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傍水而居(耕海牧鱼)

合集下载

水上都市 ppt教案

水上都市 ppt教案
第三课
傍水而居
傍水而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耕海牧渔(日本)
水上都市(威尼斯)
傍水而居第2课时
水上都市
意大利威尼斯
知道威尼斯在哪里吗?
视频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意大利在世界的位置
意大利位 于欧洲南部, 坐落在亚平宁 半岛上。
威尼斯在意大利的位置
位于意大 利东北部, 濒临亚得 里亚海
威尼斯位于亚得里亚海的 西北岸,由118个弹丸小岛组成, 有400座石拱桥,177条水道, 总长45千米的运河,2300条水 巷,只有西北角有一条4公里 长的长堤,是1846年建造 的铁路桥,1932年又与之 并列建造了公路桥,与大陆相 通。在6.9平方千米的市区, 有10多万城区居民(加上郊区36 万) 。
因 水 而 兴
因 水 而 美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艺术名城。全城有教堂、钟楼、 修道院、宫殿、博物馆等艺术及历史名胜450多处。 共有120座各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 院,40多座宫殿 。
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 教堂始建于829年,重 建于1043到1071 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 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 艺术的经典之作。据说其 中埋葬了耶酥门徒圣马可 而得名。
游客乘火车或驾着汽车 来到桥头,就要下车,即 使是国家元首也要弃车入 市,或安步当车,或搭上 每10分钟一班的公共汽船, 或多花几个钱雇一条私人 快艇,或乘长11米、宽 1.4米的“贡多拉”单桨 平底木船邀游水域。
2月的威尼斯还 是冬天,少许 有些寒意,肤 色不同、语言 各异的人们此 时都脚步匆匆, 奔向同一个目 的地——世界 著名的威尼斯 圣· 马可广场, 一年一度的 “水城”狂欢 节正在那里达 到高潮。
当堂检测

《庄居野行》原文及翻译

《庄居野行》原文及翻译

此外,这首诗语言通俗,对仗工整。如“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等句是。“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等句,则对比鲜明,讽指深入。
《庄居野行》诗歌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重商轻农的风气进行了正本清源,对受侮辱受损害的农民表示了深厚的同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庄居野行》原文及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庄居野行》原文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⑼蒺藜:长有细刺的野生草本植物。
⑽雨粟:落下粟米。“雨”用作动词,落下。
⑾烝黎:百姓。
鉴赏:
姚合在任武功县主簿后曾在农庄闲居一段时期,写了一些反映农村情况的诗,较有社会意义。这首《庄居野行》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首。
《庄居野行》诗歌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重商轻农的风气进行了正本清源,对受侮辱受损害的农民表示了深厚的同情。由于唐朝政府重商轻农,导致农民都弃农经商,造成“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的严重局面,因此作者大力呼吁,希望引起政府的重视。此诗和刘驾的《反贾客乐》有异曲同工之妙,拓宽了唐诗创作的题材。
这些经商的人冒着生命危险上山采玉,下水求珠。可边疆士卒要吃要穿,这些珠在成千上万的人家,竟没有一个人拿着犁锄耕田。
我们的粮仓已经空虚了好长一段时间,我们的田园已经完全荒芜。上天不落下粮食,有什么办法去养活众多的老百姓呢?
这首诗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颇具特色。
诗人落笔便直敷诗人“野行”之其事,突现了农村“比屋皆闭户”的萧条荒凉的现实。接着,诗人便挖掘、剖析了农民“闭户”从商的社会原因,说明农民被迫流离失所、漂泊四方的根本症结,在于“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接下去,诗人又展示了农民被迫采玉撷珠的苦辛和边兵敲诈勒索农民的生活画面,并从古今遥迢辽阔的时间领域上对“官家”逼农经商的昏庸举动进行了鞭笞,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形势动荡的忧恨。结尾“上天不雨粟,何由活蒸黎”二句的愤怒质问,更寄寓了诗人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之情。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1)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第⼀课第⼀框家住平原——稻作⽂化的印记 P58-60(图册 42 页)(湄公河平原的⾃然环境、⽓候条件及当地居民的⽣产⽣活特点)1、世界上⼤多数⼈⼝居住在平原,平原主要分布在江河的中下游,⼤都由河流冲击⽽成,地势平坦或起伏较较⼩。

