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
北京南锣鼓巷案例研究
还原本色生活
小
植入特色商业
树
பைடு நூலகம்
市
艺
特
下
民
术
齐白石故居
色
厮
的 聊
工 作
茅盾
菊儿
故居 活化历史景点 胡同
酒 吧
杀 的
天
室
蒋介石行辕
街
棋
闲
局
扯
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
老人的故事、老人的鸟儿
11
北京南锣鼓巷 活化历史景点、植入特色商业、还原本色生活,构建最有风情的老北京街巷
【概况】南锣鼓巷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平安大街,宽8米,全长787米,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40多年的历史,也是 中国唯一完整保存的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特色】 ——以历史文化景点为线索,形成贯穿街区的旅游动线; ——以各色商业业态为补充,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积累消费沉淀;、 ——以原汁原味的胡同生活为亮点,提升游客体验。
名胜古迹探索北京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
名胜古迹探索北京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北京南锣鼓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具有丰富的胡同文化底蕴。
本文将深入探索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介绍其历史渊源、建筑风貌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
一、胡同的历史渊源北京南锣鼓巷的胡同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
胡同,是北京特有的胡同四合院建筑形式,由四合院、五合院等多种式样组成。
胡同作为北京城市发展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北京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胡同建筑的风貌南锣鼓巷的胡同建筑风貌独特,通常由四合院和传统的琉璃瓦屋顶构成。
这些古老的建筑以其雄伟的门楼、精美的木雕和石刻等艺术元素闻名。
古老而美丽的胡同建筑,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历程,也是南锣鼓巷的独特魅力所在。
三、胡同生活的民俗风情南锣鼓巷的胡同生活充满了浓厚的民俗风情。
老北京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得以保留和传承,民众可以体验到传统的老北京文化。
走进胡同,你能仿佛穿越回古老的时光,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老北京的民居,可以品味到地道的老北京小吃,还能聆听到传统的民间音乐演奏。
四、胡同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了保护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北京市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各项政策的出台,使得南锣鼓巷的胡同保持了较为完整的格局和原貌,历史建筑也得到了良好的修复和保护。
同时,政府还鼓励民众积极参与胡同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举办各类民俗活动,以便更多人了解和感知胡同文化的魅力。
五、名胜古迹的探索之旅探索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是一次愉快而有意义的旅行。
游客可以漫步在胡同里,观赏古老的建筑,品味特色小吃,体验传统的民俗活动。
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刻在石头上的历史和岁月的痕迹,同时也能触摸到胡同文化的内涵与底蕴。
六、总结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胡同建筑的风貌、民俗风情以及保护与传承工作,都让南锣鼓巷成为名副其实的名胜古迹。
无论是游客还是市民,探索南锣鼓巷的胡同文化都能给人带来独特的体验和感受,真正领略到北京的独特魅力。
南锣鼓巷满意度调查
南锣鼓巷商业街综合满意度问卷调查尊敬的女士/先生:您好!为了更好了解游客来南锣鼓巷目的及感受,北京联合开展此项课题研究。
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与问卷调查,请您根据自己对南锣鼓巷旅游目的和真实的感受进行选择,所填结果无所谓对错之分。
本次调查所得的信息仅用于学术研究,我们会对问卷中涉及您的相关信息严格保密。
如未做特殊说明,本次调查的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请在对应选项上打“√”或画“○”。
衷心感谢您的协助!北京联合大学2014年4月一、游客旅游行为动机调查A1. 您到南锣鼓巷旅游的主要目的:1.观光游览2.品尝美食3.购物4.感受老北京胡同文化5.随便看看6.其他A2. 您主要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南锣鼓巷的旅游信息?(多选):1.网络2.电视或广播媒体3.报纸杂志4.亲友朋友介绍5.其他A3. 南锣鼓巷最吸引您的是什么:1. 各种小吃2.各种时尚小店3.名人故居4.文艺氛围5.其他A4. 您来南锣鼓巷的次数:1.第一次2.第二次3.第三次4.三次以上A5. 您在南锣鼓巷逗留的时间:1.1-2小时2.2-3小时3.3-4小时4. 4-5小时5.5小时以上A6. 您在南锣鼓巷的大致花费:1.50以下2.50-99元3.100-199元4.200-499元5.500元以上A7. 您的出游情况:1.单独2.结伴3.参加旅行社4.带亲友来玩A8. 您的出游方式:1.步行2.自行车3.公交车4.地铁5.自驾车6.出租车二、您对以下各项因素满意度调查,在最合适的数字上打“○”。
(5表示非常满意 4表示比较满意 3表示一般满意 2表示较不满意 1表示完全不满意)您对以下各项因素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B1.景点、故居指示牌 5 4 3 2 1 B2.南锣鼓巷简介 5 4 3 2 1 B3.特色旅游纪念品 5 4 3 2 1 B4.餐饮场所或其他商店服务态度 5 4 3 2 1 B5.餐饮店食品卫生 5 4 3 2 1 B6.餐饮食品特色 5 4 3 2 1 B7.商业街的环境卫生 5 4 3 2 1 B8.交通设施便利程度 5 4 3 2 1 B9.人流量 5 4 3 2 1 B10.景区发展现状 5 4 3 2 1 B11.休息长椅 5 4 3 2 1 B12.公共厕所 5 4 3 2 1 B13.原汁原味历史建筑 5 4 3 2 1 B14.创意与魅力 5 4 3 2 1三、个人基本情况:C1.您的性别:1.男 2.女C2.您的年龄:1.18岁以下2.18-25岁3. 26-35岁4.36-45岁5.46-60岁6.60岁以上C3.您的学历:1.初中及以下2.高中(中专)3.大专及本科4.硕士及硕士以上C4.您的职业:1.政府工作人员2.企业管理人员3.公司职员4.专业/文教技术人员5.工人6.商贸/服务/销售人员7.军人8.离退休人员9.学生10.其他C5.您家庭的平均月收入(元):1.3000及以下2.3001-50003.5001-100004.10001-200005.20001以上C6.您的居住地:1. 北京市区2.北京郊区3.外省市4.国外。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南锣鼓巷的历史发展和特色
