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工具-统计方法-排列图因果图
质量管理常用的工具与方法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与手法一、因果图和排列图1.因果图因果图又名“鱼刺图”,由日本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石川兴发明。
因果图是用来思考和显示已知结果与潜在原因之间关系的图,通过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和表达,便于解决问题。
因果图的程序一般而言,因果图的程序主要有五个:第一,简明扼要地规定结果。
第二,规定可能原因的主要类别。
第三,在右边方框理画出结果,在左边画出主要类别,作为结果框的输入。
第四,寻找所有下层次的原因,并画在相应的主枝上,然后继续寻找。
第五,从最高层次原因中选取和识别少量的、看起来对结果影响最大的原因,并对它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因果图的应用图1所示的是因果分析图。
图1 因果分析案例图从图1可见,首先要画一个粗箭头,把问题放到右边,作为结果框的输出。
如电灯不亮,需要从灯泡问题、电源问题、电线问题、开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然后再逐一细查原因,步步深化。
灯泡原因分析完后,再用同样的方法从电源上、电线上、开关上分析原因。
这种分析的思路就是因果图的思路。
2.排列图排列图又名排队图,是为了对最主要到最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列而作出的简单图示。
排列图的作用一般而言,排列图主要有三个用途:第一,按重要性顺序显示出每个项目对整个问题的作用。
第二,提出识别改进的机会。
第三,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排列图的应用[案例]快速热水器的排列图2000年,某热水器厂商开发出了一种快速热水器产品,这种热水器打开5秒钟后,就能完成将水加热,而且可以持续24小时源源不断地供应热水。
但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问题,即关键发热零件有时会突然烧掉。
要查出上述问题的原因,可以用排列图表进行分析。
表1 排列图分析表名称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拉弧25125176.9%功率不合格3728888.3%掉膜1630493.3%端面不平1031496.3%其他12326从表1可见,首先,统计最近发生的所有问题,统计出各种制品中的共326个残缺品;其次,再逐项进行分类,例如拉弧一项就占了251个,功率不合格的占了37个,发热膜脱落的有16个,端面不平有10个,还有12个是由于其他原因。
关于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的描述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是指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常用的七种方法和工具,包括流程图、因果图、直方图、散点图、控制图、检查表和Pareto图。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识别问题、分析数据、改进过程,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流程图:用于显示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一个或多个输出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步骤顺序和可能分支。
流程图有助于了解和估算一个过程的质量成本。
因果图:也称为鱼骨图或石川图,用于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将问题与可能的原因相关联,可以识别出问题的潜在因素。
直方图:一种特殊的条形图,用于描述集中趋势、分散程度和统计分布形状。
直方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散点图:显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通过散点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或因果关系。
控制图:用于确定一个过程是否稳定或可预测的绩效。
控制图可以检测到过程的异常波动,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解决问题。
检查表:用于收集数据的查对清单。
通过检查表,可以对某一特定事项或问题进行逐项检查,以便记录和分析数据。
Pareto图:一种特殊的垂直条形图,用于识别造成大多数问题的少数重要原因。
Pareto图可以帮助企业优先解决关键问题,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这些工具在质量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综合运用这些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质量管理的老7种工具
质量管理的老7种工具老七种工具: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调查表法直方图法散布图法控制图法产生背景:日本,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老七种工具的特点: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通俗易懂,一线员工易于掌握质量管理老7种工具1.分层法概念分层法又称分类法,即:把收集来的原始质量数据,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加以分类整理,以便分析质量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的一种方法。
原则➢根据分层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数据的归类➢分层的关键质量数据分层的标志(5M1E)操作者、机器设备、原材料、测量、方法、环境。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检验手段;废品的缺陷项目。
分层法实例(1)某轧钢厂一个车间的生产情况统计如下:甲乙丙三班各轧制钢材2000t,共轧制6000t,其中轧废169t。
如果只知道这样三个数据,则无法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
下表是进行的分层分析。
分层法实例(2)某产品的汽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发生漏油现象,使用分层法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通过现场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密封不好。
