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的制作方法
智能化循环水养殖系统
1、系统应用范围:淡水、海水养殖各种鱼、虾;池塘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地表水净化处理。
2、系统工艺流程:3、系统组成:养鱼池(用户自备)生化反应系统一体化水产养殖水处理设备紫外线杀菌消毒设备温度控制系统(用户自备)4、系统特点■系统集成度高蛋白分离、增氧机、生物反应、生物过滤,四大功能模块融合到了一起;一次性完成各自工作,节约了3/4的电耗,且实现了水力自动化控制。
■系统循环周期长循环周期:4小时/次,循环次数:6次/日。
■节能、降耗电力设备少:全部无压水处理系统,使用扬程一般为5~6米的循环水泵,运转费用是传统水处理系统的1/10~1/15。
产生的污水量少:设备根据滤层含污量实时自动反冲洗;日反洗水量(排水)为总水量3-5%,冲洗强度可达32升/平方米.秒,反冲洗时间不超过3分钟;反冲洗时无电能损耗。
系统不用更换生物滤料:设备反冲洗彻底,无堵塞隐患,5-6年增补少量滤料即可■处理效果好过滤精度高:独特的多层精细过滤介质,有效去除水体中有害物(磷、氨氮、蛋白质等物质),处理后池水浊度≤1度、色度≤15度,水体能见度≥2M。
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处理后水体溶氧饱和:设备两次曝气溶氧,含氧量可达6-8 mg/L,水质鲜活。
■使用寿命长系统使用寿命长:水处理设备采用UPVC材质,不生锈、耐潮湿、耐腐蚀;厂内严格把控材质与制造工艺,质量保证;使用寿命长达40年(符合国家节能、降耗环保、以塑代钢的产业政策)。
系统无易损配件:运行数十年几乎不会出现故障,减少维修成本。
■不需专人操作水力自动化设计、无电力、无阀门、无操作、无需专人管理,节省人力100% 。
■节约建设成本设备结构紧凑,模块化设计,方便运输、安装、移动的同时,减少占地少,降低土建费用。
5、系统设计:用户需要提供参数:水体总水量、水源(淡水/海水)、养殖种类及品种、养殖密度;我们将据此为您提供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方案。
河南泳佳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化水产循环水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技术服务及工程总承包的公司.公司汇集了一批拥有先进技术、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研发出实用新型高效、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产品.随着公司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一批给排水、环境工程、机械制造、机电安装、市场开发等各专业高、中级职称人才队伍,打造了一支国内最优秀的专业团队。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
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一、技术概述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在市场需求量增加和土地资源紧缺等多重因素影响下,近年来对虾工厂化养殖发展迅猛,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但主要还是以较为粗放的换水养殖模式为主,普遍存在地下水资源浪费、病害频发、养殖成功率不稳定、排放水有机污染严重等问题。
针对这些制约对虾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经过系统研究和应用实践而形成的对虾工厂化循环水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体系,以凡纳滨对虾为主要养殖对象,依托现代养殖工程和水处理设施,综合运用微孔增氧、免疫增强、水质调控、养殖尾水处理等技术,实现了全年的对虾高效、生态养殖,具备水体循环利用、生态环境稳定、养殖过程人工调控、尾水达标排放等明显特点,是符合我国新时代渔业“高效、优质、生态、健康、安全”理念的对虾养殖新模式。
二、技术要点1.设施设备及循环水处理工艺1.1设施设备主要包含蓄水池、养殖池、水循环处理设备和室外尾水处理池等四部分,养殖池、蓄水池和水循环处理设备可设置在封闭、保温性能好的养殖车间内,养殖池和蓄水池上方屋顶透光,而水循环处理设备安置区尤其是生物滤池上方需避光。
(1)蓄水池:蓄水池水容量应不低于养成总水体的三分之一且能完全排干,主要用于盐度调配和消毒处理,可应用紫外线、臭氧或漂白粉等进行消毒处理。
(2)养殖池:长方形圆角或圆形对虾池,材质多以水泥或玻璃钢为主,面积25~100平方米,水深0.8~1.2米。
池底平整光滑,中央设集污区和排水口,以3~5%坡度顺向排水口,并在池底靠近与池壁交接处设置条形纳米微孔增氧管,在保证养殖池充足供氧的同时,有利于水体集污和快速排污。
排水口处设置独立的循环回水管道和排污管道,分别接入循环水处理系统和室外尾水处理池,平时较清的养殖水经回水管道进入循环水处理系统,需要排污操作时则打开排污管道排入尾水处理池。
(3)水循环处理设备悬浮颗粒的过滤:常用设备有微滤机和弧形筛等,以微滤机为宜,出水水质较好(可通过调节筛网网目、转速及反冲压力等改善水质);弧形筛无需动力和清洗用水,造价相对较低,但出水水质一般。
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提供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塘体、加料机构以及排水机构;塘体包括沟底、平台和田埂;加料机构包括加料箱和存储箱,吸取腔内设有第一压力泵、第二压力泵和第三压力泵,管箱底部的下表面连接田埂的上表面,管箱与加料箱之间设有缓冲板,管箱内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存储箱设于田埂的内部,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分别贯穿设有第一排料管、第二排料管和第三排料管;排水机构包括吸水箱,吸水箱的下表面连接田埂的上表面,排水管连接吸液泵的进口端,吸液泵的出口端连接排水管。
