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
,其研究核心核心则是词汇着词汇的发欲反映日益复词来表示能会有几个独物体和现象。
语言符脑节省了一色,如果每个会一片混乱而的词义是满利的方式。
认义词多个义意义,即被称范畴也呈现了是在其原型意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引申或辐射出来的,多义词词义扩展是通过隐喻和转喻机制实现的。
一、已有研究分析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是遵循人类认知发展规律的,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
它也是人类认知水平发展的结果,是与用最少的语言符号传达最多的讯息的要求相契合的。
(一)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一个词刚刚出现时,通常是单义词,仅仅只代表着一个事物、行为、现象或性质的名称,表现出一词一义的特征。
但伴随着人类的发展,人类自身认知能力的进步,对食物或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大脑中不断产生对事物新的认识,为了减轻人们的记忆难度,人们在创造新的语言符号的时候通常采用赋与之前语言符号以新的意义的方法,于是一个符号便具备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从而形成了一词多义现象。
语言中存在着不同层次、各种形式的多义现眼文章编号演1671-802X穴2018雪05-0058-04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一词多义现象熊舒婷(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摘要:一词多义被定义为具有几个不同意义同时又互相联系的词,它们共同属于一个基本意义的转义,引伸、派生或衍生意义。
一词多义现象是各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在过去人们往往用传统的视角分析一词多义现象,他们更多关注的是引起一词多义的内部因素,从而忽视了影响语言外部因素。
近年来,一词多义的研究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语义学研究领域,而是逐渐扩展到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注重一词多义现象研究的重要性。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研究一词多义现象,目的在于研究认知机制是怎样引发一词多义现象并在多义词的意义扩展中发挥作用的,并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转喻认知模式着手进行论述。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一词多义;原型范畴理论;隐喻转喻机制中图分类号:HO32文献标识码:A认知语言学。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阐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阐释]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语义理论从结构层面不能对其本质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释。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意象图式观和隐喻观来分析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构成方式及各义项间的关联性,则表明一词多义不仅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反映,更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是由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扩展延伸的过程。
认知语言学有关多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对外语学习者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一词多义;原型和范畴;意象图式;隐喻1.原型和范畴模式下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客观世界是由不同性质、形态和颜色的各种事物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的杂乱性和无序性。
人类为了充分地认识客观世界,就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储存和记忆,所以大脑对事物的认识不能是杂乱无章的,而是要采取分析、判断、归类的方法将其进行分类和定位。
人们根据事物和现象的特性来认识世界,经过认知加工过的世界便成了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主客观相互作用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即是范畴化(categorization)的过程,它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人类具有了形成概念的能力,进而能够推知语言符号的意义。
范畴化有两种模式:客观主义传统模式和经验主义原型模式。
意象图式最早由MarkJohnon(1980)提出,后来很多语言学家,如Lakoff,Langacker,Sweeter,Turner等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认为意象图式是初始的认知结构,是人们形成概念范畴的基本途径、组织思维的重要形式和获得意义的主要方式。
当一个概念被影射到另一个概念时,意象图式也在其间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通过在现实世界中的身体经验(如感知环境、身体动作、感受力量等)形成了基本的意象图式,各种各样的意象图式交织起来构成了经验网络,进而逐步形成了我们头脑中的语义结构。
既然意象图式规定并制约了人们的理解和推理,那么语言中意义的形成就可以用它加以描述和解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性分析
来研究 。而认知语言学,它 以全新的视角和观念对语言 中的许多 现象做 出了全新 的解释 。 认 知语 言学 的研究表 明,多义现象是通 过 人类认知手 段 由一个词 的中心意义 或基 本意义 向其他意义延
伸 的过 程 ,是 人 类 认 知 范 畴 化 和 概 念 化 的 结 果 。 原型范 畴理论认 为,一个范畴 由一些极其类 似的成员构成 ; 原型是 同一个概念范畴 中能反映本范畴特 征的最 好、 最典型 的成 员 ,而其他成员具有不同程度 的典型性 :隶属于同一范 畴的各成
一
拓展的过程中, 这 些 互 相 关 联 的意 义 的延 伸 和 拓 展 主 要 依 靠 两 种 途径 : 隐 喻和 换喻 。
( 二)隐喻、转喻认知模式与一词多义 多义词是在 一定 的意 象图示 的基础 上通过 隐喻和转 喻手段 而形成的。 隐喻和换 喻在传统修辞学 中只是被看成是两种纯修辞 手段,然而在认知语言学家那里 ,它们被作 为两个认知概念来进 行探 讨。就一词多义现象而言,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每一个词条 下的诸多含义之间都 具有一定的联系 , 这些有联系 的词义构成 了 这个词的意义范畴。最基本 、最先产生 的是执行义项 ,其他义项 由于与基本义项具有某种关联 ( 隐喻或换喻关系 ) 而成为 同一词 的义项 ,有 的已经成为该词 的 “ 字面词义 ” ,有的仍保 留明显 的 隐喻和转喻色彩,但 由于 已成为一种常规关系 , 也被列入词义条 目中 , 于 是 就 产 生 了 一 词 多 义现 象 。 隐喻在人类认知方面有两大作用 ;( 1 )创造新 的意义;( 2 ) 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例如 , 人 体部位 的词常被用来喻指其它