该装配工序是由甲乙丙三个工人各自完成的;并发现漏油的主要原因是三个人在涂粘结济方法上的不同以及所使用的气缸垫分别来自A 和B两个协作厂。
调查的数据如下:调查总数50个,漏油19个,漏油发生率0.38。
现采用分层法按操作者和协作厂分层收集整理数据。
按操作者分层结论:工人乙的操作方法漏油发生率比较低。
按协作厂分层结论:B厂的气缸垫漏油发生率比较低。
综上:建议采用乙的工作方法和B厂的气缸垫。
实施结果:漏油发生率增加了原因:没有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措施:重新考虑分层与协作厂联合分层结论:B厂↔工人甲A厂↔工人乙2.排列图法概念➢排列图又称主次因素分析图或帕累托图(Pareto)。
➢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块和一条折线所构成。
➢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成A、B、C三类。
排列图又叫巴雷特图(pareto diagram),其原理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在分析社会财富分布状况时得到的“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结论。
常用质量管理统计方法11.doc
常用质量管理统计方法11常用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常用的质量管理统计方法包括:旧QC七大手法(检查表、数据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和新QC七大手法(亲和图、树图、关联图、箭条图、PDPC、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以及其它一些方法如:头脑风暴法、对策表、流程图、水平对比法等。
简介如下:一、检查表(调查表、统计分析表)1、概念:系统地收集资料和累积资料,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的整理和简单分析的统计图表。
2、分类:不合格品项目检查表、缺陷位置检查表、质量分布检查表、矩陈检查表、用于非数字数据分析用的检查表。
3、用途:用在对现状的调查,以备今后作分析。
4、制作步骤(1)确定搜集资料的具体目的。
(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搜集的数据资料。
(3)确定对资料的的分析方法、所釆用的统计工具。
(4)根据不同目的,设计用于记录资料的调查表格式。
(5)用收集和记录的部分资料进行表格试用,目的是检查表格设计的合理性。
(6)如有必要应评审和修改调查表。
5、注意事项(1)应能迅速、正确、简易地收集到数据,记录时只要在必要项目上加注记号;(2)记录时要考虑到层別,按人员、机台、原料、时间等分类;(3)数据来源要清楚:由谁检查、检查时间、检查方法、检查班次、检查机台,均应写清楚,其他测定或检查条件也要正确地记录下來;(4)尽可能以记号、图形标记,避免使用文字;(5)检查项目不宜太多,以4-6项为宜(针对重要的几项就可),其他可能发生的项目采用“其他”栏。
二、数据分层法(分类法、分组法)1、概念:数据分层法就是性质相同的,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2、分类方法:数据分层可根据实际情况按多种方式进行。
例如,按不同时间,不同班次进行分层,按使用设备的种类进行分层,按原材料的进料时间,原材料成分进行分层,按检查手段,使用条件进行分层,按不同缺陷项目进行分层等等。
数据分层法经常与统计分析表结合使用。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七种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七种工具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
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一、检查表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
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
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
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制作排列图的步骤:1、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
如,可收集1个月或3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
3、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⑷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⑸栏。
4、作排列图。
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
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三、因果图法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
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
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1、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
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2、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技术民主,集思广益。
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
质量管理方法及工具
质量管理方法及工具一、PDCA循环(一)定义又称戴明环,是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
PDCA蕴含的最重要、最本质的内涵----80%的不足归诸于20%的原因,但我们常常花费过多的精力处理表象的不足,而忽略背后的根本原因及找出解决根本原因的方案。
PDCA要做的就是----找到原因、找到最佳改进方案并验证其效果。
PDCA适用于全院、全员。
(二)步骤四个阶段必须遵守,八个步骤可增可减。
1、P(Plan)计划阶段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制定改进的目标,确定达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第1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第2步: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第3步: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第4步:制定措施,提出行动计划。
