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测量总论

合集下载

心理治疗师考试大纲(初级)

心理治疗师考试大纲(初级)
外)
(2) 行为治疗理论的创立
(3)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理论的创立
(4) 认知治疗理论的创立
了解
(5) 家庭治疗理论历史
4 心 理 治 疗 的 历 史 ( 国
内)
5 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
1 心 理 治 疗 师 的 成 长 与
培养
(1) 中国古代的心理治疗思想
(2) 中国近现代心理治疗的发展
(3) 中国当代心理治疗的发展
(1) 健康与行为转变理论
(2) 预防疾病的生活方式
(2) 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及其在综合
掌握
熟练掌握
了解
了解
熟练掌握
了解
掌握
熟练掌握
掌握
医院中的实践与应用
(3) 会诊联络服务
了解
(1) 研究的信度
了解
(1) 会谈法
掌握
(3) 调查法( 详见心理测验与评估部分)
掌握
(4) 慢性疾病与终末期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熟练掌握
(1) 婴幼儿的心理发展
熟练掌握
(3) 成年期的心理发展
熟练掌握
(2)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4) 老年期的心理变化
熟练掌握
熟练掌握

续表
单 元
细 目
1 人 格 的 类 型 和 特 质
理论
2 心理动力学理论
3 人本主义理论
要 点
(1) 人格类型理论
掌握
(1) 经典精神分析
(2) 内容效度
(4) 效标效度
(5) 影响效度的因素
(6) 项目分析
5 测验分数的合成
熟练掌握
(1) 病史采集
(4) 影响信度系数的因素
七、 心理测验与评估

心理测验总论一二节

心理测验总论一二节

个别施测 团体施测 合计 能力测验 49 48 97 学业成就测验 2 7 9 人格测验 31 232 263 神经测验 25 5 30 其它测验 8 37 45 合计 115 329 444 百分比 25.9% 74.1% 100%
1
1911年又作了第二次修订,主要是让该测验也能用于成人.
2
比纳-西蒙智力测验被各国翻译和修订,其中最成功的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推孟修订的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这个量表不仅使内容更完善,而且还改进了评价指标,提出了智商的概念。
人格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
操作量表
团体测验
教育测验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心理测量快速发展,测验的形式和品种也有了不断的创新:
引言
经历过心理测验或尚未被测验过,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
凭着这么几页纸的测题就能测出一个人的智商或人格?就能说心理健康与否?就能判断适合于干什么工作?
难道心理测量类似于算命?
02
01
03
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桑代克: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数量。 麦柯尔: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是可以测量。
心理是可以测量的
心理测量与物理测量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种类
二、按测验对象分类 个别测验 优点在于主试对被试的行为反应有较多的观察与控制机会。 缺点是不能在短时间内经由测验收集到大量的资料,手续复杂,一般人不易掌握。 团体测验 优点主要在于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到大量资料,因此在教育上被广泛采用。 缺点是被试的行为不易控制,容易产生测量误差。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种类
一、按测验功能分类 能力测验 一般能力测验----智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多用于测量个人在音乐、美术、体育、机械、飞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 成就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个人(或团体)经过某种正式教育或训练之后对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程度。 人格测验 主要用于测量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亦即个性中除能力以外的部分。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详细描述
问卷法具有简单易行、标准化程度高、可操作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大规模调查和跨文化 研究。常见的问卷法包括自陈问卷和访谈问卷,其中自陈问卷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观察法
总结词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评估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详细描述
观察法可以提供直接、客观的资料,适用于评估外显行为和情绪表达。然而,观察法容易受到观察者主观因素的 影响,且难以完全控制所有无关变量的干扰。
要点二
本土化
指根据当地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对心理测量工具进行适当的 调整,以更好地反映当地人的心理特质。本土化是心理测 量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 有效性。
新技术的应用与心理测量
新技术
指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心理测量中 的应用。这些新技术为心理测量带来了新的 机遇和挑战,可以改善测量方法的效率和准 确性,但同时也需要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number {01}
目 录
• 心理测量的定义与目的 • 心理测量的历史与发展 • 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 • 心理测量的主要方法 • 心理测量的应用领域 • 心理测量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心理测量的定义与目的
定义
心理测量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 对个体的心理特质、行为和认知能力 进行测量和评估的过程。Biblioteka 人格发展与干预03
了解人格发展过程,制定干预措施,促进个体人格的完善和成
长。
06
心理测量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信度与效度的问题
信度
效度
指测验的一致性程度,即多次测验结果之间 的相符程度。信度问题是心理测量的一个重 要挑战,因为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可能导 致不一致的结果。提高信度的方法包括增加 样本量、使用相同的测量工具、避免误差等。

