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c89aeaaa00b52acfc7ca31.png)
2020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创造伟大历史的过程,同时也是跨越困境、不断前行的过程。
要想认识中华民族坚实厚重的历史,了解她的崇高与苦难,完全可以从了解古代文学特别是诗词入手。
诗歌是诗人对所处时代的描写和反映,堪称生动形象而又具体真实的历史记录。
一部《诗经》就是当时生活百科全书式的记录。
例如,其中的《豳风·七月》有对先民们四季繁忙劳作的生动叙述;《秦风·无衣》则体现出了士兵在战场上的同仇敌忾。
若想了解盛唐的富庶繁华,最直观的记载莫过于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究其根本,诗歌的产生总有它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不少诗作词作还有具体可考的“本事”。
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含解析
![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9d8e9d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0f.png)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上学期二调考试试题(含解析)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一定时间后,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讲解试题的视频。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邹智,字汝愚,合州人。
年十二能文。
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举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
道出三原,谒致仕尚书王恕,慨然曰:“治天下,在进君子退小人。
方今小人在位,毒痛四海,而公顾屏弃田里。
智此行非为科名,欲上书天子,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
”恕奇其言,笑而不答。
明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恋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隆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疏入,不报.智既慷慨负奇,其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亦并负意气,智皆与之善。
因相与品核公卿,裁量人物.未几,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
智喜,以为其志且得行,复上书曰:“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诈怀奸,世之小人也。
陛下留之,则君德必不就,朝政必不修,此弊所当革者也。
致仕尚书王恕忠亮可任大事,尚书王兹刚毅可寝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决大疑,世之君子也。
”帝得疏,颔之。
居无何,安、直相继罢斥。
而吉任寄如故,衔智刺骨.鼐常朝当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时,御史侍班,得面陈政务得失,立取进止.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谒曰:“后世人臣不获时见天子,故事多苟且。
愿公且勿受官,先请朝见,取时政不善者历陈之,力请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济。
河北省新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新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00d35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8.png)
河北省新2025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鼠疫(节选)(法)阿贝尔•加缪晚上将近十点,里厄的汽车停到老哮喘病患者的楼门前,这是他今天出诊的最后一站。
他从座位上起身都特别吃力,不免磨蹭了一会儿,望了望昏暗的街道、黑乎乎的天空中时隐时现的星星。
老哮喘病患者半卧在床上,正数着从一只锅放进另一只锅里的鹰嘴豆,看样子呼吸通畅些了。
他喜形于色,欢迎大夫来探视。
“怎么着,大夫,闹起霍乱来啦?”“您从哪儿听说是霍乱?”“报上刊登的,电台里也广播了。
”“不对,不是霍乱。
”“不管怎么说,”老人非常兴奋,“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哼,他们说得也太过火了!”“千万不要这样想。
”大夫说道。
他给老人检查了身体,现在,他坐到这间简陋的餐厅的中央。
不错,他是害怕了。
他知道单在这个城郊街区,就有十来个病人等待他明天上午去诊治,一个个因患腹股沟淋巴结炎而佝偻着身子。
在动手术切开淋巴结的患者中,仅有两三例病情好转。
可是,大多数病人都得住院,然而,这天晚上,政府公报仍旧很乐观。
第二天,朗斯多克情报所公布,公民对省政府采取的措施反应平静,已有三十余病人登记。
