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障碍
工伤小便功能障碍分级
工伤小便功能障碍分级
工伤小便功能障碍是指在工作中受到外力或其他因素的损伤导致排尿功能障碍。
根据病情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轻度功能障碍
轻度功能障碍指的是排尿功能有所受损,但仍然能够自主排尿且排尿量正常。
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困难、尿急或尿频等症状,但不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二级:中度功能障碍
中度功能障碍指的是排尿功能明显受损,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手段才能完成排尿。
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导尿管或进行间歇性膀胱镜检查等方法来排尿。
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安排和配合,但不会完全影响到正常生活。
三级:重度功能障碍
重度功能障碍指的是排尿功能完全丧失,无法自行排尿。
患者需要依赖永久性导尿管进行排尿,或者通过进行膀胱造瘘手术来排尿。
这种情况下,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和困扰,需要长期进行导尿护理。
在确定功能障碍的分级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除了排尿功能,还会考虑到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是否需要辅助器具、是否存在其他并发症等因素。
对于不同等级的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也不同。
一级功能障碍通常可以通过改善工作环境、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
方法进行康复。
二级功能障碍可能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或进行物理康复训练。
三级功能障碍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并建立永久性的导尿通道。
总之,工伤小便功能障碍的分级可以有助于医生评估和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同时,及早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排尿功能,减少对生活和工作的不良影响。
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标准
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标准
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是指在工作中由于特定的工作环境、工作方式以及工作压力等因素导致的严重排尿障碍。
下面是关于工伤重度排尿障碍的标准:
一、症状表现:
1.反复发作性排尿困难,尿流弱、尿流无力;
2.尿急、尿频,尿意频繁,影响工作和生活质量;
3.尿液中出现血尿、脓尿等异常现象;
4.排尿时出现尿失禁;
5.尿液排出不畅,排尿时间延长;
6.可能伴有尿道疼痛、尿道灼伤的症状;
7.严重时可能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
二、影响程度:
1.工伤重度排尿障碍需持续存在,而非偶然的一次性事件;
2.排尿障碍严重影响了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3.排尿障碍不符合常人排尿正常规律,以至于无法适应工作环境;
4.尽管接受治疗,但依然存在严重的排尿困难;
5.必须由医疗专业人员明确诊断为工伤重度排尿障碍,并注明该病情是由于从事工作引起的。
三、临床诊断:
1.患者需到医疗机构接受专业诊断,并经医师明确诊断为工伤重度排尿障碍;
2.排除其他可能导致排尿困难的病因,如前列腺疾病、尿路感染等。
四、治疗措施:
1.综合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推拿等方法,以提高排尿能力;
2.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
3.由于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是由于工作环境等因素引起的,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相关的劳动保护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总之,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工伤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确定工伤重度排尿障碍标准时,除了考虑症状表现和影响程度外,还需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此外,对工作者的劳动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也是应该重视的方面。
排尿障碍
排尿障碍在卒中患者康复中占有重要地位,它 在多个方面干扰了康复的成功,包括皮肤护理 尿路感染、抑郁、需要醒来排尿致睡眠质量差 及影响社会活动等。此类排尿功能障碍的治疗, 应根据患者的意识状况、运动功能、功能恢复 的潜能和尿动力学表现而决定。治疗的主要目 标是恢复到社会可接受的控尿,减少夜尿也很 重要。
进行实验室尿液分析、培养及超声膀胱功能检查。必 要时可行尿动力学检查(测定膀胱内压)与膀胱内镜 检查。 尿动力学检查对明确尿失禁的原因很有帮助,有助于 了解逼尿肌和尿道外括约肌的功能状态,也可以排除 有无膀胱出口梗阻,进而指导治疗。 腹部超声是排除尿潴留的主要手段,且能够排除可能 合并膀胱结石及其他尿路病理改变如肿瘤等。 另外需认识到尿失禁可能并非脑卒中本身造成的,也 许还存在发病前非神经性的原因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原因有以 下几种
