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讲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3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3

察举制 和征辟制。 2.汉武帝时期:实行__________
(1)原因:军功爵制度不再适应和平年代需要。 (2)内容
推荐人才 。 ①察举制是让各郡国每年向国家 ____________
②征辟制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
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探究 互动课堂 课时作业
(3)评价
项目
知识点整合 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 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的异同 名称 三公九卿制 三省六部制
时代不同 确立于秦,盛行于汉 确立于隋,盛行于唐 是综合性的中央行政机构,其中 内部结构 是集决策、审议、行政为一体的中央 行政、军事、监察等权力融为一 不同 行政机构 体 不同 丞相的组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有 点 宰相是三省的长官,三省相互牵制, 成和地位 相对独立的决策权、审议权和行 相权一分为三,皇权加强 不同 政权 作用和地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 位 并趋向巩固 善 都是中央行政制度;都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表现;都对古 相同点 代社会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探究 互动课堂 课时作业
2.“(唐朝科举制)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管兵,内外族婚„„(严禁) 刑家之子,工商殊类 (应试)。”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 ①唐朝科举制度有资格限制 抑商的观念 ②以门第出身为标准 ) ③反映了统治者重农
④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选官制度 B.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西汉时期,文人司马相如由于很有名望,被汉武帝直接任命为政府官员。 这一选官制度是 ( A.察举制 C.科举制 ) B.征辟制 D.九品中正制
解析: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复习课件(共31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复习课件(共31张PPT)
1616-1911 BC221-206—AD220-589
隋 唐
宋 元 明
960-
581-618-907-960
1206-1368-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中央集权制的主要内容
(1)皇帝制度: 权力高度集中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行政:郡县制
2.皇帝制度的特征
(1)皇位世袭
(2)皇权至上
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三省制萌芽 三省六部制确立
二府三司制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 军机处
皇权空前 强化,到 达顶峰
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影响
1、消极 (1)政治:皇帝决策具有独断性、随意性,容易失误;
(2)经济:重农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思想:文化专制,禁锢思想; (4)外交:闭关锁国政策,拉大与西方国家差距;
相同: ①中央:分割宰相权力,加强皇权 ②地方: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不同: ①中央:汉:中朝
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军权、财权 ②地方:汉:推恩令、刺史
宋:将行政权、军权、财权收归中央
中央行政制度(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
秦朝 西汉武帝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 元 明 清 三公九卿制
中朝
尚书台
8.当看到电视剧中出现军机大 臣跪奏笔录的场景时,我们知道 这一场景最早出现在 ( ) A.努尔哈赤统治时期 B.皇 太极在位期间 C.康熙帝亲政 时期 D.雍正帝在位时期
9、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 本目的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作为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专 制 集 权 的 不 断 加 强
中 央 与 地 方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2

2016-2017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1.2

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探究 互动课堂 课时作业
3.突出特征:皇权至高无上,主要表现在皇位世袭和皇帝总揽国家的政治、 经济、司法和军事等一切大权,中央和地方的官员必须绝对服从皇帝的命令。 4.制度本质:是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专制统治。 5.官僚制度:从西周分封制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控制权示意图” 可以看出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抛弃了血缘纽带,建立了一套官僚制度,郡县 直接向中央负责,从而保证了中央集权的实现。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探究 互动课堂 课时作业
2.秦的统一有何意义?
精讲: (1)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称雄的局面。
(2)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3)顺应了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要,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探究 互动课堂 课时作业
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探究 互动课堂 课时作业
2.条件:经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 3.经过:经过 100 多年的角逐,秦国先后消灭韩、赵、魏、楚、燕、齐等 国。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
大帝国 。 4.意义: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 ___________Βιβλιοθήκη 历史 必修1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探究 互动课堂 课时作业
6.内部矛盾:一是中央内部的矛盾,主要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 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自主探究 互动课堂 课时作业
互动课堂
历史 必修1

