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民族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三天。
【传统文化】彝族火把节的文化背景 火把节的由来
【传统文化】彝族火把节的文化背景火把节的由来你火把节是中国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但是他们差不多都是农历六月份左右。
对于火把节的来源,传说的不一样,下面我一起来了解彝族文化中的火把节文化吧,看看火把节的传说由来。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
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
传说一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
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
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传说二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
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和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
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和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和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彝族有什么节日
彝族有什么节日彝族有什么节日彝族,源于汉史记载的“西南夷”,彝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在云、贵、川三省,总人口约900多万,中国登记了800多万人,越、老、缅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
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彝族有什么节日,希望有所帮助!1、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
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2、彝族年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库斯”一般选定在农历10月,庄稼收割完毕的季节。
彝族年为3天。
彝族年的头夜叫“觉罗基”,过年第一天叫“库斯”,第二天叫“朵博”,第三天叫“阿普机”。
3、赛装节赛装节——彝族少女的时装表演:楚雄彝州有两个地方有赛装节。
一个是永仁县直苴村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
一个是大姚县三台乡的赛装节,时间为每年的三月二十八日。
4、密枝节密枝节也叫“祭密枝”。
彝族民间传统节日。
密枝节流行于滇南彝族地区,特别是石林的彝族人的重要祭祀性节日之一,一般在农历十一月的头一个属鼠日到属马日举行,历时七天。
节日前一天,民间祭祀神职人员要把密林中的祭祀场地打扫干净,在神树下布置好神坛和神门。
节日的第一天,天刚亮,祭祀人员在总管见集中,然后相司扛一根竹竿在前面领路,毕摩摇着神铃跟在其后,大队人员携带家什、食物,赶着牲畜走在最后。
进入密林中的祭祀场地后,人们开始忙碌起来,有的杀牲,有的烧火做饭……饭前举行祭神仪式,祭祀以村寨为单位,人们跪在神坛前,由毕摩念经祈求神灵保佑寨子里的人平安。
祭拜神灵后,人们要吃祭饭。
下午,在林中摔跤娱神。
晚饭后,与神灵道别而归。
在七天的祭祀活动中,人们不下地干活,男子可以上山打猎,妇女在家做针线活。
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
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几月几日)2023年云南火把节是什么时候2023云南火把节是8月10日,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也就是从8月10日开始至8月13日。
火把节是什么族的节日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起初是彝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开始,持续整整三天。
在这三天里,彝族人民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这体现了人民尊重自然规律的美好愿望。
到了今日,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人民特有传统节日,也是周边少数民族的商贸活动的日子。
很多人都知道彝族火把节,但是,火把节不止是彝族的节日,火把节还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火把节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不过在日子上有所不同。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各族传说纳西族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
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
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拉祜族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
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
2023年彝族火把节是哪一天
2023年彝族火把节是哪一天2023年彝族火把节是哪一天8月10日至12日。
2023年6月12日,晴隆县召开2023年第十三届彝族火把节筹备会,会议拟定:晴隆县2023年第十三届彝族火把节活动时间为8月10日至12日。
举办晴隆县2023年第十三届彝族火把节系列活动对于展示晴隆形象、促进晴隆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什么是火把节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火把节会持续几天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2~3天,像四川凉山州一般是为期3天,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安排。
