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论文

题目己学之“元”

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生姓名贺梓文

学号2014141011027 年级2014级指导教师麻尧宾

己学之“元”

绪论: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儒学中“己学”的提出与发展是对儒学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造具有重大意义。“己学”以“一己遍照”为统摄,贯穿“己学”思想中的宇宙面及人生面。“己学”从易本体论演义,综合宋以来的主理、主心、主物三系的为己精神,建立起物、心、理三元的不离不杂的本体构造。己学中的本体亦即元是己学中的重要概念,在主体性与道德性的讨论与阐释中,本体即宇宙与人生的本根和本然的存在是对儒学生命科学的境界论、本体论和功夫论的有机统一的关键。

正文:

一、“己学”与“元”之我见

何谓之己学?“己学”乃“切己之学问”。己学者,以“一己遍照”为“己学”的全幅的统摄,贯穿“己学”思想中的宇宙面及人生面。’“己学”着重点在于宇宙面与人生面本体的构造和实现;而本体的构造和实现又在于物、心、理三元的不离不杂。

“一己遍照”中“己”即是自我,宇宙有一个最根本的本根之体,乃是宇宙自我的本根之体,宇宙的一切事物皆有它发展而来,同时具有了不同的殊相,称之为照体。“遍”者,或谓无时无处,或谓无处不在,亦或谓之宇宙,宇,元一贯穿空间形态,“宙”,元一贯穿时间形态。“照”一方面在完整地体现自己特点,但同时又存在于整体之中。“照”,或谓由宇宙面的本体下落至人生面的本体,或谓由人生面的本体挺立至宇宙面的本体,亦落在物、心、理的不离而不杂。“照”体现出元的具理、具心、具物的三重属性。

何谓之元?元者,始也。从一从兀。《“己学”发略: 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中:

《易》中谓之“元”者,盖即是宇宙生命的资以为根底焉:“始”“首”“长”“善”诸义。

以“元”为“本”,综合了“始”“首”“长”“善”诸义:“本”者“根”义与“本”者“体”义;以动词云“体”,一谓体觉、体知的“体”,一谓体势、体用的“体”。

由麻尧宾先生之言而可知:元者,谓之“体”亦或“本”,一者谓之宇宙之元,一者谓之人生之元,一者谓之本根之体,一者谓之本然之体。

元者,或谓之天地之始,乃宇宙本源之所在,又有“气之始”、“理之始”,或谓之“首”,已有理、心、物不离不杂之态,规矩约束万事万物之所在所行,或谓“一”,亦或西方所言之不动之动,宇宙之绝对、唯一、永恒的“一”,亦可比之为上帝,无所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晓,无所不能。

二、由心、物、理得元之观解

(一)以心为本

《传习录》曰:“凡知觉处便是心”。亦谓:“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王阳明以心为本,阐释天地之元,盖落在“善”。《王阳明四句教》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的心,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这也就是心学中对宇宙与人生之元的初始阐述。元者,善也。心学中的无善无恶即是元的最初始形态,善是元的绝对存在,即绝对。宇宙面与人生面的元在何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此“我”即为宇宙。

(二)以物为本

气是“元”的唯一实体,而不是"心外无物"。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先有具体形器,后有抽象观念。故而,由得“元”之释解,元者,谓之为天地万物的绝对、唯一的客观存在。道家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不仁即是以物为本体系中的宇宙本体(元)的状态。

(三)以理为本

二程提出"天即理"的理本论哲学,以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而朱熹则以理为"本",气为"具"。理即是本,此处的“本”指本元中的本然之体,《论语》云:“本应道而后生”,即本体论、工夫论、涵养论三层含义,这三者之间亦是一种不离不杂的关系。本然之体是专属于中国哲学儒释道各家的重要概念之一,其主要与涵养论、或言工夫论相联系的是主体两层含义中重要的一种。

以理为本体系,则离不开格物致知的纵贯。格物致知以“元”中“首”之义为出发点,首,即统御与规矩世界万事万物的理,格物致知在于穷尽宇宙之中的

理以求照应心中的“元”,即人生面的本元。

三、宇宙与人生之元的不杂不离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战国《尸子》“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表示东南西北上下六个方向,即表示空间。宙表示过去、现在和将来,即表示时间。“宇”指空间,“宙”指时间,“宇宙”就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后“宇宙”指整个客观实在世界。与宇宙相当的概念有“天地”、“乾坤”、“六合”等。

《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道是这样的,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以心传却不能口授,可以得到却不能看到;它自己为本,自己为根,没有天地以前,自古以来就存在了;它产生了神鬼神帝,产生了天和地;它在太极之上而不算高,在六极之下而不算深,先天地而生不算久,长于上古不算老。

由此可得,宇宙自始而来,包含过去、现在和未来,包括天地、乾坤等。宇宙之“元”即宇宙的的本根之体,亦谓之不动之动,即万事万物的依据和基础的存在。《素问·天元纪大论》:“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也描述了宇宙万物来源于无,无产生了元,即精微原始之物,然后才产生了万物。

《周易》:“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宇宙天地生,而后人出。人是宇宙面的本体的体现,是天地生命的孕育而来,故而以人生面的本体可进而与宇宙的生命之间实现天然的关联。

《“己学”发略: 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中:

将对象化的宇宙之本体做“人生化”的扭转:由主心的一系及主理的一系的比照,言本根的体和本然的体。

我们讲人生的本体,其实要将看起来是对象化的宇宙的本体作“人生化”的扭转。什么叫“人生化”?便是宇宙面的本体向人伦日用的人生面的无限之贴近,是“内在化”“主体化”及“道德化”之统一的实现。

由此而可知,所谓的人生面的本体即是以物、心、理为本体的体系对于宇宙面的本体的“人生化”的照射。对象化的宇宙的本体作“人生化”的扭转也就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