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
买衣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买衣服(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买衣服”。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第四单元《购物》中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掌握它们的换算关系;了解商品的价格表示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货币单位元、角、分的换算关系。
2. 能够理解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3. 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4. 培养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掌握货币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理解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难点在于孩子们对于货币单位换算和价格表示方法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货币模型、价格标签、购物场景图、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孩子们想象自己正在商场购物,他们需要知道商品的价格,并进行支付。
2. 货币单位换算:介绍货币单位元、角、分,并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例如,1元=10角,1角=10分。
3. 商品价格表示:让孩子们了解商品价格的表示方法,例如一件衣服的价格为39元。
4. 购物计算:讲解如何进行购物计算。
例如,如果孩子们想要购买一件价格为39元的衣服,他们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是39元。
5.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例题,例如:一件衣服价格为25元,一双鞋子价格为47元,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解答:25元+47元=72元。
6. 随堂练习:让孩子们进行一些购物计算的练习,例如:一件衣服价格为18元,一个小玩具价格为22元,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7. 购物场景游戏:组织孩子们进行购物场景的游戏,让他们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计算的实践。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货币单位换算关系和商品价格表示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一件衣服价格为15元,一双鞋子价格为38元,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2. 小明有20元,他买了一支铅笔花了5元,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1. 15元+38元=53元2. 20元5元=15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孩子们对于货币单位换算和商品价格表示的理解程度。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教案、教学设计
3.导入新课:
-通过讨论购物场景,自然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买衣服》;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货币知识讲解:
-介绍货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5.拓展阅读:
-推荐与购物、货币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以及购物礼仪等;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难度适中,既要巩固课堂所学,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2.作业量适宜,避免增加学生的负担,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消化;
3.鼓励学生与家长互动,共同完成作业,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2.小组竞赛: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计算竞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总结归纳
1.知识点回顾: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货币知识、加减运算等;
-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购物场景进行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在购物场景中可能遇到的货币换算和加减运算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2.小组分享:
-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展示解题过程;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1.个人练习:
-设计与购物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教学设想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买衣服》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
教材通过买衣服这一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和货币单位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人民币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找零计算的准确性等方面存在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学习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能够理解商品价格,进行找零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使用人民币进行购物计算,能够解决实际购物中的问题。
2.难点:学生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找零计算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买衣服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实际购物计算,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衣服的价格标签,人民币的图片等。
2.学生准备:学生准备一本数学书,一支笔,一张纸。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购物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有没有去过商场买衣服?买衣服时,我们需要做什么?怎样计算我们要支付的钱数?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件衣服的价格标签,引导学生观察价格标签上的数字,然后提出问题:这件衣服的价格是多少?如果我们有20元,能买这件衣服吗?怎样计算我们需要支付的钱数?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学生发放一些衣服的价格标签和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图片,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购物计算。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的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及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体会付款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1元学具币31张;5元、10元、20元学具币各10张;50元、100元学具币各1张;彩印版玩具小熊3个、奥特曼1个、魔方1个并制作价签。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12班的玩具店今天开业了(打开副板,展示布置好的玩具店情境),接下来有请聪明可爱的小小售货员A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吧。
A: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班的玩具店,我们的玩具店有3只小熊,每只31元,有一个奥特曼,23元,还有一个魔方,26元。
师:我想买一只31元的小熊,可以吗?A:可以的,请付款。
师:(拿出31张1元钱,递给A)A:(数钱)1、2、3、4、5,(皱眉)老师,你给的这钱张数也太多了,好难数呀(把31张1元退给老师)师:同学们,A同学觉得我给的钱太难数了,你们觉得呢?你有什么好办法?生:可以给他3张10元和1张1元。
师:你这个付钱方法比老师的高级。
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比31元贵的物品,比如:200多元的衣服,300多元的桌椅等等,如果都用1元钱来付款,那售货员不就头疼死了,所以,为了使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付款更加简洁方便,我们往往会使用像刚才这位同学提到的10元这样的大额人民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大额人民币。
【设计意图】创设买玩具情境,并通过师生互动表演情景剧,使学生身临其中,引发思考,领悟认识大额人民币的必要性。
(二)观察分享,理性认识1.同桌交流,单张认识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人民币的正反面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跟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认这些人民币的?汇报分享:(分别请3位同学,每人说一张,最后的10元由大家一起说)这是XX元的人民币,它上面有数字几,汉字XX元,它是XX颜色的,它的图案正面是毛主席头像,后面的图像是XX。
《买衣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衣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授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的《买衣服》一课。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教材第二单元《购物》的第一课时展开的,具体包括认识货币单位元、角、分,以及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元、角、分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购物情境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元、角、分的关系,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购物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货币的模型,以及一些购物的情境卡片,让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我会通过一个模拟购物的场景,让孩子们理解购物时需要用到货币,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概念讲解:我会利用货币模型,向孩子们讲解元、角、分的基本概念,让孩子们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计算讲解:我会通过一些简单的例题,向孩子们讲解如何进行元、角、分的加减法计算。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购物的情境,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5. 作业布置:我会布置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让孩子们回家后进行巩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元、角、分的定义,以及它们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用元、角、分表示下面的金额:5元、3角、2分。