2、D(Do)执行阶段按照既定的计划要求去做,以实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
第5步:实施行动计划3、C(Check)检查阶段对照计划要求,检查、验证执行的效果,及时发现改进过程中的问题及经验。
第6步:评估结果(分析数据)4、A(Action)行动或处理阶段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纳入相应的标准、程序、制度,巩固成绩,克服缺点。
第7步:将有效措施标准化并在科室推广实施第8步:将上一循环未解决的问题带入下一循环(三)FOCUS-PDCA 步骤发现问题,确定主题-成立质量改进小组-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原因及要因分析-拟定对策措施-执行-检查-处理二、QCC(品管圈)是PDCA的高级表现形式,是从基层到管理层。
(一)定义由相同、相近或互补工作场所的人们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 QC 小组,一般 6 人左右),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活动程序、活用七大管理工具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
(二)步骤1.主题选定-2.拟定活动计划书 -3.现状把握-4.目标设定-5.解析-6.对策拟定-7.对策实施与检讨-8.效果确认-9.标准化-10.检讨与改进。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
质量管理五大工具、七大手法知识点总结在质量管理领域,有一系列重要的工具和手法,它们帮助企业和组织有效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竞争力。
其中,质量管理的五大工具和七大手法备受关注。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工具和手法的具体内容和应用。
一、质量管理五大工具1、统计过程控制(SPC)SPC 是一种借助统计方法对过程进行监控和控制的工具。
通过收集和分析过程中的数据,如产品的尺寸、重量、强度等指标,绘制控制图,从而判断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如果过程出现异常波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以预防不合格产品的产生。
例如,在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对生产线上零部件的直径进行定期测量,并将数据绘制成控制图。
当控制图显示数据超出控制限,就意味着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问题,如刀具磨损、原材料质量变化等。
此时,就需要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改进,以确保零部件的直径符合要求。
2、测量系统分析(MSA)MSA 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个准确可靠的测量系统对于获取真实有效的质量数据至关重要。
它包括对测量设备的精度、重复性、再现性等方面的分析。
假设在一家电子厂,对电阻值的测量系统进行 MSA。
如果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差,即同一操作人员多次测量同一电阻值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那么就需要对测量方法、设备或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改进,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MEA)FMEA 是一种前瞻性的风险评估工具,用于识别产品或过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根据风险的严重程度、发生的可能性和可探测性,对失效模式进行排序,从而确定优先采取预防措施的方向。
以一款新型手机的研发为例,通过 FMEA 分析,可能会发现电池过热可能导致手机爆炸这一潜在失效模式。
针对这一风险,可以采取优化电池设计、增加散热装置、设置温度监控系统等预防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性。
4、产品质量先期策划(APQP)APQP 是一种结构化的方法,用于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阶段,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a. 适合整理原因非常复杂的问题; b. 容易取得成员的一致意见; c. 从计划阶段一开始就可以广阔的视野透视问题; d. 形式自由,有助于因素之间的连接和转换; e. 可打破先入为主的观念;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关联图的类型
1、多目的型
•1
•4
•2
•问题
•问题
•3
•5
•问题
•6
3、中央集中型
•8
•1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2、系统图
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 成图, 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 的一种方法。 应用范围
a. 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设计质量的展开; b. 制订质量保证计划,对质量活动进行展开; c. 可与因果图结合使用;用于方针管理的展开; d. 目标、方针、实施事项的展开; e. 明确部门职能、管理职能; f. 对解决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的创意进行展开。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
关联图的判别方法与注意事项
• 1、箭头只进不出是 问题
•问题
• 2、箭头只出不进是主 因
•主要因素
•中间因素
•3、箭头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 •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
注意事项
a. 要针对复杂的因果关系; b. 原因查找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考虑; c. 针对找到的原因排序时适当调换位置; d. 中间关键因素也要作为主因对待;
7、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 过程质量的一种方法。
