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试卷分析精选.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高二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高二化学试卷分析篇一:一、试卷结构本次期末化学试卷分为两卷,总分为100分。

第I卷为客观题,有18个选择题,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计54分;第II卷为主观题,包括3个题,共计46分。

二、总体试卷评价今年的期末考试试题总体难度较大,主要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但要求比较高,综合性强,客观题有部分题对高二学生来说题型新颖,向高考靠拢,体现了今后化学考试的发展趋势,个别题目结合高考题型,覆盖面广,综合性强,分值合理,整个试卷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三、试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卷面的结果看出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思维不严谨、表达能力差、基础知识差、缺乏规范意识等问题。

1.第2小题学生的主要错误是对化学平衡标志判断不熟悉,导致不能很好利用平衡移动的理论去解决问题,导致部分学生错选A和D。

2.第4小题学生主要是错选A,错误原因没有考虑到醋酸是弱酸,其电离过程要吸热,这是课本中一直强调的基本知识,错选D项是因为没有掌握酸碱式滴定管的精确度。

3.第6题考查了原电池的环境和原电池反应,从学生答题可以看出学生对原电池中正负极的概念及反应特点掌握程度较好,主要错误是错选C。

4.第15题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同时又是Ⅰ卷中错误率最高的一道题,统计表明,在49% 错误中,有31%的学生不能判断C,有15%的学生错选C,均是由于学生未能正确分析硫酸铵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的量,凭感觉判断C和D的真伪,跟着感觉走,不愿意计算是产生错误的主要原因。

5.第20题错误较多。

主要是对电离平衡常数不理解,学生缺乏对比分析和数据变化分析能力,语言总结能力也欠佳,思维反应的东西,无法用语言阐述清楚。

教师在加强学生针对性专题训练的同时,对文字表达题要求学生先书写后朗读6.21题的错误主要是电极反应式很多学生不会写,另外热反应方程式反应热计算有误。

四、对新课教学的建议1、正确定位,立足基础,低起点,小坡度,用螺旋上升的方式稳步推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高二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二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分析1、本次考试化学科采用的是市教育学院的统考试题,试卷总长度为25个题,本试卷未作任何改动。

2、本试卷满分100分,一卷选择题共50分,二卷非选择题共50分。

3、考试范围为选修4全册内容。

4、年级最高分99分,最低分10分,平均分50.1分,及格率27.4%优秀率1.99%5、试题难度,一选侧重基础知识考查,为容易题;二选有一定的深度,综合性较强;填空题的21.22.23为基础题,24.25为综合题,难度较大,其中有一个知识点属于超纲内容。

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表现在前10个基础题不能得满分,21、22题得分率也较低。

2、计算技能较差,如第17、19、23题,虽然这些计算不是很难,但是学生应对起来仍觉吃力。

3、许多抽象的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可见其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的能力较差。

4、化学规律记忆不够扎实,即使记着了,也仅逗留在记忆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5、涉及教材中的小字部分或者从未涉及过的知识,显得束手无策,可见年级的劣等生在这方面存在缺憾。

三、问题出现的原因本次考试是在会考之后进行的,时间隔时间较短,前期绝大多数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会考上。

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挤出一个月的时间来应对会考,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有一些冲击,可以说期末综合训练的时间太短暂。

我校学生的智力水平决定了他们研究的自主性、灵活性较差,因此问题稍微综合性强一些,就感到应对吃力,综合能力还有待提高。

四、应对策略1、欣赏为主,批评为辅。

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研究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对化学感乐趣,学起来就能事半功倍。

2、反复强化,加深记忆。

高二(上)化学半期试卷分析

高二(上)化学半期试卷分析

泸州高中城西校区高二(上)半期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题型分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单项选择题7个题,共42分,非选择题5个题,共58分。

二、考试内容考试内容是选修4第一、二、三章及第四章第一节,以基础知识为主。

三、考试成绩高二年级理科共 716 人,考试人数 709 人,平均分想分,优秀率 9.15 %。

五、学习困难考得不好的原因1.教材的原因教材涉及的基础知识,理论性不强,抽象性不高。

与这相比,高二教材在深度、广度上明显加强,由描述性知识向推理知识发展的特点日趋明显,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综合程度有所提高,研究问题常常涉及到本质,在能力要求上也出现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飞跃。

