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原、译文对照 第三十四章 其不为大
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
《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收藏)
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
这两者是同⼀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切奥妙的总门。
第⼆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相⽣,难易相成,长短相形,⾼下相倾,⾳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处⽆为之事,⾏不⾔之教;万物作⽽弗始,⽣⽽弗有,为⽽弗恃,功成⽽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 天下都知道美的就是美的,就是因为有丑的了。
都知道善的就是善的,就是因为有恶的了。
所以,有和⽆互助产⽣,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包容,⾼和下互相包容,⾳和声互助谐和,前和后互助跟从。
因此,圣⼈以⽆为处理事务,实⾏⽆⾔的教导,万物⾃⼰发⽣变化⽽不为它开头⼉。
⽣长了万物,⽽不据为⼰有,抚育了万物⽽不⾃恃⼰能,成功了⽽不居功。
正是因为不居功,所以功绩不会失去。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
是以圣⼈之治,虚其⼼,实其腹,弱其志,强其⾻。
常使民⽆知⽆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为,则⽆不治。
【解释】 不推崇有才能的⼈,免得⼈民竞争,不诊视难得的货物,不让看到⼈民去当盗贼。
不让看到可以引起贪欲的事物,使民⼼不被扰乱。
因此圣⼈治理天下,使天下⼈⼼⾥空空的,吃得饱饱的,没有争强逞能的志向,⾝体棒棒的,经常使⼈民没有⼼智和欲望使那些有⼼智的⼈也不敢妄为。
⽤⽆为的原则办事,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第四章 道冲⽽⽤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象帝之先。
【解释】 道是空虚的,⽽作⽤却是没有穷尽的。
深远的很哪,好象是万物的宗主。
挫灭锐⽓,解脱纠纷,涵蓄光亮,混同垢尘。
幽隐的很哪,似亡⽽实存。
我不知道它是从哪⾥产⽣的,有天帝之前就有它。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值得收藏
《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值得收藏2021-12-06 08:24·田凌安《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
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被华夏先辈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主题思想:道法自然。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现在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推崇和学习。
在当今的社会,压力不断的增加,我们的生活节奏不断的加快,但是滋养我们心灵的场所特别少,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净化心灵的灯塔——《道德经》。
道德经全文共81章,5162字。
(注解便于阅读、理解,仅供参考,最好能在熟读融会贯通中自悟自得)《道德经》全文及译文如下第壹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解释】道,可以说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叫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
无,是天地原始的名字;有,是产生万物的名字。
所以常从“无”中,去观察道的奥妙。
常从“有”中,去观察道的运行。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只是名称不同。
都可说是含义深远。
深远再深远,就是一切奥妙的总门。
第贰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翻译
《道德经》原文及译文翻译《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
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道德经 第三十四章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五音③令人耳聋,五味④令人口爽⑤,驰骋⑥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⑦。
是以圣人为腹⑧不为目⑨,故去皮⑩取此道⑪。
译文沉溺于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淹没于漕杂的声音,使人听觉失灵;沉溺于丰盛的美味佳肴,使人口舌失去辨味的能力;纵情于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沉溺于稀有的奢侈品,使人行为不轨。
因此,圣人执要掌握根本,不做声色犬马玩物丧志的事情,所以通过抽象(透过现象)掌握本质,去伪存真,去掉主观妄作而趋向大道遵守法则。
注释①五色:五种颜色,青、白、赤、黑、黄,泛指各种颜色。
②目盲:眼瞎,此处指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宫、商、角、徵、羽,泛指各种声音。
④五味:(1)指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另一说是酸﹑甘﹑苦﹑辛﹑咸五种味道。
其实甜就是甘,辣就是辛。
(2)泛指各种味道或调和众味而成的美味食品。
3.现代科学证明,人共有五种味觉,即酸、甜、苦、咸、鲜。
辛、酸、咸、苦、甘,这就是五味。
它对应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对应的五色是白、绿、黑、红、黄;对应的五脏是肺、肝、肾、心、脾。
五味入五脏,就是从这里来的。
当然,在中药里,还会有淡味和涩味。
其中,涩味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
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继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
如:多甘味能补虚缓急;多酸味能敛肺涩肠;多苦味能降泄燥湿;多咸味能软坚散结;多辛味能发表行散;所示效用(一)辛1、治疗作用: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2、不良反应:辛味药多大能耗气伤阴。
