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新版化学氯气教案

高中新版化学氯气教案

高中新版化学氯气教案
主题:氯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2. 理解氯气与水的反应;
3. 掌握氯气的危害性以及安全防护知识。

教学重点:
1. 氯气的性质和应用;
2. 氯气与水的反应机制。

教学难点:
1. 氯气对人体的危害;
2. 安全防护知识的传达。

教学准备:
1. 教材:化学课本;
2. 实验器材:试管、氯气生成装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氯气的概念(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引起学生兴趣和好奇。

二、氯气的制备实验(15分钟)
1. 将氯化钠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观察氯气的生成过程;
2. 观察氯气的性状和气味。

三、氯气与水的反应(10分钟)
1. 将氯气通入水中,观察氯气与水的反应;
2. 解释氯气与水的反应机理。

四、氯气的危害性及安全防护知识(10分钟)
1. 讲解氯气对人体的危害性;
2. 传达氯气实验操作时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

五、小结与反馈(5分钟)
梳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向学生提问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教学延伸:
可以邀请专业人员讲解氯气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安全管理措施,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评价方法:
1. 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2. 回答问题的准确与否;
3. 总结学生对氯气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备注: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与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教资高中化学氯气教案

教资高中化学氯气教案

教资高中化学氯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掌握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3. 能够解释氯气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

二、教学重点:1. 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氯气的制备及应用;3. 氯气的危害与防护。

三、教学内容:1. 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重,可溶于水;- 化学性质: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等。

2. 氯气的制备方法- 工业制备:电解食盐水;- 实验制备:盐酸与过氧化氢反应、氯化亚铜与硫酸反应等。

3. 氯气的应用领域- 工业上用于生产塑料、药品、杀虫剂等;- 水处理领域用于消毒;- 实验教学中可用于气体收集等。

4. 氯气的危害及防护- 氯气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较大危害; - 防护措施:避免接触、做好通风、穿戴防护装备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氯气的性质、制备和应用,让学生了解基本知识;2. 实验法:进行氯气的实验制备和气体性质的观察,增加学生实践经验;3. 案例分析法:通过氯气事故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氯气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五、教学评价:1. 考试评价:采用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形式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2. 实验评价:对学生进行气体实验操作的评价,检查学生实验技能。

六、教学反馈:1. 总结课上所学内容,强化知识点;2. 给予学生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七、教学扩展:1. 让学生研究氯气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拓展知识面;2. 组织学生进行氯气危害与防护方面的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上为高中化学教资《氯气的性质及应用》的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氯气教案教资

高中化学氯气教案教资

高中化学氯气教案教资
科目:化学
年级:高中
学生年龄:16-18岁
课题:氯气
教学目标:
1. 了解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2. 掌握氯气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
1. 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氯气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3. 实验操作。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食盐、浓硫酸、氯化铁、试管、气涨管等。

2.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装置等。

3. 教学资料:有关氯气的课件和教学参考书。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投影仪展示氯气的化学式和结构式,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讲解氯气的化学反应及其应用。

3.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制备氯气并观察其性质和化学反应。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回顾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教学评估: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2.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氯气的化学性质和应用,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
1. 教学中是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 学生是否掌握了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

3. 教学中是否充分展示氯气的化学反应,让学生深刻理解。

以上是一份高中化学氯气教案教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谢谢!。

教学设计方案氯气的性质

教学设计方案氯气的性质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氯气在水中溶解的原理和反应;(3)了解氯气的用途和安全隐患。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安全意识;(3)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环境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氯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2. 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2)与金属反应:Cl2 + 2Na = 2NaCl(3)与有机物反应:Cl2 + CH4 = CH3Cl + HCl3. 氯气的用途:消毒、漂白、合成氯碱、农药、制冷剂等。

4. 氯气的安全隐患: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

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氯气的性质。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氯气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出问题:氯气有什么性质?有什么用途?2. 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1)引导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气味、密度等物理性质;(2)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

3. 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1)通过实验演示氯气与水、金属、有机物的反应;(2)分析反应原理,总结氯气的化学性质。