心理测验-总论

心理测验-总论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

由纽约贝勒维精神病院心理学家D. 韦克斯勒于 1939年编制。其设计考虑全面,信度高(0.9)。 1981年引进我国,由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教授主 持修订。目前有适合国人使用的两种中国修订版 (儿童版与成人版)。
韦氏智力量表的智商概念

离差智商-所谓的离差智商是建立在统计学常态分 配理论基础上,以测量分数的平均数为评估的参照 点、分数的标准差为单位,制订出被试接受测验的 结果,观察其取得的测验分数偏离同年龄组平均分 数的距离(即标准差单位)。
2 、特殊能力测验(specific ability test)


用途:测量人的某些特殊的能力倾向性。
人的不同的特殊能力反映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 的结构功能差异。这类量表作为临床神经心理学 的检测工具,可以单独使用或成套使用。
能力测验的分类
能力,即代表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是 正式与非正式学习或训练的结果。 潜在能力是指在给予一定的训练,使某种行为可 能达到的水平。故有人把测量潜在能力的测验称 作能力倾向测验(亦称性向测验)。 普通能力测验-即通常说的智力测验。 特殊能力测验-测量个体在音乐、美术、体育、 机械、飞行等方面的特殊才能。
WAIS—RC-1(言语量表)
1.常识(information)
2.类同(similarities) 3.词汇(vocabulary) 4.算术(arithmetic) 5.理解(comprehension)
6.数字广度(digit
span)
WAIS—RC-1(操作量表)

2、投射测验法:如罗夏墨迹图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TAT),画人测验(DPT)
人格 (Personality)的概念

心理测量学基础讲义 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学基础讲义 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第一章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二)经典测量理论(三)项目反应理论(四)概化理论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心理测量: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按测验功能:智力测验、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按测验对象:个别测验、团体测验按测验方式:纸笔测验、口头测验、电脑测验、操作测验按测验目的: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预示性测验按测验难度:速度测验、难度测验按测验要求:最高作为测验、典型作为测验按测验性质:构造性测验、投射性测验按测验解释:常模参照测验、标准参照测验按测验应用: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经典测量理论心理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心理特质具有内部性、一致性、抽象性、稳定性、层次性、可预测性等特点CTT 的心理特质可测性假设:心理特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真分数T 分数:测量没有误差时所得到的真值CTT 的真分数理论模型:X = T + E ,观测分数是真分数和测量误差的和 对于同一被试用平行的测验反复多次测验,观察分数的平均值会接近真分数 S X 2 = S T 2 + S E 2,实得分数的变异等与真分数的变异加上误差的变异S T 2 = S V 2 + S I 2,真分数的变异包括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有效变异)和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无效变异)两部分所以,S X 2 = S V 2 + S I 2 + S E 2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信度(reliability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定义1: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得变异数的比率:22T xx XS r S =定义2: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的变异数与实得分数相关系数的平方:2xx TX r ρ= 定义3:一个测验与任一个平行测验的相关系数: xx XX r ρ'= 信度的作用1、评价测验的好坏,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

心理测量总结

心理测量总结

心理测量相关概念总结第一章一、测量的基本性质及其要素:(一)参照点: 测量工作中, 必须有一个测量的原始起点, 也就是测量前测量对象的数量的固定原点, 这个固定原点就叫做测量的参照点。

①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 零点作为测量的起点。

如:长度测量和重量测量②相对参照点: 以人为确定的零点为测量的起点。

如: 对地势高度的测量。

(二)测量的单位①要有确定的意义②要有相等的价值测量量表的分类:(一)称名量表(Nominal Scale): 只是用数字代表事物的成分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①数字只是事物属性的符号;②不具有有意义的固定原点、单位的等距性和数字的顺序性分为①命名量表: 用数字指代个别事物, 如用数字给学生或运动员编号②类别量表:用数字指代事物的种类, 如用1、2、3、4···分别代表不同的职业类型适合的统计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χ²检验(二)顺序量表(Ordinal Scale): 按照事物大小、等级、程度而排列数字的量表如: 各种比赛、评估中的名次排列就是典型的用顺序量表进行的测量特点:①不同的数字可以表示测量对象的等级、大小和程度差异;②没有相等距离的单位;③没有固定的测量原点。