w e a t h e r , a ma nw i h t a h o t t e mp e r , 以及 T h i s c u r r yi s t o o h o t . he T s e
解读词语的多义性
解读词语的多义性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组合和运用,构成了我们日常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然而,由于语言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很多词语具有多义性,即一个词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思。
本文将探讨词语的多义性现象,并解读其原因和影响。
一、多义性的定义与分类多义性是指一个词语具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意思。
根据词语的多义性表现形式和产生原因,我们可以将多义性分为以下几类:1. 词义范围扩展造成的多义性:有些词语原本具有狭义的意义,但随着语言的发展和使用,其词义范围逐渐扩展,导致了多义性的产生。
例如,“银行”一词最初指的是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后来引申为指存放和借贷货币的金融机构。
2. 词义转移造成的多义性:这种多义性是由于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使用而产生的。
当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被用于表示不同的事物或概念时,就会产生多义性。
例如,“苹果”一词既可以指水果,也可以指苹果公司的产品。
3. 词义歧义造成的多义性:有些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多种解释,这种多义性称为词义歧义。
例如,“打开”一词可以表示打开门窗,也可以表示打开电视或计算机。
二、多义性的原因分析多义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语言的灵活性和语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1. 语言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语言会发生变化和演化,原本具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的使用范围可能会扩展或转移,从而产生多义性。
2. 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会影响词语的使用和理解。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导致多义性的产生。
3. 上下文语境:词语的意义通常是通过上下文语境来确定的。
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解释,从而产生多义性。
三、多义性的影响多义性给语言的理解和交流带来了挑战,但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以下是多义性的几个影响方面:1. 歧义理解:多义性可能导致人们在理解他人的意图时产生歧义。
当一个词语有多个意义时,如果没有足够的上下文信息,就容易产生误解和混淆。
英语词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如何理解
英语词汇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如何理解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单词有多种含义的情况,这就是所谓的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给我们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首先,让我们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一词多义的现象。
语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
一个单词最初可能只有一个特定的含义,但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为了表达更丰富的意思,就会赋予它新的含义。
比如“run”这个单词,最常见的意思是“跑”,但它还可以表示“经营”“流动”“竞选”等意思。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场景中,人们需要用一个简单的词汇来传达多样的概念。
那么,如何理解这些不同的含义呢?语境是关键。
语境就是单词所在的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的背景信息。
通过分析语境,我们可以推测出单词在特定情况下的准确含义。
例如,“The river runs throughthe city”在这个句子中,“runs”显然是“流动”的意思;而“He runs a small business”这里的“runs”则是“经营”的意思。
所以,在阅读和学习英语时,我们要养成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单词的习惯。
词源也是理解一词多义的重要途径。
很多英语单词都来源于其他语言,比如拉丁语、希腊语等。
了解单词的词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最初的含义以及为什么会发展出其他的意思。
以“pupil”为例,它最初指的是“小玩偶”,后来因为眼睛里的瞳孔看起来像小玩偶,所以就有了“瞳孔”的意思,再后来又引申为“学生”。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联想和类比来理解一词多义。
比如“head”这个单词,常见的意思是“头”,但“the head of a bed”是“床头”,“the headof a department”是“部门主管”。
我们可以把这些不同的含义联系起来,想象“头”在不同的事物中所代表的重要位置或关键部分,从而更好地记住这些意思。
在学习一词多义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孤立地记忆每个意思,而是要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和区分。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释词汇多义现象-最新资料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阐释词汇多义现象、引言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两个或者多个义项,它作为人类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历来是语言学家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早期的语言学家如Fodor 、Trier 等从语义特征( semantic feature )或语义场( semantic field )等角度来研究语义,并未能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
认知语言学家们则提出应结合人们的基本认知能力来系统地研究语言,他们将原型理论、范畴理论和框架理论等应用于语义研究,对多义现象做出了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
二、多义现象根据Bolinger 的观点,自然语言最理想的状况应是一个词形对应一种意义,反之亦然。