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单元整合1

岳麓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件-单元整合1

题型专攻
-14-
【解题模板】 (1)解答这类选择题时,主要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 学理论水平;要根据题干中的史实,分析与结论的内在联系,进行综 合辨析。 (2)注意问题的转换。根据题干所指事件的时间信息,利用所学知 识与之关联,并对选项中的观点进行论证或者否定。
题型专攻
-15-
押题训练 1.(2018甘肃天水调研,3)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 的称谓。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 可见,这些汉语称谓体现出( ) A.明亲疏的家族追求 B.辨等级的阶级理论 C.重家庭的人伦观念 D.别长幼的宗法意识
-9-
对点训练
3.(2017广西桂林期中,1)美国史学家霍夫斯塔德认为,在西方古代,
有为知识而学知识者,有为真理而献身者,有为理想、信念而奋斗
不息者,中国没有。在中国,知识分子之出路与归宿似乎只有一条,
就是投身政治,就是逐于仕途。产生以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的不同
B.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区别
项“改革的根本途径”说法错误;君权与相权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一对基本矛盾,其稳定的基础依赖于皇权,故D项错误。
关闭
B
解析 答案
纵向梳理
-7-
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中央一直加强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而地方则要求充分 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 (2)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并集权于中央;中央对地方实行多 层次管理,在分权的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 2.影响: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行郡县制以来,逐渐发展 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在征发徭役、兵役,征 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 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
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 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据材料“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
法律效力……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 卑,同罪而不同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说明儒学对西汉、
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两方面影响。
【答案】(1)适应新情况进行完善、继承有益的部分、明确 责任部门、突出了等级差别。 (2)儒学大师完善了该时期的法律;儒学的等级思想影响了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 要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 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
【解析】(1)根据材料“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
应现实需要……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 也具有法律效力……大量行政法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 部门掌握……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 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2)根
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 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
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 ( 缺 ) 少,依限占
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 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 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

【师说】2016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3

【师说】2016高考历史(岳麓版)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1.3

新闻话题
历史回声 话题:老话题新关注,人才选拔,古今一理 【话题关注】 2015年公务员考试报名依旧火爆:“千人争一岗位”已不是 新鲜事。
从现实的公务员制度不禁让我们联想到中国古代的科举选官 制度,理解古代科举制等选官制度及监察制度,对完善现代公务 员制度的借鉴意义,认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的重要 性,这也是高考命题考查的重要热点之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隋唐
完善
北宋
加强
中央:隋朝继承魏晋三省体制,将其作为中央 政府的最高统治机构;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 三省六部制 地方:隋文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唐 朝前期逐渐形成道、州、县三级行政实体;唐 朝后期因地方节度使权力增大而出现藩镇割据 局面 中央: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 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增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 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地方: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由中央派文臣 出任州郡长官;在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1)在郡县制的发展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监督和制 约,而地方则要求有充分的独立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一直 存在。历代统治者总是采取调整地方机构和限制地方权力的措施 以加强集权统治,这种情况到封建社会后期更加明显。地方行政 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这种情况在宋明两代尤 为突出。 (2)我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实施郡县制度以来,逐渐发 展和完善。这一制度,组织系统庞大,结构严密,它们在征发徭 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 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封建统治,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三次转折 1.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被以王权为中心的王位世袭制所取 代,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它避免了因王权交替 而导致的混战,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 治上的特权。 2.从以王权为核心的宗法制、分封制到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自秦至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不断完善强化,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贯穿始 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和中国大一 统局面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但后期也阻碍了新经济因素和科技 创新的进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复习课件】 (共6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单元复习课件】 (共63张PPT)
——张传玺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3课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4课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中央集 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条线索是专制皇 权与相权的斗争。
总结规律
◆ 专制主义 ——是一种以皇帝为中心的决策
材料二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
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2)据材料二,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此设 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4分)
(2)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实行三省六 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 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材料四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 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4)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 结合材料四,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6分) (5)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 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4分)
从唐太宗到明太祖对丞相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 化?这种变化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消极影响?
问题三 催化剂与绊脚石 有人认为,中央集权制度是社会发 展的催化剂。也有人认为,中央集 权制度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积极影响: ①政治: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和社会的 稳定 ②经济文化: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和发展
2、积极 (1)政治: 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2)经济: 组建大型工程,保护小农经济; (3)文化: 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繁荣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习题)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1(课件+习题)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

材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
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所职也。无
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目 链

——《孟子•告子》
材料三 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
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
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
选项中各省的简称依次是:豫、冀;湘、鄂;鲁、晋;
粤、桂。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①分__封__制____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 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内容及特点。


