operation,all patients had an average follower-up period of 20.8months (8months to 3years),then lumbag ODI scores and the pain in waist and lower extremities grade were tested at last follow-up,lumbag ODI and the pain in waist and lower extremities grades were com -pared.Results All 26patients had a followed-up.Postoperative ODI had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at of preoperative,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the pain in waist and lower extremities grades had significantly improved;the func -tion of lower extremities grades had distinct improvement,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22patients had sat -isfactory operation results,with excellent and good ratio of 84.6%.Conclusion Improved long segment pedicle screw fixa -tion orthopmorphia is feasible to the patients with lumbar scoliosis and osteoporosis,with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https://www.360docs.net/doc/166198717.html, -ing of screw with deep thread,enlarging abduction angle of screw and grafing bone in the opening of screw is the key to ensure success of the surgery. [Key words]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tisis;Osteoporosis;Long segment pedicle screw [作者简介]赵梦东(1962-),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外科。69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 发表时间:2011-12-26T15:00:55.6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张国宝汪海波 [导读] 腰椎滑脱是顾客常见疾病之一,由多中腰椎病变和继发性病变引起。 张国宝汪海波(重庆市江北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重庆江北 400020) 【中图分类号】R6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0-0084-02 【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腰椎滑脱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37例,滑脱程度根据Newman分型标准:I度22例,II度11例,III度4例,用Asher疗效评定标准进行术后功能评定。结果 37例均获得随访,最短7个月,最长2年,平均15个月。按Asher疗效评定标准:优29例,良5例,中2例,差1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9%。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患者,具有固定牢靠,减压彻底等优点,能帮助患者在早期进行功能恢复,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的方式。 【关键词】腰椎滑脱内固定椎弓根螺钉 腰椎滑脱是顾客常见疾病之一,由多中腰椎病变和继发性病变引起。虽然大多数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可以缓解,但大约有20%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进步,手术效果有明显提高。自2006年9月以来,笔者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3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23岁~68岁,平均53岁。其中真性滑脱29例,假性滑脱5例,外伤性3例。滑脱程度根据Newman 分型标准[1]a:I度22例,II度11例,III度4例,其中I度患者多有较为严重的椎间盘突出,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II度以上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腰痛和间歇性跛行。滑脱部位:L5滑脱19例,L4滑脱14例,L3滑脱4例。术前均摄腰椎正位片,左右斜位片及过伸过屈侧位片,腰骶椎CT及MRI以理解腰椎滑脱的程度以及神经根受压状况。 1.2 手术方法 采用全麻或持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俯卧位,胸前和耻骨联合处垫高。常规消毒、辅巾。以滑脱椎体为中心作后正中切口,常规骨膜下剥离两侧椎旁肌至横突外缘,充分显露包括上下各1-2个椎节的椎板、横突及关节突。确定关节突外侧缘与横突中线的交点位进钉点,经椎弓根在滑脱椎体内置入2枚提拉螺钉,其上下椎体内各置入2枚椎弓根螺钉。C臂透视椎弓根螺钉无误后,行滑脱椎体全椎板减压,彻底切除肥厚的黄韧带及瘢痕组织,扩大神经根管,松解神经根。减压后,安装纵向连接棒,将椎间隙撑开,然后拧紧提拉螺钉螺丝,使滑脱椎体复位。用绞刀彻底清除椎间盘髓核组织,保留软骨板下骨。取长度适当、装满骨粒的2枚Cage平行置入椎间隙,在C型臂透视下观察Cage的位置及深度合适后,将两椎体间隙加压并锁死连杆。