然而,这种观点尽管有助于消除歧义却不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不符合人类认知规律。
客观世界事物的无限性及人脑对信息的理解和储存能力的有限性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因此,往往一词被赋予多义,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一词多义较难于学习,尤其对于二语学习者而言,更是学习的困难所在。
般说来,词的义项变化主要有三种模式: ( 一) 辐射型radiation ):派生义从基本义项向四周放射扩大,各个派生义项之间相对独立。
( 二) 链型( concatenation ):词义从基本义项开始派生出第二义项,第二义项派生出第三义项,以此类推。
( 三) 综合型( combination ):此种模式综合前两种 模式派生出新义项。
如“ pen ”语义扩展为链型扩展:“硬质的 笔”。
“ face ”以“脸”为核心辐射扩展为“面容; 表面;方面;面对”而其中的面对又链式拓展为“正视; 承认”, 正视”继而又拓展为“(感到不能)对付;(明知不好办而)交谈;必须对付(某情况)”,从而形成了混合式语义扩展。
那 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以及意象图式的隐/转喻映射为此提供了理 据。
三、多义现象产生的机制传统语义学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 具有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意义的聚合。
一词多义现象浅析及教学对策
□南宁市江南区白沙小学吴竹欢【关键词】一词多义教学对策语言环境【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5A-0023-02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语,处于不同的语言环境,表达的意思有所变化:有的程度深浅不同,有的是指向对象不同,有的是词性不同,有的是表达意思相去甚远,有的甚至是表达的意思相反&&这些现象,在汉语中十分普遍,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属常见。
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同一词语在不同课文中的含义,对于帮助学生正确读好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十分重要。
为此,本文拟对课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进行一些梳理,举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然后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一、一词多义现象概述(一)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相反或词性不同。
1.意思相反的例子:骄傲例句一: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例句二: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一词多义考点讲解
一词多义考点讲解一、什么是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有多个不同的意思或含义。
在语言中,由于词语的多义性,使得交流和理解会出现一定的困难。
二、一词多义的原因1. 词语演变:随着社会发展和语言使用的变迁,词语的含义也会发生改变。
举例:字面上,“丁”指的是个体和家族中的排行第四的儿子,而在现代中,“丁”也可以指代男性。
2. 上下文语境: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有不同的解释和意义。
举例:在体育比赛中,“进攻”指的是进取、积极主动,而在军事术语中,“进攻”则指的是军队主动攻击敌方。
三、一词多义的影响和应对方法1. 沟通障碍:一词多义给沟通和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容易导致误解和偏差。
2. 正确使用:在语言使用中,我们要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的不同含义,避免混淆和误解。
3. 上下文理解:根据语境和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具体意义,避免误解造成的困扰。
举例: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用法和含义,从而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
四、一词多义的典型例子1. 银行:可以指代金融机构,也可以指代河岸边的大岩石。
2. 脚:可以指代身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指代衣物的下摆。
3. 子:可以指代儿子,也可以指代一年的十二个月份。
五、如何准确理解和使用一词多义的词语?1. 了解词语的多义性:通过查阅词典和语言资料来了解一个词语的不同含义,以免出现误解。
2. 根据语境判断:结合句子和上下文来判断词语的具体含义。
3. 多加练习: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提高对一词多义的词语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一词多义是我们语言交流中常见的现象,它给理解和使用词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针对一词多义,我们需要了解其原因、影响和应对方法,并且在交流中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的不同含义,避免造成误解和困扰。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我们能够提高对一词多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语言交流与沟通。
一词多义_精品文档
一词多义概述在语言学中,存在着一种现象,即一个词语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在语言沟通中经常出现,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但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
本文将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说明。
一词多义的定义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语有多个不同的意义或用法。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语言中,无论是汉语还是其他语言,都存在着大量的一词多义的词汇。
一词多义是语言灵活性的体现,也是语言表达力丰富的一种方式。
一词多义的原因一词多义的产生有多种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语言演化:语言是不断发展演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词语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
原本的词义逐渐扩展,衍生出新的意义,形成了一词多义的现象。
2.上下文影响: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上下文可以是句子、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人们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具体含义。