(二)甘1、治疗作用:能补助、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三)酸治疗作用: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不良反应: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
(四)苦1、治疗作用: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显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
《道德经》 第43章 无为之益 原文释义解读
第43章无为之益【原文】天下之至柔,驰骋①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②,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③及之。
【注释】1、驰聘: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2、无有入无间: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无有:指不见形象的东西。
3、希:一本作“稀”,稀少。
【译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腾越穿行于最坚硬的东西中;无形的力量可以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
我因此认识到“无为”的益处。
“不言”的教导,“无为”的益下,普天下少有能赶上它的了。
【导读】本章和十二章同样,都是讲人之尊严的,申述“柔之胜刚,弱之胜强”的“是谓微明”之术。
讲了柔弱可以战胜刚强的原理,又讲了“不言”的教诲、“无为”的益处。
此意贯穿于老子《道德经》的全书之中。
他指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蓄积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
“柔弱”发挥出来的作用,在于“无为”。
水是最柔的东西,但它却能够穿山透地。
所以老子以水来比喻柔能胜刚的道理。
【解读】在前章文字中老子提出了“强梁者不得其死”的观点,告诫人们过于刚强将会导致灾难,保持谦顺才是处世之道。
于是本章中继续论述“至柔驰骋于至刚”的道理,指出柔弱的力量是无穷的,无为、不言的好处是不尽的。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空气是无形的,但它无处不在;空气是柔弱的,我们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但是强烈的空气流动就会形成飓风,那种摇山撼地的力量,足可以摧毁任何阻挡之物。
水是柔弱的,但是它能穿过最坚硬的岩石,在大地的缝隙中不断前进,汹涌的海浪、大江大潮的力量更是足以拍扁最坚硬的钢铁轮船。
光是柔弱的,但将其聚在一起,就能晒焦一切事物,甚至融化钢铁。
刚强和柔弱没有固定的界限,看似至刚的可能不堪一击,看似至柔的可能拥有想不到的力量。
历史上有无数的人,他们站在了权力的顶端,全天下的人都对其惧怕不已,可是也许一个普通的士兵、一个宫女、一个宦官、一个伶人就要了他的性命。
历史上有无数的政权,它们占据了广阔的领土,奴役着天下的百姓,可是一声来自百姓的怒吼,就让它们消失得灰飞烟灭。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三十四章
叶曼居士讲《老子》第三十四章第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
上一章告诉我们真正的明是自知,所以说自知者明。
真正的强是战胜自己,所以说自胜者强;真正的富是知足,所以说知足者富。
精进强行才能有志,顺应自然才可以长久。
这样,虽然死了,但遗风遗德流传天下,虽死犹存,这才是真寿。
三十四章紧接着上一章,告诉人们怎么向道。
这一章里有两个字读起来很不顺。
如“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假设用两个“而”字就不大通了;下面跟“可名为大”相对的“可名于小”,这个“于”字也有点不通,怀疑应该是“可名为小”。
《道德经》主要是告诉人怎么向道。
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这里老子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就是这个意思。
“道”很伟大,能够衣养万物,天底下的事情完全是靠着大道。
王弼注说:“言道泛滥无所不适,过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则无所不至也。
”“汜”是河水泛滥的意思。
河水泛滥,没有一个地方不淹着;大道氾兮,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它。
道充满整个宇宙,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它,它可以左右,可以上下,可以周旋而用。
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也可以。
那么,这个“道”在哪呢?这个道充塞在宇宙天地间,没有一个地方没有,没有一个时间没有,只要有心向道,就会左右逢源,到处都可以找到它。
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仁斯至也。
”同样,只要我要道,就不会不知道它。
道虽然很高深,但也很浅,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
饮食起居、喜怒哀乐中都有道,我们最好的、最坏的都是从它哪儿出来的。
《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
”刹那间都不可以离开它,离开它就不是道了。
底下说:“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
”万物都是从道出来了,它从不推辞到自己的责任。
万物跟道就像儿子跟母亲一样。
只是道无形无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
道跟佛经里所说的那样,在理上不立一尘,在事功上不舍一法。
我们不能知道它的存在,只能从万物中间去体会。
春夏秋冬不停运转,万物都是从这生出来的。
没有植物、动物,人就根本活不了。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收藏)
《道德经》全文及注解(收藏)《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
他的老师商容教授知识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对知识非常的渴望。
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
后来,商容老师“实乃老夫之学有尽。
”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
