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一节 随堂基础巩固复习 湘教版必修3
【三维设计】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课时跟踪训练复习 湘教版必修3
(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①长期过度垦殖②大面积森林被砍伐③经常性的大暴雨④质地疏松的黄土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 ( ) A.风景区规划与建设B.水资源综合开发C.航运设施的建设与完善D.防洪工程的设计与修建3.与田纳西河相比,我国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是 ( ) A.水电开发利用程度低B.我国水能资源不丰富C.由于我国用电量大,所以水力资源尽管开发率很高,但仍比火电少D.我国可开发的水能资源数量少解析:第1题,治理前,由于田纳西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多,且多暴雨,山地丘陵面积广大,以及人们乱砍滥伐和过度开垦,造成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第2题,田纳西河流域治理的核心是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第3题,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水能开发利用程度低。
答案:1.A 2.B 3.A怒江地区是全国最贫困地区之一,也是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
自2003年起,怒江水电开发成了环保与发展争议的标志。
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4~6题。
4.怒江地区丰富的资源有 ( )①生物②地热③耕地④水能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导致资源丰富的怒江地区贫困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B.地形C.水能D.耕地6.借鉴田纳西河流域农业生产的经验,怒江地区农业生产中可以 ( ) A.陡坡开垦耕地B.山间盆地种植春小麦C.南部地区的水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D.林产品的综合利用解析:第4题,怒江地区落差大、径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位于亚热带山区,物种丰富;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怒江地区地形崎岖,耕地资源不足。
第5题,怒江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充足;地形崎岖,基础设施落后是这里贫困的主要原因。
第6题,陡坡不能开垦,应发展林果业;这里位于亚热带地区,不是春小麦的适宜区域;南部地区位于回归线附近,热量充足,不必建温室大棚。
湘教版必修3图册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Ⅲ图册参考答案【第一章,第一节】(1)墙壁厚度逐渐增加(2)从大西样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气候类型由温带海洋性气候逐渐过渡到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大陆性越强,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越大,越需要厚墙的冬季保温、夏季隔热作用。
【第一章,第二节】(1)C (2)服务业(或专业中介服务和其他社区服务业,第三产业)(3)知识(4)劳动力拥有廉价劳动力【第一章,第三节】(1)经济发展(2)A C (3)中国东部经济地带面向大海,有便利的海运,为发展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而中、西部地区距海较远,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比较闭塞。
因此,中国经济发展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呈现出东部地带最快最高、西部地带最低最慢的东、中、西部梯度排列方式,而且经济发展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第一章,第四节】(1)生产工厂由墨西哥(城)转移到中国(上海);产品由以出口为主转为以内销为主(或将工厂设到市场所在国家)。
(2)占领中国市场,利用中国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资源。
【第二章,第一节】(1)莎车古城、皮山古城、麻扎塔格古戎古城、园沙古城、喀拉墩古城、里克古城、尼雅古城、安迪尔古城、且末古城、楼兰古城、米兰古城(2)健全法规,有效规范人类的活动方式;科学利用、合理开发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采取生态移民,在人口合理容量内优化农业结构等措施。
【第二章,第二节】(1)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3)调节(3)上游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河流水位暴涨暴落;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发生洪涝灾害(4)湿地不仅能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
长江流域这个巨大的湿地生态系统大部分位于暖湿的亚热带,这里的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肥沃、用水方便,适合人类生存和活动;长江的干支流通航里程约占全国内河通航总里程的2/3,廉价的内河航运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物资流通;长江流域丰富的水产、水力资源为沿岸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三维设计】高中地理 阶段质量检测(二) 湘教版必修3
"【三维设计】2013届高中地理阶段质量检测(二)湘教版必修3 "(满分100分时间3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民勤绿洲还能绿多久?风沙前沿的坚守者探索出“正新模式”,为世人带来新的曙光。
下图是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利用装入沙子的编织袋构筑沙障。
据此完成1~2题。
1.村民构筑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①削弱风力②增加旅游景观③截留水分④压沙造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民勤县东湖镇正新村治沙村民利用装入沙子的编织袋构成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的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的成活。
答案:C2.沙产业是积极利用沙漠、戈壁的土地和风光资源,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变沙害为沙利,向沙漠要效益的新兴产业。
适合在宁夏发展的沙产业是 ( )①沙生中药材产业②沙区生态经济林产业③沙区粮食产业④沙漠旅游休闲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沙漠地区发展的沙产业既能创造出经济效益,又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在沙漠地区不能发展耗水量大的粮食产业。
答案:D黄土高原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对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下图是黄土高原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3~4题。
3.“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 ( ) A.甲B.乙C.丙D.丁解析:沙尘暴发生在地表温度高的时候。
答案:C4.“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 ) A.流量平稳B.断流C.洪峰急涨猛落D.含沙量少解析:夏季多暴雨,植被稀疏,汇水快,排水也快,洪峰急涨急落。
答案:C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
2023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全册学习笔记
2023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全册学习笔记第一章自然地理环境及其影响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的结构和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地球的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 地球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层、水圈和陆地。