另外,老年人常见的男性前列腺肥大和女性压 力性尿失禁等病中亦可混杂
尿潴留常见于卒中急性期,位于额枕叶、内囊、 基底节、丘脑、脑桥及小脑的卒中病灶均可引 起逼尿肌无反射。这可能与大脑处于休克状态 有关。
并且有急性期尿潴留与卒中本身无关而与患者 不能正确表达排尿的需求、意识丧失、一过性 的膀胱膨胀以及限制活动有关。
脑桥上神经中枢的传人冲动多是抑制性的,但 也有促进作用。 主要抑制排尿的脑桥上中枢是小脑、基底神经 核和大脑皮质, 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下丘脑后部和.脑桥腹侧来 控制。
由于脑血管病阻断其下传冲动,就会产生逼尿 肌活动过度或反射亢进,临床表现为尿急、尿 频和急迫性尿失禁。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原因有以 下几种
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主要发病原因有以 下几种
排尿障碍的症状与功能锻炼
排尿障碍的症状与功能锻炼引言:排尿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之一,但有些人在排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扰和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表现为排尿无力、频繁尿意、尿急、夜间起夜次数增多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幸运的是,通过一定的功能锻炼,我们可以改善这些排尿障碍的症状,并提高排尿功能。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排尿障碍症状以及相应的功能锻炼方法。
一、常见的排尿障碍症状1. 排尿无力排尿无力是指患者在正常情况下有将要排出尿液的感觉,但实际上流出较少或很少甚至不能完全排空膀胱。
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膀胱筋膜弹性降低、盆底肌群松弛等原因导致。
2. 频繁尿意频繁小便常见于患有膀胱过度活动或神经因素引起的问题。
患者会感到经常有尿液欲排出,但实际上每次排尿的尿量很少。
这种症状可能是肌肉过度紧张或膀胱感觉异常所致。
3. 尿急尿急是指在正常情况下突然产生强烈而难以控制的排尿欲望。
患者可能会有频繁排尿、小便剧烈、持续时间短暂等情况。
常见的导致尿急的原因包括膀胱充盈过度、感染等。
4. 夜间起夜次数增多夜间起夜次数增多,也被称为夜尿增多,是指患者在晚上睡眠中产生频繁排尿的现象。
此现象可能由于膀胱容量减少、膀胱功能异常以及代谢水负荷增加等因素引起。
二、功能锻炼方法1. 盆底肌锻炼盆底肌群在控制排尿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盆底肌锻炼可以提高其张力和耐力,从而改善排尿无力和其他相关问题。
简单的盆底肌锻炼方法包括:膀胱收紧和放松练习、提肛运动等。
可以每天进行数次,每次练习持续10-15分钟。
2. 运动治疗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改善排尿障碍症状也有很好的效果。
常见的适宜运动包括散步、跑步、游泳等有氧运动。
这些运动能够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膀胱功能,减轻夜间起夜次数。
3. 饮食调节合理的饮食调节也可以对排尿障碍产生积极影响。
建议患者饮水适量,避免过多或过少的喝水造成膀胱负担过大或膀胱容积下降。
另外,减少摄入刺激性食物会减轻尿急和频繁尿意问题。
4. 心理舒缓情绪稳定对于改善排尿障碍同样重要。
排尿困难的名词解释
排尿困难的名词解释排尿困难是指尿液在从膀胱排出时遇到了困难或不适。
这可能是由于身体某些部位的功能障碍或疾病引起的。
排尿困难的症状包括频尿、尿流无力、尿液分叉、尿液滴漏等,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为了更好地理解排尿困难,接下来将从解剖学、病因、症状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
1. 解剖学排尿涉及到多个器官的协调合作,主要涉及到膀胱、尿道和括约肌。
膀胱是一个位于骨盆底部的泡状肌肉容器,存储着尿液。
当膀胱充满时,它会通过尿道将尿液排出体外。
尿道与生殖器官和肛门有关联,其长度和结构因性别而异。
在尿液排出过程中,括约肌的收缩和松弛起到了关键作用,它可以控制尿液通过尿道流出。
2. 病因排尿困难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常见的病因包括尿路感染、尿结石、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神经性膀胱等。
尿路感染是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它会引起膀胱的炎症,从而增加了排尿的困难。
尿结石可以阻塞尿道,导致尿液无法顺利排出。
前列腺增生在男性中较为常见,当前列腺体积增大时,它会压迫尿道,导致尿液流动受阻。
尿道狭窄是指尿道内腔狭窄或堵塞,使尿液排出困难。
神经性膀胱是由于神经系统损伤导致膀胱功能紊乱,这会造成排尿的困难。
3. 症状排尿困难的症状因个人差异和病因而异。
一般来说,频尿是排尿困难的常见症状,患者可能会有频繁地起夜排尿的经历。
尿流无力是指尿液排出时没有足够的力量,造成尿液流动缓慢和尿流断断续续。
尿液分叉是指尿液在排出时分为两股或多股,这可能是由于尿道狭窄或结构异常引起的。
尿液滴漏是指排尿结束后,仍然有尿液滴漏出来,这给患者带来了尴尬和困扰。
4. 治疗治疗排尿困难的方法取决于病因和严重程度。
对于尿路感染,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清除细菌感染。
尿结石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来处理,以便将结石从尿道或膀胱中移除。
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医生可能会推荐药物治疗、物理疗法或手术治疗来减轻症状。
