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精神文化论文
俄罗斯文化的女性气质
俄罗斯文化之我见——论俄罗斯文化的女性气质一切转瞬即逝\一切都是比喻和象征\无穷的目标\既然已经达到\这里是一切真理的禁地\永恒的女性\指引我们前进——题记俄罗斯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在论述俄罗斯文化的特征时,曾指出:俄罗斯人犹如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时刻期待着一个强壮的伟男子来征服她。
俄罗斯人就其心性而言是女性化的。
这位白银时代的俄国哲人把这种特性称为“俄罗斯民族之魂的女性气质”他写道:“俄罗斯灵魂的巨大灾难......都在于向村妇性转化的隐形的消极性,在于男子气概的不足,在于向往出嫁,在于期望与另一个男人结婚。
”“俄罗斯人民并不需要感到自己是一个男人,它依然像一个新娘,在国家体制面前感到自己像一个女人,屈从于力量。
俄罗斯需要一场完全独特的世界性惨剧,需要一次日尔曼的傲慢自负引起的疯狂,促使俄罗斯认识自己,摆脱自己的消极性,在自己身上激发起男性力量和感到自己负有成就尘世伟大事业的使命”。
这话虽然偏激,但也不无道理。
从历史上来看,俄国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关键点上,俄罗斯人都未曾表现出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相反,他们似乎时时处处甘于被动、受动而非施动、主动。
例如,据俄国历史学家谢索洛维约夫所说,早在基辅罗斯形成之前,苦于纷乱无主、血血亲仇杀不已的俄罗斯人,便向据说系海盗的瓦兰人求助,要求他们来“统治”和“管理”俄罗斯人。
俄罗斯人想象中的俄国文化之神是女性神祗,从19世纪到20世纪都是如此。
在俄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永恒的女性”观念的,是雅各伯麦。
他是一位善于以丰富的比喻阐释深刻神学理念的哲人。
他认为宇宙万物包括邪恶在内都是上帝创造的。
人类应该信奉“上帝的智慧”即神智,而非“爱智慧”。
上帝是个超验的存在和万能的存在。
上帝用自己的本质创造了这个世界。
人所有的理性追求和社会驱动力都是一种思乡病,即人都想和上帝合为一体。
上帝和人都具有同样的愿望。
上帝自己也渴望和古老的东方神智索菲娅即“永恒女性”结合。
初人亚当处于与上帝完美结合状态时,即使没有性,他的精神也是完美的。
苏联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
苏联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摘要】在苏联解体的背景下,政治体制的缺陷引发了文化危机,民族认同危机加剧了解体进程,思想文化自由化影响了国家统一,官僚体制对文化发展造成了压制。
这些文化因素在苏联解体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文化学思考,我们可以看到苏联解体背后深层的文化动因,思考当今社会的文化挑战和启示。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精神支柱。
只有通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挑战。
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是,政治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唯有在文化的滋养下,国家才能走向繁荣和强大。
【关键词】苏联解体、文化学、政治体制、民族认同、思想文化、官僚体制、文化危机、国家统一、文化发展、重要作用、启示。
1. 引言1.1 背景阐述背景阐述苏联解体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政治体制缺陷、民族认同危机、思想文化自由化和官僚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压制等方面。
这些因素在苏联历史背景下逐渐累积,最终导致了苏联解体的不可逆转。
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文化因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反映了苏联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问题和矛盾。
苏联解体的背景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民族和文化在这个国家中并存,因此文化因素在苏联解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认同和统一具有重要意义,而苏联解体危机的爆发,也凸显出了苏联在文化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在后续的探讨中,将从政治体制、民族认同、思想文化和官僚体制这四个方面来探讨苏联解体过程中的文化学问题,以期对当今社会产生一些启示。
2. 正文2.1 政治体制缺陷引发文化危机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治体制的缺陷,这种缺陷直接导致了文化危机的产生。
苏联在斯大林时代实行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严格控制着社会的言论和思想,限制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政府通过宣传机构对文化进行控制和审查,使得文化缺乏活力和独立性,导致文化生产的质量低下,难以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政治体制的缺陷也导致了对文化领域的严格统一和标准化,削弱了地方文化的传统和特色。
俄罗斯人的性格
俄罗斯人的性格一、勇敢顽强坚韧不拔这一个特点是世界出名的,彼得大帝为了打开通向欧洲的出海口,即现在的圣彼得堡,与瑞典人打了二十年战争,打败了瑞典几十万大军,建立了新的首都-圣彼得堡。
1812年,拿破仑率六十万大军入侵俄罗斯,结果一败涂地,被赶出俄国,并损失了大部分军队,导致以后跨台。
拿破仑说:他还从未遇到过如此顽强的军队。
在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无论是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被围的900个日日夜夜里,在莫斯科保卫战,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俄罗斯人的不屈不挠顽强战斗的精神让世界为之惊叹。
俄罗斯人小事马虎,大事不糊涂。
平时大大咧咧,粗心大意,但是到了关键时刻,特别是国家存亡和发展的重要关头,都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表现出大无畏的精神。
这个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不被其他民族所压垮,却要压倒敌人。
历史上,俄罗斯是一个军事色彩非常强的国家,他们出过彼得大帝、苏沃洛夫、库图佐夫、朱可夫等世界著名统帅。
俄罗斯崇敬英雄,年轻人的婚礼仪式之一,就是到当地一个英雄的纪念碑前献花。
在圣彼得堡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塑像前的一对对结婚青年。
俄罗斯人有很强的男子汉气慨,他们对孩子不娇生惯养,从小就培养他们的勇敢精神,常可以看到很小的孩子跟大人一起步行,而不像我国背着或抱着。
二、自尊心很强有人讲俄罗斯人是不喜欢认错的民族,到俄罗斯看一下,可以发现尽管目前俄罗斯经济不好,有的年青人也崇洋,但总体上讲俄罗斯人不崇洋媚外,更不低三下四,甚至仍然保留有一点大国沙文主义的气味,以至于在大街上很少见到英文的路标等(对旅游并不很有利)。
但他们有时也盲目骄傲,非常固执。
正好我国对俄贸易以小商小贩的低价服装和小商品为主,影响了我国形像。
使不少俄罗斯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仍认为我国还是像过去一样的落后。
三、急躁情绪俄罗斯人喜欢开快车,性急。
我曾经济见过过克林顿访问俄罗斯时,街上的内务部汽车以到少一百二十公里时速在最热闹大街上急驰。
所以有的俄罗斯人讲“我们俄罗斯人有一时的耐心,但缺乏持久的耐心。
纪念苏联作文
