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初步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XXX煤矿智能化矿井建设方案

XXX煤矿智能化矿井建设方案

XXX煤矿智能化矿井建设方案2017年4月目录前言................................................................................................................................................................... - 1 -第一部分背景..................................................................................................................................................... - 2 -第1章煤炭行业经营现状................................................................................................................................... - 2 -第2章煤炭行业管理趋势................................................................................................................................... - 3 -2.1降低成本,深挖内潜、节支降耗、降本增效 (3)2.2限产保价,限产压库保市场 (3)2.3加强营销,抢夺销售市场 (3)2.4转型发展,消化产能、开展煤转化、延长销售半径 (3)第3章信息化对煤炭企业的作用..................................................................................................................... - 4 -3.1信息化可以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4)3.2信息化可以提高煤炭企业管理效率和效益 (4)3.3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员工队伍思想解放 (4)3.4信息化可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4)第4章煤炭行业信息化现状............................................................................................................................. - 5 -4.1行业整体建设明显落后 (5)4.2没有正确的建设理念 (5)4.3信息工作流程不规范 (6)4.4缺乏统一规划,没有成立专门的机构和设置专职领导 (6)4.5现有信息化系统不完善,甚至脱离实际应用 (6)4.6缺乏专业型人才 (6)第5章煤炭行业信息化发展趋势..................................................................................................................... - 7 -5.1煤矿安全生产需要自动化.. (7)5.2煤矿综合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7)5.3应急预警及应急救援越来越受重视 (8)第6章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对策................................................................................................................... - 10 -6.1提高煤炭企业全员认识. (10)6.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10)6.3统筹规划 (10)6.4分步实施 (10)6.5加强软件开发及应用 (11)第二部分信息化平台一期总体设计方案....................................................................................................... - 12 -第1章项目定位及建设目标............................................................................................................................. - 12 -1.1项目定位 (12)1.2项目目标 (12)1.3设计原则 (12)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 14 -2.1整体架构. (14)2.2综合自动化平台建设 (15)2.3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平台建设 (16)第3章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平台设计综述....................................................................................................... - 18 -3.1总体设计. (18)3.2系统特性设计 (20)3.3软件平台设计 (22)3.4技术优势 (24)第4章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综述................................................................................................................... - 26 -4.2平台安全设计 (35)4.3系统安全设计 (35)4.4系统可靠性设计 (37)第5章各系统融合设计综述........................................................................................................................... - 39 -5.1煤矿现状 (39)5.2监测系统 (39)5.3控制系统 (40)第三部分数字矿山安全生产子系统设计....................................................................................................... - 41 -第一章数字矿山概述....................................................................................................................................... - 41 -1.1系统概述 (41)1.2系统建设目的 (41)第二章总体设计............................................................................................................................................... - 42 -2.1 系统组成 ..................................................................................................................................................... - 42 -2.2硬件需求 (42)2.3软件需求 (42)2.4网络环境 (43)第三章数字矿山功能模块................................................................................................................................. - 44 -3.1基础管理子系统 (44)3.2基础安全管理子系统 (45)3.3生产技术管理系统 (45)3.4资料管理系统 (46)3.5证照管理子系统 (47)3.6物资管理系统 (47)3.7矿山设备管理子系统 (48)3.8图纸管理 (49)第四部分工业自动化子系统设计................................................................................................................... - 53 -第1章综合自动化平台硬件部分................................................................................................................... - 53 -1.1概述 .. (53)1.2网络设备的选型 (53)1.3系统建设 (56)1.4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58)第2章工业电视系统....................................................................................................................................... - 60 -2.1概述 .. (60)2.2系统建设 (60)2.3系统功能 (64)2.4主要设备简介 (66)第3章皮带集中控制系统............................................................................................................................... - 70 -3.1概述 .. (70)3.2系统建设 (71)3.3系统功能 (75)3.4主要设备参数 (75)第4章水泵自动控制系统............................................................................................................................... - 80 -4.1概述 (80)4.2系统建设 (80)4.3系统功能 (84)4.4系统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85)第5章压风机在线监控系统........................................................................................................................... - 91 -5.2系统建设 (91)5.3系统功能及特点 (92)5.4主要设备技术指标 (93)第6章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 - 95 -6.1概述 (95)6.2系统建设 (95)6.3系统功能 (97)第7章电力监控系统....................................................................................................................................... - 99 -7.1概述 (99)7.2电力监控系统建设内容及情况说明 (99)7.3KJ36A煤矿电力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 (101)7.4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02)第五部分项目实施......................................................................................................................................... - 104 -第1章项目实施组织管理............................................................................................................................. - 104 -第2章项目实施计划..................................................................................................................................... - 106 -第3章项目效益分析..................................................................................................................................... - 108 -3.1社会效益分析 .. (108)3.2经济效益分析 (108)第4章项目风险分析..................................................................................................................................... - 111 -4.1技术风险 . (111)4.2管理风险 (111)4.3组织风险 (112)第六部分信息化平台二期规划..................................................................................................................... - 114 -第1章煤矿ERP管理系统............................................................................................................................. - 114 -1.1总体架构图 (115)1.2三个层次 (115)1.3七类应用系统 (115)第2章集团公司信息化平台规划................................................................................................................. - 117 -2.1两级管理模式整合. (117)2.2集团管控 (117)2.3集团供应链管理 (118)第3章安全量化管理系统............................................................................................................................. - 120 -3.1概述. (120)3.2系统建设内容 (120)3.3业务与功能 (121)3.4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28)第4章3D GIS数字矿山系统平台................................................................................................................. - 129 -4.1平台概述.. (129)4.22DGIS系统平台功能 (130)4.33DGIS系统平台功能 (133)4.4三维监测预警与防控系统 (135)前言“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顺应全球信息化发展趋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矿井自动化

