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合集下载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8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伤寒与温病的证治异同

伤寒与温病的证治异同

1、伤寒与温病的证治异同张玉柱2008711087
相同:温病与伤寒均属外感热性病。

异同:温病与伤寒虽同为外感病,但因其错误!病因有温热邪气与风寒邪气之分,伤寒六经错误!辨证是以经络脏腑定位和八纲定性为基础,外邪由表入里,由经络入脏腑,由三阳入三阴,反映了外邪传变层次与治疗规律。

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2辨证,同样是阐发外感病邪由表及里,由上焦、中焦至下焦的浅深层次和治疗规律。

伏气温病则由里达外,由血→营→气→卫,与外感温病正好相反。

二者对人体营卫气血损伤的错误!机制有别,温热病邪为患,表证期短,传变迅速,易于化燥伤阴;风寒之邪留恋肌表,传变较慢、易于伤阳。

因而其○4治法也就大有差异,瘟病主要以辛凉解表、透散热邪;伤寒的话主要以辛温解表、驱散风寒。

2、请将所学外感类方证按病邪、病位、主症,病机、治法、方药整理成表,并结合自己或者身边人曾患的外感病试做一例具体分析(包括
病邪、病位、主症、病机、治法和方药)。

我个人的一个例子吧:年前感冒,咳嗽,低烧、鼻塞、流涕、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口干欲饮、少汗等特点。

舌像、脉象忘记了。

病邪:风寒湿邪、戾气病位:肺卫主症:咳嗽,身热,微恶风寒,汗畅不利,头胀痛,黄痰……
病机:外感疫毒、风寒湿邪,皮毛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

治法:辛温解表、化湿
方药:人参败毒散加味桂枝厚朴半夏。

(完整word)四大经典之温病

(完整word)四大经典之温病

《温病学名著选》《叶香岩外感温热篇》1.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与伤寒辨治的异同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伤寒与温病由表入里传变的区别及温病表证初起的治法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

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3.风邪、湿邪与温热相搏的证候与病机及湿热病与伤寒的鉴别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

以此为辨。

4.温热夹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证候与治法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成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热入于营,舌色必绛。

风热无湿者,舌无苔,或有苔亦薄也。

热兼湿者,必有浊苔而多痰也.然湿在表分者,亦无苔。

5.斑出而热不解的病机与治法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战汗的病机与预后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

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

叶天士《温热论》

叶天士《温热论》

一、温病大纲【原文】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温邪:是温病的病因,是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病邪。

上受:指温邪一般的传入途径,由口鼻而入侵人体,先犯手太阴肺。

【原文】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如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借,反致慌张矣。

(8)(二)邪在肺卫【原文】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2)提要:温邪在表治法:辛凉轻剂温病挟风、挟湿的治法用药(三)邪入营血【原文】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撒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三)流连气分【原文】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

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6)(四)邪留三焦【原文】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叶天士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原文[精华] 温热论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

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

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

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

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

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证,若脉急疾~噪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中医四大经典《温病学》考试满分笔记

一、名词解释1. 逆传心包逆传心包,是温热病的发展规律,“逆传”是与“顺传”相对而言。

温热病由浅入深,顺传则传入中焦阳明气分,若不顺传中焦而是直接传入上焦心包营分,不顺传则为逆传。

因其直逼心主,病势凶险,是为逆证,故称为逆传。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72-373)2. 辛凉轻剂是治疗温热病卫分证的组方原则。

邪在卫分,选用辛散、凉轻、轻扬的药物组成方剂,以清透在表之温热邪气,使其外达而病解,故又称辛凉轻解法。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0)3. 两阳相劫温热病是外感风热邪气为患,风邪与热邪二者均为阳邪,故称为“两阳”。

风邪与热邪相摶结,则化燥而劫夺耗伤津液,使通过气化作用而敷布周身,主司人体濡润作用的津液亏损,不能上荣头面清窍。

出现口、鼻、唇、咽、舌诸官窍干燥的见症,故称为“两阳相劫”。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4. 浊邪害清外感湿热邪气,湿为阴邪,秽浊黏腻,故称为“浊邪”。

热为阳邪,蒸腾开泄,湿热郁蒸,上蒙清窍,遏阻清阳,则出现头重痛如裹,昏瞀,眩晕,鼻塞,耳聋等清窍壅塞不利的见证,故称为“浊邪害清”。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81-382)5. 战汗战汗,一般发生在气分证第六、七日左右,“战”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战汗的病机是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相峙,激烈交争而战;一是指战汗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周身战慄,甚至四肢厥冷,脉沉伏不出。