答案:5元=50角,3角=30分,2分=0.2元。
2. 小明有5元,他买了一支铅笔2角,他还剩下多少钱?答案:小明剩下的钱是4元8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孩子们对元、角、分的基本概念有了理解,也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但是在应用到实际购物情境中时,有些孩子还是有些困难,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意和改进的地方。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一下课程内容,让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货币的知识,比如不同国家的货币,以及货币的起源和发展等。
《买衣服》(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买衣服(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2.认识到货币的使用和重要性;3.培养计算能力和成本意识。
教学准备:1.白纸、铅笔等写字工具;2.学生手册,包含有关货币和购物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同学们,你们在商场或超市买过东西吗?如果买了,怎么付钱?”“你们知道怎么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吗?”“你们喜欢逛街购物吗?”引出话题后,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购物和货币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1. 货币介绍首先,让学生认识并了解人民币,例如:人民币的符号是¥,它由各种面值的货币组成,包括1分、2分、5分、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等等。
在市场上,我们最常用的是1元、5元、10元和20元的纸币以及1角、5角和1元的硬币。
2. 理解购物计算方法老师可以举例子向学生解释购物计算方法,例如:“小明去商场买了一件衣服,衣服的价格是38元。
他给了商场的工作人员50元,工作人员找了小明12元。
请问,小明支付了多少元钱?”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小明支付的钱数=衣服价格-找的零钱。
3. 计算价格让学生自行计算一组数字的差额,例如:“小明买了一件衣服,价格是50元,他给了商场工作人员一张100元的纸币。
请问,他能得到多少找零?”让学生通过计算,最后得出答案为50元。
4. 多样化的购买方式让学生明白,购买方式不同,支付的货币也会不同。
例如:用支付宝、微信、信用卡等进行支付,也需要了解货币转换率。
拓展练习让学生自己完成一下问题的解决:小明有一张50元的纸币,他去买了一件30元的衣服。
他拿出纸币付款,此时他会得到多少找零?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1.如何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购物计算;2.认识到货币的使用和重要性;3.培养计算能力和成本意识。
让学生总结一下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和体会,让他们在反思中进一步加深记忆。
教学反思:本节课准备充分,将购物和货币的知识娓娓道来,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
《买衣服》教学设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二课时
《买衣服》教学设计(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第二课时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在本教案中,我将详细阐述《买衣服》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课时《买衣服》。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将学习使用元、角、分来计算购买商品的价格,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讨价还价。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元、角、分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换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于元、角、分的换算以及应用。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购买商品的计算,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讨价还价。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衣服样品。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每组一台计算器、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价格)、铅笔和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将会给学生展示一段视频,视频内容是关于一个小朋友去商店买衣服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了解购买衣服的过程,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点讲解:在讲解元、角、分的概念时,我会用PPT展示图片,并结合实物(衣服样品)进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元、角、分的关系。
3.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一件衣服原价90元,打八折后多少钱?”等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题将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 小组合作: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一台计算器、一些小卡片(上面写有价格)和铅笔、练习本。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购买衣服的计算,并尝试进行讨价还价。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优秀教学案例
案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
本案例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小组合作使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师适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3.注重问题解决: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合理分组: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实力均衡。
2.培养学生认识货币,理解货币的面值及换算关系,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3.通过购物情境,使学生学会比较价格,选择最优购买方案,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4.让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购物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和沟通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环境中亲身体验,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2.明确任务:为每个小组分配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中明确自己的责任,提高合作效率。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买衣服北师大版第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买衣服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买衣服北师大版教学内容:买衣服。
教学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
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人民币票样。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去哪转转吗?今天我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
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长袖上衣的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的价钱是31元。
·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的价钱是41元。
·我知道一条裙子的价钱是23元。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真不少!【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买衣服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学习较大面值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认一认。
师:你认识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教师依次出示100元、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让学生回答问题,介绍自己能认出这些人民币的依据。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为下一环节探究不同的付钱方式奠定基础。
】2妈妈买一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师:如果妈妈买一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呢?用你手中的人民币票样摆一摆,然后说一说。
学生在小组内用人民币票样讨论付钱的方式,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的付钱方式后,组织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我拿1张20元,1张10元和1张1元,一共是31元。
·我拿1张20元,2张元和2张角,一共是31元。
·我拿3张10元和张2角,一共是31元。
……只要学生说的符合生活实际、是正确的,教师就要予以肯定。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回答;有难度的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给予适当的提示。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案
3.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在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 谁有好办法把它们记住?