尿道狭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尿道扩张手术或尿道成形术来恢复正常的尿液排出。
神经性膀胱患者可能需要通过药物、康复训练或经皮电刺激等方式来恢复膀胱的正常功能。
康复护理4-2-1 排尿障碍的评定
动力性尿潴留由梗排阻。尿病功 变能 ,障 如碍 外引 伤起 、, 疾而 病膀或胱使、用尿麻道醉并药无所器致质脊性髓
梗阻
初级排尿中枢活动障碍或抑制,不能形成排尿反
射。
其他 原因
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不能用力排尿或不 习惯卧床排尿,包括某些心理因素,如 焦虑、窘迫等使得排尿不能及时进行。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
2.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 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的流出。
尿潴留。是指膀胱充满尿液但是不能自 主排出。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
尿失禁
类别
主要表现
病因
真性尿失禁尿失膀滴禁胱入。完就全排不出能,贮膀存胱尿处液于,空有虚尿状液态。
昏迷、括约 肌损伤或支 配神经损伤
~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 痉挛性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
、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 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
(二)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
1.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 (2)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 又称为松弛性膀胱,松弛性膀胱病人的膀胱逼 尿肌收缩乏力、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增 加,表现为尿潴留、残余尿增多。
(三)排尿障碍的评定方法
3.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监测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 常规、尿常规、尿液细菌培养、血尿素氮、血肌酐等。 (2)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客观地反映 逼尿肌、尿道内、外括约肌各自的功能状态及其在储尿 、排尿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尿流动力学测试有助于准确 诊断及治疗神经源性膀胱。 (3)B超:泌尿系统B超检查可了解有无泌尿系统结石 、积水等,有无尿道梗阻,并可测量膀胱残余尿量。
排尿障碍的诊断与护理
康复计划: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包括运动、饮食、心理 等方面
饮食调整:调整饮食结构,避 免刺激性食物,多喝水,保持 尿液通畅
5
排尿障碍的预防
预防方法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定时定量饮水、避
免憋尿等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避免焦虑、紧张等不
良情绪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 身体素质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 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如前列腺增生、尿路
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排尿障碍:尿流缓慢、尿线细、 尿量减少
重度排尿障碍:尿流完全中断、尿 潴留、尿失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度排尿障碍:尿流中断、尿滴沥、 尿线变细
极重度排尿障碍:尿失禁、尿潴留、 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
3
排尿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胆碱能药物:如奥昔布宁、托特罗定等,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动症 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用于缓解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排尿困难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等,用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抗抑郁药物:如阿米替林、氟西汀等,用于治疗排尿障碍相关的精神心理障碍
4
排尿障碍的护理
日常护理
定时排尿,避免憋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 久坐、久站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喝 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饮食护理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 免脱水
增加富含纤维的食物,如 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肠