卡斯泰尔给里厄来过电话:“那两间亭阁里有多少床位?”“共有八十张。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66898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4.png)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孕育、巩固、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众多标识性的古代文艺观念,为传统文化形塑了品格,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久远传承。
中国古代早期的文艺观念,比较注重文艺的政教功用,偏重于文治目标,而非文辞艺术本身。
《论语·阳货篇》记载说:“小子何莫学夫《诗》?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观、群、怨既有结构逻辑,又有各自功能,是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以“兴”引譬连类,发出对社会现实的观与感;以“观”认识社会风俗的盛与衰,量度国家政治的兴与败;以“群”实现互更交流,形成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共同进步;以“怨”美刺不足,期于政治修明,社会和谐。
汉代《乐记》中有“声音之道,与政通矣”“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两汉时期的思想家也推崇“尚用”的观念,比如扬雄、桓谭、王充等,强调文艺著作必须要对现实社会产生作用。
这一文艺观念滋养的政治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意志和匡世决心,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在磨难坎坷中化危为机。
唐宋以来盛行的“文以载道”观念,则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
无论是韩愈提出的“文以明道”,还是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最初都是为了矫正“文胜于质”的文艺弊病,摆脱文人对技巧、文辞、修饰的偏执迷恋,重新恢复文艺内容的重要价值。
宋代以后,“文以载道”观念成为普遍的文化共识和社会规范,要求创作者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使命感和深弘气度,在践履社会责任、赓续文化传统中从事文化创造,用文学艺术的有形表达反映广泛的生活现实,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引导、带动、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pdf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pdf](https://img.taocdn.com/s3/m/65e70d510722192e4436f662.png)
衡水中学 2012—201 3 学年度上学期第 二次调研考试 高 三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 卷和第卷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卷(共 42 分) 注意事项: 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共18个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依次填涂。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
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
它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式。
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
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
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
衡水语文二模
![衡水语文二模](https://img.taocdn.com/s3/m/72c023ceb84ae45c3a358c7c.png)
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三年级下学期二模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现代社会来临之前,民歌一直就是时尚。
“歌谣所生,宜自生民始也。
”作为口头语言艺术的民歌,其起源即昭示着人类的起源。
人类自脱离动物界的那一刻起,也就开始了超越性的审美活动,这种审美很自然地体现在他们的言谈歌咏之中。
作为中国文学起源佐证的二言《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就是越人之歌;而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元典《诗经》,其“国风”部分也是民歌歌词的总汇。
从先秦的歌谣,到汉魏乐府,再到唐宋间的曲子词、竹枝词等体式的流变,民歌生长在百姓的唇吻和心灵之上,始终是社会风尚的主要组成部分。
明代沈德符记录了万历年间江南小调的流行状况:“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致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我们也可以说,民歌又何尝不是一部时尚史呢?问题是,今天当很多人在叫嚣“娱乐至死"、张扬多元价值的时候,当多数民歌所描述的农耕甚至游牧、渔猎生活情境离绝大多数人已很遥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和民歌生活在一起吗?解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关系。
