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的作业治疗--(1)
作业疗法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150例疗效观察

42 5
河北医药 2o 年 5月第 2 卷第 5期 07 9
H bi ei lora, y2o , o2 , o5 ee M d a JunlMa 0 7V l 9 N . c
・
临床 研 究 ・
作 业疗 法 治疗 小 儿 痉 挛 型脑 瘫 10例 5 疗 效 观察
脑 瘫 患 儿 随机 分 为 2 , 疗 组 8 , 照 组 7 例 。 治 疗 组 采 用 作 业 疗 法 配 合 运 动 疗 法 , 照 组 只 采 用 运 组 治 0例 对 0 对
率为 2 % , 5 总有效 率为 9 .%; 2 5 对照组的显效率为 1.9 总有效 率为 6 ,9 4 2 %, 4 2 %。治疗组 显效率及 有效 率
期发现 、 早期 诊断 、 期 干预 , 早 采取 合理 的治疗 方法 极其 重要 。
痉挛型脑瘫 的特点为一般多见 于四肢瘫 和偏瘫 , 肌肉张力有 不
每日 进行一对-i练 4 i 在治 疗师指导下 , - J 0mn  ̄ ! , 家长参 与训
练 2h2月为 1 , 个疗程 。
同程度的亢进 , 始反 射残存 姿 势异 常 , 原 因此 容 易形成 不 同形
痉 挛型脑瘫治疗应采用 多种疗法并用 , 以提 高疗效。
【 关键词 】 痉 挛型脑瘫; 作业疗法 ; 疗法 ; 运动 疗效
小儿脑性瘫痪 指 的是 出生前 到生后 1 内各 种原 因所 引 月
() 5社会 适应能 力 : 主要通 过表 达与 言语来 了解 适应 家庭 及环 境的情况 。
起的脑损伤或 发育缺 陷所 致 的运 动障碍 及姿 势 异常…。 目前 多采用 功f J练为主的综合疗 法 , 文探讨作 业疗法 在治疗痉 T I  ̄I 本 挛 型脑瘫 中的作用 。
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

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效果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对脑瘫儿童语言康复训练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7-2017.7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作业疗法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预后生活质量。
结果:采用不同的临床治疗方法治疗后,对比发现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显著,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作业疗法有利于脑瘫儿童语言的康复训练,其临床优势值得大为推广。
【关键词】作业疗法;脑瘫患儿;儿童语言康复训练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属于临床上一种康复训练方法,其具有有目的性、有选择性的特点,主要是针对身体上、精神上及发育上有障碍的患者,该康复训练的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的自理能力,使其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回归家庭[1]。
婴幼儿由于出生后1个月,脑部发育不健全,出现的非进行性损伤,导致患儿出现一系列的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病症以脑力缺陷、癫痫及视听觉障碍为主,该病属于先天性的,该病将会对患儿本身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影响[2]。
因此,临床上如何更好的治疗该疾病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为临床脑瘫患儿的治疗提供更佳的治疗方案。
现将具体报道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7-2017.7收治的脑瘫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⑴患儿在出生1个月后,被临床专业医师确诊为脑瘫患儿,并且临床决定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⑵患儿家属在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①观察组患儿25例,采用作业疗法治疗,患儿男10例,女15例,患儿平均年龄1-2岁,其中绝大多数患儿出现肌肉损伤、运动迟缓、智力低下的症状;②对照组患儿2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患儿男15例,女10例,患儿平均年龄2-3岁,其中绝大多数患儿出现肌肉损伤、运动迟缓、智力低下的症状。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

小儿脑瘫的作业疗法小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
它会使儿童的肌肉和神经系统受损,从而导致步态和姿势异常、肢体运动能力受限等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作业疗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脑瘫的康复治疗中。