纪念苏联作文曾有人问起马克思,无产阶级工人革命会最先在哪里兴起,马克思当时的回答是:“我认为会在资本主义发达,工人阶级人口数量大,国民受教育情况好的国家首先出现,比如英国、德国等。
”然而,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马克思他老人家生前想都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苏联的十月革命,又被称为红十月、十月起义或布尔什维克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使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从此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之后每年的11月7日被苏维埃政府定为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纪念日。
经过一战后,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饿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便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被迫退位。
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在彼得格勒成立了。
二月革命中,工人、士兵是反对沙皇的主力军,资产阶级没有领导这场革命。
革命成功后,工人和士兵组织了自己的领导机构:苏维埃。
资产阶级在苏维埃中没有任何权力。
武装也掌握在工人和士兵苏维埃的手中。
苏维埃掌握了实际的权力,却还有一个临时政府凌驾于在他们之上,由此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意义俄国革命政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和平问题。
一个革命政权可以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用革命的战争反对反革命的战争。
另一种则是用和平诚意赢得本国和别国人民的支持,变帝国主义战争为阶级解放战争。
布尔什维克选择的是后一种政策。
这种选择是由国际、国内形势决定的。
在国内,布尔什维克刚刚夺取政权,尚不稳固。
俄国人民都在观望布尔什维克的对外政策。
在国际上,世界人民虽然厌弃帝国主义战争,但却找不到退出大战的出路。
在这种情况下,列宁预见到,如果俄国首先退出战争,就会给交战国的人民一个动力和一个榜样。
俄国革命就会从欧洲革命中找到出路。
战后的革命浪潮证明了列宁的预见。
俄罗斯民族的乌托邦精神
俄罗斯民族的乌托邦精神摘要:俄罗斯是世界最动荡、最痛苦,也是世界上最适合乌托邦狂想曲奏响的大舞台;俄罗斯文明显示出一种奇妙的混合特性,既有违抗不得的纪律,又充满着冷酷无情的压迫,虔诚中夹带着暴力。
关键字:俄罗斯民族乌托邦精神;俄罗斯文明;历史正文:“乌托邦”这个词语或许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能够看见,乌托邦(Utopia)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
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然而这只是字典里的解释。
乌托邦究竟是什么,它给俄罗斯带来多少美丽憧憬与悲欢离合?谁在勾画它?谁在赞美它?谁为它颠沛流离,谁为它血流成河?从沙皇时代到红色政权,俄罗斯的历史上为何不断出现公开信?谁在咆哮,谁在呐喊?又会是谁带领俄罗斯驶往乌托邦彼岸?俄罗斯民族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民族。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各个民族因其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的因素固然展现出迥然不同的精神风貌,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独特,任何一个民族的精神都不像俄罗斯民族精神那样复杂。
这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不仅有着横跨欧亚大陆的幅员辽阔的疆域,而且有着一部起伏跌宕、徘徊于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历史和一个对俄罗斯文化的起源和发展起着奠基作用的宗教。
这种特有的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心理意识,造就了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思想观念及其独特的思维方式。
俄罗斯思想渗透在俄苏的各个不同阶段上,无疑也在当今俄罗斯的转型过程中有所表现。
而集体主义、极端主义、平等观念,在国文化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俄罗斯思想”的具体体现。
而乌托邦,也许是人类最独特的禀赋,最古老的梦想,最向往的彼岸,也是汉语翻译的“神译”之笔。
乌托邦是一种极为虚幻、巨大、无形,无数人参与的神秘存在,当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处于某种转折关头,当一个社会终于出现历史破晓时分的黎明,或当一个国家失去理智走向狂热和浩劫时,当乌托邦走向反面而面目全非时这一种精神便开始悄然呈现。
苏联红色精神作文
苏联红色精神作文
列宁主义思想,伟大十月革命的思想,注入了劳动人民的心灵,决定了苏联士兵的品格。
伟大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使他们受到革命的锻炼,培养他们准备为捍卫自己的祖国和革命成果去建立功勋。
1944年,列宁格勒,在遭遇斯大林第一次打击之后,莫德尔元帅指挥德军进行了反包围,但是让包围圈内的红军幸运的是,德国国防军由于遭遇了斯大林的打击后,部队减员情况严重,根本无法组织,也没有足够的强大兵源的实力,能够立刻消灭被包围的苏联红军。
只能在外围包围困而不打。
不抛弃不放弃任何战友——包围圈内苏联红军可歌可泣的卫国精神
另一个方面,苏联红军遭遇被包围的第七军部队,在包围圈内也保持军队的实力和状态,这部分同志被斯大林同志临时组成一个军事集群,由包围圈内的苏联红军的第256步兵师师长科泽耶夫上校全权指挥。
而包围圈内的后勤供给方面则由苏联列宁格勒方面军的航空兵负责进行空投。
时间来到1944年2月8日,苏联航空兵总共向包围圈内的红军运入了大约21640公斤的战略物资,其中包括2500公斤军队食品和大约19000公斤弹药。
由此可见,苏联红军在1944年已经成长为了一代精锐之师,能够直面任何德军的挑战,尤其是包围圈外围的红军战友们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确实感染了包围圈内的红军指战员们,大家集中所有的
物资和装备,拼死一搏,彻底粉碎莫德尔的防御决心。
论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时代价值
论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和时代价值1.苏区精神的定义苏区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组织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广泛开展的地区。
苏区精神是在这个特定历史时期中形成并被广泛传承的一种精神文化。
苏区精神的主要内容包括:坚定的革命信仰、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艰苦卓绝的斗争意志、优良的传统文化等。
2.苏区精神的内涵2.1坚定的革命信仰苏区精神的核心之一是坚定的革命信仰。
苏区创建的初衷便是为了革命事业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苏区的领导者和广大革命者的信仰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他们相信,革命事业的胜利只能通过革命的道路实现。
2.2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苏区精神的另一重要内容是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
