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教案2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教案一、概述(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的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和技术,熟悉安全用电与电气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掌握一般电路图的识读技术,能正确选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具备检测、分析常用电气电路的初步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结构以相关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线,删除繁冗的计算和原理推演,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包括:安全用电常识、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电气与拖动技术、电气控制图的识读知识、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基础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1.知道安全用电知识和一般防护措施,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会处理一般的电气火灾事故;2.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相关知识,能看懂、会分析常用交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3.知道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材料的相关知识,会正确选用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4.知道常用电气元件的名称、电路符号与规格特性,能正确选用常用电气元件;5.掌握电力拖动常识,会识读一般电气控制图,能分析一般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6.初步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用电工仪表进行常规电工测量;7.初步掌握电子测量技术,具备简单工业电子电路的识读分析能力;具备分析、检测、安装和调试中等复杂电子电路的能力。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必修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类平台课程,其任务是让电子电工类各专业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电容与电感、磁场及电磁感应、正弦交流电、照明电路,以及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装调与检修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44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电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电子电工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电工技术基本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电工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电工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电工技术为主线,将电工岗位必备的电工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
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电工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养成科学态度和精神,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掌握基本电路的计算方法,了解其在生产生活的实际应用。
2.会分析简单电路的组成,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能按电工工艺规范连接电路。
3.能规范操作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能识别与检测常用电工元件。
4.能排除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照明电路和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中的简单故障。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编制单位:1、课程性质1.1 课程的定位《电工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衔接前导基础课及后续专业课的桥梁,对培养职业能力起主要支持作用。
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
它不仅是学科教育,更是素质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常用电路分析、设计、安装、维护、测量以及故障诊断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
为学习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等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培训要求。
1.2 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1.2.1 课程的设计理念从生产实际出发所学为所用够用为度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工作岗位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根据职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1.2.2 课程的设计思路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以具体的电路检测与连接为载体。
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
参考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进行开发知识、技能、素质三目标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1.2.3 职业面向机电设备维修岗位、机床操作岗位1.2.4 职业拓展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岗位、生产管理岗位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 工作任务2.1.1 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电工技术基础》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1.2专业能力和知识目标根据表1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专业能力与知识目标如表2所示。
2.2 课程目标2.2.1专业能力目标1.具有分析解决中等复杂程度典型、常用电路问题的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3会应用电路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5用低压电气控制系统线路连接,元器件识别、使用的能力6能熟练使用常见的工具和电子仪器。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主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定律、直流电阻电路、正弦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及变压器、谐振电路等有关知识和常用仪器仪表使用元件与电路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电路制作与调试技能。
本课程是《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课程的前修的基本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1.坚持职教性,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
