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讲解课件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讲解课件

精选版课件ppt
4
第一课时
• 学习目标: • 理解词句,疏通文意。
精选版课件ppt
5
研读第一章
• 1、词句
• ①见
• 仪封人请见 • 吾未尝不得见也 • 从者见之
xiàn引见 jiàn拜见
xiàn引见
• ②患、丧(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③木铎(了解 不掌握)
• ④之 • 君子之至于斯也 • 从者见之
精选版课件ppt
12
研读第五章
• 1、字词
• ①晨门(仅了解) “欤”)
是(判断) 与(通
• ②翻译
• 奚自
•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 2、探究
• 在晨门的眼中,孔子是什么样的人?
坚忍不拔,义无反顾,知其不可而为之
精选版课件ppt
13
作业
• 1、归纳整理“见”“是”“而”在本文 中的用法和意义。
从辟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他们对社会形势有精辟独 到的见解,同时委婉地劝告孔子放弃无谓的努力。“是知津矣” 还有一定的讥讽嘲弄意味。 • 接舆:“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 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把孔子比作凤,表达了自己的 孔子的理解和肯定;又“何德之衰”“已而已而”,表达了对 孔子做法的批评和告诫,写出了接舆对当时社会的极端失望。 “趋而逼之”,他不与孔子交谈,表现了一种冷落和不屑。 • 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表明了 丈人认为孔子不干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他表示厌恶, 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至,则行矣”, 他不见孔子,也是表达了冷落和不屑。 • 仪封人,晨门:孔子的知己。 • 总之,这些人都是非同寻常的人,或者说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 的精英,他们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也担忧那个时代,但知道 无法改变社会,所以大都选择避世。他们对孔子赞美,尊重, 劝说,讥讽,否定,批评,不愿与之交流,理解但不相为谋。 可以说他们理解孔子,同情精孔选版子课,件pp同t 时也为孔子“知其不可而21 为之”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9张PPT)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9张PPT)
林语堂说:“《论语》这部书,是孔学上的圣经, 是一套道德的教训。”(《孔子的智慧》)
北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 记录孔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 对话经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 论。
1、仪封人认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 人?(一个形容词或一个短语) 2、作者是怎样刻画孔子这一形象 的?(描写手法)
同学们弹幕作答…
1、仪封人认为孔子是一位怎 样的人?2、作者是怎样刻画 孔子这一形象的? 1、仪封人用“木铎”喻孔子, 高度赞美孔子是有着勇于承 担社会责任的高尚精神的君 子。 2、运用侧面描写,通过仪封 人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写出孔 子的勇担重任。
• 有益于我们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 格健全地发展。
• 有益于我们培养和加强把握社会、人生 问题的能力。
• 有益于提高写作能力。
• 学习方法: • ①了解背景 知人论世 • ②抓住重点 掌握材料 • ③理性反思 自主探究 • ④关注现实 联系当下
先秦诸子概说
先秦"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史称东周之春秋 战国。我国主要的学术思想都起源于这个时期。子, 是当时对人的尊称,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 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感动!春节本应是团圆的日子,他们也是平凡的普通人, 背后有无数个等待的家庭。职业精神让他们毅然决然选择“我 报名”。厚厚的防护服遮住了他们的汗水、泪水,但挡不住他 们毫不犹豫的勇气和战胜病毒的决心。
致敬!他们不害怕感染,不畏惧生死吗?他们虽是春运大 潮的逆行者,却是人们健康的守护者。用再多的赞美之词来形 容他们,都不为过。那一张张印着红色手印的请战书,更像是 他们的铮铮誓言,扛起所有人的希望,他们为职业精神增添了 新的注脚。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共34张PPT)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共34张PPT)