具体的节日活动大家可以关注当地的官方通知,一般在火把节的时候活动还是很多的,比如有火把狂欢夜、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丰富多彩。
火把节的由来和寓意是什么火把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举行。
它的寓意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
首先,火把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代表了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团结的精神。
在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中,人们会手持火把跳舞、燃放烟火,象征着熊熊燃烧的激情和热情。
这种精神也激励着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地前行。
其次,火把节也代表着"洗清污浊、迎接新生"的意义。
在古代,火把节还有祛病驱邪、祈求丰收的作用。
人们相信火把的燃烧可以消灭病魔和不幸,同时也为新的生命和丰收的到来祈福。
这种寓意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人生低谷时要积极面对、勇敢拼搏,同时也要积极向前、迎接新生。
最后,火把节也象征着努力奋斗,追求自我完善,勇于改变自己和适应环境的精神。
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点燃火把,走上街头,跳舞、歌唱、放烟花,欢度佳节。
家乡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火把节
家乡调查报告模板及范文火把节彝族火把节民俗现象分析,火把节是彝族人民特有的传统佳节,自汉唐起已沿袭一千多年。
火把节一般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举行,历时三天。
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
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因此又称过大年。
彝族火把节民俗基本分析,火把节是彝族自己的传统节日,内容包罗万象,形式多姿多彩,节日中展示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包涵着各民族的文化现象及其深层的文化精神,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色彩,是云南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
在全球化文化盛行的今天,许多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亡,具有丰富文化内容的少数民族节日,是各族人民艺术文化的显著表征和重要载体,是一笔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彝族火把节为何为民俗以及所属类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来源于绚丽多彩节日背后浓郁的人文精神,及其深层凝聚和高度浓缩的文化价值。
在火把节期间,各家各户不仅要祭祀地神、谷神,还要祭祀祖灵,举行摔跤、赛马、斗牛羊、打跳、选美等各种民间游艺活动。
彝族传统火把节,是川、滇、黔、桂四省区彝族共同的节日,在彝族血缘认同难以为续的现实语境下,火把节是进行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符号,也是彝族传统文化活性传承的重要机制。
彝族传统火把节,具有祈求农作丰产,进行礼德教育,实施民间文艺传承以及整合彝区的文化意义。
彝族火把节是一种精神生活民俗,彝族火把节代表着彝族人民对火的崇拜以及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彝族的火把节来源于一个有关英雄战胜魔王的传说,这位英雄与魔王双脚摔跤、角力,还教人点燃火把烧杀恶灵所化的蝗虫,保护了拍村寨和庄稼。
彝族火把节的寓意是什么三天活动详解
彝族火把节的寓意是什么_三天活动详解彝族火把节的寓意是什么火把节的寓意是丰收,因为火把节在彝族是集祈祷丰收、祭祖、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其中核心内容是祈祷丰收。
而火把节也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多个民族的节日,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火把节三天活动详解1、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2、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
3、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的意义价值一、全民参与的最盛大的庆典布拖和普格地区的彝族火把节,是历史悠久,形态古朴,民族特色最为浓郁鲜明的、以火为核心、以火把为主题举办的民俗节日盛典。
统观世界各国和我国各民族地区,无论从历史沿革、文化积淀、民族特色、风俗传统、族群记忆、心理认同以及办节的时空规模、影响面、影响度、参与面、参与度来看,完整意义上的火把节当首推凉山彝族的“阿都”地区。
二、宏大的民族文化荟萃与展示火把节从时空领域的立体层面上,集中体现和展示出博大深厚的彝族文化。
表层:节日时空所表现的各种物化形态,如:杀牲祭祀、火把祈年,歌舞娱乐、体育竞技、服饰展美……中层:劳动生产过程及成果,社会生活状态及希求;深层:民族的宇宙观、信仰,社会伦理,行为道德,审美情操,心理情感等。
火把节2024年具体是几月几号
火把节2024年具体是几月几号火把节2024年几月几号2024年7月29日星期一农历六月廿四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火把节时间1、彝族、纳西族、基诺族火把节时间:农历六月二十四;2、白族火把节时间:农历六月二十五;3、拉祜族火把节时间:农历六月二十。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举行哪三个仪式火把节举行哪三个仪式:迎火、颂火、送火第一天:迎火火把节第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