术中复位应注意动作轻柔,不能过于用力,将横图及关节突外侧间软组织清除,将骨面咬成粗糙面,以大量生理盐水及甲硝唑冲洗术野,把减压骨块置于横图及关节突出外侧间,植骨必须充分,若骨量不够可取后侧髂骨植骨。再次检查确认两侧神经根已充分松解,C臂透视证实内固定物位置好。冲洗切口,止血。置负压引流管1根,逐层闭合切口。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引流48h,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数量、颜色、性质。常规应用抗生素3~5d预防感染,静滴脱水剂和糖皮质激素5d减轻脊髓水肿,密切观察脊髓神经功能。卧硬板床休息4W。4W后腰围保护下地活动,腰围佩戴4~6个月为宜,其间避免过度弯腰。每月随访观察,定时复查X片。 2 结果 所有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复位质量17例完全复位,18例较术前明显好转,2例改善不明显。3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可恢复日常活动,无血管、神经损伤及感染发生,无螺钉折断,无复位丢失。按Asher疗效评定法标准[2]:优29例,良5例,中2例,差1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9%。 3 讨论 3.1 腰椎滑脱的病因及手术指征 腰椎滑脱的病因主要分为峡部蹦裂性,退行性,发育不良性,创伤性,医源性和病理性六种,其中峡部崩裂和退变行滑脱在现在的患者中最为常见。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取决于滑脱程度及加重速度、脊柱不稳定程度和继发椎管狭窄的程度。并非所有类型的腰椎滑脱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只有滑脱较重或逐渐加重,症状较为明显,保守治疗无效者须行手术治疗。指症如下[3] :1、椎体滑脱程度达到或接近II 度,明显失稳,并没有继续加重倾向。2、腰椎屈曲位、过伸位、侧位X光片显示椎体滑脱程度>5mm。3、持续性腰痛及神经压迫、刺激症状,包括下肢放射疼痛、麻木,肌肉降低或二便功能障碍。4、影像学检查与临床症状相吻合,有椎管狭窄、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椎间孔狭窄等。5、经1~3月保守治疗无效。 3.2椎弓根螺钉系统在腰椎滑脱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器的不断改进,椎弓根螺钉系统凭着其可信的强度,理想的三维固定等优点,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滑脱腰椎减压时,无需破坏椎体及椎弓根,可去除椎板增生的黄韧带、纤维疤痕等。笔者建议将病人滑椎与下位椎体间的椎间盘均尽可能干净地摘除。因为即使患者椎间盘末突出,亦必定存在严重的蜕变,在治疗上要求融合上下椎体,若留下可能尚有一定弹性的椎间盘,则不利于椎体的融合稳定[4],而只有良好的滑脱椎体的融合,才是手术获得成功,维持脊柱长久稳定的关键[5]。 既往对腰椎滑脱后是否需要复位还存在较多的争议[6],笔者认为,如使用椎弓根螺钉系统,无论滑移程度及神经受压症状的存在与否,均应尽量予以复位。因为复位能使用神经根和硬膜囊松弛,可恢复脊柱的正常解剖关系,改善其功能,更重要的是,复位符合腰骨部生物力学的要求,可恢复椎管的形态及容积,有利于椎体的融合。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以其精妙的结构,合理的设计,在腰椎脱位的复位治疗中脱颖而出。在正确植入椎弓根螺钉系统的基础上,腰椎滑脱复位并非难事,起复位效果令人满意。 当然,椎弓根螺钉系统与其他内固定系统一样,知识滑脱脊椎复位固定的一种手段,对复位的脊椎只起到暂时的稳定作用,故复位后任有再滑脱的可能,解决此问题的可靠方法就是致骨融合(自体骨植骨),将横突和小关节突外侧完全钻去皮质,取髂骨后上脊骨块,等同两个横突之间距离的骨条植入,外加减压后的碎骨以促进植骨。复位固定结合植骨融合科室脊椎结构连续性及正常的解剖结构得以进一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摘要目的:介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压缩、骨折、爆裂骨折或椎体滑脱的手术配合。方法运用手术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科技术能力,达到准确有效的配合手术。结果:36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达到了术前评估的效果,未出现任何意外。结论: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伤口感染机率,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护理 胸、腰椎轻度骨折,滑脱的病人都采取平卧硬板床上保守治疗,对一些不稳定的爆裂型骨折或伴有神经、脊髓损伤的病人一般都采用手术治疗。近年来,治疗胸、腰椎骨折、滑脱的内固定村材料不断发展更新。由于椎弓根螺钉器械结构简单,并具有三维空间的可调节性,可使骨折复位,从而使神经通道获得最充分的减压,以利截瘫恢复。另外,由于其最小的内固定节段,减少手术创伤及保留更多的正常节段,最重要的是固定稳定,患者可早期活动,以利机能恢复,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快。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6例患者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50岁,T12.L1椎体骨折8例,L1椎体骨折12例,L2椎体骨折10例,L4、L5椎体骨折2例,L4椎体滑脱4例。随访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 2手术方法 病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俯卧位,采用胸或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向两侧剥离脊柱后方椎旁肌群主横突,显露伤椎及最少上下各一椎体,使用定位器定点,植入四枚显影探保针上、下各两支,C-臂X线机准确定位后,植入椎弓根螺钉、椎板切除减压,需植骨的再植骨融合,或放入融合器,手术结束时,放置胶管引流,按常规关闭切口,手术时间一般为120~150min。