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人力,通用性强。
权利要求书1.一种小龙虾生态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塘体、加料机构以及排水机构;所述塘体包括沟底,所述沟底两端的上方均设有平台,两个所述平台一端的上方均设有田埂;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加料箱和存储箱,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所述加料箱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隔为隔离腔、加料腔和吸取腔,第三隔板和第四隔板将所述加料腔的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分隔为第一物料腔、第二物料腔和第三物料腔,第一加料管、第二加料管和第三加料管贯穿所述第一隔板分别设于所述第一物料腔、所述第二物料腔和所述第三物料腔中,所述吸取腔内设有第一压力泵、第二压力泵和第三压力泵,三个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贯穿于所述第一物料腔、所述第二物料腔和所述第三物料腔的底部,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泵、所述第二压力泵和所述第三压力泵的进口端,所述加料箱的下方设有管箱,所述管箱底部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田埂的上表面,所述管箱与所述加料箱之间设有缓冲板,所述管箱内设有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和第四连接管,所述存储箱设于所述田埂的内部,第五隔板和第六隔板将所述存储箱的内部由上至下依次分隔为第一箱体、第二箱体和第三箱体,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压力泵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三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压力泵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箱体,所述第四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压力泵的进口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箱体,所述第一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和所述第三箱体分别贯穿设有第一排料管、第二排料管和第三排料管;所述排水机构包括吸水箱,所述吸水箱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田埂的上表面,所述吸水箱内设有吸液泵,抽水管的一端设于所述沟底的上表面,另一端贯穿吸水箱连接所述吸液泵的进口端,所述吸液泵的出口端连接排水管。
受控的循环水养虾系统及工作方法与相关技术
受控的循环水养虾系统及工作方法与相关技术循环水养虾系统主要由水池、水处理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
水池是虾类饲养的主要场所,一般采用圆形、长方形或多边形的混凝土水池,具备较强的耐酸碱和抗腐蚀性能。
水处理设备包括污水处理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氧气供应系统,用于处理和提供适宜的水质和环境条件。
自动化控制系统则负责监测和调控水质和环境参数,以确保养虾的健康和生长。
循环水养虾系统的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水质准备:将淡水或海水进行预处理,除去悬浮物、重金属、有机物等杂质,并进行调pH值。
水质的准备对养殖虾类的健康和生长至关重要。
2.入池养殖:将养殖虾类投放至水池中,根据虾类的种类和数量进行适当的饲养密度控制。
水池中的水质和环境参数会被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和记录。
3.循环水处理:将水池中的废水通过过滤、生物降解和化学处理等方式进行净化,去除废物、氮、磷等有害物质。
处理后的水会重新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氧气供应:虾类对氧气的需求较高,通过氧气供应系统向水池中注入适量的氧气,以保持水中含氧量的平衡。
5.环境参数控制:自动化控制系统会根据虾类的需求,监测和调控水温、PH值、盐度、溶解氧、光照等环境参数,提供符合虾类生长需求的稳定环境。
循环水养虾系统借助了许多先进的技术来实现虾类养殖的高效和稳定,其中包括以下一些关键技术:1.水质监测技术:通过传感器和仪器手段,对水质中的溶解氧、盐度、PH值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以便及时调整和控制水质。
2.生物降解技术:利用微生物和生物滤材等,加速有机废物的降解,减少虾类养殖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3.循环过滤技术:通过使用纤维滤材、生物滤材和活性炭等,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氨、氮等有害物质,保持水质清洁。
4.水循环系统:采用水泵和管道等设备,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水的使用量,并提供稳定的水流和氧气供应。
5.自动化控制技术:利用计算机和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和控制水质和环境参数,提供优质的饲养环境。
