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病条辫》和《伤寒论》的关系

合集下载

温病条辨读后感

温病条辨读后感

温病条辨读后感《温病条辨》是中国古代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前身,由张仲景所撰写。

《温病条辨》对温热型疾病的分类辨析、病因病机的论述以及治疗原则的阐述都有相当深入的研究和总结。

通过阅读《温病条辨》,我深感古代医学的智慧和博大精深,也意识到古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对当代医学仍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以文献记载和临床实践为基础,对温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释。

作者明确指出温病的起因是外邪侵袭,通过途经和侵犯经络传至脏腑,使人发生各种病理变化。

其中,外邪主要包括风寒、风热、湿气等,具有一定的毒性和传播能力。

而人体内的病变,主要是由于外邪与正气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所导致的。

作者还详细介绍了温病的病位、病邪、病机等方面的内容,使人们对温病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

阅读《温病条辨》让我更加了解了温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脉象等,症状的轻重和数量根据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例如,风寒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恶寒,身体酸痛,病情轻微;而风热病的主要症状是高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病情严重。

在诊断方面,作者强调了观察病人舌苔和脉象的重要性,并根据舌苔的颜色、形态和脉象的弦数、浮沉等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判断。

这些临床观察和诊断方法,对于准确判断病情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病条辨》还对温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陈述。

温病的治疗原则主要是祛邪和扶正、解表和泻火,这是古代医学治疗温病的基本原则。

作者详细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治疗方法,如辛凉解表、清热泻火、苦寒下降等,这些方法都是通过疏风解表、清热凉血、泻火酸甘等途径来达到治疗温病的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治疗方法中强调了个体差异,提出了因人而异的治疗原则,这为个体化医疗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通过阅读《温病条辨》,我深刻体悟到中医医学的辨证论治思想。

在《温病条辨》中,作者通过对不同温病类型的辨认和区分,揭示了不同病机和证候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辨证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试述《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试述《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试述《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温病条辨》是一部明代温病学著作,它是由明代著名医学家丁思明所著,《温病条辨》对《伤寒论》具有重要的继承和发展。

《温病条辨》继承了《伤寒论》的基本理念;首先,它继承了《伤寒论》中根本的“风气病证”法,在犯病的前、中、后三段阶段本文拿起《伤寒论》的“风气病证”法,进行了更为复杂和准确的描述,对病症的分类也比《伤寒论》更加细致具体;
其次,《温病条辨》还继承了《伤寒论》中重要的分析病因论断方法,扩展和细化了伤寒论中讨论的“七气衰伤”以及“并伤”中“六脉证”,使得病因论断具有更强的诊断性,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病史收集;
最后,丁思明将中医术语根据西方医学的阐释,将“脉证”的概念将十分精准地表达出来,如“特变证”,“螺肝证”等,使得病警辨别更加精准、更加敏感,更为重要的是,它也使得中国传统的温病学与西方的医学理论有了一种若有似无的联系。

总之,《温病条辨》是对《伤寒论》应用诊疗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它丰富了中医诊断技术,引领中医发展,增强了温病学在中国医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也为中医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伤寒论》方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与发展探析

《伤寒论》方在《温病条辨》中的运用与发展探析

扩大经方的应用范围吴氏运用《伤寒论》方,不仅是病证病机类同者灵活运用原方,而且引而伸之,根据原方的内涵扩大了《伤寒论》方的主治范畴。

如桂枝汤,在《伤寒论》中,桂枝汤的主证是太阳中风证,凡见太阳病恶寒发热、自汗恶风、脉浮弱者可用桂枝汤发汗解表,在阳明病或太阴病中,凡有表证者,须用桂枝汤先解表再治里;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另外一个主要功效是调和营卫,在太阳中风证中用桂枝汤已经体现了桂枝汤的这一功效,在“霍乱病脉证并治”中的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此条的“身痛不休”四字说明霍乱病吐利止后仍然有表证,故用桂枝汤发汗解表以和其营卫。

而在《温病条辨》中,“上焦篇”第4条用桂枝汤,取其发汗解表的功效,“补秋燥胜气论”第3条及“中焦篇”第51条用桂枝汤,取其“小和”的功效。

但在“下焦篇”第33条用桂枝汤,吴氏明确指出:“此亦阳气素虚之体质,热邪甫退,即露阳虚。

故以桂枝汤复其阳也。

”此处用桂枝汤是取其复阳的功效,并在用量用法上强调桂芍等量,且不必啜粥再令汗出,以免再发汗伤阴损阳。

吴氏不仅扩大了桂枝汤的主治范畴,也体现了吴氏学验俱丰,用方灵活,细致周全。

又如,白虎汤在《伤寒论》中主要用于伤寒脉浮滑之里热证,在《温病条辨》中,吴氏在太阴温病、暑温病中凡见大热、大渴、大汗、脉洪大四大见症者均可用白虎汤,明确了白虎汤的主治范畴和应用指征。

白虎加人参汤在《伤寒论》中用于阳明气分热盛,见大热、大渴欲饮、脉洪大之里热伤津证;吴氏《温病条辨》中则在上、中焦病证中巧用白虎加人参汤,如“上焦篇”第8、22、26、40条中,白虎加人参汤用于太阴温病、伏暑、暑温病,症见大汗、大渴,脉见虚大而芤,或见微喘甚至鼻孔煽者,吴氏用此方明确指出其脉见芤象,示暑伤气阴,此方主要为补益气阴、扶正清暑;“中焦篇”第13条中焦证下后脉洪大而芤者,为邪热入于阳明而气阴两伤者,用白虎加人参汤以清热、补益气阴,使邪不至于随气阴两虚而陷下虚脱。