职教性的内涵包括高素质和技能型。
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理实一体化为特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坚持主体性,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主体性,首先体现在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上,课程要从学习内容安排上,在低起点的学生和高素质的培养目标之间搭建递进式阶梯。
坚持主体性,其次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上,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激发学习的内驱力。
坚持主体性,还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上,课程要尊重学生在学习动机、兴趣爱好、身心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差异,确定适宜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3.坚持全面性,培养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能力。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实施的诸个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和技能基础的同时,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4.坚持综合化,力求实现“所学即所用” 。
通过社会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生产岗位进行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选定学习项目、组织学习内容,以具体的生产岗位为单元模块,把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涉及的内容进行整合,实现整体性地呈现。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1.前言1.1课程性质电工技术基础是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电工技术相关基本原理,以及常见典型电路安装、调运与维护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用电行为习惯,为后续电子技术基础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基础。
1.2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遵循任务引领、做学一体原则,根据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电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据设置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安全用电操作”、“电量的测量和检验”、“电气系统安装与调试”等工作任务所需要职业能力,紧密联系企业真实生产过程整合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选用相关理论知识,参照《电工》国家职业标准,并融入电工(五级、四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课程内容的组织遵循知识技能学习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线,设计有安全用电、直流电路的分析及测量、交流电路的分析和测量、照明线路安装与维修、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等五个学习任务。
以学习任务为引领,通过学习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与态度。
本课程建议为72学时。
2.课程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学生掌握电气安装和控制的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电气操作技能,树立电气操作的安全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科学的工作方法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提高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素养目标:逐渐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静心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和规范意识,严格遵守电子技术行业相关的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安全文明操作的行为习惯;具有较强的节能环保意识,注意节约电能,养成良好的节能环保行为习惯;养成吃苦耐劳、不怕累不怕苦不怕脏的职业精神。
职业能力目标:?能遵守并执行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具有安全防护意识;?能识别常见低压电器;?能检测与装接低压电器;?能识读电气原理图,并能按图进行线路的安装、调试;?能完成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基本环节控制线路装接;?能执行并遵守安全、健康、环保操作规程。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制定依据:《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等职业学校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建议课时数:108学时适用专业: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一、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工业自动化仪表及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
(二)课程任务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学生课堂讨论、习题、实验等环节的参与,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P1C基础应用》《传感器应用技术》等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H)设计思路依据职业能力分析和培养目标确定本课程目标,本课程的设计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学习过程,突破了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职业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二、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和基本定律的正确应用;会使用万用表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应用;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电工技术的认知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为后期学习和就业打好基础。
(一)知识目标1.掌握电工技能实训的安全操作规范。
2.掌握基本电路的组成。
3.掌握直流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的概念和基本定律。
4.掌握常见电工元件的特性。
5.掌握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的特点。
6.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及其表示形式。
7.掌握三相交流电源的连接方式及特点。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编制单位:1、课程性质1.1 课程的定位《电工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衔接前导基础课及后续专业课的桥梁,对培养职业能力起主要支持作用。
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
它不仅是学科教育,更是素质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常用电路分析、设计、安装、维护、测量以及故障诊断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