南锣鼓巷的历史发展和特色【简要背景说明】南锣鼓巷是北京著名的特色街区,始建于元朝,至今已有700年历史。
以巷子为中轴,两侧分出诸多特色胡同。
胡同里分布着众多名人故居,再加上林立的特色店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它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近几年,它已经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在这里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通过搜集资料与对南锣鼓巷规制、建筑、四合院、名人遗迹、摆设、小吃等方面分类调查,增强对历史遗迹的保护意识,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创新;通过对各个创意店铺及行人的实地采访,感受浓郁的北京创意文化。
通过研究可以了解老北京文化与现代文化艺术的结合,从中获得平时课堂上不易学到的知识,从而对老北京文化有更深一层的认知。
【研究过程】首先,确定课题为北京胡同研究。
发现课题太大,实施起来太困难,最后改成研究南锣鼓巷的历史和特色。
之后便制定研究计划、向组员分配任务、完成开题报告。
第一阶段主要进行的是资料查找工作。
分别从南锣鼓巷的历史、发展过程与特色三方面搜集资料,并将资料进行整理。
寒假期间,我们前往南锣鼓巷实地考察,分组参观并考察了16条胡同,结合各自的体会进行探讨,总结这次考察的收获。
第二阶段主要是整合资料,把搜集的文字资料和实地调查的材料进行有效整合,发现问题,制订下一阶段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清明节放假期间,进行第二次实地考察。
这次主要针对前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考察活动,目的更明确,得到的材料也更细致。
第三阶段进行资料汇总,准备终期总结。
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所进行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形成我们的课题报告。
【研究方法】首先,我们查找了一些有关南锣鼓巷的资料并初步了解了南锣鼓巷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
在寒假、清明节期间,前往南锣鼓巷实地考察。
在此之后我们对考察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初步得出了一些结果。
最后我们将所获取的所有资料进行整合,完成研究。
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王申博资源与材料学院摘要:为了响应我校大一学生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针政策,我们小组七人组成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团,来到北京南锣鼓巷进行了为期三天7月9号至7月11号的暑期调研活动。
在短短的三天内,我们走访了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进入当地街道办事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走进图书馆、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等活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北京胡同文化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一些思考和见解。
同时在社会活动中让我们一行七人对社会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字:锣鼓巷北京胡同文化调查问卷当地街道办事处传统文化正文一:背景(1)指导思想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如今,北京正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力度,按照“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征求意见中的内容,北京将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性的世界文化名城。
其实,保护历史和文化就是保护城市的文脉,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对胡同及其名称的保护。
(2)北京胡同概况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胡同星罗棋布,错综复杂。
老北京胡同的名称世代相传,具有其自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的发展和推土机的轰鸣,老北京胡同消逝之快令人始料未及。
据统计,1949年北京老城区的胡同总数为3250条,1965年为2380条,1980年为2290条,1990年为2257条,2003年为1571条,现在已不足1000条。
从老北京胡同到京城“创意空间”——南锣鼓巷特色店调研报告
表 。兴穆手 工 经营 的主 打产 品为手 工制作 的本 子 , 其本 子 的特色 在于 将 中 国元 素融 人 牛 皮 纸 和麻 绳
之中, 使设 计 出的本 子兼 具东 西方 文化韵 味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走进“ 兴穆 手 工 ” 铺 , 给 人 一 种 朴 素 的 中 店 会
出特 点 。
“ 穆手工 ” 店 铺 “ 兴 , 苯苯 ” 随着知 名 度 的提高 , 。 南
锣 鼓 巷店 面 的租 金 也 是 水 涨 船 高 。2 0 0 5年 , 里 这
一
( ) 格 特 点 二 风
1 .手 工 制 作
个 5 0平 方 米 店 面 的 月 租 金 大 概 是 5千 元 左 右 ,
色见长 , 的是经 店 主 手 绘 后再 处 理 的 , 的是 直 有 有 接 拿 民间元 素 印上去 的 。在色 彩方 面 , 由于图案 是 印在牛 皮纸 上 , 原本 五颜 六色 的 图案 显得 古朴 素 使 雅, 与本 子整 体 的色彩 、 风格 相 一致 。 除了用 图案装 饰 的封皮 , 有一部 分本 子 的封 还 皮 是直接 用麻 绳装 饰 。 比如 店里 有一种 本子 1 6开 大 小 , 似 一 本 杂 志 , 右 翻页 , 皮很 简 单 , 类 左 封 就是
以上 四类 产 品 的共 同特 点 之 一 是 手 工 制 作 ,
“ 兴穆 手工 ” “ 天 陶 社 ” 其 中 比较 典 型 的 代 和 乐 是
20 0 9年初 涨 为 1 2万 元 左 右 , . 即便 如此 , 今要 想 如
在这 里开 店 , 很难 找到合 适 的地 方 。 也 南锣 鼓巷 主 街店 铺 的客 流 量较 大 。 由于地 处 鼓楼 附近 , 有不 少外 地游 客和 国外游 客 光顾 。每 年 的旅 游旺季 的第 2 第 3季 度 , 均 每 个 店 铺 每 天 、 平 接 待 10 0 0人次左 右 , 中约 4 % 为 国 内 的外地 游 其 0 客 ,0 3 %为 国外 游客 , 其余 的大 多为本 地 客人 。
南锣鼓巷研学主题和目标
南锣鼓巷研学:探索老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引言南锣鼓巷作为老北京城区最具特色的胡同之一,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