浅议温病对伤寒论的发展

浅议温病对伤寒论的发展

浅议温病对伤寒论的发展伤寒与温病,在其初期有较大区别,但是在疾病发展的后期却较为接近,正所谓始异而终同,殊途而同归。

本文主要概括了温病对《伤寒论》发展。

标签:温病;伤寒论中医温病理论是几千年来实践经验积累和总结的结晶,在防治传染病和维系中华民族健康的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温病之说,源于《内经》、《难经》。

后世温病学家在继承了《伤寒论》关于温病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更新发展了其中的内容。

《伤寒论》中病入阳明以后诸方,多可用之于温病,如白虎汤、黄连阿胶汤、竹叶石膏汤等诸多良方皆可为治温病所用,且用者甚多,并由后世温病学派如叶天士、吴鞠通演化出诸多温病良方。

现将温病对《伤寒论》发展论述概括如下[1,2]。

1指明了辨证纲要作为纲要,当有高度的概括性,反映疾病的本质和最主要症状,且区别于其他疾病的特征。

《伤寒论》第6条日:”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发热、口渴、阳热相结,不恶寒、反恶热。

这是温病的主要症状,也被后世温病学家在临床上得到验证。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说:”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

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咳,午后热甚者,名日温病”。

2 划出了临床概貌温病在实践中提出了自己发病理论,总结了辨证论治的原则,在临床辨治上在《伤寒论》基础之上进一步发展,创制出大量治疗温病行之有效的方剂。

归纳如下。

2.1邪在卫表的辨治《伤寒论》第113条:”形作伤寒,其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谵语。

弱者发热脉浮,解之当汗出愈。

”文中”形作伤寒”,乃指温病之初也有头项强,恶寒之症,但它与”伤寒”(指狭义的伤寒)不同,故脉不弦紧而弱,弱者必渴。

关于治法,《伤寒论》多以调和营卫之剂的桂枝汤为主。

温病根据卫表之证感邪有风热、暑湿、湿热、燥热的不同,具体治法又分为如下几种:①疏风泄热、即通常所说的”辛凉解表”,创造了银翘散、桑菊饮之类,如”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初起恶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论温病学对《伤寒论》下法的传承与发展

论温病学对《伤寒论》下法的传承与发展

论温病学对《伤寒论》下法的传承与发展伤寒与温病同是指外感热病,伤寒伤于寒邪,温病伤于温邪,但《伤寒论》中却包括温病在内,温病又比《伤寒论》内容全面系统。

伤寒与温病均起源于《内经》,而后汉、唐、晋历代医家在《内经》基础上,对病因学、证候学、治疗学等认识皆有较大进展。

其中张伸景《伤寒论》系统地总结了一套理,法、方、药规律,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治疗热性病的基础。

温病学到了清代,叶、吴、薛、王等集其大成,反映出祖国医学外感病的长足发展。

二者病因不同,但病理变化及治法方面却异中有同,伤寒按六经辨证,温病按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虽然名义不同,但都是针对临床证候体征,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的,并以此说明病邪传变规律,提示病变部位、性质,提出治疗原则。

一、温病学为《伤寒论》的延续和发展伤寒是温病的基础,最早见于《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害之类也。

”《难经》也记载了温病包括在伤寒之中;从辨证体系来看,伤寒以六经辨证为核心,六经学说在理论上又为温病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奠定了基础;若从方剂上看《伤寒论》中治疗温病者也不乏其例,如承气类、白虎辈、白头翁汤、黄连阿胶汤等等,根据这个学术渊源来推断伤寒实为温病的基础。

但是《伤寒论》论温不足,治方也少,它的治疗方剂仅113方,后世温病学家在治疗方剂方面则大为发展。

如对太阳温病,仲景没有设方,温病则补充辛凉解表之剂。

对阳明腑实仲景仅有三承气,对于邪实正虚者则曰“难治”、“死”,而温病却予以增补。

此外凉开三宝、复脉辈、大小定风珠,治疗湿温的三仁汤、甘露消毒丹和邪伏膜原的达原饮等方剂均弥补了治疗上的不足,已经远远超出《伤寒论》的范围,所以温病学实为《伤寒论》的延续和发展,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从《温病条辨》中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下法应用的多样化,从而更深刻体会到温病对伤寒的发展。

下法是八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伤寒论》中阳明病的治疗是以下法和清法为代表的,在其他篇中也有散在的属干下法的治疗方剂,总结起来主要有三承气、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丸)、大陷胸汤、大陷胸丸、麻子仁丸等,在八个方剂中大黄的使用率最高为8次,芒硝次之为6次,枳实为3次,厚朴、甘草、桃仁各为2次,其余为1次。