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苏区的领导者和人民经受着饥饿、寒冷、紧张和连续的战斗所带来的疲劳等压力。
在艰苦的环境下,苏区人民要么吃远不够的粗粮,要么完全没有衣服可穿。
但是,人们始终保持着坚强的意志和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认同。
2.3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苏区精神的第三个重要方面是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在苏区,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最优先考虑的。
苏区的领导者和干部以最大限度地关注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为己任。
他们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从各方面宣传革命思想,积极动员人民参加革命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4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苏区精神的另一重要内涵是坚韧不拔的斗争意志。
在打击反革命和保卫苏区的斗争中,苏区的领导者和人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决心和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
他们严格执行党的指示,不畏强敌,坚持团结一致,疾风知劲草,匍匐前进,不畏艰险,不惧牺牲。
2.5优良的传统文化苏区精神的最后一点是优良的传统文化。
苏区的人民深受苏联、欧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并在这些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
在苏区的生活中,农村百姓的故事、神话传说和诗歌歌谣丰富多彩。
当代俄罗斯社会中的斯拉夫主义
当代俄罗斯社会中的斯拉夫主义吴哲摘要“斯拉夫主义”本为历史名词,它产生于19世纪中期,在19世纪末趋于沉寂。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和急剧的社会转型,俄罗斯的斯拉夫主义开始复兴,并力求从传统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基础,成为当今俄罗斯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
关键词 俄罗斯 斯拉夫主义 西方主义On Slavophilism in Contemporary Russian SocietyWu Zhe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term “Slavophilism”originated in the mid-19th century and dropped out of use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In the 1990s,Slavophilism in Russia came to revive with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a rapid social transition. Slavophilism in Russia,with all its efforts to seek value basis from tradi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ideological trends which could not be ignored in contemporary Russian society.Keywords Russia; Slavophilism; Westernism引言长期以来,俄罗斯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要脉络,即围绕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西化与本土化、民主与专制等问题而展开的思想与道路的纷争。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社会政治和经济急剧而深刻的变革,社会发生重大转型,“俄罗斯向何处去”成为俄罗斯人思考最多的问题。
这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保守与激进、国内与国际的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俄罗斯社会变得错综复杂,充满变数和不确定性。
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文化
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文化苏联和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各有千秋,相互辉映,是世人瞩目的文化遗产。
苏联是20世纪最伟大的国家之一,其奉行的社会主义思想和文化大革命对全球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文学、音乐、艺术、哲学等领域的创造力一直令人折服。
一、苏联文化的贡献苏联曾是文化大国,其影响力涵盖了全球。
苏联的文化注重民族性、人民性、社会主义性,并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和革命精神。
该国文化代表人物乘着社会主义思想的东风,创造出了大量的独特文艺作品,演绎出了许多让世界赞叹的卓越哲学思想。
苏联文化的贡献之一是对雕塑艺术和建筑艺术的推动与促进。
苏联将人民的利益纳入到设计中,在建筑中推崇实用性,设计的建筑物具有代表图案的装饰,根据与建筑物相关联的部门或组织的活动来进行装饰。
多数建筑以轮廓明显、色彩鲜艳为特点,如“人民友谊宫”“列宁图书馆”等,建筑风格强调实用性和美学的结合。
而雕塑艺术则是在苏联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民众看到的是那种丰富的乐观主义和积极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工农之父”、卡林·米哈伊洛维奇·马克西莫维奇的雕塑等。
苏联文化另一个重要贡献是推动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
苏联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占有重要位置,而且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影视作品,苏联电影声援了社会主义思想、奋斗精神等,极具底气和号召力。
苏联歌曲和舞蹈的创作成就也不容忽视,镌刻在人民心中的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红苹果》,无不被视为国宝。
二、俄罗斯文化的魅力俄罗斯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孕育了独具风格的文学、音乐、舞蹈、戏剧和其他形式的艺术。
俄罗斯的文化财富不仅在多样的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还表现在气质上。
俄罗斯人以其激情、精神、自信而著名,这种气质在其文化中有着深刻的表现。
俄罗斯的文学为世人所称颂,其代表人物多半是具有天赋异禀的作家。
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果戈里、普罗霍洛夫、格里格里塔斯、帕斯捷尔纳克等作家屈指可数,其著作均是影响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俄罗斯的文化与社会制度