-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有很大影响,例如气候、水资源和土壤质量等。
第二章人口与城市本章主要介绍了人口与城市的关系,以及人口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 人口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长和流动会影响城市规模和结构。
-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其主要原因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城市吸引力的增加。
- 城市化对城市产业、交通和环境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本章主要介绍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实践。
- 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发展而来的社会理论,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
-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 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第四章地理信息系统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
- 地理信息系统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和展示的工具。
-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地图制作、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
-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地理学研究和决策支持的重要工具。
第五章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章主要介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 区域可持续发展指在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发展的长期稳定。
- 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
-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以上是《2023新编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全册学习笔记》的概要内容。
详细的学习笔记请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阅读和整理。
【三维设计】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二节 随堂基础巩固复习 湘教版必修3
湿地是自然界中具有较高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湿地是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B.河流、湖泊属于陆地水体,不属于湿地C.湿地属于土地类型,不包含浅海区D.稻田是人们引水灌溉形成的,不属于湿地2.关于我国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湿地的类型多样,分布广泛B.青藏高原因地势高而没有湿地C.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因降水少而没有湿地D.华北平原因蒸发旺盛而没有湿地解析:第1题,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它既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第2题,我国湿地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湿地分布。
答案:1.A 2.A新华社消息,我国平均每年有20个天然湖泊消亡。
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
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
西部一批烟波浩渺的大湖相继消亡,湖水逐渐向盐湖、干盐湖方向发展,除闻名中外的罗布泊外,东西居延海、艾丁湖(海拔-155 m)已是一片荒漠。
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
阅读上述文字,完成3~5题。
3.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围湖造田②水土流失严重③蒸发和下渗④引水灌溉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解析:洞庭湖面积缩小是长期围垦和泥沙淤积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A4.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解析:洞庭湖面积缩小后,其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加剧了长江洪灾。
答案:B5.西部地区盐湖、干盐湖逐年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恶化,年降水量减少B.冰雪融水量不足C.引水灌溉,蒸发、下渗量增大D.围湖造田解析: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引河流水灌溉,加上沿岸的蒸发、下渗,使得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甚至干涸。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全册各章节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3全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 - 1 - 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 1 - 第二节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 6 - 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 - 10 - 第一节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 - 10 - 第二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 - 14 - 第三节矿产资源与国家安全.................................................................................... - 19 - 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 - 23 - 第五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 - 27 - 第三章生态环境保护与国家安全...................................................................................... - 30 - 第一节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 30 - 第二节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安全................................................................................ - 33 - 第三节污染物跨境转移与环境安全........................................................................ - 37 - 第四节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 - 40 -第一章资源、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一、自然资源概述(一)自然资源的概念1.概念: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三维设计】2013届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一节随堂基础巩固湘教版必修3
[ 随堂基础稳固 ]1.地区是客观存在的,拥有必定的范围和界限,有的界限明确,有的拥有必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以以下图所示。
与图示地区 A 的界限种类同样的是()①国界②省界③热量带④干湿区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分析:图中地区 A 的界限为明确界限,国界与省界这种行政区的界限都是十分明确的。