温病是伤寒论的阳明病

温病是伤寒论的阳明病

温病是伤寒论的阳明病《温病条辨》首方为桂枝汤,且桂枝用量倍于芍药,故颇受后人非议,认为目无法纪,自乱其例。

其实桂枝汤在此不但用之得当,亦证明吴鞠通精究《伤寒论》始著《温病条辨》,而温病乃《伤寒论》之阳明病也。

温病分为温热、湿温两大端。

温热病多发于“温邪上受”,温病初起,同伤寒一样,亦多见恶风寒,其原因多释为温邪郁遏卫气,卫气不得舒展卫外而恶寒。

《伤寒论》曰:“桂枝下咽,阳盛则毙。

”故虽恶寒,用桂枝汤,乃以热济热,无怪乎后人之多议也。

笔者认为,所谓温病,非温邪上受。

人居天地间,外界温度往往不及体温,温热何能为邪而伤人乎!实则温病乃阳明病,故前人多有“阳明乃发温之薮”之论。

其发病多素有内热,复感外寒之后,热气内蒸,寒邪外散,从而发为温病。

故其立法,当先疏散其外,后清宣其内。

试以两书原文述之。

《伤寒论》曰:“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

”脉迟,汗出多,责之里热,微恶寒者,责之外寒,故以桂枝汤散去外寒,而后方除其里热。

故《伤寒论》又曰:“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以白虎加人参汤清宣其内热。

《温病条辨》承《伤寒论》之旨,开卷即曰:“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

”吴氏正同《伤寒论》,以桂枝汤散其外寒,又恐其力不足,乃倍桂枝之量;风寒解后,复以银翘散清宣,然胡希恕认为其力平和,故“多汗渴甚,仍须加石膏”,又得白虎汤之义也。

不仅如此,《伤寒论》更为广博,更论述曰:“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之,过经乃可下之。

”成无几注曰:“以汗出为表未罢,故云风也。

”“须过太阳经,无表证乃可下之。

”《伤寒论》又曰:“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赵本注: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一言“此为风也”,一言“与桂枝汤”,正说明应先以桂枝汤散其外寒,方可下其燥屎也。

从《温病条辨》看吴鞠通对《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的继承与发展

从《温病条辨》看吴鞠通对《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的继承与发展

从《温病条辨》看吴鞠通对《伤寒论》半夏泻心汤的继承与发展本文通过对吴鞠通《温病条辨》关于半夏泻心汤化裁方的研究,探讨其对《伤寒论》半夏泻心汤应用的继承与发展。

吴鞠通在继承张仲景学术思想基础上,汲取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方药精华,结合自己临床感悟,将半夏泻心汤化裁后用以治疗温病,扩大了治疗范围,丰富了具体治法,升华了应用理论。

吴鞠通遣方用药,随病证而变,随立法而出,移步换形,用药灵活,精细恰当,为后人深入领悟应用《伤寒论》经方提供了启迪。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hanging decoction of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n Wu Ju-tong’s Wen Bing Tiao Bian,this article explored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of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in Shang Han Lun. Wu Ju-tong changed the Banxia Xiexin Decoction for treatment of seasonal febrile diseases,who learned ZHANG Zhong-jing’s academic thoughts,drew YE Tian-shi’s prescription essence in Lin Zheng Zhi Nan Yi An,and combined with his own clinical experience,which widened the treatment scope,enriched the specific treatment methods and sublimated its application theory. His prescription is based on changes in the disease,and the use of medicine is very flexible and appropriate,which provides the inspiration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understand the depth of application of the classical prescriptions in Shang Han Lun.Keywords:WU Ju-tong;Wen Bing Tiao Bian;Shang Han Lun;Banxia Xiexin Decoction清代医家吴鞠通《温病条辨》是温病学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典籍。

从《伤寒论》到《温病条辨》看外感病辨治的发展

从《伤寒论》到《温病条辨》看外感病辨治的发展
程 中 的一 些 趋 势 。
【 键 词 】 《 寒 论 》 《 病 条 辨 》 外 感 病 关 伤 温 作 为现 存 最 早 的 中医 临 床 医 学 经 典 著 作 之 一 ,汉 代 张 仲景 撰 用 《 问 》 《 卷 》 《 阳大 论 》 , 结 汉 代 以 前 的方 药 临床 素 、九 、阴 等 总 实践 经 验 , 成 《 寒 杂 病 论 》 书 。 中《 寒 论 》 分 详 细 论 述 著 伤 一 其 伤 部 了六 经 病 证 的 病 因 、 机 、 状 、 变及 转 归 , 第 一 部 理 、 、 病 症 传 是 法 方 、 完 备 的 医学 著作 , 中 医学 临 床 诊 治 外 感 热 病 有 纲 可 依 、 药 使 阳、 四肢 百 骸 的 联 系 与 相 互影 响 , 析 外 感 热 病 演 变 过 程 、 分 正邪 相 争 、 势 进 退 、 床表 现 、 候 特 色 、 变 部 位 、 热 趋 向 等特 病 临 证 病 寒 点 , 外 感病 归纳 为太 阳 、 明 、 阳 、 阴 、 阴 、 阴 六 病 。 六 将 阳 少 太 少 厥 经 病 各 有 提 纲 一 条 , 纲 所 揭 示 的 证 候 , 要 反 映 人 体 正 气 及体 提 主
为 “ 翼 伤 寒 ” 作 , 为 “ 《 寒 论 》 不 足 , 为 自立 门户 , 羽 之 实 补 伤 之 非 以
逞 己功 也 ” 。
《 伤寒 论 》 中所 提 及 的外 感 病 包 括 伤 寒 、 中风 、 病 、 病 、 温 痉 湿
病、 中喝 等 , 综 观 全 书 , 风 寒 邪 气伤 人 为 主 的 伤寒 、 风 病 才 但 以 中 是 仲景 论 述 的主 轴 。从 汉 至 清 , 随着 社 会 的不 断 发 展 , 市 人 口 城 的 逐渐 增 加 , 陆 交 通 的 日益 发达 , 会 环 境 的 动 荡 及 战 乱 的 频 水 社 繁 , 性 病 流 行 的 机 会 和 种类 均有 增 加 , 社 会 经 济 文 化 的 进 步 热 而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

