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转运交接检查评分表
病人转运交接考核表(急诊入院、转科、院内检查治疗)

病人转运接考核表(急诊入院、转科、院内检查治疗)
科室 项目 伤口敷料清洁、干燥 根据病情正确处理静脉通道及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剂等药物使 转 用 运 前 气道通畅、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给予吸痰 准 备 保护病人隐私,注意保暖 向陪检员交待注意事项 陪同人员位于病人头部、脚朝前,上下坡时保持头部最高位 遵医嘱观察并记录病情、生命体征、面色、神志等 途 留置管道保持通畅、连接良好无滑脱 中 观 察 便携式氧气筒氧流量合适 平车使用护栏、轮椅使用约束带确保卧位安全 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 核对腕带信息、确认病人身份 交接呼吸道通畅性、及时吸痰、正确调节氧流量 转 运 交接病人诊断、治疗、皮肤、管道、带入药品、物品及病历等并 后 记录 交 接 妥善处置管道、在位通畅、有效引流 病人取舒适、安全卧位 1-1 样本量 考核内容 检查时间 得分 分值 2 2 3 3 3 3 5 3 3 2 2 5 5 3 3 3 缺陷记录
新生儿转运考核评分表

2
安全舒适
10
新生儿转运箱转移到救护车上时,切记锁好安全扣,防止转运路途颠簸造成患儿不适及意外发生,插上救护车电源
10
8
6
4
操作过程
40
1到达外院后协助医生完成院外救护,认真核对患儿姓名、性别、穿好衣服,包好包被,防止着凉
2接到患儿后轻轻打开温箱门,置患儿于转运箱内(头部向后)
3患儿如要吸氧,打开氧气阀门,调节好氧浓度。吸痰时打开吸痰机的按钮,调节吸痰机的负压
2转运箱使用方法正确、熟练
5
5
4
4
3
3
2
2
总分
100
科室: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核成绩:__________
监考老师: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生儿转运评分表
项目
总分
技术操作要求
评分等级
实际得分
备注
A
B
C
D
仪表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5
4
3
2
评估
10
检查转运箱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各电源线接触良好。检查急救箱用物备
10
1备好患儿的床单、枕头、被子
2出车前先开启直流电源,做好温箱的预热(32℃-34℃)
5
5
4
4
3
3
4如有气管插管的患儿应先按顺序接好呼吸机并固定。(医生调好参数)转运过程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
5
5
10
20
4
4
8
15
3
3
6
10
2
2
搬运技术及护理操作评分标准表

搬运技术及护理操作评分标准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操作目的将患者及时、迅速、安全地转运至安全地带,防止再次受伤。
评估要点1、患者的病情、活动能力、沟通、理解及合作能力、心理状态。
2、受伤部位、程度、受伤原因和环境。
3、搬运距离和搬运者的体力。
操作人员: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操作准备物品准备:根据患者情况准备相应的搬运工具。
3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评估患者。
52)洗手,戴口罩,戴手套。
3 3)担架搬运法:由3-4人组成一组,将患者移上担架;患者头部向后,足部向前,以便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向高处抬时,前面的人要放低,后面的人要抬高,使患者保持水平状态;向低处抬时,则相反。
104)徒手搬运法(1)单人搬运法:A:扶持法:①救护者站在患者侧方;②患者一手臂搂住救护者肩部;③救护者用外侧手牵患者的手腕;④救护者内侧手扶持患者腰部,扶其行走。
B:抱持法:①救护者站在患者侧方;②一手托患者背部,一手扶住大腿;③将患者抱起或背于肩上;C:背负法:①救护者站在患者面前,微弯背,将患者背起;②患者不能站立时,救护者躺在患者的一侧,一手握住患者的肩,另一手抱住腿,将患者背在背上,然后慢慢站起。
10(2)双人搬运法:A:椅托式:①两人分别以左膝和右膝跪地;②两人各以一手伸入患者大腿下,两手互握;③另一手彼此交替,支持患者的背部,将患者抬起。
B:拉车式:①救护者1人站在患者头部,两手插入患者腋下,将患者抱在怀中;②另1人站在患者两足中间;③2人步调一致抬起患者,让患者卧式而行。
C:平抱法和平抬法:①救护者2人并排或一前一后、一左一或站立;②将患者平抱或平抬。
10(3)三人或多人搬运:①3人并排,将患者抱起;②步调一致前进,也可多人面对面站立将患者抱起。
55)特殊伤员搬运方法:(1)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将伤员双腿屈曲,腹肌放松,防止内脏继续脱出。
切忌将脱出的内脏送回腹腔,以免造成感染。
运转病历检查评分表与标准2011版