寒战过后,继则全身大汗,故称战汗。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0)6. 分消走泄“分消”,是指用祛除湿热邪气的药物,使三焦湿热分道而消。

“走泄”,是指用流动、行气之品以宣畅气机,气行则湿走,从而达到行气化湿,宣泄湿热的目的。

所谓分消走泄,即指用祛除三焦湿热,理气行滞的药物,以行气祛湿,从而使留滞三焦气分的湿热邪气分道而消,得以宣泄。

(《中医经典必读释义》P394)7.透热转气透热转气,是温热病营分证的治法。

是指在清营养阴的同时,配入清泄气热,宣畅气机之品,开通门径,给营分热邪以出路,使营分热邪外达,透转气分而解。

浅谈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

浅谈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

浅谈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叶天士是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精于温病及内伤杂病,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创造性的提出了温病卫气营血辩证理论体系,并总结和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对温病学的发展做出来重大的贡献。

(一)创立卫气营血辩证,确立了外感温病的治疗大法。

叶天士在其著作《外感温热篇》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

辩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又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明确指出温病的病因病机、感邪途径、发病部位以及与伤寒在治法上的不同,同时揭示出温病由卫到气,自营入血,由表入里,自浅入深发展变化的规律。

叶氏实际上借用“内径”中关于卫、气、营、血四种物质的分布、功能不同而又密切相关的生理概念,将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分为由浅入深传变的四个阶段。

温热病邪由卫分→气分→营分→血分,说明病情逐渐加重,卫气营血辩证就其病位及层次、病变发展趋势而言,卫分证主表,邪在肺在皮毛,为外感温热病的开始阶段;气分证主里,病在胸、膈、胃、肠、胆等脏腑,为邪正斗争的亢盛期;营分证为邪热陷入心营,病在心与心包络,病情深重;血分证则是病变的后期,邪热已经深入心、肝、肾等脏,重在耗血、动血,病情更为严重。

1,卫分证卫分证是指温热病邪侵袭肌肤,卫气功能失调,肺失宣降,以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为主要表现的表热证候,其治疗原则是“在卫汗之可也”,也就是说可以用发汗的方法治疗,在这里,“汗”并非辛温发汗,而是用辛凉透解之品使邪从外解。

2,气分证气分证是指温热病邪内传脏腑,正盛邪炽,阳热亢盛所表现的里实证候,由于邪入气分,正邪交争,呈现一派阳热之象,根据邪热侵犯肺、胸膈、胃肠、胆等脏腑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其中以阳明热盛为最常见,所以治疗当选用寒凉药物清泄里热。

因为气分证多由卫分证发展而来,若卫分证未罢,过早用大寒清气则反易于寒凝郁遏,使表闭而邪气不能疏散,故叶氏又特别强调“到气方可清气”。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

的阶段,所以统称为“首先犯肺”。 “逆传心包”一句,指出了温病 的发展规律。“逆传”是与“顺传” 相对而言。顺传,是指温热邪气自上 焦太阴卫分传入太阴气分,进而传入 中焦阳明气分,见足阳明胃无形热盛, 以高热恶热,蒸蒸汗出,渴欲冷饮, 脉浮洪为主症。如果高热不解,津液 耗伤,导致大肠燥热,燥屎内结,形 成手阳明大肠腑有形热结,
无论是卫外失司,还是肺失宣降,其 邪气仅在口、鼻、皮毛或经络而已, 并未深入肺脏,都属表证范畴,称为 邪在肺卫,是卫分证。如果表证不解, 热邪入里,循手太阴肺经而深入肺脏, 导致热邪壅肺,以高热,喘咳为主症, 则属肺的气分证。也就是说,肺系的 病变根据其浅深轻重的不同,有太阴 (肺)卫分和太阴(肺)气分之别, 但二者均属“温邪上受”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
前十条阐释
主讲人 王洪京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桂,字天士,号 香岩,被后世尊称为温病学派的创始 人,他有关温病学的论述最早见于 《续选临证指南医案》,于公元1775 年刊行,又被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 英收入他所著的《温热经纬》一书中, 题名为《叶香岩外感温热篇》,简称 《外感温热篇》,分为36条。
血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温热邪气侵 袭人体,首先引起人体的卫外功能障 碍而发生卫分证。进而向里发展,影 响脏腑功能而导致气分证。卫分证与 气分证都是人体功能活动障碍的病变, 而卫分证是气分证的轻浅阶段,二者 虽有浅深轻重的区别,但并无本质的 不同。温热邪气深入血脉,损伤人体 营养物质,轻则消耗血中津液,称为 营分证,重则损伤血液,
在本条中,叶天士重点在于论述 “首先犯肺”与“逆传心包”,所以他 对卫气营血辨证与脏腑关系的分析也落 实在肺与心两脏。“肺主气属卫”,是 说肺有主一身之气的生理功能,如果热 邪壅肺,导致肺主气功能障碍的病变, 就是气分证。这句话中的“属”字,依 文意是统属的意思,引申为包括。“属 卫”,是指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包括宣 发卫阳,抵御外邪,保卫人体,因此肺 的病变也