夜幕临近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后,儿孙们从老人们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到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去,用熊熊烈火驱魔除灾。
第二天:颂火第二天可以说是西昌火把节的高潮,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的盛装,参加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傍晚时分,成千上万的火把形成一条条巨型火龙,从四面八方涌向同一地方,最后形成无数的篝火,烧红天空。
第三天:送火送火是西昌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之时,各家各户会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举行送火仪式,念经祈祷火神赐给子孙安康和幸福,赐给人间丰收和欢乐。
西昌火把节是我国十大民俗节日之一,也是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更是彝族一笔宝贵的财富。
想要感受彝族风情,领略火把节的美丽。
火把节的意义有哪些1、祭祀祖先:火把节是彝族人传承祖先文化和传统的重要节日。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前往祖坟、祠堂等地,进行祭祀仪式,祈求祖先的庇佑和保佑家庭平安、丰收等。
同时,人们还会在祖坟前点燃火把,代表着彝族人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之情。
2、驱赶瘟疫:在彝族人的传统文化中,火把有着驱赶瘟疫和邪恶的象征意义。
课文火把节的主要内容
课文火把节的主要内容课文火把节的主要内容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文火把节的主要内容,欢迎阅读。
课文火把节的主要内容《火把节》描写了彝族火把节的热烈场面和火把节的来历,展现了彝族特有的民族风情和彝族人民勇于战胜恶势力,战胜灾难的勇敢坚强、不屈不挠的优良美德。
课文火把节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yí)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我为你砍好了蒿(hāo)枝,我为你扎好了火把,我要带着你满山遍野地奔跑。
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姑娘最喜欢的彩衣和头帕,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的披毡和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
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zhài)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
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宰鸡,准备节日饭菜。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
矫(jiǎo)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jī)角。
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
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
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看,熊熊的篝(ɡōu)火燃烧起来了。
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火把节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的传统节日,在现今的云南、贵州等地十分流行。
因为彝族在当地也可以说是大族,所以周边少数民族受到影响,也纷纷将火把节纳入自己民族的节日。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要做些什么?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
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把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读后感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读后感
摘要:
1.彝族火把节的传说简介
2.彝族火把节的传说故事
3.自己对彝族火把节传说的感想和理解
正文: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读后感
彝族火把节是我国彝族人民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其起源有着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
这个传说讲述了彝族人民如何通过智慧和勇气,战胜了恶魔,保护了自己的家园,最终迎来了火把节的诞生。
传说中,古时候有一个名叫十大力的恶魔,他横行霸道,为祸人间。
彝族人民深受其苦,却束手无策。
后来,一位名叫包聪的彝族英雄挺身而出,与十大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摔跤比赛。
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包聪终于击败了十大力。
恶魔败走后,放出了蝗虫等害虫,企图毁灭彝族人民的庄稼。
然而,彝族人民并没有屈服于恶魔的淫威,他们勇敢地拿起火把,到田间地头去烧死害虫,保护了自己的庄稼和家园。
从此,彝族人民将这一天定为火把节,以此来纪念自己的英雄和胜利。
这个传说充满了象征意味,表达了彝族人民对勇敢、智慧和团结的赞美。
在我看来,这个传说不仅揭示了彝族火把节的起源,也展示了彝族人民坚韧不拔、勇敢无畏的精神风貌。
正是这种精神,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勇往直前,战胜强敌,守护自己的家园。
彝族火把节的传说,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彝族文化的魅力和我国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在这个传说中,我看到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也看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强大生命力。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火把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万盛节。