俄罗斯的文化与社会制度俄罗斯是具有浓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国家,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特色的社会制度备受人们关注。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俄罗斯的文化和社会制度。
一、俄罗斯的文化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标志,体现着这个国家或民族的价值观、人文传统和历史沿革。
俄罗斯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它包含了艺术、文学、音乐、舞蹈、建筑、风俗等诸多门类。
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俄罗斯特有的文化魅力。
首先,俄罗斯的文学创作以俄罗斯文学大师普希金为代表,包括了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两种形式。
俄罗斯人热爱普希金的诗歌,把他视为俄罗斯民族文学的代表和标准。
同时,普希金也成为了俄罗斯文化的代表人物之一。
此外,俄罗斯文学还产生了高尔基、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一系列世界著名的文学巨匠,他们的作品不仅吸引了俄罗斯本土的读者,也被广泛地翻译成其他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其次,俄罗斯音乐文化以古典音乐为主,作为西方古典音乐的一个强大分支,俄罗斯的古典音乐创作可以与欧洲古典音乐相媲美。
伴随着俄罗斯人民的历史,俄罗斯音乐的发展历程也充满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印记,尤其是在20世纪中期,俄罗斯的战争和苦难更是为音乐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大量的道德支持和历史纪念。
最后,俄罗斯的艺术作品和建筑设计以其宏伟壮观、优美精湛而著称。
俄罗斯有许多世界著名的建筑和古迹,如圣彼得堡的冬宫、莫斯科的圣瓦西里大教堂、叶卡捷琳娜宫、列宾美术馆等。
同时,俄罗斯的绘画文化也是举世闻名的,以众多俄罗斯画家的作品而享誉世界。
二、俄罗斯的社会制度除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之外,俄罗斯的社会制度也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俄罗斯的社会制度由苏联的传统和俄罗斯本土的实践相结合组成。
俄罗斯的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两大类。
首先,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是基于联邦制的议会制民主制度。
联邦制是指各个行政实体互相独立,而议会制是指政权机构由选举产生。
这种政治制度保证了政治决策的公正性和民主化。
同时,俄罗斯的总统也是俄罗斯联邦的元首,他拥有强大的行政权力,负责国家的军事、外交、警务等各个方面的行政管理。
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传统
俄罗斯的历史与文化传统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这些历史和传统形塑了俄罗斯的独有风貌,使其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地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俄罗斯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传统,力图带领读者领略俄罗斯的风采。
一、俄罗斯的历史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至9世纪。
然而,如果说要找到俄罗斯的真正起源,我们需要倒溯到基辅罗斯。
这是一个由斯堪的纳维人建立的国家,早期的俄罗斯及其领土,都是由基辅及其附近城市建立的。
在俄罗斯的历史中,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
其中最著名的之一是彼得大帝。
他在18世纪初期统治俄罗斯,并在俄罗斯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上进行了重大改革。
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俄罗斯经历了种种挑战和变革,历经苦难,最终在1917年爆发了一场政治革命。
1922年,苏联成立,俄罗斯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和经济上的改革也随即进行。
然而,随着苏联解体的到来,1991年12月,俄罗斯成为一个民主的、多党制的国家,自此,俄罗斯再次经历了自己的变革。
二、俄罗斯的文化传统除了悠久的历史,俄罗斯还拥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俄罗斯在文化、艺术和文学方面都有着许多功绩。
其中最著名的文学家之一就是杜斯妥也夫斯基。
他的作品将俄罗斯文学带入到全新的时代。
俄罗斯的音乐和舞蹈也是文化传统之一。
在音乐方面,俄罗斯拥有出色的作曲家。
例如,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被公认为是世界顶尖的作品之一。
在舞蹈方面,俄罗斯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即芭蕾舞。
由于俄罗斯人的才华和工匠精神,俄罗斯芭蕾舞享誉全球。
俄罗斯的艺术也很出色,例如,俄罗斯的优秀油画家伊万·叶菲莫维奇·谢里行作品有不少让人印象深刻。
俄罗斯美术和书法等方面的传统也非常重要,已经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并在各种国际艺术展览中展出。
三、俄罗斯的异域风情俄罗斯是一个拥有千姿百态的文化和历史的国家,因此可能在街头巷尾,或者城市乡村之间,在不同的地方都可以感受到俄罗斯的独特风情。
苏联的心灵:共产主义时代的俄国文化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俄国状况俄国帕斯捷尔 纳克文化
俄国
星期
时代
苏联
文化 斯大林
作家
共产主义
俄罗斯
苏联
阿赫玛托娃
帕斯捷尔纳克
知识
交谈
内容摘要
本书收录了以赛亚·伯林关于苏联的一些从未发表过的文章。既有对二战后他与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 等苏联作家的几次著名会晤的记叙,也有他呈交给英国外交部的关于斯大林统治下苏联艺术状况的公文;既有对 曼德尔施塔姆和帕斯捷尔纳克的肖像描绘,也有他访问苏联后对苏俄文化的印象速写;等等。以赛亚·伯林从身 世与文化上都与俄国有着直接的渊源,对俄国知识阶层有深刻的同情与了解,本书为我们了解苏联时期俄罗斯的 文化生活一般状况,以及知识分子的遭遇与命运,提供了非常珍贵的材料。
没想到这么难读,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上一本《浪漫主义的起源》比起来大打折扣,原因一半是翻译不流畅, 一半是名词不熟悉。
读过最好的对于俄国和苏联精神文化的记录和评论,读过只觉得悲哀,我还不如伯林更乐观,在这种环境下, 终究是没有希望的,而且这也并不是悲剧,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拿来启发后人的,连错误和痛苦都只是劣质的 复制品。
那些询问当前政治的人通常不带什么偏见,有的只是聪明的大孩子般的好奇。
目录分析
01
导言
02
编者序言
03
斯大林统治 下的俄罗斯 艺术
04
访问列宁格 勒
06
与阿赫玛托 娃和帕斯捷 尔纳克的交 谈
05
苏联里的文化作文素材
苏联里的文化作文素材我在苏联学习了五年。
在这五年中,我接触到很多苏联青年。
他们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给我以难忘的印象,他们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更给我很大的启示。
苏联青年善于学习,善于工作,也善于生活。
他们常常讲着一句话:“紧张的工作,文化的休息。
”他们很重视自己的文化生活,认为这是获得全面发展的一个条件。
我的一位苏联同学就说过:“只搞好业务学习,不算完成任务,还必须培养自己成为全面发展,有高度文化修养的人。