现代性并非一种全然固定的僵死结构,它应该是开放的,既对空间开放,也对时间开放;它应该是一种建构性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间我们可以把现代性变得更加符合人的需要,人的诗意生存的需要。
这样来理解,传统就不再是一个被降服、被审判、被耻笑、被切割、被虚假玩弄的概念,而应该是唤起我们敬畏感的、我们借此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方式。
我们通过传统洞开人类生命的本质存在,回归人类应然的统一存在。
民歌正是自传统社会以来,人们和世界真诚连接的一种生命的打开方式。
在欣赏民歌的时候,我们感到在传统人文世界中找到了人应该为人的那种存在的方式,我们觉得人应该那样和这个世界进行美好的连接,应该那样诗意地栖居。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3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3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197d4fa4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df.png)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2023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23届上学期高三年级二调考试语文本试卷共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文言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严起恒传严起恒,字秋冶,浙江山阴人。
举北闱,中崇祯辛未进士,就馆,试诗文中格。
授刑部主事,宽廉精慎,为秋曹最。
差提狱务,矜恤囚系,纵其械具,与沐浴,时与汤粥。
时畿南例选铨曹,永淳力主用起恒,公揭已出,遣客劝令一谒执政,起恒佯谢诺,益闭户不与外人相见,遂不得调。
已乃升广州知府,南海宝货充斥,起恒食淡衣粗,以廉闻天下。
王思任,其姻也,携客游罗浮,过广州,起恒报谒,公宴之外,无私相见。
思任舟车之赀逮绝,就起恒求傔力数辈,起恒谢无有,思任几穷。
总制沈犹龙闻之,乃赍金币,遣舟车送思任归。
起恒清慎端和,不为捭阖赫奕①,而骄帅悍兵,服其德望。
郝永忠、卢鼎、黄朝宣、张先璧、曹志建恣行无所惮,捶击监司,如其牙校,顾敛手受起恒约束,如部将。
时楚吏缘闽、广建国,皆旦夕躐拔至九卿。
起恒不妄依附,守故衔两载。
稍擢太仆少卿,已乃晋户部侍郎,督理钱法军饷。
永历四年春,清兵犯南韶。
慈圣太后遽欲挟上弃肇庆西避,起恒坚请车驾勿动。
上召赴内廷,面谕允留。
起恒叩头起,诣阁草敕,征调援兵,方吮毫间,两宫已登舟,上就辇矣。
是冬,两粤继陷。
上奔南宁,化澄率诸臣四窜,唯起恒从。
客有劝起恒必去者,起恒泫然曰:“吾留此即免祸岂复能有所效顾今日亦安往哉患难君臣所相报者唯一死尔伏草间以求活吾固不能国一日未亡吾一日不能舍上而去死于奸,死于敌,唯天所命耳!”永历五年,孙可望遣其将吴将军者入见,挟兵拥行官,猝入起恒舟,佯请与语。
语竟,遽挥铜椎击中起恒脑,堕水死。
上闻,痛哭。
出金募泅人,得起恒尸,裹以御衾,买棺葬于南宁江岸。
起恒相四年,随上播迁,上累欲加恩,固辞不受。
署中无长物,故衣敝舆,食不兼味。
与人言,开诚尽辞,群心悦服;至其不可,则未尝以一字丐人恩泽,虽怨背不恤也。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二调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f7b6958ad51f01dc281f19a.png)
(解析版)河北省衡水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客观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依次往下涂,中间不要空题。
2.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慢生活”流行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
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
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
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
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
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
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
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
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
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
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