2、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挝、柬埔寨等国家,主要作物是⽔稻。

3、⽔稻种植需要的⾃然条件:(1)地形:河流冲积平原,地势低平(2)⽓候:热带季风⽓候,全年⾼温多⾬,温度适宜,⾬量充沛(3)⽔⽂:⽔⽹密布,灌溉⽅便(4)⼟壤:深厚⽽肥沃(5)纬度:地处低纬,阳光充⾜4、湄公河平原的⽣产⽅式(农业特⾊或⽔稻⽣产的特点):精耕细作,⼈⼯劳作5、⽔稻⽣产给⼈们的⽣活带来了什么影响?(稻作⽂化留下了哪些印记?)(1)⽔稻⽣产影响⼈⼝分布:⽔稻⽣产需要⼤量⼈⼒,因此⼈⼝稠密(2)⽔稻⽣产影响⼈们⽣活:物质⽣活:饮⾷——主⾷为⽶饭,因为这⾥粮⾷作物以⽔稻为主居住——⾼脚屋,⼜称⼲栏式建筑,因为这⾥⽓候潮湿交通——⽔上交通发达,因为这⾥⽔⽹密布精神⽣活:⼈们崇尚“⾕神”“稻母”等神灵,能够团结互助,关爱弱者,以共度难关。

春耕礼(祭祀⾕神、稻母,祈求风调⾬顺,⽜是主要的劳动帮⼿,因此对⽜特别有感情)、“御耕节”等是当地⼈们的传统节⽇,因为⽔稻⽣产是⼈们的主要⽣产活动,⼈们期望农业获得好收成。

第⼀课第⼆框家住平原——⽤机械种庄稼 P61-63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美国的中部⼤平原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区之⼀。

2、地理位置:该地位于美国西部的落基⼭脉和美国东部的阿巴拉契亚⼭脉之间。

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河⾃北向南贯穿平原东部。

3、农作物:该地是美国⽟⽶、⼤⾖和⼩麦的主产区。

4、美国⼤平原的⾃然环境:(1)地形:平原⼴阔,地形平坦(2)⽓候:处于中纬度地区,以温带⼤陆性⽓候为主,冬冷夏热,降⽔较少(3)⽔⽂:美国境内有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河,灌溉较⽅便(4)⼟壤:⼟壤肥沃5、美国是世界上最⼤的农产品出⼝国,因此它的农业是⼀种商品性农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

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家住平原第二课与山为邻1.垂直的生计—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农业生产)(1)地理位置:该地区在南美洲,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2)自然环境: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近9000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

秘鲁大部分地区位于安第斯山区,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

这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差异显著,自然景观随之呈现明显的变化。

详见教材第64页3-17图。

(3)人们的农业生产情况:A在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稻米,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等农作物(种植业)。

B.在山区的高海拔处,气候寒冷,居民以放牧驯养的羊驼和骆马为生(畜牧业)。

(4)人们的生活情况:A羊驼和骆马的奶,肉与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之源。

B玉米和马铃薯是山区居民的主要粮食。

C骆马是本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

(5).秘鲁国徽的左上角是什么动物的图案?答:骆马。

它的形象泛起在国徽上说明了什么?答:骆马在本地居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2.山地之国——瑞士(欧洲阿尔卑斯山区)——旅游业(1)地理位置:瑞士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瑞士有山地之国之称。

瑞士人被称为大山之子。

(2)自然环境: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最雄伟的山脉。

阿尔卑斯山脉跨越的国家:法国、意大利、瑞士、列支敦士登、奥地利。

.阿尔卑斯山区是欧洲多条河流的发源地,主要有莱茵河(注入北海)、多瑙河(注入黑海)和波河(注入亚得里亚海)。

瑞士的地形特征: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区占到了国土面积的60℅,耕地面积少,矿产资源奇缺。