6.体格检查项目齐全,记录全面系统,有专科重点检查。
7.精神检查不漏项,发现异常时要有客观、准确的文字描述。
8.辅助检查(入院时已获得)结果抄录正确。
9.诊断确切,依据充分,主次排列有序。
10.主治医师在48小时内有审核签字。
入院记录未按时完成。
20
一般项目填写不全
2/项
必要的辅助检查空缺
3
诊断不确切、依据不充分
10
主要诊断漏诊或误诊
10
应有而无修正诊断
2
无医师签字
2
48小时内无主治医师审核签字
2
首次
病
程
记
录
10分
1.首次病程记录应在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内容包括病例特点、生命体征记录、专科检查情况、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诊疗计划等。
2.精神科病历需供史者签名。
5.疑难、危重病例有病情讨论记录。
6.交接班或转科必须有记录。
7.住院时间超过一个月的要有阶段小结。
8.抢救记录必须及时完成,特殊情况下必须在抢救后6小时内补记。
9.特殊检查(治疗)操作应及时记录。
未按规定时间书写病程记录
2/天
病程记录内容不全面,遗漏躯体疾病的情况处理、无阳性检查结果记录或分析不正确
2/项
抢救病历无抢救记录
5
抢救记录内容有缺陷(指病情变化、抢救时间及措施、参加抢救人员姓名、职称)2/项Βιβλιοθήκη 无交接班记录、无转出、转入记录
2/次
无阶段小结
2/次
缺特殊检查(治疗)记录
5
特殊检查(治疗)记录有缺陷
2
缺已会诊记录单
5/次
患者转运交接质量查检表

24
交接患者心理状态、阳性体征
25
交接物品、药品、护理记录等
26
交接完毕双方填写转运交接单,并签名
27
护理人员知晓支持性文件内容
编号:hlzljcbz-bf-01-018
7
用物、仪器、设备准备齐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8
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随行
9
告知患者及家属,取得配合
10
通知接诊科室及急救电梯,做好相关准备
11
掌握转运途中出现意外的处理预案和措施
转运中
12
专人负责转运,危重患者应由医生、护士共同陪同转运,护士站位正确(头位)
现场查看或提问护士
13
搬运患者符合操作规范
14
患者转运交接质量查检表
科室: 检查者: 检查日期:
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评价结果
是
否
支持性 文件
1
患者转运交接制度与流程
查阅资料
2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抢救流程
3
转运交接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转运前
4
核对患者信息、确定患者身份
现场查看或提问护士
5
全面评估转运患者的病情及相关风险,以判断患者能否进行转运
6
规范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
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体位
1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6
输液通畅、滴数符合要求、无渗漏
17
各种管道护理符合规范要求
18
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19
使用绿色通道、减少转运时间
20
主动与患者沟通,重视患者主诉
交接
21
与接诊护士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身份
病人转运交接检查评分表