温病考试重点

温病考试重点

原文部分《温热论》(叶天士)主要学术思想:第一、阐明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指出了温病的病因、感邪途径及传变形式,并进一步明确了温病和伤寒的区别。

第二、创立卫气营血学说作为温病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明确了温病的证治规律。

第三、丰富和发展了温病诊断学的内容,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pei等。

第四、论述了妇人温病的证治特点,丰富了中医妇科学的内容。

背诵:原文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原文2]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

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名词解释:两阳相劫:风与温热俱属阳邪(两阳),风与温热相结合为病,风火交炽,势必劫烁津液,而出现清窍干燥等症。

浊邪害清:湿浊与热邪相合,湿热蕴蒸而蒙蔽于上,清窍壅塞,临床上可见耳聋,鼻塞、头目昏眩等症。

《湿热病篇》《湿热病篇》主要内容:1.湿热病的发病多先内伤而生湿,必内外合邪而致病,初起即见里证,甚少单纯的表证。

2.阐明了湿热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变重心在脾胃,常引起厥阴(肝)、少阳(胆)的变证。

3.精辟地概括湿热病邪“蒙上、流下、上闭、下壅”以及闭阻三焦的特点,提出湿热病当从三焦辨证,治疗当立足分解湿热,分利三焦。

4.创造了湿热病瘥后调理的辨治方法,使湿热病的辨治体系更臻完善。

湿热病提纲(背诵)[原文]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

名词解释:阴湿—湿未化燥,湿邪伤表,郁遏卫阳,证见恶寒而不发热,症以湿象偏著者为阴湿。

阳湿—湿已化热,见症以热象明显者则为阳湿。

章虚谷曰:“以其恶寒少而发热多,故为阳湿也。

主客浑受:源于吴又可《温疫论》“主客交病”。

“主”指人体营血,“客”指病邪。

指久病正虚,湿热之邪久留与人身营血相混而形成络脉凝瘀的一种病理状态吴瑭《温病条辨》湿温病初起有三大禁忌:1、禁汗:若见恶寒头痛,身重疼痛,误认为伤寒而用辛温发汗之药,则会耗伤心阳,湿浊随辛温之品上蒙清窍,可致神昏、耳聋、目闭等症。

一文读懂伤寒和温病的本质区别,终结千年寒温之争的燮理焦腠境

一文读懂伤寒和温病的本质区别,终结千年寒温之争的燮理焦腠境

一文读懂伤寒和温病的本质区别,终结千年寒温之争的燮理焦腠境经方六重境中的燮理焦腠境,焦腠指的是三焦腠理,三焦虽然遍布人体,大而无外,细而无内,但三焦本身是属于手经的范畴。

伤寒与足经的关系最为密切,而手经与温病的关系最为密切。

《温病条辨》将所有温病按上、中、下三焦分类,《温热论》则将温病按卫气营血辨证,但二者均认为温病以侵犯手经为主,而伤寒以侵犯足经为主。

上焦温病最典型者为风温,风温之邪从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而肺和心包都属于手经。

中焦温病,主要还是针对脾胃的治疗,重点还是阳明和太阴的问题,属燥热的借用《伤寒论》的白虎和承气类方,属湿热和寒湿的从太阴论治,但中焦温病和伤寒阳明太阴病的治疗同中有异,细节之处,不可不注意。

下焦温病,多及于肝肾,它其实更多出现的是一些伤寒足厥阴足少阴病病的热化证。

另一方面《黄帝内经》里的六经热病,与《伤寒论》中的六经辨证不同,里面有好多描述是现代温病的表现。

但现代温病,特别是初起阶段,重在从手经立论,《黄帝内经》中的六经热病,则从足经立论,这是二者的区别。

那么温病和伤寒在治疗上有什么区别呢?很明显,如果是肺系温病,相当于病邪从口鼻而入,直接侵犯的是肺和肺系,这和伤寒从太阳之表而入完全不同。

内经、伤寒、温热论温病的定义不完全相同伤寒太阳病,从提纲“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能看出伤寒的病邪主要是从表而入,症状以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部位项背和体表为主。