答案: C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润湿、半润湿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应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地区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色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分析:不一样的干湿地区,对应不一样的农业生产种类,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影响地区的发展方向。
答案: C3.以下地理事物的空间散布均表现为“岛”状的是() A.农业和工业B.城市和工业C.城市群和工业区D.铁路线和公路线分析:地区是聚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家产,点、线、面相联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在地区空间散布形式上,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或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答案: C4.以下对于城镇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和区其他表达,正确的有()①农村景观复杂,城镇景观简单②农村功能多样,城镇功能单调③农村为城镇居民供给基本的生活资料④城镇为农村供给丰富多样的服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分析:农村景观简单,建筑物密度小,道路系统单调;城镇景观复杂,建筑物密度大,交通线路纵横交织,甚至连地下也利用了起来。
农村功能单调,以栽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第一家产为主;城镇功能多样,以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二、三产业为主,是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农村为城镇居民供给粮食、蔬菜、鲜鱼、牛奶、家禽牲畜、水果等基本生活资料;城镇为农村供给丰富多样的服务,包含教育、娱乐、医疗、通讯、金融和保险等。
城镇还经过多种流传媒体向农村扩散文化。
答案: C5.对于地区家产构造差异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一般来说,传统的农业地区,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第一家产所占比重较大B.工业地区,或加快推动工业化的地区,第一家产所占比重较小,第二家产所占比重较大C.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第三家产和第二家产所占比重较大D.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资源配置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二家产向第一家产和第三家产转移的趋向分析:在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由第一家产向第二、三家产转移的趋向,故 D 项说法是错误的。
【三维设计】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章末小结课件 湘教版必修3
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市化所处的阶段和特点也不同。
4.城市化过程中对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
理环境都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出现城市
环境问题,整治时要做好合理规划因地制
宜。
第 1 部 分
第 二 章
章末 小结
核心要点扫描 阶段质量检测
[知识网络必建]
[重点语句必背]
1.影响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因素有气候、地形、河 流,经济区位因素有资源、交通、政治等。
2.一般城市都有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
各功能区的布局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3.衡量城市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三维设计】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小专题大智慧 专题专练复习 湘教版必修3
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美国的中部地区B.上游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月降水较多2.甲地区防洪水库为了雨季蓄洪留出库容较为合理的时间为 ( ) A.9~10月B.11~12月C.1~2月D.4~5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河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等相关内容,从图中信息可知田纳西河流域为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降水相对较少,冬末春初降水较多。
答案:1.D 2.A近年来,黄河水利委员会都要在每年的6、7月份进行一次调水调沙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人造洪峰”将泥沙带入大海,其利用的外力作用主要有( )①流水侵蚀作用②流水搬运作用③流水溶蚀作用④流水沉积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黄河调水调沙多选在汛期来临之前,是因为 ( ) A.此时黄河水量最丰富B.可为汛期泄洪提供畅通的河道C.此时黄河河水含沙量最大D.此时黄河下游河段需水量最大5.综合治理黄河,除调水调沙外,还需要采取的治理措施包括 ( )①中游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②下游加固大堤,清理河道③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④建立水利枢纽,合理调节水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第3题,黄河调水调沙主要是利用流水的侵蚀作用将河床的泥沙冲起,然后再利用流水的搬运作用将泥沙带入大海。
第4题,黄河调水调沙的关键性工程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其最主要的功能为防洪,汛期之前进行调水调沙,可为泄洪提供顺畅的河道,同时还可为其他季节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第5题,黄河中游地区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下游除为地上河外,还受夏季洪水、冬春断流、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而上述措施都为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
答案:3.A 4.B 5.D。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随堂基础巩固 湘
【三维设计】2014版高中地理第一章第二节区域发展阶段随堂基础巩固湘教版必修3[随堂基础巩固]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是()①国内生产总值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③人均国民收入④三次产业产值比重⑤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⑥人文发展指数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解析:衡量区域发展水平常用的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和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这里要注意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答案:B2.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A.相对平衡B.完全是不平衡的C.平衡→不平衡→平衡D.不平衡→平衡→不平衡解析: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受地理条件、发展水平、经济区位、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规律。
答案:C2011年8月3日中国政府宣布向以畜牧业为主的埃塞俄比亚等非洲之角的国家,提供9 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粮食援助,以帮助非洲之角地区的国家抗击60年来的严重旱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3.非洲之角的许多国家目前正处于区域经济发展的________阶段() A.以传统农业为主体B.工业化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D.城市化加速推进4.埃塞俄比亚目前的开发方式主要是() A.粗放型B.集约型C.高效益的综合型D.高水平5.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我国的经济发展明显区别于非洲之角国家的是() A.目前工业化推进速度逐步加快B.产业结构比较合理C.区域内部的发展比较均衡D.对外开放程度很低解析:非洲之角的许多国家贫困落后,多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目前多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区域的开发方式多为粗放型;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时期。