本文将针对小儿脑瘫患者的作业疗法,进行详细介绍和。
作业疗法的定义作业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康复治疗方法,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日常活动、训练和锻炼,帮助小儿脑瘫患者提高肢体运动的能力和功能,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疗法主要应用于小儿脑瘫、脊髓损伤、神经损伤等疾病的康复治疗中。
作业疗法的优点作业疗法具有以下优点:•适用范围广:作业疗法不受年龄和疾病类型限制,对于各种患者都可以进行康复治疗。
•简便易行:作业疗法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能,可以在家庭和医疗机构中进行。
•经济实惠:作业疗法费用较低,负担小,可以通过锻炼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康复治疗费用。
作业疗法的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安全性原则:作业疗法要考虑治疗的安全性,确保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带来任何伤害和危险。
•个体化原则:作业疗法的方案应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进行个性化制定。
•地址性原则:作业疗法的实施应该与实际的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治疗目标。
•积极性原则:作业疗法需要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积极的情绪状态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
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作业疗法的实施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游戏疗法游戏疗法是一种有趣的作业疗法,它通过游戏来激发患者的兴趣,建立起与治疗相结合的积极快乐的情绪状态。
游戏疗法主要分为物理游戏和认知游戏两种类型。
物理游戏主要通过肢体动作的训练和锻炼来强化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认知游戏主要通过智力游戏、益智游戏等来锻炼患者的认知能力。
日常生活中的活动疗法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是最常见的作业疗法之一,包括如洗脸、洗手、穿衣、拆卸、组装等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的各种动作。
通过训练这些日常活动的技巧和动作,帮助患者提高肌肉力量、灵敏度和协调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业治疗大题考点(1)

填空题1、脑瘫患儿的康复治疗原则(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2、脑卒中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3、帕金森疾病的临床表现(运动迟缓)(肌强直)(静止性震颤)(姿势平衡障碍)名词解释:1、作业治疗:是指有选择性和目的性地应用与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休闲等有关的活动来治疗患者躯体、心理等方面的功能障碍,预防生活及工作能力的丧失或残疾,发挥患者身心的最大潜能,以最大限度地改善和恢复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促进早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一门康复治疗技术或方法2、注意力:是指人们集中于某种特殊内、外环境刺激而不被其他刺激分散的能力。
3、感觉统合: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是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信息进行多次组织分析,综合处理,做出适当的反应,使机体和谐有效地生活,学习。
4、治疗性作业活动:是作业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精心选择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活动,维持和提高患者的功能,预防功能障碍或残疾的加重,使患者获得或提高独立的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5、矫形器:是指在人体生物力学的基础上,作用于人体四肢或躯干,用于改变或代偿神经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或结构的体外使用装置。
6、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只损伤半侧,造成损伤同侧肢体本体感觉和运动丧失,对侧痛温觉丧失。
简答题:1、请简述单侧忽略的作业治疗方法:感觉输入法,交叉促进训练,关注忽略侧训练,右眼遮盖,暗示,躯干旋转,改变环境,激发警觉,口头回忆。