控制图是一种带有控制界 限的反映过程质量的记录 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 质量特性值(或由质量特性 值获得的某种统计量);横 轴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 右)抽取的各个样本号;图 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 制界限(记为UCL)和下控制 界限(记为LCL)三条线(见右 图)。
7种质量管理工具
3)最后,应当注意,强相关并不一定意味变量间存 在因果关系。
4)相关程度的统计学数量化描述需要使用相关系数R。
41
基本管理和策划工具
本节所要介绍的工具是管理人员在组织概念、想法和词 语时常用到的工具,常被称为“新QC七件工具”,特 点是更加面向经营管理和策划活动。这些工具是,
2. 将方图的形状与典型的各种直方图的分布形状进行对比, 可以大致看出产品的质量分布状态,分析质量问题的原 因和采取的措施。
3. 将直方图和产品的规格相比较,可以掌握过程加工的质 量状况。
4. 通过直方图可以进行过程能力指数的调查。
25
七种基本质量控制工具——直方图
➢直方图实例
某个轧钢厂轧制6mm厚钢板,公差为±0.4mm,测量成品钢板厚度数 据100个,如下表 ,
22
七种基本质量控制工具——控制图
➢控制图的类型 计数型控制图包括:
√ np图,用于样本容量为常数的不合格品数的控 制图。 √ P图,用于跟踪样本容量不是常数的情况下,不 合格品率的变化。 √ C图,用来标示样本容量固定时的缺陷数控制图。 √ U图,用来标示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缺陷数控制图。
23
七种基本质量控制工具——直方图
制造业常用的流程图 制造业常用的流程图数量繁多,现列举如下,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流程图 标书评审控制流程图 不合格品控制流程图 采购控制流程图
流程图使用注意事项 流程图的绘制、变更、审批必须遵循严格的程序,必须在 所涉及的所有部门得到充分沟通和确认。
9
七种基本质量控制工具——因果图
➢ 什么是因果图
■ 因果图也称为石川图或鱼骨图,用来向质量改进成 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种种可能原因,从而找到问题 的原因和结果之间关系的一种图形化工具。 通过因果图的分析,要找出“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 问题?” 该方法常常结合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使用。
质量管理老七种工具
机械卓越1001史智丰3100301100
《产品质量管理》这门课程主要介绍了产品质量管理方面的知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专业知识。我了解到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日本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先后提出了“质量管理七大工具”和“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质量管理七大工具”也称为“老七种工具”,包括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和分层法,是它针对现场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提出的易于掌握的七种统计工具。“质量管理新七大工具”,即KJ法、关联图、系统图、矩阵图、矢线图、PD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针对管理层提出的质量管理工具。由于我们专业的性质决定与我们更相关的是“老七种工具”,所以本文着重讨论“老七种工具”。
图3-6为根据表1-1所做的散布图
表1-1测量的酸度和酒度数据
分层法又称为分类法或分组法。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和条件是多方面人、机、料、环、法)的,所收集的大量统计数据往往带有综合性,为真实地反映质量问题的实质性原因和变化的规律,将收集到的大量统计数据,按其不同的来源进行分类后,再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层法。分层的目的在于使同一层内的数据波动尽可能小,而使层与层之间的数据差异尽可能大地反映出来,就可以显示出分层的作用与效果,否则分层无效。在应用分层法对数据进行分层时,须选择适当的分层标志,一般按人、机、料、环、法、时间等条件作为的标志。分层法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统计方法,几乎在应用的其它统计方法(如因果图、排列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等)的应用过程中都可以结合应用。例某厂生产橡胶垫,其外径尺寸:Ø26.1±0.2mm。最近发现外径尺寸超差,具体见直方图:
图3-2管道焊接裂缝鱼刺图
16种质量管理工具
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质量管理工具之一排列图排列图(Pareto Analysis)又称帕累托图,它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的一种简单的图示技术。
根据20:80规律,把各种原因根据某个统计数据从多到少、从大到小排列,确定关键的少数。
抓主要原因的主要方面。
根据这个原理也可以用来确定其他的分析工作,确定主要因素。
质量管理工具之二因果图因果图(Cause and Effect Diagram),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分析图、树枝图、鱼刺图等。
它是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运用因果图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解决质量问题。
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
质量管理工具之三直方图直方图(Histogram)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
又称柱状图、质量分布图。
是一种统计报告图,由一系列高度不等的纵向条纹或线段表示数据分布的情况。
一般用横轴表示数据类型,纵轴表示分布情况。
作直方图的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图的形状,判断生产过程是否稳定,预测生产过程的质量。
质量管理工具之四散布图散布图又叫相关图法、简易相关分析法。
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相关关系的简单图示技术。
在散布图中,成对的数据形成点子云,研究点子云的分布状态便可推断成数据之间的相关程度。
可以用来发现、显示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相关度,并确定其预期关系。