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历》《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
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
”通过这段经历,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也使他远近闻名。
函谷关令尹喜对《道德经》的成书也起了巨大作用,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传》中记载老子“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言道德五千言而去,莫知始终”,尹喜感动了老子,老子遂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即《道德经》。
《道德经》主要论述“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
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给人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础,道是德的升华。
没有德的基础,为人处世、治家、治国,很可能都失败,就没有能力去“修道”。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及翻译讲解
老子《道德经》全文译文及翻译讲解《老子》,又称《道德真经》《道德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国学经典】老子道德经全文翻译(全81章)【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1]。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1]通常译为"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强调道是不可言说的。
但这样的翻译,等于一开始就剥夺了老子言说真道的可能性和可靠性。
其实"常"字在《老子》中多为"通常"之意。
另一方面,"道"字,到老子之时,已经用得很泛:有"道路"之意,如《易经》"履道坦坦,幽人贞吉";有"王道"之意,如《尚书》"无有作好,遵王之道" ;有"方法"之意,如《尚书》"我道惟宁王德延";又有"言说"之意,如《诗经》"中之言,不可道也"。
《尚书序》(相传为孔子所作)说:"伏牺、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少昊、颛乙、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
这里用了"常道"一词,指一般的道理。
又有冯友兰先生考证说,古时所谓道,均为人道,到了老子才赋与道形而上学的意义。
可见,老子要宣示上天大道,必须一开始就澄清概念,强调他下面要讲的道,绝非人们一般常指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即非"常道",而是……是什么呢?就要听老子娓娓道来了。
道德经全文原版及译文
道德经全文原版及译文第一章(序言)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ào)。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道”,就不叫道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你想啊!能够用语言和逻辑去描述清楚的一件事物,它是不是就会被语言和逻辑框起来,变的非常局限了呢?千万不要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名称、都能用言语表达。
在天地没有诞生之前,万事万物有名称吗?那个时候,花草树木、虫鸟鱼兽都不存在,又何谈名称?它们到什么时候才有的名称呢?是人类发现它们之后,将它们定义成花草树木、虫鸟鱼兽用以分别,才开始有的名称。
但是,它们从有了名称之后,就被名称给框起来了,就再也脱离不了那个标签了。
所以,我们要承认“无”的存在,只有体会到“无”,才能发现更多的之前没有发现的妙处。
(比如杯子设计了“无”才能装水,房子空出来才能住人,作字画时要留白、谈判时“无声胜有声”等等)而“有”呢?并非就无用了,我们可以用已经定义的“有”去扩展,去寻找更大的边界,这样的话,框起来的“有”就被激活了。
在生活之中,“有”和“无”其实会经常一同出现,只是我们往往看的到“有”,却发现不了“无”罢了(比如我们常追求胜、强、进、大、多、高、增、有、得、美,却很少去观注败、弱、退、小、少、低、减、无、舍、丑)。
一个人如果能够发现“无”的存在,那就已经很“玄”了,如果他能发现“无”的存在之后,还专门去研究“无”、利用“无”,那么这个人,真可称得上“玄之又玄”了。
(如果我们能够在追求胜的同时看得到败;在追求强的同时看得到弱;在追求进的同时看得到退;在追求大的同时看得到小;在追求多的同时看得到少;在追求高的同时看得到低;在追求增的同时看得到减;在追求有的同时看得到无;在追求得同时看得到舍;在追求美的同时看得到丑,然后利用好败、弱、退、小、少、低、减、无、舍、丑的力量,那就基本上天下少有人可以匹敌了。
道德经全文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全文原文及翻译道德经全文原文及翻译如下:【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道可以说,但不是通常所说的道。
名可以起,但不是通常所起的名。
可以说他是无,因为他在天地创始之前;也可以说他是有,因为他是万物的母亲。
所以,从虚无的角度,可以揣摩他的奥妙。
从实有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踪迹。
实有与虚无只是说法不同,两者实际上同出一源。
这种同一,就叫做玄秘。
玄秘而又玄秘啊!宇宙间万般奥妙的源头。
【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1 天下的人都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
都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
2 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
3 所以,圣人从事的事业,是排除一切人为努力的事业;圣人施行的教化,是超乎一切言语之外的教化。
他兴起万物却不自以为大,生养而不据为己有,施予而不自恃其能,成了也不自居其功。
他不自居其功,其功却永恒不灭。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不崇尚贤能之辈,方能使世人停止争斗。
不看重珍奇财宝,方能使世人不去偷窃。
不诱发邪情私欲,方能使世人平静安稳。
所以,圣人掌管万民,是使他们心里谦卑,腹里饱足,血气淡化,筋骨强壮。
人们常常处于不求知、无所欲的状态,那么,即使有卖弄智慧的人,也不能胡作非为了。
遵从无为之道,则没有不太平之理。