例如,可遗传变异及相关计算”等知识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这些内容历来被认为是造成学生分化、学习困难的重点知识。

2.教师的原因由于化学课开设课时少、内容多,造成教师侧重向学生灌输知识,赶进度,几乎不开设实验课,教师没有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造成在学习策略上多为机械式被动学习;常识性介绍及选修部分很少讲,造成知识缺陷;有的教师把教材过度拓展,对化学知识讲得面面俱到,造成课堂欠活跃,这些反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学生的原因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加上思想松懈,缺乏紧迫感;坚持已有的学法,相信自己的老习惯,过多地依赖教师,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如,预习、听课、复习、独立作业、总结评估等。

关键的课堂,学生往往把握不住教材的重难点,理解不透彻。

有的知识点印象不够深刻,造成知识理解错误。

这样长此以往,导致其化学成绩每况愈下,越来越对化学学习失去兴趣。

六、对教学的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重视对教材的阅读思考,不放过一些旁栏资料和一些经典实验案例。

2、对相近知识点加强辨析,可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加以比较,教师着重指出辨析要点。

高二化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莱钢高中高二化学期末检测试题试卷分析高二化学备课组一、试题结构及其特点1、试题总体评价:全卷满分100分,分Ⅰ、Ⅱ卷,客观试题题44分,主观性试题56分。

试题共23道题,第Ⅰ卷18个小题,全部为单选题,共44分,第Ⅱ卷为填空、计算等共5个学科内综合题,共56分。

试题以高二学生应该掌握的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溶液的pH计算的主干知识为命题的载体,灵活的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

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化学计算的能力等。

试卷知识面分布很广,试题注重对双基的考查,试卷题量适中。

2、试题特点①覆盖面广:试题考察内容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及必修内容,覆盖面广,考察全面。

②、综合度较高,区分较大。

该试题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试题针对高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抽查全校181份化学试卷,其中,及格线60分以上人员为78人,莱芜化学有效线为58分。

③、题量较大本套试题共23个题,其中涉及到计算的有7个题之多,其中第20大题的2个计算题,很多学生因计算能力较差而失分,也可导致部分题目无时间去做,或部分题目考虑不全。

④、能体现新课改要求新课改要求学生能自己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概括、自主完善知识体系,并能和是常生产生活相结合,所以在本套试题中,有许多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题目,如一大题的2、4小题、19题,实验题等。

⑤、突出主干知识本册选修中的三大章内容在本套试题中得到突出地体现。

如化学平衡、离子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二、学生答卷分析1.教学成效:⑴、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⑵、有些学生对图象图表的分析能力较强。

⑶、有些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⑷、有些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比较透彻。

2.存在问题:⑴学生化学学习基础较薄弱,对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不深、不透;化学用语的含义和书写较差。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2020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评析高二化学备课组一、试题评价及试卷结构1.试题评价:本次试卷采用联考的形式,以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和选修五为考试内容。

主要内容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原电池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

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及综合分析能力。

本卷的立意和题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注重对双基的考查,同时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具体表现在:①试题的优点:能从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出发,涉及了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和选修五大部分内容,对基本知识的考察侧重点突出,难易恰当,深广度适中,学生成绩有梯度,整体呈正态分布,基本实现了新课标对教与学的评价目标。

②试题的不足: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考察,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较少,特别实验考查和题量偏少。

③命题原则: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要在试题中实现,试题要发挥对教与学的指导评价作用。

2.试卷结构试题共21道化学题,满分100分,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只有两部分,选择题共16题小题,均为单选题,总计48分,非选择题部分,只有填空题总计52分。

试卷检测时间90分钟,题量比较适中,从试题内容来看,试卷中等难度题所占比例约占分值的28%,容易题约占72%,试卷难度:中等偏下。

试卷区分度:较好。

3、全校学生成绩分析结果:及格率31.7%,优秀率5.75%、平均分:48.4分,最高分87分,最低分0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以抽取本校80份试卷进行分析:1、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抽样80人)选择题答题最高分满48分,最低分0分。