为学习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等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培训要求。
1.2 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1.2.1 课程的设计理念从生产实际出发所学为所用够用为度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工作岗位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根据职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1.2.2 课程的设计思路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以具体的电路检测与连接为载体。
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
参考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进行开发知识、技能、素质三目标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1.2.3 职业面向机电设备维修岗位、机床操作岗位1.2.4 职业拓展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岗位、生产管理岗位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 工作任务2.1.1 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电工技术基础》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2.1.2专业能力和知识目标根据表1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专业能力与知识目标如表2所示。
2.2 课程目标2.2.1专业能力目标1.具有分析解决中等复杂程度典型、常用电路问题的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3会应用电路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88学时)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数控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技术》中的重要组成模块之一,是本专业学生必修的的技术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工技术相关知识和技术,熟悉安全用电与电气事故应急处理的基本常识,掌握一般电路图的识读技术,能正确选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具备检测、分析常用机床电气电路的初步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分析与解决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突破了学科体系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围绕专业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地位,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以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岗位必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为依据,兼顾了企业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结构以相关岗位必备的电工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线,删除繁冗的计算和原理推演,突出实际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包括:安全用电常识、电路基础知识、常用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机床电气与拖动技术、电气控制图的识读知识、电工仪表与测量技术基础、电气设备常见电气故障的处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了解安全用电知识和一般防护措施,会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处理,会处理一般的电气火灾事故;2.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相关知识,能看懂、会分析常用交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3.了解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工材料的相关知识,会正确选用电工工具与电工材料;4.了解常用电气元件的名称、电路符号与规格特性,能正确选用常用电气元件;5.掌握电力拖动常识,会识读一般电气控制图,能分析一般电气控制电路的工作过程;6.初步掌握常用电工仪器仪表的使用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选用电工仪表进行常规电工测量;7.了解设备常见故障的种类,能正确处理和排除一般电气故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标准编制单位:1、课程性质1.1 课程的定位《电工技术》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基础技能课程 . 衔接前导基础课及后续专业课的桥梁,对培养职业能力起主要支持作用。
又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电类应用学科。
它不仅是学科教育 , 更是素质教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获得常用电路分析、设计、安装、维护、测量以及故障诊断等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
为学习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等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达到维修电工(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培训要求。
1.2 课程的设计理念和思路1.2.1课程的设计理念从生产实际出发所学为所用够用为度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目标根据工作任务整合教学内容根据工作岗位设计教学情境根据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根据职业标准设计评价标准1.2.2课程的设计思路以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以具体的电路检测与连接为载体。
融合认知、安装、调试和检测等内容,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以学生为主体,践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原则。
参考行业、企业实践经验进行开发知识、技能、素质三目标的实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采取多样化教学方法。
1.2.3职业面向机电设备维修岗位、机床操作岗位1.2.4职业拓展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岗位、机电产品营销岗位、生产管理岗位2、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2.1 工作任务2.1.1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电工技术基础》典型工作任务如表 1 所示。