检查 科室对查对病人转运制度落实情
考核
况有定期检查、改进
查记录
20
10
人,告知病人的情况以及需要的
准备。并通知责任护士
合理选择转运工具(包括约束带
的使用),按病人病情安排人员
5
护送
转运前要检查转运工具和医疗设
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要准备好转运途中必须的急
10
救药品及医疗设施
转运途中(或外出检查时),应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制度 执行
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 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转运过 程中,病人一旦出现意外情况, 应遵医嘱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
查记录、 查病历、 现场检查
10
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事后
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为病人遮盖、 保暖,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
5
到达转运科室后,双方医护人员
必须按规定履行共同确认患者身
10份手续,并认真填写向院外转运危重病人时,转运途
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救治并记
10
录《病人转运病情交接记录表》
检查日期 :
项目
检查标准
病人转运交接检查评分表
检查方法 分值
科室
检查人:
根据本科室情况和特点,建立相 建立 应的病人转运制度和流程 查文件、
10
制度
现场访谈
相关人员知晓转运的制度、流程
10
转运前提前了解、沟通接受医院
或科室的基本情况,设备、床位
、医疗条件等是否有能力接受病 人或者是否愿意接收转出的病
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评估使用表.docx

精品文档
急诊科危重病人院内安全转运评估表
姓名性别年龄初步判断
身份识别:病人自答□家属带答□腕带□其他
生命体征T ℃ HR ( P)次 /min R(□自主□人工 )次 / 分 BP /mmHg
转护理体验神智瞳孔左mm 右 mm对光反射 SPO 2血糖浓度mmol/L
运静脉输液□有(□留置针□头皮针□输液泵□无)血制品□有□无
前
深静脉置管□有部位□无体位□正确□舒适
评
估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无皮肤情况□异常□无异常□压疮伤口处理□包扎□止血□固定□缝合转运工具□准备□正确
静脉采血□有□无动脉采血□有□无
转运风险告
□已告知□已签字吸氧方式□鼻导管□面罩
知□简易 R 囊人员准备医师名护士名其他人员名
转联系科室□通知相关辅助检查科室□通知相关收治病房□ ICU□手术室
运
急救物品□呼吸机□监护除颤仪□吸痰机□氧袋□氧气瓶□输液泵□其他前
准急救药品 1. 2. 3. 4. 5.
备(备用)
管道夹闭□尿管□胃管□胸腔引流管□腹腔引流管□脑室引流管□其他
安全防护辅助检查医疗文件
□护栏□约束带□头颈部固定□肢体保护□保暖用具□其他
□门诊病历□外院病例相关资料□ X片□ B超片□ CT片□ MR片□转运交接单□其他
开始转运时间年月日时分
转时间意识HR/P呼吸血压SPO病情及处理
2
运
中
监
测
到达科室时间年月日时分
护送医生护送护士时间年月日时分
备注: 1. 转运为重病人辅助检查护理人员须如实填写此表。
2. “□”内打勾的以
表示执行。
3. 转运完毕后此表由急诊科保存。
运行病历检查标准评分表

***医院运转病历检查标准评分表(轮转医师病历书写评分表)科室:住院号:患者姓名:病历书写者:主要诊断:住院时间:年月日检查时间:年月日评审人员:实质总得分:各项分数医嘱单 (10 分 ): 1、长久医嘱有专业护理惯例、级别、病重危见告、饮食、必需的监测、及协助治疗举措等。
( 2 分)2、写药品通用名,注明剂型、剂量、用量、门路和详细方法,成组用药右边划斜线,斜线右边书写用法。
( 2 分)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切合指导原则。
( 2 分)4、暂时医嘱用药不超出24 小时,各样检查、治疗性操作书写要规范。
( 2 分)5、每行左顶格对齐,撤消方式正确。
( 1 分)6、会诊、转科、改正床位、出院、等要写医嘱( 1 分)住院记录 (20 分 ):1、患者住院24 小时内达成住院记录(2 分)2、按规定书写再次或多次住院记录(1 分)3、患者一般项目填写齐备(2 分)4、主诉: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连续时间,多症状时准时间次序写。
(2 分)5、现病史:发病状况、主要症状特色及发展变化、陪伴症状、诊断经过及结果、睡眠、饮食影响等方面的详尽状况,仍需治疗其余病另起一段记录,准时间次序写。
(2 分 )6、既往史:包含健康、疾病史,传得病、预防接种史、手术、外伤、输血、药物过敏史 (1 分 )7、个人史:包含出生、居留地,职业、居住特色,烟酒喜好、生活习惯等。
(1分 )8、婚姻史:成婚年纪、爱人健康状况、夫妇感情。
9、月经及生育史:月经、孕育状况。
(1 分 )10 、家族史:三代人(父亲母亲、兄妹、儿女) 健康状况、死亡原由、有无同类疾病。
(1 分)11 、体格检查:按身系统统和器官次序写。
(2 分)12 、专科状况(病历摘要):各专科可依据需要记录专科特别状况。
(1 分)13 、辅检:住院前及住院 24 小时内所作与疾病有关的检查及结果。
有标题、日期、外院地点、内容 (1 分 )14、诊断:住院医师写初步诊断、主治医师写住院诊断,写在末行下中线右侧,修正诊断写在末行下中线左边由(含)主治医师职称以上的上司医师修写。
搬运法协助患者由床上移至平车技术操作评分标准表