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调控池的构建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调控池的构建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生物调控池构建和生物膜的培养方法,生物调控池分两级,分别填充弹性毛刷和多空悬浮微生物附着基,下部联通,底部为锥形结构,并配有中央底排污口;利用对虾循环水养殖后期的水体在添加氯化铵后进行生物膜培养,经过28天左右的培养,生物膜形成;生物调控池锥形底部结构便于排污和清洁维护;本技术操作简单,无需过多的成分添加和繁复的操作,生物膜培养迅速高效,维护方便,成本低廉,且能长期高效运行。
权利要求书1.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调控池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生物调控池构建和生物膜的培养方法,具体步骤如下:所述生物调控池构建:生物调控池分两级为一级生物调控池和二级生物调控池,一级生物调控池和二级生物调控池下部有连通管联通,进水口设置在一级生物调控池的上部,出水口设置在二级生物调控池的上部;一级生物调控池和二级生物调控池均为圆筒结构,底部为锥形结构,中央底部并分别设有一级排污管和二级排污管;一级生物调控池和二级生物调控池分别填充弹性毛刷微生物附着基和多孔悬浮微生物附着基,一级生物调控池和二级生物调控池下部设有曝气充氧装置;所述生物膜的培养方法:向生物调控池中泵入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后期的养殖水体,细菌总数在(1.3-2.5)×106CFU/mL,细菌包括占总细菌数量50.79-60.06%的红杆菌科细菌,占总细菌数量19.91-25.60%的黄杆菌科细菌,占总细菌数量0.06-0.10%的亚硝化单胞菌、占总细菌数量0.09-0.12%的硝化螺菌、占总细菌数量0.21-0.26%的弓形杆菌、占总细菌数量0.53-0.59%的鲁杰氏菌、占总细菌数量0.65-0.82%的芽孢杆菌、占总细菌数量0.04-0.07%的链球菌、占总细菌数量0.45-0.56%的乳球菌、占总细菌数量0.01-0.03%的肠球菌;添加氯化铵提高氨氮浓度,初始氨氮浓度为5.0-5.5mg/L,亚硝酸盐浓度为0.5-0.6mg/L,硝酸盐浓度为18.5-20.5mg/L,总氮浓度为30.1-32.5mg/L,水体浊度为0.8-1.1NTU,COD为13.3-15.7mg/L,总磷浓度为3.5-4.5mg/L,pH为7.5-7.8,温度维持在22-25℃,氧化还原电位-(41-45)mV,持续曝气,DO≥5mg/L,盐度28-35,进行生物膜培养;28天之后99%以上的氨氮、亚硝酸盐皆被去除,生物附着基表面附着一层粘性膜,标志着生物膜已形成。
循环水养虾实施方案
循环水养虾实施方案引言:养殖虾类是一项古老而独特的行业,随着人类对海鲜需求的增加,循环水养虾成为了一种可行的养殖方式。
本文将介绍循环水养虾的实施方案,从养殖基地选址、水质控制、饲料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养殖基地选址1.土地要求:选择土地时应考虑土质适宜、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点。
2.水源:选择靠近可靠的水源,如河流、湖泊或地下水。
3.气候条件:选择适宜虾类生长的气候条件,避免极端天气对虾类养殖的影响。
二、水质控制1.循环水系统:建立循环水系统,通过过滤和处理水质,确保水质清洁、无污染。
2.监测水质:定期检测水质,包括温度、溶氧量、PH值等指标,及时调整和处理水质问题。
3.养殖密度:根据水质状况和虾类生长需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水质恶化和疾病传播。
三、饲料管理1.科学配方:根据虾类生长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配方,并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
2.饲喂频率:根据虾类生长发育情况,合理确定饲喂频率和饲喂量,避免过度喂养或欠缺营养。
3.饲料监测:对饲料进行定期检测,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四、疾病防控1.养殖环境清洁: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池塘、过滤器等设施,减少病原体滋生。
2.疫苗接种:定期对虾类进行疫苗接种,提高虾类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3.疾病监测: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疾病的迹象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控。
五、市场销售1.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
2.产品质量:保证养殖虾的质量和安全,提高产品竞争力。
3.销售渠道: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包括批发市场、餐饮企业等。
结语:循环水养虾实施方案涵盖了养殖基地选址、水质控制、饲料管理、疾病防控和市场销售等方面。
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可以实现虾类的高效养殖,并满足人们对海鲜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循环水养虾实施方案的了解有所帮助,并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智能水产养殖系统的制作流程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处理机构包括数据收发服务器以及电脑管理终端,所述电脑管理终端与 所述数据收发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数据收发服务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信号相连 接。