4. 讲解氯气的用途(1)介绍氯气的消毒、漂白、合成氯碱、农药、制冷剂等用途;(2)强调氯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5. 讲解氯气的安全隐患(1)分析氯气的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强等特点;(2)强调氯气的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6. 课堂小结(1)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和安全隐患;(2)引导学生关注氯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环保意识。

氯气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

氯气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

氯气实验室制取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氯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氯气是一种无色刺激性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氯气可通过电解盐水制取,电解时阴极反应产生氢气,阳极反应产生氯气。

三、实验器材和药品1.氯化钠溶液2.导电池(含两个电极)3.酸性氯化钾溶液4.滴管5.橡皮注射器6.试管7.吸管四、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将导电池放在实验台上,并将两个电极浸入氯化钠溶液中,注意阴阳极的正确连接。

2.将导电池的正极连接至阳极端,负极连接至阴极端。

3.打开导电池电源,调节电流强度为适当值。

4.开启导电池电源后,观察电解池中的变化,在阴极端产生气泡,阳极则无气泡产生。

5.用滴管取一滴酸性氯化钾溶液,滴于气泡之上,观察气泡颜色变化。

6.用橡皮注射器吸取气泡,将其转移到试管内,用饱和盐溶液封闭试管,观察试管内气泡的变化。

7.在试管开口处,用吸管吸取气体,将一小部分气体脱离实验装置。

8.关闭导电池电源,结束实验。

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禁直接吸入氯气,以免发生危险。

2.操作时需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手套,避免溅到皮肤和眼睛。

3.操作导电池时要注意正确连接,禁止误接触电源。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后,可以观察到阴极端产生气泡,阳极端则无气泡产生。

当滴加酸性氯化钾溶液时,气泡会变为橙黄色,这是因为沙氏反应(4OH¯→O2 + 2H2O + 4e¯)的产物氧气(O2)与酸性氯化钾溶液中的氯化钾(KCl)反应生成臭氧。

将气泡吸入试管中后加入饱和盐溶液封闭试管,观察到试管内气泡的变化,可以发现气泡的体积在饱和盐溶液中有所减小。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学生对氯气的制备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

八、实验延伸1.可以通过进一步研究氯气和其他物质的反应,探究氯气的应用领域。

高中化学试讲氯气教案

高中化学试讲氯气教案

高中化学试讲氯气教案课程名称:化学
年级:高中
课时:1课时
主题:氯气
教学内容:
1.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2. 氯气的应用及危害
教学目标:
1. 了解氯气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2. 掌握氯气的应用及其危害;
3. 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1. 氯气的性质;
2. 氯气的应用。

教学难点:
1. 氯气的制备方法;
2. 氯气的危害。

教学准备:
1. 实验仪器:集气瓶、试管、滤纸等;
2. 实验试剂:氯化钾、浓硫酸等;
3. 实验操作步骤。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氯气及其应用,引发学生对氯气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
a. 氯气的性质及制备方法;
b. 氯气的应用及危害。

3. 实验操作(20分钟)
a. 实验1:氯气的制备
(1)取一定量的氯化钾和浓硫酸放入试管中,加热至适当温度;
(2)观察产生的气体,收集氯气。

b. 实验2:氯气的性质
(1)将氯气通入溶有蓝色废漆水的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2)将氯气通入试管中有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观察变化。

4. 总结与讨论(10分钟)
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氯气的性质及应用,并注意其危害。

5.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氯气的性质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

但是需要关注学生对氯气危害的认知,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与目标本教学设计涵盖了氯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技能,并熟悉氯气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对氯气的性质和制法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情况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尚不够扎实,本教学设计将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进行讲解。

二、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通过实验演示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氯气的性质和制法,加深理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氯气的各种用途和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2.教学流程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氯气的发现史和生活中的氯气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氯气的学习。

(2)讲解氯气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实验室制备氯气: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技能。

(4)氯气的用途: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氯气的各种用途。

(5)总结与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技能和理解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为理解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漂白性。