椎弓根钉技术

Chaise: 我来说说腰椎椎弓根螺钉 一.进钉点的定位: 1.交点法:横突中点水平线与上关节突外缘垂线的交点为进针点; 2.人字嵴顶点法。 二.进钉角度: 在L1-L3椎弓根螺钉应与矢状面呈5-10度的内侧夹角,在L4-L5椎弓根钉应与矢状面呈10-15度的内侧夹角。 在L1-L4椎弓根螺钉应与水平面平行,即垂直脊柱重心线方向,由于L5椎体本身是倾斜的,进入方向应向下与水平面呈10度夹角。 本人的经验:术前X线估计椎弓根倾斜角度,术中先插入定位针,透视下调整角度。 三.进钉深度和直径: 一般情况为40-45mm,侧位X线检查,定位针深度不超过椎体前后径的80%为宜。直径一般为6mm。 骶椎椎弓根钉 一进钉点的定位:上关节外缘切线和上关节下缘水平线的交点。

二进钉角度: 内倾25°,俯卧位时向头侧偏向25-30°,瞄向骶骨岬,进入软骨下骨。 三进钉深度和直径: 深度30-35mm,直径6.5-7.0mm。 Dming: 个人认为,各种进钉点都可以,将各种进钉点画在一起能出现一个进钉区域。我们可以称之为进钉区。只要在此区域进钉在不在椎弓根里只剩一个角度的问题了。所以说进钉点有时并不是很重要了。具有一般的知识,在一般的病号上面进钉点不是主要问题。个人习惯问题。在此区域确定了自己习惯的进钉点后,置入定位针,透视,确定方向,OK了。 进钉区域自己画画就行了。 stillshine2000: 一.进钉点的定位 1.腰椎椎弓根定点标志:用固定椎得上关节突外缘垂直延长线与横突中轴水平线的交点,该处椎板外缘有一典型骨嵴,定点标志也相当于紧靠骨嵴外上方的凹陷处。 2.胸椎椎弓根定点标志:位于小关节的下缘与小关节中线交点的外侧3mm。 二.进钉角度 1.椎弓根钉与矢状面的夹角:一般是T10~L1为5度,L2~L4为5度到10度,L4~L5~S1 为10度到15度。 2.腰椎椎弓根钉与水平面的夹角:基本为水平位L5稍向下与水平面成5到10度角 skylin2046: 在腰椎,椎弓根螺钉的入钉点定位在椎板峡部,横突的中线和上关节突的交界处。最头端的进钉点要适当调整,以避免损伤到临近的融合范围以外的小关节。进入点可选择在横突基部稍偏外侧。S1的进钉点S1上关节突的基部。

手术技巧:经皮胸、腰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

手术技巧:经皮胸、腰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

手术技巧:经皮胸、腰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 2014-08-15 12:58 来源:丁香园作者:jianmolanyin 字体大小 -|+ 目前脊柱微创手术越来越流行,微创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经皮椎弓根螺钉(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PPS)的置入。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不需要传统后路 大的手术切口、不需要广泛剥离和牵拉椎旁肌肉、避免术后疼痛并缩短恢复时间。 据报道传统的开放置钉技术椎弓根螺钉错置率 高达40%,但仅5.7%穿透了椎弓根内侧壁造成了严重后果。由于神经根经根过椎弓根的内侧及下侧,因此螺钉错置尤其是穿透内侧壁或下壁时会造成严重的神经症状。如果椎弓根螺钉误入椎弓根外侧则会影响到固定的稳定性导致固定不 确切。 先前一项尸体研究表明经皮置钉的椎弓根总体 穿透率为10%,该作者的的另一项研究中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验证螺钉置入情况,结果发现螺钉误置率为6.6%(主要影响到S1)。