(1)周人把②血__缘___纽__带_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
链 接
措施。
(2) 核 心 是 ③嫡__长__子___继__承__制_ 。 嫡 长 子 是 土 地 、 财 产 和权力的主要继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权。
4.维护工具:⑥__礼__乐__制__度____。周礼作为各级贵族 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 具。
♨温馨提示
栏 目

嫡长子是指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宗子。嫡长子继 接
承制的标准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
不论是否贤能,王位继承人必须是正室所生的长子。它保
证了古代社会中男权的中心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链 接
课堂 导学
导学一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比较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
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
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第2课时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讲 第2课时
走向高考 ·历史
岳麓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考内容 第一单元
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第 1讲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第2课时
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
基 础 攻 关
巩固演练
考点突破
方法警示探究 课时作业
基础攻关
一、汉唐时期的地方割据与集权措施 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刘邦 建立汉朝后,分封同姓诸侯王引发了王 (1)背景:________ 国问题。公元前 154 年, ________ 汉景帝 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藩, 七国之乱 引发“ ________”,三个月后平定叛乱。 监察 (2)措施:实行“推恩令 ________”,强干弱枝,________ 地方。 (3)作用: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易混辨析]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 宰相制下,宰相的地位是“百官之首”,拥有决策权,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内阁制下,阁臣只是
皇帝的侍从咨询者,本身并无决策权。尽管有的阁臣一度大权
在握,但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而非制度性的授权。
[图解识记]皇权不断加强的过程
考点突破
一、汉宋加强中央集权

二、明清专制皇权的加强 [史料探究] 史料一 “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 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
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
——钱穆《中国传统政治》
史料二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
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 银印钤之。交兵部加封,发驿驰递。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 于函外。 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另判日 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百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第1讲小结

【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第1讲小结
技巧之人无繁(多),则欲国之无富不可得也。 ——摘自《商君书》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
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 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 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
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
【答案】(1)商鞅:重农抑商;梭伦:农商并重。
(2)危害:导致农业劳动力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兵源;难 以实现富国强兵,在诸侯争霸中将处于不利地位。理解:逐步 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考查对材料信息 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比较运用能力。第(1)问指导思想据材料中 的关键信息:“治国者欲民之农”、“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 农村高利贷……受到了节制。商业……都成了流行的职业”中
正改革一度Leabharlann 变了中衰局面。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有成有
败。一般情况下,最高统治者直接推行的改革都取得了成功, 王朝中后期推行的改革多遭到失败。 ②启示: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手段,有利于 社会的发展。杰出人物在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改革过程伴随
着尖锐而复杂的斗争,充满着艰辛。商鞅、王安石等人的变革
不 同 点
都是为了富国强兵;都有王权支持;都遭到 相同点 旧势力的激烈反对;措施都比较全面,都调 整了生产关系
反馈感知
1.(2013·福建·41A)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治国者欲民之农也。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 能自持也,则众力不足也……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
民以此为教,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苟能令商贾
孝文帝改革:土地兼并严重。