而根据《温病条辨》,上焦温病的提纲是“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曰温病。

”可见,上焦温病,外邪并非通过体表入侵,更不不经过太阳经发为太阳病,而是从口鼻而入,直接侵犯肺系和肺。

其表现都是温热之邪犯肺以后影响肺的宣发肃降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即使有轻微的表卫不和的表现如微恶风寒,也是因为外邪袭肺以后,因肺主皮毛而产生的连带反应,和伤寒病位就在太阳体表有本质的区别。

《金匮钩玄》卷第一温病

《金匮钩玄》卷第一温病

《金匮钩玄》卷第一温病温病众人病一般者是也。

又谓之天行时疫。

有三法∶宜补、宜降、宜散。

又方∶大黄黄芩黄连人参桔梗防风苍术滑石香附人中黄上为末,神曲为丸。

每服五七十丸。

分气血痰作汤使∶气虚,四君子汤;血虚,四物汤;痰多,二陈汤送下。

如热甚者,可用童子小便送下。

大头天行病,东垣有方∶羌活酒芩大黄(酒蒸)冬温为病,非其时而有其气者。

冬时君子当闭藏,而反发泄于外。

专用补药带表。

又方∶以竹筒两头留节,中作一窍,纳甘草于中,仍以竹木钉闭窍,于大粪缸中浸一月,取出晒干,专治疫毒。

[wēn bìng]温病感受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

又称温热病。

属广义伤寒范畴。

以发热、热象偏盛(舌象、脉象、便溺等热的征象)、易化燥伤阴为临床主要表现。

简介温病包括范围很广,一般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都属于温病的范围。

例如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温毒等。

温病属常见病,其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大多起病急骤、传变较快,且多数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流行性。

温病的治疗,应以清热存阴为基本原则。

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了温病的名称以及有关证候、病因、脉象和治疗原则的记载。

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指出温病初起“发热而渴,不恶寒”的特点,书中不少处方如白虎汤、诸承气汤等,实为后世温病治法的基础。

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温病学未能摆脱伏寒化温和伤寒学说体系的束缚,因此在理论上和临床上都没有重大突破。

金代刘河间率先提出“六气皆能化火”、“六经传受,自始至终,皆是热证”的观点,并倡导温热病初起用辛凉解表的方法。

明代王履《医经溯洄集》进一步把温病从概念、发病机理和治法上与伤寒明确区分,指出:温病不得和伤寒混称,其治法以清里热为主。

明代吴又可《温疫论》认为温疫的病因是一种戾气,无论老幼强弱,触者即病;受邪途径是自口鼻而入;治疗则以疏利为主。

这些认识对于温病学形成新的理论体系有着极大的影响。

迨至清代,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和方法,阐明了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和伤寒的区别,把温病学说推向了新的高度,丰富了外感热病的辨证内容。

63讲外感温热篇第二条

63讲外感温热篇第二条

63讲外感温热篇第二条63讲外感温热篇第二条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啊讲了《外感温热篇》的第一条。

第一条的内容,主要是讲了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它和伤寒辨治的异同,其中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讲的是温病发生发展规律,从文字上看,应该说它是和伤寒对照着讲的,但是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呢把伤寒略掉了。

第二段讲的是,卫气营血辨证和脏腑的关系,他是把卫气营血和脏腑结合起来辨证。

第三部分就是讲了,温病和伤寒辨治的异同,说是异同,实际上是在异,所谓同,只是营卫气血四个字同,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只是这四个字一样,实际上温病的营分证和伤寒的寒伤营不一样,温病的卫分证和伤寒的风伤卫也不一样。

温病的气分证和伤寒的太阳蓄水气化受阻也不一样。

伤寒虽然有太阳蓄血是血分证,温病也有,但是温病的血分证要比伤寒的血分证范围广得多,它主要表现为出血和伤阴,这个在伤寒里面呢没有明显的体现。

所以实际上它的在根本的治法上,病因病机上都不同。

咱们归纳一下,温病它的发生发展规律。

(图形演示2:04)温邪上受,就是包括口、鼻、皮毛。

因为皮毛归肺所主,肺在上焦,所以上受包括皮毛。

总而言之呢,温邪上受首先侵犯肺。

这个肺指的是肺系不是单指肺脏。

伤寒说犯足太阳膀胱经,在(温病)这儿他用了一个肺字,原因在哪儿?因为肺它本身既包括卫分证又包括气分证,温病是用卫气营血辨证,不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和脏腑结合起来辨,所以他首先提出来在肺系,然后又解释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就把脏腑和卫气营血联系起来。