道蠕动
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 辛辣、油腻、煎炸等
排尿困难:尿 道梗阻症状
尿失禁:膀胱 控制能力下降
尿潴留:膀胱 排空障碍
尿路感染:尿 道炎、膀胱炎、 肾炎等
医院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护理常规
医院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护理常规一、排尿障碍的原因、机制当膀胱已贮存适量的尿液引起尿意,而使横纹括约肌先放松,接着逼尿肌连续适当地收缩,而尿道内括约肌(平滑肌部分)放松,使小便顺利解出。
从外表可看到一连续水柱,尿排空后无余尿感,而膀胱内亦无残余尿,伴随尿意消失和舒适感,这就叫做排尿过程。
如果此过程中有任何异常,则为排尿障碍。
(一)原因、机制1.泌尿道感染急性膀胱炎是造成排尿障碍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排尿疼痛、灼热感、尿频、尿急等症状。
主要发生在年轻女性,最典型的就是蜜月膀胱炎。
男性的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膀胱炎也会有类似的症状。
2.神经源性膀胱支配膀胱的神经系统因脑部疾病、周边神经病变(如糖尿病)、先天性异常如脊柱裂合并脑脊髓膜膨出,都可能造成排尿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大致可分为:(1)上运动神经元障碍:指膀胱肌肉收缩的运动神经元以上的位置主要在大脑皮质,由于大脑皮质对于膀胱反射弧有抑制作用,此抑制现象消失后,当膀胱只有少量尿液时,便可启动此反射弧而造成排尿现象。
久之会使得膀胱容积逐渐缩小,逼尿肌特别敏感,很容易收缩而排尿,患者会有尿频、尿急迫感、余尿感等现象。
有些患者如果括约肌的功能有问题,引起逼尿肌一括约肌不协调,也就是在逼尿肌收缩时,括约肌不但不放松以配合排尿,反而收缩阻止排尿,如此便会形成非常高的膀胱内压,进而造成膀胱输尿管回流。
即进了膀胱的尿液本不应回流,如果发生回流则易产生泌尿道感染、肾侵犯及回流肾病变。
上运动神经元障碍的神经源性膀胱多发生于脑肿瘤、脑出血、脑水肿、脑动脉硬化,还有一些退化性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等。
(2)下运动神经元障碍:是指支配膀胱肌肉的运动神经元直接受到破坏,由于膀胱肌肉无法收缩,所以视括约肌的功能而定。
如果括约肌尚有一定的功能,则其典型的表现为膀胱胀大,直到无法再容纳尿液便会溢出,称为满溢型尿失禁;而如果括约肌的功能也不好,那么当由肾脏产生的尿液一进入膀胱,便会由尿道漏出来,所以也就不会看到胀大的膀胱。
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
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轻度排尿障碍是指个体在排尿过程中面临一些轻微的困扰或不适,表现为排尿频率增加、尿流量减少或尿急等症状。
这类排尿障碍的标准主要是通过对排尿相关的症状和表现进行评估,包括如下方面:1. 排尿频率增加:轻度排尿障碍的一个主要症状是排尿频率增加。
个体排尿的次数比正常情况下要多,可能表现为每日排尿次数超过7到8次。
这可能是由于尿液量减少或者排尿间隔缩短所致。
2. 尿流量减少:另一个常见的症状是尿流量减少。
个体排尿时,尿液的流出速度较慢,可能表现为尿流变细、尿流变弱等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等问题导致的。
3. 尿急:尿急是指个体有一种强烈的尿液排出欲望,但同时又无法控制的感觉。
轻度排尿障碍的个体可能会经常出现尿急症状,导致需要立即寻找厕所进行排尿。
尿急可以是临时的,也可能是持续的。
4. 尿失禁:轻度排尿障碍的个体可能会经历轻度的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在无法抑制排尿的情况下,会不自主地失禁一部分尿液。
这可能发生在尿急症状、咳嗽或打喷嚏等活动中。
5. 无痛性:轻度排尿障碍的个体通常没有疼痛或不适的感觉。
症状主要集中在排尿过程中的不适和困扰,而不涉及到排尿时的疼痛或疼痛感。
总结起来,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主要包括排尿频率增加、尿流量减少、尿急、尿失禁和无痛性。
尽管这些症状并不是严重的,但它们对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生活质量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遇到这些症状时,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咨询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以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治疗。
排尿障碍的护理措施
排尿障碍的护理措施1. 引言排尿障碍是指由于身体或生理原因导致排尿功能异常或受限的症状。
这种症状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
对于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提供恰当的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排尿障碍的护理措施,以便护理人员能够提供有效的护理支持。
2. 调整饮水和排尿时间对于一些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饮水和排尿时间的调整可以帮助改善症状。
以下是一些建议:•饮水:增加饮水量可以刺激尿液的产生和排出。
然而,患者应注意避免过多的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因为它们可能会刺激膀胱并导致更频繁的排尿。
•排尿时间表:根据患者的排尿习惯,制定一个定期的排尿时间表。
例如,每隔2-3小时就提醒患者去排尿一次,即使他们没有尿意。