【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_道德经的意思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_道德经的意思“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大小多少”出自古典作品的作品《道德经》,其内容全文如下:【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①。
大小多少②。
报怨以德③。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④,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翻译】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
大生于小,多起于少。
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
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
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
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
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
【注释】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此句意为把无为当作为,把无事当作事,把无味当作味。
②大小多少:大生于小,多起于少。
另一解释是大的看作小,小的看作大,多的看作少,少的看作多,还有一说是,去其大,取其小,去其多,取其少。
③报怨以德:此句当移至七十九章“必有余怨”句后,故此处不译。
④不为大:是说有道的人不自以为大。
【引语】本章旨在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
老子讲“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的道理。
从前几章的内容来看,老子反对以烦琐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脚限制和扰乱百姓的生活,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侍生活。
他提醒人们注意,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的。
【评析】老子理想中的“圣人”对待天下,都是持“无为”的态度,也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去“为”,所以叫“为无为”。
把这个道理推及到人类社会的通常事务,就是要以“无事”的态度去办事。
因此,所谓“无事”,就是希望人们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一旦条件成熟,水到渠成,事情也就做成了。
先秦-老子《道德经第21-40章》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老子《道德经第21-40章》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道德经第21-40章先秦-老子第21章: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第22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第23章: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于乐得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第24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形。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强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第26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第27章:善行无辙迹。
善言无瑕谪。
善数不用筹策。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
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是谓袭明。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第28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
故大制不割。
《道德经》注音版第三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三十四章原文及译文【原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音版】大(dà)道(dào)泛(fàn)兮(xī),其(qí)可(kě)左(zuǒ)右(yòu)。
万(wàn)物(wù)恃(shì)之(zhī)以(yǐ)生(shēng)而(ér)不(b ù)辞(cí),功(gōng)成(chéng)而(ér)不(bù)有(yǒu)。
衣(yī)养(yǎng)万(wàn)物(wù)而(ér)不(bù)为(wéi)主(zh ǔ),可(kě)名(míng)于(yú)小(xiǎo);万(wàn)物(wù)归(guī)焉(yān)而(ér)不(bù)为(wéi)主(zh ǔ),可(kě)名(míng)为(wéi)大(dà)。
以(yǐ)其(qí)终(zhōng)不(bù)自(zì)为(wèi)大(dà),故(gù)能(néng)成(chéng)其(qí)大(dà)。
【译文】“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大“道”是非常宽广的,他包容万物无所不至。
可以引用易经里面的那句话“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宇宙万事万物,都依靠着它(“道”)生长,而不用对它辞谢。
有功而不居功。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虽然衣养着宇宙万事万物,而不去主宰它们。
因而“道”生育万物,而万物却不知道真正的母亲。
《老子》第三十四章解读
《老子》第三十四章解读——关于《老子》第三十四章的解读原文:“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P.203以下简称《今译》)诚如笔者在三十三章的解读中所言,三十三章只是三十二章中的“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议题的延伸或是三十二章的一个例证。