2、请简述压力治疗的作用:抑制瘢痕增生,消肿,促进肢体塑形,预防深静脉血栓,防治下肢静脉曲张。
3、请写出脊髓损伤10对关键肌:C5肱二头肌,C6桡侧腕伸肌,C7肱三头肌,C8中指指伸肌,T1小指外展肌,L2髂腰肌,L3股四头肌,L4胫前肌,L5踇长伸肌,S1腓肠肌。
4、请简述儿童脑瘫临床分型: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
5、请简述脑卒中急性期作业治疗方案:(1)床上良姿位摆放(2)床上活动:上肢自助被动运动,翻身,桥式运动。
脑瘫的作业疗法

脑瘫的作业疗法脑瘫的作业疗法脑瘫是指小儿出生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损伤综合征。
脑瘫常属于多重残障,患儿除了运动障碍的问题外,还常伴随其它的相关缺陷,这些相关缺陷有些是由于脑损伤引起,有些则是由于发育障碍而导致的继发性问题,如视力缺损、听力障碍、言语障碍、智能不足、知觉异常、情绪障碍等。
虽然,脑瘫患儿脑组织的损伤不会随着其年龄的增加而渐渐加剧,但若其存在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有效的解决,将会严重妨碍患儿日后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和娱乐。
由于儿童的运动发育是和脑发育同步的,因此,为了不错过脑发育的最佳时期,脑瘫康复特别强调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
1作业治疗的目的1。
1运动方面1.1。
1使姿势肌张力正常化;1.1.2增加对称性肌肉活动;1。
1。
3强调在身体中线上的活动;1.1.4增加肢体尤其是上肢肌肉的控制能力。
1.2感觉方面1。
2。
1促进翻正反射、平衡反射与保护性反射的整合; 1.2.2使对感觉刺激的反应正常化。
1。
3感、认知方面1.3.1促进感知技能的发展;1 3。
2发展认知技能。
1。
4自我料理方面1.4。
1促进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实施能力的发展与独立.1。
5生产性活动方面1.5。
1促进工作习惯、工作技巧、工作能力的发展;1.5。
2提供职业探索的机会;1。
5。
3鼓励独立生活技能的发展。
1。
6娱乐方面1。
6。
1探索患者可能的娱乐兴趣,促进其娱乐技能的发展。
2作业治疗的评估内容2。
1。
1肌张力;2.1.2反射发育与成熟;2.1。
3关节活动度及控制能力;2。
1.4姿势控制与平衡;2.1。
5功能性移动;2。
1。
6运动速度、协调性与灵活性;2。
1。
7执行目的性活动的能力;2。
1。
8手功能。
2。
2感觉方面2.2。
1感觉登记能力;2.2.2感觉信息处理能力.2。
3.感、认知方面2.3.1感知技能;2 3.2注意力、记忆力、计算能力、综合能力、推理能力;2。
3.3抄写技能、社会技能、交流技巧;有无斜视、复视、弱视、单盲、颅神经瘫痪.2。
《特殊儿童作业治疗》教学大纲

《特殊儿童作业治疗》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及代码:特殊儿童作业治疗12021214课程学分与学时:2分/ 32 学时(16周/每周2学时)(课堂讲授 18学时,实验实践14学时,自主学习 0 学时)先修课程:功能解剖学;特殊儿童病理学;特殊儿童动作康复导论;特殊儿童物理治疗适用专业:教育康复学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课程性质《特殊儿童作业治疗》是教育康复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特殊儿童康复训练系列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为协助残疾者和患者选择、参与、应用有目的和有意义的活动,以达到最大限度地恢复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功能,增进健康,预防能力的丧失及残疾的发生,以发展为目的,鼓励他们参与及贡献社会的科学。
2、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本门课程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能掌握评定特殊儿童作业活动主要方法,并能根据评定结果给予合理的解释,进而设计适宜特殊儿童作业治疗发展的康复训练计划。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在于通过理论教学与实操教学,让学生了解作业治疗的主要内容,熟悉作业治疗的基本理论,掌握作业治疗的主要评估方法及训练方法。
重点掌握手功能的评定及训练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1、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4学时)一、作业治疗概念二、作业治疗的理论基础1.作业表现模式2.人类作业模式3.人、环境与作业模式三、作业治疗的目的四、作业治疗的内容1.姿势控制2.手功能训练3.日常生活训练4.感觉统合训练5.认知训练6.辅具使用训练五、作业治疗与运动治疗的区别第二章特殊儿童作业治疗评估(6学时)第一节作业治疗评估概述第二节作业治疗标准化评估第三节作业治疗非标准化评估第三章作业治疗常用方法(10学时)第一节姿势控制训练(2学时)一、姿势控制训练概念1.意义2.原则二、不同部位的姿势控制训练1.头颈部姿势控制2.躯干姿势控制3.骨盆姿势控制4.上肢姿势控制第二节精细动作基础能力训练(4学时)一、精细动作训练的原理二、精细动作训练的方法1.