换言之, 它既不表示事物特征的真正数量, 也不表示绝对的数值, 不能进行代数运算。

适合的统计方法有中位数、百分位数、等级相关系数个肯德尔和谐系数。

(三)等距量表(Equal Interval Scale): 能够代表事物的类别和等级, 且具有相等距离的测量单位的量表①没有绝对零点;②有相等距离的测量单位;适合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等级相关系数以及t检验和F检验(四)比率量表(Ratio Scale): 具有类别、等级和等距以及绝对的零点的量表。

①数字可代表类别、等级;②具有相等距离的测量单位;③有绝对的零点除与等距量表的统计方法相同以外, 还与几何平均数、变异系数相同二、心理测验的理论基础1.桑代克——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2.麦科尔——凡有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三、心理测验的实质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心理测量总论

心理测量总论

心理测验的几个重要性质

间接性:通过被试对测验项目的反应,推论其心理行为特质,“刺激 -反应”过程,类似对“针刺”的不同“反应” 相对性:没有绝对“正常点”和“绝对计量单位”,“正常”和“标 准单位”是与多数人的心理(常模)比较而言 文化和民族差异:每个社会、民族和文化不同,心理测验必须进行文 化校正,不能直接翻译使用;不像ECG,CT;
心理测验的分类


按测验内容:能力类测验(智力/记忆/认知/ 学绩)、个性测验(非能力类,如性格、气质、 爱好) 按测验材料:文字测验(文化影响大)、图形 测验(文化影响小) 按测验的实施:自评测验、他评测验 按测验应用:临床、教育、职业和司法心理测 验等 按测验形式:客观测验(MMPI、WAIS)和 投射测验(TAT、洛夏墨迹)

心理测验的应用价值

心理测验可以帮助科学准确地了解被试; 人类对自身的认识有局限性; 人都有认识自身的愿望与好奇心; 科学认识被试个性对精神科医生和心理学家非 常有价值;
对性格的理解和解释

“性格决定命运”- 无所作为; 性格与先天遗传、经历、教育、健康、压力等密切相关; 疾病会暂时改变性格,特别是精分、双相、抑郁等; 性格是相对稳定的,但不是不变的; 性格无所谓好坏,重要是认识自己的性格,更好地选择教 育、工作和家庭等; “认识自己,选择人生,把握命运” 认识自己性格,选择人生道路,任何人都可以避免重大的 失误和失败;

中国人在美国常模上的分布
标准分数计算和意义
标准百分制:(IQ, MQ等)
( X-M ) =100+ 15× —————— SD
以100为均数,以15为标准差,多用于能力测验
标准T分:(MMPI, EPQ等)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心理测量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做出重要的决定。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1)心理测量的定义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组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其本质上是心理测量的工具心理测验有三个要素,即行为样组、标准化、客观性。

(2)心理测量的特点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

所有的心理测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

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解释都需要标准化。

2.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1)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①能力测验——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②成就测验——经过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③人格测验——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价值观等(2)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①个别测验——一名主试在一段时间内测量一名被试②团体测验——一段时间内一名主试同时测量许多人(3)按测验目的分类①描述性测验——仅仅是进行描述②诊断性测验——对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预先做出的诊断③预示性测验——了解人的潜能和未来的表现(4)按测验要求分类①最高作为测验——被试尽可能做出最好的表现②典型作为测验——被试按通常的习惯和没有压力的方式做出反应(5)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①常模参照测验——将被试的水平与常模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为目的②目标参照测验——将被试水平与一个绝对标准比较③潜力参照测验——将被试水平与自身潜力相比较3.经典测量理论和真分数理论模型(1)基本定义真分数: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数值其是一个在理论上构想出来的抽象概念,在实际测量中很难得到观察分数:实测到的分数我们希望通过改进和完善测量工具及方法的方式来使得观察分数尽量接近真分数。