放弃忙忙碌碌的生活,转而过一种相对较慢的生活方式,对身心而言,生活质量而言,对生命而言,也许比事业成功、加级晋爵更有意义。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84558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9e.png)
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等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共同善”字面意思指“共同具有的好的事物或品德”。
“共同”的意思是“属于大家的,彼此都具有的,大家一起做的”;而“善”笼统地说有“善物”和“善德”两重含义。
但作为一种道德和政治哲学的概念,“共同善”理论的内涵比较复杂。
对于何谓“共同体的道德”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共同善”理论。
在西方思想史的脉络中,“共同善”理论的最早形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将城邦这一共同体视为政治主体,认为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
罗马时期的西塞罗主张,“国家就是共同体,‘共善’是国家的目标,也是共同体的原则”。
在西方思想史中,“共同善”理论似乎是他们的专利。
其实,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有另一种将个人意志与共同体意志视为一个有机体的“共同善”理论。
春秋战国之交的墨子的“尚同”思想就较为典型,“尚同”思想的要义就是,如果“一同天下之义”,那么整个社会就可以实现和平,至臻和谐。
战国初期,天下大乱。
墨子认为,乱的根本原因是“一人一义”“十人十义”,而且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义是正确的,别人的义是不正确的,彼此纷争不断。
2025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3800e1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c.png)
2025届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挖光阴过日子荆爱民①乡下老家常有人来,来了人,我总是问东问西的。
主客之间话稠得很,说的最多的,就是谁的日子过得宽裕,谁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常常是老家人走半天了,而心里总还是牵牵挂挂的,忽然就感悟到了中国汉字实在是太伟大太神奇了。
②人活一世,就是过日子。
这日子就是太阳,谁的阳光充足,谁的生活就好;谁生活在山坳里,能照到的太阳光就少,日子就紧巴巴的。
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日子就是黑的,就缺面无光。
③在靠北的办公室里工作了二十多年,深深感到向阳与背阴的巨大差距,在寒冷的冬天,向阳的房子本来有暖气,再加上明晃晃的太阳,在这面办公的人穿着夹衣上班,而背阴处虽有暖气,但还是觉得太冷,人要穿着厚厚的棉衣上班,即使是这样,暖气稍微跟不上,背阴的房间就冷的坐不住。
背阴房间养的几盆花,花叶小,长得不旺,很少能有开花的机会。
花儿的日子也不好过啊。
在同一个季度,甚至在同一层楼里,只是因为背阴向阳的不同,这日子的差别可就大多了。
同样生活在地球村里的人,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同呢,就是因为各人过的日子不同,也即拥有阳光的多少不同形成的啊。
④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年好过,月好过,日子难过。
⑤同一片树林中刚长出的小树苗,几乎大小一个模祥,但几个月后就有了变化,那些叶儿大一些个子稍微高一点点的,就能多得一份光和热,就能多承接一份雨和露,几年时间后,同一片树林子中的树木就变得大大小小的,几十年过去后,大树就把小树荫蔽死了。
应了那句古话:大树底下无美草。
当大树参天而立时,谁还想得到那些树底下灰黑僵卧的枯枝与大树是一娘所生的呢。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科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北省衡水市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学科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4cfb07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77.png)
5. 王刚同学在了解到三迭叙事的相关知识后,在大型考试中采用了这种手法写记叙文,在文中设计了三次道歉,一、二次道歉被拒后还分别插入了“向人问计”“托人说和”两个“横云断岭”的叙事片段。本以为会一鸣惊人,孰料只得了45分。假如你是老师,如何帮助王刚解开心结?
【答案】1. A 2. C 3. C
4. 林黛玉和薛宝钗在贵族身份上相同的,但是身世处境上却不同;两人都极富才情,但是个性特征却不同;两人年龄相似,但是对人接物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路面上的积水白茫茫一片,一会儿流向东,一会儿流向西,罗冠和父亲像两只跛脚鸭子,蹬着水缓慢前行。“怎么办?不如我们回去吧。”罗冠几次要脱口而出,都被父亲的表情阻挡在门外。
罗冠心里说,他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都知道。家里这么多人要吃饭,三个孩子要上学,而他又遇到了那样的事,他实在是太难了。
漫天的雨幕里,只有两个小黑点,像大逗号领着小逗号,在大地这张巨大的黄纸上点染行。时大时小的雨声,酷似罗家父子时深时浅的脚步,踩在1996年的希望里。
C. 三迭式叙事多以二元对立的原则组织故事情节,二元对立关系的强弱与对立的双方矛盾是否不可调和有关。