红外感应器分别与所述采集控制器4相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机构2包括数据收发服务器以及电脑管理终端,所述电脑管理终端与所述数据
收发服务器相连接,所述数据收发服务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无线信号相连接。所述数
据收发服务器与所述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移动互联网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1通过移动互联网 与所述数据收发服务器相连接。从而实现所述移动终端1与所述数据处理机构2通过移动互联 网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机构2与所述管控主机3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
感器、所述亚硝酸盐含量传感器以及所述含氧量传感器分别设置在鱼塘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塘养殖设备组(6)包括均
匀设置在鱼塘上的若干台增氧机、若干台投料机以及若干台换水泵,所述增氧机、所述投料
机以及所述换水泵分别与所述采集控制器(4)相连接,所述增氧机、所述投料机以及所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塘环境传感器组(5)包括 分别与所述采集控制器(4)相连接的风速感应器、风向感应器、PH值传感器、氨氮含量传
感器、温度传感器、亚硝酸盐含量传感器以及含氧量传感器,所述风速感应器以及所述风向
感应器分别置于在鱼塘水面的上方,所述PH值传感器、所述氨氮含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智能水产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移动终端(1)、数据处理机构(2)、管控 主机(3)、采集控制器(4)、鱼塘环境传感器组(5)、鱼塘养殖设备组(6)、红外警报 监控装置(7),所述采集控制器(4)、所述鱼塘环境传感器组(5)、所述鱼塘养殖设备 组(6)以及所述红外警报监控装置(7)分别设置在鱼塘上,所述鱼塘环境传感器组 (5)、所述鱼塘养殖设备组(6)以及所述红外警报监控装置(7)分别与所述采集控制器 (4)相连接,所述采集控制器(4)与所述管控主机(3)相连接,所述管控主机(3)与所 述数据处理机构(2)相连接,所述移动终端(1)与所述数据处理机构(2)相连接。
水产养殖业智能化养殖系统建设方案
水产养殖业智能化养殖系统建设方案第一章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养殖环境监测系统 (3)2.1 系统架构设计 (3)2.1.1 传感器模块 (3)2.1.2 数据采集模块 (3)2.1.3 数据传输模块 (4)2.1.4 数据处理模块 (4)2.1.5 监控中心 (4)2.2 环境参数监测 (4)2.2.1 温度监测 (4)2.2.2 湿度监测 (4)2.2.3 pH值监测 (4)2.2.4 溶解氧监测 (4)2.2.5 其他参数监测 (4)2.3 数据采集与传输 (4)2.3.1 有线传输 (5)2.3.2 无线传输 (5)第三章智能投喂系统 (5)3.1 投喂策略制定 (5)3.2 自动投喂设备 (5)3.3 饲料消耗监测 (6)第四章水质管理系统 (6)4.1 水质参数监测 (6)4.2 水质调控策略 (7)4.3 水质处理设备 (7)第五章疾病预防与诊断系统 (8)5.1 疾病预警机制 (8)5.2 疾病诊断技术 (8)5.3 治疗方案推荐 (8)第六章养殖过程管理系统 (9)6.1 养殖计划制定 (9)6.2 养殖过程监控 (9)6.3 成本效益分析 (10)第七章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10)7.1 数据存储与管理 (10)7.1.1 数据存储策略 (10)7.1.2 数据管理 (10)7.2 数据分析与应用 (11)7.2.1 数据分析方法 (11)7.2.2 数据应用 (11)7.3 决策支持系统 (11)7.3.1 系统架构 (11)7.3.2 决策功能 (11)7.3.3 系统特点 (12)第八章安全保障与应急处理系统 (12)8.1 安全保障措施 (12)8.2 应急处理预案 (13)8.3 预警与处理 (13)第九章系统集成与实施 (13)9.1 系统集成设计 (13)9.1.1 系统集成原则 (13)9.1.2 系统集成内容 (14)9.2 设备选型与安装 (14)9.2.1 设备选型原则 (14)9.2.2 设备安装 (14)9.3 系统调试与验收 (14)9.3.1 系统调试 (14)9.3.2 系统验收 (14)第十章项目评估与可持续发展 (15)10.1 项目效果评价 (15)10.2 项目效益分析 (15)10.3 可持续发展战略 (15)第一章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人工养殖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循环水养虾实施方案
循环水养虾实施方案
循环水养虾的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养殖场区选址:养殖场区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规定的防疫条件,场区环境良好,养殖水体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以及医疗废弃物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
2. 环境消毒:参照育苗场消毒流程,采用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综合采取熏蒸、浸泡、泼洒等消毒方式。
消毒后进行全车间消杀效果评价,包括细菌总数测定和急性肝胰腺坏死病、虾肝肠胞虫病、传染性肌坏死病等病原检测。