从上表可看出失分较多的是第5、8、9、14、15五个题目。

从选择题的1、2、7、11、12、16、的得分率看,学生总体上对高二学段中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掌握的此较好,但对化学用语中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仍没有到位。

从5、9、12、13的得分率看学生对实验操作的一些具体细节掌握远未到位。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一、抽样数二、难度系数1、每一小题难度系数①Ⅰ卷选择题②Ⅱ卷非选择题2、整体难度系数:0.823、试卷的整体难度:容易三、错误分析选择题部分除17题外,其他题难度很小,几乎没有区分度,看不出有明显的错误;填空题19题主要错在AgNO3水溶液的电解方程式的书写上,如反应物写错,方程式没有配平,反应条件“电解”缺少,对于常见几种电解质离子的放电顺序模糊,电解方程式不熟悉,导致电极产物判断失误,得出错误的比例关系式。

填空题22题考查的是弱电解质的基础知识,本身并不难,但由于这部分内容较多同时很繁杂,学生学习时理解不透彻,加上练习量较小,容易遗忘,学生答题时往往理解不透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真正含义,分不清水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离子浓度、Ph的关系,导致得分偏低。

选择题17题是整套试卷中得分最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只考虑到加热对弱电解质NH3·H2O电离的促进作用,而没有考虑到NH3·H2O的不稳定性,加热容易分解生成NH3和H2O,本题对学生考虑问题的缜密性、全面性、系统性是一次很好的检测,也是试卷的亮点之一。

建议以后加强对学生的电解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加大弱电解质的概念练习,彻底让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部分电离的含义。

四、总体评价试卷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基本能力较高,及格人数完全符合学校既定要求,学生得分上获得全面的大丰收。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试卷难度太小,学生得分普遍很高,同比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我校学生得分差别悬殊,试题没有区分度,九十分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太大,掩盖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学生来说,平时学习刻苦的这一次成绩没有多大的优势,可能导致以后学习化学过程中有负面影响,认为学与不学都差不多,平时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学化学。

建议以后试卷控制整体难度,有一定的区分度,既能反映学生学的实际情况,又能体现教师教的水平,做到有信度又有效度,让考试真正的为提高“教”与“学”双方服务。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本次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总体上难度适中,考察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兼具一定的区分度。

下面就试卷质量进行详细分析。

一、试卷结构本次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总计3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总计70分。

整张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知识点分布试卷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也兼具一定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具体知识点分布如下:1、基本概念:试卷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了重点考察,如物质的量、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

2、基础理论:试卷涉及了四大平衡理论、电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等。

3、元素化合物:试卷对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和转化进行了考察,如氮、硫、铁等元素。

4、有机化学:试卷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进行了重点考察,如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基本结构等。

5、化学实验:试卷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了考察,如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等。

三、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其中选择题难度较低,适合大部分学生;非选择题中部分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对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体来说,试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四、建议与改进1、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考察,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增加对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和题型多样性,以提高试卷的区分度和挑战性。

4、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察,包括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总之,本次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总体质量较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有效的测试平台。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加强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高二上学期末化学考试成绩分析(合集五篇)

高二上学期末化学考试成绩分析(合集五篇)

高二上学期末化学考试成绩分析(合集五篇)第一篇:高二上学期末化学考试成绩分析高二上学期末化学考试成绩分析一上学期做得好的地方1、每节正课前利用10分钟左右默写上节课的知识点。

2.每章学习完后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表格。

3、每节课准备充分,每节课教学目标明确。

4、利用课余或自习时间到教室辅导。

二、上学期做得不足的地方1、与学生的交流较少。

2、给学生课外培优较少。

3、赶进度的现象较多。

三、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不熟练,概念理解掌握较差。

2、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如溶液中的守恒、氧化还原中的一些量的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3、审题不仔细。