浅谈伤寒和温病的关系摘要:《伤寒论》是祖国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为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

是书渊源于《内经》、《难经》。

仲景自序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

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

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

本文主要浅谈笔者对二者区别和联系的认识。

关键词:伤寒论、伤寒、温病、关系正文:《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医著。

而温病学的发展是在《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证治基础上建立的。

《伤寒论》所创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及其治疗外感病的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以及扶正祛邪、治未病等治疗思想,对温病学治法理论及治疗方法的完善与发展影响深远。

1.伤寒与温病的区别伤寒与温病发生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混淆了伤寒广义与狭义的含义。

《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这里把所有的外感热病都归于伤寒,属广义伤寒,温病也不例外。

《难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这里把伤寒分为五类,五类中又有伤寒。

前者伤寒为广义伤寒、湿温、热病、温病都属其中。

后者伤寒为狭义伤寒,与湿温、热病、温病并列。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很明确地提出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可见仲景所论伤寒也是广义伤寒。

由此得出,广义伤寒包括温病,二者是隶属关系,狭义伤寒则不同于温病,二者是并列关系。

2.伤寒与温病的联系伤寒和温病尽管在诸多方面认识不同,但是两者并不是对立的,二者的联系也是千丝万缕的。

从历史渊源来看,二者的基本理论基础是以脏腑、经络为核心,均源于《内经》和《难经》,所以是同源异流。

从温病的发展和形成可以看出,伤寒是温病发展的基础,正如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其凡例第一条所说:“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

从口渴辨治看《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从口渴辨治看《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吴鞠通所 言 “ 火 烁 津 液故 口渴 ” , 此 为 口 渴 最 主 要 的 原 因
《 温病条辨》 与《 伤寒论》 都多 次使用 白虎汤加减 治疗 口 渴。《 伤寒论》 以白虎 加人 参汤治 疗 口渴 , 《 温 病条 辨》 在此
基础上将 白虎汤 、 白虎加苍术汤也应用 于 口渴的治疗 。在 白 虎汤类方 的变化应 用中 , 吴鞠通不仅将其运用在 中焦阳明温 病之 中 , 当上焦太阴温病邪热较盛 时也 以辛 凉重剂 白虎汤治

学 术 论 坛

从 口渴 辨 治看《 温病条 辨》 对《 伤寒论》 的继 承 与发 展
陈曦 朱章 志
【 摘 要】 口渴是《 温病条辨》 与《 伤寒论》 中辨证 的重要 依据之一 。从 口渴辨治 的角度看《 伤寒 论》 对《 温病条辨》 产生的影响 , 了解吴鞠通对伤寒学说 的继 承与发展 , 在继 承 的基础上 师古而不 拘 于津液不 能润
泽 口咽所致 . 其主要分为津液不足与津液输布失常两 类。二 者 即可单独 出现 , 又可相互影响 、 同时出现。
2 . 1 津液 不 足
3 从 辨证 选 方 看继 承 与 发 展
《 温病条辨》 治疗 口渴 时 运 用 经 方 原 方 达 1 O方 , 化 裁 应
津液上潮 于 口, 亦 可 出现 口渴 。
1 《 伤寒论》 与《 温病条辨》 辨治 口渴
口渴是《 伤寒论 》 中许 多病证 辨 治 的要点 , 在 五 十余条 条文 中出现 . 涉及 白虎加人参 汤 、 五苓散 、 猪苓 汤 、 大 承气汤
虽然 《 伤寒论》 与《 温 病条 辨》 的主要 病机 大致 相 同, 但
用也有 1 0首 , 其 中白虎加人参汤 、 五苓散 、 大承气汤 、 小柴 胡 汤、 茵 陈蒿汤 、 理 中丸均为《 伤寒论 》 治疗 口渴之方 。 3 . 1 白虎汤类方 的运用

《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伤寒温病仲景治法伤寒论

《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伤寒温病仲景治法伤寒论

《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伤寒温病仲景治法伤寒论《伤寒论》与温病学派治疗温病的异同徐小丽LittleLily1632190699清代叶天士、吴鞠通等的温病学说问世,标志着温病学派的体系形成。

温病学派形成之前,基本上延用仲景《伤寒论》体系的法则治疗温病。

温病学派形成之后,在温病的治疗上,提出了一个有争论的原则问题,即仲景伤寒是否包括温病?温病与伤寒的治法各不相同,如叶天士主张伤寒治法大异,吴鞠通说:“若真能识得伤寒,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以用;若真能识得温病,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

而用仲景伤寒治疗温病的医家,则持论相反,认为仲景伤寒是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

伤寒治疗法则,可以用于治疗温病,如陆九芝等认为,“温热之病,本来于伤寒之中,而温病之方,并不在伤寒之外”。

陆渊雷认为,“近世医家,辄谓伤寒与温热相对,乃误也”。

说明在临床实践中对温病治疗的学术争鸣上,存在两大派别。

一、《伤寒论》治疗温病的分析:伤寒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包括温病在内,《素问·热论》和《难经·五十八难》所论的伤寒,均指广义伤寒,包括湿温、热病、温病在内。