抓握能力训练2.手指力量训练3.双手协调训练4.手眼协调训练第三节书写能力训练(2学时)一、写前能力训练二、书写技巧训练第四节其它训练(2学时)一、感觉统合训练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三、认知训练第四章特殊儿童作业治疗方案设计(12学时)第一节脑瘫儿童作业治疗(4学时)一、脑瘫儿童特点分析二、脑瘫儿童作业评定1.评估表内容2.评估方法三、计划制订与治疗方法第二节智障儿童作业治疗(4学时)一、智障儿童特点分析二、智障儿童作业评定1.评估表内容2.评估方法三、计划制订与治疗方法第三节自闭症儿童作业治疗(4学时)一、自闭症儿童特点分析二、自闭症儿童作业评定1.评估表内容2.评估方法三、计划制订与治疗方法2、实验实训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项目1 COPM评估(2学时)1、实验类型:操作型2、开设类别:必修3、实验目的:(1)了解COPM评定的基本原则、目的、要求等(2)掌握COPM评定的操作方法(3)能根据评定结果作出合理解释说明4、实验教学内容及学习要求:学习内容:(1)COPM的原理原则(2)COPM的操作步骤(3)COPM的结果解释学习要求:能根据评估要求,标准化实施评估。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

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内容》大家可能对脑瘫儿童作业治疗训练不太了解,那我就来和大家说说我所知道的一些事儿。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非常可爱的脑瘫小男孩,他呀,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但又特别努力。
在作业治疗训练的时候,他们会进行一些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
就像有一次,治疗师让小男孩试着用他那不太灵活的小手去抓握一些小玩具。
你知道吗,那个小玩具是一个小小的彩色积木,看起来特别普通,但对于小男孩来说却不简单。
小男孩伸出他的手,努力地想要去抓住积木,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积木,眉头微皱,好像在对那块积木说:“嘿,你可别跑呀!”他的手指慢慢地靠近积木,好不容易碰到了,却又滑开了,一次又一次。
但他没有放弃,依旧坚持着,脸上还带着倔强的表情。
治疗师在旁边一直鼓励他,给他加油。
慢慢地,小男孩终于抓住了那块积木,他开心地笑了,那笑容就像春天里最灿烂的阳光,让人心里暖暖的。
在这个过程中,治疗师还会和他互动,问他一些问题,比如积木是什么颜色呀,形状是怎样的呀。
小男孩会努力地回答,虽然说得不是很清楚,但那种认真的劲儿真的让人感动。
有时候,小男孩也会哭闹,可能是因为训练太辛苦了,可治疗师总是很有耐心地哄着他,给他讲好玩的故事,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通过这样的训练,小男孩的手部精细动作在一点一点地进步。
从最开始连积木都抓不住,到后来能够比较熟练地拿起一些小物体。
这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无数次的尝试和坚持,也是治疗师和小男孩共同努力的结果。
总之呢,对于脑瘫儿童来说,作业治疗训练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能力,让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生活。
我们也应该多给这些孩子一些关爱和鼓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感受到温暖和支持呀!希望每一个脑瘫儿童都能在作业治疗训练中不断进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儿童脑性瘫痪的医疗方案探析

儿童脑性瘫痪的医疗方案探析发布时间:2022-09-05T01:32:56.363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1期作者:范付河[导读] 脑性瘫痪是指从受孕起至婴儿期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引发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综合征,范付河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摘要:脑性瘫痪是指从受孕起至婴儿期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引发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及发育缺陷综合征,姿势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是脑性瘫痪常见的临床症状。
据数据统计显示,我国脑瘫的发生率约达到1.8%-4.0%,是造成儿童致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脑性瘫痪症状严重降低了患儿的生活质量,但由于不同儿童的症状、病因和发育不一,因此必须及时采取个体化的医治。
本文结合当前医学界针对脑性瘫痪儿童的主要诊疗方案和思路展开剖析,以期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关键词:脑性瘫痪;运动障碍;诊疗方案;心理康复1.儿童脑性瘫痪的症状脑瘫的症状通常出现在二岁以前。