3.文化背景:对于同一个词语,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可能会理解不同的意义。
文化差异导致了一词多义的存在。
4.个人认知差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方式,即使是在同一个文化背景下,对于一些词语的理解也可能有差异,从而导致了一词多义的现象。
一词多义的分类一词多义可分为以下几类:1.字义多义: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字义。
例如,中文词语“苹果”既可以指水果,也可以指美国科技公司“Apple”。
2.词义多义:一个词语本身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词义。
例如,中文的词语“银行”既可以指金融机构,也可以指河岸。
3.句义多义:同一个句子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有不同的解释。
例如,“他打了他”这个句子可以指两个人之间的打斗,也可以指一个人为另一个人打鼾。
4.篇义多义:同一个篇章中的某个词语可能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含义。
例如,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学校”,在教育类文章中可能指学生上学的地方,而在建筑类文章中可能指建筑物。
一词多义的影响一词多义在语言沟通中会产生一定的误解和困扰,尤其是跨文化交流中更加明显。
[高中语文知识点]一词多义
[高中语文知识点]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有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
文言文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几个义项,多则几十个义项。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
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
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
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
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比较重要的4个“xing”:信:本义是话语真实。
(1)形容词。
意为“诚实”“忠诚”“守信”。
如:A.信臣精卒。
(《过秦论》)B.皆明智而忠信。
(《过秦论》)(2)动词。
意为“相信”。
如:A.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钟山记》)B.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屈原列传》,这里“信”可进一步引申为“亲近”“宠爱”之意。
)附虚词用法:用作副词。
(1)表随便,可译为“随意”“随便”。
如:低眉信手续续弹。
(《琵琶行》)(2)表确凿,可译为“实在”“确实”“的确”等。
如:烟波微茫信难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兴:本义是共同把一件东西举起来。
用作动词:(1)兴起,发生。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2)发动。
如成语“兴师动众”。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词多义分析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词多义分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
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这给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一词多义现象的原因1.语言环境的多样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语言环境。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2.词义的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词义也会发生变化。
有些词的含义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有些词的含义可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3.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的语言基础和理解能力也会影响他们对一词多义现象的掌握。
有些学生可能对词义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他们在应用时出现错误。
二、一词多义现象的解决方法1.语境分析法:在讲解一词多义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语境分析法来帮助学生理解。
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词可能会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和含义。
2.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词多义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个词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和用法。
3.强化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一词多义现象。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来加深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4.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解决一词多义现象的困惑。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阅读、多交流,让他们通过交流来加深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5.词汇表和工具书的利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词汇表和工具书来学习一词多义现象。
词汇表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这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工具书则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个词的来源和演变过程。
三、实际案例分析以“垃圾”这个词为例,在日常生活中,“垃圾”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废弃物或不需要的东西。
商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5篇模版)