5. 你知道10元钱能买什么吗?20元50元100元呢?
买衣服(小组合作)
妈妈想买一件短袖,可以怎样付钱?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方法五:
方法六:
巩固练习
换钱
一张100元=()张10元
一张100元=()张20元
一张100元=()张50元
一张50元=()张10元
一张50元=()张20元+()张10元
一张20元=()张10元
一张10元=()张1元
达标检测
请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该如何付钱呢?
拓展延伸
课后反思
温故互查
组织活动(复习小面额人民币)
1.我说你拿(老师说币值学生拿相应的人民币)
2.我说你摆(7角钱 9角钱)
设问导读
一 、问题情境引入(秋天到了,许多小朋友多要买衣服,我们一起到服装店转转,瞧 这么多的漂亮衣服,如果你是售货员,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商品呢?)
二、自主探究
认识人民币
1.我们要买这些漂亮的衣服,用小片额人民币可以吗?为什么?
小学数学二级上册
主备
审核
执教
班级
姓名
小组
课题
买衣服
课时
第 12. 会用大面额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3. 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认识多种大面额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学习难点
用大面额人民币付钱
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买衣服》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
教材通过购物这一生活场景,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衣服,并运用数的加减法进行支付。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基本的加减法知识,但对于实际情境中的运用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购物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实际问题的情感态度,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购物情境为主线,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实践等方式,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衣服图片、计算器、购物清单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购物场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衣服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衣服的价格,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购物清单,让学生观察清单中的商品价格,引导学生发现商品价格之间的加减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计算器计算购物清单中的商品价格之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购物清单的计算,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答案的验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增加购物清单的难度,让学生尝试计算更复杂的价格组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第二单元 第2课时《买衣服》(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第2课时《买衣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衣服”的写法及用法;2.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衣物所要考虑的因素;3.培养学生细致认真,有耐心,勤奋学习的好习惯;4.学习运用所学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汉字“衣服”,掌握汉字“衣服”的写法及用法;2.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购买衣物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颜色、型号、尺寸、价格等;3.培养学生细致认真,有耐心,勤奋学习的好习惯;4.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能够帮助父母购买衣物。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放置不同颜色、型号、大小的衣服,引发学生对于衣物的认知和兴趣,了解其基本特征,并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
2.新知讲解(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汉字“衣服”的写法和用法,并向学生介绍人们在购物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颜色、型号、尺寸和价格等。
3.操练与巩固(2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造句、填词、判断题等形式巩固学生对于汉字“衣服”的理解以及购物时所要考虑的因素,提高学生对于已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4.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能够在商场里较为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衣物,帮助父母购买衣物等。
5.总结(5分钟)教师可以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并邀请学生发表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四、课堂互动环节1.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探讨,并向全班同学汇报。
2.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邀请其他学生进行回答,并进行适当的讲解。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讲授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示范演练法等。
六、教学资源和器材1.幻灯片及投影仪2.图片、漫画等3.不同类型的衣物4.其他教学辅助工具七、教学评估1.学生的口头回答2.复习测试3.学生的小组讨论和展示八、教学反思本课程教学以买衣服为主题,跟本年龄段的学生息息相关,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习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买衣服》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通过买衣服的情景,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衣服,并运用加减法计算需要支付的钱数。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购物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对加减法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衣服,并运用加减法计算需要支付的钱数。
2.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购物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加减法。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加减法知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衣服图片、人民币图片、计算器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套衣服图片,以及相应的人民币图片和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套衣服的图片,问学生:“这件衣服多少钱?如果你有5元钱,够不够买这件衣服?”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展示几套衣服的图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并计算需要支付的钱数。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老师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套衣服图片和相应的人民币图片。
小组成员轮流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进行购物模拟。
其他小组成员观察并指出操作中的错误,给出正确的答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买衣服》教学设计
《买衣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实际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在实际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方法:
探究法、情境教学法等
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纸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和酷乐猫最近又开了一家商场。
今天,你们愿意和老师一块去逛逛吗?