本文将深入探讨南锣鼓巷的研学主题和目标,带领读者了解南锣鼓巷的发展过程、文化特色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一、南锣鼓巷的历史渊源1. 南锣鼓巷的起源与演变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回顾南锣鼓巷的起源和演变,介绍其建筑风格、街巷布局等方面的特点。
2. 文化名人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作为文化名人的居住地,文艺氛围浓厚,这一部分将重点介绍与南锣鼓巷相关的历史名人,并探讨他们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二、南锣鼓巷的独特文化1. 传统手工艺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以其独特的传统手工艺而闻名,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传统手工艺,如老字号店铺、木版年画等,并探讨这些手工艺对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意义。
2. 社区文化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的社区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胡同的居民生活、社区文化活动等,并分析这些文化活动对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3. 音乐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音乐界的发源地之一,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音乐氛围、音乐场所等,并探讨南锣鼓巷在音乐文化方面的地位与发展。
4. 饮食文化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传统小吃的聚集地,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传统小吃店、美食文化等,并分析小吃文化对南锣鼓巷的影响和地位。
三、南锣鼓巷的研学目标与意义1. 学术研究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作为历史文化名胜区,具有丰富的研究价值。
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学术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并探讨南锣鼓巷在学术研究方面的地位与意义。
2. 教育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一所具有教育意义的学习场所,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开展的研学活动与教育项目,并分析这些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意义。
3. 旅游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热门的旅游景点,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
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服务,并探讨南锣鼓巷对旅游业的贡献与影响。
4. 文化传承与南锣鼓巷南锣鼓巷以其独特的文化传承而备受瞩目,这一部分将介绍南锣鼓巷的文化传承形式与措施,并分析文化传承对南锣鼓巷的意义和影响。
游览南锣鼓巷领略老北京的文化艺术氛围
游览南锣鼓巷领略老北京的文化艺术氛围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胡同。
它是北京市重要的文化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繁华的艺术氛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游览南锣鼓巷,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北京的韵味与独特之处。
一、南锣鼓巷的历史渊源南锣鼓巷自元代以来就有悠久的历史,原为元代皇城外的官员住宅区,后来成为来京办事的外国人聚居地。
随着时间的推移,南锣鼓巷逐渐演变为一个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文化街区。
今天,南锣鼓巷保留了大量的传统四合院建筑,是老北京街巷布局的典型代表。
二、古色古香的街道风貌游览南锣鼓巷,首先会被它古色古香的街道风貌所吸引。
狭窄的巷道两旁,是传统的青石板路面和灰砖瓦房。
街道两侧的店铺,大多保留了百年的历史,有着别具一格的外观设计。
这些老字号的小吃店、手工艺品店、茶馆等,让人仿佛穿越回老北京的岁月。
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南锣鼓巷以其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而闻名。
这里有很多文化创意企业,艺术家工作室和小剧场。
大大小小的艺术展览、音乐会、话剧演出等活动在此定期举行,给游客们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接触艺术的机会。
在南锣鼓巷的街头巷尾,你会经常看到为人们表演京剧、杂技和古筝演奏的艺人,让整个巷道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之中。
四、特色文化小店和美食体验南锣鼓巷的小巷子里隐藏着许多特色文化小店,如文化书店、手工艺品店、古玩店等,这些小店无不体现着老北京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买到独特的纪念品,体验古老的手工艺制作过程。
此外,南锣鼓巷也是美食的天堂。
这里聚集了各式各样的小吃摊和餐馆,让游客们品尝到正宗的老北京美食,如炸酱面、豆汁、老北京糖葫芦等,让人垂涎欲滴。
五、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南锣鼓巷不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很多老北京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者,他们将古老的手艺代代相传,并将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南锣鼓巷还定期举办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如灯谜游园会、胡同里的白天黑夜等,让游客们亲身参与其中,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
北京南锣鼓巷街道景观研究的开题报告
北京南锣鼓巷街道景观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北京南锣鼓巷,古称南海子,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中心地带,是一条以明清时期老式胡同街巷为基础,现代式商业文化相融合的特色景区。
南锣鼓巷毗邻故宫,是北京的重要旅游景点。
南锣鼓巷的胡同风貌、历史文化、商业活动等方面都十分独特,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购物、体验和交流。
然而,由于近年来南锣鼓巷商业化发展速度很快,城市化改造的影响日益凸显,南锣鼓巷的传统风貌、文化内涵等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
因此,对南锣鼓巷景区的管理、规划、开发和保护成为当前非常重要的工作。