”列宁格勒团委书记罗维科夫同志也告诉我:“如果我们有一个团员成天只死读书本,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不看小说,不进戏院,也不参加社会活动,那我们不能说他是一个优秀的团员。
”契诃夫小说“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可夫和果戈理小说“死魂灵”中的加洛甫其卡(意思是小盒子),这两个生活兴趣极其平庸的典型人物,是苏联青年常常提到的。
他们看不起这种人物的生活;也嘲笑学校中那些只扣书本丝毫不注意文化生活的同学是“干面包”和“科学的奴隶”。
他们很称道车尔尼雪夫斯基小说“怎么办?”中的女主人薇拉·巴夫南夫娜。
在中学教科书中描为:“她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书看得很多,酷爱音乐和戏剧,歌唱得很好。
她不仅迷恋于自己工作,把工作做得很有成绩,而且善于使自己快乐起来。
”在苏联青年看来,这种人是新人,是自己生活的榜样。
苏联青年的生活的确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酷爱文学艺术书籍。
谈起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车尔尼雪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高尔基……,简直是如数家珍;而哥德、席勒、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巴尔扎克、莫泊桑、雨果、杰克伦敦对他们也不陌生;中国的鲁迅、郭沫若、茅盾、丁玲的作品也常在他们当中传诵。
一个不到十几的儿童可以随便给你背诵普希金、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句,一个普通的中学生能够告诉你许多优秀小说中人物的性格。
他们更常常利用文学知识来进行游戏活动。
在中学生的晚会上,就常有人化装成各种文学作品的人物,按照小说描为的情节来动作,让大家来猜。
从“聚合性”概念看俄罗斯集体主义精神
从“聚合性”概念看俄罗斯集体主义精神俄罗斯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传统的国家,其集体主义精神根深蒂固,与其特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从“聚合性”概念的角度来看俄罗斯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特征。
要理解俄罗斯的集体主义精神,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聚合性”这一概念。
在社会学中,“聚合性”是指一个社会群体以集体利益和团结合作为核心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聚合性的社会群体通常强调集体主义、团结和社会和谐,而不是个人主义、竞争和自我实现。
在俄罗斯,类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贯穿于整个社会结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政治文化。
俄罗斯的集体主义精神可以追溯到其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在俄罗斯的传统文化中,家庭、宗教和社区关系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人们习惯于依赖和支持彼此。
这种强调家庭和社区的价值观反映了俄罗斯社会的聚合性特征,人们倾向于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愿意为了家庭和社区的利益而作出牺牲和努力。
俄罗斯的集体主义精神也与其特殊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密切相关。
在苏联时期,集体主义被政府强制推行,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和集体农业,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强调共产主义思想和集体集体化的精神。
尽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剧烈变革,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仍然根深蒂固,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俄罗斯的集体主义精神也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体现。
在俄罗斯的经济体制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苏联时期,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和集体农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强调集体生产和集体分配。
尽管在市场经济改革后,俄罗斯的经济系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但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仍然深深影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
俄罗斯人民习惯于依赖和支持彼此,愿意为了集体的利益和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工作,形成了一种集体合作和互助的经济文化。
俄罗斯的集体主义精神在社会、政治和经济方面都得到了体现,具有强烈的“聚合性”特征。
苏联“解冻时期”文学
苏联“解冻时期”文学解冻时期的文学活动是苏联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代,也是苏联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期。
苏联“解冻时期”文学精神体现了一种以文艺为媒介,试图从劳动社会从中发现价值观和精神内涵,释放内心涌流的紧张和斗争,以此来激发社会改革和进步的新精神,如同文学家弗拉基米尔尼洛夫所说,“文学和社会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社会的进步必须以文学的形式体现出来才能获得真正的精神实现。
”苏联解冻时期的文学,正如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中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学创作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变:一个是以前苏联文学“真实主义”运动,逐渐走向抽象文学;另一个是苏联的文学思想,在“解冻”期间把突出的政治色彩减少了,实现了解放思想的历史过程。
最后,苏联文学转变的最重要标志是不断的政治自由化和社会转型,也就是说,在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发展中,苏联文学从唯物主义逐渐转向实用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苏联“解冻时期”文学探讨了不同的社会问题,出现了许多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包括弗拉基米尔尼洛夫的《此刻的世界》、《阿拉贡的克里拉斯》、萨列格马格尼茨基的《就办事来说话》,这些作品倡导一种建筑性的实践,他们提出新的思想,让人们重新思考旧式社会制度,激发社会改革和进步的新精神。
从文学类型上看,苏联“解冻时期”文学也呈多样化态势:一方面,流行小说、戏剧和短篇实验小说等普及文学蒸蒸日上,大家都在寻求最新的生活经历和技术现象的创作;另一方面,有革命文学、政治文学和实验文学等,它们通过社会话语的创造,反映改革实践中的社会生活和发展。
总而言之,苏联“解冻时期”文学也是苏联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的文学既反映了当时发生的社会变革,又改变了原有的文学法则。