目前对椎弓根螺钉误置的定义不明确,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导致文献中螺钉误置发生率差异较大。 尽管经皮置钉已广泛应用于传统的脊柱退行性 变疾病,但在创伤方面的应用仍然较少。Verlaan 等人注意到创伤患者更易术中出血或感染,所以他们认为经皮置钉更适合于创伤患者。Daniel 等人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并介绍了手术技巧。本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描述一种在二维透视下对 创伤患者行经皮置钉技术并评估其临床准确性,其次是通过对无脊柱骨折患者的椎体进行研究 来确定该技术的有效性。患者行手术内固定的指征:脊柱存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脊柱过伸性损伤、屈曲压缩损伤、因创伤发现的病理性骨折、无神经压迫症状的不稳定性的爆裂骨折或因爆 裂骨折而行椎体切除等前路手术后需要360°融合的患者。 手术操作过程: 患者以标准的方式置于Jackson手术台上,前后位透视确认并标记后正中线切口,在每个置钉点的3点钟位置或者9点钟位置置入Jamshidi针,Jamshidi针应靠椎弓根的外侧部分。通过前后位

国内常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国内常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发布时间:2008-05-15 18:50:30 来源:浏览次数:57 一、Steffee椎弓根螺钉槽式钢板复位固定1986年,Steffee在Roy—Camille椎弓根螺钉钢板的基础上作了改良,钢板由螺孔式改为开槽式,更好的适应椎弓根间距的不同。 为消除钢板与脊柱间的松动,螺钉采用双螺帽把钢板与脊柱固定。螺钉前段为松质骨螺钉式样,后段为一般细螺纹式样。 【适应证】 (1)滑脱伴腰痛病史在半年以上,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有下肢神经根受损症状及体征者。 (3)有腰椎管狭窄症状或伴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者。 (4)滑脱虽<Ⅱ度,但有明显节段性不稳定者,或不同时期X线片对比滑脱有进行性加重者。 【蘩忌证】 (1)年龄较大,60岁以上,虽有腰椎滑脱但临床症状甚轻者。 (2)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 (3)病史很长,已有骨桥形成,已形成自身稳定者。 (4)合并脊柱非细菌性炎症、结核等疾病。 [Page] 【手术步骤】 1.麻醉全身麻醉或持续硬脊膜外麻醉。 2.体位俯卧位,与腰椎及腰骶椎后侧手术途径相同。 3.切口与腰骶椎后侧全椎板显露途径相同。 4.显露椎板、关节突及横突与腰骶椎后侧全椎板显露方法相同。 5.确定病椎、椎弓根定点及植入螺钉用Kocher钳夹住病椎棘突,上、下活动,可见两侧峡部处有异常活动,椎板浮动,就可确定病椎节段。I~Ⅱ度滑脱在病椎及其上、下各一节段植入椎弓根螺钉,而Ⅲ~Ⅳ度滑脱螺钉植入需上、下各两节段,方法与器械使用基本上与椎弓根短节段脊椎内固定器相似。椎弓根螺钉植入必须与终板平行、椎体后缘垂直,与矢状面呈向内倾斜5。~15。。S1椎弓根定点和螺钉方向的掌握比较困难,一般应在第1骶孔上方7mm偏外7mm,紧贴sl上关节突的外缘或sl上关节突软骨面中点上方2mm,除与脊柱纵轴呈15。(TSA)外,同时向尾侧与S。终板平行,即矢状角(SSA)要求O。,约与躯干纵轴呈向尾侧35。左右植入。两侧螺钉在矢状面上尽可能植入在一直线上,以便钢板可顺利套人螺钉尾部。 钻孔后插入平头长克氏针,根据手感将克氏针平头插入椎弓根、椎体、直抵椎体前皮质测量其深度,选用合适长度的螺钉,腰椎一般螺钉长35~45mm,直径均为5mm。在C型臂X线监视器配合下,用椎弓根短节段脊柱内固定器中的T形复位杆内丝攻与长度适当的Steffee螺钉尾连接,将螺钉旋人椎弓根至椎体,使前段松质骨螺钉均进入椎弓根。 一般认为螺钉植人为螺钉通过长度的80%较为安全。也有人认为为了增加病椎植入螺钉的拉力,螺钉尖端深度可钻入前方皮质l~2mm,但宜慎重,或螺钉斜向终板下。在骨质疏松患者慎用椎弓根系统,必须用时需要在螺钉通道中注入骨水泥。 沿外露的后段螺钉旋入螺帽,螺帽的尖端向下旋紧,紧贴椎弓根,固定节段螺钉螺帽均旋人后,凿平关节突,为钢板植入做准备。 植入钢板前注意两侧各l排4枚螺钉尽可能在一直线上,以便钢板顺利的套入。将钢板弯成相应的脊柱弧度,两侧各1块钢板套入4枚螺钉,使钢板紧贴置放在螺帽上。 钢板上外露出的螺钉尾部,再旋入1枚螺帽,螺帽尖端向下旋紧,使嵌入钢板的沟槽内,并与钢板下螺帽对抗拧紧。这样可避免了如Roy—Camille钢板螺钉与螺孔间有“肘节toggle"运动,在螺钉钢板交界处产生高剪负荷,并发断钉。