质量管理工具之五控制图控制图(Control Chart)是根据假设检验的原理构造一种图,它是统计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工具。
通过把质量波动的数据绘制在图上,观察它是否超过控制界限来判断工序质量能否处于稳定状态。
第一张控制图诞生于1924年5月16日,由美国的贝尔电话实验所的休哈特(W.A.Shewhart)博士在首先提出管制图使用後,管制图就一直成为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特别是某方面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质量管理工具之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和分层法
操作者
漏油
不漏油
漏油率%
A
6
13
32
B
3
9
25
C
10
9
53
合计
19
31
38
表按气缸垫生产厂家分层统计表
供应厂
漏油
不漏油
漏油率%
甲
9
14
39
乙
10
17
37
合计
19
31
38
从上面两个分层统计表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3.因果图,又称为特性要因图,或形象地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用来表示和分析质量问题与其潜在的原因关系的一种图表。一家印刷企业的复印机的复印质量总是达不到预定标准,希望通过因果图找出复印机复印不清楚的原因,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下为该企业拟采取的因果图绘制步骤,请根据该步骤绘制正确的因果图。
(1)确定待分析的质量问题,将其写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主干,箭头指向右端。确定复印机复印不清楚作为此问题的特性,在它的左侧画一个自左向右的粗箭头。
(2)确定该问题中影响质量原因的分类方法。按分析工序质量问题的影响因素——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造成复印机复印不清楚的原因可以具体分成复印人员、复印机、复印纸、原稿、复印方法及复印环境六大类,用中箭头表示。
4.某柴油机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汽缸垫之间经常发生漏油现象,为解决这一质量问题,对该工序进行现场统计。被调查的50台柴油机,有19台漏油,漏油率为38%。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漏油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该工序涂密封剂的工人A、B、C三人的操作方法有差异;二是气缸垫分别由甲、乙两厂供应,原材料有差异。
为弄清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漏油或找到降低漏油率的方法,该厂分别采用操作工人、气缸垫两种标志数据进行分层,得到的统计情况分别如下表所示。
排列图、因果图
脏污 其他 合计
服装不合格产品列表
频数(件)
累积频数
117
117
72
189
23
212
12
224
8
232
3
235
5
240
240
240
-
累积频率 48.8% 78.8 % 88.3 % 93.3 % 96.7 % 98 % 100 % 100 %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实例:某服装厂缝制质量部检查了一批服装, 不合格项目为断线72件,棱角不好12件,做工 不一致117件,脏污3件,线不直23件,对称不 够8件,其他问题的5件,试绘制排列图,从图 中能否发现造成本周客诉的主要原因是哪些。
-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项目 做工不一致
一、因果图概述
因果图是用来表示和分析质量问题与其潜在的原因关
系的一种图表。它是以结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
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起来,表示因果关系的图形。
又叫特性要因图,或形象地称为树枝图或鱼刺图,是
由日本质量管理学者石川馨在 1943 年提出的,所以
-
3.1质量管理的老七种工具-排列图
• 排列图的由来
1、意大利经济学家pareto “关键的少数”,“排列图法则”。 2、美国经济学者劳伦兹M.O.Lorenz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来描
绘“排列图法则”,即经济学中的Lorenz曲线。 3、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于质量管理上,
同时提出“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并借用 Pareto的名字,将此定义为排列图。 4、石川馨博士将其引入到质量管理活动中使用,从而成为质 量管理七大工具之一,在现场得到广泛使用。
统计技术(新老七种工具)
控制图
• 5、对于异常情况的处理,应执行“查出原因, 采取措施,保证消除,纳入标准,不再出现”。
• 6、控制图只起报警作用,而不能告知造成异 常的因素是什么。
控制图
• 五、使用常规控制图的注意事项:
• 1、所控制的过程必须具有可重复性,即具有统计规律。 • 2、在使用控制图时应选择能代表过程的主要质量指标
作为控制对象。
• 3、根据所控制质量指标的数据性质来选择控制图类型。 如数据为计量值的,应选择X-R图、X-Rs图等,数据为 计件型的,应选择P或nP图,数据为计点的,应选择C或 u图。
因果图 ①定义:表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原因关系的一种图 表,又称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 ②作用:分析和寻找影响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③应用程序: a. 确定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质量问题(特性) 1)主要质量问题不能笼统不具体。 2)不能确定多个主要质量问题。 b. 画出主干线,并在右端方枢内填入质量问题(特性) c. 确定潜在原因的主要为类别并作为大技分别画于主干 线两侧。 类别因素主要有:人、机、料、法、环、测等
0污 染
13
7 4
裂 油电 纹 漆镀
0
其 它
直方图(频数直方图)
• 1、定义: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矩 形表示数据分布的图。
• 2、用途: • ⑴显示质量波动分布的状态。 • ⑵较直观地传递有关过程质量状况的信息。 • ⑶通过直方图了解质量数据波动状况,从而掌
握过程的状况,确定质量改进的方向。
质量管理七大工具简介
3
排列图的七个步骤
步骤一:确认数据的类别
从研究检查表所搜集的资料,以决定柏拉图将要表示的数据类别。 如 24 个工序中,不同工序所需时间或某一部机器所产生的错坏数 目......