它是中国传统农历十月十五日的一个重要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十月份的某一天举办。
火把节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湖南省,是当地的主要民俗活动之一。
火把节在湖南省长沙市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最具代表性,并且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地的华人社群中。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初是由农民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举办的农事仪式。
如今,火把节已经成为了一种庆祝与娱乐的民俗活动,也是湖南省众多节庆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之一。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一般分为两部分,白天是游行和祭奠,晚上则是欢乐表演和燃放烟花。
白天,成千上万的民众手持各式各样的火把,身穿各色盛装,欢快地游行在街头。
他们高举火把,跳舞,载歌载舞,形成了一幅灯火通明、热闹非凡的壮观景象。
人们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对丰收的感激之情,祈求来年的繁荣与幸福。
晚上,火把游行后的欢乐表演成为了节日的重头戏。
市区会设置大型舞台,演出各种艺术节目,包括传统戏曲、舞蹈、武术等,吸引了无数的观众前来观赏。
此外,燃放烟花也是晚上活动的一部分,耀眼的烟火在夜空中绽放,为节日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
火把节的庆祝活动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通过火把节,人们更加了解和珍视传统的价值观念,并且有机会与他人共同参与到这一传统的庆祝活动中。
除了湖南,火把节在中国的其他地区也有类似的庆祝形式,但细节有所不同。
这些地区根据自身的民族文化背景,融入了各自特色的庆祝活动。
无论如何,火把节都是为了表达人们对丰收和生活的感激之情,传递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火把节作为汉族的传统节日,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参与火把节活动,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独特魅力,并且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
无论是湖南的火把节还是其他地区的庆祝活动,都将给人们带来欢乐和祝福,彰显中华民族团结和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火把节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祝福的节日,每年都吸引着无数人前来观赏和参与。
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具体时间
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具体时间2024年彝族火把节放假时间8月10日(农历六月二十四)至8月16日放假调休,共7天。
8月6日(星期日)、8月19日(星期六)上班。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云南各民族关于火把节的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
大理和昆明一带关于火把节的传说,虽然遮掩了火把节的来源,但其“星回节”的说法,一样露出了火把节的源头活水及深厚文化。
火把节,要与一些民族中对火的崇拜有关。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火把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很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一些民族又称星回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
火把节的节期一般是在农历的六月廿五,也有在六月廿四,其主要的活动有斗牛、赛马、摔跤、歌舞表演等。
火把节的来历火把节的来历到底是从何而起?各地传说都十分得多,但其来源实质与火有关。
毕竟在广西一带虫子有很多,用火驱虫除害效果十分明显,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火把节的来历一:当时天神与地神斗争的时候,人们帮助地神,用火把将天神的虫军消灭后,战胜了天神。
火把节的来历二:远古时期,天上有着奇怪的现象,白天同时有6个太阳,晚上有7个月亮存在。
这一现象使得白日里烈阳暴晒,夜晚中强光照耀,使得天下农作物无法生长,土地荒芜人们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且天下妖魔乱行,世间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胁。
火把节的寓意1、祈求神明的保佑在古代,人们认为火具有神秘的力量,能够驱赶邪恶和疾病。
因此,火把节也是一种祈求神明保佑的仪式。
2、表达人们的感恩之情在农业社会中,收获的丰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的助力。
火把节是人们向自然和社会表达感恩之情的方式。
凉山州彝族文化有哪些
凉山州彝族文化有哪些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是云南民族村除泼水节以外的品牌大型节庆活动。
每年火把节期间,景区都会推出一些别具特色的节庆活动。
在保留“祭火、巡游、、火把打跳以及激情火把狂欢”等原有活动的基础上,今年火把节还特别邀请了彝族哑巴表演队、白族唢呐乐队、斗羊队等,进一步丰富和营造“精彩火把节、经典火把节、欢乐火把节”三个时间段。
同时还新推出了“火把节选美、纳西族东巴祭火、火把跳赛”等项目。
除了阵容强大的少数民族拦门敬酒迎宾和彝族花腰歌舞、三道红、大三弦等乐器伴奏外,还有刺激好看的牛王争霸,斗羊比赛,激情热闹的彝族祭火仪式,将民间民俗的味道彻底还原,让游客感受多个少数民族的激情四射,体验独具特色的狂欢盛事。