因此掌握脑瘫早期出现的异常表现,及时就医,尽早开展系统性的干预性康复治疗,对促进脑瘫儿童运动功能发育,减低其残疾障碍程度,获得今后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减轻患儿家庭和社会负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儿童脑性瘫痪的早期表现在婴儿期,有喂养困难、入睡困难、容易激惹或过分安静、夜间哭闹不止、身体松软或打挺过硬、对声音反应差、对人(物体)不追视、表情淡漠、四肢自主活动少;出生后5-6个月时,双手仍握拳,不能主动抓玩具;不能很好地抬头、翻身、激动(紧张)时上肢向后背;出生后1O个月时,仍不会坐,不会伸手取物,俯卧不能用上肢支撑将头和躯干抬起,无爬行的意识、牵手行走可见双下肢呈交叉状和(或)用足尖行走。
1.2儿童脑性瘫痪的早期体征儿童被直立抱起时,双下肢屈曲,不能支撑身体或双下肢伸直。
并伴有交叉并拢,足尖着地;原始反射的消退明显延迟(或持续存在);面部表情怪异,四肢出现无目的、无规则的运动;烦躁哭闹;四肢发硬,不易弯曲;滚筒样翻身、病理性锥体束征阳性等。
简述脑瘫的康复护理措施

简述脑瘫的康复护理措施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性疾病,它通常在婴幼儿时期发生,对患者的运动和姿势控制能力造成严重影响。
康复护理是脑瘫患者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运动疗法、功能训练、辅助设备、家庭支持等综合手段,帮助患者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一、运动疗法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脑瘫康复护理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物理治疗师通过矫正异常姿势,增强肌肉力量,促进运动发育,提高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物理治疗常采用各种运动训练,如游泳、爬行、跳跃、走路等,以帮助患者改善步态和运动功能。
2.作业治疗作业治疗主要针对脑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技能进行训练。
作业治疗师通过练习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技能,如吃饭、穿衣、洗澡等,帮助患者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作业治疗还可以通过使用辅助设备,如吸管、抓握器等,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语言治疗脑瘫患者常常伴随有语言和沟通障碍,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语言能力和交流技巧。
语言治疗师通过训练发音、语音理解和表达、口腔肌肉控制等方面的技能,提高患者的交流能力。
二、功能训练1.平衡训练脑瘫患者常常存在平衡障碍,平衡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姿势控制和平衡能力。
平衡训练常采用平衡板、垫子等辅助器械,通过练习站立、行走等动作,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平衡能力。
2.手眼协调训练脑瘫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常常受损,手眼协调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手部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手眼协调训练常采用拼图、握笔、捏泥等活动,通过不同的手部动作,提高患者的动作控制和手眼配合能力。
3.认知训练脑瘫患者的认知功能常常受损,认知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注意力、记忆、思维等认知能力。
认知训练常采用拼图、记忆游戏、注意力训练等活动,通过不同的认知任务,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学习能力。
三、辅助设备1.矫形器矫形器是一种常用的辅助设备,可以帮助脑瘫患者改善异常姿势,增强肌肉力量。
常见的矫形器有足弓支持器、膝关节支撑器等,通过提供支撑和稳定,帮助患者改善行走和站立姿势。
小儿脑瘫的诊疗规范

小儿脑瘫的诊疗规范小儿脑瘫基本作业疗法是现在很多家长非常重视的一种疗育方法,由于现在脑瘫发病率有逐渐增加趋势,并且孩子的成长及家庭幸福有极大影响。
因此人们对小儿脑瘫基本作业疗法也更加关注,脑瘫作业训练,针对每个不同表现的患儿,制定个体方案,一对一进行训练,使脑瘫患儿随著成长,理解自己的障碍和能力,养成自己对自身问题处理的能力,使之能回归到主流社会,与正常儿童一起成长。
一、流程1、作业疗法的基本元素是病人、作业治疗师、作业内容和环境。
作业内容是指治疗师根据病人的功能状况及个人兴趣等选择相关的作业训练内容。
环境则是实施作业活动的场所。
2、作业疗法的流程从采取分析病人资料起(或接受康复医师的处方)一初期作业、活动的评定一制定治疗目标(康复评定会)一制定作业训练计划一实施治疗计划(作业训练)一中期评定会一作业修改(调整)治疗计划一实施治疗计划一后期评定会(决定今后的治疗方针)。