如题目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考生写成化学方程式。

4、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能力差。

5、计算能力差。

四、本学期的措施1.降低难度,依纲扣本,抓好基础:在教学中必须重视以主干知识为重点的基础知识教学,狠抓主干知识,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记忆、理解,应用和纵横联系上,要引导学生自编知识网络,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规范,避免过失性失分:一定要强调以化学方程式为代表的化学用语的指导,在相关教学中要做出周密的安排,特别是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要作为教学重点、难点,落实在元素化合物和知识的课堂教学之中。

3.重视典型习题练习,优化思维训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占有大量的资料,通过精心研究、分析、比较、筛选;把一些优秀的,有代表性的,典型习题推荐给学生,并展示其优化的思维活动。

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基础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训练,要帮助学生总结常规题型的分析方法及解题要领。

4.强化实验复习:让学生体验实验操作过程,在体验中去思考实验设计的原理。

强调规范性、科学性和严密性,要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熟练地表达实验现象、过程和结论。

提高学生自主应用化学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狠抓练习批改、分析及讲评:要做到练习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析,有析必评。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精选.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精选.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化学选修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全市均分相对较低,但却不失为一份质量较高的化学试卷。

呈现如下一些特点:㈠、知识点覆盖全面。

本次考试主要内容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及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在有限的卷面和题量内,试卷的命制者充分地考虑了知识点的覆盖面,本试卷涵盖了这两个模块的大部分知识点,较好地检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㈡、有一定难度,区分度好。

本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均分较低,但试卷有一定梯度,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仍占较大比重,较难题主要是16、18、21这三题,正是由于有了这三个较难的题目,才使整个试卷有了良好的区分度,拉开了不同学习层次同学之间的差距。

㈢、题量适中,思维容量大。

这份试卷的总题量为21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题量不大,时间也较为充裕。

虽然题量不大,但题目的思维容量却不容小视。

选择题的选支考点不交叉,每一个选支均不相同,这无疑增大了思维的容量。

大题所给信息较隐蔽,难以挖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这一特点在18和21两题中体现特别明显。

㈣、原创题多,题目新颖。

纵观此份试卷,陈题几乎没有,大部分为原创题或改编题,命题者在试卷的命制上确实是下了一翻苦功,这也是本次试卷较难的原因之一。

㈤、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江苏是经济强省,工农业发达,在试题中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这也在情理之中。

19、21两题联系了电解工业,20联系了合成氨工业。

这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化学确实是一门十分实用的科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良好的动机。

㈥、与高考较好地接轨。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二、错误情况分析第一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3、5、8。

均分约为16分。

第二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9、13、14。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二年级化学试卷分析报告一、命题评价1、基本题型按新高考要求,化学试题总分100分,75分钟完成,本次试卷三大类题型,其中选择题一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选择题二为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第三类题为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4分。

2、命题覆盖范围分析主要考查选择性必修一化学反应原理一册教材的各章节内容(达80%),同时也考查必修一、必修二和选择性必修三第一张的少部分内容,考试内容是否超出课程标准范围,命题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

基础知识题与基本技能题的考察同时兼顾。

3、题量大小与难易程度分析题量大小完全是根据新高考75分钟题量要求,阅卷发现大都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内容。

试卷中基础性试题为1,2,4,7,8,10题、11,12题有一定难度题属于中档题,重在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

13,14题难度较大也是高考难点所在,非选择题有4大题均考虑了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考查学生化学关键能力。

所占比重还是合理,最高分100分,有无偏题、怪题。

二、成绩统计情况三、选择性必修一重要知识考查提醒1、电化学其新授或复习重视课本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图像,掌握解决电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书写、电子离子移动方向分析、交换膜分析、电化学计算等。

在新高考中,以创设情境的新型可充电电池为背景,考查电化学知识,仍然是新高考的热门考查方式。

2、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培养学生掌握解决这类题的必备知识,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简单计算等,同时要特别提升学生掌握解读图像信息的方法、分析推理方法、解题步骤和方法等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做题时注重细节,注意陷阱。

3、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在进行化学反应原理板块教学过程,重点帮助学生建构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常数有关的计算;掌握有关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电离常数计算、溶度积常数)的计算方法。