肺系初起,邪气从口、鼻、皮毛入侵,它可以影响到手太阴肺经,进一步深入也可以影响到肺脏。

侵犯口、鼻、皮毛主要表现为卫外失司;侵犯手太阴肺经主要表现为,经气失利,肺失宣降,这么两个类型。

再进一步发展可以进入肺脏,表现为肺热炽盛。

这两个类型(卫外失司、经气失利,肺失宣降)都属于卫分证,到肺脏就属于气分证。

所以首先犯肺,实际上包括卫和气两类证候,而且(肺的卫分、气分)它们本身就有传变规律。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热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热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热病卫气营血证候的传
变规律与治疗大法
刘景源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05(003)003
【摘要】@@ 在<外感温热篇>第一至第七条中,叶天士分别择要地论述了温病卫、气、营、血4类证候的病机、临床特点及传变规律.在第八条中则以高度概括的语言,精炼地对前文加以总结,指出卫气营血四类证候的传变规律与治疗大法.从其内容来看,本条主要是对温热病而言.也可以说,本条内容突出地体现了叶天士对温热病辨治的学术思想,因而从理论上和临床上对后世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温热病的辨证
论治有着重大指导意义.他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总页数】6页(P17-22)
【作者】刘景源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热夹风与夹湿逆传营分的病机与证治 [J], 刘景源
2.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 --温热病与湿热病气分证的治法 [J], 刘景源
3.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湿热病与体质的关系及温热病与湿热病的治疗原则 [J], 刘景源
4.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J], 刘景源
5.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伤寒与温热病、湿热病传变规律的区别 [J], 刘景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叶天士用黄芩汤治温病之经验

叶天士用黄芩汤治温病之经验

叶天士用黄芩汤治温病之经验
柴中元
【期刊名称】《江苏中医》
【年(卷),期】1989(000)009
【摘要】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伏温从少阴初发证治》中尝评前人之治温病,谓诸家药法均有缺点,他认为伏温初发宜清泄里热,而用黄芩汤加豆豉、玄参,实为至当不易之法,但又以“辛凉清解,则失之肤浅”,责怪叶氏对黄芩汤治温病之经验未予应有的重视。

其实叶氏治伏温用黄芩汤与柳氏同,且加减有法,运用灵活,对今之临床,不无借鉴,故特予发掘。

一、治春温原方可用《幼科要略》说:“春温皆冬季伏邪”。

又说:“春温一证,由冬令收藏未固,昔人以冬寒内伏,藏于少阴,入春发于少阳。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柴中元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4.2
【相关文献】
1.浅论叶天士治温病的透法 [J], 黄维震
2.叶天士用麻杏甘石汤治温病经验琐谈 [J], 柴中元
3.叶天士《外感温热篇》前十条阐释--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与伤寒辨治的异同 [J], 刘景源
4.叶天士用经方治温病之经验 [J], 柴中元
5.叶天士辨治温病药用淡味规律探蕴 [J], 郭永胜;黄书婷;渠景连;李良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一)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一)

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一)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的温病学说问世,标志着温病学派的体系形成。

温病学派形成之前,基本上延用仲景《伤寒论》体系的法则治疗温病。

温病学派形成之后,在温病的治疗上,提出了一个有争论的原则问题,即仲景伤寒是否包括温病?温病与伤寒的治法各不相同,如叶天士主张伤寒治法大异,吴鞠通说:“若真能识得伤寒,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以用;若真能识得温病,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

而用仲景伤寒治疗温病的医家,则持论相反,认为仲景伤寒是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

伤寒治疗法则,可以用于治疗温病,如陆九芝等认为,“温热之病,本来于伤寒之中,而温病之方,并不在伤寒之外”。

陆渊雷认为,“近世医家,辄谓伤寒与温热相对,乃误也”。

说明在临床实践中对温病治疗的学术争鸣上,存在两大派别。

一、《伤寒论》治疗温病的分析: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素问·热论》和《难经·五十八难》所论的伤寒,均指广义伤寒,包括湿温、热病、温病在内。

仲景《伤寒论》,是继承《内经》、《难经》关于伤寒的含义而写成的。

因此,仲景《伤寒论》是指广义伤寒而言,仲景在太阳篇中将表证分为三类,分别论述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其本身也说明了《伤寒论》为广义伤寒。

既然仲景伤寒包括温病,那么如何运用伤寒治疗温病?根据陆九芝、曹颖甫、张锡纯等许多医家和临床实践和经验体会,大体上可概括如下:太阳病,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发热口渴、脉浮等,里热轻者用葛根连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里热偏重者,用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