步骤二:决定要展示的时期
即视乎问题简单或复杂度决定搜集多少数据,从而得出可靠的情 报。
步骤三:总计出现频率
控制 图
用于分析和掌握资料的分布状况,以便推断特性总体分布状态的一种
统计方法 。
直方图使用目的
测知制程能力; 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 测知分配中心或平均值; 测知分散范围或差异; 与规格比较计算不良率 ; 测知有无假数据; 订定规格界限.
3
6、直方图制作方法
7
统计基本概念
* 抽样方法 如何又经济又有代表性,则要对抽样方法进行选择。 A. 随机抽样: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可能的机会抽 ; B. 分层抽样:先将总体分类或分层,然后在各层随机 抽样,减少层内差异,增加样本的代表性。 C. 系统抽样:机械随机抽样,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 样本的一种方法。
8
5
分组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一般用数学家史特吉斯提出 的公式计算组数,其公式如下:
K=1+3.32 Lgn 一般对数据之分组可参考下表:
数据数
组数
50~100
6~10
100~250 250个以上
7~12 10~20
6
3.组距
组距=全距/组数 组距一股取5,10或2的倍数
4.决定各组之上下组界
最小一组的下组界=最小值-测定值之最小位数/2,测定值的最 小位数确定方法:如数据为整数,取1;如数据为小数,取小数所 精确到的最后一位(0.1;0.01;0.001……)
质量工具箱-新老QC七种工具介绍
手段1
7
手段5
2
目 的
手段6 手段2
手段7
3
4
手段8
8
手段3 手段9
5
手段10
6
9
A部门 B部门 C部门 D部门
工程1 活动要项1
2
工程2 3
4
工程3 5
6
7
工程4
8
9
30
三、关联图
(五)关联图做法:
•决定题目—以标记写出主题; •小组组成—集合有关部门人员组成小组; •资料收集—运用脑力激荡,寻找原因; •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作卡片; •连接因果关系制作关联图; •修正图形—讨论不足,修改箭头; •找出重要专案、原因並以标记区别; •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别人易懂; •提出改善对策;
15
一、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直方图示例
SL=130 20
15 10
与要求相比偏高
Sμ=160
与要求相比偏低
正常
5
120.5 124.5 128.5 132.5 136.5 140.5 144.5 148.5
过程波动少
过程波动大
规范
16
一、质量管理七种工具简介
(七)控制图 ❖控制图是用于分析和控制过程质量的一种 方法。 ❖控制是一种带有控制界限的反映过程质量 的记录图形,图的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值 (或由质量特性值获取的某种统计量);横轴 代表按时间顺序(自左至右)抽取的各个样本 号;图内有中心线(记为CL)、上控制界限(记 为UCL)和下控制界限(记为LCL)三条线(见下 图)。
19
二、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概述
(一)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的来源 ❖ 1972年日本科技联盟整理出七个新工具 ❖1977年在日本开始在企业中推选实施 ❖1978年由日本水野滋、近藤良夫教授召 开研讨会命名为“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1979年日本科技联盟正式公布质量管理 新七种工具。
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质量管理工具之调查表、排列图、因果图和分层法》
排列图
直方图
调查表
因果图
分层法
散布图
控制图
第一页,共九页。
1.调查表 定义:又称检查表、统计分析表,是一种收集整理数据和粗略分析质量原因的工具,是为了调查
客观事物、产品和工作质量,或为了分层收集数据而设计的图表。实质上是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 理和初步分析原因的一种工具。
特点:简单、实用、有效,格式可多种多样。
第六页,共九页。
4.分层法
定义:分析产品质量原因的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它能使杂乱无章的数据和错 综复杂的因素系统化和条理化,有利于找出主要的质量原因和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
原那么:使同一层内的数据波动尽可能小,而层与层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大,否 那么就起不到归类汇总的作用。
第七页,共九页。
感 谢 聆听
第八页,共九页。
内容总结
127 质量管理工具。特点:简单、实用、有效,格式可多种多样。要求:设计应简单明了、突 出重点,应填写方便、符号好记。注:○表面擦伤 ×砂眼 ●外形异常 □其他 △最终不合格。 特点: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直方图和一条曲线组成。曲线表示各因素影响大小的累计 百分比,这条曲线称为帕累托曲线。可按不同的工艺要求、操作参数、操作方法和生产速度等进行 分层。听
要求:设计应简单明了、突出重点,应填写方便、符号好记;填写好的调查表 要定时、准确地更换并保存,数据要便于加工整理,分析整理后及时反响。
第二页,共九页。
不合格原因调查表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设备
操作 者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S16949推进宣传(八)
---常用统计分析方法介绍(一)----排列图、因果图
一、排列图
排列图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图表工具.它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雷托(Pareto)提出的.巴洛特发现人类经济领域中"少数人占有社会上的大部分财富,而绝大多数人处于贫困状况"的现象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所谓"关键的少数与次要的多数"原理.朱兰(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把这个原理应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成为在质量管理中发现主要质量问题和确定质量改进方向的有力工具.