❖ 4【评析】
过去有一个时期,人们认为这一章中老丈 所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劳动人民对 孔丘的批判等等。这恐怕是理解上和思想方法 上的问题。对此,我们不想多作评论,因为当 时不是科学研究,而是政治需要。其实,本章 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
。即认为,隐居山林是不对的,老丈与他的儿
孔子下车,想同他谈 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 子,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既有接舆对孔子品格 的虚假尊重,又有一对孔 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 对孔子的最后规劝,也有 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 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 斥之深。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 ,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
❖ 4、【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 (1)。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 (3)而食(sì) (4)之。见其
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 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 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 2【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 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正式课件_图文26页PPT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正式课件_图文26页PPT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正式课件_ 图文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谢谢!
26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优秀课件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优秀课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判断句 (这是位)隐士啊。
2.宾语前置句 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
3.子路宿于石门。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君子之至于斯也。 ( )
4.本文在人物语言刻画上有什么特点?
【分析探究】在人物语言的刻画上,文章可谓是本色当行,一 语见机。如长沮的明知故问,语带讥诮;桀溺的快人快语,直 言不讳;荷蓧丈人的尖酸刻薄,咄咄逼人;楚狂接舆的佯狂恣 肆,意味深长;子路的谦恭顺从,彬彬有礼;孔子的隐忍执着, 百折不挠,无不蕴含着他们对人世的深刻认识,显示了不同信 念追求的强烈碰撞,又各具声色情态,体现着他们作为儒道高
大希望。
【内涵评析】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争霸,民众身处乱世,渴望
过安居乐业、和谐幸福的生活。孔子在鲁国做小司空时,把鲁
国的土地分为山林、川泽、丘陵、高原、平地,根据其不同土 地属性,指导百姓种植和渔牧。由于他的政绩突出,不久就升 任为大司寇,掌管鲁国司法刑狱事务,为国家的最高司法长官, 位同卿大夫。孔子在司寇任上三年,鲁国安定太平,他以很强 的能力和高尚的德行,得到了鲁国国君的信任和民众的拥护。 孔子从政的能力和业绩还远扬其他诸侯国,所以,卫国仪地镇
三位青年代表都认为,80后不是没有责任感的一代,更多 的80后有理想、有追求,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八大报告中对青年的寄语,是指引,更是鞭策。青年一代要 按照十八大报告精神所要求的那样,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树立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事业中,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优秀课件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优秀课件

《论语》二十篇:
《学而》《为政》《八修》
《里仁》《公冶长》《雍也》
《述而》《泰伯》《子罕》
《乡党》《先进》《颜渊》
《子路》《宪问》《卫灵公》 《季氏》《阳货》《微子》
《子张》《尧曰》
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 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 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 间的对话经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 的言论。
先秦的诸多经典,如《论语》《孟子》《荀 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 等,都是我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从文体上看, 它们都基本上属于议论文。
也作思时国 可之之期文 以强深就化 说而、流的 先 是言影派宝 秦 绝,响风贵 诸 后是之格遗 子 的空远之产 都 。前、多。 是 的原、这 ,创哲一我
4、朝闻道,夕死可矣。 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了解义, 行事也以义为标准。小人了解利,所以行事 易追逐利益。 ) 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 的时候,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万一要出 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
《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先秦诸子: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 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 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 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 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 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 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 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优秀课件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优秀课件

他是中国文化之中心,无他则无中国文 化。自他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他而传,自他 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他而开.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学习目标
一、读懂故事,积累文言知识。 二、概括孔子的形象,感受其精神魅力,找 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学习重难点
读懂故事,概括孔子的形象
知识回顾
孔子,名 ----- ,字 ----- , ------国人。春秋后期伟大的--------家、-------家,-------家 学派的创始人。 《论语》,是一部 ----- 体的 著作,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 它由 --------- 编辑而成。南 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 庸》《孟子》合称为“ -----"。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 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 与而谁与?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文言积累
重点词:子路问津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 也
多义词:徒


重点句式:
而谁以易
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 生。------尼采
当大家都嘲笑你的梦想,例如“还 考一本,你顶多是个专科的料 ”时, 你是退缩,还是奋力前行?
作业
1. 孔子以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后来成了 许多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抱负,而其知其不可而为之,即 使生不逢时,也要努力有所作为的精神更是激励了一代 又一代有识之士。 你能列举出几个这样的人的名言和 事迹吗?
思考探究
1.示例:“是知津矣!” 句意:这人(周游天 下),他知道渡口在哪儿。 长沮这样说,表现了对孔子的什么态度?
这个人天天周游天下,中原的路恐怕是走遍 了,理所当然应该知道道路在何方,何必来问我 呢。想象长沮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嘲笑。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29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29张PPT)