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脉弦等,用小柴胡汤;兼阳明里结者,用大胡柴汤阳明病。

阳明实热内盛,证见大热、大渴、大出汗、脉洪大者,用白虎汤;兼伤气伤津者用白虎加人参汤;胸中郁热者用栀子豉汤;热结肠中,证见便闭不通,或腹满胀痛或神昏谵语,或抽风痉厥者,酌用三承气汤。

阳明发黄,用茵陈蒿汤或栀子柏皮汤。

温病初起与伤寒表证之鉴别

温病初起与伤寒表证之鉴别

温病初起与伤寒表证之鉴别第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者必谵语。

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脉经》和《金匮玉函经》没有“形作”二字,就是“伤寒”。

“形作伤寒”,说明不一定是伤寒,但很像伤寒,参第3条,“必恶寒、体痛、呕逆”,估计是恶寒、体痛的表现。

到底是不是伤寒,还得看脉。

“其脉不弦紧而弱”,康平本的“紧”作“坚”,意思一样。

伤寒是表实证,邪正相持,互不相让,所以脉像一定是紧的。

伤寒的脉法,讲究对仗,浮与沉相对,紧与缓相对,弦与弱相对,在这一点上,胡希恕胡老讲的很好,可以参阅。

伤寒脉浮紧,“脉不弦紧”说明不是伤寒,脉“弱”,说明津液亏虚,津亏当然会渴,所以说“弱者必渴”。

康平本在此处有旁注小字“弱者发热”,有发热,有口渴,所以刘渡舟刘老等注家认为这是温病初起与伤寒表证的鉴别要点,国医大师王琦认为应该“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与辛凉解表一类的方剂”。

“被火者必谵语”,本来就津液亏虚,如果误用火攻,津液更虚,胃中水竭,燥热扰心,必发谵语。

“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康平本断句为:“弱者发热,脉浮者解之,当汗出愈”。

吴谦在《医宗金鉴》中说:“三'弱’字,当俱是'数’字,若是'弱’字,热从何有”?他的问题值得商榷。

《伤寒论平脉法》:“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脉弱主热,是可以发热的。

“脉浮者解之”,脉弱加脉浮就是脉浮弱,说明病在表,参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参45条:“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汤也是温病第一方,出现脉浮弱可以用桂枝汤解之,汗出营卫和而愈。

但是,如果只是脉弱,不“浮”,说明不一定是外感病,也可能是李东垣说的“劳倦内伤”发热,“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的阴虚发热,就不能“解之”,而是要温补,治以补中益气汤。