搬运法——协助患者由床上移至平车技术操作评分标准(50分制)姓名:科室:日期:评分:监考人:操作项目操作内容分值扣分操作目的运送不能下床的患者。
评估要点1、了解患者病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自理能力、肢体肌力、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体位是否舒适,肢体、关节是否处于功能位;了解有无约束、管路、牵引及夹板等,身体有无移动障碍。
3、对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操作用物:平车、毛毯或棉被,必要时备中单、过易床。
3 1)检查平车性能,清洁平车。
3操作准备2)核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
53)洗手,戴口罩。
推平车至患者床旁。
24)挪动法(适用于能在床上活动的患者):①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好患服后帮其移向床边。
②推平车至患者床旁并紧靠床边与床平行,固定平车以防止平车移动。
③将平车与床调至同样高度,将盖被平铺于平车上。
④护士抵住平车,协助患者按上身、臀部、下肢的顺序向平车挪动(从平车移动回床上时,先协助患者移动下肢,臀部,再移动上身)。
⑤为患者盖好盖被,使患者舒适。
⑥拉起平车护栏。
20 343 52 3操作步骤5)一人法:(适用于儿科患者或体重较轻的患者)①移开床旁椅,推平车至患者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固定平车。
②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③将盖被平铺与平车上,患者移至床边。
④协助患者屈膝,搬运者一臂至患者腋下伸至对侧肩部外侧,一臂伸入患者大腿下。
⑤将患者双臂交叉于搬运者颈后并双手用力握住搬运者。
⑥将患者托起,移步转身,将患者轻放于平车上,为患者盖好盖被。
⑦拉起平车护栏。
20 22 3 43 336)两人法:(适用于不能自行活动或体重较重者)①移开床旁椅,推平车至患者床尾,使平车头端与床尾成钝角,固定平车。
②松开盖被,协助患者穿好衣服。
③将盖被平铺于平车上。
④两人站于床同侧,将患者移至床边。
⑤一名护士一手托住患者颈肩部,另一手托住患者腰部。
患者术后转运管理检查考核表