(系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系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系统)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本文主要对高二化学期中考试试卷进行分析,提出试卷的难点和考生的普遍表现,并为学生提供备考建议。

试卷难点分析- 难点1:化学原理及理论应用- 题目涉及化学原理、反应机制和性质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

- 建议学生加强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多做相关题目进行巩固。

- 难点2: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解析- 要求学生能够准确书写并解析各种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建议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多加练,熟悉各类反应的方程式。

- 难点3: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和难以理解。

- 建议学生重点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反应机理,通过做题加深理解。

学生表现分析根据试卷分析结果,整体而言,学生在以下方面表现较好:- 对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对化学原理有一定的理解;- 在计算化学方面表现较稳定,能够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对简单实验的分析题目较为熟悉。

然而,也有几个方面需要加强:- 对于较为复杂的化学反应机制和有机化学反应,理解和掌握程度较低;- 在解答应用题时,对题目的提纲意识和条理性不够明确;- 某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在运用理论知识解答时出现困难。

研究建议为了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以下是研究建议:- 夯实基础:加强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研究和理解,逐步深入;- 多做题:通过多做题目,加强对化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知识整合:将不同知识点进行整合,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实践:通过实验练,加深对化学原理和实际应用的理解;- 合理备考: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分配时间并复重点内容。

希望以上建议能帮助学生们在化学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注意:以上分析仅基于试卷的一般情况,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试题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指导。

高二年级12月考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年级12月考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年级12月月考化学试卷分析本次试卷立足于基础知识,注重思维方法的考查,强调了知识的运用,是对前一阶段学习情况的检查,按照学校安排进行分层次考试。

以一、试卷评价1、强调基础知识试题基本都是常规题目,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避免了复杂的计算,没有偏题怪题。

2、试题综合度高:在有限的题量中考查面广,涵盖了绝大部分的考点,并且各考点分值比例分配合理。

3、注重思维方法:题目考查基本知识,注重思维方法的考查,避免简单的考查识记内容。

4、试题编撰科学:无论从试题的知识性、科学性还是从题干语言的简洁清晰上来看,都体现出本次试卷编撰得科学,非常适合本次考试命题的要求。

二、调查样本分析1、试题得分率统计(1)选择题得分率32.31 ÷60=0.539(2)填空题得分率:填空题侧重基础,得分率在23.9%左右。

综上数据计算,本次试卷的难度系数为0.46652、试卷典型错误分析(1)阅卷中统计的典型错误:1、化方程式错误;2、离子浓度判断错误;3、影响平衡的因素。

四、考后思考与建议:通过本次化学试卷的分析,我组一致认为在下阶段化学学习中,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速度,加强易错点、失分点的练习。

注重思考方式、基本模型的建立,信息题则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具体建议如下:1、继续注重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教学,力图精准。

在化学学习中既要全面学习,更要突出重点,抓住教材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理解-记住-会用"。

2、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一题多解,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注重学生的整体提高,不能只抓尖子,更要关注临界生的学习情况。

在选题上要照顾临界生,不能贪多,一定要适量。

4、要重视重要题型的研究和讲解。

最起码要让学生知道有这类题型,了解解此类题的基本方法。

5、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本次测试,暴露出学生存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完整、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化学实验能力差、思维的变通性差等问题,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重视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采取多提问,多动笔,边总结边纠正的方法。

高二化学组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组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组期中考试试卷分析高二化学组一、试卷出题范围本卷主要考查《有机化学基础》中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第二章: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和醇、酚两部分内容。

分为Ⅰ、Ⅱ卷,Ⅰ卷为选择题,共20题,总分60分,Ⅱ卷共6题,总分40分。

二、试卷分析:(一)Ⅰ卷分析: (分析教师:吕荣海)第Ⅰ卷:20小题,覆盖共6个主要知识块,平均每个知识块覆盖3个知识点。

1—10题重点考查了每个知识块中基本原理和性质、重要反应、重要实验现象等;11—20题则重点考查了知识拓展、方法导引、知识支持、重点知识综合迁移应用等。

主要错误情况:1、5、8、9、12、14、15、16、19、20共10个题目,从知识分布看:主要有①基本性质的迁移应用,如:1、14、16;②同分异物体的判断与书写,如:5、12题;③基本原理应用,如8、10、18、19题。