本研究选取南锣鼓巷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南锣鼓巷街道景观的研究,探索南锣鼓巷在面临城市化改造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和传承其历史文化,如何提升其旅游业和商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为南锣鼓巷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南锣鼓巷街道景观保护和管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其与旅游业和商业活动的关系,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南锣鼓巷历史文化和胡同风貌的基本特点。
2.分析南锣鼓巷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分析南锣鼓巷商业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4.探讨南锣鼓巷景观保护和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5.提出南锣鼓巷景观保护和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采用综合性、实证性和系统性的研究方法,以实地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旅游业、商业活动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下:1.数据收集:通过文献查阅、网络调研、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旅游业、商业活动等方面的数据,并将其整理为数据库。
2.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推演,深入分析南锣鼓巷景区的现状和问题。
3.实地考察:组织研究者深入到南锣鼓巷街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了解街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4.对策建议:基于调查和分析结果,对南锣鼓巷的景观保护和管理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并进行可行性分析。
北京南锣鼓巷品味传统的胡同风情
北京南锣鼓巷品味传统的胡同风情北京南锣鼓巷是一条闻名遐迩的古老胡同,它承载着北京传统胡同的独特风情。
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到历史的沉淀,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文将带你一同领略北京南锣鼓巷的风貌,品味传统的胡同风情。
一、胡同的历史渊源北京自古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胡同作为北京特有的城市形态,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据史书记载,北京的胡同可以追溯到元朝,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发展和演变。
南锣鼓巷作为其中的一条典型胡同,保存着许多古老的建筑和传统文化。
二、胡同的建筑特点胡同是北京传统社区的典型代表,它特指两排平行的低矮连体房屋所形成的小巷,胡同中的房屋大多数是砖木结构,看起来古朴而典雅。
在南锣鼓巷,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典型的四合院,这种传统的建筑形式成为了胡同风貌的一大特色。
三、街巷的人文韵味除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南锣鼓巷还散发着浓郁的人文韵味。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老北京生活方式,体验到原汁原味的胡同文化。
街巷两旁的店铺沿袭了悠久的经营传统,有各种特色小吃、手工艺品、茶馆等。
在这里漫步,你可以闻到饭香、听到笑声、看到老北京的生活场景。
同时,南锣鼓巷也是一个聚集了文化艺术活动的场所,你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各种演出,品味传统的京味儿。
四、保护与传承正因为南锣鼓巷的独特魅力,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保护。
为了保护传统建筑和人文环境,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定。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胡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底蕴,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体验到北京的传统胡同风情。
同时,南锣鼓巷也成为了北京城市化进程中宝贵的城市空间资源。
五、胡同与当代生活的融合尽管南锣鼓巷焕发着传统的魅力,但它并非停留在过去。
如今,南锣鼓巷也融入了现代的生活元素。
在胡同内,你可以看到一些时尚的咖啡店、创意的艺术空间和时尚品牌店铺。
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让南锣鼓巷焕发着独特的活力和魅力。
六、游客的参观体验作为北京的旅游景点,南锣鼓巷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为了保持胡同的纯粹性,防止过度开发和商业化,管理部门采取了种种措施,限制游客的流量和商业环境的营造。
南锣鼓巷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于胡同前景的探究
南锣鼓巷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于北京胡同开发前景的探究说到北京,不可不提的就是胡同,作为一种具有北京特色的人文景观,胡同已经走过了700多年的历史。
我们的实践队的实践目的地就是以南锣鼓巷为中心的北京古建筑区。
在实践中了解北京胡同的发展历史以及保存现状,并且在拆迁与保护古建筑的争执中探寻出一条适合北京胡同发展的城市化道路。
北京胡同的形成是随着北京城的形成而变化、发展演进的。
公元1276年,元朝在毁于战火的金中都原址东北部,按《周礼》之原则建立了“状如棋盘”的大都城。
至此,胡同便有了雏形。
不过当时元大都记录在案的只有29条胡同。
到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都,增建城南外垣时,北京已有大大小小胡同459条,街巷711条。
待到清朝建都北京,将内城的汉人迁至外城,促进了外城的发展,胡同总数也增至2077条。
随着北京城的发展,胡同总数也在不断增加,至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已有3200多条胡同,遍布全北京城,与居民的生活密不可分。
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
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当我们实践队漫步在北京错综复杂的胡同之中时,着实的感受到胡同就是北京城活动的历史,它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
一砖一瓦中都透出千年的沧桑,沉淀着历史的厚重。
就以南锣鼓巷为例。
据我们所查阅的资料,其与元大都(公元1267年)同期建成,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