患者术后转运管理检查考核表
科室: 转运步骤 A(呼吸情况) B(循环情况) 患者病 C(意识状态) 情评估 D(当前用药) E(制动情况) F(特殊体位) 患者气道情况 转运前 准备 患者转 管路情况 运前核 便携监测设备和通气设备情况 查 氧源和电源的配备和检查 确保患者所有动静脉通路及连接线已与手术室内固定设备分离 人员组 织 设备准 备 具有资质的麻醉工作人员、手术医师和手术室护士组成转运小组 对情况不稳定或特设备转运箱(内有简易呼吸器、口咽通气道 、喉罩) 根据患者情况准备抢救药品 姓名及住院号: 手术名称: 内容 手术医师、麻醉、护士: 分值 检查情况 备注
相关文 《手术安全核查表》填写完整 书填写 《手术风险评估表》填写完整 在患者头侧,以便严密观察患者,及时发现呼吸、意识、呕吐等意 麻醉医 外情况,做好急救准备。 师 必要时给予呼吸通气支持,及时发现呼吸、意识、呕吐等意外情 况,呼吸支持可使用简易呼吸器,并注意供氧。 转运中 组织 手术医 责引导转运路线。 师 维持患者保持合适体位及避免患者在转运过程中造成损伤。 手术护 手术室护士负责保护患者各种管路、保持监护设备及转运设备正常 运行。 士 注意给予患者保暖。 立即成立抢救小组,由年资最高的麻醉医师或手术医师担任组长, 意外情 给予就地抢救。 况处置 同时启动我院紧急呼救机制。 患者身份确认 生命体征 管路情况 携带物品情况 手术信息 转运后 交接 交接内 麻醉信息 容 术中特殊情况 重点观察方面 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防治方法 术后与手术相关的建议治疗方案 紧急情况下手术医师联系方式 同时协助相关人员及时安置患者 相关文 交接完成后护士填写《术前术后患者交接记录单》或在三方在《麻 书填写 醉复苏室登记本》签字。 检查者: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10)患者转运交接质量评价标准

通知接诊科室及急救电梯,做好相关准备
掌握转运途中出现意外的处理预案和措施
转运中
专人负责转运,危重患者应由医生、护士共同陪同转运,护士站位正确(头位)
搬运患者符合操作规范
患者处于安全舒适的体位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输液通畅、滴数符合要求、无渗漏
各种管道护理符合规范要求
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患者转运交接质量评价
医院:科室:检查日期:检查专家:
项目
质量标准
是
否
问题描述
支持性文件
患者转运交接制度与流程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抢救流程
转运交接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转运前
核对患者信息、确定患者身份
全面评估转运患者的病情及相关风险,以判断患者能否进行转运
规范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
用物、仪器、设备准备齐全,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随行
使用绿色通道、减少转运时间
主动与患者沟通,重视患者主诉
交接
与接诊护士共同核对患者信息、确认患者身份
床边交接皮肤、管道,做好标识
交接患者治疗、药物过敏史等
交接患者心理状态、阳性体征
交接物品、药品、护理记录等
交接完毕双方填写转运交接单,并签名
护理人员知晓支持性文件内容
重症患者转运护理评分标准

重症患者转运护理评分标准
科别:操作人得分
理论提问:
一、转运设备、药品要求
1、监护与治疗设备:性能良好、运转正常、保证充足电量,并能顺利通过电梯、门廊等通道。
2、转运床:院内转运宜使用重症专用转运床,除具有普通转运床的功能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1)能够携带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储氧瓶、负压吸引设备、药品等。
(2)所有设备应固定在与患者同一水平面或低于患者水平面;(3)能与救护车上担架系统向匹配。
3、药品:(1)应根据转运患者的不同病情配备相应的药物;(2)应配备基本的复苏用药,包括肾上腺素和抗心律失常药物等,以应对患者突发的心搏骤停或心律失常;(3)接收科室配备更全面的急救药物。
二、转运护送医务人员要求
1、转运时至少有1名具备重症护理资格的护士,并根据病情需要配备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如呼吸治疗师、普通护士等)。
2、病情稳定的重症患者,可以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护士完成。
该护士应具备转运能力,接受过基本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人工气道建立配合、机械通气、休克抢救、心律失常识别等专业培训,能熟练操作转运设备。
3、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必须由一名医师参与转运。
4、转运过程中须制订1名负责人,如果没有医师参与,必须指定该患者主管医师作为紧急情况的联系人。
三、转运评估与告知
1、因转运存在一定风险,主管意识转运前充分评估转运的获益及风险,决定转运后须开具医嘱。
2、转运前应将转运的必要性和潜在风险告知患者/家属,取得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书并签字。
医院平车运送法考核表