D. 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的设对方法包括相同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等设置和相反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照设置。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迭式叙事与“对锁”章法虽然笔法不同,但二者在同而不同方面有相似的审美效果。
(摘编自冯文开《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口头叙事》)
材料二:
“对锁”章法是指在不同的故事段中用相似或相同的人物语言以使两个故事段相映成趣。清话石主人称之为“复笔”,其《<红楼梦>本义约编》云:“《红楼梦》喜用复笔。一游幻境,必再游幻境;一入家塾,必两入家塾;一秦氏之丧,又有贾母之丧;一协理东府,又有协理西府……种种细事,不可缕记。其实皆同而不同,变化不测,纯是《水浒》笔法。”话石主人所谓的“复笔”,即“两对章法”,它总是具有“同而不同,变化不测”的审美特征。中国古代长篇叙事作品,常常利用对偶原理设置相互对等或对照的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以展开叙事。其设对方法,既可以是相同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等设置,也可以是相反性质叙事内容的对照设置。就章回小说来说,又可以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个章回设对。对照也并非只有两两对照,在长篇叙事作品中,常常是多个人物、事件、场景、言辞等的对等或对照。所谓“两对章法”,就是利用“对偶”原理,在同一章回或跨越数章回,设计性质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的叙事内容、人物、故事、场景、言辞等,作“对锁”“对峙”,在引起篇章形式均衡感的同时也使“对锁”“对峙”的叙事内容“同而不同”、相映成趣或有复杂微妙的文意上的关联。
【ks5u发布】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语文)
![【ks5u发布】河北省衡水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二调考试(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1dda4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78.png)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二调考试高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客观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依次往下涂,中间不要空题。
2.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作答无效,做选择题时,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慢生活”流行近期以来,英年早逝者较多,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连续发现11名猝死者,都是患心脑血管病,年龄趋向低龄化,最年轻的仅37岁,甚为可惜。
中年人是社会脊梁,肩挑事业、家庭两副重担,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废寝忘食、疲于奔命,日积月累,变成陈疴,加之忽略,极易突变。
上世纪80年代末期,意大利人首先提出“慢生活”方式,他们希望放慢生活节奏,“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等。
这里的慢,并不是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
专家认为,“慢生活”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富的充实、穷的快乐的生活状态,做到“工作再忙心不忙,生活再苦心不累”。
这种生活方式提出以后,立即风靡欧洲发达国家。
如今,法国人大多不知道什么是“过劳死”,即使知道了,也嗤之以鼻。
对法国人来说,生活的目的并非为了囤积钱,而是工作和享受生活两不误。
他们慢而有序,慢中有乐。
他们可以很勤奋地工作,业余时间可以很消闲地去享乐。
调查显示,我国有近半数的人口处于疾病的危险之中。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处于亚健康状态人群。
这些处于亚健康状态之中的人群,几乎都是终日奔波劳碌者。
许多人是“前40年拼命挣钱,后40年花钱买命”。
严酷的现实,促使人们反省生命的价值。
终日劳碌,却无时间去欣赏人生的美好,无法享受春阳暖洋洋的舒适,无法体会休闲优游的美好时光,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大缺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中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调研试题高三年级语文试卷命题人:海国治审核人:赵魁英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下榻原生态再接再厉吉人自有天象B、诀别户口簿震耳欲聋真金不怕火炼C、问侯顶梁柱目不暇接明人不说暗话D、付梓高架桥粗制烂造在其位谋其政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巨大的互补性利益面前,双方存在的细节上的分歧几乎可以_____不计了。