文学家们从中创作出很多优秀作品,以此来激发社会改革和进步的新精神,感受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的鲜活魅力,神奇而有说服力。
魅力苏联阿尔卡基布霍夫读后感
魅力苏联阿尔卡基布霍夫读后感读完阿尔卡基·布霍夫写的关于苏联的那些事儿,就像被卷入了一场奇妙又宏大的冒险。
首先呢,布霍夫笔下的苏联充满了一种独特的活力。
他就像一个特别会讲故事的老朋友,把苏联的大街小巷、人们的喜怒哀乐都摆在你面前。
从那些描写里,我仿佛能看到苏联的建筑,高大而带着一种古朴的厚重感,街头巷尾到处是忙碌又充满热情的人们。
这种活力可不是那种短暂的兴奋,而是像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贯穿在整个苏联社会的肌体里。
苏联的文化在他的书里就像一座巨大的宝藏。
那里的文学、音乐、舞蹈啥的,就像是宝藏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我以前就知道苏联有好多伟大的作家、音乐家,但是通过这本书,我感觉就像真正走进了那个文化的大花园。
就拿文学来说吧,那些伟大的作品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和当时苏联人们的生活、梦想、困惑紧密相连的。
就好像每一本书都是苏联这个大舞台上的一个小角色,一起演绎着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还有啊,书里描写的苏联人的精神特别打动我。
感觉他们有一种特别坚韧的劲儿,不管是面对困难还是挑战,都能咬着牙顶上去。
就像他们在建设自己的国家的时候,那种齐心协力的样子,就像一群蚂蚁,虽然每一只都小小的,但是合在一起就能搬动巨大的石块。
这种精神就像是一种强大的磁场,把苏联的各个角落都紧紧吸附在一起,让这个国家充满了凝聚力。
不过呢,书里也没有把苏联描绘得完美无缺。
他也提到了一些问题,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上偶尔有几笔不太协调的颜色。
但是这反而让整个画面更加真实,让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虚幻的理想国,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过的、有血有肉的国家。
读完这本书,我就像是做了一场很长很长的梦,梦里我在苏联的土地上漫步,感受着那里的魅力。
这种魅力不仅仅是因为那些宏伟的建筑、伟大的文化,更是因为那里的人,他们的热情、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
阿尔卡基·布霍夫就像一个神奇的导游,带着我领略了苏联那独特而迷人的魅力世界,让我对那个已经远去的国家有了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切感和敬意。
苏联的影响阅读感想
苏联的影响阅读感想《苏联的影响》主要简述了俄国共产党(共产国际、苏联)对于红色中国的积极影响以及中华苏维埃具有的国际主义精神。
中国青年崇拜列宁,爱戴斯大林。
俄国的影响主要是精神上和思想上的一种活榜样,一种产生希望和信念的理想,帮助中国人锻炼具有钢铁般英勇的性格。
崇拜俄国苏联,分享俄国革命的集体经验,有抄袭、模仿外国思想、制度、方法、组织等,但在借用中也有不少改到。
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策略路线、理论领导等也是在共产国际的密切指导之下。
中华苏维埃政府,“宣布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苏联是它的忠实盟友”,高呼“世界革命万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的口号。
对西班牙内战的发展极其关心。
共产党采用的是共产主义的纪律,共产党抛弃了中国封建的糟粕礼节,对斯诺我的热情也是“国际主义性质”的最好实例。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之深,不但是一种哲学,甚至代替了宗教信仰。
在这一类中国青年当中,列宁几乎是崇拜对象,斯大林是最受他们欢迎的外国领导人。
列宁具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胸襟,他所具有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深深打动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心。
他们直率、坦诚、纯朴、不绕弯子、有科学思维。
对中国苏维埃人的高度评价,他们是具有先进思想又质朴真诚的人。
受苏联的影响不但在思想上,文化上也有影响。
许多红色歌曲引用了苏联的音乐,在苏区广为传唱。
经典、风靡的《喀秋莎》《小路》《草原骑兵》等等都是苏联歌曲。
俄罗斯文学的追随者,例如,马克西姆·高尔基的作品要比除鲁迅之外的所有中国作家的作品更畅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也送来了丰富的苏联文化。
鲁迅曾在《祝中俄文学之交》中称“俄国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可见当时其影响之大。
十年的实证过程消除了不加区分全盘照搬的做法,结果产生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苏维埃制度。
借鉴的过程中进行符合实际的改动,使制度越来越符合中国的情况。
苏联 思想汇报怎么写
苏联思想汇报怎么写
苏联思想汇报范文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是贵单位的一名青年员工,很荣幸能够有机会给您写一份关于苏联思想的汇报。
苏联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苏联的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对于我个人而言,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想谈谈苏联的无私精神和集体意识。
苏联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集体主义精神,他们以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为主导思想,为了实现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他们毫不犹豫地为之付出自己的一切。
苏联人民相信,只有通过团结协作,才能够实现人民的共同利益,推动社会的进步。
其次,我想提及苏联对于教育和科学的重视。
苏联的教育体系非常完善,他们重视培养青年一代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苏联的科学家们也取得了许多重大的突破,他们的成就受到了世界的广泛认可。
苏联的科学家们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他们的精神激励了我追求知识的欲望,并坚定了我成为一名科学家的决心。
最后,我想强调苏联对于文化艺术的重视。
苏联的文化艺术发展非常繁荣,他们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深受人民喜
爱。
苏联的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苏联的文化艺术传承了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启示。
总之,苏联的思想对我个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教给了我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了我的科学思维,激发了我对文化艺术的热爱。
我相信,通过学习和传承苏联的优秀思想,我将能够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
敬礼!。
《童年》中的苏联社会与成长经历
童年中的苏联社会与成长经历概述本文将探讨童年时期在苏联社会中成长的经历。
苏联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
通过个人童年经历,我们可以了解苏联社会对于孩子们成长和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社会背景政治体制:社会主义苏联于1917年建立起社会主义政权,实行共产党领导下的集体所有制和计划经济。