④知识拓展的应用,如20题。

建议:(1)将传统选择题对答案,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改为学生讲教师归纳提高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基本性质、方法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2)设立探究性习题,引导学生主动拓展知识视野,提高自己学习能力。

(3)设立学生自主选题,教师整合成卷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自我学习疑难点,集中练习,集中辅导提高的教学方法。

(二)Ⅱ卷分析:21题试题分析(分析教师:李连华)(1)本题考察苯酚性质的题目,苯酚是酚类物质的代表物质,掌握了其化学性质就是掌握了些类物质的化学性质,特别是苯酚的物理性质中溶解性的考察:常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高于65℃时,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2)本题得分状况:少部分学生能得全分,一般学生能得2—3分,极少数学生不得分。

(3)出错情况:化学用语使用不准确,澄清写成清澈。

反应条件错误:不需要外界条件。

(4)以后教学中,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能力。

22题试题分析(分析教师:杨希宝)(1)本题主要考查了几种烃和烃的衍生物的性质,第(2)小问为一个推断题,考查了烯烃及卤代烃的性质,试题难度中等偏高。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优秀3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试卷,在各领域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卷,试卷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

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算得上好试卷吗?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一、试题结构1、选择题:25 × 2'=50'2、填空题:21'3、实验题:1 × 15'=13'4、简答题:1×14'=15'二、试题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注重考查学生对必修一、必修二、选修五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元素周期律,化学反应能量变化问题,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原电池的基本知识,有机物的除杂、同系物及同分异构体判断等;3、注重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如26题,30题,31题。

总的来说,这套试题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习题难度不大,但缺乏对学生实验的考查。

三、考试情况分析整套试卷难度不是太大,试题有梯度,覆盖了本学期上半学期全部的主干知识,同时对能力的考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样一来对非示范高中的学生增加了一些难度。

针对本次考试的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提如下几个建议:1、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强调学生落实。

如元素周期律、有机物的化学性质、鉴别有机物的方法、离子反应的.书写、原电池等有关知识考试试卷分析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夯实基础,注意拓展提升。

2、重视教材中的习题的功能。

如试卷中填空题的第26题是课堂作业题,但从考试情况来看,并不是很理想,学生对有机物除杂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没能很好掌握,本来此题考查了几个有关有机物反应的知识点,而且是很重要的,可能有些教师没引起重视,看不起它并从外找很多题来训练,让学生走入题海。

3、培养学生规范做题,严谨表述。

如有机物官能团名称的书写、结构简式等。

4、加强实验教学。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查字典化学网为大众整理了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剖析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助大众一臂之力。

高二第二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剖析:一、试卷构型与命题立意本试卷分值分派为:化学反响原理20%、选三前两章、选五前三章。

试卷兼顾知识面笼盖和热门知识的突出,试卷险些涵盖大多数知识点,但是也重点突出了热门知识和基本化学反响原理等,如:氧化还原反响、电解质溶液、热化学等。

试卷兼顾基础和能力考察,试题考察的知识细致而全面,如:基本化学用语、基本纪律、基本原理等,能力考察是本试卷一大亮点,诸如:谋略能力(PH、混合烃谋略、均衡常数,谋略量不大)、实验能力、图表信息获取能力、推理能力等,可以说表现了新课改物质。

试卷不足之处:1.两次考到苯酚的弱酸性,一次是苯酚与氢氧化钠中和后,离子浓度比较,一次是实验题中苯酚与碳酸、醋酸酸性强弱的比较,这样有点重复,且苯酚本身不是热门知识。