湖泊众多,河谷平原面积狭小,地势起伏变化大。

(3).阿尔卑斯山脉的高山峡谷、险峰深涧是怎么形成的?答:是由于河流和冰川的感化形成的。

(4) 多样的地形、独特的景观,以及古老的城镇和纯朴的乡村生活,为瑞士人提供了丰厚的旅游资源。

瑞士发展支柱产业之一是旅游业。

第三课傍水而居课件ppt

第三课傍水而居课件ppt
因水而兴
第三课 傍水而居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第三课 傍水而居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2、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 3、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
和繁殖的场所; 4、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
海的水质.
观察“小鱼的哀求”,这幅图反映了什么问题? 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来解决这个问题?(休渔期)
开发利用资源,要注意可持续发展
探究:针对渔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日本可以 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提示:可从立法、开源等方面入手分析)
第三课 傍水而居
日本
楼塔镇中陈信云
日本在世界的什么位置?
日本位于亚 洲东部,太 平洋西北岸, 是四面环海 的岛国
读图,找出日本国土的四 个主要岛屿,说说日本的 国土有哪些特征?
主要岛屿:由北海道、本 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 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国土特征:日本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1.27亿人,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水城兴起
岛屿低洼处: 打木桩、填土、盖楼房
桥连岛屿 水为通道
因水而生
想一想:
在这样的地方修建城市, 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威尼斯地属海边的岛屿地 带,地势低洼,修建的最 大困难是城市用地和排水 问题
威尼斯人的祖先为什么选择在此地建设他们 的家园?
为了利用有利地形躲避外敌,便于防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课 傍水而居 课件ppt(PPT优秀课件)
日本的地形 主要以什么 为主?
地形以山地 和丘陵为主
岛国地形以 山地和丘陵为主 地狭人稠
发展农业 受到限制
向大海要资源

土办法也可以搞新课程

土办法也可以搞新课程

土办法也可以搞新课程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历史潮流中,农村新课程推行举步维艰。

怎样搞好农村新课程教学呢?笔者认为应当立足农村现实,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学校资源、社会生活资源。

关键词:土办法新课程资源开发纵观当今教育,新课程改革已是如火如荼,社会学科也不例外。

走进城镇中学社会课新课堂,你会发现:广大社会课教师早已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正在大胆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广泛使用,正在逐渐成为新的社会课课堂模式的主流。

然而,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教育条件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教研活动缺乏,新课程陷入了困境。

面对这种现状,许多农村社会课教师束手无策,只好怨天尤人,消极等待。

究竟农村社会课新课程教学能不能搞好呢?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从教材的内容到编者的终极目标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即与现实的联系日益紧密,教材变得生动有趣,选择了大量生动的事例,注重案例分析,贴合学生实际。

笔者认为,虽然农村社会课课堂缺乏多媒体等先进教育手段,但农村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譬如与教材联系紧密,贴近学生实际的乡土资源相当丰富。

农村社会课教师只要立足于农村现实,从农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开发利用农村所具备的新课程资源,同样也可以搞好新课程教学。

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认识到农村新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新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几点农村社会课新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几点想法: 一、切实搞好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农村社会课新课程教学中,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农村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要多寻找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题材,特别是农村学生熟悉的题材,如乡土地理、乡土文化等等。

1. 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利用乡土地理是学生生活的地理环境,朝夕相处,颇有感情。

如果社会教师合理加以利用,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历史与社会》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第二框“耕海牧渔”表现的是渔村的生活,象山县是个海洋旅游城市,绝大部分农村学生都居住在海边,而且有些还到过石浦渔港、松兰山旅游度假区等旅游景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制石浦渔村今昔对比照片,并播放开渔节的盛况录像,以此来表现渔村生活特色,反映“善待海洋,就是善待人类自己”这个主题。

七年级上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提纲●第一课家住平原稻作文化的印记——湄公河平原(类似的有: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1.湄公河平原位置:在亚洲东南部的中南半岛上,地跨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

2.湄公河平原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全年高温,有旱雨两季)纬度位置:低纬度;温度带:热带。

3.湄公河平原适合种植水稻的原因:(自然条件)高温多雨,水网密布,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4.水稻耕作方式:人工劳作。