可以这么说,南锣鼓巷的历史就是一部缩略版的北京胡同史。
在元代,以南锣鼓巷为轴线,东侧地区属昭回坊,西侧地区属靖恭坊。
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
清代属镶黄旗。
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15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而在近代,南锣鼓巷经历了四次蜕变,文革期间它曾遭到红卫兵的打砸,文物古迹受到严重破坏;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鼓励个体经营,南锣鼓巷开始出现个体户。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篇一:南锣鼓巷实践报告~~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
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
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
与三里屯、后海不同,这里的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
客人以国外游客、“明日之星”中戏学生和成熟的泡吧爱好者为主,客人在这里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或看书、或带着电脑来加班,或者朋友小聚、甚至洽谈公务。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在老胡同被拆之前,保护古城的提案得到重视,凭借较为完好的元代里坊格局、明清名人府邸,南锣鼓巷得以幸存。
近几年又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商机,租下沿街民房,开起了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元朝古巷新旧混血,就此重生,全球游客都爱来此“迷失北京”。
青灰的院落,歪斜的树丫,凄冷的寒风,寂寥的街巷??冬天的南锣鼓巷,在寒流的侵袭之下显的很安静,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灯影霓虹,有的只是寒阑的期许。
北京南锣鼓巷
北京南锣鼓巷北京南锣鼓巷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个著名的胡同,也是一处充满历史和文化氛围的地方。
本文将从该胡同的历史渊源、地理位置、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独特的地方。
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条北起鼓楼东大街,南至地安门内大街的胡同。
该胡同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元代。
据记载,当时这里是元朝中书省的马屯。
明代时,这里更名为“文华巷”,成为文人雅士的聚居地。
清代时,胡同两边的住户大多是官员和文化名人。
20世纪以后,南锣鼓巷逐渐衰败,直到20世纪80年代重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南锣鼓巷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紧邻北京市的交通枢纽,交通便利。
附近有多条公交线路以及地铁6号线和8号线,方便游客从北京市其他地区前往南锣鼓巷。
此外,南锣鼓巷周围还有众多的文化场所和旅游景点,例如恭王府、什刹海等,使得南锣鼓巷成为了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南锣鼓巷的建筑风格独特,保留着老北京胡同的风貌和特色。
整条胡同呈东西走向,宽度适中,两边是砖石结构的四合院和传统的北京胡同门楼。
这些四合院和门楼多数修建于清代,保存完整。
四合院内部布局合理,有前厅、中厅和后厅,空间利用充分。
胡同内还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商业楼和餐饮店,增添了胡同的活力和魅力。
除了建筑风格,南锣鼓巷还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走进胡同,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可以感受到老北京的韵味和文化底蕴。
胡同里有很多老字号,例如状元坊、砂锅李等,这些老字号历史悠久,传承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和技艺。
此外,在南锣鼓巷还有很多特色小店,如艺术工坊、琴行、茶馆等,可以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北京传统文化的魅力。
南锣鼓巷也是一个艺术的聚集地。
这里有很多艺术家、作家、音乐家和文化人士的工作室和艺术机构。
每天都有各种文化活动和演出在南锣鼓巷举行,如音乐会、戏剧表演等,吸引了大量的艺术爱好者前来欣赏和参与。
最后,南锣鼓巷还有一些独特的节庆活动。
例如每年农历新年期间,南锣鼓巷会举办传统的庙会,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南锣鼓巷和菊儿胡同两种胡同改造方法的调研
关于南锣鼓巷和菊儿胡同两种胡同改造方法的调研34(2)党课调研报告——关于南锣鼓巷和菊儿胡同两种胡同改造方法的调研摘要比较南锣鼓巷和菊儿胡同两种不同形式的胡同改造,通过对不同人的访谈和信息检索,了解实际生活中这两种改造带来的利弊,从而引发对胡同文化如何保存的思考。
关键词胡同菊儿胡同南锣鼓巷改造背景介绍目前,胡同拆迁愈演愈烈,老北京文化正在逐渐消失,甚至多处名人故居被拆毁,文化古迹被“维修性拆除”,建筑狂潮背后的文化之殇是对胡同文化最大的讽刺,我们甚至怀疑若干年后是否还能从年轻的北京里找到胡同的遗迹,或许真应了汪曾祺那句“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政府在南锣鼓巷做了商业化改造胡同的尝试,在菊儿胡同做了扩大容积率的改变。
我们试图通过对比这两种改造方法,探讨其各自特点,研究胡同如何在变中求生存。
目的意义1.探讨胡同的改造或保存方法,尽力找到社会发展与古建保护的平衡点.2.研究北京旧城内胡同的保存现状,呼吁师生关注古建保护,关注胡同改造.3.深入学习吴良镛先生的建筑思想与人文关怀.4.调查胡同古建筑,与专业结合,与学业结合.准备工作1.信息检索在网络上查阅这两个胡同的重大新闻,并搜索进行相关研究的论文。
对南锣鼓巷和菊儿胡同的改造历史及使用情况进行第一层次调查。
2.实地走访对其改造现状进行实地的考察,从建筑的角度对其优点及问题进行分析,从社会的角度对其文化和经济进行探究。
3.访谈设计通过我们已经获得的资料和实地考察的结果,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访谈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获得相关信息。
问题:1.来这里游玩/居住的时间?2.这里的改造给您带来了什么便利/困扰?3.您觉得这里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4.您觉得这里和南锣鼓巷/菊儿胡同对比各自怎么样?5.您觉得哪种方式更利于胡同的保存?6.期待中的胡同文化是什么样子的?访谈记录那天周四那天,我们三人从清华出发,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南锣鼓巷。
这条长786米的古老街道,虽然仍保存着历史的气息,但是却被许多或时尚或新奇的商店占据,成为了一个独特的商业与艺术气息浓厚的地段。
游览南锣鼓巷感受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游览南锣鼓巷感受老北京的胡同文化南锣鼓巷是北京市东城区的一条著名胡同,也是北京城中保存最完整的胡同之一。