二、小儿脑瘫作业治疗的评定内容(一)、收集资料发育史、个人史、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用药情况等(病历).在病房中的日常生活活动、交往及家人情况等(病房);物理治疗师、言语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掌握的小儿脑瘫患儿资料;家庭及周边环境、房屋构造、幼儿园及学校情况;主要看护人、母亲的养育态度;康复训练经历、作业疗法治疗目的等;小儿脑瘫患儿家长对康复治疗的要求、希望;小儿脑瘫患儿家庭经济状况。
(二)、一般发育身高、体重及头围等一般发育指标。
(三)、运动功能上肢功能、关节活动度、肌力(徒手肌力、握力、捏力)、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协调性、灵巧性、眼球运动、眼手协调)、肌张力、姿势控制及反射等。
(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食、更衣、洗漱、如厕、洗浴、移动、其他。
(五)、感知觉、认知及行为感觉统合能力发展评定、行为评定、学习障碍评定及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主要对理解力、注意力、判断力、问题解决能力、概念形成、时间管理、情绪、自制力、自我概念等进行评定。
浅谈作业治疗在脑瘫儿童教育康复中的应用

对 粗 大运 动功 能 的可 以设 计一 些 翻、 、 、 、 立 、 走、 动、 滚 坐 爬 站 行 移
龙 头 、 水果 、 菜 、 拣 黄 ( ) 洗 择 挑 绿
试 将 作 业 疗 法 引 人 到 脑 瘫 儿 童 的
孩 子 的粗 大 运 动 功 能 可 以 支 持 精 细运 动 的时 候 , 逐 渐 加 入精 细 再
运 动 训 练 的 内容 。 其 次 根 据 不 同 的训 练 目的 , 可 以 设 计 不 同 的 作 业 活 动 。如 针
场 景 设 计 为 早 上 起 床 ,可 以 让 学 生们 进行 一些 以穿鞋 袜 、 衣 裤 、 穿 系鞋 带 、 纽 扣 、 拉链 等 为 主题 扣 上
人 满 意 的效 果 , 者 简 述 如下 。 笔
一
蹲 起 、 位 变 换 、 运 、 重 等 活 体 搬 负
动 ;针 对 精 细 运 动 能 力 可 以 设 计
一
儿 童 的康 复工 作也 从 原来 的 医疗 康 复 逐 渐 延 伸 到 了 教 育 康 复 、职 业 康 复 和社 区 康 复等 多 个 领 域 。 据 统 计 , 国 0 0岁 脑 瘫 儿 我 ~1
高 他 们 主 动运 动 的 能力 。
设计 作 业 活 动 时 , 根 据 每 需
一
务 ,再 通 过 完 成 任 务 的 方 式 提 高
脑 瘫 儿 童 的 生 活 自理 能 力 。 设 计 活 动 时 可 以选 择 不 同 的 场 景 和 地 点 作 为 活 动 背 景 ,如 将
个 脑 瘫 儿 童 的 自身 情 况 ,设 计
小儿脑性瘫痪的作业疗法

2.治疗师如何发挥父母的作用
1)应与病残儿的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 充分理解孩子父母所处的现状,将孩子的父母作 为治疗小组的一员给予接纳,把他们作为同事对 待,与家长分享有关信息,尊重他们的意见。 2)让其父母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确保康 复计划中包括了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
3)帮助父母了解其训练的方法,提供安 排家庭活动和管理孩子行为的建议;为父母定 期举行专题讲座或短期培训班,使家长获取实 际应用的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彼此交流,互相 帮助,互相支持,从而增强其信心及技能。 4)安排父母参观孩子的治疗环境,观察 孩子的治疗情况及过程,同时也让父母实习如 何指导孩子。 5)向父母介绍社区中可利用的服务与资 源,使其能善用资源,为孩子争取更多的学习 机会。
(四)日常生活动作功能障碍
脑性瘫痪患儿由于上肢活动功能发育差,自然日 常生活动作掌握较晚,如吸吮、舌的运动控制、口唇的 闭合功能差的脑性瘫痪小儿较为常见。这些功能将随着 成长、习惯性动作获得而增多,是社会生活自立的基础。 日常生活动作获得的指导,如小儿的抱着方法,协助进 食的方法,衣服的穿脱方法,以至于游戏和生活安排皆 应合理。至于指导移动工具,自助具和辅助用具的使用 和开发,作业疗法师责任更为重大。
(三)康复辅助器具的设计应注重儿童发育的特
点 残疾儿童在康复的过程中,常需要借助一些自 助具或矫形器的支持和辅助,以限制异常活动,维 持功能性姿势,预防或矫正畸形。在设计和选用时 应考虑以下因素: 1.在选用和设计辅助器具前,应仔细检查患 儿具有哪些功能,对确实不能自行活动或自行活动 太困难者,才考虑使用辅助器具。 2.在设计辅助器具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 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特点和使用的环境,并对所要 代偿的动作及功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尽可能使其结 构简单,使患儿在使用过程中无需额外消耗体力。
辅助技术———作业治疗

制作人:贾菲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康复A1102班
辅助技术
一、辅助器具的基本概念 二、辅助器具的功能与作用 三、辅助器具的分类 四、辅助器具选用原则 五、选配适合的辅助器具 六、辅助器具的适配流程 七、实用康复训练器具介绍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康复A1102班