3. 提供合适的排尿环境和设备对于一些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提供一个适当的排尿环境和设备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卫生间访问性:确保患者能够容易到达卫生间,并降低进入卫生间的障碍,如步行辅助装置、扶手等。
•倒尿器或尿壶:为那些行动不便的患者提供倒尿器或尿壶,以便他们能够在床上或轮椅上排尿。
•女性尿漏用品:为女性患者提供适当的尿漏用品,如护垫或尿布,以防止尿液泄漏。
4. 鼓励运动和盆底肌肉锻炼运动和盆底肌肉锻炼对于改善排尿功能和预防尿失禁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有氧运动:鼓励患者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跳舞等。
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全身肌肉的控制能力,包括盆底肌肉。
•盆底肌肉锻炼:教导患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如Kegel运动。
这些锻炼可帮助加强膀胱控制和尿道肌肉。
5. 发挥药物治疗的作用对于一些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药物治疗的常见护理措施:•口服药物:按照医嘱给患者正确的剂量和时间服用药物。
一些药物,如抗利尿药,可以帮助减少排尿频率和尿失禁症状。
•药物管理:确保对于需要全部依赖他人的患者,药物按时准确地给予。
定期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和观察反应。
6. 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对于患有排尿障碍的患者,提供情绪支持和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便有点困难是怎么了
小便有点困难是怎么了在小便的时候有出现了困难的迹象,这通常也是身体上的泌尿系统出现了问题之后的一种警告,对于类似于是患者在小便的时候出现了困难的情况的话,造成的原因也是具有很多种的,也正是因为情况比较多,所以还是需要根据了患者的具体的情况来说明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关于小便出现困难的时候的一些相关的致病的因素。
1、排尿困难是指排尿不畅、排尿费力。
排尿困难的程度与疾病的情况有关。
轻者表现为排尿延迟、射程短;重者表现为尿线变细、尿流滴沥且不成线,排尿时甚至需要屏气用力,乃至需要用手压迫下腹部才能把尿排出。
严重的排尿困难可发展为尿潴留。
2、排尿困难可以由机械原因所致。
膀胱颈部以下部位的梗阻性疾病都可以引起排尿困难。
这些疾病主要有:膀胱颈部梗阻,前列腺增生症,膀胱及尿道结石,膀胱及尿道的肿瘤,尿道狭窄,尿道瓣膜,膀胱及尿道的结石及异物,膀胱邻近器官的肿瘤压迫引起的梗阻、尿道口狭窄等。
3、排尿困难也可以是由于动力性原因所致。
这包括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两方面。
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原因有:神经性膀胱、麻醉后、脊髓疾病(包括畸形、损伤、肿瘤等)、晚期糖尿病的并发症等。
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方面的原因有:糖尿病、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失调等。
4、有些排尿困难可以同时由上述两种原因引起。
早期可能以机械性原因为主,晚期则出现动力性障碍。
如在前列腺增生症时,早期可因增生的前列腺造成梗阻而致排尿困难,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到后期可导致膀胱逼尿肌损伤,引起动力性排尿困难。
建议到医院进一步明确诊断对症处理。
所以说,就是如果有在小便的时候还出现了困难了的话,就要考虑到患者的具体的一些致病的因素是哪一些,在上文所提到的一些患病的因素都是比较常见的,而患者如果一旦是出现了小便困难的情况的话,就应该要找到了自己的一种患病的因素,之后再进行了有根据性的治疗,这样就可以达到了更好的治疗的效果了,尽快的让远离这样的困境。
排尿障碍评定教案资料
排尿障碍评定一、概述1、排尿的生理在正常的情况下,膀胱逼尿肌在副交感神经的影响下处于轻度收缩状态,膀胱内压保持在10cmH2O以下。
当膀胱内尿液增加时,膀胱内压也增高,但是由于膀胱壁的适应能力,因此内压无明显升高,保持在15cmH2O以下。
当膀胱尿液增加至350-550ml,膀胱内压力超过15cmH2O,刺激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盆神经传导至骶髓的初级排尿反射中枢,同时将冲动上传至大脑的高级排尿中枢,从而产生尿意。
当条件允许,则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则尿液排出,反之,大脑便抑制骶髓的初级排尿中枢直到有合适的机会抑制才会被解除。
此外,腹肌和膈肌收缩,使腹压增高也促进膀胱内尿液的排空。
排尿的生理2、神经源性膀胱时调节和控制排尿生理活动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或受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内尿液排空。
3、神经源性膀胱的分类可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及临床表现分类(1)根据尿流动力学的检查结果分类:①逼尿肌过度活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调性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失调性膀胱;痉挛性膀胱②逼尿肌活动不足性膀胱(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痉挛膀胱,多见于病变部位在脊髓的初级排尿中枢(S2~S4)以上的中枢神经损伤。
痉挛型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出现不自主收缩、膀胱内压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膀胱顺应性降低等,表现为尿失禁。