在这里,你可以深入体验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感受独特的历史韵味和生活氛围。
游览南锣鼓巷,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的老北京。
南锣鼓巷始建于元代,曾是贵族和富商居住的地方。
如今,这里沿街而建的传统四合院和独特的胡同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而深入胡同,你不仅可以看到传统的石砖道路、四合院和灰瓦砖房,更能感受到胡同居民的朴实和谦逊。
首先,游客可以在南锣鼓巷的小吃店里品尝到地道的老北京小吃。
这里有炸酱面、豆汁、糖葫芦等经典美食,让你的味蕾感受到古老而真实的北京味道。
而且,这些小吃店通常坐落在胡同的深处,环境简朴而温馨,让人仿佛回到了小时候。
其次,在南锣鼓巷的胡同中,你能看到许多艺术家的工作室和画廊。
这些地方不仅收集了当代艺术的精品,也展示了老北京的传统文化。
在艺术家们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另外,南锣鼓巷还有一些特色店铺和小巷子,让你在感受胡同文化的同时,也能购买一些独特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
这些店铺和小巷子隐藏在胡同的角落里,给人以探险的感觉,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角落会有什么惊喜等待着你。
此外,南锣鼓巷还有许多传统戏曲和京剧演出,可以让你近距离欣赏到北京戏曲的魅力。
在这里,你可以见证京剧艺术家们的精湛演技,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
总的来说,游览南锣鼓巷是一次颇具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旅程。
这里不仅有独特的胡同风貌和传统文化,更有许多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
无论是品尝地道的老北京小吃,还是艺术家的工作室和画廊,亦或是演出的京剧戏曲,南锣鼓巷都会带给你一次独特的、全方位的体验。
最后,南锣鼓巷的游览不仅能感受到老北京的胡同文化,更能够让人们了解到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这里作为北京的历史遗迹,保留着传统文化的痕迹,也是城市发展的见证。
因此,游览南锣鼓巷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对中国历史和传统的一次深入了解。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北京南锣鼓巷是国内外知名的游客景点,因其历史悠久的胡同风貌和多元文化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购物。
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南锣鼓巷在近年来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来探讨南锣鼓巷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南锣鼓巷的历史和现状南锣鼓巷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一条宽窄不一的古老胡同,曾是京城商贾和文人墨客的聚集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南锣鼓巷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餐饮、购物、文化演艺为一体的旅游商业区。
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各种地道的小吃和特色美食,购买到独具特色的手工艺品和民俗文化产品,还能欣赏到传统文化的舞蹈表演和老北京的杂技表演。
然而,南锣鼓巷的旅游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南锣鼓巷的游客数量持续增长,使得胡同人满为患,尤其是在节假日和周末,游客甚至需要排队等候入口处的安检。
其次,南锣鼓巷周边的道路交通拥堵,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少不便。
再次,南锣鼓巷的商业化程度过高,导致涌入大量商家和商业广告,影响了南锣鼓巷的原汁原味和文化氛围。
二、南锣鼓巷存在的问题1.旅游数量过多南锣鼓巷是北京市内较为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办事,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人潮拥挤,游客需要排队安检。
游客数量和人流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南锣鼓巷的道路并不宽敞,胡同的纵深也十分复杂,不少游客无法顺利的前往各区域,拥挤交通也增加了居民的生活负担和业务经营的困难。
2.商家过多南锣鼓巷的商家众多,由于人流过多,每一个店面未必具备优势,导致很多产品重复,商家之间竞争激烈,由于涌入大量商家和商业广告,影响了南锣鼓巷的原汁原味和文化氛围。
3.缺乏综合的识别体系南锣鼓巷虽然多元化,但由于混杂过多,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致的标志符号,游客无法扫描图案、音符等吸引他们阅读的元素以归纳参观区别。
三、南锣鼓巷的发展展望1.加强旅游管理在南锣鼓巷游客人流量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加强旅游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地名的调查报告
地名的调查报告地名的调查报告1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
现在的南锣鼓巷街区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
由这4条街围合的这块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的两个坊。
以南锣鼓巷为界,东面是“昭回坊”。
西边是“靖恭坊”,南锣鼓巷是两坊间的分界巷。
(地点)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
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
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明朝时,将北京划为28坊,两坊合并称“昭回靖恭坊”。
清代属镶黄旗。
南锣鼓巷曾叫罗锅巷,乾隆__年(1750年)绘制的《全城全图》改称为南锣鼓巷。
唐朝长安的里坊早已无存,元大都里坊构造在8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中,也已面目全非,但是,南锣鼓巷地区却还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
胡同格局那么完整,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保存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在近几年被时尚人士和国外旅游者关注,是因为从新世纪开始,不经意间,许多酒吧在这条古老的小街上出现。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继三里屯、什刹海之后,北京又一条酒吧街。
这里的每一条胡同都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宅院里都诉说着老故事。