2.第20题的第七问PH谋略与本体考察的化学均衡明显不相符,有点放错地方的味。

3.填空题在标题设置上有点臃肿,可以精简,设置更合理些。

二、考试数据和学生实情剖析1.难度和区分度难度合适、区分度合适有: 6 、10 、11 、12 、13 、 14 、15 、17 、18 、19 、20等题。

难度偏难、区分度合适有:16、21两题。

难度偏易、区分度合适有:1 、2、3、4 、5 、7 、8 、9等题。

以上数据剖析显示,每题区分度均合适。

从单个标题数据剖析看,难度系数低于0.6的题有:10(0.58,雄黄布局简式)、11(0.54压强、温度对转化率影响的均衡图像)、13(0.43,电解、原电池的装置图)15(0.55,有机物点线式)、16(0.29,竞争沉淀图像)、18(0.58,有关乙酸、碳酸、苯酚酸性强弱比较,高锰酸钾、氯气、溴单质氧化性比较)、19(0.58,多官能团有机推测)、20(0.45,化学均衡图表数据剖析,综合反响热)、21(0.28,给出图表,对混合烃举行谋略)。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对试卷的分析能有效降低学生失误失分。

提高表达能力,减少无谓失分。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化学期中试卷分析(一)一、试题总体评价本次试题主要是考查选修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同时为了复习的需要,出了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大题。

从试题难度来看,难度适中,年段平均分57.32分,基本符合高考难度要求,可以说是一份比较有质量,有区分度的试卷。

从考查内容来看,《物质结构与性质》重点内容基本把握,较少偏题怪题(个人觉得第4题原子轨道的量子数问题高考明确要求不考,为何一考再考,出题者不负责任?还是我个人对高考解读有问题?这个责任我可伤不起啊)。

但是各章节的分配不是很合理:§1原子结构占39分(第1、2、3、4、9、12、15、16、18、19、20、21、23、27①⑤、28①、29①题);§2分子结构与化学键占29分(第5、6、11、13、14、17、26、27②③④、29③题);§3晶体结构占19分(第7、8、10、22、24、25、28②、29②题);化学反应原理占13分(第30题)。

分数侧重点在§1、§2,但是由于这次半期考试时间提前,比原计划早三、四天,所以没时间复习§1、§2,复习较多§3却考得很少,造成大部分同学考试比较吃力,分数比较低,出题者没有权衡好比例啊。

有些内容考得太多,有些内容该考的没考,如电子式考得太多了,重要的Cr、Cu却没考到;配位键、等电子体等高考的常客们都没出现;分子的空间构型是重点,却考得不多……二、错误点分析与建议本次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是非常多的。

第一、课堂上爱神游四方的同学吃大亏。

很多题目上课时老师都讲得很清楚,讲了n遍,但这些同学就是不懂,就是不听,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莫不是非要硬生生将老戴气死不成?(小强是不会那么容易死滴,不死就还得一遍一遍再讲!不信你一次都听不进去,如果高考前还是听不进去,那老戴也木有办法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一、总体评价
扬州市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二化学选修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全市均分相对较低,但却不失为一份质量较高的化学试卷。

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㈠、知识点覆盖全面。

本次考试主要内容为物质结构与性质及化学反应原理部分,在有限的卷面和题量内,试卷的命制者充分地考虑了知识点的覆盖面,本试卷涵盖了这两个模块的大部分知识点,较好地检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

㈡、有一定难度,区分度好。

本试卷总体难度较大,均分较低,但试卷有一定梯度,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仍占较大比重,较难题主要是16、18、21这三题,正是由于有了这三个较难的题目,才使整个试卷有了良好的区分度,拉开了不同学习层次同学之间的差距。

㈢、题量适中,思维容量大。

这份试卷的总题量为21题,考试时间为100分钟,题量不大,时间也较为充裕。

虽然题量不大,但题目的思维容量却不容小视。

选择题的选支考点不交叉,每一个选支均不相同,这无疑增大了思维的容量。

大题所给信息较隐蔽,难以挖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判断能力,这一特点在18和21两题中体现特别明显。

㈣、原创题多,题目新颖。

纵观此份试卷,陈题几乎没有,大部分为原创题或改编题,命题者在试卷的命制上确实是下了一翻苦功,这也是本次试卷较难的原因之一。

㈤、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江苏是经济强省,工农业发达,在试题中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这也在情理之中。