当合并有括约肌不协调时,逼尿肌收缩同时括约肌并不不松弛,从而导致膀胱压力会更高,有发生尿液反流的危险。
表现为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多。
逼尿肌活动不足性的神经源膀胱又称为弛缓性膀胱,弛缓性膀胱病人的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残余尿量增多、膀胱顺应性增加,表现为尿潴留、残余尿量增多。
(2)根据临床表现分类:可将神经源膀胱分为尿失禁、尿潴留。
尿失禁是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由尿道流出;尿潴留是指膀胱充满尿液但是不能自主排出。
4、排尿障碍评定的目的1)确定排尿障碍的原因;2)确定排尿障碍的类型; 3)了解排尿障碍对患者的影响及并发症; 4)选择合适的膀胱管理方法,制订科学的康复护理计划。
排尿障碍的种类和诊断方法
排尿障碍的种类和诊断方法一、引言二、排尿障碍的种类1. 尿失禁1.1 应激性尿失禁1.2 急迫性尿失禁1.3 混合性尿失禁2. 频尿/夜尿多3. 尿潴留4. 尿急与排尿困难三、诊断方法1. 病史采集和问诊2. 身体检查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4 进一步评估四、结论引言排尿是人体正常代谢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有时候人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排尿障碍。
了解这些排尿障碍的种类及其正确诊断方法对于提供合适的治疗和康复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排尿障碍类型以及常用的诊断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面对问题并寻求医疗帮助。
排尿障碍的种类1. 尿失禁(段落标题) 应激性尿失禁应激性尿失禁是指在咳嗽、打喷嚏、笑或进行体力活动时,会有不由自主地泄漏尿液的情况。
这种形式的尿失禁通常与盆底肌肉功能减弱相关,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无法完全控制尿液流失。
(段落标题) 急迫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是一种突然且难以抑制的排尿需求和意外泄漏尿液的情况。
患者常感觉到一股突如其来的强烈排尿欲望且无法控制。
这可能是因为膀胱过度活跃导致无法有效地控制排尿。
(段落标题) 混合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是指同时出现应激性和急迫性两种类型的尿失禁。
这种情况下,患者在遇到任何对膀胱造成压力或刺激的动作时,都有泄漏尿液的风险。
2. 频尿/夜尿多频尿是指白天上厕所次数频繁,一般大于8次。
夜尿多是指晚上需要起床三次以上,中断睡眠进行排尿的情况。
频尿和夜尿多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饮水过多、尿路感染、膀胱过度活跃等。
3. 尿潴留尿潴留是指膀胱无法充分排空的状态或无法控制的尿液流失。
这可能由于下尿道梗阻、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或神经性膀胱等造成。
4. 尿急与排尿困难(段落标题) 尿急尿急是指突然且难以抑制的强烈排尿欲望,但实际上膀胱内仍没有足够的尿液需要排出。
这可能是由于盆底肌肉紊乱或其他神经系统问题引起。
(段落标题) 排尿困难排尿困难是指在膀胱收缩时无法将足够的力量用来推动和完全清空膀胱。
排尿障碍的护理措施
排尿障碍的护理措施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排尿障碍的护理措施这档子事儿。
先来说说啥是排尿障碍哈。
简单讲,就是咱身体排尿这事儿不太顺溜,可能是尿不出来,也可能是尿得太频繁、尿失禁啥的。
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给患者带来的麻烦那是相当大。
就说我之前遇到过这么一位大爷,因为生病导致排尿出现了问题。
那时候他整个人都特别烦躁,干啥都没心情。
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做好排尿障碍的护理,那是相当重要。
对于有排尿障碍的人,首先得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
您想啊,这尿都不能正常排了,得多闹心呀。
所以咱们得和他们多交流,让他们知道这不是啥解决不了的大难题,舒缓舒缓他们焦虑的心情。
再来说说生活上的护理。
得给患者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排尿环境。
比如说,厕所的灯光要够亮,地面不能太滑,马桶的高度要合适。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弄个扶手啥的,方便患者起身。
饮食方面也不能马虎。
得让患者多喝水,这样能冲洗尿道,预防感染。
但也不能一股脑儿猛喝,得根据具体情况来。
像有些患者是尿潴留,那就得控制一下饮水量。
吃的东西也得注意,尽量清淡,少盐少油,别吃那些辛辣刺激的,免得加重病情。
还有个重要的事儿,就是要训练患者的排尿功能。
就像我照顾的那位大爷,一开始他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排尿。
我们就给他制定了一个训练计划,定时提醒他去排尿,慢慢地帮助他重新建立排尿的规律。
一开始效果不明显,大爷都有点想放弃了。
我就一直鼓励他,说只要坚持,肯定能行。
嘿,您还别说,过了一段时间,还真有了好转。
日常护理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
尿的颜色、量、气味,都得留意。
要是发现有啥不对劲的,赶紧找医生。
另外,对于尿失禁的患者,得勤换尿布或者护理垫,保持皮肤的干爽清洁。
要是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状态,很容易就会发红、发炎,那可就遭罪了。
照顾排尿障碍的患者,真的需要特别的耐心和细心。