商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5篇模版)第一篇:商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商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分析内容摘要:作为商务英语的基础,商务英语词汇在日常的商务英语的输入与输出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如何更好的对商务英语词汇进行科学而且准确的认知,已经成为当前商务英语教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
本文主要对商务英语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来进行研究,探讨其一词多义产生的原因、影响及今后的习得策略。
关键词:商务英语词汇一词多义词汇在商务英语中构成语篇的基础,词汇的准确使用是实现预期沟通效果与目的重要保证。
但是,由于主观及客观等方面的原因,在商务英语的词汇表达中,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词多义现象。
这些一词多义的词汇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加以注意,很容易造成商贸沟通及合作中误解的产生。
因此,本文从商务英语词汇一词多义现象的基本内涵出发,探讨其在今后的商务英语的学习与运用策略,对于提升今后的商务英语词汇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商务英语词汇一词多义的内涵词汇的一词多义在语言学中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包括英语、汉语、韩语、德语等诸多的语种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
所谓的商务英语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就是某一词汇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含义与意思。
这些含义有的相似,有的与本意之间距离比较遥远。
例如,在英语词汇中,spring 本初的含义是春天,可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它又逐渐呈现出了泉水与弹簧的内涵。
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极为复杂的。
一方面是在语言发展的进程当中,由于文化或者是语言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一些简单的词汇在内容及含义的表达方面表现的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是词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衍生与创造的能力。
无论是通过哪一种方式或者渠道所产生的词汇的一词多义现象,其对日常的英语交流与商务英语合作所产生的影响还是比较深远的。
商务英语词汇一词多义现象的存在对于商务英语的使用所产生的影响主要有着两个不同的方向。
浅析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浅析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浅析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张静
【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互相联系的意义。
先前的语义学理论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本质,因此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
认知语言学理论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如原型理论、隐喻等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另外,本文还阐述了两种确定多义词义项的方法:语境和关联。
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利用的方法,对于英语教学也有极大帮助。
【期刊名称】考试周刊
【年(卷),期】2010(000)039
【总页数】2
【关键词】一词多义认知理论英语教学
1.引言
几乎在所有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词多义是一种多义聚合现象,指的是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互相联系的意义。
在现代英语中,绝大部分词语为一词多义。
有些词有两种或三种意义,而一些最为常用的词则有上百种意义。
例如,get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义项高达150多个。
一词多义现象一直以来都受到众多语言学家的关注,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不同流派的语言学家试图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
传统的语义理论由于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本质,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分的解释。
认知理论认为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如原型理论、隐喻等,由一个。
浅析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浅析英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概述: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相互联络的意义。
先前的语义学实际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实质,因此不能对这一现象作出充沛的解释。
认知言语学实际以为多义现象的构成是人类经过认知手腕如原型实际、隐喻等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进程,是人类认知范围和概念化的结果。
另外,本文还论述了两种确定多义词义项的方法:语境和关联。
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解释不只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应用的方法,关于英语教学也有极大协助。
1.引言简直在一切言语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
一词多义是一种多义聚合现象,指的是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相互联络的意义。
在现代英语中,绝大局部词语为一词多义。
有些词有两种或三种意义,而一些最为常用的词则有上百种意义。
例如,get一词在《牛津英语词典》中的义项高达150多个。
一词多义现象不时以来都遭到众多言语学家的关注,是言语学研讨的对象之一。
不同流派的言语学家试图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一词多义的构成进程。
传统的语义实际由于没有把握多义现象的全部和实质,未能对此现象作出充沛的解释。
认知实际以为一词多义现象的构成是人类经过认知手腕,如原型实际、隐喻等,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进程,是人类认知范围和概念化的结果(赵艳芳,2001:36)。
另外,本文还论述了两种确定多义词义项的方法:语境和关联。
2.以往言语学家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解释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讨在言语学界由来已久。