答案:3.A 4.A 5.A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在美国建国初期,匹兹堡只是一个普通的毛皮贸易场所。
尽管附近有优质大煤田,但几乎无工业可言。
19世纪中叶,随着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崛起,尤其是宾夕法尼亚运河的开通和铁路的修建,通过五大湖和运河运进苏必利尔湖附近出产的铁矿石,匹兹堡才逐渐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
高中地理 第三章 第一节 随堂基础巩固 湘教版必修3
【三维设计】2014版高中地理第三章第一节随堂基础巩固湘教版必修3[随堂基础巩固]1.地理信息系统()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B.具有空间分析能力,没有动态预测的能力C.是地图绘制系统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解析:地理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系统,不仅能输入、管理、输出地理信息,还能对地理事物进行空间分析和动态预测,完成人难以完成的任务,与简单的绘图系统有本质的区别。
答案:D2.下列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硬件的是()①计算机②程序③扫描仪④工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地理信息系统的硬件设备有数据传输设备、计算机主机、数据输入设备、数据输出设备、存储设备。
答案:C2011年9月7日国际在线报道,始于8月30日的德克萨斯州森林大火持续肆虐,造成严重的损失,该州州长佩里中断了总统竞选,已经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全力投入抗灾。
阅读材料完成3~5题。
3.灭火飞机在选择飞行路线时,可以利用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______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①地球表面②地理分布③大气状况④宇宙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4.灭火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主管人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①查询设备的位置②选择最佳转移线路③模拟设备状态④输入天气信息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还可以()①了解土地利用现状②及时查找电力故障的位置③科学部署警力④预报日食发生时间A.②③④B.①③④C. ①②③D. ①②④解析:第3题,地理信息系统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的数据是关于地球表面和地理分布的,与大气状况和宇宙环境无关。
第4题,输入信息的是地理信息系统行业人员,主管人员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用户人员。
第5题,日食的发生属于空间地理范畴,与地理信息系统无关。
答案:3.A 4.D 5.C6.读“某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地理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①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等环节。
【三维设计】2013届高中地理第二章第六节随堂基础巩固复习湘教版必修3
[ 随堂基础稳固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季,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画了一个圈,神般地兴起座座城,奇观般聚起座座金山⋯⋯”。
重温首充深情的歌,达成1~3 。
1.以下地域于那位可敬的老人“画圈”范以内的是() A.珠江三角洲B.江三角洲C.海南D.上海浦2.地入 20 世 90 年月中期此后()①中心城市的作用增②城市化向城一体化③城一体化和城市集体系逐渐形成④大城市星棋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在“神般地兴起座座城”期,里的城市化水平逐渐提升的表是()①城人口比重逐增大②城数目和密度逐增添③城的力逐增④当地民成工展的主要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歌描绘的是改革开放之初,小平在珠江三角洲地域抢先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使其迅速展,到 20 世 90 年月中期此后,个地域城市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吸引了大批的外来工人。
答案: 1.A 2.C 3.A因为多方面的原由,在珠江三角洲工化和城市化的程中,相出了一系列的。
怎样解决些,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展所面的迫任。
据此达成4~5 。
4.以下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域工化和城市化共同来的的是() A.大批占用耕地B.城和工度密集C.境染重D.构次高5.珠江三角洲地域要想地区可持展,在构整中要点展()① 密集型工② 本密集型③技密集型工④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基地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分析:第 4 ,工化和城市化程中,大批村力涌入城市,工以密集型主,构次低。
第 5 ,珠江三角洲地域成立高效合理的构模式,一是加工向高加工展,二是从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基地,展本密集型和技密集型。
答案: 4.D 5.D6.下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域某地 20 世 60 年月以来土地利用化表示。
,回答以下。
(1)图中主要反应了该地域所经历的 ________过程。
(2)该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湘教必修3 第2章第1节随堂演练巩固提升 含解析
荒漠化的含义荒漠化已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空间、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我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人民币。
荒漠化位居世界三大生态环境问题之首,被称为人类文明的“冷面杀手”,且在不同地区的表现不尽相同。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B.自然因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度比人类活动引起的要快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为严重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2.下列地区与所对应的荒漠化问题,正确的是()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普遍,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土地荒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且后者为主要原因;三江平原过度垦殖造成的主要危害是湿地破坏。
第2题,可逐项分析如下:A项典型红壤分布区,植被破坏后形成寸草不生的类似荒漠的“红色沙漠”景观B项喀斯特地区石质山地,植被破坏后,岩石裸露,石漠化突出C项西北干旱区,降水少,植被稀疏,风蚀强烈,风沙危害严重,沙漠化普遍D项黄淮海地区若灌溉不当,地下水位上升,蒸发强烈,易出现次生盐渍化3.民谣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
”下列行为或现象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及沙尘暴频发的是()①以粮为纲,有粮不慌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人口众多并快速增长④大量采挖中药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选D。
人口众多并快速增长,以粮为纲,会导致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大量采挖中药材,会导致植被破坏、土地退化。