矿井自动化

矿井自动化1)矿井生产自动化监控网络集成矿井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井下的变电所监测系统、主运输自动化系统、水泵自动化系统等,各个系统都有不同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反映不同的内容,需要建设一套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监控系统网络,使不同功能的应用系统进行信息联通与共享,并协调有序地运行,以充分利用各监控子系统的信息资源和设备资源。

目前,工业以太环网技术在地面监控系统中已得到较广泛的应用,其具有频带宽、抗电磁干扰、传输距离远、有冗余和自愈功能等优势,网络采用标准接口和统一的TCP/IP传输协议,便于多系统集成和扩展。

近年来新开发的适应于煤矿井下环境的环网交换机设备,为工业以太环网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提供了必备条件,使煤矿监控系统传输技术在高速率、高可靠性、高兼容性等方面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

因此采用工业以太环网建立一个统一的生产自动化监控集成网络硬件平台,井下、地面共同组成一个环网,该网络运行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网段中,通过硬件防火墙与矿管理局域网连接。

通过工控组态软件生成的监测界面使调度室工作人员和矿级领导等通过各自的微机,就能调看各个监测监控系统的各个不同的实时动态画面,对全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环节进行实时监测、监视和必要的控制,便于生产调度指挥,使矿井生产安全可靠,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突发事故和自然灾害,并能够实现全矿井的数据采集、生产调度、决策指挥的信息化、科学化,为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和发展奠定基础。

2)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场地变电所、机修车间变电所、风井场地变电所、主井提升机房、副井提升机房、通风机房配电室、压风机房配电室、井下主变电所均选用智能型高、低压开关柜,柜内加装微机综合保护单元,采用综合保护单元对每一高压进出线回路进行监测和控制,具有定值调试、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和通讯等功能。

在变电所内安装通讯分站,分站采用现场总线连接综合保护单元,同时将综合Create PDF with GO2PDF for free, if you wish to remove this line, click here to buy Virtual PDF Printer黑龙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初步设计第十一章电气北京圆之翰煤炭工程设计有限公司210保护单元采集到的电压、电流、功率、断电器的分合状态及故障信息通过矿井工业以太网送到地面调度监控中心上位机,工作人员可在地面上位机上完成各开关的分合闸的控制及整定值的修改。

矿井初步设计

矿井初步设计

4 矿井初步设计4.1 矿井初步设计的准备工作矿井初步设计是在井田精查地质勘探对煤层赋存情况及开采条件取得全面了解的基础上,并对井田的开发进行可行性研究以后,进一步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计算而确定的。

初步设计文件经过审批,即成为控制投资、提供设备订货清单、征购土地的依据。

也是今后矿井各项工程施工图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和生产的依据。

矿井初步设计的内容较为广泛(具体内容后面叙述),其设计质量及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矿井生产过程的技术经济效果。

因此,在进行设计之前,除要认真学习和领会煤炭部及设计管理部门所颁发的各项有关设计、煤炭技术方针及安全规程等文件外,必须获得以下各项资料:4.1.1地质资料矿井设计是依据经过审批的《井田精查地质报告》(包括附图)来进行的,精查报告中阐述了矿井设计的主要地质参数,其中主要有:1)煤层厚度:煤层的结构、厚度及煤层厚度的变化规律,煤层群的总厚度及其变化规律;2)煤层倾角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各类倾角所占储量的比重;3)煤层的地质构造:地质构造类型、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的规律、地区地震烈度;4)煤质:煤的种类及用途、选煤的难易程度、煤的硬度、含瓦斯性、煤的自燃性、煤尘的爆炸性等;5)围岩性质:围岩的岩性及岩层组合关系、围岩的强度、裂隙发育程度、碎胀系数、冒落的难易度等;6)水文地质条件:冲击层的厚度及透水性,含水层及透水层的厚度、位置及渗透系数,断层及裂隙的透水性,水源及水利联系,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等;7)矿井地面条件:井田范围内的地形及地物,地面建筑物的保护级别,表流及水域的分布、流向及流量,水源及贮水量,历年最高洪水位,冻土层深度,农田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8)矿井储量:储量按煤层厚度、煤层倾角及不同标高的比重。