仲景《伤寒论》,是继承《内经》、《难经》关于伤寒的含义而写成的。

因此,仲景《伤寒论》是指广义伤寒而言,仲景在太阳篇中将表证分为三类,分别论述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其本身也说明了《伤寒论》为广义伤寒。

既然仲景伤寒包括温病,那么如何运用伤寒治疗温病?根据陆九芝、曹颖甫、张锡纯等许多医家和临床实践和经验体会,大体上可概括如下:太阳病,证见发热重、恶寒轻、发热口渴、脉浮等,里热轻者用葛根连汤、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里热偏重者,用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

少阳病症见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脉弦等,用小柴胡汤;兼阳明里结者,用大胡柴汤阳明病。

阳明实热内盛,证见大热、大渴、大出汗、脉洪大者,用白虎汤;兼伤气伤津者用白虎加人参汤;胸中郁热者用栀子豉汤;热结肠中,证见便闭不通,或腹满胀痛或神昏谵语,或抽风痉厥者,酌用三承气汤。

从存津液理论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传承关系

从存津液理论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传承关系

从存津液理论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传承关系作者:王琴琴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7年第09期[摘要]吴瑭在《温病条辨》继承《伤寒论》中存津液理论,同时结合温病特点和三焦辨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真正形成了存津液的理论体系。

《温病条辨》大量引用《伤寒论》中的方药,并结合历代医家的方药和吴瑭个人的临床实践,总结了更多的方药和治疗方法,进一步补充完善《伤寒论》的养阴学说体系。

[关键词]《温病条辨》;《伤寒论》;存津液中医在外感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主要存在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两种不同的认识。

伤寒学派由张仲景《伤寒论》发展而来,认为一切外感热病都属于伤寒,“凡伤寒有五,传入阳明遂成温病”;温病学派由吴瑭《温病条辨》申发完善,认为伤寒、温病应当有所区分,不能混治,“大江以南病温者多,病寒者少,投以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诸法,以致死亡接踵”。

但温病论和伤寒论存在着紧密的脉络关系,吴瑭自称《温病条辨》是为了“羽翼伤寒”,温病论实际上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代表了临床中医辨证的进步与发展。

本文从存津液理论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传承关系。

1存津液的理论基础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稀为津,浓稠为液,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

《读医随笔》中言“津之用为最大也。

内之脏腑筋骨,外之皮肤毫毛,即夫精也、血也、液也,莫不赖津濡之,乃能各成其体而不病。

津枯,则精血可枯,毛发可断。

”津液对滋养人体,营养周身,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津液发生异常,可能对人体的其他器官和机能造成严重影响,《灵枢》“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

因此存津液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固摄津液,输布津液,扶阳益气,不滥用汗、下、吐、利小便之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2《伤寒论》中的存津液理论《伤寒论》在论述伤寒病的发生和治疗中指出,伤寒病由于误汗、误吐、误下等,导致伤津耗液,通过存津液可以救其逆。

浅析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温病能不能跳出伤寒的圈子?

浅析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温病能不能跳出伤寒的圈子?

浅析伤寒与温病的关系,温病能不能跳出伤寒的圈子?《内经·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伤寒二字,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涵义。

广义的是包括所有的热病在内,狭义的是五种伤寒中之一。

对于《伤寒论》中所论的伤寒,究竟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在中医界过去和现在,一直存在着这两种不同的争论。

有的认为:《伤寒论》只是为治伤寒而设,这个伤寒,是狭义的,并不包括温病。

张仲景可能还有《温病论》,但是已经散佚了,或者说仲景只长于治伤寒,而短于治温病;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伤寒论》的伤寒,是广义的,是包括温病在内的,能治伤寒就能治温病,“后人不能出其藩篱”。

这两派的争论,相持不下,一直延续到今天,还没有统一的结论。

《伤寒论》究竟是否包括了温病?能不能治温病?这个问题,应当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从《伤寒论》的内容来看,确实是包括了温病在内的各种不同的热病。

但由于是历史上第一次总结,实践经验还不能说十分丰富,理论水平也不够十分完善。

如果用现代眼光来看待的话,对于治疗伤寒方面,是比较完善了,而对于治疗温病方面,不可否认,是不够的。

但也只能说是“不够”而已,而不能说不包括温病。

譬如从方剂来看,桂枝二越婢一汤就是一张辛凉解表的方剂;温病学中的化斑汤,就是《伤寒论》中白虎汤的加味;加减复脉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三甲复脉汤、救逆汤,都是从炙甘草汤方衍化而来;增液承气汤,就是调胃承气汤去甘草加生地、元参、麦冬;坎离既济汤,就是黄连阿胶汤加生地、甘草;椒梅汤来源于乌梅丸;凉膈散来源于栀子豉汤。

至于治则方面,举例说,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云:“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这实际来源于《伤寒论》中的芍药甘草汤、桂枝加附子汤和猪苓汤等。

因为芍药甘草汤是养津以救阴,桂枝加附子汤是止汗以救阴,而猪苓汤是利小便以退热。

这都足以说明,温病不但在方剂方面,就是理论方面,也都与《伤寒论》一脉相承。

从存津液理论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传承关系

从存津液理论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传承关系

1582017.09中医中药从存津液理论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传承关系王琴琴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计划生育服务站 甘肃省张掖市 734000【摘 要】吴瑭在《温病条辨》继承《伤寒论》中存津液理论,同时结合温病特点和三焦辨证进一步完善和丰富,真正形成了存津液的理论体系。