3. 养殖用水安全与前处理:进水前,对进水周边区域的环境生物、水质和病原进行日常监测,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进水、使用消毒剂(种类和剂量)。
进水经沉淀、砂滤、化学和物理消毒等处理,达标后进入蓄水池,要保证足够的蓄水时间和蓄水量。
特别是对虾传染性肌坏死病的防控,应对水源进行二次消毒。
4. 养殖管理:主要任务之一是始终维护循环水系统的生态平衡,这既是日常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养殖防病的立足点,应贯穿于养殖全过程。
考虑到循环水养殖对虾一方面放养密度大、投放饲料多、相对空间小,如果管理不当难免发病,且一旦发病就极易传染,另一方面池水处理主要依赖生物膜而不允许在养殖系统内任意使用药物,因此加强养殖过程预防就更显必要。
5. 日常维护:包括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状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定期检测水质,保证水质符合养殖标准;定期投喂饲料,保证虾的营养需求;以及定期清理残饵和排泄物,保持养殖环境卫生。
以上是循环水养虾的基本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同时,还需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养殖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受控的循环水养虾系统及工作方法与相关技术
图片简介:本技术涉及一种受控的循环水养虾系统,养殖池中心设有一穿过池底的双层排水管,双层排水管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层排水管和外层排水管;内层排水管四周间隔设有若干组180°中心对称、且大小相等的侧筛网;下层圆形底盘中心对称地设有与侧筛网位置一一对应的底筛网;外层排水管四周设有一组中心对称的侧开口,侧开口与侧筛网相对应;上层圆形底盘中心对称地设有与侧开口对应的底开口;双层排水管侧旁固定设置一视觉装置,视觉装置向下实时探测上层圆形底盘的虾壳量,控制系统根据视觉装置的数据反馈,自动控制旋转机构带动外层排水管和上层圆形底盘同步转动,使侧开口和底开口对准适合的侧筛网和底筛网。
技术要求1.一种受控的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池(1)、移动床生物滤器(8)、水泵(7)、控制系统;所述养殖池(1)中心设有一穿过池底的双层排水管(10),所述双层排水管(10)包括同轴设置的内层排水管(10a)和外层排水管(10b);内层排水管(10a)四周间隔设有若干组180°中心对称、且大小相等的侧筛网,各组侧筛网的筛孔大小不同,内层排水管(10a)底部与下层圆形底盘(2-2)固定连接;所述下层圆形底盘(2-2)中心对称地设有与所述侧筛网位置一一对应的底筛网;外层排水管(10b)四周设有一组中心对称的侧开口,所述侧开口与所述侧筛网相对应;外层排水管(10b)顶部与旋转机构(12)的转子固定连接,底部与上层圆形底盘(2-1)固定连接;所述上层圆形底盘(2-1)中心对称地设有与所述侧开口对应的底开口;所述双层排水管(10)侧旁固定设置一视觉装置,所述视觉装置向下实时探测上层圆形底盘(2-1)的虾壳量,控制系统根据所述视觉装置的数据反馈,自动控制所述旋转机构(12)带动所述外层排水管(10b)和上层圆形底盘(2-1)同步转动,使所述侧开口和底开口对准适合的侧筛网和底筛网;所述移动床生物滤器(8)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一水质探头;控制系统实时监测一对水质探头的数据之差,进而调控所述水泵的流量。
循环水养虾实施方案
循环水养虾实施方案循环水养虾是一种养殖虾类的方式,它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和适当的环境控制来提高虾类养殖的效益。
本文将为您介绍循环水养虾的实施方案,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养殖工作。
一、水体准备在进行循环水养虾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水体。
选择淡水或海水作为养殖水源,并确保水质符合虾类养殖的要求。
水质应保持透明度良好,pH值在7-9之间,氨氮含量低于0.1mg/L,氮、磷、硅的含量适中。
为了保证水体的质量,可以进行水体过滤和消毒处理。
二、循环系统建设循环水养虾需要建设循环系统来实现水体的循环利用。
养殖池、过滤器、氧气增氧设备、水泵等设备都是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殖池应具备一定的深度和面积,以满足虾类的生长需求。
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保持水体的清洁。
氧气增氧设备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提高虾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
水泵则用于循环水体,确保水体充分混合。
三、养殖管理循环水养虾的成功与否也与养殖管理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养殖管理措施:1. 温度控制:根据虾类的生长需求,保持水体的适宜温度。
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虾类的生长,应适时调整水温。
2. 饲料供给:提供优质的饲料,保证虾类的充分营养。
根据虾类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种类和喂养频率。
3. 水质监测: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氮、磷等含量,及时调整水体的养殖环境。
4. 疾病防控:定期检查虾类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5. 积极管理:定期清理养殖池,清除污泥和残饵,保持水体的清洁。