上述大部分资料可由精查地质报告获得,少数的资料则需要通过邻近生产矿井或同类型的其他矿井中获取。

将获取的上述各项资料主要由地质图与数字表格配合说明,文字说明次之。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方案设计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2009年10月目录第1章系统概况 (3)1.1建设目标 (3)1.2建设内容 (3)1.3建设要求 (4)第2章设计规范 (6)第3章网络传输平台建设 (8)3.1总体要求 (8)3.2网络交换机主要技术要求 (8)3.3交换机配置 (9)3.4与信息网连接 (9)3.5系统的安全体系 (9)第4章集成监控平台建设 (11)4.1总体要求 (11)4.2功能要求 (11)4.3硬件技术指标 (12)4.4软件技术指标 (13)第5章子系统接入平台建设 (15)5.1子系统现状 (15)5.2接入要求 (15)5.3硬件接入方式 (15)5.4软件接入方式 (16)5.5原有子系统的接入 (17)5.5.1地面变电子系统 (17)5.5.2瓦斯抽放子系统 (17)5.5.3制氮装置控制子系统 (17)5.5.4皮带子系统 (17)5.5.5电子秤子系统 (18)5.5.6瓦斯监测系统 (18)5.5.7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系统 (18)5.5.8束管监测子系统 (18)5.5.9风机监测子系统 (18)5.5.10瓦斯脱水系统 (19)第6章调度大屏系统建设 (20)6.1系统概述 (20)6.2设计原则 (20)6.3建设内容 (21)6.4系统性能与参数 (22)6.4.1系统性能 (22)6.4.2系统参数 (24)6.5系统结构与组成 (25)6.5.1系统结构 (25)6.5.2大屏幕显示系统 (26)6.5.3显示系统管理软件 (29)第7章数字工业电视系统建设 (33)7.1总体性能 (33)7.2建设内容 (33)7.3系统功能 (36)第8章设备明细清单 (37)第1章系统概况1.1建设目标此次综合自动化建设的内容主要是建设统一的网络传输平台,将矿井的各个控制系统及各工业现场的视频监控汇聚到集成监控平台,充分考虑子系统的接入与整合,节省投资、资源共享,提高系统功能,并可与矿信息管理网实现无缝联接,从而为信息化矿井建设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概述二、施工目标1.确保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

2.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

3.减少人工管理成本,提升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

4.增加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性。

三、施工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1.施工组织机构根据施工内容和工作任务,设立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施工总指挥部、技术部、质量部、安全部、材料部和施工队等组织机构。

2.人员配置(1)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施工总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和秘书。

(2)技术部:设技术负责人、技术员和工程师。

(3)质量部:设质量负责人、质检员和验收人员。

(4)安全部:设安全负责人和安全员。

(5)材料部:设材料负责人、采购员和仓库管理员。

(6)施工队:根据实际施工需要配置工人和技术人员。

四、施工任务和工作内容1.采购和准备设备(1)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采购所需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

(2)对采购的设备进行验收、安装和调试,确保设备质量和性能满足施工要求。

2.系统集成和测试(1)对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集成和测试,包括采煤机控制系统、通风系统、运输系统、水电系统等。

(2)测试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系统调试和运行(1)对系统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和同步。

(2)系统运行前的试运行,模拟实际矿井环境进行测试和验证,解决系统中的问题和故障。

4.管理和维护(1)建立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维管理机制,包括设备维护、故障处理、数据管理等。

(2)定期对系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施工流程和时间计划1.施工流程(1)设备采购和准备:3个月。

(2)系统集成和测试:2个月。

(3)系统调试和运行:1个月。

(4)管理和维护:长期持续。

2.时间计划根据施工流程和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时间计划表,明确各个阶段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六、施工安全措施1.制定详细的安全施工方案,明确各项安全措施和安全要求。

智慧矿山自动化系统平台设计方案

智慧矿山自动化系统平台设计方案

智慧矿山自动化系统平台设计方案智慧矿山自动化系统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矿山生产管理和控制系统。

它通过集成传感器、通信网络、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矿山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功能,提高矿山生产的安全性、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一、系统架构设计智慧矿山自动化系统平台的系统架构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硬件层:包括传感器、执行器、通信设备等硬件设备,用于实现对矿山生产现场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2.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对矿山生产现场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层。

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存储和分析,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提供给上层的决策支持系统使用。

4.决策支持层:基于经过处理的数据,运用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等技术手段,提供决策支持,指导矿山生产管理和优化。

5.应用服务层:提供用户界面,呈现数据和分析结果,支持用户进行矿山生产监控、报表分析和决策等操作。

二、关键技术设计在智慧矿山自动化系统平台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关键技术:1.传感器技术:选择适用于矿山环境的传感器,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振动等参数的监测,以及气体、煤尘等危险因素的检测。

2.无线通信技术:采用无线传感网络,实现传感器和数据处理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提高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效率。

3.数据存储和处理技术:采用云计算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在云端,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4.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基于矿山生产的特点和需求,建立合理的模型和算法,为矿山生产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5.安全技术设计:考虑矿山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采用加密和防护技术,保护系统的数据和运行安全。

三、系统功能设计智慧矿山自动化系统平台的功能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时监测功能:对矿山生产现场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设备状态、工艺参数等。