二、购物。
1、去商店。
师:现在我们已经来到商场,大家看到的是“儿童专柜”。
在专柜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1:看到很多吃的东西……
师:大家观察的很认真,获得的信息也不少。
现在你们能利用这些信息,帮助明明解决问题吗?提出问题。
(生同桌之间讨论)
生汇报结果。
师:同学说的棒极了。
因此,我们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先算几元和几元相加,再算几角的相加,如果满10角,要兑换成元。
2、购物。
大家现在在儿童专柜买东西。
师:那请小朋友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购物。
怎样购物呢?我们请每一组的小组长当营业员,其他小朋友当顾客。
(学生小组内进行购物活动)
三、巩固练习。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72页,找到填一填。
(1)生独立做题。
(2)反馈。
四、小结。
师:咱们班的小朋友可是越来越厉害了,不但帮助明明解决了难题,还帮助老师算出买奖品要付的钱,可真了不得。
练习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衣服-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能够了解货币的使用,能够通过货币进行交易。
2.学生能够理解价格的概念,了解购买衣服的过程。
3.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计算物品价格,了解货币的大写形式。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白板、幻灯片等。
2.准备纸币和小商品,如玩具、水果、文具等。
3.准备黑板笔、卡纸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是逐步输送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商品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购买物品的兴趣,提出以下问题:你有没有买过自己喜欢的东西?买东西的时候,你们家人会带你去哪里呢?你们家人给你买的东西要多少钱?2. 展示与讨论教师展示四张不同衣服的照片,并让学生自由讨论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并说出选择的理由。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依次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衣服的款式、颜色、尺码等,然后让学生讨论衣服的价格,如:这件衣服多少钱?是五块钱还是十块钱?3. 计算价格教师将价格以数字形式写在黑板上,例如:十八块钱。
然后要求学生用银行家算法写出这个数字的大写。
教师让学生口头说出大写数字,然后引导学生根据价格计算各种面额纸币的数量,如:购买这件衣服需要多少张五元、两元、一元的纸币?4. 计算找零教师再次提供一个价格,如:这件衣服打折后的价格为十五元。
然后让学生估算用多少钱,计算需要付多少钱,如:用二十元,需要付五元,怎么找才能找对?5. 分组练习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选出自己喜欢的衣服,并且计算出价格和找零。
要求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计算方式,并记录下所有小组的计算结果。
教师可以帮助分析每个小组的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
6. 课堂回顾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点,并梳理和总结,达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
四、教学评价1.老师观察学生在小组练习和讨论课堂中的表现,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货币的使用、购买衣服的过程,以及能否准确计算物品价格和找零。
二年级数学上册《买衣服》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买衣服》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买衣服》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购物情景,能正确辨认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过程与方法:探索经历购物的过程,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体验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购物情景,能正确辨认各种大面额的人民币,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难点:探索经历购物的过程,会用大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实物人民币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2元、1分、2分……等这样的小面额的人民币,如果我们要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还用这些1元、1分的钱方便吗?那我们就要用到一些较大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就认识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二、揭示主题出示《买衣服》课件。
师:同学有没有和妈妈一起去买衣服呢?今天老师也打算带着大家一起去买衣服。
师:哎,老师喜欢这件衣服,我想用1元面额的付钱,用它们来付钱,你有什么感觉?(太麻烦了!)设计意图:全用小额人民币付钱,故意让学生觉得这样很麻烦,由小面额人民币引出对大面额人民币认识的必要。
小结: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买衣服来认识大面额人民币。
三、活动学习活动一:小组学习(出示一套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跟小伙伴说一说你认识了哪些人民币。
活动二:请小老师认一认,下面学生评一评。
师: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小。
我们可以从人民币的数字、字样、图案去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活动三:我拿你认(教师出示大面额的人民币)师:哪种面值的人民币买到的东西多呢?(使学生体会面额的大小关系)小结:100元、50元、10元和20元,这些就是大面额的人民币。
板书100元、50元、20元、10元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用上节课的辨认方法来认识大面额人民币,形成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衣服-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买衣服-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们买衣服的需求,了解商家从中获取利润的方式;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商家如何从顾客购物中获取利润,如何计算折扣;
2.教学难点:钱的数量加减,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3.1 导入新知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在商店购衣时都会考虑哪些因素及商家如何从顾客购物中获取利润。
3.2 引入学习内容
引入商家如何从顾客购物中获取利润的例子,比如:商家经常对商品进行打折促销,而这些折扣是如何计算的?