2.解决方法为解决以上难点,本教学设计将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漂白性。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3)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具准备与教学环境布置1.教具准备:实验演示装置、多媒体设备、教学PPT等。

氯气教学设计(共8篇)

氯气教学设计(共8篇)

氯气教学设计〔共8篇〕第1篇:氯气教学设计《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的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上,把教师的授课形式从“授〞转移到“导〞上。

通过初中化学学习,学生在认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性质的过程中已经用到了观察、实验、比拟等研究的方法,在学生已有的探究经验的根底上,本节进一步对研究物质的根本方法和程序进行整合。

本节设计是本着“低起点、密台阶、高落点〞的根本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设置较低的思维起点,利用问题的变化,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层层递进,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新的高度。

【教材分析】《氯、溴、碘及其化合物》是高中化学第一册第二章第一节单元内容,它是本章及本册乃至整个高中化学要求的重要元素化合物知识,又适于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载体。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认识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铁等物质的性质,同时体会到了观察、实验、比拟等研究方法,并且通过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的学习了解了氧化复原反响,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氯离子的检验,溴水中溴单质的提取等知识对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探究方法有了简单了了解。

【教学目标】1.通过任务型学习,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主要化学性质〔氯气与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水和碱的反响〕,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分类、比拟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体会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并认识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3.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联系氯气的毒性及其广泛用途,适时对学生进行平安教育,体会如何科学使用化学物质为人类效劳。

培养其主动探究精神和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氯气与水的反响及次氯酸的化学性质。

氯气的教案

氯气的教案

氯气的教案氯气的教案【篇一:氯气教案】[氯气教案]氯气教案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氯气教案。

2.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中制取氯气的原理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准备烧瓶、分液漏斗、导管、橡皮塞、铁架台、烧杯、集气瓶、水槽、试管、试管架、坩埚钳、红色布条、砂布、塑料片、培养皿。

教学方法实验探索——研讨总结——练习提高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前面我们学习了碱金属元素,知道碱金属元素是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金属元素。

这一章我们将要学习几种在原子结构和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相似性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它包括f、cl、br、i、at等五种元素。

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用途非常广泛。

[投影](第四章章图)卤素中最主要的单质是氯气。

这一节我们学习氯气,让我们先来学习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板书]第一节氯气一、氯气的性质和用途(一)物理性质[引导学生观察]集气瓶中氯气的颜色、状态、嗅气味。

[板书]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二)化学性质[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呢?物质的宏观性质是由物质的微观结构决定的,大家回忆一下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提问]1.根据氯的原子结构,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它具有强还原性还是强氧化性?为什么?2.写出金属钠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板书]1.与金属反应2na +cl2 2nacl[讲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它具有强氧化性,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氯气能否跟不活泼金属反应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实验]铜在氯气里燃烧(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 cu+cl2 cucl2[讲解]cucl2溶于水,同学们可观察到不同的颜色,这与溶液中溶质的浓度有关。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如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应。

(3)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两面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水和碱的反应。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

(2)氯水成分的探究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氯气泄漏事故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然后提问:“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为什么它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危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氯气。

2、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提醒学生注意闻气体的方法)。

然后介绍氯气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3、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演示氯气与钠、铁、铜等金属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总结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2)与非金属的反应演示氯气与氢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理解燃烧的广义概念。

(3)与水的反应提出问题:“氯气能溶于水,那么它与水是否会发生反应呢?”然后进行氯水的光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氯水中可能存在的成分。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介绍次氯酸的性质。

(4)与碱的反应演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写出化学方程式,介绍氯气尾气处理的方法,以及漂白粉的制取和漂白原理。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