同时,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防止虾类之间的竞争和压力。
四、养殖收益循环水养虾的实施方案不仅可以提高虾类的生长速度和养殖效益,还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循环利用水体,可以节约用水,降低养殖成本。
同时,循环水养虾还可以提供更加稳定的养殖环境,减少虾类的死亡率,提高养殖成功率。
养殖收益的提高还可以通过市场营销的手段来实现。
龙虾智慧养殖系统设计方案
龙虾智慧养殖系统设计方案智慧养殖系统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养殖管理系统。
对于龙虾养殖行业来说,智慧养殖系统的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实现智能化管理。
下面是一个龙虾智慧养殖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结构龙虾智慧养殖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网络、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和控制执行系统组成。
1. 传感器网络:通过安装在池塘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水位、食物投喂量、气体浓度等关键数据。
2. 数据采集系统:将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存储,并进行时序分布图的生成和显示。
3. 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处理和模型建立,生成数据报告、警报和预警,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殖决策。
4. 控制执行系统:根据数据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指令,控制相应的设备操作,例如自动控制投喂机的开关、自动调节水位、水质处理设备的运行等。
二、系统功能1. 实时监测龙虾养殖环境:通过传感器网络对养殖池中的温度、水质、气体浓度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并且将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方便养殖户随时了解养殖环境的变化。
2. 智能化自动控制:根据实时监测数据,智能调节养殖池的温度、水质、水位等参数,提供最适宜龙虾生长的环境条件,优化生产效率。
3. 数据分析与预警: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识别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帮助养殖户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龙虾的健康生长。
4. 电子喂食管理:根据养殖计划和龙虾需求,智能控制投喂机的开关,保证喂食的精确度和及时性,并记录投喂量等数据,为龙虾饲养提供数据支持。
5. 生产决策支持: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提供科学的养殖决策,如合理的饲料投喂量、水质处理措施等,使养殖户能更加科学和有效地管理龙虾养殖。
6. 日志记录和查询:系统能够自动记录重要操作和事件,并提供查询日志的功能,方便养殖户进行数据分析和故障排查。
三、系统优势1.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智能控制调节养殖环境,保障龙虾的健康生长,优化养殖过程,提高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包括养殖筒体和集污池,所述养殖筒体的内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养殖池和净化池,所述养殖池的内底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污泵,所述吸污泵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废水导通管,所述废水导通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废水连接管,所述废水连接管的出水端设置在集污池的内部,所述集污池的底部设有抽水泵,抽水泵连接有一端插设在净化池内的提升水管。
该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通过集污池、养殖池、净化池和净化水管的配合设置,使本技术的养殖用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并且整个过程中只需一个抽水泵即可完成整个循环动作,从而极大的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对水的利用效率。
权利要求书1.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包括养殖筒体(1)和集污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筒体(1)的内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养殖池(2)和净化池(3),养殖池内底壁中心处设有圆柱形集污坑,所述养殖池(2)的内底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立柱(21),所述立柱(21)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网筒(22),所述循环水网筒(22)的内部插接有循环水管(23),所述立柱(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洒料斗篷(24),所述小洒料斗篷(2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