地名的调查报告2成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近年发现金沙遗址,将成都建城历史上溯到4000多年以前。
远在四五千年前,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他们在这块肥沃土地上辛勤垦殖,创造了灿烂“蜀文化”。
距今三四千年前,即相当于夏代纪年早期阶段,在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发达三星堆文明,它是古蜀文化发展一个巅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一个重要源头。
南锣鼓巷模式成功原因初探
南锣⿎巷模式成功原因初探2019-06-082014年3⽉5⽇⾛访福祥社区⾬⼉胡同⼤杂院。
⼈们在感叹总书记与⾸都民众同吸雾霾、体察民情的亲民举措的同时,再次将⽬光聚焦到了南锣⿎巷这⽚历史⽂化街区。
⾃2005年开发以来,南锣⿎巷⼀直为世界所瞩⽬,不仅吸引了来⾃各国的游客,也有许多外国政要前来参观,德国总理默克尔、美国副总统拜登、伦敦市长鲍⾥斯?约翰逊都曾光顾这⽚风⽔宝地。
⾃⾝深厚的⽂化底蕴、政策的⽀持以及科学的规划与开发使南锣迅速成为展⽰北京历史风貌的新窗⼝。
交道⼝街道办事处在探索南锣开发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保护促进发展、以发展加强保护”的“旧城可持续再⽣”模式,为历史⽂化街区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物华天宝,⽂化底蕴深厚南锣⿎巷地处中⼼城区。
东依交道⼝南⼤街,西邻地安门外⼤街,北连⿎楼东⼤街,南接地安门东⼤街,全长约786⽶,南北⾛向的主巷平均宽6⽶,包含16条东西⾛向的胡同,呈鱼⾻状,⼜称蜈蚣街,体现了元⼤都时期棋盘式的城市建筑格局。
南锣有将近750年的历史,不仅拥有众多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建筑,还保留着元代传承⾄今的街巷格局,是北京都城史的载体,也是仍在使⽤中的“活”的⽂物。
作为北京市⽼城区中整体格局最完整、历史遗存最丰富、⽂化内涵最浓厚的⾼品位传统街巷,早在九⼗年代南锣⿎巷就被划⼊北京市⾸批25个历史⽂化保护区的范围内。
基于深厚的历史资源,南锣⼏乎每个院落都有⾃⼰的历史,可谓官吏⽂化与市井⽂化并存。
这⾥汇集了元朝以来不同时代风格的建筑艺术,构成了独具特⾊的历史⼈⽂景观,有洪承畴家祠、僧格林沁故居、婉容故居、茅盾故居、⾏辕、可园等建筑。
1159个院落中,有数百个保存完好,其中有全国重点⽂物保护单位1处,北京市⽂物保护单位11处,东城区⽂物保护单位10处。
在拥有诸多历史遗迹的同时,南锣⿎巷作为城市新陈代谢的⼀部分也具有独特的现代风格。
这⾥有建筑⼤师吴良镛设计的菊⼉⼈家,完美诠释了历史街区的新陈代谢;这⾥有中央戏剧学院、国家化剧院等⼀批⽂化艺术机构,产⽣的“⼩资”⽂化烘托出南锣的⽂艺氛围;这⾥有创意⼩店、幽静的酒吧和特⾊美⾷⾜以让游客流连忘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南锣鼓巷调查报告篇一:南锣鼓巷实践报告~~南锣鼓巷南北走向,长约800米,东西各有8条胡同整齐排列着,从南向北,西面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这些胡同在元朝时没有名称,名称是明朝以后逐渐演变来的。
比如菊儿胡同,明代叫局儿胡同,后来改称橘儿胡同,清代宣统时才称菊儿胡同,后延续至今。
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南锣鼓巷是北京一条有着非常特色的酒吧街,是北京保护最完整的四合院区,整条酒吧街以四合院小平房为主,门前高挂小红灯笼,装修风格回归传统、朴实,遵实于四合院的氛围和格调。
与三里屯、后海不同,这里的酒吧大多比较安静,和谐、自然、身居闹市却远离闹市的喧嚣,更贴近于生活。
客人以国外游客、“明日之星”中戏学生和成熟的泡吧爱好者为主,客人在这里体验老北京四合院的气息,远离喧闹、享受身心的放松,或看书、或带着电脑来加班,或者朋友小聚、甚至洽谈公务。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风貌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多姿多彩,厚重深邃,真可谓是北京古都风貌中一块完整的“碧玉”。
南锣鼓巷及周边区域曾是元大都的市中心,明清时期则更是一处大富大贵之地,这里的街街巷巷挤满了达官显贵,王府豪庭数不胜数,直到清王朝覆灭后,南锣鼓巷的繁华也跟着慢慢落幕。
在老胡同被拆之前,保护古城的提案得到重视,凭借较为完好的元代里坊格局、明清名人府邸,南锣鼓巷得以幸存。
近几年又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商机,租下沿街民房,开起了风格百变的个性店铺,元朝古巷新旧混血,就此重生,全球游客都爱来此“迷失北京”。
青灰的院落,歪斜的树丫,凄冷的寒风,寂寥的街巷??冬天的南锣鼓巷,在寒流的侵袭之下显的很安静,没有人声鼎沸,也没有灯影霓虹,有的只是寒阑的期许。
这些期许应和着阳光的印迹游动,穿梭于小街小巷,看罢传统,也看罢时尚;看罢过往,也看罢现在??时光在这里老去,也依然还在这里回荡。
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胡同。
说他名扬中外,是因为建筑大师吴良镛主持设计的菊儿胡同危房改造工程,1992年被亚洲建筑协会授予“亚洲建筑金奖”,1993年又被授予“世界人居奖”。
在胡同中部,北边有一片2至3层的楼房,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十分协调,这就是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
吴良镛教授根据“有机更新”的城市规划理论,认为旧城改造,要保留好的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修缮虽已破旧但尚可利用的建筑,拆除破旧危房,逐步过渡,既保留历史文脉的延续,又形成有机的整体环境。
这些新四合院兼有单元式公寓楼房私密性强,和院落式住宅邻里感强的双重特点,他与旧的胡同格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保护了古都风貌,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成功的探索。
漫步南锣鼓巷,你不仅会惊讶于在城中心还有这样的“桃源”,更会惊艳于它的时尚,它的旧貌新颜。
在这里,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古老文化与时尚竟可以对接得如此天衣无缝。
白天感受胡同街景浓郁的老北京韵味,夜晚则可以游荡在独具个性创意的小店,或随意挑选自己喜爱的物品,或尽情融入时尚先锋的自我放纵。
有人说,三里屯没有做到的南锣鼓巷做到了,后海失去的南锣鼓巷又给找了过来。
南锣鼓巷的夜晚和白昼都是风景,没有谁比谁安静,只有动人心魄的风情。
文宇奶酪店,在南锣鼓巷的胡同中穿行,如果你无意中发现有一群人把巷子挤得水泄不通,千万不要惊奇,排队买文宇奶酪早已成为南锣鼓巷的一大景观。
位于南锣鼓巷49号的文宇奶酪店,店面不大,褐色原木招牌,两扇朱漆木门,几张简易桌子,但在这条巷子里,却算得上“宫廷”老字号了。
据说,这里的店主原是三元梅园的一位老师傅,祖上得到宫廷里厨师的真传,时至今朝依然独独坚持着每天限量,卖完就打烊。
南锣鼓巷61号的“创可贴8”,是一家凝聚了北京特色的T 恤店,老板江森海漂洋过海来到北京,从一个哼着“Beatles”的英国小伙儿变成了地道的京城“胡同串子”,并把自己对北京的热爱都“感染”到了他设计的T恤上。
多年不见的搪瓷红脸盆、老铁皮玩具、儿童三轮车、北京第一张地铁票,在这里要么成了室内的装饰,要么成了T恤的标志??使你不得不感动于老江对中国文化的着迷,和那份孩子般的童真。
位于南锣鼓巷23号的乐天陶社,是一个实现艺术梦想的好地方。
其总部设立在香港,旗下拥有多名年轻的艺术家,作品创意无限,充满了灵动的气息,是挑选礼物的绝佳地点。