操作前沟通
XX大爷,您好,我是护士XX,现在我准备用平车护送您外出做检查(治疗),我会 协助您从床上移到平车上,请您配合好吗?
5
操作流程(20分钟)
挪动
法(
60)
适用于病情许可,能在床上配合动作者,可用挪动法。
5
(1)核对病人腕带、床头卡,向患者家屈解新,请病员合作。
5
(2)移开床旁桌椅,松开盖被。
15
(6)整理病床单元;铺暂空床。
6
操作流程(20分钟)
二人
搬运
法
(60
分 )
适用于对病情较轻但自己不能活动,而体重较重者。
5
(1)同单人搬运法(1)、(2)o
13
(2)协助病员穿衣;甲乙两人站在钝角内的床边:把病员上肢交叉于自己胸前。
7
(3)将病员移至床边:甲一手托住病员头颈、肩部:一手托起病员腰部:乙 手托住病员臀部;一手托住病员膝部(胭窝)。
9
(6)用大单及盖被(毛政)包裹病员;先盖脚;然后两侧;露出头部:上层边缘向 内折叠,使其美观整洁。护送患者去目的地。
10
(7)整理床单元,铺暂空床。
5
单人
搬运
法
(60
分
)
适用于病情许可,体重较轻者,不能自行挪动者。
5
(1)移开床边椅至对侧床尾,请病员合作。
5
(2)将准备好的平车推至病员床尾;使平车头端和床尾成钝角(如平车一端为大 轮,•端为小轮,则以大轮端为头端)。
8
(2)将平车与病床纵向紧靠在一起。
8
(3)护士甲站于床首端托住病员的头及肩部;乙站于病床尾端托住病员的两腿: 丙和丁分别站于病床及平车的两侧;抓紧帆布兜或大单四角;由一人喊口令: 四人合力同时抬起患者;轻放于平车中央,拉起平车护栏,取合适卧位。
重症监护病房(ICU)外出检查及转运护理评价表

3.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检查准备,取得配合,并告知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
2
4.通知检查科室,如有耐药菌者需明确告知
4
医护准备
1.评估人工气道固定是否牢靠,保持通畅,充分吸痰
6
2.停止管饲,夹闭各引流管(鼻饲管、尿管、腹腔引流管、胸管等,气胸者禁夹管)
6
3.采取正确的搬运方式将患者移至转运床上,取适宜体位,必要时连床。耐药菌患者搬至转运床上后脱隔离衣,穿外穿服
6
3.通知患者及家属做好检查准备,取得配合,并告知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做好心理护理
2
4.通知检查科室,如有耐药菌者需明确告知
4
医护准备
1.评估人工气道固定是否牢靠,保持通畅,充分吸痰
6
2.停止管饲,夹闭各引流管(鼻饲管、尿管、腹腔引流管、胸管等,气胸者禁夹管)
6
3.采取正确的搬运方式将患者移至转运床上,取适宜体位,必要时连床。耐药菌患者搬至转运床上后脱隔离衣,穿外穿服
6
患者准备
1.核对床号、姓名等基本信息,做好转运前准备
2
2.告知转运风险,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必要时签字
2
转运时
1.由医生、护士、陪检人员及家属一起陪同转运
2
2.护士站于患者头侧,上下坡时头部处于高位
2
3.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保证转运设备正常运转
4
4.保证患者管道通畅在位、防滑脱,防止患者意外损伤
外出检查及转运护理评价表
项目
评价内容及标准
分值
评估
1.患者病情、意识、合作程度
6
2.核实转运目的地、转运路线,评估转运时间、距离及转运风险
6
3.转运所需抢救设备、药物的种类及数量
住院患者转运病情评估