《温病条辨》大量引用《伤寒论》中的方药,并结合历代医家的方药和吴瑭个人的临床实践,总结了更多的方药和治疗方法,进一步补充完善《伤寒论》的养阴学说体系。

【关键词】《温病条辨》;《伤寒论》;存津液中医在外感病的诊断和治疗上,主要存在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两种不同的认识。

伤寒学派由张仲景《伤寒论》发展而来,认为一切外感热病都属于伤寒,“凡伤寒有五,传入阳明遂成温病”[1];温病学派由吴瑭《温病条辨》申发完善,认为伤寒、温病应当有所区分,不能混治,“大江以南病温者多,病寒者少,投以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诸法,以致死亡接踵”[2]。

但温病论和伤寒论存在着紧密的脉络关系,吴瑭自称《温病条辨》是为了“羽翼伤寒”,温病论实际上是对伤寒论的继承和发展,代表了临床中医辨证的进步与发展。

本文从存津液理论探讨《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传承关系。

1 存津液的理论基础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清稀为津,浓稠为液,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内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和代谢产物中的尿、汗、泪等[3]。

《读医随笔》中言“津之用为最大也。

内之脏腑筋骨,外之皮肤毫毛,即夫精也、血也、液也,莫不赖津濡之,乃能各成其体而不病。

津枯,则精血可枯,毛发可断。

”津液对滋养人体,营养周身,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4]。

如果津液发生异常,可能对人体的其他器官和机能造成严重影响,《灵枢》“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脑髓消,胫酸,耳数鸣”,“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

因此存津液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固摄津液,输布津液,扶阳益气,不滥用汗、下、吐、利小便之法,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温病与伤寒的联系

温病与伤寒的联系

论温病与伤寒的联系与区别摘要:《温病学》和《伤寒论》作为中医医学四大经典之二,不仅在学术思想上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更是在临床辩证用药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清代以来,随着温病学的形成和发展,在中医界围绕着对温病学的评价及其与伤寒论的关系展开争论。

伤寒论学派认为: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

而温病学派则认为:温病讲温热性外感病而伤寒讲风寒性外感,把两者对立起来。

关键词:伤寒、温病、联系、区别正文:温病学说和伤寒学说不同,它形成的年代较晚。

在《黄帝内经》虽然也提到了温病,比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又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这两篇都指出了冬天感受寒邪,春天必然要发生温病,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这两篇里都没讲,但是已经把问题提出来了,这就给后世对伏气温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温病学说形成的时期应该说是清代的中期,到现在也就200多年,是经过无数医学家的不断努力才逐步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

相反,人们对伤寒病的认识比较早,自东汉末年《伤寒论》成书,伤寒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后世对它的研究也比较深入。

《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著,是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医著。

而温病学的发展是在《伤寒论》对外感病的证治基础上建立的。

但温病从始至终都不能等同于伤寒,二者的病因、病机、治法上虽有相交之处,但伤寒并不能涵括温病。

一、温病与伤寒的联系《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一条是太阳病辨证的总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第二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这一条讲的是太阳中风的具体症状;第三条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这一条讲的是太阳伤寒的具体症状;第六条说:“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这一条讲的太阳温病的具体症状。

试论《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试论《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

试论《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与发展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无名氏不知道什么医学院摘要[目的]探讨《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两者之间的关系,找寻两者的异同,从而更全面的把握两本著作,以更好的应用于科研与临床。

[方法]从两本书的辨证方法、传变规律、治则治法及用药规律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本著作间的关系。

[结果]《温病条辨》在辨证方法、预后传变、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继承了《伤寒论》相关理论,并创立了有温病特色的学术体系,两者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结论]通过对两本书在辨证方法、预后传变、治则治法、组方用药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更加清晰的认识了两本著作在外感病辨证方面的一脉相承性与独具特色性,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外感病。

Summary:[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ory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Indications of Warm Disease", and to find out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so as to more fully grasp the two books to better apply to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Methods] From the dialectical method of two books, the law of transmission,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law of medi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ooks. [Results] The theory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inherited the theory of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in the aspects of dialectical method, prognosis, treatment and prescription, and established the academic system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brile diseas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Conclus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two methods in dialectical methods, prognosis, treatment, prescription and other methods, it is more clearthat the two writings are unique and unique in term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ex, and thus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xogenous disease.关键词伤寒论;温病条辨;辨证方法;传变规律;治则治法;用药规律;继承与发展Key words: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Criteria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Regression Law; Governance and Treatment; Drug Law;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伤寒论》作为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与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为外感病的辨治奠定了基础。

浅谈《温病条辨》上焦篇中《伤寒论》方的运用及其现代意义

浅谈《温病条辨》上焦篇中《伤寒论》方的运用及其现代意义

浅谈《温病条辨》上焦篇中《伤寒论》方的运用及其现代意义摘要】目的:探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伤寒论》方的运用及其现代意义。

方法:结合原文,及现代医家运用《伤寒论》方治疗温病之案例,探析本篇在温病学辨证理论指导下如何运用《伤寒论》方,以及《伤寒论》方治疗上焦温病的现代意义。

结果:篇中载方51首,直接引用《伤寒论》方4首,据原方化裁2首,不但扩大了《伤寒论》方的应用范围,更是极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仲景学说。