综采工作面集中自动化控制系统

综采工作面集中自动化控制系统

(2)数据接口层
• 实现将各个监测系统数据转存到统一数 据存储平台,接口方式主要有文本文件 (xml、txt等)、数据库、视频数据流。 • 根据客户需求,提供相应的历史数据记 录信息。
(3)用户层
• 用户层提供监测控制数据的在线的展 示以及与用户的交互。主要展示井下顺槽 设备以及工作面设备和环境的状态,实时 监测工作状况,综合判断是否有发生异常 的趋势,当出现异常提示报警。用户通过 这一层的交互可以设定系统的关键参数来 完成日常的管理工作。 • 网络传输信息流示意如图:
报警设备 输入文本 输入文本 输入文本
是否解除 输入文本 输入文本 输入文本
维护人员 输入文本 输入文本 输入文本 1 2 3
维护操作
视频窗口3 3 视频窗口
输入文本 输入更多文本
工作面集控室示意图:
本监控软件的基本开发流程如图所示:
开始 现场调研、需求分析 确定软件系统的基本功能 及其工作环境 图形界面的 初步设计 确定软件系统的编程 参数与系统构架
顺槽集控中心Βιβλιοθήκη • 显示工作面的工作设备(包括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破碎机等)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并语音报警。 • 显示胶带运输机运行状态,并将相关数据上传至井下集控室主 控计算机。 • 泵站系统的运行状态、故障信息并语音报警。 • 主控计算机通过通讯线路可以实现控制电液控跟机自动化启动、 停止、急停。主控计算机通过通讯线路将指令传输给采煤机达 到控制采煤机启停、采煤机的各种操控及相关保护功能。可以 对工作面三机系统、转载机、皮带运输系统进行远程控制。 • 监控系统所有功能的交互菜单选择控制可完全用鼠标实现,可 独立实时处理各种图表和多窗口信息。
视频系统
根据实际功能需求,将视频监控系统功能集成在采煤机、电 液控支架、转载机集控、皮带控制系统的监控软件界面中。 在采面区域内每5组支架安装2台网络摄像仪,其中1台监视刮 板输送机和采煤机运行通道,另1台监视液压支架状态,采煤机上 安装3台无线摄像仪。外围重点及主要部位装设16台网络摄像仪, 对井下综采工作面进行实时监视并在显示器上实时显示视频图像信 息。 在井下集控室为主监控中心,能够监视该工作面所有视频画面; 在转载机以外的运斜皮带机头为辅监控中心,能够监视该工作面转 载机以外所有视频画面及外围重点部位的视频画面。相关视频信息 在井下计算机上实时存储,并将视频同步上传至地面监控中心,达 到能够实时观察井下综采工作面的情况,在联网状态下可查看综采 工作面的以往录像(周期为4周内)。

矿井初步设计

矿井初步设计
坐标经距Y 19703511.6 19703525.26 19702989.76
标高(m) 井口 952.00 955.00 958.00
井底 766 780.00 804.00
井筒倾角(°) 17 21 90
提升方位角(°) 360 360 0
井筒长(深)度(m) 186 175 154
井筒用途 煤炭提升、进风安全出口 辅助提升、进风、行人、安全出口 回风、安全出口
3.设计可采的9号、15号煤层的平均厚度分别是3.50m和5.70m,煤层倾角3~5°,煤尘具备爆炸性但不容易发生自燃。这两层煤赋存很稳定,矿井的涌水量很小,并且在开采的时候不会受到奥陶水的影响。也属于低瓦斯矿井。
(二)开拓方案的提出
方案一:
1.井筒的形式、数目及矿井通风方式
由于工业广场设置在了井田的中央部位,该处的平均埋藏深度约为110m左右,所以本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的方式,即将主副斜井设置在工业广场内,并且选用回风立井设置在井田中央。主斜井担负着矿井所开采出的原煤的运输任务,并且作为进风井为矿井通风;副斜井作为辅助运输的主要通道,为矿井的生产运料,排矸,运动人员出入,同时也作为进风井来通风;回风立井作为整座矿井的回风出口。设计时,主副斜井的倾斜角度分别为17°和21°。
2.阶段垂高及开采水平的规划、位置与数量,以及各开采水平的服务
本井田层采用双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794m,服务年限为25.07a,二水平标高为716m,二水平的开采服务年限为矿井的服务年限40.83a
⒊开采水平的布置
三条大巷都是煤巷,沿着井田的南北走向,布置在井田中央地区,回风立井布置在井田中央地区,具体详见井田开拓图。
将工业场地设置在井田中部,由于工业广场处平均埋深110多米,故可以采用斜井开拓,在选定的工业广场内开凿主立井、副立井。在井田的中部开凿回风立井。

智慧矿山及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矿山及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

入井、升井自动考勤,提高考勤效率。
超员报警
03
根据矿井核定人数,实时监测井下人员数量,超员时自动报警
,防止超员生产。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应用
设备状态实时监测
利用传感器技术对井下重要设备(如通风机、提升机等)进行实 时监测,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故障诊断与预警
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故障预 警和诊断,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
数据采集、传输与处理模块设计
1 2
数据采集接口设计
针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设计相应的数据采集接 口,实现数据的统一接入和标准化处理。
数据传输协议制定
根据煤矿自动化系统的通信需求,制定合适的数 据传输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3
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针对煤矿监测数据的特点,研究有效的数据处理 算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
为矿山工作人员提供智能化开采技术的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他们 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新技术。
运输、提升等环节自动化水平提升途径探讨
01
运输环节自动化
02
提升环节自动化
03
监控和管理系统建设
通过引进自动化运输设备和控制系统 ,实现矿石和废料的自动运输和分类 ,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输效率。
采用先进的提升设备和控制系统,实 现矿井提升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提高提升效率和安全性。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 统建设
完成了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的 设计和实施,实现了煤矿生产 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降低 了人工成本和事故风险。
数据集成与共享
建立了统一的数据集成平台, 实现了矿山各部门之间的数据 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了决策 效率和准确性。
经验教训分享交流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方案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方案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方案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及方案第一节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的要求一、系统一般要求金星矿井设计规划30万t/a,是采用两立一斜混合开拓的新型矿井。