一、辅助器具的基本概念
• 残疾人辅助用具就是指,能够有效地预防、 补偿、减轻或抵消因残疾造成的身体功能 减弱或丧失的产品、机械、设备或技术系 统。 • 换句话说,凡是能够有效地克服残疾影响, 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参与社会能力的 器具,高级到盲人专用计算机系统,普通 到树杈做成的拐杖,都是残疾人辅助器具。
二、辅助器具的功能
使失缺和减弱的功能 得到改善和恢复
借助于各种辅助用具, 特别是康复训练器具, 残疾人可以进行康复 训练,通过运动疗法 和作业疗法,使患者 的残存功能得到最大 程度的恢复。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康复A1102班
二、辅助器具的作用
辅助器具的作用
(1)生活自理 (2)信息交流
(3)社会康复 (4)教育康复 (5)职业康复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康复A1102班
(三)按使用人群分类
1、肢体残疾—(生活,行动,学习、工作,假肢、 矫形器、移动设施)辅具 2、听力残疾—(生活,学习、工作)辅具 3、视力残疾—助视器 4、智力残疾—认知器具 5、精神残疾—特殊辅具 6、言语残疾—语言沟通板 7、多重残疾—根据情况适配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康复A1102班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康复A1102班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社区康复A1102班
(一)按器具功能分类
9.产品和物品 管理辅助器 具:主要是
小儿脑瘫的康复

小儿脑瘫的康复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ay)简称脑瘫,是一组在小儿早期即发病的非进行性症候群,表现为非阵发性的中枢性随意肌功能受累,如肢体痉挛,姿势控制异常和不随意运动等并可同时伴有癫痫、智力低下、语言和视觉障碍、认识和行为异常,从而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一、分类(一)痉挛性脑瘫,是脑瘫中最常见的类型1.痉挛性偏瘫,瘫痪侧肢体自发运动减少,上肢受累多较下肢重,1岁前即可发现患侧手及拇指指甲生长迟滞,肢体显著痉挛,踝部跟腱挛缩导致马蹄内翻畸形,多呈足尖着地行走。
25%的病儿有认知功能异常,智力低下。
2.痉挛性双瘫,这种双下肢痉挛性瘫患常在婴儿开始爬行时即被发现,在爬行时双臂呈正常相互交替姿势向前,但其双腿则被拖拉向前,髋部内收,患儿行走延迟,双足呈马蹄内翻状,步行时足尖着地,托起小儿双腋可见双下肢呈剪刀状交叉,本型智力发育多正常。
3.痉挛性四肢瘫,是脑瘫中最严重的类型,四肢运动严重受累,合并智力低下和惊厥者最多;伴语言发育障碍和视觉异常者甚多,也可伴手足徐动。
(二)手足徐动型脑瘫,该型已较少见,患儿多有肌张力降低,抬头无力,喂哺困难,常表现舌头伸出口外及流涎,1岁后徐动逐渐明显,因咽肌受累,呈显著语言困难,说话时语句含糊,声调调节也受累,惊厥不多见,多数患儿智力尚可,二、康复原则1.“三早”的原则对于脑瘫的康复,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的的“三早”原则尤为重要,其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CNS)随着年龄增长不断成熟分化,从而不断地产生新的功能,最后形成多种功能的专一化,大脑在3岁以前发育最快,早期治疗能促使脑瘫患儿CNS在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使受损的脑组织得到较完好部分的有效代偿。
年龄增大,CNS的各种功能都将基本定型,此时再进行康复治疗比较困难。
另外,如治疗过晚,不对称的异常姿势和病理性原始反射就会较顽固地存在,肌肉的痉挛状态就不可能得到改善,最后不可逆的挛缩和畸形将无法避免。
关于早期的时间大多数专家认为应在6个月以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8)各种综合性手部动作训练 手部动作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可以做综合性、连
续性、具有功能性的动作,达到用手做事的目的
促进感觉知觉功能的作业疗法
进行训练前,先做患儿感觉功能检查,包括视觉功 能、图象觉、形状感觉、空间位置觉、空间关系等 多方面检查。如区别左右,辨别自己周围的空间等
感觉统合失调主要表现为:①身体运动协调障碍 ②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 ③前庭平衡功能障碍 ④听 觉语言障碍 ⑤触觉防御障碍
促进感觉知觉功能的作业疗法
2.改善身体形象 ❖ 范围:视觉,运动觉,对身体部分的认识 ❖ 训练举例:扣击、敲打及轻按关节等,玩布娃
娃,画人脸和身体等 ❖ 促通性刺激:针对患儿改善身体形象的训
练,可采用小组形式,利用人物模 型进行训练
促进感觉知觉功能的作业疗法
3.方向、距离、位置关系的认识 ❖ 范围:自己左右侧的认识和协调,空间上,方向
❖ 双手精细协调性训练:选择体积较小需要双手配合完成的 玩具活游戏。如拆装小的玩具,拧小螺丝,可配合蛋壳、 马赛克工艺等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7)手眼协调性训练 在保持头部空间直立位的基础上进行。选择需
要用眼和动手的玩具或游戏。如让患儿进行串珠子, 传递球类的游戏活动。对于年龄稍大的患儿可与日常 生活联系,进行钉钮扣、编织手工等。