1 心理测量总论

1 心理测量总论

周岁试儿


6世纪中叶以来, “江南风俗,儿生一期, 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 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以饮食之物,及珍 宝服玩,置儿之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 贪廉愚智,”这就是“试儿”。 世界上最早的婴儿发展测验
(二)人格测量
孔子:狂者、狷者、中行 刘邵:12种性格类型
(三)教育测量
西周:小成,大成 汉代:太学考试(口试、策试、射策) 隋朝:科举考试
二、国外心理测量的历史 (一)测量产生于实际社会的需要
法国医生沈干(Seguin)训练智力落后 儿童(1837年) 法国医生艾斯克罗尔(Esqurol)对智 力落后和精神病人的区分(一个人驾驭语言 的能力,是他智力水平的最可靠的标志)
1)信息加工测验的产生; 2)计算机化测验的产生; 3)项目反应理论和概化理论的兴起。
第二节 心理测量的性质 一、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测量的定义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l 一定的法则
l 数字
l 事物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 1 参照点
绝对参照点(绝对零点)
相对参照点
2 单位
1.收集研究资料
例如:对智力的发展速率及影响智力发 展的环境和遗传因素
2.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
例如:智力结构理论;遗忘曲线
3.实验分组
测验使得被试的实验分组达到等组化的和分配—提高效率,减少
浪费
eg:美国1942年飞行员选拔方案使其淘汰率
由65%降至36%
2.心理障碍的预测和诊断
3 等距量表(Interval Scale)


给个体赋值,使数值间的差不仅能够 反映出对应个体在所测量心理特性上的排 序,而且能够反映出对应个体在该特性上 的差异程度。(如温度计,偏爱程度等) 但建构等距量表不是容易的事,常常 只能做到次序量表。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理论

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理论心理测量是心理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通过对个体心理属性的测量,来构建心理学理论,并为实证研究提供量化数据支持。

心理测量理论涵盖了多种测量方法和技术,旨在准确、可靠地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态度和行为。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量理论及其应用。

I. 心理测量理论概述心理测量理论是基于客观测量的原理与方法,旨在获取可靠、准确的心理测量结果。

其中心理测量的核心概念包括信度、效度和标准化。

信度指测量工具在重复测量时结果的一致性,即同一被试在不同时间或不同环境下的得分一致性。

效度指测量工具所测量的内容与所想要测量的心理属性之间的相关性。

标准化是指将测量结果与特定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评估个体在该心理属性上相对于整个人群的位置。

II. 传统测量方法1. 自陈式问卷自陈式问卷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被试通过填写问题并选择答案来揭示自己的心理状态。

问卷设计要注意问题的清晰性和潜在偏见的排除,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 客观测量客观测量是利用观察和记录客观的行为来推测被试的心理属性。

例如,通过观察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如答题正确率、答题速度等),可以推断其智力水平和学习动力。

III. 现代测量方法1. 项目测量项目测量是通过被试回答一系列标准化问题,根据答案的得分计算出被试在某个心理属性上的水平。

常见的项目测量方法包括马尔可夫链模型、IRT(项目反应理论)等。

2. 无结构性测验无结构性测验要求被试自由回答问题,可以探索被试的个性特征、态度和动机等。

例如,心理学中常用的无结构性测验有心理关联法、图画完成法等。

IV. 应用领域心理测量理论在实际应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在以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1. 临床心理学心理测量理论为临床心理学提供了有效的评估工具,帮助诊断和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指导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

2. 教育领域心理测量理论在教育领域被广泛采用,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风格以及学术成绩预测等,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心理测量复习资料

心理测量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测验总论心理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

测量的基本要素?参照点和单位。

心理测验的性质?间接性、相对性、客观性。

心理测验的三个基本要素?行为样本、客观测量和标准化。

心理测量的量表类型?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等比量表。

第二章心理测验的编制难度:即:通过率。

指在回答某个项目的样本中,正确回答该项目的人数的百分比。

直接建立在通过率基础上的难度指数,其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

区分度: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

具有良好区分度的项目,能将不同水平的被试区分开来。

项目区分度指数的取值范围是-1到1。

鉴别力指数:运用极端组计算项目区分度的一种简单方法。

公式为:D = PH-PL,PH是高分组在项目上的通过率,而PL是低分组在项目上的通过率。

项目鉴别指数分析时,一般将总分最高和最低的27%的被试划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第三章测量的误差及其检验测量误差: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真分数(Ture Score ,T分数):为研究方便,我们把反映被试某种心理特质真正水平的那个数值,称作该特质的真分数。