这种政治体制下,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巨大,并强调培养劳动者阶级意识和国际主义精神。
经济状况: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为了推进工业化,苏联实行五年计划,并将农业进行集体化。
这导致城市规模快速增加,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不断壮大。
文化环境:艺术与儿童文学繁荣苏联文化在20世纪上半叶处于鼎盛时期,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广泛发展。
儿童文学尤为重要,作家们积极创作各种富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作品。
童年成长经历教育体制:重视教育普及苏联政府致力于提供免费且普遍的教育机会,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基础教育。
义务教育从6岁开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等课程。
集体化生活:共同生活与集体活动在苏联社会中,许多人居住在集体农庄或大型公寓楼里。
这种居住环境使得孩子们有机会与同龄人玩耍并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儿童文化:读书、绘画和音乐苏联的儿童文学繁荣,许多经典作品如《彼得和狼》以及过往几代人熟知的绘本在此时期问世。
阅读这些书籍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让他们接触到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劳动教育:实践与劳动技能培养劳动教育是苏联社会中重要的一部分。
一些学校设立农场或工作坊,让学生参与实际的农业或手工制作工作。
通过劳动实践,孩子们学习了解农田和工厂,并培养了自主、创造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影响与启示集体主义与道德观念在苏联社会中成长,孩子们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注重团结、公平和互助。
这种集体主义观念对其后成年时期产生深远影响,并塑造了他们的价值观。
教育优先发展思维苏联社会对教育高度重视,给予了每个孩子获得基础教育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财富总和”说。这是一种在苏联最为流行、影响最大的观点,广见于一些哲学 辞典和大百科全书中。最早见于1955年出版的《简明哲学辞典》: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 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社会发 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在技术进步、生产经验和人们的劳动技能方面,在教育、科学、文学、 艺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设施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从比较狭隘的意义上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 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8] 虽然在六 十年代一些学者对于这种观点进行了“严肃和认真的”、 “令人信服的”批判,但是1963年 出版的《哲学辞典》和196d年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仍然坚持这种“财富总和”说(虽然 在表述上与以前的有点不同——详见1963年版的第222页,1964年版的第3卷第118页),而且 至今还有相当大的市场(详见1980年俄文版《哲学辞典》173页)。批判这种“财富总和”说 的学者认为,这种观点“赋于文化一种静态的性质,具有‘博物馆’和‘储藏库’的特点,而 不是活的运动的过程”。 [9] 还有更为激烈的言词,说“这种‘价值’理论观点站到了拥护形形色色 的主观主义和专断现象的立场上,也包括站到了拥护与阶级和全人类极端对立的无产阶级文 化派的立场上,起到了不好的作用”。 [10]
苏联学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为了证明自己正确,往往求教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 著作。但是对于马列经典著作中关于文化学说的理解大相径庭。他们认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全部概念和范畴都在丰富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解决不同的理论问题和政治问题 时,某些概念可以用于不同的意义,因此对某些过程和现象按照一定的观点作出新的解释的 做法是合情合理的。这就为对于马、列著作中关于文化的学说的各种各样的不同理解找到了依 据,提供了更加广阔的余地。概括地说,一些学者认为马、列经典作家是从广义上来理解文化 的;持相反意见的学者则认为马克思、列宁恰恰是从狭义上来理解文化的;有的学者认为, 因为列宁没有说过“物质文化”,因而“物质文化”的概念在哲学范畴体系中未必是需要的。 [7] 在这里,我们愿意择其重要的、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向读者作一概括的介绍。
在二十年代下半期、三十年代以及四十年代,苏联虽然在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均有相当的发展,思想教育工作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系统阐述文化理论的论著一部 也没有。不过,在1937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的“文化”词条中提到了“精神文化” 这个概念。可以认为,在苏联的重要出版物上也许这是第一次出现“精神文化”这个术语。“词 条”的作者是在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家把“文化的低级形式称为物质文化。文化的高级形式称 为精神文化”这样的观点时,使用这个术语的。作者还认为: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精神文化 对物质文化的依赖关系,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这样的表述中至少可以 看出: 1、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文化可以区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2、“精神文化”和 “社会意识”,“物质文化”和“社会存在”是同一系列的概念。但是作者没有进一步阐述精 神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文化是许多社会知识领域(考古学、人类学、心理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研究的对 象,所以每个领域都会有自己的文化定义。在考古学家的眼中,文化是物质客体的总和;人 类学家把文化看作物质文化的对象,习俗和传统;心理学家是从个人行为的角度研究文化 的;史学家主要研究某个具体的社会制度的文化;社会学家则把文化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 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家则注重研究文化的职能和哲学观点。我们可以把文化定义的不同观点大 致归纳为三类,即“财富总和”说、 “精神生活”说、 “创造性活动”说。为了准确表达一 些学者在文化定义上的观点,让我们摘录一下有关著作的冗长引文也许是合适的。