②只要大家上下齐心,共同努力,我们就一定能_____眼下的难关笑到最后。
③你只有_____,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A.忽略渡过身临其境B.忽视度过身临其境C.忽视度过设身处地D.忽略渡过设身处地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这首诗作打破常规,独出心裁....,用奇特的想象写出这看似无理的痴语,而这出人意表的言语,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B.大家都很喜欢和老周交往,因为这人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C.这所大学的活动室里,各种器材应该尽有,真是汗牛充栋....。
D.易中天飞扬的神采,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他的“狡猾”,得益于他的妙语连珠....。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迸.发(bèng)不屈不挠.(ráo)怆.然(chuàng)婀.娜多姿(ē)B.跻.身(jī)岿.然不动(kuī)女娲.(wō)谆谆..教导(zhūn)C.恫吓.(xià)病入膏肓.(huāng)浣.衣(huàn)神情尴尬.(gà)D.粗糙.(cāo)徘徊.观望(huái)糟粕.(pò)锲.而不舍(qiè)5.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 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定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B. 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
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C. 小雨突发奇想地说:“今天阳光灿烂,我上你家看看好吗?”博文打趣地说:“去我家?去我家干嘛,扶贫吗,哈哈。
”D. 她写博客是给自己解闷。
“明天就能见到妈妈了,要是爸爸一起来多好啊!我……”她一阵心酸,写不下去了。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12日宣布辞职,对此,有人一方面表示“非常惊讶”,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安倍“很可怜”。
B、鉴于韩国政府已无法说服阿富汗政府释放塔利班囚犯,塔利班方面不再坚持用韩国人质换取塔利班囚犯的要求。
C、希腊公共秩序部部长表示,希腊政府已经动用了反恐法并出动反恐部队来搜寻纵火犯,这意味着政府开始更加激进的措施应对国内森林大火。
D、安徽市民曾玉江在胥坝渡口岸边偶然看到江面上有白色的动物在游动,因为好奇,就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的录像功能拍摄了下来。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中山靖王胜以孝景前三年立。
武帝初即位,大臣惩吴、楚七国行事,议者多冤晁错之策,皆以诸侯连城数十,泰强,欲稍侵削,数奏暴其过惩。
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今或无罪,为臣下所侵辱,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证其君,多自以侵冤。
建元三年,代王登、长沙王发、中山王胜、济川王明来朝,天子置酒,胜闻乐声而泣。
问其故,胜对曰:臣闻悲者不可为累欷,思者不可为叹息。
故高渐离击筑易水之上,荆轲为之低而不食;雍门子壹微吟,孟尝君为之於邑。
今臣心结日久,每闻幼眇之声,不知涕泣之横集也。
夫众喣漂山,聚蚊成雷,朋党执虎,十夫桡椎。
是以文王拘于牖里,孔子厄于陈、蔡。
此乃烝庶之风成,增积之生害也。
臣身远与寡,莫为之先,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羽翮飞肉,纷惊逢罗,潸然出涕。
臣闻白日晒光,幽隐皆照;明月曜夜,蚊虻宵见。
然云蒸列布,沓冥昼昏;尘埃布覆,昧不见泰山。
何则?物有蔽之也。
今臣雍阏不得闻,谗言之徒蜂生,道辽路远,曾莫为臣闻,臣窃自悲也。
臣闻社鼷不灌,屋鼠不熏。
何则?所托者然也。
臣虽薄也,得蒙肺附;位虽卑也,得为东籓,属又称兄。
今群臣非有葭莩①之亲,鸿毛之重,群居党议,朋友相为,使夫宗室摈却,骨肉冰释。
斯伯奇所以流离,比干所以横分也。
《诗》云“我心忧伤,惄焉②如捣;假寐永叹,唯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臣之谓也。
具以吏所侵闻。
于是上乃厚诸侯之礼,省有司所奏诸侯事,加亲亲之恩焉。
其后更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
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
常与赵王彭祖相非曰:“兄为王,专代吏治事。
王者当日听音乐,御声色。
”赵王亦曰:“中山王但奢淫,不佐天子拊循百姓,何以称为籓臣!”四十二年薨。