经典测验理论(Classical Test Theory, CTT)的数学模型:观测分数(X)等于真分数(T)与测量误差(E)之和: X = T + E信度(reliability):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与稳定性程度。

即:测验反映被试实际水平的稳定程度,不受偶然因素影响的程度。

效度:是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或测验使用者的预定目的与实测结果相吻合的程度。

同时效度它的效标资料是和测验分数差不多同时搜集的。

一般情况下,它可以代替预测效度。

预测效度:的效标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获得的,预测效度反映的是从测验分数预测任何效标情境或一段时间后被试的行为表现的程度。

区分效度:一个有效的测验不仅应与其他测量同一构想的测验有较高的相关,而且还应与测量不同构想的测验具有较低的相关,用此种方法确定的效度叫区分效度。

第一章 心理测量概论

第一章 心理测量概论
行测量的系统程序。

阿娜斯塔西(A. Anastasi):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 为样本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

四、心理测验的要素:
(一)行为样本(sample of behavior)
样本:抽样是测量学上普遍采用的方法。从
整体中抽取出来作为测量对象的一组样品叫
样本。

行为样本:对于人的行为的测量是从大量的 行为中抽取与欲测量的心理特质直接有关的 一组行为进行测量,并依据这一组行为数据 的测量结果推断其心理特质,这一组被抽取 出来的、作为直接的测量对象的行为即行为

三、测量量表
要测量某一特定事物的特定特征的数量,必须
首先选择一个具有确定单位和测量参照点的数 字连续体,将欲测量的特征与这个连续体相比 照,确定它的位置,看它距参照点的远近,就 会得到该特征的一个测量值,这种能够使事物
特征数量化的数字连续体就是量表(scale)。

测量量表有四种类型: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 率量表。

(一)命名量表(nominal scale) 是用数字代表事物或用数字对事物进行分类。 命名量表又可细分为名称量表和类别量表。 适合命名量表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有百分比、次数、众数和
χ2检验

小班30人,9人通过
中班30人,25人通过
大班30人,26人通过

χ2检验

非参数检验的一种方法,用于拟合优度检验
1. 纸笔测验 2. 操作测验 3.口头测验 4. 计算机测验

(四)按测验目的分类 1. 描述性测验 2. 诊断性测验 3. 预测性测验 (五)按评价参照标准分类 1. 常模参照标准 2.目标参照标准

心理测量学内容.

心理测量学内容.

5 84 75 63
5 3 32 8
6 96 90 66
6 1 11 3
Ri =14+7+13+18+8+3=63
Ri2 =142+72+132+182+82+32=811
由题意知 K=3, N=6, 将上述值代入公式有:
W= 12 811 632 / 6 32 63 6
Ri2 Ri 2 / N K2 N3 N
如有A、B、C三位专家给6位应聘者的面试评分,结 果如下,试求评分者信度。
A BC 1 75 66 45
A B C Ri 1 5 4 5 14
2 90 72 60
2 2 23 7
3 81 63 54
3 4 5 4 13
4 60 60 42
4 6 6 6 18
4
D
1
1
E
4
5
BACK
满足等值性时,使用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
(Spearman-Brawn)
rXX
2roe 1 roe
rKK
KrXX 1 (K 1)rXX
不满足等值性时,使用
弗拉南根(Flanagan) 公式
rxx

2(1
S
2 a

Sb2
S
2 x
)
卢伦(Rulon)公式
一、信度(Reliability)定义
信度(Reliability):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可靠性程度。
信度系数(Reliability Coefficient):描述 测量信度的数量指标,以相关系数来表 示。
信度是一个被测团体的真分数的变异数 与实得分数的变异数之比。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重点

(完整版)心理测量学重点

心理测量学第一章概论一、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二、测量的精确度决定于测量对象本身的性质(确定型、随机型、模糊型)和测量工具的精密性。

三、测量的基本要素:1.参照点(1)绝对参照点(有绝对的零点,可进行乘除运算)(2)相对参照点(以人确定的零点,只可加减)2.单位:条件:要有确切的意义和相等的价值四、测量的量表:称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可进行加减运算)、比率量表(可进行加减乘除)五、心理与教育测量的定义:根据心理学和教育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指派数字,或者根据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和教育成就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六、编制一个测验应当具备下列四个基本条件:(1)行为样本。