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转运目的地: 时间:阶段评估Fra bibliotek目内容
病情评估
转运分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生命体征
HR: 次/min,R: 次/min, BP: / mmHg,SPO2 %
口 在生命支持条件下,生命体征不平稳
口 在生命支持条件下,生命体征相对稳定
口无需生命支持条件下,生命体征尚平稳
交接 签字
转运护士: 转运医生: 接收部门: 接收人员: 日期/时间:
口无需血管活性药物
临床问题
口急性心肌梗死 口严重心律失常 口严重呼吸困难 口反复抽搐 口致命创伤 口夹层 口主动脉瘤等
口ECG怀疑心肌梗死 口非COPD患者SaO2<90% 口外科急腹症 口剧烈头痛 口严重骨折 口持续高热等
慢性病症
转运时间
≥20min
≥10min且<20min
<10min
分级结果
口1级口2级口3级
意识状态
昏迷,GCS评分<9分
轻度昏迷,GCS评分9-12分
GCS评分>12分
呼吸支持
口人工气道 呼吸支持条件高,PEEP≥8cmH2O,FiO2≥60%
口人工气道, 呼吸支持条件不高,PEEP<8cmH2O,FiO2<60%
口无人工气道, 口可自主咳痰
循环支持
口泵入2种以上血管活性药物
口泵入不1-2种血管活性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携带备药
转运途中记录
时间
HR
R
BP
SPO2
意识
病情处理
备注:首次记录为开始时间,末次记录为结束后,病情变化随时记录。
发生 事件
脊柱损伤的搬运考核评分表

助手胸锁,术者检查颈椎
3
助手安置颈托
测量颈部长度手形正确
3
调整颈托
3
颈托使用方法正确,安置得当
3
判断伤情
检查顺序和方法正确,助手判断伤情
3
助手做胸锁操作
使用胸锁手形正确
3
急救员体姿正确
2
不得遮盖口、鼻
3
术者做改良斜方肌挤压法操作
使用改良斜方肌挤压法手形正确
3
急救员体姿正确
2
手掌、前臂固定头部
3
整体侧翻伤员
术者指挥,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轴位翻动于侧卧位
3
动作协调、平稳
3
助手检查伤员脊柱及背部情况
3
平移伤员于脊柱板
将脊柱板安置于伤员背部适当的位置
2
术者指挥,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轴位翻动于仰卧位
3
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手形正确
3
术者用斜方肌挤压法固定头颈,手形正确
3
助手双手交叉,术者指挥,将伤员用双前臂推至脊柱板适当位置
3
急救员体姿正确
2
急救员动作正确,协调、平稳
3
固定伤员
助手使用胸锁手形正确
3
术者安置头部固定器
3
按头部、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规范固定
5
固定带松紧度适当
2
程序
步骤
标准分
得分
备注
操作
搬运伤者
急救员平稳抬起伤员,足先行
2
术者在头部,同时观察头颈部情况
2
质量
选手操作手法规范,口令简洁,动作交替流畅
5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5
合计
100
病人院内转运交接核查登记表

病人院内转运交接核查登记表(总
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病△院内转运交接核查登记表
转出科室:签名:转入科室;签名:交接时间:年月曰时
备注:1此表在病人进行院内转运时交接核查登记使用2在相应栏“□"内划“V"表示,其它的用文字描述。
病人院内转运交接核查登记表
转出科室:签名:转入科室;签名:交接时间:年月曰时
备注:1此表在病人进行院内转运时交接核查登记使用2在相应栏“ □”内划“ V ”表示,其它的用文字描述。
护理交接班质量核查评价表