5.6.稻作文化的影响:(了解)随处可见的米市,各种米制食品(米粥、粽子、米酒等),传统节日“御耕节”等,水上木偶戏。

用机械种庄稼——美国大平原1.美国大平原的位置:北美洲的美国中部地区;纬度带:中纬度;温度带:北温带;2.美国大平原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终年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严寒)3.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玉米、大豆、小麦。

4.适宜耕种的原因:地广人稀、地势低平、气候适宜、土壤肥沃。

5.小麦耕作方式:机械化生产。

6.发展商品性农业的条件:大面积种植,高度机械化,人口少,商品率高,发达的交通,仓储条件等。

7.美国农业的地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8.掌握美国的相对位置(周围的大洋、国家)、重要山脉(阿拉巴契亚山脉、落基山脉)、重要河流(密西西比河)的位置。

课本P61●第二课与山为邻垂直的生计——安第斯山脉的秘鲁1.安第斯山脉位于南美洲西部,有“南美洲脊梁”之称,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2.由于海拔高低(地势)的差别,导致安第斯山脉的自然景观呈垂直变化。

3.(了解)海拔每上升1000米,温度下降6℃。

4.根据安第斯山脉环境的特点,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在海拔较低的地方,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大麦。

(种植业)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形成干旱草原地带,放牧骆马和羊驼作为衣食来源。

(畜牧业)5.(了解)羊驼毛有“纤维上帝”的美誉。

山地之国——阿尔卑斯山脉的瑞士1.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是欧洲最高大、最雄伟的山脉。

傍水而居

傍水而居

因 水 而 美
威尼斯是一座文化艺术名城。全城有教堂、钟楼、 修道院、宫殿、博物馆等艺术及历史名胜450多处。 共有120座各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修道院,40多 座宫殿 。
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 教堂始建于829年,重建 于1043到1071年,它曾是 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 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 之作。据说其中埋葬了耶 酥门徒圣马可而得名。
太湖流域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与 密集的水网有什么联系?
太湖流域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与密集的水网有什么联系? 湖泊星罗棋布 河流密如蛛网 交通运输方便
鱼米之乡( 丰富的物产)
农村百姓进行交易 活动的场所、货物 的集散地
其他
水养育了两岸的人们,水孕育了一座座城镇
小城镇
出现以 从事商业 和手工业 为生的人
商品丰富 交易频繁 人口增多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1996年被农业部 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380 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2009年, 华西村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村,是 中国最富有的村子。 2006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2010年超500 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600万元--2000万 元。
单桨平底木船--专载游客

根据所学知识说说威尼斯为什么会有眼泪? 人们要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他停止哭泣? 海水倒灌 水位上涨
威尼斯在年复一 年地下沉,而亚得里 亚海的海平面却在不 断上升。随着涨潮更 加频繁,著名的圣马 克广场每年冬天都要 被海水淹没约60次。
威尼斯的 灭顶之灾
因水而忧
海水灌注法 : 这 项计划总耗资1.17 亿美元,需要挖12 个直径为30厘米、 “摩西”工程: “摩西”深为700米的大洞, 工程于2003年开工,计 再将海水注入其中。 划修建79道水下屏障。 这项计划将使“水 当涨潮威胁威尼斯时, 城”升高30厘米, 可以将这些水下屏障升 几乎相当于威尼斯 高。整个工程预计在 在过去300年中下 2010至2011年间完成, 沉的水平。 总耗资52亿美元。