结论:探讨《伤寒论》方在治疗上焦温病中的运用,这对于拓宽经方的临床运用,继承发展仲景学说,提高中医药对于急性外感疾病、传染病的辨治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温病条辨》上焦篇;《伤寒论》;经方运用【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304-02《温病条辨》一书正系清代著名医家吴瑭所著,汲取了历代医家治疗温热病方面的理论精华,其中尤以仲景《伤寒论》为甚。

吴氏十分尊崇仲景学术,强调著书的目的是为了“羽翼伤寒”[1]。

伤寒与温病虽辨证论治理念有差异,然从证候表现到病机实质却是内在统一的。

吴氏师法仲景,谨守病机,如病证与《伤寒论》中一致,均投以原方,或据仲景原方加减化裁,或据仲景法及方自创新方。

书中以三焦辨证为纲,所载方剂约200首,本文所探讨的上焦篇载方共51首(包括《秋燥胜气论》),引用仲景经方5首,据经方化裁而来6首,经方的运用约占五分之一。

其中有4首引用《伤寒论》原方,2首据原方加减化裁,具体分析如下。

1.《温病条辨》上焦篇中引用的《伤寒论》方1.1 桂枝汤桂枝汤是《伤寒论》群方之首,有辛温解肌,调和营卫之功效[2]。

在吴氏之前,温病学家使用桂枝汤时多有化裁,盖桂枝汤属辛温之剂,用以治疗温病唯恐助里热而伤阴。

然吴氏在《温病条辨》原文中提出:“太阴风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此处引用桂枝汤原方,却未加减,只桂枝的用量与原方略有不同。

浅谈《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体质思想之异同

浅谈《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体质思想之异同

浅谈《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体质思想之异同
王方;顾星
【期刊名称】《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2006(12)3
【摘要】文章从体质与发病、体质因素与疾病的传变、体质与治疗、体质与病后调理等方面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的体质思想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对体质学说客观地、规范地研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总页数】3页(P11-12)
【关键词】《伤寒论》;《温病条辨》;体质思想
【作者】王方;顾星
【作者单位】湖南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8
【相关文献】
1.《温病条辨》中医体质思想研究 [J], 刘艳骄
2.《温病条辨》中医体质思想研究 [J], 刘艳骄
3.对《伤寒论》与《温病条辨》保津思想统一性探析 [J], 刘盛昌
4.浅谈《温病条辨》上焦篇中《伤寒论》方的运用及其现代意义 [J], 肖可舒;李家庚
5.浅谈《伤寒论》中重视体质的思想 [J], 王丽丽;孟玉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解密一:《伤寒论》和温病是对立的吗?

(12)解密一:《伤寒论》和温病是对立的吗?

(12)解密一:《伤寒论》和温病是对立的吗?解密《伤寒论》余自今日起,系列发表解密《伤寒论》的文章。

愿同道指正。

解密一:《伤寒论》和温病论是对立的吗?《伤寒论》是东汉医圣张仲景专门论述外感病的一部专著。

千余年来,一直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书籍,研究外感病的理论指导。

然除文字简奥,义理精深外,更多的学术观点并未被后人理解。

这从仲景后出现的温病学派就能足以证明:因为没能理解其学术观点,未对临床做出指导,故遇到所谓温病便无从下手,于是出现了温病学派。

果真《伤寒论》中的‘寒’仅指的是六淫中的寒邪吗?温病学派中的‘温’仅又指的是六淫中的温邪吗?让我们翻开《伤寒论》去寻找答案。

我先摘录第六条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薇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瘲。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此条显然是对温病的论述,而切是从病因·病症·病机·治法·疗效等多方面作了深层次的论述,末了还谆谆告诫后人治疗温病勿用温热伤阴之法,以免误治伤人生命。

温病是伤阴的一种外感病,宜当滋阴抗邪。

火熏是‘伤阴’的一种代表治法。

下是利水,也伤阴。

故一并禁之。

仲景既在《伤寒论》开首明确论述了‘温病’,焉有全书不论治方之理?我们再从《太阳病篇》中选几个案例分析一下。

桂枝汤证:“太阳中风,阳浮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此例,“阳浮阴弱”一语点清患者的身体是气虚,气不护阴,腠理不固,自汗而阴液外泄;本自汗出,恶风;若遇六淫,只有伤风。

故伤风后有如是症状。

桂枝汤主之,说明桂枝汤的意图是通过振奋脾气,增强脾脏的运化能力,促进阴液的供奉,以消除气虚自汗的病机。

桂枝汤何以能有这种功能呢?这要从桂枝汤的组成分析。

方中芍药·甘草·大枣为甘苦化阴之剂;桂枝·甘草又为振奋心阳专剂,心阳得振,心能生脾,脾气则振;妙在服药后又啜热稀粥一碗,使脾有物可运;如此,使所化阴液达于太阳体表,与过强的卫气相平;此为一箭双雕方剂:内疗脾气不足运化不力,阴液供奉不上;外疗太阳经经气中的气虚,护阴无力,腠理不密,自汗,风邪侵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关系
摘要: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径》,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伤寒和温病在唐宋以前基本是一致的,直到清末温病学派形成以后,就出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

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而温病学派认为伤寒与温病寒温异气,截然不同。

笔者认为,温病学派发展了伤寒论,温病学源于伤寒,并在其基础上丰富了伤寒。

关键词:温病;温病条辨;伤寒;伤寒论
正文:1.病机和辩证方面三焦与六经相须为用
《温病条辨》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创三焦辨证法, 对外感热病的病机及辨证有很大的发展和补充。