1999年开业的“过客”,无疑是南锣鼓巷最早出名的餐吧。
花木葱茏、绿荫掩映,无论外面的街道上有多喧闹,小院始终保持着一贯的安静与沧桑感。
老板是一对非常有名的“背包客”,因而这里也成为世界各地的背包客的聚点。
中式的四合院、古典的家具、香醇的咖啡,成为众多游客的美好记忆。
“过客”自创的两款“羊肉串披萨”和“宫爆鸡丁披萨”更是让人百吃不厌。
坐在店里看窗外的人来人往,恍惚间不禁疑惑:你是谁眼中的风景,谁是你生命中的过客?篇二:《关于北京胡同现状的调查报告》目录第一部分:课题陈述一.前言二.研究的主要内容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四.研究的手段、方法及途径五.实施步骤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一.实践过程1.查阅资料2.实地考察二.胡同现状原因分析三.改造意见第三部分:感悟第一部分:课题陈述一.前言“有名的胡同三百六,无名胡同似牛毛。
北京曾有胡同6000多条,若把这些胡同连起来,长度不亚于万里长城。
”这是一位老北京人对胡同的描述,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胡同这种文化产物却在逐渐消失殆尽。
胡同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必不可少的文化遗产,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胡同,去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然而现实中我们所要面对的状况远比想象中要复杂的多。
通过调查走访我发现不只是市区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急于利用旧城大片的土地来获取经济利益,让不少人想不到的一点是,其实居住在旧城区的市民因为日益感到老式房屋不堪使用,生活不便,所以早就盼着胡同的拆迁改造了。
面对来自底层和上层的双重压力,我们的胡同将何去何从?二.研究的主要内容1.北京胡同现状及其历史文化内涵2.胡同居民居住环境以及对胡同的看法3.对胡同建设规划提出合理性建议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了解北京胡同现状,深入北京文化,了解其历史,体验民俗文化。
从而了解胡同对北京经济发展、城市规划、人文情怀的影响,对胡同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研究的手段、方法及途径1.上网查找资料2.采访胡同居民3.实地考察4.阅读文献资料五.实施步骤1.查找关于胡同的资料2.实地考察、采访3.对胡同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部分: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一.实践过程1.查阅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了解有关胡同的基本知识和一些历史背景,这有助于在实地考察中面对问题更加应对自如,同时也有助于深入地了解研究课题。
2.实地考察:第一站:八大胡同介绍:八大胡同曾是烟叶花柳巷的词。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
感想: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八大胡同-曾经的风月场所。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无法与我心目中的风月场所想比。
蜘蛛网般的裂缝爬满了围墙,稻草也不甘落后疯狂的爬上了屋顶,多家房门多张贴了重点防火场所,曾经的风月场所已然变成了一片破败!逛完整个八大胡同,不得不慨叹昔日的胡同文化已经不复存在了,路人之间的冷漠写在了脸上,年轻的小情侣嘴尖飘过的是胡同什么时候拆迁啊,能得到多少钱啊,曾经的遛鸟人也没有了闲情逸致,仅在家门口摆着几个孤零零的鸟笼,各种名牌小车挤满了本就狭窄的街道,亮丽的车色与破败的围墙形成鲜明地对比。
民声:“这些房子早就该拆,每年都得修房顶,下雨院子积水,在这住了二十多年,经常修房。
”“过去这不是什么正经地方,来的人也都不是什么好保护它们干嘛?赶紧拆了吧。
”“这段历史不是什么光荣的历史。
”第二站:西交民巷介绍:西交民巷位于西城区南部。
东起天安门广场,西至北新华街,中与羊毛胡同、前细瓦厂胡同、辇儿胡同、平安胡同、人民大会堂西路、兵部洼胡同相交。
北京最长的胡同,它与长安街平行,东起崇文门内大街,西至北新华街,在明清的地图上称为“东西江米巷”。
全长6.5公里,再稍短的是前门东、西打磨厂街和东、西绒线胡同了。
西交民巷是晚清以来到二十世纪后期约一百年的金融街。
感想:借助路牌很轻松地找到了西交民巷,这里的情况与八大胡同完全不同,墙壁明显经过统一粉刷,有一定的绿化,胡同里有不少聊天的居民,邻里气氛融洽。
公共厕所的质量之高让人惊叹,厕所里篇三: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报告王申博资源与材料学院摘要:为了响应我校大一学生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针政策,我们小组七人组成北京胡同文化现今发展状况调查团,来到北京南锣鼓巷进行了为期三天7月9号至7月11号的暑期调研活动。
在短短的三天内,我们走访了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进入当地街道办事处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走进图书馆、利用网络查询资料等活动,对北京胡同文化的发展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北京胡同文化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发展产生了一些思考和见解。
同时在社会活动中让我们一行七人对社会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字:锣鼓巷北京胡同文化调查问卷当地街道办事处传统文化正文一:背景(1)指导思想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是,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面临着严峻形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有关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履行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义务,经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如今,北京正加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的力度,按照“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规划征求意见中的内容,北京将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有高度包容性、多元性的世界文化名城。
其实,保护历史和文化就是保护城市的文脉,这其中自然包含了对胡同及其名称的保护。
(2)北京胡同概况北京的胡同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胡同星罗棋布,错综复杂。
老北京胡同的名称世代相传,具有其自身的文化认同性与延续性,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的发展和推土机的轰鸣,老北京胡同消逝之快令人始料未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