孔子下,欲与之
孔子下车,想
言。趋而辟(bì)之, 同他谈谈,他却快步
不得与之言。
走着躲避孔子,孔子 没能和他交谈。
3【评析】
接舆是一个隐士,即不满社会现 实,眼看政治无可挽救而知难而退 的人。他不理解孔子传道济世的心 情,他把凤凰比作孔子,善意的讽 喻孔子激流勇退。既有对孔子的最 后规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 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 深。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 现孔子对隐士的尊重。
4【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老年男子, 对年长的人 的尊称),以杖荷(hè,担,背负)蓧(diào,除草 的农具)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老师)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植其杖而芸(通“耘”)。
子路拱(拱手,表恭敬)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做黍米饭) 而食 (sì,动词作使动用,给......吃) 之。见 ( xiàn,动词使动,使......拜见 )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 路反(通“返”)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做官)无义。长幼之节,不 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 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 之矣。”
人是长谁沮?问”子路:“那个手拿着缰绳驾御车马的 子路说:“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说:“是的。” 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 子路说:“我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说:“是的。”
桀溺说:“(当今需要改变的人) 像洪水一样到处都是,(改不胜改,) 谁能改变呢?你与其跟着(孔丘那种) 躲避坏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 这些)躲避坏社会的人?” 桀溺用 耰松土,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共25页文档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共25页文档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Hale Waihona Puke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诸子选读
阅读《概说》,回答下面问题:
1、诸子在文中指哪些人物?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阴阳、儒、墨、名、法、道
儒:
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 思想核心---礼;理想人格核心—仁;重要思想---义 孟子 荀子
《论语》选读第一单元
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
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 家、学者。 1、孔子的生平经历:先祖是宋贵族,父叔梁 纥是奴隶主的下层。 “少也贱”。当过“乘田”“委吏”,“博学多能”。一生困厄, 致力于思想、、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孔子的影响: 韩国:尊孔崇儒基地有232座 日本:尊孔子为“先儒孔宣父” 越南:定孔子诞辰为教师节。 3、历史上孔子的形象变化: 子贡使孔子由普通贤人变为超级贤人 孟轲、荀况使孔子由贤人变为圣人 董仲舒们使孔子从不得志向的圣人变为“素王” 王莽等使孔子由“素王”变为通天教主。 4、真实的孔子— 实际的教育家;不得志的政治家、专研道德的伦 理学家。
学习第二则: 1、长沮、桀溺是怎样的人?他们对孔子的态度是怎 样的? 隐者。躲避世道的纷乱。嘲讽、瞧不起。 2、翻译孔子的答话并体会其内涵。
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我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 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 参与变革了。 孔子的话有两层意思:人不可以与鸟兽同群,自己知会跟 世间众生在一起。(告诉长沮、桀溺等自己知会生活在世间众生 之中) 自己之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是以为天下没有德政— 假如天 下有德政或政治清明,我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 (告诉长沮、桀溺等天下越是混乱自己越不会选择避世因为自己 有改变这种混乱局面的责任。)

4、词类活用: (1)孔子下(名作动,下车) (2)不仕无义(名作动) (3)欲洁其身(使动) (4) 而乱大伦(使动)
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异同? 同:都对混乱污浊的现实社会有强烈的不满。 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因为世道太乱,因此躲起来, 他们属于避世之人。 桀溺:天下换乱如洪水滔滔,你没法改变它,所以不如 避世; 荷蓧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孔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 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勇于匡救天下的责任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惊人执著。
#13. .#14.
有人认为老人是说他自己;有人认为是丈人责备子路; 有人认为是批判孔子。#12.
文中“丈人”还有哪些行为?如何理解“丈人”的这些为? 植其杖而芸 对孔子师徒的不以为然。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从丈人的角度:是丈人有意让子路看看他宁静的田园生活和 家人团聚的温馨。想以现身说法改变子路的思想观点,以热 情打动子路的心,让他放弃周游入世. 从孔子的角度:让儿子拜见子路,说明老人知道长幼之间的理 解是不可废弃的; 但隐居躬耕,又说明了他废弃君臣之义。按孔子的观念, 君臣之义也是不应该被废弃的。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违背了君臣间的根本伦理准则。
文中“丈人”的身份是什么? 他与孔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 隐者。 主张:消极避世,认为社会混乱无法整治,还是回归田园去 自力更生,洁身自好 . 子路: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 其废之? 不出来做官,就是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长 幼间的礼节是不可能废弃的;君臣间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伦理关系。 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实行君臣之义的。 主张:积极入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尽一切可能而去 整治天下
学习第五则: 【原文】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 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 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 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1掌握下列通假字。 (1)桀溺:“桀”通“杰”,形容高大。 (2)是鲁孔丘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 疑问。 (3)而谁以易之:“而”通“尔”,第二人称代词。 (4)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5)植其杖而芸:“芸”通“耘”。 (6)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学习第三则:
【原文】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 (dài) 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bì )之,不得与之言。 1、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 “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 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 2、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很危险啊!” 3、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 子没能和他交谈。
《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 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 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 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了解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 四种: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 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 的对话经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 言行
2、重点虚词“而”:

(1)长沮、桀溺耦而耕/子路拱而立 表修饰
(2)而谁与易之

(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表并列 (4)已而、已而 (5)杀鸡为黍而食之 (6)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罢了
表承接
表转折
3、古今异义词: (1)遇丈人:古:老年男子 今:妻子的父亲 (2)明日:古:第二天 今:明天 (3)不仕无义:古::
【原文】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hè)蓧(diào) (1)。子路问 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植 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shǔ) (3)而食(sì ) (4)之。见其二子 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 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 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 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学习第一则:
思考: 1、仪封人认为孔子是怎样的人?用原文段的语句回答并 翻译。
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孔夫子为圣人来宣扬大道。

2【原文】 长沮(jù)、桀(jié)溺(nì ) (1)耦(ǒu)而耕(2)。孔子过之, 使子路问津(3)焉。 长沮曰:“夫执舆(yú) (4)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yú,同“欤”)?”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yì )之(5)?且 而与其从辟(6) (bì )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 (yōu)而不辍(chuò)。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wǔ)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