例如,Taylor以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一个单一的言语方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亲密相关意义的聚合(Taylor,1995:99)。
McCauley以为在字典上把与一个语音方式有联络的一切相关意义都编排在一同是没有理由的,一个词条只能有一种语义、一个词形、一种句法范围(McCawley,1968:126,转引自Hopper & Traugott,1993:69)。
依据这一观念,世界上则应该存在一种最理想的言语,在这种言语中每一个词的意义都是十分清楚的。
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
二、一词多义的历时解析
2. 1 词义的历时发展
“ 语言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绝对不变性是不存在的; 语言的任何部分 ( 。犅犪 都会发生变化” 索绪尔, 词汇 1 9 8 0:1 9 4) 狌 犺和 犆犪 犫 犾 犲( 1 9 9 3)认为, 犵 ·1 9 3·
① 单词放入两条斜线内表示该词的词形。
— —旧词消亡, 最能反映语言的变化— 新词产生, 现存词汇的词义变化。词 义的变化包括词义的改变和旧词增加新义。用旧词表达新义是满足人们 交际需要的既简单又方便的途径。一词多义现象是词义历时发展中的 。 原义与衍生词义共存, 便形成了一词多义 必经阶段( 犛狑犲 犲 狋 狊 犲 狉1 9 9 0) 现象。 、认 同 词义 的 历 时 发 展 大 致 经 历 四 个 阶 段: 发 起 ( 犻 狀 犻 狋 犻 犪 狋 犻 狅 狀) ( ) 、 ( ) 、 ( )/ 犪 狉 犲 犲犿犲 狀 狋 传播 狊 狉 犲 犪 犱 词汇化 犾 犲 狓 犻 犮 犪 犾 犻 狕 犪 狋 犻 狅 狀 规约化 犵 狆 ( ) 。 ( 衍生的词义首先得由某个说话者 在特 犮 狅 狀 狏 犲 狀 狋 犻 狅 狀 犪 犾 犻 狕 犪 狋 犻 狅 狀 狊 犲 犪 犽 犲 狉) 狆 人们还没有词 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原因发起。如在打字机发明后不久, 汇来表达打印的文稿。这时有两种选择:创造新词; 用旧词表达新义。 用旧词表达新义是更简单、 方便、 经济的途径。于是便有一名发起者用 。 听话者 ( 打印文稿” 犿犪 狀 狌 狊 犮 狉 犻 狋来表示 “ 犺 犲 犪 狉 犲 狉)会根据与 犿犪 狀 狌 狊 犮 狉 犻 狋 狆 狆 ,结合新的语境 ( 相联系的原义 “ 手写稿 ” 打印机打出的 )推断出单词 ” 。当听话者接 打印稿、 原稿( 未印刷成书的稿件) 犿犪 狀 狌 狊 犮 狉 犻 狋的衍生义“ 狆 受了这一衍生词义, 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便达成了共识。这种共识很快 在语言社团内传播, 越来越多的社团成员接受这个新词义。一旦新词义 获得进入词汇( 的权利, 拥有自身的地位并在语言社团内固化下 犾 犲 狓 犻 犮 狅 狀) , , 来 即词汇化和规约化了 词义的历时发展便获得成功。 理据性是词义历时发展的根本依据, 是人类思维特点的具体反映。 从历时的角度看, 衍生词义与其源词义 ( 之间存在着理 狊 狅 狌 狉 犮 犲犿犲 犪 狀 犻 狀 犵) 据性关系, 这种理据性关系, 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两大认知手段实现 ( 。 如图 1 所示, ( 见3. 2) 犪)中的词义2、词义3、…… 词义狀 是通过辐射 ( 的方式从中心词义词义1 衍生而来的, 这些衍生词义拥有同等 狉 犪 犱 犻 犪 狋 犻 狅 狀) ( ……词义狀 是 的地位, 与中心词义的距离基本相等; 中的词义2、 词义3、 犫) 词义1) 一步一步衍生而来 通过连锁( 犮 狅 狀 犮 犪 狋 犲 狀 犪 狋 犻 狅 狀)的方式从中心词义( 的, 中心词义( 词义1) 是词义2 的源词义, 词义2 是词义3 的源词义,…… , 词义狀-1是词义狀 的源词义 从词义2 到词义狀 与中心词义的距离越来越 ( 远。辐射和连锁两种方式在词义衍生过程中可任意组合, 便是其中一 犮) 例。( 犮)中的词义衍生是通过连锁和辐射两种方式完成的,词义2、词 ……词义狀 是通过连锁的方式衍生自中心词义, …… 义3、 而词义犪、 词义犫、 词义狕 又是通过辐射的方式衍生自中心词义的。从理论上讲, 我们还可以 ·1 9 4·
中文学校 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自然语言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外语学习中的难点。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一旦掌握多义现象,它马上就变得趣味盎然。
当然在汉语中,一词多义现象更加明显,也更为普遍,所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就要注意掌握。
一个词的意义可以只概括为反映某一类现实现象,也可以概括反映相互有联系的几类现实现象,前者在语言中表现为单义词,后者表现为多义词。
一个词在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有关的意义也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
语言所要表达的意义总是在不断地增加,所以让一个词兼表几个相互有联系的意义而不必另造新词,符合经济的原则。
词义的派生首先要有现实的基础,这就是派生义和派生它的那个意义所指的食物的某一方面特征有联系。
其次,现实现象的这种联系怎么被用来作为派生的新义的线索,那与语言社会的生活环境、劳动关系、风俗条件和人的思维活动、语言成分的相互作用有关。
俄语中的окно是“窗户”的意思,后来它也表示冰窟窿,云层中透出的青天,两节课之间的空当这些意思。
因为这些事物或现象在某些方面的形象都有些像窗户。
所以,多义词的派生和它所从出的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产生的途径就是平时所说的引申。
引申大体上可以分为隐喻和转喻两种方式。
一个词包含几个意义,可以大大减少语言符号的数目;而每个意义又各有自己的上下文从而得以区分,所以这都是语言的经济性、简明性的具体表现。
The polysemy phenomenon in languagesThe polysemy phenomenon is the common linguistic phenomenon among various languages,and the difficult part to learn as well.however,to master the rule of the polysemy will help you a lot with language study.Especially in mandarin Chinese,the polysemy is more obvious and common,so during the routine study,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at.A word’s meaning can be concluded to represent one kind of realistic object and also related several kinds of realistic objects,so the former one is the monoseme and the latter one is the polysemant.When the word has been created,it is usually a monoseme.With the process of using it,the word gradually contains the related meanings and it becomes the polysemant.The number of objects which need expressing in the language is always increasing,thus,using one word to express the different meanings without creating new words is