大洒料斗篷(25),所述立柱(2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污泵(4),所述吸污泵(4)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废水导通管(5),所述废水导通管(5)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废水连接管(7),所述废水连接管(7)的出水端设置在集污池的内部,所述集污池(6)的底部设有抽水泵(8),抽水泵(8)连接有一端插设在净化池(3)内的提升水管(9),所述净化池(3)为形状类似于字母C的螺旋槽,螺旋槽的最低处插接有净化水管(10),净化水管(10)的出水端插接在养殖池(2)的内部,所述养殖筒体(1)的外圆弧面上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槽壁上铰接有对开的检测门(11),其中一个所述检测门(11)的内弧面上固定连接有配电板(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3)的内部沿弧线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三个过滤网(13),且三个过滤网(13)将净化池(3)沿弧线方向分隔为四个净化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靠近配电板(12)一侧的净化腔的内部插设有提升水管(9),远离配电板(12)一侧的净化腔的中内底壁插接有净化水管(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腔的内部均设有污物采集胶柱(20),所述污物采集胶柱(20)的内部涂覆有生物棉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筒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料筒(14),料筒(14)的上方设有压动饲料进入小洒料斗篷的气泵(26),所述料筒(14)的下部设有受配电板(12)上所设置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控制的电磁阀(15),且料筒(1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漏斗型下料筒,漏斗型下料筒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的一端插接在小洒料斗篷(24)的内部,电磁阀(15)与配电板(12)上设置的电磁阀控制开关导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导通管(5)上设有控制废水通断的导通电磁阀(19),导通电磁阀(19)、吸污泵(4)和抽水泵(8)均与配电板(12)上设置的导通电磁阀控制开关导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2)的内部插接有并排设置的温度感应触头、溶氧度感应触头、水质检测触头和氨氮盐检验触头,所述配电板(12)上依次阵列排布有与溶氧度感应触头导电连接的溶氧度控制开关、与水质检测触头导电连接的水质控制开关和与氨氮盐检验触头导电连接的氨氮盐控制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污池(6)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两个过滤支撑网,位于上部的过滤支撑网上卡接有粗孔径吸附网(16),位于下部的过滤支撑网上卡接有细孔径吸附网(1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池(3)的内部设有加热管(18),所述配电板(12)上设有与温度感应触头导电连接并控制加热管(18)启动的温控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23)的一端插接在净化池(3)的内部,且循环水管(23)的一端设有循环水泵。
技术说明书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
背景技术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
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
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
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
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
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注意事项:增加水体溶氧。
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
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各类养殖品种已进入生长的黄金时期,但在摄食旺盛的同时,其排泄物也显著增多,加速了水质的恶化。
为此建议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外河网围养蟹的应捞投水草遮荫,减少强光直射,降低水温,如出现缺氧现象可采取用挂机船螺旋桨推水增氧,增加水体流动。
现有的鱼虾养殖系统往往自动化能力不高,无法有效的实现水循环从而浪费大量水资源,另外,对鱼虾养殖中的排泄物往往随水排出而浪费掉,并且,不便对水中的污物进行清理,从而造成水质变坏,污染养殖环境。