第三课傍水而居

第三课傍水而居
• 水对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有哪些有益的影 响?水又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的影响?
• 学了这节课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与体会。
世界四大渔场 之
--北海道渔场
日本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 岛和6800多个小岛屿组成。故日本又称为” 千岛之国“
日本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 四面环海,海岸线崎岖,多良港,
• 渔业资源十分丰富 • 发达的造船工业和捕鱼装置及技术
先进
日本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鱼一直是日本饮食生活的主角。而实际上,
• 3、发展人工养殖——提高海产量,满足人 民生活的需要
• 我国每年的6~9月,政府有关部门对从事海 洋捕捞作业的渔民实行2~3个月不同的休 渔期,以此来保证海洋水产资源正常繁殖、 生长与发育,形成海洋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发 展。
中国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休渔期分别 始于每年7月1日、6月15日和6月1日,时 间分别为2个半月、3个月和2个月
常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侵蚀建筑物,甚至影响到城市 的结构。
第三课: 傍水而居
1. 水乡孕育的城镇
2. 耕海牧渔
区域特色:鱼文化
日本
日本发展渔业的条件
日本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3. 水上都市
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因水而忧
总结和思索
• 课文描述了三种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活,请归纳它 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今天的威尼斯什么产业最发达?
威尼斯交通有什么特点?
————因水而美
因水而美
独特的水城风光
威尼斯面具
出席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的中国电影人 们
“刚多拉”是威尼斯的一大特色。据说制作严格而又讲究:长
11米,宽近1米半,以栎木板为材料,用黑漆涂抹七遍始成。 坐满六人,加船夫一人。

考点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

考点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

3、定居
4、羊比人多 5、高度商品化
五、比较沙漠——波斯湾地区“石油宝库”与
以色列“沙漠绿洲”
西亚—五海三洲之地 东西方之间的海陆空交通要道
阿拉伯半岛属于什么气候?有什么特点?
极地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高山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 石油是重要的能源 • 石油是工业的血液 • 石油是农业的原料 ——石油是“黑色的金子”
(2015· 衢州)读下图,回答问题。
(1)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看,A地区位于 北方 地区。B地区所在国与我国 共同濒临 太平 洋,该地居民使用的主要语言是 英语 。 (2)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景观②对应的地区是 A (填字母A或B),并分析制 河湖众多, 约该地区发展大规模机械化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 (3)请列表比较A、B两地区人们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水网密布,
大田棉花用卷管式喷灌机
滚移式喷灌机
区域经济发展原则—— 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考点7.比较世界典型区域的自然、人文环境特点(b)
考点6.描述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分析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b)
考点38.列举实例,分析我国区域(东中西)经济发展的
条件和特点(b)
降水量大
四、比较草原——马赛人“逐水草而居”与 澳大利亚现代化牧场
马赛人“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方式
马赛人“逐水草而居”——游牧生活方式
请同学分别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介 绍马赛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思考:马赛人的生活方式(衣、食、出行、住等) 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红色的披风 带着牛羊放牧
沙漠广布
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的一系列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赏析

《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寡人之于国也》全文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寡人之于国也先秦:孟子弟子录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了解一下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不见减少,我的百姓不见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开始交战,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3-3 傍水而居

3-3 傍水而居
(1)建筑: 宫殿、教堂等水上建筑 (2)交通: 有交通船、汽艇以及贡多拉等
(3)节日:有划船比赛、水城狂欢节等传统节日
8、威尼斯面临的危机 ——因水而忧
海水倒灌、水位上涨
威尼斯在年复一 年地下沉,而亚得里 亚海的海平面却在不 断上升。随着涨潮更 加频繁,著名的圣马 克广场每年冬天都要 被海水淹没约60次。
日本“鱼宴”
刺身
鱼豆腐
鱼豆腐
5、日本“鱼文化 ”对日本的影响:
(1)影响工业生产: 渔业生产。 (2)影响日常饮食: (3)影响精神文化:
习俗 文化、 节日
此外,在盛产不同水产品的各地,渔民们每年 都会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来庆祝丰收,如“鲍鱼 祭”“虾祭”“螃蟹祭”“海胆祭”等等。
鱼 拓
用一次性筷子 做的鱼雕塑
第三课 傍水而居
日本
是指依靠科技进步,合理开发 利用浅海滩,发展海水养殖业。
1、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四 面环海,是一个地域狭小, 人口众多的岛国。
2、国土组成部分及特征:
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国四个岛组成。 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丰富的渔业资源
3、日本的自然条件
(1)地形:
工业的支持
科技的发展
耕海牧渔
1、位于日本的世界知名渔场是( ) A、北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北海道渔场 D、秘鲁渔场
2、日本有着悠久的捕鱼历史,在长期人与大 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独特文化是( ) A、鱼文化 B、水文化 C、吃文化 D、茶文化
3、日本拥有发达的渔业的原因有( ) ①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北海道, 是世界知名的渔场 ②造船业发达,所造船只性能优良 ③发达的纺织业,织就了优质的渔网 ④先进的电子工业,为渔业提供了技术 和装备 ⑤近海海域鱼类的增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③④ ⑤