第114条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清血,名为火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 是气 分 证 的轻 浅 阶 段 ,二 者虽 有 浅 深 轻重 的 区别 ,但 并无 本 质 上 的 不同。 温 热 邪气 深 入血 脉 , 损 伤 人体 营 养物 质 , 轻 则 消 耗 血 中津 液 , 是 为
中所云 : “ 温 病 始 从 上受 ,病 在 卫 分 , 得
从外解 , 则不传矣。第四章 ( 指本篇第十
清代 著 名 医学 家 叶 桂 ( 字天士 , 号 香岩 ) 有关温病学 的论述 , 收 入 清 代 王
感 寒 邪所 导致 的伤 寒病 从 病 因 上严 格 地
区别 开来 。
景 文 随于 舟 中 , 记 录 其 口授 而 成 文 。既 为 笔 记 ,于 记 录 中难 免 有 省 略 删 减 之 处 。因本 段 重点 在 于 记 录 叶 氏 对温 病 发 生 发 展规 律 的论 述 , 故 将 有 关 与 伤 寒 对 比 鉴 别 的 内容 删 去 未 录 , 因而略去 “ 寒 邪 下 受 ”之 句 , 也 未 必 无 其可 能 。 细 考 此 “ 温 邪 上 受 ”4字 ,含 义 殊 深 ,颇 耐 寻 味, 由此 更 可 以 悟 出古 人 “ 于 无文 处 求
文 ”之 论 确 实发 人 深 省 。
士雄 ( 字盂英 ) 所 著 《温 热 经 纬 》 一 书 中, 题 名为《 外 感 温 热 篇 》, 分为 3 7条 。 此 篇 充分 反 映 了 叶天 士 对 温病 学 理论 的 建 树 和辨 证论 治 的实 践 经验 ,对 后世 有
重 大 指 导 意义 。 尤 其 是 篇 中 的 l至 l 0 条, 集 中体 现 了 叶天 士 的学 术 思 想 , 为研 究温 病 学所 必读 。
“ 上 受 ”二 字 指 出 了 温热 邪 气 侵 入
人 体 的途 径 。其 “ 上” 字 含 义有 二 : 一 是 指 温 邪袭 人 , 自口 、 鼻 而入 , 口、 鼻 皆在 人
体 上 部 ;二是 指 肺 开 窍 于鼻 ,肺 气 通 于
口、 鼻, 且肺 合 皮 毛 , 温热邪气 自口、 鼻、
营 分证 ,重 则损 伤 血 液 ,是 为 血分 证。 营分 证 是血 分 证 的轻 浅阶 段 , 其 与 血 分证 虽 有程 度 轻 重之 差 ,但 无
本 质上 的 不 同 。
温 热 邪 气 既 不 外解 , 义不 顺 传 中 、 下焦 ,
则 往往 出现 逆 传 心包 的 险证 。 因肺 与 心 包 同居上 焦 胸 中 ,故肺 系温 热邪 气 最 易 传 人 心包 。 其传 变形 式 有两 种 : 一是 太 阴
肺, 逆 传心 包 ” 一 句 。虽 仅 l 2个 字 , 却 论 述了4 个 方 面 的 问题 , 即: 指 出 了温 病 的
病因、 侵 入途 径 、 初起 病 变 部 位 和 发展 规 律等。 “ 温 邪 ”二 字 明 确 地 提 出 了 温病 的 致 病 因素 是 温 热 邪气 ,这 就把 温病 与 外
条) 云, 不从外解 , 必致里结 , 是 南上 焦 气分 , 以及中 、 下二 焦 者 为顺 传 ”。 如 果
条所云 : “ 或 平 素 心 虚 有 痰 ,外 热 一
陷 ,里络 就 闭 ”。冈 其证 既 有 营 阴不 足, 义有痰热蒙蔽 , 故以身热灼 手 、 痰 壅气 粗 、 神 昏谵语 或 昏愦 不 语 、 四肢 厥
纲领 ,从 而 为 温病 学 说 的形 成提 供 了 实
践 依 据并 奠 定 了理 论 基础 。他 说 : “ 温 邪
其 性下行 , 收 引凝滞 , 故 寒 邪 袭 人 始 从 下受 , 先侵 袭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 温 病 与 伤
寒 病 因有 温 邪 与 寒 邪 之 分 , 发 病 初 起 有 上 受 与 下受 之 别 , 其 病 机 与 治 法 亦 不 相 同 ,故 叶 氏在 本 条 最 后 强 调 指 出 :“ 辨
推 断 其 当与 “ 寒 邪下 受 ” 相 对 而 言 无 疑 ,则 其 与 伤 寒 鉴别 之 意 已 在 其 中矣 。 另外 , 据 传 《外感 温 热 篇 》 并 非 叶 氏手
著, 乃叶氏游 太湖洞庭 山时 , 其 门 人 顾
其 以高 热 、喘 咳为 主症 ,则 属肺 的气 分 证 。也 就 是说 , 肺 系 的病 变 , 根据 其 浅 深
冈1
温病 顺传 与 逆 传 规 律
行 于 经脉 之 中的 营养 物 质 ,而 营 是 血 中之津 液 。 可 以说 , 营是 血 的一部 分。 一般 来 说 , 温 热 邪 气侵 袭人 体首
先 引 起卫 外 功能 的 障 碍 ,是 为卫分 证, 进 而 向里 发 展 , 影响脏腑功能 , 即为气 分 证 。卫 分 证 和气 分 证都 是