-1、 +1、 -2。 [ 进行科学推测 ] :
联想思维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到什么启示呢?
如果氯气和水反应, 氯元素的
常见化合价为 -1 价,可能有
HCl 生成。
[ 提出问题 ] :
[ 归纳并交流 ] :
学生体会:
如何验证你的推测呢?
氯 化 氢 在 水 溶 液 里 电 离 为 科学实验不 H +、Cl -,检验 H+、 Cl -是否存 是盲目进行
进行科学推测, 实验探究验证推测
归纳交流: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
提出新问题: 向石蕊试液中加氯水的量 对观察到的现象有影响吗?
提出新问题: 氯水中什么物质具有漂白性?
提出新问题: 氯气为什么在碱液中的 溶解度大于在水中呢?
进行新科学推测, 实验探究验证推测
归纳交流: 氯水中含有有漂白性的物质
然后在周围 50 米处筑起了“水墙”以降 低空气中氯气的浓度。
归纳: 氯气能溶于水
并将液氯钢瓶扔进了投放了大量烧碱的 水坑内。
归纳: 氯气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大于 在水中的溶解度
请同学们在导纲上将氯气的物理性质进 行归纳,并与大家交流
[ 归纳并交流 ] :
通过学生的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 有毒、 密 归纳与交流,
通过分析、 归 纳,加强逻辑
依据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来 推测氯气和碱液反应的化学
思维的训练。
方程式并与大家交流。 (分析结果填写导学提纲)
[ 整理收获 ] , [板书 ] :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整理, 归 养成善于将 纳通过本节学习, 有哪些收获 所学知识进
二. 氯气与水反应
呢?(知识、 技能、思维方法、 行阶段性归

氯气的性质实验教案

氯气的性质实验教案

氯气的性质实验教案【篇一: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学情分析氯气的性质是本专题第一单元中的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通过学习典型的非金属单质—氯气的性质,为学习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高一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缺乏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较弱,但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勇于发言这些有利因素,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好化学课,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

本节内容演示实验、探究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了求知欲,体会到化学的奇妙变化,爱上这门科学!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通过实验观察是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2.过程和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物质性质的探究的一般方法——实验探究法;在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情感:联系生活体会氯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氯气化学性质与氯水成分的分析难点:氯水成分的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与操作四、教法学法:在课堂中通过问题讨论、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自主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短片):“京沪公路淮安段重大液氯泄露事故”的新闻报导并展示相关图片。

【提出问题】(1)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釆取什么方法安全逃生?(2)抢险人员用什么方法控制氯气的污染?(3)如果当时氯气的浓度较大,你如何克服那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并保证在跑到高处前不中毒?【教师讲述】围绕这些问题,我们来进行今天的学习,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或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氯气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氯气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氯气一、教学目标:1.知道氢气和氯气的常见制备方法。

2.能够描述氢气和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反应。

3.知道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原理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1.氢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2.氯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3.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三、教学过程:1.氢气(1)氢气的制备方法1)金属与酸反应制备法金属如锌、铝、铁等与酸如盐酸、硫酸反应即可制备出氢气。

例如:Zn + 2HCl → ZnCl2 + H2↑2)水解法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碳酸盐或氢氧化物,与水进行反应,即可制备出氢气。

例如:Mg + 2H2O → Mg(OH)2 + H2↑3)电解水制备法电解水,通过电流的反应变化,水分解成为氢气和氧气。

例如:2H2O → 2H2↑ + O2↑(2)氢气的性质1)氢气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有极低的溶解度。

2)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反应时,产生剧烈的爆炸。

3)氢气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

例如:2H2 + O2 → 2H2O(3)氢气的应用1)用于电解水制氢。

2)用于化学工业、燃料电池等。

2.氯气(1)氯气的制备方法1)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备法将高锰酸钾和盐酸按比例混合后发生反应,即可制备出氯气。

例如: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2)电解食盐水制备法通过电解食盐水,即可制备出氯气和氢气。

例如:2NaCl + 2H2O → Cl2↑ + H2↑ + 2NaOH(2)氯气的性质1)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有不愉悦的气味,密度比空气大。

2)氯气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和毒性,在高浓度下,对人体有害。

3)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例如:Cl2 + H2O → HCl + HClO(3)氯气的应用1)用于消毒。

2)用于合成一些化学品。

3)用于含氯有机化合物的制造。

3.氢气和氯气反应氢气和氯气反应是一种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氯气的性质;2.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理解氯气的用途和安全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PPT或黑板;2.实验器材和试剂:氯气发生器、集气瓶、氯化钾、浓盐酸等。