岳麓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岳麓历史必修一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图说】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后,如何处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就成为了最高统治者政治思考的第一要义。最初的宰相还是 有地位的,可以与皇帝“坐而论道”(图左),但随着制度 的不断“完善”,宰相只有和皇帝站着商讨国事了(图中), 而当皇帝他老人家自认为“无所不能”的时候,宰相只能 “ 跪奏笔录 ”了(图右)。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斗争中, 皇权 无疑“笑到了最后”。
5、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对官僚): 秦朝监察机构是 御史大夫 ; 汉武帝时是 刺史 ; 北宋为 通判 ; 明清中央有 都察院,各省有 按察使司 。
(2)谏议制度(对皇帝): 隋唐是 门下省 ,宋代是 谏院 。
历史第二单元知识回顾
本单元重点
1
古希腊:城邦制度、雅典民主制度
2
古罗马:法律制度
【图说】这是某个班级学生绘制的反映雅典民主政 治的一幅简笔画。图中的男士告诉妻子要去参加公 民大会了,妻子也想跟着去。但在雅典,这种要求 就是奢望。雅典的公民大会,只能是____ 成年男性 公 没有 民参加,妇女在雅典是____ 民主权的。这也体现了 雅典民主的 局限性 。 ________
【图说】这幅图是古罗马在约公元前 450年制定的法律,是罗马法的重要 基础,因各表系由青铜铸成(也有说 是着色的木牌)上,故而得名 《十二铜表法》 。这是古罗马第一部 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成文法典 。它颁布之后,就成为共和 时期罗马法律的主要渊源。公元前 390年,高卢人入侵罗马,在战火中 铜表全部被毁。上图为后人描绘的罗 马市民围观和议论罗马法的场景。
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1、古罗马政治制度演变
君主制—贵族制(BC6C末)—元首制(BC27年,屋大 维,奥古斯都)—帝制(3C,戴克里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混辨析]“封建”古今不同 西周的分封制史书上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也 就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与“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不同,
后者是指一种社会形态。
[图解识记]西周的分封制
三、宗法制 1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 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2 .性质:宗法制是周人把 ________ 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
神……据史料记载,“巫”是早期国家中最重要的职官之一。
史料二 (西周)国家政权是由“大宗”“小宗”的血缘关 系组织起来的……形成了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史料三
“盖诸侯之于天子,尤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
君臣之分也。”
问题:根据上述史料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有何特点? 提示:(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据史料一) (2)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据史料二)
(3)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据史料三)
[拓展深化]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王权和神权密切结合,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了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
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政 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4) 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 性。
二、分封制 周王室 1 .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 ____________ 强大的
条件下,将_______ 亲族 和______ 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的制度。
2.内容 (1)________ 功臣 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姻亲 、殷 (2)___________ 同姓亲族 是分封的主体,另外,______ 功臣 、_____ 商旧族、降族也是分封的对象。 土地 (3)受封诸侯在分封时获得____________ 、物资、武装和人 周王 口 ; 各 诸 侯 国 必 须 承 认 ____________ 的权威,并承担各种 义务 。周王和诸侯形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________
3.影响 (1)前期 ①通过分封,周人的________ 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 ________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贵族 集 团 形 成 了 “ __________ 周王 ③ 分 封 制 使 西 周 ________ —
诸侯 —________ 卿大夫 —________ 士 ________ ”的等级序列。 (2)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 坏;春秋时期,逐步瓦解。
4.作用
世卿世禄 (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____________” 的特权。
大宗 (2)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同时也强化了以________ 为代表的贵族是嫡长子继承制,成为嫡长子必须具备两个 条件,即:第一,其母为正妻;第二,他是其母的大儿子。
巩固演练
(点此链接)
走向高考 ·历史
岳麓版 ·高考总复习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考内容 第一单元
必修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第 1讲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目标定位
课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 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 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道“始皇帝”的来历 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 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考纲 商周时期的政 治制度 考点
四、礼乐制
1.含义:是各级贵族的________ 政治 和生活准则。 2.实质: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 [图解识记]西周三大制度之间的关系
考点突破
[史料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史料一 据殷墟出土的大量的甲骨文卜辞,表明当时的商 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 要由神意来决定 …… 商朝天子既是人,又是连接天人意志的
的一种制度。
3.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 。 (1) 核 心 和 特 点 : 各 级 贵 族 都 实 行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嫡长子 是 土 地 、 财 产 和 权 力 的 主 要 继 承 者 , 有
____________ 的特权。 主祭祖先
(2)体系:确立了严格的________ 大宗 、________ 小宗 体系。 家族等级 关系,也是____________ 政治隶属 关 (3)关系:不仅是____________ 相对 的。 系。两者的关系是________
[巧学识记]理解宗法制中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 两 个 原 则 : “ 立 嫡 以 长 不 以 贤 ” “ 立 子 以 贵 不 以 长”。 (3)三个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 四个观念: “ 亲亲尊尊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
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①商朝的政治制度② 分封制的内容、作用 ③宗法制的内容、作 用④中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特点
①秦的统一②秦王嬴 政创立皇帝制度③秦 朝的中央官制④秦朝 的郡县制⑤中央集权 制度的影响
秦中央集权制 度的形成
第1课时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基 础 攻 关
考点突破
巩固演练
基础攻关
一、商朝的政治制度 1.政治制度:内服与外服制度。 2.政权特点 附属国 的控制力是有限的。 (1)商王对________ (2) 弥 漫 着 ________ 色彩,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 神权 ________ 王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