very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Derivation of the words depend on the realistic basic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derived meanings must exist,then,the relation is also the clue to the new meaning,which is connected to the environment,relationship,people’s thinking activities and other things in the language society.For example,the окноin Russian means the window,and later it develops to represent the ice hole,the sky behind the cloud and the break between lessons,because these things all relate to the window.A word contains different kinds of meanings,which can help to decrease the number of word characters and each meaning has it own context to distinguish meanings from each other.Therefore,they all reflect language’s economical and concise.。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
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分析张素侠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摘要: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
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本文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现象的生成进行分析, 认为词的多义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家族相似性,词的多义性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生成的。
关键词:一词多义转喻隐喻原型范畴 1 引言几乎在所有语言中,一词多义都是一种普遍现象。
人们很早就注意到语言的多义现象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它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和认知经济性原则的客观要求。
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 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1〕(赵艳芳2000:36)。
一个多义词的各种意义构成一个意义范畴,它们以各种方式发生联系。
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一词多义的语义延伸机制。
2 词汇延伸意义的认知性词汇的延伸义指的是从原义派生和演化出来的词义。
语言在其产生之初都是单义的,一个词只对应一个意义。
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展,交际能力不断增强,语言符号也要适应日益发展的交际的需要,于是一个语言符号就具有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
多义现象的产生是人的认知能力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适应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需要。
客观世界的事物是纷繁复杂的,而人的大脑的认识和储存能力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语言要以最少量的符号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人们发现新事物与已知事物之间存在客观上的相关性或相似性,或是在理解新事物时加入了主观上的相似性。
人们的这一认知思维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在作为思维工具和外在表现形式的语言上,具体表现为运用已知的词汇去命名新事物、表达新观念或描述新经验。
于是,词汇的意义就在本义的基础上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概念被不断扩充与抽象化,赋予旧词以新义,继而产生了一词多义。
由于词汇意义的拓展是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词汇的延伸义就不再具有任意性特征,而是遵循一定的认知规律,具有了认知性。
文言词语的多词一义现象
文言词语的多词一义现象文言词语的多词一义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这使得文言文的阅读和学习变得颇具挑战性。
要深入了解这种现象,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文言词语多词一义现象的产生与语言的发展演变密切相关。
随着时间的推移,字词的含义会发生改变,原本单一的含义逐渐演变成多个。
此外,词义的引申和比喻性表达也是造成多词一义现象的原因。
比如,“水”这个字,在古代仅表示液体的水,而在现代汉语中,它还可以表示清澈的水、水流等。
这种引申义便是由原义通过比喻、联想等方式衍生而来的。
接下来,我们通过实例来分析文言词语多词一义现象。
成语中的多词一义现象十分常见,如“貌合神离”,其中的“貌合”本意是指外表看起来和谐,但实际上内心已有分歧。
而如今我们用这个词来形容两个人表面上关系密切,但实际上各有打算。
又如“杯水车薪”,原意是指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火的柴火,比喻无济于事。
而现在我们用它来形容事情无法弥补或解决。
此外,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也存在多义现象。
如“之”字,它既可以表示所属关系,也可以表示替代、往等含义。
再如“以”字,它既有表示用的意思,也有表示因为、按照等含义。
在阅读文言文时,要准确理解这些字词的含义,就必须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
针对文言词语多词一义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应对:1.掌握字词的本义。
了解字词的原始含义,是理解多义现象的基础。
通过学习字词的起源、演变过程等,可以更好地把握其本义。
2.了解字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引申义和比喻义是多词一义现象的核心,掌握这些含义,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3.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在具体语境中,字词的含义可能会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句子结构、了解文章背景等,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字词的含义。
总之,文言词语多词一义现象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