(2)标准化: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标准化条件:测验内容、施测条件、评分规则和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3)难度或应答率。

(4)信度和效度。

七、1918年,桑代克提出“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

1939年,麦柯尔进一步提出“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作业补充题:1、为什么说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分数本质上是顺序量表上的分数?答:从本质上讲,心理与教育测量的量表属于顺序量表。

(1)从使用的参照点来说,教育测量和心理测量领域的参照点均为相对零点;(2)从使用的单位来说,教育与心理测量的单位远没有其他测量的单位成熟完善。

第二章简史一、现代心理与教育测量的起源:(1)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2)高尔顿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对个别差异资料的分析之中。

学生皮尔逊创立了积差相关公式。

(3)卡特尔 1890年卡特尔在《心理》杂志上发表《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

首提“心理测验”。

(3)比内和西蒙在1905年合作完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内-西蒙量表。

第三章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一、心理特质: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

心理测量概论

心理测量概论

(二)几种常见的计算机化测验
• 基于网络的测验Internet-best Test,IBT )
• 基于计算机的测验或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采用网络 的形式实施远程测试,则称其为基于网络的测验。
• 基于网络的测验是当前计算机化测验发展的最高形 式。
五、其它分类
• (一)最佳行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
• 最佳行为测验:作答时必须尽能力找到最佳答案 。

二、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孟子: 权, 然后知轻重; 度, 然后知长短。 物皆然, 心为甚。
桑代克: 凡客观存在的 事物都有其 数量。
麦考尔: 凡有其数量的 事物都可以 测量。
•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人的外显行为客观存在,可以感觉、知 觉,进而可以测量。
• 心理学的研究证明: 可以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而推测人的 心理。
• 对被试评价所用的参照标准: 相对标准、绝对标准
• 应用相对标准的称作为常模参照测验 • 应用绝对标准的称作为标准参照测验
• (一)常模参照测验
(Norm-Referenced Test)
• 定义:以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来评 价个体发展水平的测验。
• 性质: • 执行可高可低的相对难度标准,难度的高低决
传统纸笔测验无本质不同 。
(二)几种常见的计算机化测验
• 2.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Computerized
Adapt Test,CAT)。
• 一种新的测验理念:改变传统测验千人一面形式 • 针对被试的水平即时调题、即时施测、即时反馈、
即时估算。 • 同时提高测验的效率和准确率 。 • 实现条件:新的测验理论指导、使用计算机。 • 优点明显,但技术上也还需进一步完善
• 教育与心理测量中“标准化”可以理解为是一系列 的严格标准,也可以理解为是一个过程 — 测验的标 准化过程。

心理测量概论

心理测量概论

❖2、使用质量不高的测量工具 ❖ 人的外显行为与人的心理品质只具备相关关系 ❖ 所测外显行为不是欲测心理品质的代表性行为 ❖ 测验项目只“刺激”出了欲测心理品质的一部分行
为 ❖ 外显行为不清晰、不稳定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心理测量学
六、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
❖3、施测过程和施测环境安排控制不好
❖定义理解 ❖ 1、作为现代科学的心理测量学,其法
则依据来源于多门学科: 心理学理论 教育学理论 统计学理论与技术
当前您正浏览第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心理测量学
三、心理测量的定义(续)
❖定义理解(续)
❖ 2、心理测量工具:测验 测验的本质:一个一个精心设计、精心编排,被称 为“题目”的行为刺激组成, “测验”内容千差 万别,形式林林总总。
❖ 施测过程没有统一要求, ❖ 测试指导语没有统一版本, ❖ 作答起始时间和长短不统一, ❖ 测试时的内外环境令被试不能集中精力 ❖测试过程失控、纪律混乱,舞弊 。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心理测量学
六、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
❖4、主试的不良品质 ❖主试对所测心理品质的理解有误
当前您正浏览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 心理与教育测量误差: 不仅存在而且还非常的严重。
❖ 测量研究主要任务: 研究如何控制测量的误差。
当前您正浏览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三十五页。
心理测量学
六、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
❖(一)测量误差的类型
❖ 随机误差: 所得值与实际值之间大小和方向都会随机变化 的差异值。
❖ 系统误差: 所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那种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的差异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