当前,随着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日益提高,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管理信息化”,立足将本矿井建设成为安全高效的大型现代化矿井。

二、系统的总体要求通过优化矿井的相关生产资源综合管理调控能力,建立矿井监测、控制、管理一体化的、基于网络的信息化系统集成,以实现全矿井各生产环节的过程控制自动化、安全生产综合调度指挥和业务运转网络化、行政办公无纸高效化。

1、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和煤矿生产工艺技术,实现企业的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等信息的有机集成。

2、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在矿调度指挥中心监测井下环境参数,集中控制井上、井下机电设备,减少井下作业人数,达到减人增效和提高矿井安全水平的目的。

3、应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实现井下人员跟踪、位置查询、人数汇总、安全告警等井下人员信息。

4、通过应用软件,实现生产计划、生产安全调度、生产过程控制最优化,并能实现对关键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分析。

5、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合理的方案,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三、系统网络要求监控系统及自动化网络主要实现对整个煤矿安全生产的实时情况调度监视和查询,对各个重要的设备进行监视与控制,因此该网络与煤矿安全生产密切相关,也加深了系统对网络安全性的要求。

本系统中,监测监控网络、管控网络、自动化网络从网络架构上都是相对独立的网络,相互间是物理隔离的,外网和内网之间的物理隔离都通过部署隔离网闸的方式实现。

同时在信息管理网络上也允许一部分高层主管领导用户对监控及自动化网络中的资源及系统进行访问。

因此配置防火墙和网闸以实现与外界的安全通讯。

第二节安全监控指挥中心的建设一、.机房的建设地板地板选用防静电陶瓷架空活动地板,豪华、美观、耐磨,地板安装高度为10-15mm,下面留出充分的布线空间。

矿井初步设计

矿井初步设计

第四章 矿井初步设计 设计要点: 1)从矿区总体设计及矿井可行性研究报告所确定的矿井井田境界,
详细计算井田范围内的地质储量、工业储量、可采储量和第一水平内的高
给储量占工业储量的百分比; 2)确定矿井的工作制度,计算矿井的服务年限,并检查第一水平 的服务年限是否符合《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3)列举各主要开拓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情况,并阐述所选定的开 拓方案的优越性及所划定的开采水平及阶段的范围; 4)说明井筒的数目与形式,确定井筒断面和井筒装备的布置、支
第四章 矿井初步设计
综上所述,矿井初步设计的内容如下:
(1)说明矿井的位置、交通、地形地貌、河流湖泊、沼泽 的分布及范围、气象及地震、水 文、工农业、建筑材料概况, 现有水、电源,煤炭运销和经济效益情况,文物古迹、旅游区及 其 它地面建筑等情况;说明煤层地层、主要地质构造、煤层 赋存状况、煤层及围岩特征、煤质及 用途、瓦斯、煤尘、煤 的自燃性、地温、水文地质情况,其他有益矿物的勘探、赋存 及储量、开采 情况;说明地质资料的勘探程度、存在的主要 问题,必要时需提出补充勘探工作的建议。 (2)说明井田境界及其划分的依据,井田内务可采煤层的地 质储量,计算矿井及各水平 的可采储量,安全煤柱的留设及其 计算方法,说明采用的设计工作制度,说明(必要时尚需分析论 证)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确定的依据。
2)作为主要机电设备、器材的订货依据; 3)作为认购土地的依据; 4)作为控制地建设资,安排年度计划和基建拨款或贷 款依据;
5)作为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6)作为施工准备和生产准备依据;
第四章 矿井初步设计
二、采矿专业主要设计内容 (一)开拓工程设计要点及设计原则 井田开拓设计主要内容应包括:核定井境田境界及储 量计算;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方式;井 底车场、大巷运输及设备选型等。

煤矿信息化建设集成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煤矿信息化建设集成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煤矿信息化建设集成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二〇一六年九月目录一、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3)二、CMKXY(2021) 型矿用智能应急救援语音系统 (6)三、通风机在线监控系统 (9)四、煤矿自动化配煤装车系统 (11)五、皮带远程集中控制系统 (15)六、煤矿变电所监控系统 (18)七、提升机PLC 电控系统 (20)八、提升机后备保护系统 (24)九、煤矿人员定位考勤系统 (26)十、煤矿工业电视系统 (30)十一、压风、供水管路远程监测系统 (32)十二、矿井生产虚拟现实系统 (34)十三、筒仓实时在线监测系统 (36)十四、煤矿企业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37)十五、矿灯房信息化管理系统 (41)十六、瓦斯联网报警系统 (43)十七、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 (45)十八、矿用隔爆兼本质平安型稳压电源 (47)十九、矿用本安型音箱 (49)二十、矿用本安型光纤摄像仪 (50)二十一、便携式钢绳芯输送带探伤仪 (52)二十二、智能程控调度系统〔调度交换机〕 (53)二十三、矿用智能语音播送系统 (56)二十四、四绳同测钢丝绳无损检测和管理系统 (59)产品概述一、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1.系统介绍煤矿井下水泵是煤矿生产的主要设备之一,实现井下泵房的远程控制与监测,是综合自动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局部。