(选自《汉书》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①葭莩,喻关系疏远的亲戚②惄焉:忧思伤痛的样子。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朋党执虎,十夫桡.椎桡:使……弯曲B.明月曜.夜,蚊虻宵见曜:照耀C.尘埃布覆,昧.不见泰山昧:冒昧D.不佐天子拊循..百姓拊循:安抚、抚慰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中山靖王胜以.孝景前三年立②皆以.诸侯连城数十B.①胜闻乐声而.泣②而.汉为定制封号C.①臣之.谓也②不知涕泣之.横集也D.①何则.?所托者然也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9、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部表现刘胜闻乐声而泣原因的一项是()①心结日久②众喣漂山,聚蚊成雷③纷惊逢罗④谗言之徒蜂生,道辽路远,曾莫为臣闻⑤非有葭莩之亲,鸿毛之重⑥宗室摈却,骨肉冰释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武皇帝开始登位为皇帝时,朝廷大臣们都认为晁错的策略是错误的,都认为诸侯封邑连城数十座,过于强盛,多次奏疏武帝,阐明诸侯封邑太大的不利因素,希望能裁削诸侯的封地。
B.建元三年,刘胜等觐见武帝,武帝备酒宴请,刘胜听到音乐声而伤心。
武帝问其原因,刘胜趁机详细地讲述了官吏扰乱朝廷视听的事情,使得武帝改变了对待诸侯的态度,加强密切了皇亲国戚之间关系。
C.刘胜认为,由于朝廷群臣与皇帝没有亲属关系,所以,他们会结成朋党相互帮衬,议论是非,而使皇族中的宗室人员互相排斥,骨肉亲情冰消瓦解。
D.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计策,让诸侯根据自己的意愿将自己的封地分配给他的儿子和兄弟,汉朝既获得了有厚恩于诸侯的名份,而又使诸侯的封地自行地得到了分割和缩减。
第Ⅱ卷(共126分)三、诗歌鉴赏(29分)11 阅读下面七律,然后回答问题。
(9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1)写出这首诗歌的作者和题目并默写颔联和尾联的诗句。
(6分,每空1分)作者:,题目。
颔联:,。
尾联:,。
(2)写出这首诗歌的思想感情。
(3分)12.阅读下面一词的下片,然后回答问题。
(6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这首词的作者是:,这首词的题目是:。
(2分)(2)这首词中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表达的思想情感是什么?(2分)(3)这首词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艺术手法是什么?(2分)13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从体裁上说,这首诗歌属于:;我们学过他的古体诗歌有。
(写其中一首的题目)(2分)(2)请简要分析“疑是”二字在全诗中的作用。
(4分)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木兰花立春日作陆游三年流落巴山道,破尽青衫尘满帽。
身如西瀼渡①头云,愁抵矍塘关上草。
春盘春酒年年好,试戴银旛②判醉倒。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
注:这首词是陆游四十七岁任夔州通判时所写的。
①瀼(ràng)渡,水名,在重庆。
②旛:幡,是一种窄长的旗子,垂直悬挂。
宋时习俗,立春这一天戴旛于头上,取吉庆之意。
(2)词的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
(4分)答:(3)结合全词简要概括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答:四. (2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千古明月心张佐香世间唯有神奇朦胧的月光能将一切事物加以诗化。
月光长途跋涉而来,也许就是为了雕塑我们。
它以亘古如斯的皎洁之光反复地浇铸,使人类万物更美丽更澄清。
有了月光的渗透,生命的存在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
在我的记忆里,月光的清辉可以擦亮少年黑色的眼睛。
在蛙声和虫吟织成的宁静里,月光渐渐浮了上来挂在树梢上。
长空里,纤尘不染的月亮,看上去湿漉漉的,仿佛刚出浴的仙子,乡村的轮廓在月亮淡淡的清辉里模糊着,附近的庄稼呈现出素描的静态。
不知有多少个这样的夏夜,我躺在院内梧桐树下的木板床上,身体和天空平行着望月亮。
梧桐树冠撑开的伞差不多罩住了半个院子,但遮不住月亮。
月亮升起来的时候,梧桐树就小了。
我从叶隙中看到的是不规则的月亮。
那不要紧,只要我辗转一下身子,或者有微风拂来,眨眼间,那叶子又翻开了月亮,像冒出一个硕大的果子。
静谧中,树叶发出轻柔舒缓的声音酷似鸟羽擦过天空。
茂盛的枝叶间一串串宛如紫色铃铛的花朵散发着幽香,恬静而又芬芳。
一些丝丝缕缕的触角,很纤细地伸入我的意识中。
月亮在云朵里穿行,梧桐树跟着旋转起来,我睁大着眼睛却不知道自己悬在哪里。
我之下有枝枝杈杈的月色,我之上有梧桐,梧桐之上有月。
这样美好的重叠,一生中能有几个瞬间?月光与我如影相随。
我拥有它们,拥有别人无法知晓的隐秘和欢愉。
这让孤寂的我有了与世共存的依靠。
月光也给了我内心最深的震撼。
那年西子湖畔,我第一次在月白风清之夜欣赏水月交辉的景致。
皓月当空,清光万斛。
一个清辉四溢,如梦如幻的银白世界,冰雪般洗濯着我的眼目。
一种从灵魂深出荡漾出来的透彻的激动使我一时找不到任何感觉,似乎自己也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
独立湖畔,放眼满湖无尽的清辉,我分不清眼前到底是粼粼波光在闪耀,还是一湖月光在涌动。
朦胧中恍惚听见湖面有流动的月光与盈盈的湖水在喁喁私语。
悬挂在中天的这一轮明月,唐宋时就照耀过西湖的明月,依然那么清澈明亮。
它千里迢迢,穿风破云,将圣洁的辉光慷慨地泼洒在烟波浩淼的湖面上,为的就是要与之做一次心心相印的长谈,将一腔心曲向西湖倾诉。
我所仰望的明月,在五千年历史的天空中游弋。
它越过秦汉,越过唐宋元明清,在滔滔长江里侵洗过,在滚滚的黄河里沐浴过。
多少人的目光和灵魂被它朗照?李白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