1.排列图的画法
排列图制作可分为5步:
(1)确定分析的对象
排列图一般用来分析产品或零件的废品件数、吨数、损失金额、消耗工时及不合格项数等.
(2)确定问题分类的项目
可按废品项目、缺陷项目、零件项目、不同操作者等进行分类。
(3)收集与整理数据
列表汇总每个项目发生的数量,即频数fi、项目按发生的数量大小,由大到小排列。
最后一项是无法进一步细分或明确划分的项目统一称为“其它”。
(4)计算频数fi、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首先统计频数fi,然后按(1)、(2)式分别计算频率Pi和累计频率Fi
(1)
式中,f为各项目发生频数之和。
(2)
(5)画排列图
排列图由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几个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频率折线组成。
如图1所示为一排列图实例。
2.排列图用途
(1)确定主要因素、有影响因素和次要因素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0-80%左右的若干因素。
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图中焊缝气孔和夹渣。
主要因素个数一般为1-2个,最多不超过3个。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有影响因素:累计频率Fi在80-95%左右的若干因素。
它们对产品质量有一定影响,称为有影响因素。
根据排列图可以确定质量问题的次要因素:累计频率Fi在95-100%左右的若干因素,其对产品质量仅有轻徽影响,称为次要因素。
(2)抓主要因素解决质量问题
将质量影响因素分类之后,重点针对1-2项主要因素进行改进提高,以解决质量问题。
实践证明,集中精力将主要因素的影响减少比消灭次要因素更加有效。
(3)检查质量改进措施的效果
采取改进措施后,为了检验其效果,可用排列图来检查。
若改进后的排列图中横坐标上因素频数矩形高度有明显降低,则说明确有效果。
二、因果图
在找出质量问题以后,为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确定因果关系的图表称为因果图。
它由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两部分组成。
图中主干箭头所指的为质量问题,主干上的大枝表示主要原因。
中枝、小枝、细枝表示原因的依次展开。
1.因果图的画法
(1)确定待分析的质量问题,将其写在图右侧的方框内,画出主干,箭头指向右端,见图2(a)
(2)确定该问题中影响质量原因的分类方法。
一般对于工序质量问题,常按其影响因素:人(Man)、设备(Machine)、原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等进行分类,简称为4M1E。
对应每一类原因画出大枝、箭头方向从左到右斜指向主干,并在箭头尾端写上原因分类项目,见图2(b)。
(3)将各分类项目分别展开,每个大枝上分出若干中枝表示各项目中造成质量问题的一
个原因。
中枝平行于主干箭头指向大枝。
见图2(c)
(4)将中枝进一步展开成小枝。
小枝是造成中枝的原因,依次展开,直至细到能采取措施为止。
(5)找出主要原因,画上方框作为质量改进的重点。
2.因果图的用途
(1)根据质量问题逆向追溯产生原因,由粗到细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各个层次、各种各样的原因。
以及各原因的传递关系。
(2)因果图可明确原因的影响大小和主次。
从而可以作为制定质量改进措施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