傍水而居 第1课时(耕海牧鱼)(导学单教学设计)

傍水而居 第1课时(耕海牧鱼)(导学单教学设计)

3.3.1《耕海牧鱼》导学单【学习目标】1.能运用规范的学科术语描述日本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

2.能举例说明鱼文化深刻影响了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渗透到人民的精神世界。

3.知道传统渔业生产的负面作用,理解日本渔业开发方式开始从传统的捕捞转向人工养殖的必然性。

【学习重点】鱼对日本人们生产生活以及文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学习难点】日本渔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理解建设海洋牧场的必然性。

【课前预习】1. 读下图,回答:(1)大洲:A__________大洋:B___________海域:C___________D___________(2)日本领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岛组成。

(3)日本的海岸线有什么特点?2. 从海陆位置看,日本是一个国,气候具有 (大陆、海洋)性特点。

它有世界四大渔场之一渔场;在人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你知道吗?请举例:。

【课堂环节】自主学习1.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2.说说日本的范围和海岸线的特点。

3.归纳出造船业、纺织业、电子业对日本渔业发展的作用。

合作探究独具特色的日本鱼文化。

1.(1)说一说:鱼在哪些方面影响着日本人们的生产与生活?(2)如果有人去日本旅游,你会建议他安排哪些活动去体验日本的鱼文化?2.(1)海洋渔业快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下降的原因又是什么?(2)针对海洋渔业资源的衰竭,日本采取了什么措施?小组交流展示【课堂练习】1.位于日本的世界知名渔场是 ( )A.北海渔场B.舟山渔场C.北海道渔场D.秘鲁渔场2.日本有着独特的“鱼文化”,下列说法与之无关的 ( )A.用极新鲜的鱼、虾、贝等做成的“刺身”B.每年的男孩节,也叫鲤鱼节C.举行“虾祭”“海胆祭”等祭祀活动来庆祝丰收D.武士道精神3.北海道的函馆,兴建了造船厂、渔网厂、制冰厂、水产加工厂等企业,这些都是为服务的( )A.渔业B.种植业C.林业D.旅游业[4.“二战”后,日本远洋捕捞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A.市场对鱼的需求量大增B.近海海域鱼类的增多C.造船业的发展和捕鱼装置与技术的进步D.大量的人工养殖的出现5.影响日本渔业捕捞的因素有 ( )①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②大量人工养殖的出现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质④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渔民只能在本国海域范围内捕鱼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6.日本拥有发达的渔业的原因有 ( )①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北海道,是世界知名的渔场②造船业发达,所造船只性能优良③发达的纺织业,织就了优质的渔网④先进的电子工业,为渔业提供了技术和装备⑤近海海域鱼类的增多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7.观察日本轮廓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浙江人教版人文地理上册答案

浙江人教版人文地理上册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从社区看我家【基础巩固】1.B2.D3.B4.C5.A6.A7.C8.D9.D【拓展提升】1.B2.B3.D4.(1)正北西北(2)东北—西南东风(3)西北正北(4)大在社区中生活【基础巩固】1.C2.B3.B4.D5.A6.(1)健身器械的购置体现了社区的文化功能;义务联防队和爱心捐款箱的设置体现了社区的管理功能。

(2)略。

【拓展提升】1.A2.B3.略。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乡村聚落【基础巩固】1.B2.B3.B4.B5.A6.A7.C8.B9.A 10.(1)乡村聚落。

(2)主要从事经济林木的生产。

(3)第一层次:仅摘选文本材料中关于自然环境及人类活动描写,前后描述密切程度低。

如,四面环山,树木郁郁葱葱,有许多村民居住。

人们每天劳动,树木更绿了,果实更加沉甸甸了。

第二层次:李丽家乡所在的村落四面环山,属于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农林资源能够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人们通过修建公路改善交通条件,可以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等。