25活板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群文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阅读考点精练
25、《活板》——群文阅读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把握科幻小说的构思技巧,分析悬念的作用。
理解文中人物的探险精神与牺牲精神,概括作者表达的主旨。
【考点解读】“一词多义”,指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和用法。
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1、词的本义:指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
2、词的引申义:指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
[例]“见往事耳”(《孙权劝学》),“见”的本义是看到。
这里引申为了解的意思。
3、词的比喻义:指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也是引申义的一种。
[例]“手足情深”中的“手足”一词,本义是手和脚,比喻义为“兄弟”。
4、词的假借义:指通假字现象,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甲字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的现象,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
[例]“尊君在不(fǒu)?”(《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不”同“否”。
【技法点拨】1、课内迁移法:回忆课内学习过的文言词语,再迁移到具体语境中。
2、互文见义法: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
通过分析已知的词义、词性,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3、通假寻义法:在本义和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解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
通假字往往读音相同、字形相同或相近。
4、成语求义法:即借助成语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例]“陶后鲜有闻”(《爱莲说》)中的“鲜”可联想到成语“鲜为人知”,得出其为“少”的意思。
5、语法分析法:首先分析要解释的词在句中充当何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从而推断出其意义。
[例]“以纸帖之”中的“帖”在句子中作谓语,可知其为动词,译作“标记”。
【真题演练】(一)揠苗助长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人,这里是指家人)曰:“今日病(病,累)矣!予(予,我)助(助,帮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槁,枯萎)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词语的一词多义现象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盒手段,语言表达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交流的质量,而一词多义的出现给沟通交流带来了不便,与此同时,它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
多义现象是自然语言的普遍现象,是语言竞技性原则和认知竞技性原则的客观要求。
通过赋予统一组词以更多的词义来减少词量,从而减轻人们的记忆负担。
词汇的多义化势不可挡,多义化是满足人们进一步认知世界的简便的、有效的途径,优于造词、构词和借词的手段。
所以,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来说,掌握这种语言现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对于“一词多义”的认知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与盛行,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阐述一词多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知识对概念形成的作用,认为多义现象是一个既能反映语言和思维的普遍性质,又能反映民族语言的范畴。
二.多义词的产生机制
一个词在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大多是单义的,在使用中,有关的意义在逐渐用它来表达,它就变成了多义词。
词语所要表达的意义总在不断增多,让一个词兼表几个相互有联系的意义而不必另造新词,符合经济的原则。
因而使得多义词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那么,一词多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1.多义词素为一词多义提供了重要材料基础。
2.语法功能变化带来一次多义的结果。
3.修辞语促生一词多义的发展。
综上所述,一词多义体现为一种词汇的现象,但是其形成过程中渗透着多种语言因素的影响,对其加以分析有益于更好地把握多义词词义间的脉络关系,更深刻地理解语言学中词汇、语法、语用三者之间密切的交互作用关系。
三.一词多义现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由于人类的生理组织和生理反射基本相同,所面对的客观世界绝大部分也是相同的,由此形成人类共同的身体经验和共同的认识机制,使不同民族在对客观世界进行范畴化、概念化时表现出共性,从而使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大部分词表达相同或者相近的概念,也使许多语言中以人类相同生理基础为取象的词产生相同或者相近的隐喻用法。
比如,汉语中的“早晨”指天将要亮到上午八九点钟,而欧洲人一直到上午十一点左右都可称为“早晨”,这也就难怪英美人在到了快吃午餐的时候还会用good morning来打招呼。
不仅如此,中国人普遍所说的“傍晚”只能到天亮以前,而英美人不管天黑早晚,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左右,都算evening。
四.一词多义与语境的关系
语义是受语境制约与影响的,词语进入具体的言语环境后,就充分体现语义的丰富性。
一词多义的确定是靠语境来实现的。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一定语境中的隐喻、转喻引申之所以能实现并被理解,是因为人的大脑中有“概念之先”结构的错在,“概念之先”结构的存在为我们在新旧事物之间建立起联想关系提高可能性。
一般来说,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正确推断一点场景下的词义,而分属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往时,对词义的判断与理解常常会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
比如,在俄罗斯的文化模式中,гусь一词除了表本义“鹅”之外,还指“滑头、卑鄙的人”,如果没有这一背景知识,就无法理解这句所表达的意思。
五.总结
多义词的存在不仅可以减轻人的记忆负担,而且能使语言更加丰富,人们往往借助一词多义的特点造成幽默、诙谐的语言表达效果。
一词多义现象有助于揭示新义生成的内部机制及其深层的民族文化内涵。
语言中绝大部分词都是多义的,了解多义词现象的产生,掌握词的词义结构,可以更好地记忆、理解和使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