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在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在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效果 发表时间:2018-03-20T13:26:55.32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6期作者:李旭宗 [导读] 探析在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应用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的效果。 (甘肃省榆中县第三人民医院骨科甘肃榆中 730101) 【摘要】目的:探析在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中应用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0例,根据患者固定采用的不同方式分成B组40例,利用短节段固定,A组40例,选择长节段固定,比较两组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B组;A组治疗后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均优于B组;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差异不明显。结论:在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后路椎弓根钉长、短节段固定各有其优缺点。 【关键词】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椎弓根钉;节段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086-01 胸腰段骨折大部分都是因为暴力伤造成,受伤后会有椎管移位或者对位破坏等情况出现,并且还会导致神经组织损伤[1]。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存在相对复杂的损伤机制,一般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目的是复位、固定骨折端,使脊椎的解剖结构得以恢复,最大程度恢复原有的稳定性[2]。但是用于内固定的方法有多种,效果还没有统一的结论,本研究具体分析长节段、短节段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用于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效果。 1.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中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参与本次研究。随机平分后40例A组患者中包括男22例,女18例,年龄平均为(39.2±6.3)岁;40例B组患者中包括男24例,女16例,年龄平均为(39.5±6.1)岁。2组基本资料中的性别、年龄各项内容相比较,存在良好一致性,能够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都接受相同的后路手术治疗,患者保持俯卧,中心点视为患椎,做一个后正中切口,保证大小适宜,一层层将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将椎板完全显露出来,经过X线机进行观察,定位患椎位置,将定位针置入其中,等到满意定位后,将椎弓根钉打入。接着实施椎管减压,对硬脊膜以及神经根进行探查,帮助压迫得到完全解除,接着重新脊柱序列,保持撑开复位。手术结束后进行负压引流管留置,常规关闭切口。B组实施短节段固定,中心点选择伤椎,向上、向下分别延伸一个节段,利用椎弓根钉实施准确固定。A组实施长节段固定,中心点选择伤椎,向上、向下分别延伸大约7个节段,利用椎弓根钉实施准确固定。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进行时间以及术中总出血量;在术前以及术后2个星期测定两组椎前缘压缩比以及Cobb角。利用Oswestry量表进行神经功能障碍评价,总分45分,得分越高,障碍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通过SPSS19.0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x-±s)表示所有计量资料,t检验,P<0.05证实结果对照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手术情况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多于B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 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 治疗前两组椎前缘压缩比、Cobb角差异不大,治疗后A组椎前缘压缩比明显高于B组,Cobb角明显小于B组,P<0.05。见表2。 2.3 神经功能障碍评价 A组治疗前评分结果为(33.16±2.58)分,B组治疗前评分结果为(34.01±3.05)分;A组治疗后评分结果为(23.15±3.24)分,B组治疗后评分结果为(24.53±3.67)分,治疗前、后两组组间评分差异均不大,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 3.讨论 对于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治疗,最重要的是实现脊柱的稳定无痛重建,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供受伤组织愈合,帮助运动功能以及神经功能得到尽快恢复[3]。临床对于具体应该选择何种固定方法还没有形成统一结论,其中短节段固定可以简便手术操作,短期效果较好,不过长期可能出现松动或者断裂等不良情况。一些患者的椎体高度甚至会丢失,导致后凸畸形再次出现[4]。而长节段更利于恢复脊柱高度,因为长节段固定需要使用的螺钉更多,因此防止应力集中在一个部位,使得内固定物松动以及断裂的可能性明显下降。不过长节段固定手术所需时间会相应延长,因此术中出血量也会较短节段固定明显增加[5]。 本研究A组利用后路椎弓根钉实施长节段固定,结果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实施短节段固定的B组;A组治疗后椎前缘压缩比明显高于B组,Cobb角明显小于B组,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障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综上所述,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利用后路椎弓根钉长节段固定可以改善椎前缘压缩比以及Cobb角,而短节段固定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两组均有较好神经功能障碍改善效果,临床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固定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