治疗目的
减轻致残因素所造成的后果,通过专业化的 训练、游戏、文娱活动、集体活动等,促进患儿 感觉运动技巧的发展,掌握日常生活活动技能, 提高言语、认知和社会生活能力,争取达到生活 自理和能够接受正常的教育或特殊教育,为将来 参与社会活动、劳动和工作奠定基础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1)上肢关节挛缩的牵拉训练(徒手牵拉训练)
LOGO
脑瘫的作业治疗
课程大纲
❖ 了解儿童的角色和作业 ❖ 了解脑瘫的成因和特征 ❖ 了解脑瘫儿童作业治疗工作的范围
儿童的作业角色
❖ 游戏者 ❖ 自理者 ❖ 学生 ❖ 朋友
儿童的工作
一、概述
定义: 脑瘫(cerebral palsy,CP)又称
Little病,指从自然受孕到生后婴儿脑 发育期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种非进行性 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控制 障碍及姿势异常。
一、概述
❖ 目前我国0~6岁脑性瘫痪儿约31万, 每年新增4.6万
❖ CP的发病率一般认为在1.8~4‰ ❖ 我国“九五”攻关课题的一项研究数 据
显示,至2003年我国共有脑瘫患儿约31万 例,而且每年新增4万例
一、概述
分类:
• 一、按临床表现分 1.痉挛型 2.手足徐动型 3.强直型 4.共济失调型 5.震颤型 6.肌张力低下型 7.混合型 8.无法分类型
❖ 拇指桡侧外展练习
❖ 诱导患儿主动抓物练习:将患儿腕关节背屈并加压数秒, 待患儿手伸展后将小玩具放入手中,并稍用力握患儿的手, 以促进患儿拿住玩具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3)手功能训练法(放下东西的训练)
针对患儿抓住东西后很难放下,可在患儿抓住东西后,做 以下训练 ❖ 轻敲患儿手臂指总伸肌腱,再由腕部向手指方向轻擦,配 合“手打开,手打开”的语言提示
❖ 俯卧位姿势下的支撑训练 患儿俯卧位,用双上肢支撑身体,治疗师将双下肢托起, 待保持平衡后,患儿用双上肢交替前行
❖ 坐位姿势下的支撑训练 患儿坐位,其小腿前放小凳子,指导患儿用双上肢支撑站起 来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3)手功能训练法(拿起东西的训练)
以功能较好的手为中心,按照由握到伸,由笨拙到灵巧的 发育顺序进行训练
❖ 指尖捏物的练习:常用方法为让患儿将大头针捏起,按顺 序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塑料泡沫板上。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5)投掷与打击动作训练 让患儿投掷小球,沙包等都是很好的投掷游戏。
可用小槌去敲儿童木琴,蹦跳玩具等儿童喜爱的游戏 达到训练的目的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6)双手协调性训练
❖ 双手粗大协调性训练:选择体积较大需要双手配合完成的 玩具活游戏。如用大块塑料拼图等
❖ 肩关节内收位挛缩的牵拉训练 ❖ 肩关节内旋位挛缩的牵拉训练 ❖ 肘关节屈曲位挛缩的牵拉训练 ❖ 手屈曲挛缩的牵拉训练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1)上肢关节挛缩的牵拉训练(负重训练)
❖ 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位挛缩的负重训练(侧方撑手) ❖ 对手屈曲内收位挛缩的负重训练(手膝跪位)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2)上肢支撑能力的训练
❖ 患儿肘伸直:肘关节伸展,腕关节掌屈,利用“腱效应” 促进手伸展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3)手功能训练法(拿起并放下东西的训练) 在前面训练的基础上,治疗师可安排一些拿起再
放下东西的连续动作给患儿练习。如套圈游戏,投 沙包等
上肢运动功能训练
4)手指动作训练
❖ 指腹捏物的训练:给患儿玩黏土,捏小豆子或葡萄干等, 必要时可考虑要绷带将患儿拇指食指以外的三个手指绑住, 只用拇指与食指进行捏物训练
二、按瘫痪部位分
1.单瘫 2.截瘫 3.偏瘫 4.双瘫 5.三肢瘫 6.四肢瘫 7.双重性偏瘫 注:引自1988年佳木斯第 一届小儿脑瘫会议
+
++ +
+
+
+ ++
1 23 + + +++ ++
+ + ++ ++ ++ +
++
4
1.单瘫; 3.三肢瘫; 5.截瘫;
2.偏瘫; 4.四肢瘫; 6.双瘫;
感觉统合失调治疗可改善儿童的粗大运动、精细动 作及双侧协调能力均有明显促进作用
促进感觉知觉功能的作业疗法
1.知觉运动领域 ❖ 范围:粗大运动的计划、平衡、身体形象、位置
觉、运动觉、触觉、视听觉等 ❖ 训练举例:横步,单腿立,做体操,推重物等 ❖ 促通性刺激:深浅感觉—主被动有目的的运动,
接促不同材料的物品; 视觉—镜前逗视,模仿治疗师动作 听觉—玩出声玩具,听音乐等 心理—玩玩具,听音乐,交谈说话
7.双重性偏瘫。
5 6 7 瘫痪肢体障碍分型(“+” 表示受累部位及严重程度)
二、功能障碍的特点
(一)运动发育异常 (二)异常的运动模式 (三)缺乏知觉、感觉
运动 (四)智力低下
(五)言语、听力障碍 (六)视功能障碍 (七)ADL低下 (八)缺乏社会生活
的体验
脑瘫引致的发展障碍
肌肉骨骼问题
三、作业治疗
上认识如上下、前后 ❖ 训练举例:做体操,做各种移动训练。或者利用
自己身体和其他物体比大小,高低 ❖ 促通性刺激:浅感觉— 身体接促不同材料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