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环境保护。
荒漠化的危害4.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解析:选C。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地理优化方案湘教版必修3 第2章第1节课时作业
[基础巩固]1.关于荒漠化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引起荒漠化的根本缘由B.持续干旱促进了荒漠化的进程,所以气候干旱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缘由C.疏松的沙质地表、多大风的天气、干旱的气候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打算性因素D.人类过度樵采、放牧、开垦加速了土地退化,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大增加解析:选D。
荒漠化是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人类不恰当的活动会加速土地退化。
(2022·信阳月考)读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恶化示意图,回答2~3题。
2.图中甲表示()A.土地盐碱化严峻B.冰川融水削减C.河流水量削减D.沙丘移向绿洲3.综合治理和爱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A.禁止游牧活动B.大力进展畜牧业C.加强资源勘探开发D.进展节水农业解析:第2题,新疆塔里木河是内流河,河流水量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若下游地区水源削减,用水量加大时,河流的水量就会削减,从而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最终形成荒漠化。
第3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有,爱护绿洲主要是爱护这里的水资源,进展节水农业,削减水资源的铺张。
答案:2.C 3.D下图为我国塔里木盆地荒漠化进展地区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荒漠化进展地区,读图完成4~5题。
4.塔里木盆地荒漠化进展地区主要分布在()①盆地边缘地区②河流上游地区③盆地中心④绿洲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近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的主要缘由是()A.气候干旱,降水稀有B.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展C.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D.大量开采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破坏植被解析:第4题,塔里木盆地中部为自然荒漠,河流上游人类活动稀有,盆地边缘地区和绿洲地区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分布区,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活动,而导致土地荒漠化。
第5题,近几十年来,该地区荒漠化速度加快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的。
答案:4.D 5.C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堂基础巩固]
1.关于荒漠化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是引起荒漠化的根本原因
B.持续干旱促进了荒漠化的进程,所以气候干旱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疏松的沙质地表、多大风的天气、干旱的气候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
D.人类过度樵采、放牧、开垦加速了土地退化,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大增加
解析:荒漠化是由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土地退化,人类不恰当的活动会加速土地退化。
答案:D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0多亿元。
据此回答2~3题。
2.目前造成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
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②大风频繁③降水较多,水蚀作用强烈④过度放牧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②③
3.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 ) A.全球变暖B.臭氧空洞
C.土地生产力丧失D.砍伐树木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了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产生的自然原因及其荒漠化造成的危害。
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是西北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风频繁。
荒漠化造成的最直接危害是土地退化、生产力丧失。
全球变暖是由于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臭氧空洞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氟氯烃化合物造成的,砍伐树林是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原因。
答案:2.A 3.C
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4~5题。
4.P地与Q地相比,P地 ( ) A.年大风日数少B.年降水量少
C.年降雪日数少D.沙尘暴日数多
5.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 ( ) A.防风固沙B.改变气候类型
C.保持水土D.改变植被类型
解析:第4题,P地位于贺兰山东侧,由于受山地阻挡,年大风日数少,且由于距海较近,加之地形的抬升作用,年降水量多。
第5题,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弱风力。
答案:4.A 5.A
6.读我国各省区荒漠化分布图(图甲)和荒漠化类型动态变化情况图(图乙),回答问题。
图甲
图乙
(1)从荒漠化成因分析,荒漠类型多样,自然过程形成的荒漠属于________,受人类活动影响形成的荒漠属于________________。
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沙漠化的主要动力因素是____________。
(2)我国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多的省区是__________,其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
(3)近年来我国荒漠化动态变化如图乙所示,其中引起荒漠化面积增加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简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荒漠化的成因有自然原因(原生荒漠)和人为原因(次生荒漠)。
第(2)题,直接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第(3)题,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盐碱化”的土地面积在增加。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减产或不能生长。
形成盐碱土主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二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
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分,若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区又比较干旱,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地;若是洼地,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分蒸发后,留下盐分,也形成盐碱地。
答案:(1)原生荒漠次生荒漠风蚀水蚀盐碱化风力
(2)新疆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3)盐碱化自然原因:①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②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下水位较高,盐分在地表积聚。
人为原因:大水漫灌,导致地下水位上升,盐碱地面积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