准备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
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
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
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唱歌跳舞,彻夜不息。
选人彝族火把节的重要节目之一是选俊男靓女。
彝族有着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评委由民间的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选结果绝对公正。
俊美的条件不仅要看外形还要看言行品德。
如美女的条件是:头发浓黑、眉毛浓、眼睛大、鼻梁高、脖子长、皮肤细腻红润,身材匀称(不能太瘦)、言谈举止得体、人品好、勤劳等多种条件。
俊男的条件又不同:勇猛善战,仪表堂堂,体魄雄健。
言行要有风度,头梳英雄结,佩带英雄带和宝剑,身披黑色羊毛斗篷,手牵骏马。
如今,这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每年火把节都要进行的比赛。
狂欢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
少数民族的经典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经典传统节日很多少数民族除了跟我们有一样的传统节日以外,他们民族还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
比如“火把节”、“泼水节”等等,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吧!彝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彝族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这天清晨,彝族男女老少都穿起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庆贺,进行斗牛、摔跤、赛马、射箭等活动。
到晚上举行篝火晚会,高举火把游行。
无数火把在田间、山林穿越游动,景色十分壮观。
小伙子们吹起激越的笛子,弹起动听的月琴和大三弦,和姑娘们跳起优美欢快的“阿细跳月”舞蹈。
“火把节”的源起,传说是为了纪念一位聪明坚贞、抗暴而死的古代女英雄。
它反映了彝族人民驱除邪恶、追求幸福昌盛的美好愿望。
瑶族的“达努节”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广西都安瑶族人民欢庆丰收的传统节日“达努”节。
这一天,人人华服艳装,走村串寨访亲问友,互庆丰收。
村村寨寨敲起铜鼓,载歌载舞,尽情享受丰收的喜悦。
“达努节”传说是这样来的:上古时有个叫密洛陀的祖娘,她的一男一女长大成人之后,祖娘要他们带着农具和种籽,去过自食其力的生活。
兄妹俩开荒种庄稼,但长出来的果实被野猪、地鼠和鸟儿吃光了。
兄妹俩向祖娘诉苦。
祖娘鼓励他们不要怕困难,同时给了他们一面铜鼓和一只猫,要他们再去奋斗。
兄妹俩第二次种出的庄稼成熟了,鸟兽又来偷食。
兄妹俩敲起铜鼓惊走了鸟兽,放出猫吃尽了地鼠,终于获得了丰收。
为了报答祖娘,兄妹俩在五月二十九日祖娘生日这天敲着铜鼓去给祖娘祝寿,并祝瑶家年年丰收,人畜两旺。
从而形成了“祖娘节”,又叫“达努节”。
蒙古族的“那达慕”每年七、八月牧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或游戏的意思。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美妙动人的歌舞。
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
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导读:火把节是我国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这一天,各地少数民族地区就热闹非凡,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庆祝,那么火把节的习俗有哪些呢?不同民族之间有着怎样的习俗差别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火把节的习俗。
*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每逢火把节,彝族、白族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起一个火把。
在广场中央堆砌起一个宝塔形火炬。
选一根三、四丈高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于柴分层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白饼、海棠的翠木。
傍晚,男女老少手持大小火把,随锣声、号角声汇集于广场,将树塔点燃。
顿时火光冲天,干柴烈火僻啪作响,与锣鼓声、欢呼声汇成一片,震撼山岳。
纳西族的火把节定于旧历6月25、26、27日,是纳西族人民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隆重节日。
火把节第一天,人们选择又好又长的松木,劈成细条,中间加上易燃的松明,捆扎成火把。
傍晚,各家门前的火把就点燃了,第二天的火把普遍要比第一天的高出一节。
第三天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扎得又高又大,装饰得很漂亮,所有角落都照遍,以求照亮庄稼,消灭害虫,预祝丰年。
人们高举火把,尽情歌舞,通宵达旦。
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
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
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
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今天)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
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现在,人们还利用集火把节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生活知识_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举行时间-火把节的来历_1