19、21两题联系了电解工业,20联系了合成氨工业。

这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化学确实是一门十分实用的科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良好的动机。

㈥、与高考较好地接轨。

本份试卷不管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一种高考试卷的风格,试题的质量、试题的新颖度、对考点的要求、对学生能力点的要求以及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等做的均比较到位。

二、错误情况分析
第一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3、5、8。

均分约为16分。

第二大项、本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为:9、13、14。

均分约为18分。

第三大项、15.①错选A、C、D的同学较多。

②错选成B、C的同学较多。

15题总分为6分,均分约为3.5分,及格率60%,优秀率10%。

16.主要错误有:①原电池画成电解池装置,很多同学漏标注正、负极或选错电极材料。

②不少同学正、负极得失电子写反了,错写成Fe3+-e-=Fe2+ Cu+2e-=Cu2+,也有同学正极写成Fe3++3e-=Fe。

③很多同学选用NaOH溶液或氨水调pH。

④大多数同学“洗涤”写成了“干燥”或“蒸发”。

⑤许多同学加HCl的目的写成使Cu(OH)2转化为CuCl2,而未答到关键词防止Cu2+水解。

⑥由于加NaClO的目的不明确,实验目的不明确,NaClO改加成氨水、CuO、Cu(OH)2、HNO3等。

16题均分约为8-9分,及格率67%,优秀率10%。

第四大项、17.①分子构型不清楚,电子排布式掌握不牢。

②第一电离能大小比较不清楚,配位数认识不明确。

18.①影响电离平衡移动条件判断错误。

②热化学方程式,△H的正负搞不清楚。

平均分约为17分,正确率约为70%,优秀率28%。

第五大项、19.文字表达不准确,需学生多看课本,精炼语言表达。

20.①答题不规范,“大于”“小于”变成了“>”“<”;离子浓度符号不会用。

②NH4Cl溶液离子浓度排序错误较多,说明基础训练不够,还需加强。

以上两题均分约为11分,正确率约为60%。

平均分约为17分,正确率约为70%,优秀率28%。

第六大项、21.本题主要存在如下问题:①对“向剩余溶液中加入18g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使溶液恢复为电解前的组成”这句话理解不到位,从而不能认识到电解应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阶段为电解氯化钠水溶液,第二阶段为电解水,从而导致计算错误。

②不能认识到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

氢氧根离子与硫酸铝铵反应的顺序应为先与铝离子反应,再与铵根离子反应,最后与生成的氢氧化铝反应。

本题均分约为4.5分。

三、今后教学建议
㈠、夯实基础。

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化学测试,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任何题目的编制总离不开一定的化学知识背景,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把握化学上的核心概念,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

㈡、精讲精练。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苦干,更要注重巧干,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这一块必须牢牢抓住。

教学质量的高低与课堂教学效益的高低息息相关,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效率是搞好教学的关键环节,所以我们一定要做到精讲。

当然,光做到精讲还是不够的,讲与练应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做到精讲的同时,一定还要做到精练。

我们的练习一定要精选,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能覆盖我们所讲的化学核心知识,又要能够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练习的选取,既要有一定的深度,也要有一定的广度,要有一定“变”的前提与可能。

㈢、注意发散。

我们不管是讲知识点,还是评讲习题,尽可能做到不要就事论事,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与衔接,所讲知识要有一定的跨度,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整体的观念,才能较好地形成比较完整与系统的知识网络,对知识的理解也才有可能比较深入。

习题的讲评,如果能做到一题多变,或一题多讲,长此以往,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化学知识的巩固无疑是大有好处的。

㈣、加强研究。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否要注意关注如下几个问题:⑴研究教材;⑵研究教法;
⑶研究学情;⑷研究考试说明;⑸研究习题;⑹研究高考。

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平时的教学应当还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㈤、及时反馈。

平时的练习一要做到精,二要做到有一定的密度,三还要做到及时反馈。

练习如果能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究,这对教学无疑是很好的补充与完善,对学生也会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我们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

诚然,搞好中学化学的教学工作,不能一躇而就,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只要经过我们师生的共同的努力,仪征的化学教学工作必定会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