表1:典型工作任务表课程名称(学习领域):电工技术基础一体化教学学时: 75 学时典型工作任务序号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1理解电路的模型及基本物理量1万用表电路使用(测负载的电流、电压(电位)、电容;测二极管P N、2掌握电压与电流的测量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4理解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掌握支路电流法5掌握万用表的使用方法2 3安全用电与触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知识电急救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理解有效值、最大值、瞬时值白炽灯照明电2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路安装及测量方法3 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4 5 6的概念,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4白炽灯照明电路安装方法1 万用表:电流、电压电阻、电容、功日光灯照明电率表、有用功率 P、无用功率 Q功率因数路安装及测量表:功率因数 cos ∮2掌握日光灯照明电路安装及测量三相负载(灯泡 1 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组+电容)的连功率的计算方法接(星接角接) 2 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及三相负与测量(电流、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电压、电阻、电 3 掌握三相电路中负载的电学量的测量功率、功率因数)1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
了解铁心线圈电路的基本电磁关系。
2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额定值的意义,外特性及绕组的同极性配电箱的安装端。
3了解三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额定值的意义,外特性及绕组的同极性端。
7三相相异步电 1 1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动机的拆装作原理、机械特性,了解铭牌和技术数据的意义2 掌握(星接 角接)起动和反转的方法,了解调速方法3 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 特点及应用1 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功能低压电器的拆2 掌握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自锁、联锁8装以及行程、时间等控制原则3 了解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的方法三相相异步电掌握电机点动、正反转控制、星形―― 动机的正反转三角形启动控制、9控及星角制线路2.1.2 专业能力和知识目标根据表 1 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本课程专业能力与知识目标如表2所示。
表 2:专业能力目标与专业知识目标 序号 专业能力目标 1 专业知识目标1具有分析解决中等复杂程度 掌握常见电工仪表的使用 典型、常用电路问题的能力 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
2 2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 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识;3会应用电路理论解决生产、 3 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定律(定理)、基本理论;4能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 4 掌握电路分析和计算的一般方法;5具有设计、安装较为简单的 5 掌握常用电机、变压器、电气控制设备控制线路的能低压电器的工作原理、结构、力及使用方法。
6 掌握常用电动机的基本工6能熟练使用常见的工具和电作特性、机械特性;了解电子仪器。
动机的起动、运行、调速、制动的原理和方法。
7 掌握继电 - 接触器控制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线路分析技能2.2 课程目标2.2.1专业能力目标1.具有分析解决中等复杂程度典型、常用电路问题的能力和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3会应用电路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5用低压电气控制系统线路连接,元器件识别、使用的能力6能熟练使用常见的工具和电子仪器。
2.2.2方法能力目标1.具有分析电路一般问题的能力和电路的基本操作技能。
2具有识读电路图,计算电路基本物理量的能力。
3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应用电路理论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4掌握机床低压电气控制系统线路连接,元器件识别、使用的能力5具有设计、安装较为简单的电气控制设备控制线路的能力2.2.3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学习和应用电工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4.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职业素养。
5.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
6.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3、与前后课的联系3.1 与前续课程的关系前续课程为高等数学为本门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和一定的计算的能力3.2 与后继课程的关系为电子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机电设备维修后继课程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4、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本课程教学采用“教、学、做“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融为一体,课程结构参见表4-1.表 4-1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序号学习情学习情境内主要教学内容境容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欧姆定律2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3直流电路测量方法4三种元件在电路中的特性1 电压与电位的5万用的使用方法万用表测量6电阻串并联分析计算P 2 电路的基本分方法1的检修析方法7电路中参考点的概念和使用 3 万用表的检修与计算与使用8万用表原理图的读识方法9 万用表常见故障判断和维修方法10 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的理解与应用11 复杂直流电路计算1室内线路的结构与组成2室内线路的识图1 白炽灯照明电3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物室内照路安装及测量理量、正弦量的相量表P明电路 2 日光灯照明电示和电路基本定律的2的设计路安装及测量相量形式安装 3 功率因数的提 4 纯电阻、电感、电容高电路和电阻、电感、电容串并联电路等知识点5 交流电路的功率、谐学时25 20振电路、配电安装工艺 等知识点6 室内线路安装的步骤,需要的工具、 材料 以及相关注意安全事 项17 室内线路安装与调试 5P 安 全 用 常见的触电方1 供配电基本知识 式3电与触 2 安全用电与触 2 触电及触电急救电急救 电急救3 安全用电知识1 磁路的基本知识 102 配电装置知识13 交流电路功率和电能电工表的安装计算方法P 单相配 2 空气开关的安4 单相电度表的安装方 4电板的 装 法安装 3 配电箱的安装5 小型低压断路器的正与检测 确接线方法6 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正确接线方法1 三相负载的星角连接 15方法1 三相异步电动2 三星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及电压电流功率机点动及连续控的测量方法电动机制电路3 常见的低压电器基本P 基本控 2 三相异步电动知识5制线路 机正反转控制电4 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的安装 路及连续控制电路连接3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角控制电路5 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 转控制电路连接6 三相异步电动机星角控制电路连接5、学习资源的选用 5.1 教材选取的原则教材选取应遵循“适用、实用、够用”的原则。
适用:是指符合电工技术基础的能力要求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实用:教材应为项目驱动的教材,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便于实现“教、学、做”三位一体;够用:教材满足电工技术基础的基本知识要求为前提重视岗位职业技能训练。
5.2 推荐教材[1]作者 . 曾令琴电工技术基础.出版社,出版年份5.3 教学参考资料[1]《电工基础实验与实训》王家元电子出版社[2] 《电工技术与实训》邓香生机械出版社6、教师要求1.具有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电路识图分析、电气线路安装应用、电气设备检侄能力和电气安装的工程技术能力。