【拓展提升】1.D2.D3.B4.D5.B6.(1)夏季多雨潮湿,冬季多雪寒冷。

(2)民居建筑材料有特色:海草取材方便,具有柔软、有韧性、耐腐蚀、不易燃烧等特点;石头就近取材,是天然的筑墙材料。

民居建筑风格有特色:因当地多雨潮湿,房顶设计坡度陡,便于排水。

城市聚落【基础巩固】1.D2.D3.B4.B5.D【拓展提升】1.D2.(1)城市高楼大厦密集金融、商业、服务业(非农业)乡村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2)甲图:城市高楼林立,分布密集;乙图: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3)当地屋顶倾斜,坡度大,便于排水。

由此可判断,当地的降水比较丰富。

往来在区域之间【基础巩固】1.D2.B3.B4.D5.(1)小城镇。

(2)有利于满足各地区物质文化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不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6.从人才、文化、农产品、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强联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耕海牧渔
日本是个渔业生产大国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的交汇于日本北海道 附近的海域寒暖流交汇,可使海水发生扰 动,上泛的海水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洋表层, 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丰富的 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故形成世界第一大 渔场----北海道渔场。
日本除在近海渔场捕鱼,还发展沿海人工 养殖。发达的造船业,使日本有强大的远 洋船队到远洋捕鱼,日本年捕鱼量在世界 排第一位。鱼在日本人食品中占重要地位。
人工养殖
日 本 渔
业 生 产
量 的 变

P47日本鱼文化成因
日本是一个岛国,其北海道附近海域处于 暖流和寒流交汇地区,鱼类铒料非常丰富、 鱼群集中,是世界著名的渔场。渔业资源 十分丰富。在日本,人们能感觉到鱼无处 不在。日本有悠久的捕鱼历史,在长期与 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形成了 独特的“鱼文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更多的人们参与娱乐垂 钓、游艇观光和潜水等活动,与此相关的 实际问题,包括过量鱼饵和废弃钓线等使 渔场环境遭受污染。
工业生 产、生活垃圾和污水被大量注入海中
海洋 污染
过度海水养殖,残饵腐败污染海水
赤潮是海水富
营养化引起水体 变色的一种有 害生态现象。
赤潮使海中浮游生 物死亡殆尽,海水养 殖绝收,海水变色发 臭,食用赤潮海域的 鱼虾贝类等水产品, 可导致人体中毒事件
布下天罗地网,一网打尽 围捕不分老幼,斩尽杀绝
读图思考:怎限制,许多渔民改变了 过去只捕不养的习惯,转而大力发展人工 养殖,建设“海洋牧场”。他们除在水库、 湖泊养鱼外,还在近海养殖海带和贝类。 渔民们还利用高技术,培育、改良鱼虾的 种苗和幼仔,使其成长快,生命力强,肉 质好。
2. 日本的谚语中包含了极其丰富的与鱼有关的 内容; 影响:生产、饮食、文字、艺术
3. 水产品产地每年都会举行相应的祭祀活动来 庆祝丰收,如“鲍鱼祭”,“虾祭”,“螃 蟹祭”、“海胆祭”等,还有一些与鱼相关 的节日,例如每年3月3日的男孩节,也叫鲤 鱼节。
以海洋捕捞业为主
环境污染影响日本渔业
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到近海海域, 海水水质明显恶化,沿海水产品受重金属 严重污染。80年代初,引发了各种反污 染措施,从而减缓了环境恶化。
日本渔港的分布
铫子港平面图
日本捕鱼船只
捕 鱼 归

海产品加工厂
冷库
鱼肉加工
日本渔业生产
鱼市场
日本的“鱼文化”
日本人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鱼一直 是日本饮食文化的主角。“鱼”已经深入到 日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一道独特的 “鱼文化”风景线。
1. 日本的腌制小菜中处处可见各类鱼的影踪; 日本人吃鱼有生、熟、干、腌等各种吃法, 期中以生鱼片最为名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