技术内容(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具备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和排污彻底、废物能重新回收利用等优点,解决了以往水产养殖水的浪费率大、废物直接排出和废水不便处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和排污彻底、废物能重新回收利用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包括养殖筒体和集污池,所述养殖筒体的内部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养殖池和净化池,所述养殖池的内底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外表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循环水网筒,所述循环水网筒的内部插接有循环水管,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小洒料斗篷,所述小洒料斗篷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大洒料斗篷,所述立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吸污泵,所述吸污泵的出口端固定连接有废水导通管,所述废水导通管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废水连接管,所述废水连接管的出水端设置在集污池的内部,所述集污池的底部设有抽水泵,抽水泵连接有一端插设在净化池内的提升水管,所述净化池为形状类似于字母C的螺旋槽,螺旋槽的最低处插接有净化水管,净化水管的出水端插接在养殖池的内部,所述养殖筒体的外圆弧面上开设有控制槽,所述控制槽的槽壁上铰接有对开的检测门,其中一个所述检测门的内弧面上固定连接有配电板优选的,所述净化池的内部沿弧线方向依次固定连接有三个过滤网,且三个过滤网将净化池沿弧线方向分隔为四个净化腔。
优选的,靠近配电板一侧的净化腔的内部插设有提升水管,远离配电板一侧的净化腔的中内底壁插接有净化水管。
优选的,所述净化腔的内部均设有污物采集胶柱,所述污物采集胶柱的内部涂覆有生物棉球。
优选的,所述养殖筒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料筒,料筒的上方设有压动饲料进入小洒料斗篷的气泵,所述料筒的下部设有受配电板上所设置的电磁阀控制开关控制的电磁阀,且料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漏斗型下料筒,漏斗型下料筒的下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下料管的一端插接在小洒料斗篷的内部,电磁阀与配电板上设置的电磁阀控制开关导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废水导通管上设有控制废水通断的导通电磁阀,导通电磁阀与配电板上设置的导通电磁阀控制开关导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养殖池的内部插接有并排设置的温度感应触头、溶氧度感应触头、水质检测触头和氨氮盐检验触头,所述配电板上依次阵列排布有与温度感应触头导电连接的温控开关、与溶氧度感应触头导电连接的溶氧度控制开关、与水质检测触头导电连接的水质控制开关和与氨氮盐检验触头导电连接的氨氮盐控制开关。
优选的,所述集污池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两个过滤支撑网,位于上部的过滤支撑网上卡接有粗孔径吸附网,位于下部的过滤支撑网上卡接有细孔径吸附网。
优选的,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设有加热管,所述配电板上设有与温度感应触头导电连接并控制加热管启动的温控开关。
优选的,所述循环水管的一端插接在净化池的内部,且循环水管的一端设有循环水泵。
(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通过集污池、养殖池、净化池、提升水管、循环水管和净化水管的配合设置,使本技术的养殖用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并且整个过程中只需一个抽水泵和一个循环水泵即可完成整个循环动作,从而极大的节约了能源,提高了对水的利用效率。
2、该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通过粗孔径吸附网、细孔径吸附网和导通电磁阀的配合设置,使本技术能够自动的对水进行过滤处理,当需要对水进行过滤时,只需要通过配电板上设置的溶氧度控制开关根据溶氧感应触头所传递的信息对导通电磁阀进行开闭控制即可,并且污水经过粗孔径吸附网后经过了首次过滤处理,而后再经过细孔径吸附网的深化过滤处理,从而完成了对废水的深度清理,虾皮和粪便等废物可以通过对粗孔径吸附网和细孔径吸附网进行清理时取得,晾晒后可以作为优质的肥料回收利用,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本技术的实用性。
3、该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通过将吸污泵4放置在圆柱形集污坑的内部,并且改变原有的吸污方式,改为向上抽污的形式,从而避免了废水导通管5的堵塞,并且保证了吸污的效果,通过小洒料斗篷24和大撒料斗篷25的配合设置,使经过气泵26压动的饲料能够经过斗篷的旋转和阻挡均匀的洒落到养殖池2的内部,从而使饲料能够均匀的分布在养殖池2的内部,促进了鱼虾的吸收。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养殖筒体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生态全智能循环水养虾系统污物采集胶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养殖筒体、2养殖池、3净化池、4吸污泵、5废水导通管、6集污池、7废水连接管、8抽水泵、9提升水管、10净化水管、11检测门、12配电板、13过滤网、14料筒、15电磁阀、16粗孔径吸附网、17细孔径吸附网、18加热管、19导通电磁阀、20污物采集胶柱、21立柱、22循环水网筒、23循环水管、24小洒料斗篷、25大洒料斗篷、26气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