学生准备:1.练习册;2.实验服装、实验手套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0分钟)1.引出课题:“你们知道氯气是什么吗?有什么性质?”2.学生回答问题。

3.提示下一步要学习的内容。

Step 2: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20分钟)1.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味道、密度等。

2.讲解氯气的颜色: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很容易辨认。

3.讲解氯气的味道:氯气有刺激呛人的气味,通过把氯气发生器接到集气瓶上,学生可以闻到氯气的味道。

4.讲解氯气的密度:氯气比空气重,可以通过实验演示氯气的密度较高,可以倒置集气瓶。

Step 3:讲解氯气的化学性质(30分钟)1.通过PPT或黑板,展示氯气的化学性质,包括易溶于水、与其他元素反应等。

2.讲解氯气易溶于水的现象:通过实验演示氯气通入水中,观察氯气溶解的现象。

3.讲解氯气与其他元素的反应:例如氯气和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反应,通过实验演示氯气通入盐酸中,观察氯气与盐酸的反应。

Step 4:实验操作(30分钟)1.介绍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

2.实验一:氯气的颜色和味道。

将氯化钾与浓盐酸放入氯气发生器,收集氯气后,让学生闻氯气的味道和观察氯气的颜色。

3.实验二:氯气的溶解。

将氮气通入水中,观察氯气溶解的现象。

4.实验三:氯气与盐酸的反应。

将氯气通入盐酸中,观察氯气与盐酸的反应。

Step 5:小结与评价(10分钟)1.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小结。

2.提问学生关于氯气的知识点。

3.对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回家复习本课所学知识,并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提示。

教学延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进度,可延伸以下教学内容:1.氯气的化学性质的深入讨论,包括氯气与不同元素的反应等。

高中化学氯气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氯气性质教案

高中化学氯气性质教案
【知识目标】
1. 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氯气的制备及性质。

【能力目标】
1. 能够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氯气的制备方法。

2. 氯气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展示氯气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对氯气的兴趣。

二、讲授
1. 氯气的制备方法:实验室中常用氯化铵和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

2. 氯气的性质:氯气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黄绿色有毒气体,有氧化性,能够漂白有机物质,也能和水反应生成盐酸。

三、实验操作
1. 制备氯气:将氯化铵和浓盐酸混合,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收集氯气。

2. 观察氯气的性质:将氯气通入溴水中,观察颜色变化;将氯气通入含有颜色的染料水溶液中,观察漂白现象。

四、讨论
1. 为什么氯气具有漂白性?
2. 氯气和水反应生成什么产物?
3. 你认为氯气有哪些应用场合?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氯气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布置作业】
1. 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

2. 搜集关于氯气的应用和环境影响的相关信息。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掌握氯气的性质。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询问。

祝学习愉快!。

教案设计《氯气》

教案设计《氯气》

《氯气》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鲁科版化学1第一章第二节以氯气性质为载体介绍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鲁科版化学2第二章第三节以氯气制备为载体介绍了利用化学反应制备新物质,但学生缺乏对氯气制备、性质验证及尾气处理综合实验探究的系统认知,依据2020年修订版化学课程标准对实验复习课的要求,我设计了以《氯气》为题的实验复习课。

二、学情分析知识储备:氯气制备、氯气性质。

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不足:1.缺乏对氯气制备、性质验证及尾气处理综合实验探究的系统认知,2.综合实验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三、学习目标1.通过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微型化实验创新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

2.通过构建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创新实验模型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素养。

3.通过84消毒液相关知识的学习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创新实验模型难点:氯气制备及性质验证微型化实验创新五、教学资源:设备:NB化学实验平台、讯飞智能教学系统。

实验仪器:注射器、真空抽血管、输液软管、具支试管、止水夹、直型玻璃管、橡胶管等。

实验药品:浓盐酸、MnO2、KClO3湿润石蕊试纸、干燥石蕊试纸、FeSO4溶液、KSCN溶液、Na2SO3溶液、BaCl2溶液、淀粉KI溶液、硅胶。

六、教学设计思路一中心:化学核心素养三学段: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实验创新、微型化改进、模型构建具体如下:1.整节课的设计思路:2.课堂教学流程图: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图。