(三)“创造性活动”说。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作是《马列主义文化理论原理》。这本书 的作者写道: “文化是人们(个人、社会集团、阶级,民族乃至整个社会)在物质和精神生 产领域中,为了掌握世界所从事的积极的创造性活动。在这种活动的过程中,人们进行社会 上有意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保管、分配和消费;文化又是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物 化了的财富本身的总和”。 [13] М·П·基姆指出“这个定义没有反映某种本质的东西,由于缺 乏这个本质的东西,文化成了非常抽象的、缺乏历史性的现象”。 [14] 他认为文化的思想特征 是文化的本质特征。
七十年代是苏联文化理论研究的盛期。不仅相继出版的专著和散刊在各种刊物上的有关 文章的数量相当可观,而且专著和文章的质量也具有一定水平,并且形成了一些理论派别和象莫斯科、列宁格勒、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罗斯托夫、耶烈万、第比利斯、塔什干等几个研 究中心。不同学派的交锋在他们的著说中都有反映。直接冠以《X X X的精神文化》的篇名屡见不鲜。
如果我们查阅一下解释这些概念内涵的参考书籍,象《哲学辞典》或《哲学百科全书》,的 确可以发现,对“文明”和“文化”这两个概念的认识非常不同。有的地方,直截了当地说 文明是文化的同义词,但另一处则不同程度地认为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1977年底, 苏 《哲学问题》杂志曾组织讨沦“文化、历史、观实”问题的圆桌会议,某些与会者谈到“文 明”和“文化”概念的内涵,反对将“文明”和“文化”作为同义词运用。为了品味这两个概念的细微差异,我们不妨引述一下苏联科学院院士В·А·恩格尔哈特在圆桌会议上的发言, 他对“文明”和“文化”作了这样的区分,他说: “……文明包括每一个普通消费者都可以 享用的价值,文明是物质需求满足程度的某种评述,是对人的需求的一种了解。我认为,按 人口平均计算所占有的小汽车、电视机、吸尘器数目等,就是文明的价值;而文化则包括另 一些价值,这就是宇宙、博物馆、剧场、大学。当然,象善与恶、利益和美这样一些哲学范 畴,也属于文化价值”。 [16]
还必须指出,苏联学者在探讨文化的概念时,还经常联系文明(UHBHJIH3AUHH)的 概念。苏联学者对于“文化”和“文明”的概念也是有争论的。苏联学者中存在着三种关于 “文化”和“文明”概念的观点:1.把“文化”和“文明”作为两个相同的概念使用;2.认 为“文化”的概念比“文明”的概念要宽,文明是文化的组成部分;3。“文化”和“文明”是两个方面,两种对社会生活的评述,文化是社会精神发展水平的基本评述,文明是社会物质发展水平的基本评述。 [15]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文化理论研究开始活跃起来。究其原因,用苏联学者的话来说: “共产主义建设的内部任务……和现实思想斗争的情况,决定了全面研究文化理论问题的社 会需要”。 [3] 1964年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Д·И·切斯诺科夫编写)第一次提到了 文化问题,研究了“文化”的概念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其他概念的关系,从此以后,把文化作 为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在一些教科书和学术著作中都有反映,1966年苏联“科学”出版社 出版了一部集体撰写的题为《共产主义与文化》一书,虽然这部专著的一些观点后来遭到了 一些学者的批判,但它仍然不失为苏联第一部关于文化理论的基础研究论著。1968年出版的 В·М·梅如耶夫的《论文化概念》和1969年出版的З·С·马尔卡良的《文化理论概要》,也是两部 较为重要的文化理论著作,书中的一些观点后来被一些学者广为引用。1963年出版的《苏联 哲学辞典》和1964年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都明确区分了“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概 念。
五十年代,苏联个别学者(如М·П·基姆)才开始系统研究文化理论问题。1953年出版的 《苏联大百科全书》和1955年出版的《简明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概念,但仅仅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就 是社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 [2] 这样的角度提到这两个术语的,至于这两个概念 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二、精神文化的概念和结构
在科学认识的任何领域里,研究对象的确切定义,乃是准确揭示正在研究的对象、它的 发展过程,以及与这个对象有关的课题的必要条件和前提。马克思说过: “无规定也是规 定,而且是最坏的规定”。 [4] 探讨文化的定义,很自然要联系文化的定义。然而,苏联学术界 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关于文化的严格的科学定义。苏联学者早些时候的研究目标主要集 中在诸如文化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和对文化定义的阐释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学者考 证得很细,近乎“繁琐”,甚至考证断言,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的作品和书信中从没有用过 “文化”这个词,而是习惯用“ОБРАЗОВАННОСТЬ”和ПРОСВЕЩЕННОСТЬ”(受过教 育、有学问、有文化)这样的词;又说在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初的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中,也 没有发现“文化”这个术语,等等。 [5] 有的研究者作过统计,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 多达300种左右,因而就释义本身进行分类也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任务,以至有的学者呼吁“应 该缔结一项限制(定义)继续增长的协议”。 [6] 不过,也许正是这种对于文化概念的不同理 解的情况,给了一些学者一个幸运的机会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促成了文化理论研究的 “繁荣”局面,致使大量的文化理论专著和文章的相继问世。
文化问题、思想教育问题,在列宁的理论遗著中,特别是在他的后期著作中,占有非常 重要的位置。列宁不是以“纯粹”的形式抽象地提出文化问题和思想教育问题的,而是同共 产主义的总目标、同社会的革命改造、劳动群众的政治教育和精神发展联系在一起提出这些问 题的。列宁不仅对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的教育、科学、文学、艺术,而且对劳动文化、 生产经验、经营管理知识以及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问题,都有不少重要的精辟论述。总之,列 宁把文化的概念理解得很广,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现象。但是,列宁从来 没有对文化下过正式的定义;对这个概念没有作过系统的阐述,因而也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理 论体系;他甚至没有用过“精神文化”和“精神生产”这样的术语。
--------------------------------------------------------------------------------
徐志文 来源:《苏联东欧问题》1984年第5期
苏联通常把文化分为狭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文化”和“精神文化”概念作为 同义词用的现象也不少见。我国最近常说的苏联精神文明理论,严格地讲,实际上指的是苏联 的精神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