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文化及其属性

--------邴正教授

一、文化的含义

1、与自然相对

2、与文明相对

3、物质成果和精神活动的对立

文化广义:人所创造的成果;狭义:人所创造的精神成果。文化哲学中的文化主要指的后者。

文化的基本定义就是文化是人所创造的物质出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进一步定义是文化是人类社会进步状态即文明。在这个意义上文化和文明是同义语。

二、文化的特点

人、社会、历史是同义语与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的实质是人的创造活动及其活动形式、活动成果。

1、创造性人对自然加工改造的结果。

2、继承性文化是继承的结果,是传播的结果。传播的结果是有个别现象成为普遍的现象。动物没有继承性,零继承性。个体经验、个体的智慧转会到集体的经验和集体智慧。动物都是零起点,人类是活动的高起点性。

3、地域性和民族性传播的变异

4、价值性文化的工具性、文化的意义性。物质物品具有可磨损性,文化的价值具有不可磨损性。

三、文化的实质

文化是人的分化和整合。

1、文化是人与自然的分化和整合。分化:人有简单的依赖自然转为依赖文化。整合:精神文化通过物质文化把人和自然在更高的水平上整合在一起。各种文化目的就是设计来为人服务的。

2、文化是人与人的分化和整合。人有个性。识别每个人获得的文化心理、特点。同时文化通过传播继承造就了群体的共性。不同时代的共性。民族不仅仅是一个血缘关系,是一个文化的概念。

3、文化是人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分离。文化实际上就是人们从事精神活动的工具。

结论:文化的实质是人的自我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文化是人的本质特征。

四、文化的功能

1、创造性功能把人的目的转化为现实的存在。

2、传承功能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影响(传播的结果)。

3、凝聚功能群体的形成途径:利益驱动、精神驱动

4、升华功能

文化不断地提升人的境界,不断地为人们设计出新的目标,这样就使得人来社会不断地进步,使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深刻、丰富。

第二讲文化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文化哲学的产生

文化哲学产生阶段的流派:

(1)法国启蒙学派中的地理条件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德斯鸠、《论法的哲学》、“精神的性格、情感,社会的法律,会和气候土壤的不同而有差异。”地理条件影响人们的精神活动方式和类型,不同的文化类型是不同的地理条件决定的。后来丹纳,《艺术哲学》。气候、地理环境对文化有着决定作用。

评价:地理条件的影响主要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的文明水平越高,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也就越小。所以地理条件决定论是不正确的。

(2)文化进化论

代表人物:摩尔根,《古代社会》;泰勒,《原始文化》

观点:文化是进化的产物;文化都遵循着进化规律;文化的发生、发展遵循着竞争规律、优胜劣汰。

评价:

合理性:揭示了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突破了地理环境决定论。

局限性:抹杀了社会规律、文化规律和自然规律之间的差别,简单的把文化现象等同于自然现象。用简单的进化论原则解释复杂的文化现象,这就产生了偏颇,更为突出的是按照进化论的观点都导致了文化学意义上的西方中心主义。

(3)文化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的吉丁斯,《人类社会的理论研究》和英国的弗雷泽《金枝》

观点:文化是受自然控制的一种心理现象,个人的心理要受到同类意识即种族意识的支配,文化、群体意识实际上是同类意识的产物,所以原始文化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产物。他们把文化归结为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物。

《金枝》:交感巫术的规律即人类的历史是从巫术开始的,有巫术发展到宗教最后形成科学。

评价:贡献:把文化研究从宏观引向了微观;揭示了文化和心理活动的关系。

问题:夸大了心理作用,忽视了社会对文化的作用。

(4)哲学人类学的文化观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卡西尔,《人论》,“人的本质就是符号,文化的本质就是符号行为。”符号就是有意义大的标记,符号就是人类的意义活动的工具。他认为人的活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使用符号。

二、文化哲学的发展

1、传播学派

代表人物:英国的史密斯,德国的史密特

观点:文化的发生、发展起源于传播,取决于传播。文化最终会是趋同的。

评价:合理性:揭示了文化传播的规律,对文化发生、发展的研究有一定的贡献。局限性:传播之前的文化是怎么形成的,传播是文化的一个本质特征。传播论混淆了文化传播和文化创造的关系,夸大了传播的作用,没有看到创造所起的作用。西方中心论。

2、历史学派

代表人物:美国的文化学者博厄斯。

观点:第一,文化都是独创的,都是自成体系的,每种文化都有自己发生的源头,它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生、发展的。第二,文化是不可比的,是等值的。第三,文化是多元的,是相对的。

评价:合理性:批判了西方文化中心论,肯定了文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

局限性:在文化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上,采取了极端的方式。

3、文化人类学的文化

代表人物:美国的马林诺夫斯基,《两性的社会》;本尼迪克特,《菊与刀》、《文化模式》;米德,《代沟》。

特点:从田野考察出发研究原始民族;研究文化从真实的个人开始;个人的教育模式最后形成文化模式,决定了文化的特点。

贡献:从微观角度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而推动了文化社会学的发展,同时对文化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大量的田野素材。

问题:对原始民族的研究过于狭隘;重视个体研究,忽视社会大的群体的研究。

4、弗洛伊德主义的文化观

代表人物:《图腾及其禁忌》、《文明及其不满》、《精神分析引论》等等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荣格:《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重要的理论: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文明起源于超我对本我的压抑。

贡献:揭示了文化的负面效应,文化是压抑的。进一步重视研究自然和文化的关系。

片面性:用泛性论的角度去解释文化起源,把文化归结为性本能压抑的一个结果。夸大了文化的负作用。

第四讲文化哲学的内在矛盾之一

文化作为自我意识,它是人的精神活动的自我分化和自我整合的过程。自我意识对象有两种,一种是以自然为对象,通过人的自身与自然的比较,确立人与自然的联系、区别。人与自然的区别本质上就是文化的区别。文化的内在矛盾实质上是人自我矛盾。

一、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矛盾

以文化为对象意识的自我意识是真正的自我意识,是我认识我,是自我意识的演化,在这种自我意识中显示的是人与自然区别的本质。文化作为实践的结果,自我作为实践的主体,它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人与自然的区别,表现为人的独立自我,而文化则是这种区别的印证。自我与文化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本质区别,从产生到实现的过程。因此以人为主体,以文化对对象的文化哲学批判,是人的自我反省,是自我意识确立和矫正的过程。人通过批判自我的对象化,以协调人与文化的关系,合理的控制自我,与自然建立更加协调,更符合人的需要的各种关系。

所以我们通过对文化哲学的思考,都可以揭示出来人的自我、人的自我意识又不成熟成熟,有潜在的阶段到现实阶段的发展过程。人类自我意识的矛盾发展过程,也就是人与自身文化的辨证关系的运动过程。

人的自我意识的辨证运动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自恋的意识、自卑的意识、自信的意识和自省的意识

二、自恋意识与自卑意识的冲突

人类自我意识的根源在于文化自身的二重性。文化的二重性分化化为主体自我和对象自我的产物。

纳西索斯情节(自恋情节)

各民族的原始神话共同的主题:第一,神创造了人,人是天神的子孙。第二,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