火把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火把节举行时间-火把节的来历火把节是哪些民族的节日不同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火把节,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火把节,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在每年农历的什么时候举行1、纳西族火把节的由来和起源天神子劳阿普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派一位年老的天将到人间,要他把人间烧成一片火海。
老天将来到人间,看到一个汉子将年纪稍大的孩子背在身上,年小的孩子反倒牵着走,他感到奇怪,细一问方知背着的孩子是侄子,牵着的孩子是儿子,因哥嫂已死,汉子认为应该好好照料侄子。
老天将为这样的人间美德深受感动,想着人们的心地是如此善良,怎忍加害于他们,便将天神烧毁人间的消息告诉给那汉子,要他告诉人们于六月二十五那天事先在门口点燃火把,以此免去灾难。
于是千家万户都在这天晚上点起了火把,天神以为人们早已在火海中灭亡,便沉沉地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后来,纳西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2、拉祜族火把节的由来和起源山上住着一个善人和一个恶人,恶人专吃人眼。
六月二十四这天,善人用蜂蜡裹在山羊角上,点燃蜂蜡后叫山羊去找恶人,恶人看到火花,以为人们拿火枪来打他,便急忙躲进山洞,并用石块堵住洞口,结果被洞里冒出来的水淹死了。
从此人们就不再担心恶人来吃眼睛,可以安安稳稳地搞生产了。
因此拉祜族人民就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3、白族火把节的由来和起源在白族的火把节传说中,还有著名的阿南(即曼阿喃)的传说,故事情节与女性人物传说《曼阿喃》和《火烧松明楼》大体一致,是人物传说与火把节传说交叉衍变的结果。
4、彝族火把节的由来和起源很久很久以前,大姚县赵家店红山脚下彝族寨子有个聪明美丽、贤惠善良的姑娘诺娜和打苴基地方英俊勇敢的小伙子阿查倾心相爱着。
这一年,阴险狠毒的山官头人魔哈选女作怒妃,妄想霸占山茶般秀美的诺娜为妾。
在魔哈的淫威下,英勇的阿查,以弱胜强,以精湛的技艺战胜了险恶的魔哈老爷,魔哈恼羞成怒,用巫术轰裂了土猪梁子,阿查不幸堕落深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火把节起初是彝族人民的盛大传统节日.
火把节是什么民族的火把节是我国西南地区彝、白、傈僳、佤、布朗、纳西、拉祜、普米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火把节的来历火把节的来历到底是从何而起?各地传说都十分得多,但其来源实质与火有关。
毕竟在广西一带虫子有很多,用火驱虫除害效果十分明显,对庄稼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
火把节的来历一:当时天神与地神斗争的时候,人们帮助地神,用火把将天神的虫军消灭后,战胜了天神。
火把节的来历二:远古时期,天上有着奇怪的现象,白天同时有6个太阳,晚上有7个月亮存在。
这一现象使得白日里烈阳暴晒,夜晚中强光照耀,使得天下农作物无法生长,土地荒芜
人们经常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而且天下妖魔乱行,世间常常受到生命的威胁。
这时候,彝族出现了一个民族英雄,利用弓箭将多余的太阳跟月亮都射了下来。
并铲除了在世间为恶的妖魔,将洪水肆虐的现象治理好了。
从此之后,彝族过上了幸福美满、繁荣兴盛的生活。
但因为他们的生活过于美满,遭到了天神的嫉妒,于是年年都派下神子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
人们为了反抗神子,就设计将其杀害,引起了天神震怒,排除了大量的天虫到人间毁灭庄稼。
为了将他们杀死,从古籍中翻出了火把能把天虫烧死的方法。
于是彝族人民经过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战斗,利用火把终将天虫杀害,保护了大量的庄稼。
正好这一天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彝族人民为了纪念这一天,就特此将其作为自己的节日。
每到这一天,都会举着火把来到田野,举办火把节,用以祈求上天这一年的庄稼能够风调雨顺,年年丰收。
火把节的习俗:“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火把节第一天:祭火。
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集体分享,并备酒肉祭祖。
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
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游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火把节第二天:传火。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
小伙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
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什嫫,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跳起“朵洛荷”、达体舞。
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
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什嫫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
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拔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
故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第三天:送火。
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
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
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
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