而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又有相须互用之妙:
一、病机方面:《伤寒论》六经病, 从三阳至三阴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温病条辨》三焦病由上焦至下焦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阳明病和中焦病均属里实热证, 《温病条辨》不仅完全囊括了阳明病的实热方证, 而且还补充了湿温病等内容。

《伤寒论》在三阴病重点论述了寒邪伤人阳气, 乃以救阳为急务,《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更加详细的对之进行论述并创制了鹿附汤等新方,为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极大贡献。

二、辩证方面:三焦辨证和六经辨证都是为了阐明外感热病的病理发展和指导辨证论治。

六经辨证是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对寒邪发病的病变论述较详,而三焦辩证则对外感热病中常见症候如热如营血、热闭心包、热盛动风、伤阴、动血、湿热蕴阻脾胃等加以补充。

可见《条辨》确实在病因、病机、辨证方面补充和发展了《伤寒论》。

所以, 两者在外感热病的论治上,确有相须为用之妙。

2.善于使用仲景原方加减化裁赋新义
笔者作过统计, 《温病条辨》共有206方,其中借用《伤寒论》原方的有36个,如在下焦篇中治“温病解后,脉迟,身凉如水,冷汗自出者”
用桂枝汤;其它如中焦篇所用的三承气汤、白虎汤、桅豉汤、茵陈篙汤等等,并且《温病条辨》在运用原方时也赋于了新的意义, 如将白虎汤分别用于暑温和温病下后热炽津伤之证, 用小承气汤治阳明温
病的下利澹语, 但又考虑温邪恶燥, 乃将原方大黄、积实、厚朴4﹕3﹕2的剂量比例改为5﹕1﹕2,以防积、朴之温燥伤阴。

由此可见吴氏用《伤寒论》方不是照抄照搬, 而是根据病情需要作过一番改进的。

《温病条辨》中用伤寒方进行加减化裁者有47方, 加上直接引用伤寒原方共计83方, 约占《温病条辨》206方的40%, 这就是《温病条例》继承和发展《伤寒论》的突出表现。

例如将《伤寒论》治心动悸、脉结代的炙甘草汤, 摒弃原方中不利于液亏阴伤的参、桂等温补之品, 而加入滋阴涵木的白芍化裁创制为六个具有复脉滋阴养血的新方。

如救逆汤、一甲复脉汤、二甲复脉汤等。

此外如半夏泻心汤, 原为少阳证误下伤中后, 寒热互结的痞证而设, 吴氏将其化裁后, 治疗多种
温病属寒热互结变幻成各种症候者。

可见吴氏用仲景方, 真可谓尽其推陈出新之能事。

3.精思妙悟创立治疗温病新方
吴塘鉴于《伤寒论》详于寒而略于温, 更略于温病挟湿的不足, 从而匠心独具地创立治湿温的方法和创制了许多有效新方。

其内容如下:
一、解表方面:提出“治上焦如羽”的治疗大法和创造辛凉解表方。

鉴于温病不得辛温解而本辛凉合辛温的麻杏石甘汤法,参照业案
的临床经验, 拟定了化秽解表的辛凉平剂银翘散、宣肺止咳的辛凉轻剂桑菊饮和清气保津的辛凉重剂白虎汤以治上焦病变, 颇有“举一反三”之妙用。

从而大大地补充了《伤寒论》解表法的不足。

二、清里方面:《温病条辨》不仅沿用了《伤寒论》清胃、清腼、清肠的方剂, 并对下法方证也作了许多补充。

如兼小肠热盛、小便赤痛的导赤承气汤, 兼热闭心包的牛黄承气汤, 兼肺热喘促的宣白承
气汤。

另外《伤寒论》对神昏谵语和动风痉厥等证, 均归之为阳明热甚而用承气汤, 而吴氏却精思妙悟、创制发明了清营、凉血、开窍、
息风等方药治之。

如热入营分用清营汤透热转气, 若兼肝风内动加钩藤、丹皮、羚羊角。

都是吴氏经过苦心思考创造的有效方剂。

三、化湿方面:《温病条辨》除沿用了《伤寒论》的五苓散、茵陈蒿汤等方外, 还创制很多治湿方剂。

如湿郁三焦的五个加减正气散, 湿温初起或暑温挟湿的三仁汤等,均成为后世医者治湿温的准绳。

四、养阴方面:《温病条辨》极为重视此法之应用, 在沿用《伤寒论》中清热生津的白虎汤, 泻南补北的黄连阿胶汤, 益气生津、养阴清热的竹叶石膏汤的同时, 根据《内经》“冬不藏精, 春必病温”而认
为病温是精气先虚。

故吴氏不仅在邪犯肺卫的银翘散中用了芦根既
清热又生津, 以达到预护其虚,为养阴方法增添了丰富内容。

综上所述, 本文对《温病条辨》与《伤寒论》作了三个方面的讨论, 阐明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间的密切关系。

证明了《条辨》继承、补充和发展了《伤寒论》, 丰富了治疗外感热病的内容, 为外感病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姜元安,张清苓等.伤寒病与六经辨证论[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 ,23(1) :5-10
[2] 刘兰林,杨进等.外感热病“三维辨证“构建基础及完善措施[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25-327
[3]李赛美.从《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继承于发展论中医发展的创新性[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2): 89
[4] 林培政. 温病学[M ].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189.
[5] 吴鞠通. 温病条辨[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2: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