本章真正前接的是三十二章,后续的是三十五章,把三章的第一句话连起来读,可得到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道常无名、朴”——“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执大象,天下往”,三章的内容皆围绕着道的特性、道的状态、道的作用而展开。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
”句谓:大道广泛流行,遍及左右。
在三十二章中,老子说道“小”,没有说明原因;本章劈头两个字就是道“大”,同样没有说明原因。
老子行文给人以突兀、惊愕之感,带来的却是一种视觉的享受和思想的震颤。
道何以小又为何大,在本章下文中娓娓道来,写作手法之独到令人称奇。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句谓:万物赖其生存而不掌控,功业成就却不据为己有。
“辞”,于省吾、萧天石等人依据金文训为“司”,意为掌控,可资采纳;“不有”,河上公本、王弼本为“不名有”,帛书本为“弗名有”,傅弈本为“不居”,从河上公本、王弼本。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句谓:它不主宰万物,而只是默默地养护万物(不显山不露水),可称它为“小”。
“衣养”,王弼本作“衣养”,河上公本作“爱养”,傅弈本、范应元本作“衣被”。
参考五十一章中的“养之覆之”,其义正与此处要表达的意思相符,即道具有一种对万物的养护功能,故从王本。
“常无欲”三字,从文路上来看,似为衍文,与下文联系起来看,“无欲”并不是“小”的原因,“衣被万物而不为主”才是“小”的原因,恰如下句“万物归焉而不为主”是“大”的原因一样。
若无“常无欲”三字,不仅文从、字顺、义通,而且,“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与下句的“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恰成对文。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心得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心得大道汜(fàn)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第三十四章“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水无私地给予万物滋养,不争不抢,干着世人不愿干的事。
老子以水喻道,因为水的性格与“道”性十分接近。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此章,老子又以水喻道。
这一次的“水”却有点不像上次了。
它汹涌澎湃,可大可小,可左右万物,显示了道的力量无边无际。
道生养天地万物是一件伟大的功德,比之君王得天下的功劳还要大。
但世人只是传扬禹汤文武周公的伟大功勋,而道的玄德远超他们,道却没有显示自己,更没有居功。
道德经宣说道和德,德就是玄德,全德。
不是现实世界的品德,不是布施,不是世俗的恩惠。
“玄德”无法用眼睛看见,但人的玄照妙心可见。
打开玄照妙心,道之玄德就可以呈现出来。
玄德是为世人解悟道的存在,行善布施、恩惠、恩德都是世俗的功德。
俗世功德是玄德的表象,悟道才是玄德的核心。
所以,老子反复宣说玄德三要义。
让世人解悟道才是的玄德的大义。
世人对小恩小惠感激不尽,但是却对大道的玄德却不闻不问。
道之玄德广大无边,世人又岂能忘之。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是老子在第一章就说过的“道”。
没有边界,没有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妙”。
大小,雄雌,强弱是“妙”是“同”,同即玄同。
老子的玄同思想深入道妙,是玄照妙心下的大同。
大道可左可右,可大可小。
虽如此玄妙,但因为一切皆玄同,皆用玄德关照世间。
道有“大”能使万物归流,但道不愿作主人,这才是世人真正的主人。
所以,人主不是世人的真正主人。
道不仅生万物,而且战胜自己为主的欲望,这才是老子心中真正的“大”,也正是真正的大道。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初学者需懂记,善学者需懂悟。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原文及译文
导入语:
今天早上有位学生问我:道德经第三十四章的译文是什么?我详细地给他讲了一遍。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道德经第三十四章吧!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
【春秋】老子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是以圣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也,故能成大。
译文:
大道广泛流行,左右上下无所不到。
万物依赖它生长而不推辞,完成了功业,办妥了事业,而不占有名誉。
它养育万物而不自以为主,可以称它为“小”,万物归附而不自以为主宰,可以称它为“大”。
正因为他不自以为伟大,所以才能成就它的伟大、完成它的伟大。
1/ 1。
道德经三十四解读
道德经三十四解读解读:老子在这一章论述了“道”的作用。
“道”生长万物,养育万物,使万物各得所需,而“道”又不主宰万物,完全顺任自然。
老子讲,“道”可以名为“小”,也可名为“大”,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圣人”、“侯王”,实际是在期望执政者们应该像“道”那样起“朴”的作用。
换个角度看,本章又是在谈“圣”、“侯王”所应具备的素质。
关于“道”的属性,“唯心论”的观点认为,老子的“道”是一个超时空的无差别的“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
而学者张松如则说:“我们不这样看。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怎么能是‘绝对静止的精神本体’呢?而且,就它覆育万物,而不自以为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欲也,可名小于’;就万物归附它,而不知道谁是主宰这方面看:‘则恒无名也,可名于大’。
无欲、无名、可小、可大,这个‘道’又怎么能是‘超时空的无差别’呢?”我们认为,“道”是一个物质性的概念,虽然耳、目、触、嗅等感觉器官都不能感受到它,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自然界,而不是人们主观臆想的精神性概念。
这是我们准确理解老子“道”的概念的关键。
此外,老子还发挥了“不辞”、“不有”、“不为主”的精神,可以消解占有欲、支配欲。
从“衣养万物”中,使人们感受到爱与温暖的氛围。
老子在描写“道”的伟大时,用了相当诗化的语言——“大道泛兮,其可左右”,阐释大道无所不在,它恩泽如海,无所不至,普施天下。
这是“道”的伟大,而“道”更伟大之处在于有功而不自恃,更不占为己有。
其中,老子还讲了“道”的人性化,“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从这“小”、“大”之中老子得出了“以其终不自大,故能成其大”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