就像那位大爷,从一开始的灰心丧气,到后来慢慢有了信心,病情也逐渐好转,这中间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精心的护理。
总之,排尿障碍的护理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咱们用心,方法得当,就能帮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
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引言轻度排尿障碍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量减少等症状。
为了准确诊断和治疗轻度排尿障碍,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标准的制定制定轻度排尿障碍的标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症状轻度排尿障碍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量减少等症状。
标准应明确这些临床表现,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分类。
2. 检查手段制定标准时需要考虑到对轻度排尿障碍进行确诊所需的检查手段。
例如,可以包括膀胱超声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等。
3. 疾病分级根据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将轻度排尿障碍分为不同的级别,以便于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的制定。
4. 相关指南和文献制定标准时应参考相关的国际和国内指南和文献,以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这些指南和文献可以提供参考范围、诊断依据等方面的信息。
标准的执行制定好标准后,需要确保其得到有效执行。
以下是一些执行标准的建议:1. 医生培训医生在诊断轻度排尿障碍之前应接受相关培训,以了解并掌握标准中描述的临床表现、检查手段等内容。
2. 患者教育对于患有轻度排尿障碍的患者,医生需要向其提供相关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特点、治疗方法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等。
3. 标准化问卷调查为了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效果,可以设计标准化问卷调查,用于定量评估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生活质量。
4. 定期评估与更新制定好的标准应定期进行评估与更新,以确保其与最新科学进展相符,并能够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
标准的效果制定和执行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提高医疗质量。
以下是标准可能带来的效果:1. 确诊准确性提高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轻度排尿障碍,避免误诊和漏诊。
2. 治疗方案个体化根据不同级别的轻度排尿障碍,医生可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 患者满意度提高通过教育患者、提供合理治疗方案等措施,可以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增强患者对治疗计划的依从性。
排尿障碍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法
排尿障碍的常见原因和治疗方法一、排尿障碍的常见原因1. 尿道梗阻:尿道梗阻是指尿液在排尿过程中受到一种结构性或功能性阻碍,导致尿液不能自由流动出来。
常见的尿道梗阻包括前列腺肥大、尿道狭窄和结石等。
2. 神经肌肉失控:神经系统与泌尿系统密切相关,任何影响神经调节机制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排尿障碍。
例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病等都可能干扰神经肌肉活动,从而引起排尿困难。
3. 副交感神经过度活跃:副交感神经负责控制膀胱的收缩和放松。
当副交感神经过度活跃时,膀胱容积减小,导致频繁或急迫地排尿。
这种情况常见于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4. 疾病和药物副作用:某些健康问题如尿道感染、泌尿系结石、前列腺炎等也可能导致排尿困难。
此外,一些药物副作用,如抗抑郁药物和降压药等,也可能影响到排尿功能。
二、治疗方法1.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排尿障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前列腺肥大引起的排尿问题,可以选择使用α-1受体阻断剂或5-α还原酶抑制剂来减轻症状。
对于神经源性排尿障碍,抗胆碱药物可用于改善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
2. 物理治疗:对于某些排尿问题,如尿道梗阻和膀胱麻痹等,物理治疗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尿道扩张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扩张受阻的尿道段来恢复正常的尿液流动。
此外,在腰段脊髓损伤患者中使用电刺激疗法可以帮助他们恢复膀胱控制。
3.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需要根治的排尿障碍,如泌尿系结石或肾结石导致的尿道梗阻、前列腺癌等,手术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手术可通过去除结石或肿瘤来恢复正常尿液流动,并修复受损的组织。