自动排水系统可以由计算机自动检测水仓水位并自动控制某一水泵的开停,检测运行参数、分析差数进行对设备的保护。

目前,在矿井泵房的排水系统设计中 ,一般设置多台多级离心水泵 ,一组工作、一组备用 ,并设置了用于轮换检修的水泵。

这些水泵电压高、功率大、运行工况复杂,人工很难做到实时监控。

另外,对于水泵启动前吸水管路的充水〔抽真空〕、水仓水位监测、泵房内设备的运行与管理等工作 ,普遍采用人工操作方式,而自动化控制能改变传统模式操作过程繁琐、劳动强度大、人为因素多、启泵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为提高平安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Ke y W o r d s : C o a l —mi n e ; I n d u s t r i l a E t h e r n e t ; I n t e g r a t e d Au t o ma t i o n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4 . 0 1 . 1 2 2 中图分 类号 : F 4 o 7 . 2 1 ; T D 6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8— 0 1 5 5 ( 2 0 1 4 ) 0 l一 0 2 0 7一 O 1
矿井综合 古煤矿设计研 究院有 限责任公 司 , 内蒙 古 呼和浩特 0 1 0 0 1 0 ) 摘 要: 本文对矿井综 合自动化 系统 的设 计 目标 、 实现功能 、 总 体架构 、 系统 组成等作了详细介绍 , 为相关设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 煤矿 ; 工业以太网 ; 综合 自动化
mi n e i n t e g r a t e d a u t o ma t i o n s y s t e m i n d e t a i l .I t p r o v i d e s s o me u s e f u l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Re l a t e d D e s i g n e r s .
1前言
我 国煤 矿生 产 以井 工 开 采 居 多 , 生 产 过 程 通 常 包 括开采 、 掘进 、 运输 、 提升、 通 风、 排水、 压风 、 洗选、 装 运、 供电等相互关联 的多个环节 , 是一个较复杂 的综合 生产 系统 。此 外 , 地下煤层受水 、 火、 瓦斯 、 煤尘 、 冲 击 地压 等威 胁 , 实 现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难 度 较 大 。利 用 先 进 的信 息技 术 对 传 统 的煤 炭 工 业 进 行 改 造 , 已越 来 越 受 到煤 炭 企业 及 相 关 政 府 部 门 的 重 视 , 许 多 煤 炭 企 业 都 在建设数字化矿井 , 或者实施 自动化 、 信息化改造 。为 了实现煤矿的高产高效 , 煤矿对生产过程监控、 生产过 程信息综合利用、 生产环境安全监测等方面 的智能化 、 自动 化 和 网络 化提 出了更 高 的要求 。 2综 合 自动化 系统 总体 目标 综合 自动化系统要满足传输可靠、 系统安全、 三网 合一 , 达到监 、 管、 控一体化及减员增效 的 目的, 建成本 质安 全 型 的数 字化 矿井 。 3实 现功 能 各 自动化 子 系 统 数 据 可 进 行 有 效 集 成 和 有 机 整 合, 实 现相关 业 务数 据 的 综 合分 析 , 集 控 中心 人 员 或 相 关专 业 部 门人 员通 过相 应 的权 限 对 安 全 和生 产 的主 要 环节 设 备 实 时监 测 和 进 行 必 要 的控 制 , 实 现 全 矿 井 的 数据采集 、 生产调度 、 决策 指挥 的信息 化 , 为矿井 预 防 和 处理 各类 突发 事故 和 自然 灾害 提供 有效 手 段 。 4总体 架构 采用三层体系结构 , 控制层采用 M C T P环 网、 设备 层 采用 现 场 总线 , 保证 了现场 子 系统 的实 时性 。 煤矿综合 自动化系统 的各个子系统使用统一 的传 输平台 , 即各 子 系 统 的监 控 数 据 、 语 音、 视 频 信 息 通 过 统一的通信网络进行传输和交换 , 为上层 的各 种管理 信息子系统所共享 , 实现“ 三网合一” , 透明传输。环 网 冗余设 计 可快 速建 立 连接 及 连接 恢 复 , 恢复时间 < 2 0 ms ( 普 通 工业 以太态 网 5 0 0 m s ) 。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02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02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方案02(赫思曼)嘿,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份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这个方案可是我根据10年的行业经验精心打造的,废话不多说,咱们直接进入主题。

一、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架构1.数据采集层:利用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矿井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同时监测矿井设备运行状态。

2.数据传输层: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

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存储,为矿井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4.控制执行层:根据数据处理层提供的数据,自动控制矿井设备运行,实现矿井生产自动化。