气 不 利 ,从 而 引起 肺 失宣 降 , 以咳 为主 症 。无论 是 卫 外失 司 , 还 是肺 失 宣 降 , 其
邪气 仅在 口、 鼻、 皮毛或经络 而已 , 并未
深 入 肺脏 , 故均属表证 , 称为邪在肺卫 , 乃 卫分 证 。若 表证 不 解 , 热 邪入 里 , 必循
手 太 阴肺经 而 深入 肺 脏 , 导 致热 邪 壅肺 ,
皮 毛 而入 ,皆 导致 肺 的 卫外 功 能失 常 而 发 生 表证 。 因手 太 阴 肺经 在人 体 上部 , 故 肺 卫病 变 日 “ 上受 ”。 “ 温 邪 上受 ”4字 , 不 仅 是 讲 温 病 伤 寒 做 了 鉴 别 。 温 为 阳邪 , 其性 上行 , 升 散 开
心 阴被 劫 。 温 热 邪气 一 旦逆 传心 包 , 则
灼伤心阴 , 导致 营 阴不 足 。 此外 ,“ 逆
沉 实有 力为 主症 。 若 中焦燥 热 不 解 , 伤 灼
真阴, 消 耗肝 血 肾 精 , 则 町进 而 深入 下 焦
血分, 而 成 真 阴耗 损之 证 , 甚 则 导致 水 不 7 - 甬木 , 虚 风 内动 。 正如 王孟英 在 本 条按 语
上受 , 首先 犯 肺 , 逆传心包。 肺 主气 属 卫 ,
心主 血 属营 。 辨 营卫 气血 虽 与伤 寒 同 , 若 论治法 , 则 与 伤 寒大 异 也 ” 。 本 条 内容 可
分 为 3段 。
温热 邪 气 侵 袭 人 体 首 先 导致 肺 系 病变 , 故称 “ 首 先 犯肺 ”。 肺 系病 变 可分 为两 个 阶段 : 初起 温 热邪 气侵 袭 口 、 鼻、 皮毛 , 导 致 肺 的卫外 失 司 , 其 以发热 、 微 恶 风寒 为
毛而 入 , 先 侵 袭 手 太 阴肺 经 。 寒为阴邪 ,
为 中心 ,通 过 经络 与 其 相表 里 之腑 及 体 表 的组织 器 官 相联 系 的功 能系 统 。 肺系 , 即 是 以肺 脏 为 中心 , 通 过手 太 阴肺 经 , 与
体 表的 口、 鼻、 皮 毛 相 联 系 的一 个 系统 。
维普资讯
Di s t a n c e Edu c a t i o n S c h o o l 3 , a r d
叶天士 《 外感温热篇 》 前十条阐释
温病 的发 生发 展 规 律 与 伤 寒 辨 治 的异 同
北 京 中医药 大学 刘景 源 ( 北京 1 0 0 0 2 9)
温病 就 其 病 变性 质 而 言 ,可分 为 温
热 病 与 湿 热 病 两 大类 别 。 叶天 士 在 《 外
“ 首 先 犯 肺 ”一 句 指 出 了温 病 初 起
的病 变 部 位 。其 “ 犯 肺 ”不 是 单纯 指 肺
脏, 应 是指 肺 系而 言 。 从 中医学 的整体 观
念 出发 , 五 脏不 是 孤 立 的脏 器 , 而是 以脏
传人 中 焦阳 明气 分 , 见 足 阳明 胃经无 形热 盛 , 以 高热 恶 热 、 蒸 蒸 汗 、 大 渴饮 冷 、脉 象 洪 数 为 主症 。若 高热 不 解, 津 液 耗伤 , 导致 大 肠 燥 热 , 燥 屎 内结 , 则 为手 阳明 大肠 腑 有 形热 结 ,其 以 日晡 潮热 、 手 足撼然 汗 、 腹 满痛拒按 、 大 便 秘结 、 舌红起芒刺 、 苔黄燥甚或焦燥 、 脉 导致 “ 逆传 心 包 ”的原 因有 三 : 一 为心 气或 心 阴 素亏 ;一 为温热 邪气 猖 獗; 一 为 误 用辛 温 解 表药 物 , 使心气 、 说, 卫 气是气 的一 部分 。 营 和 血都 是
感 温热篇 》 第一 条中 , 重 点 论 述 了 温 热
病 。他 以精 练 的语 言 高 度概 括 了温 病 的 发生 发 展规 律 及 其 与 伤 寒 辨 治 的异 同 , 并 提 出 了卫 气 营血 辨 证 做 为 温病 的辨 证
泄, 故 温邪袭人 始从上受 , 由 口、 鼻、 皮
主症 ; 或 因邪 气侵 袭 , 导致 手 太 阴肺 经 经
营卫气血 虽与伤 寒 同, 若论治 法 , 则 与
伤 寒 大 异 也 ”。 由此 句 也 可 以 看 出 , 叶
1 温病 的 发 生 发 展 规 律
本段 即原文 中 “ 温 邪上受 , 首 先 犯
氏 对 温病 与伤 寒 之 鉴 别 是 非常 重 视 的 , 他既然 提出二 者治法 “ 大 异 也 ”, 那 么 对 其 病 因 及 发 病 之 区 别 就 不 可 能 不 加 以论 述 。本 条 虽 未 明确 提 出 “ 寒 邪 下 受 ”之 论 , 但视其 “ 温 邪 上 受 ”之 说 , 可
轻重 之不 同 , 有太 阴 ( 肺 ) 卫 分 和 太 阴
鍪2 0 0 4 年 1 1 月 第 1 1 期第 2 卷
维普资讯
Di s t a n c e Ed u c a t i o n S c h o o l y a r d
受 ” 的 阶 段故 统 称 为 冁 “ 上l 黼如 下 f
起 来分 析 , 因肺 主宣 发 , 上通 口、 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