3.3 引入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店内促销广告的方式,来了解如何计算折扣。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折扣标签,体验促销活动中的价格变化情况。
3.4 方法示范
通过教师演示折扣计算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如何计算折扣的具体步骤。
3.5 练习和引导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行组织讨论和计算示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折扣计算中遇到的困难。
3.6 总结和评价
应用学习策略和方法,解决示例问题,并总结出缺少知识点,及问题解决的相关方法技巧。
四、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通过折扣计算,让学生掌握了解商家从顾客购物中获取利润的方式,以及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上课时,应加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的引导。
这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并在面对困难时,能更自如、更果断地解决问题。
最后,在教学结束时鼓励学生做总结,并给予他们充分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精选3篇)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精选3篇)二年级数学买衣服篇1教学目标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各种大面额人民币。
2、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正确进行换算。
3、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币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1、认一认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认识大面额的人民币。
2、妈妈买1件衣服,可以怎样付钱?在讨论买T恤衫怎样付钱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付钱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思维能力。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启发学生根据上面的学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生可以提出计算几件衣服总价的问题,也可以提购买1件衣服怎样付钱的问题。
只要合理,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二年级数学买衣服教案篇2学习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3、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重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较大面值的人民币。
难点: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大面额真币、主题图学生:货币学具预习任务:预习数学书12、13页的内容。
2、在家中认一认面值是100元、50元、20元、10元的人民币。
合作探究:一、组织活动。
(复习小面额的人民币)1、“我说你拿”(教师说币值,学生拿相应的小面额的人民币。
)2“我说你摆”(如:摆7角钱、摆9角钱。
)二、认识大额人民币1、创设情境:秋天到了,天气转凉,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
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结合文中情景图)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4、我们该怎么付钱呢?你见过大额人民币吗?(认识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二年级买衣服教案
二年级买衣服教案教案标题:二年级买衣服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购买衣服的基本词汇,如衬衫、裤子、裙子、鞋子等。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购买衣服的经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购物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学习购买衣服的基本词汇。
2. 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购买衣服的经历。
三、教学准备:1. PPT或教学板书。
2. 衣服图片或实物。
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已学的衣服词汇,如衬衫、裤子、裙子、鞋子等。
2. 让学生讨论一下,他们是如何选择衣服的,什么样的衣服适合什么场合等。
步骤二:新知讲解(10分钟)1. 利用PPT或教学板书,教授新的衣服词汇,同时给出相应的图片或实物进行示范。
2. 引导学生学习句型:“我想买一件/条……”、“我要买……”等,并进行口头练习。
步骤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购物员和一位顾客。
2. 购物员和顾客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购买衣服的情景。
购物员根据顾客的需求,使用所学的词汇进行沟通和推荐。
3. 教师适时地在小组之间转移,给予指导和帮助。
步骤四: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并进行总结归纳。
2. 学生将所学内容记录在练习册或作业本上。
五、课堂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和家人一起讨论购买衣服的话题,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的观点和经历。
2. 学生可以自行收集一些关于购买衣服的图片或广告,并进行简单的口头介绍。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购买衣服的基本词汇和句型,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教学过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1、看人民币认读。
2、听币值,找出或组成相应的人民币。
3、谈话
二、构建教学模型
1、看主题图,理解图意。
2、提问
想买一件衣服和一条裙子需要多少钱?
你能用刚才学过的人民币支付吗?
你有别的办法让付钱更简单吗?
(用大额人民币)
3、认识大额人民币。
程
教
学
过
4、说说自己认识的大额人民币
5、师举生认
三、知识的应用与解决
1、交流,使用大额人民币付钱。
2、下面老师要看看谁会用这些大额人民币购买主题图中的衣
服。
3、抽生购物
4、同桌互相进行购物活动。
5、完成书本练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程
6、(1)独立写,再全班订正。
(2)用学具操作。
7、学生只要凑合100元都是正确的。
六、讲故事
七、本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买衣服板
书
设
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