4. 膀胱训练:膀胱训练是指通过定期排尿和延迟时间逐渐增加等方法来重新训练膀胱的容量和控制。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综合征等引起的尿急、频尿问题。
5. 改变生活方式:有时候,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也能改善排尿障碍。
例如,减少饮酒和咖啡因摄入可减轻膀胱过度活跃引起的排尿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髓排尿中枢的兴奋沿盆神经传出,引起 膀胱逼尿肌收缩和膀胱内括约肌松弛,尿 液进入后尿道,刺激后尿道的感受器,冲 动沿盆神经传到排尿中枢,后者发出冲动 至骶段2~4节前角细胞,抑制阴部神经使 外括约肌松弛,于是尿液被强大的膀胱壁 内压所驱出。
二、病因
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发生病变后引 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称为神经源性膀胱功 能障碍。这是脊髓损伤最为突出的合并症。
尿失禁的男患者,用尿壶接尿或用集尿器 即避孕套带橡皮管集尿,每天清洗阴茎及 更换避孕套,以防引起局部炎症;女患者 可根据排尿规律,定时用尿盆接尿或及时 更换尿布。导尿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 程,以免造成医源性感染。
(二)膀胱功能训练
胱功能训练的目的是维持膀胱正常的收缩 和舒张的功能,重新训练反射性膀胱。一 般在泌尿系感染得到控制且无严重输尿管 和膀胱逆流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常用的训 练方法为留置导尿管法和间歇导尿法。
5.电针刺激法 第一组取三阴交,膀胱俞, 委阳,下焦俞;第二组取水道,两组交替 使用,通以调制平衡的标准是:病人能反射性地 排出适当的尿量,或采用耻骨上压腹手法 就能排尿,但自动排尿不多于每2小时一次; 排尿后残留尿少于150ml或更少。
1.留置导尿管法 采 用定期开放留置的导 尿管,让膀胱适当地 充盈和排空的方法, 促进膀胱壁肌肉张力 的恢复。
2.间歇导尿法
间歇导尿使膀胱周期性扩张与排空,维持膀胱近 似生理状态,以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最初应用 时强调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经常进行尿 常规监测,每次拔管前向膀胱内注入适量稀释抗 生素溶液。导尿间隔时间一般以4~8小时为宜。 每日记录出入量包括导尿量。睡前导尿管应留置 开放。
每次导尿前半小时,让患者试行自解一次 后开始排尿,需测定残余尿量,残余尿量 以不超过 400~500ml为宜,超过此量可引 起膀胱过度膨胀。
如果残余尿量越来越少,可适当延长导尿 间隔时间。当膀胱已达到平衡时,间歇性 导尿即可停止。
具体的方案
限制入液的量,早中晚各400毫升,再上午 10点下午4点和晚上8点饮水各200毫升, 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6点 不进水
1.耻骨上区轻扣法 常用于上运动神经元 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通尿肌反射亢进的 患者。
通过通尿肌对牵拉反射的反应,经脊髓排 尿中枢引起通尿肌收缩。用手指在耻骨联 合上进行有节奏的拍打,拍7~8次,停3秒, 反复进行2~3分钟。
2.扳机点排尿法 常用于能髓上神经病变。 在腰能神经节段区找扳机点,通过反复挤 捏阴茎、牵拉明毛、耻骨上区持续有节律 轻敲、指诊肛门刺激或牵撑肛门括约肌等, 诱导反射排尿。
两次导尿之间可以自动排尿100毫升以上的, 残余尿量300以下下时,6小时导尿一次
两次导尿之间可以自动排尿200毫升以上的, 残余尿量200以下时,8小时导尿一次
当残余尿量少于100毫升时候,可以停止导 尿。
(三)触发排尿的刺激法
对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患者,应 争取及早进行训练。要教给病人对膀胱进 行再训练,在导尿管插入期间或在间歇性 导尿之前,需用耻骨上压腹手法或在耻骨 上进行刺激以触发排尿。
3.挤压法 适合于遏尿肌无力者,增加膀 胱压,但不要增加腹压。先用指尖部对膀 胱进行深部按摩,可以增加膀胱张力。再 把手指握成拳状,置于脐下3cm处,用力 向骰部加压,患者身体前倾,并改变加压 方向,直至尿流停止。
4.电刺激法 肌肉电刺激是通过将电极头 直接接触逼尿肌,诱导逼尿肌收缩,开放 内括约肌,用于逼尿肌无力。神经电刺激 可以对神经或神经根刺激。通过对股神经 根电刺激,达到使逼尿肌收缩、尿道外括 约肌疲劳以治疗尿潴留、排尿困难,主要 用于神经源性膀胱等,需要经外科手术将 电极植入体内。电刺激法可能是一个发展 方向。
(二)自主性膀胱
自主性膀胱又称非反射性膀胱,反射弧受 损,膀胱肌肉因失神经支配而无张力,呈 弛缓状态。因此,膀胱没有反射性的排空。 可以通过用手压迫耻骨上腹壁而使膀胱排 空。
四、排尿障碍的康复治疗
(一)预防泌尿道感染 尿路感染是引起患者死亡的原因之一,因
此,应积极预防尿路感染
为了使尿液不断地进入膀胱,病人通常每 天应饮水约2~2.5升。要鼓励病人多饮水, 进行导尿、冲洗膀胱和局部清洁。换管之 前应尽量排空尿液,以便于拔管后尿道可 休息数小时,隔4~6小时再行插管。
三、排尿障碍的康复评定
尿的脊髓整合中枢是脊髓圆锥,主要反射 控制源在骶2~4节段,当病人从脊髓休克 中恢复后,膀胱的状态呈现两种类型:反 射性膀胱和自主性膀胱
(-)反射性膀胱
反射性膀胱又称自动性膀胱,当膀胱充盈 达到一定的容量时会诱发膀胱逼尿肌收缩, 克服括约肌的阻力,完成排尿。
由于反射弧未受损,这种反射性排空可通 过徒手刺激技术触发,如刺激拍打耻骨联 合上的腹壁、或刺激引发点如牵拉阴毛等 均会引起排尿反射,但会有残留尿。
一、排尿的神经解剖生理
一般成人膀胱内尿量在400ml以下时,膀胱 内压力无显著变化。当尿量达到400~ 500ml时,膀胱内压才急速上升,从而引起 排尿反射。当膀胱内压不断升高刺激膀胱 壁牵张感受器时,冲动经盆神经传入到脊 髓排尿中枢(低级中枢),同时也上传到 大脑皮质的排尿中枢(高级中枢),从而 产生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