2.具备项目设计能力、项目组织经验、语言沟通表达能力。
3 .课内实践部分的指导教师必须具备现场实际工作经历 3 年和维修电工等级。
4.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5.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比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
7、学习场地、实施要求学习场地和设施要求如表2—1—2 所示。
表 2 一l一2学习场地、设施要求项目学习场地、设施要求P1、P2、P 3、电压表、电流表、单相调压器、P4、P5三相调压器、万用表、兆欧表、单双臂电桥、电工实验台、示波器、电工工具两人一套,有授课区,多媒体设备等8、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8.1 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改变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实践考核比例为60%。
理论考核学生对案例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可以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表8-1 :课程考核方式考核项目考核方法比例态度纪律根据评价表10%考核过程考课内任务随堂考试根据评价表40%核考核项目公共根据评价表10%考核结果考教师阅卷40%核期末考试100 分8.2 课程考核标准8.2.1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表 8-2 态度纪律考核标准考评价考核点核优秀良好比(90-100 )(80-89 )例态度端态度端正正注意力集学习积极中勤学好问性高,虚1.情感态度30% 能够使用网心好学络资源进行相关资料搜集标准中等合格(70-79 )(60-69)态度端正学态度端正没习积极性较有厌学现象高┃2. 团队协作40%3. 课堂纪律30%良好的与同学沟通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维护课堂秩序具有良好 具有较好的 能配合小组 的团队合 团队合作精 完成项目任 作精神, 神,能帮助 务 热心帮助 小组其 他 小组其他 成员成员严 格遵守课基本能遵守课堂遵守课堂纪 堂纪律纪律 律合计100% 8.2.2 课内任务考核标准表 8-3 课内任务考核标准考评价标 准考 核 核秀 良 好 中等 合格点优比( 70-79 )(60-69)(90-100 ) (80-89 )例20%能正确识能正确识能正确识基本能正确识别、筛别、筛选元 别、筛选元 别、筛选元 选元器件,电路设计 器件,能分 器件,电路 器件,,电基本正确,析计算电路 设计较规 路设计较布局较合 参数指标, 范,布局合 规范,布局理1 万 用表 的检 修和使用仪表使用电路设计规 理,正确使 较合理,仪 基本正确范,和局合 用仪表,能 表 使 用 基理,正确使 分 析 测 试 本正确用仪表,能 数据有一分析测试数 定过程记据,能查找 录和分析简单故障2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有详细过程记录和分析,并能提出一些新的建议20%能正确识能正确识能正确识基本能正确识别、筛别、筛选元别、筛选元别、筛选元选元器件,器件,能分器件,电路器件,,电电路设计基本正确,析计算电路设计较规路设计较布局较合理参数指标,范,布局合规范,布局仪表使用电路设计规理,正确使较合理,仪基本正确范,和局合用仪表,能表使用基理,正确使分析测试本正确用仪表,能数据有一分析测试数定过程记据,能查找录和分析简单故障有详细过程记录和分析,并能提出一些新的建议20%熟悉安全用电操作规程操作规程,掌握复全基本掌握一般掌握安全用电用电操作安全用电操作规程,了解触电规程,了解操作规程,3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20%危害、掌握理解触电危触电危害、了解触电触电原因、害、熟练掌掌握触电危害、掌握形式一般了解触电握触电原原因、形式触电原因、急救的方因、形式熟掌握触电形式基法和技巧,熟练使悉触电急救急救的方本了解触用相关工的方法和技法和技巧,电急救的具及设备巧,熟练使熟练使方法和技用相关工具用相关工巧,熟练使及设备具及设备用相关工具及设备能正确识能正确识能正确识基本能正确识别、筛别、筛选元别、筛选元别、筛选元选元器件,器件,能分器件,电路器件,,电电路设计基本正确,析计算电路设计较规路设计较布局较合4单相配电板的安装参数指标,电路设计规范,和局合理,正确使用仪表,能范,布局合规范,布局理,正确使较合理,仪用仪表,能表使用基分析测试本正确数据有一理仪表使用基本正确5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分析测试数定过程记据,能查找录和分析简单故障有详细过程记录和分析,并能提出一些新的建议20%能正确识能正确识能正确识基本能正确识别、筛别、筛选元别、筛选元别、筛选元选元器件,器件,能分器件,电路器件,,电电路设计基本正确,析计算电路设计较规路设计较布局较合理参数指标,范,布局合规范,布局仪表使用电路设计规理,正确使较合理,仪基本正确范,和局合用仪表,能表使用基理,正确使分析测试本正确用仪表,能数据有一分析测试数定过程记据,能查找录和分析简单故障有详细过程记录和分析,并能提出一些新的建议总计100%8.2.3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标准表 5 项目公共考核评价标准项 目 公 建议考核评价标准 共 考 核 优 良 及格方式 点1、工作 安全、文明工 安全文明工没出现违纪 与职业 教师评价+ 作,具有良好 作,职业操守 违规现象 操 守 自评 +互评 的职业操守 较好 ( 20%)2、学习 学 习 积 极 性 学习积极性较态 度 教师评价 高,虚心好学 高( 20%)没有厌学现象,能基本跟上学习进度 3、团队 具有良好的团 合 作 精 互评队合作精神, 神 热心帮助小组(15%) 其他成员 4、交流 能用专业语言 及 表 达 正确流利地展能 力 示项目成果, ( 10%) 互评 +教师思路清晰、有评价条理,能圆满回答教师与同学提出的问题具有较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帮助小组其他成员能用专业语言正确较流利地阐述项目,能部分回答教师与同学提出的问题能配合小组完成项目任 务能用专业语言基本正确地阐述项目,无重大失误,不能回答提问 5、组织 能根据工作任 能根据工作任 能根据工作 协 调 能 务,对资源进 务,对资源进 任务,对资源 力 互评 +教师行合理分配, 行合理分配, 进行分配,同(10%) 同时正确控同时正确控时控制、激励评价制、激励和协 制、激励和协 和协调小组调小组活动过 调小组活动过 活动过程,无 6、项目程 程 重大失误 格式符合标 格式符合标格式符合标 总 结 报 准、内容完整、 准、内容完整、 准、内容较完 告 教师评价 有详细过程记 有一定过程记 整、有一定过 (25%) 录和分析,并 录和分析 程记录和分能提出一些新 析 的建议8.2.4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表 8-5 期末考试考核标准编号学习情境1万用表的组装和使用2室内照明电路的设计安装3安全用电与触电急救4单相配电板的安装5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考核的知识点比例1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欧姆30定律2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3直流电路测量方法4三种元件在电路中的特性5万用的使用方法6电阻串并联分析计算方法7电路中参考点的概念与计算8万用表原理图的读识方法9万用表常见故障判断和维修方法10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叠加定理的理解与应用1常用电工工具的使用方法302白炽灯电路原理图、布线图的画法及安装方法3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4电感电阻电容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5交流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的使用方法6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和检修7交流电路有功功率的测量及功率因数提高1安全用电的常识与安全用 5 电操作规程2触电原因与触电形式3触电急救1 单相电度表的安装方法152小型低压断路器的正确接线方法3电流型漏电保护器的正确接线方法4单相配电板的电气原理图和布线图的画法5交流电路功率和电能计算方法6照明电路的基本保护1 三相负载的星角连接方法202三星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及电压电流功率的计算和测量方法3常见的低压电器基本知识4三相异步电动机点动及连续控制电路连接5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6三相异步电动机星角控制电路连接合计100%9、学习情境设计按照项目任务的编排,整合专业能力与知识目标对学习领域的教学内容进行序列化,设计本课程的学习情境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