5.用户体验层:通过可视化界面展示矿井运行状态,为矿井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二、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关键技术研究1.传感器技术:选用高性能、高精度的传感器,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2.数据传输技术:采用有线与无线相结合的网络传输方式,实现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

3.数据处理技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矿井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4.控制技术: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实现矿井设备的精确控制。

5.用户界面技术:采用可视化技术,为用户提供直观、易操作的界面。

三、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实施方案1.部署传感器:在矿井各关键部位安装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传感器,实时监测矿井环境。

2.建立数据处理中心: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

3.控制矿井设备:根据数据处理中心提供的数据,自动控制矿井设备运行,实现矿井生产自动化。

4.优化用户体验:通过可视化界面,实时展示矿井运行状态,为矿井管理人员提供决策依据。

5.持续优化:根据矿井生产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优化系统方案,提高矿井综合自动化水平。

四、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优势1.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自动化控制,提高矿井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确保安全生产:实时监测矿井环境,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格及要求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金鸡滩煤矿井口综合显示系统技术规格书编制:审核:分管副矿长:矿长: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2017年04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工程条件 (2)第三章规格型号数量及配置要求 (3)第四章对供应商的要求 (10)第五章售后服务 (11)第六章质量要求 (12)第七章安装调试 (12)井口综合显示系统技术规格书第一章总则1。

1本规范书适用于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金鸡滩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扩容,它提出了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需方在技术规格书中提出了满足设计的低限度技术要求,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技术说明书和现行有关强制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1.3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和解释条文。

有矛盾时,按现行的技术要求较高的标准执行。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 2423。

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 7251。

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 部分:形式试验和部分形式试验成套设备;GB 9254-200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的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 17625.1—2012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 50174—2008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SJ/T 11141—2012 LED 显示屏通用规范;SJ/T 11281—2007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屏测试方法。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以上标准或规范,应以其最新版本为准。

1。

4 供方提供的所有产品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16版第二节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AQ6201—2006)的全部要求.1。

5 供方应获得必须已经生产过三台以上相同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的设备,并在相同或更恶劣的运行条件下持续运行三年以上的成功经验.提供在煤炭行业大型项目的供货合同扫描件,大型项目的验收报告,使用报告等扫描件。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方案