要求:完成后拍照上传。

选择其中一份较为完整的价类二维图进行展示。

师生共同完善根据价类二维图师生共同确定实验原理。

【提示】完成学案上的相应填空。

3.实验装置问题1、如何改进原装置检验氯气性质?绘制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学生通过笔记本电脑上绘制好的价类二维图。

回忆氯气制备基本装置环节二氯气制备和性质验证创新实验微型化问题3、怎样实现实验装置的微型化?【引导】根据已有实验装置,根据提供的微型化仪器,进行微型化装置组装。

高中化学教案氯气

高中化学教案氯气

高中化学教案氯气
主题:氯气的性质和应用
课时:1课时
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氯气的性质及其应用,了解氯气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气在消毒、杀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氯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实验室设备、氯气制备实验材料、图表资料、视频资料等。

教学过程:
1. 介绍氯气的性质和应用:通过图表和视频资料展示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在消毒、杀菌、漂白、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了解氯气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领域。

2. 实验演示:进行氯气制备实验,演示氯气的制备方法和化学性质。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探讨氯气的制备和性质。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氯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氯气。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氯气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以及使用氯气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氯气性质和应用的小论文,并就如何正确使用和处理氯气提出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演示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氯气的性质和应用,同时也引导学生思考氯气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加强安全意识,正确使用化学制品,保护环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氯气》教学设计
( 曹志钢湖北十堰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组 )
一.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教版高中新课程《化学》第四章是高中化学教材中唯一系统介绍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一章。

从教材体系看,它是前一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学习的延伸,共同完成无机物及其应用这一主题的学习,又是以后学习无素周期律的基础,所以本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研究方法看,氯气是典型的非金属,本节学习化学特有的科学方法“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对以后研究其它非金属及其分合物具有指导意义。

从教育目的看,氯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上具有广泛的应用,研究它更具有现实意义。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氯水的成分,氯气与强碱的反应。

难点:探究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

3.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1)知识准备:知道氢气、钠、铁能在氯气里燃烧;
(2)技能准备: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
(3)态度:好奇心强,但探究意识淡薄,易将科学神化;
4.教学目标的制定
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因此,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及其呈现方式所体现的课程目标和教育,深入分析和究掘教材内容的认知价值和情意方式,深刻感悟和领会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等,才能在化学教学设计时确定适合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
②掌握氯气与金属,非金属,与水以及碱的反应
③知道氯气是一种很活泼的非金属
④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录像观察、分析、归纳燃烧的定义
②通过观看相像,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③经历氯气漂白实验演示,对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
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感受舍勤的成就和遗憾,体会质疑是科学研究的重点品质。

②经历人类认识燃烧的三个阶段,体会科学的历史和本质。

③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素养为目的来选择。

本节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教学,就不能孤立地死记硬背有关物质的性质,而要突出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加强对典型反应和现象的感知,注重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最终使学生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影响其存在、制备和应用”的思维方式,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在联系。

本人充分挖掘教材的化学史料,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辅以启发讨论和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
使所学知识具有良好的迁移性能。

三.教学设计的思想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承担的重要任务,也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按照新课程标准,科学素养包括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然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却是一个难题。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利用科学史料进行教学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化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结合人类探索物质及其变化的历史与化学科学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新课程注意“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高中化学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化学课程的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

为了使化学史的教学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中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学到化学知识的同时,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科学的发展和本质,本人从化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出发,结合科学探究的特点,依据化学史料进行“氯气”的课堂教学设计,利图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本节内容多、实验多、现象明显,操作比较简单,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基础差别大,教学中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大面积提高学生能力。

应从实验多这一特点出发,训练学生实验能力,强化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设计实验方面的发展。

具体操作是采用开放式教学,由结构决定性质,学生根据结构推断其化学性质,然后用实验进行验证,再根据现象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