护士长指导、检查、提问有针对性
其他
(8项)
1
白班、中班、夜班各班书面、口头及床边交接班
2
交班者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做好护理记录,填写交班本
3
交班者交接清楚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或护理措施
4
接班者提前到岗,清点药物、物品及仪器设备等数量,并签名
5
接班者掌握分管床位病人及重危病人的病情、治疗、护理及当天医嘱执行情况,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6
交接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合时,立即查实
7
交接班时发现问题,交班者负责,且做好记录
8
治疗室、办公室、护士站整洁
4
交班者交接内容完整、重点突出
5
病情交接清楚
6
输液及滴速、穿刺周围有无渗漏、红肿
7
全身皮肤有无发红、皮疹、破损、压力性损伤、烫伤等
8
各导管是否通畅及有无脱出,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9
检查敷料包扎、渗出情况
10
专科需特殊观察的内容
11
床单元是否整洁、干燥等
12
必要时护理体检、提供健康宣教
13
交班时间控制合理
7
重点病人(新入院、重危、手术、特殊处置、特殊病情变化等)交接清楚: 病人诊断、病情、治疗、药物、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等
8
交班时间控制合理
9
护士长有总结、布置、指导、提问重点
床旁
交接班
(14项)
1
交班人员着装整齐,仪表规范,护士长参与
2
交接人员一起巡视病房,交班、接班人员分别站在患者两侧,逐个床头
3
自我介绍,评估病房环境(清洁、整齐、安静、安全、舒适等情况),保护隐私
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前评估量表

急诊危重病人转运前评估量表
姓名:性别:年龄:诊断:
以下项目发生项以“√”表示,无发生项取最高分。
1:生命体征:T: P: R: BP: mmHg
稳定状态5 药物维持稳定状态3 高危状态1
2:神智
清5,昏睡或谵妄3 昏迷1
3:瞳孔
正常5 对光反射存在或不等大或针尖样3 散大或对光反射消失1
4:静脉通道
无静脉通道5 头皮针或浅静脉通道1-2条 3 深静脉通道或静脉通道大于3条 1
5:各种管道(脑室引流管,胃管,氧管,尿管,胸腔引流管,气管插管等)无5 分1-3条管道3分3条以上1 分
6:气道支持:
无气道支持措施5 鼻氧管或面罩给氧或气管切开导管给氧3 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通气1
7:出血部位
固定5 普通止血包扎3 止血加压包扎或止血带止血1
8:卧位
自由体位5,平卧头侧位或半卧位3 端坐,平卧头后仰位或头低足高位1
9:头部,脊柱,肢体保护:
自主体位5 绝对卧床或限制活动3 脊柱板或颈托1
10:移动患者的方式
指导协助下挪动5 需要2人或2人以上搬动3,需要3人以上平轴搬动1
11:患者安全防护
只上床栏5 上床栏和四肢绑扎3 上床栏和全身绑扎1
12:呼吸机
正常5 1项指标异常3 2项指标以上异常 1
13:监护仪
正常5 1项指标异常3 2项指标以上异常 1
评估人总得分
具体评估见下页。
备注:转运前10min完成,满分65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人,告知病人的情况以及需要的
准备。并通知责任护士
合理选择转运工具(包括约束带
的使用),按病人病情安排人员
5
护送
转运前要检查转运工具和医疗设
备,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同时要准备好转运途中必须的急
10
救药品及医疗设施
转运途中(或外出检查时),应
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
制度 执行
变化,关注管道是否正常和随身 的各种仪器的工作情况。转运过 程中,病人一旦出现意外情况, 应遵医嘱利用随身携带的仪器、
检查日期 :
项目
检查标准
病人转运交接检查评分表
检查方法 分值
科室
检查人:
根据本科室情况和特点,建立相 建立 应的病人转运制度和流程 查文件、
10
制度
现场访谈
相关人员知晓转运的制度、流程
10
转运前提前了解、沟通接受医院
或科室的基本情况,设备、床位
、医疗条件等是否有能力接受病 人或者是否愿意接收转出的病
查记录、 查病历、 现场检查
10
物品和药品进行就地抢救,事后
及时补记病情变化和抢救过程。
转运过程中要注意为病人遮盖、 保暖,注意患者的隐私保护
5
到达转运科室后,双方医护人员
必须按规定履行共同确认患者身
10
份手续,并认真填写
向院外转运危重病人时,转运途
中发生病情化应及时救治并记
10
录《病人转运病情交接记录表》
检查 科室对查对病人转运制度落实情
考核
况有定期检查、改进
查记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