全矿井综合自动化方案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项目技术方案目录第1章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 (1)1.1概述 ......................................................................................................................................................... - 1 -1.2xxxx全矿井自动化系统总体要求.......................................................................................................... - 1 -第2章建设本项目所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 (3)2.1项目设计遵循的原则.............................................................................................................................. - 3 -2.2系统设计所遵循标准.............................................................................................................................. - 4 -第3章项目的建设目标和最终效果 (8)3.1项目的建设目标...................................................................................................................................... - 8 -3.2项目的建设效果...................................................................................................................................... - 8 -第4章XXXX煤化信息层的硬件架构 .. (11)4.1 概述 ...................................................................................................................................................... - 11 -4.2 xxxx煤化系统平台硬件设计方案概述............................................................................................... - 11 -4.3 xxxx煤化系统平台选配硬件的技术特点........................................................................................... - 11 -第5章XXXX煤化综合自动化软件平台设计 .. (13)5.1 综合自动化软件平台概述................................................................................................................... - 13 -5.2 综合自动化平台软件架构................................................................................................................... - 13 -5.3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软件的开发平台............................................................................................... - 14 -5.4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软件接口........................................................................................................... - 14 -5.5 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软件特点........................................................................................................... - 15 -5.5综合自动化系统平台软件基础功能.................................................................................................... - 16 -第6章XXXX煤化基于工业以太环网(赫斯曼)的硬件架构 . (29)6.1 概述 ...................................................................................................................................................... - 29 -6.2 控制层网络设备的技术与产品选型................................................................................................... - 29 -6.3 xxxx煤化冗余工业以太网网络设计................................................................................................... - 31 -6.4 方案介绍............................................................................................................................................... - 33 -6.5 主要网络设备介绍............................................................................................................................... - 37 -第7章系统的安全设计 (41)7.1 接入子系统与整个系统之间安全问题............................................................................................... - 41 -7.2 信息网和工业控制网之间网络隔离................................................................................................... - 44 -7.3 信息网络安全....................................................................................................................................... - 46 -第8章现场子系统整合方案 . (48)8.1子系统接入概述.................................................................................................................................... - 48 -8.2接入方案描述........................................................................................................................................ - 51 -第1章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1.1概述在“十五期间”国家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工作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以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为重点,提高传统产业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二是以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为重点,推进制造业领域的优质高效生产,振兴装备制造业;三是改造提升重点产业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及其相关配套技术水平、工艺和装备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全覆盖通讯网络系统
• 无线语音对讲 • 无线视频传输 • 无线数据通讯 • 无线传感器接入
无线覆盖典型应用一
综采工作面无线覆盖
• 采煤机信息:实现采煤机数据的无线数据传输。 • 支架信息:支架信息可以直接进入网络传输。 • 列车信息:对于移动的设备列车避免了电缆的敷
设。 • 工作面多路视频传输同时传输,实现远程监控 • 工作面语音传输:比固定扩拨电话更方便 • 三机及其他相关设备信息无线传输
1. 管理功能:生成皮带控制工艺流程,提供清晰、 人性化的人机界面,全中文显示,适应操作人员 习惯;图形直观生动形象的地反映工艺流程的实 时数据。完成报警、历史数据、历史曲线的存储、 显示和查询。
2. 监控功能:以图形和菜单的形式,操作人员在中 控室监视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部分设备进 行控制。
3. 通讯的功能:上位机通过通讯电缆线,采用规定 的通讯协议,完成现场控制站通讯。
置时,可以人工就地控制设备的启停,可用于设备 的检修。
• 保护功能:超温、电机保护、阀门运行保护。
主井排水控制系统
全自动无人工作面集控平台 控制系统
综采分站
工作面控制系统
谢谢各位专家领导
• 模块化的设计,具备C-PLUG参数存储卡和 以太网电缆断线距离诊断功能稳定可靠、 使用方便、兼容性和扩展性好,
VLAN划分
• 支持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提高了网络的 安全性。提高了网络的通讯效率。
无线全覆盖通讯网络系统
• 以有线网络为骨干与无线网络相配合,系统采用 统一标准的工业以太网络架构,通过设立基站, 实现无线网全覆盖
水泵电机
真空泵
矿用隔爆型就地控制箱 电动闸阀
系统功能
• 自动控制:根据工况设定,以及水位、时间、煤
矿用电负荷等参数自动开启、停止水泵的运转,并 能实现泵阀的循环轮换启动和连锁启动功能。
• 远程手动控制 :根据实际需要可从自动控制切
换到手动控制方式,可以从操作员站进行远程开停 水泵。
• 就地手动控制:各设备工作方式切换到就地位
• 曲线显示:速度、电流、力矩、温度。 • 数据存储:对关键数据长期保存。 • 密码管理:对不同的操作人员设置不同的权限。 • 维护检修: 自动提供诊断信息。
水泵自动排水控制系统
主井排水控制系统
工业以太网TCP/IP
上位操作画面
高压开关柜
矿用隔爆兼本安型PLC控制器
超声波液位仪 正负压传感器 投入式液位仪 超声波流量计
冗余环网的自愈功能
• 交换机,通过集成的冗余管理器,构成 1000Mbit/s的高速光纤冗余环网。
• 最多可支持 50台交换机串联连接到环网, 总长为 150 km。
• 当传输链路或环网中的交换机发生故障时, 网络重构时间严格小于300ms,增强了网 络的可靠性。
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SNMP
• 支持SNMP协议,可实现对全矿网络的远程 监控,当故障发生时,可在第一时间实现 故障的诊。断和定位。通过 SNMP,可简便 集成在现有网络管理结构中,维护非常方 便。
全矿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
中心图象处理:LED屏+监视器(常用方式)
系统特点
• 三网合一:数据流、视频流、音频流同网传输 • 有线网络与无线相兼容。 • 无线网络全覆盖。 • 千兆工业以太网环网,实现小于300ms自愈。 • 避免通讯线路重复建设、重复投资。 • 实现管控一体化。 • 实现数据共享,解决信息孤岛。
选煤厂系统网络结构
选煤厂集控系统
选煤厂集控系统
矿井水处理系统
主扇风机控制系统
控 制 系 统 网 络 图

通风机控制、拖动及检测系统组成
• 高压供电系统 • PLC控制系统 • 变频拖动系统
低压供电系统 在线检测系统 上位机系统
主扇风机变频控制系统
供电系统
光纤环网
皮带监测监控系统
• 提供一个共用的无线网络平台,实现语音、视频、 数据的三网合一
• 井上、井下网络一体化,有线无线相兼容,井上、 井下漫游无死角。
• 实现与矿井上下信息化数据网络的互联互通并接 受统一管理,方便、灵活的无线通讯.
• 无线分布式系统架构由多个接入点无线桥接组成。 网络架构可以一对多进行桥接,拓展无线覆盖区 域。
无线覆盖典型应用二(掘进)
• 可以通过掘进巷道的无线覆盖,实现语音 通讯。
• 不用信号电缆敷设,实现掘进机的远程视 频监控。
• 通过数据传输,可以对掘进机实现远程遥 控。
掘进无线覆盖
无线覆盖典型应用三(车辆管理)
• 跟踪监测井下机车,实时掌握井下车辆分布情况 GIS井下地图显示,生动再现井下全貌。
• 无线语音通信、移动视频监控。
• 显示各区段当前行车辆行驶方向,区段内有、无 车辆运行及车辆数和红绿灯相连锁,实现车辆调 度管理,提高运行效率。
• 系统根据运输大巷内车辆的当前位置,通过信号 灯指挥车辆有序地进入某一区段或停留在错车道 等候。
车辆调度管理系统
典型案例二
典型案例一
典型案例三
➢ 顺槽皮带的无线延伸 ➢ 操作功能(手动、自动、检修) ➢ 皮带的各种保护功能
皮带集控六机驱动系统示意图
皮带运输监控系统
集传动控制、保护、连锁于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
计算机集中管理与监控功能
• 通讯功能:完成网络中所有智能设备的数据采 集,下载、修正。
• 报警功能:根据优先级的不同,采用醒目的标 志提示操作人员报警发生的时间、位置等关键 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