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循环过程

合集下载

C语言 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C语言 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执行过程如图所示。其中i为外循环的控制变 量,j为内循环的控制变量。
i =0 当 i <=10
j=0 当 j<=10
printf(“%d ”, i*j ) j++ i++
例4 编程打印“九九乘法表”。
分析:九九乘法表 1×1=1 1×2=2 1×3=3 … 2×1=2 2×2=4 2×3=6 … 3×1=3 3×2=6 3×3=9 … …… 9×1=9 9×2=18 9×3=27 …
i ++ ; } while ( i <= 100 ) ; printf ( " %d " , sum ) ; }
结果相同
同样是下列程序,但如果while后面的表达式结果一开始就是 假时,两种循环结果会不一样。
main ( ) /*程序1*/
{ int i , sum = 0 ; i = 101 ;
所以程序需要设计成二重循环。由于题目只 要求找到一组解,所以在循环过程中只要找到一组 满足条件的x, y, z就可以跳出循环。
跳出循环的方法可以采用break语句,但是, 因为是二重循环,所以要考虑使用break是否方便。
程序 百钱买百鸡问题。 void main ( ) { int x , y , z ;
打印第2行 ( i = 2 ) for (j=1;j<=9;j++) printf(“%5d”,i*j) ; printf ( “ \n ” ) ; /*换行打印*/
…… 打印第9行 ( i = 9 )
for (j=1;j<=9;j++) printf(“%5d”,i*j) ; printf ( “ \n ” ) ; /*换行打印*/

高中生物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为遵循实验设计的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所以 (suǒyǐ)应尽量减少________变量对实验的影响,如________、 ________、pH、________和大小等。
(3)由于(2)中B组已灭菌,则依据同学们的猜测可知若干天后 (2)中B组的落叶腐烂程度________对照组。
【答案】 1.(1)全球性 循环(xúnhuán)利用 (2)逐级递减 2.(1)同时进行 (2)载体 动力
第三十三页,共53页。
掌握核心内容 1.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区别:
项目 形式
过程 范围 特点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光能→化学能→热能 (一 般形式)
以化学元素形式流动
沿食物链(网)单向流动
【解析】 由图可知,气体X为二氧化碳,类群乙为生产者, 类群丙为消费者。联系生物(shēngwù)群落与无机环境的两种 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图中甲为分解者,如果甲缺少,生态 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参与循环的物质对象是组成 生物(shēngwù)体的C、H、O、N、P、S等元素。生物 (shēngwù)地球化学循环指的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 (shēngwù)圈)中的物质循环,在生物(shēngwù)圈的生物 (shēngwù)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第二十二页,共53页。
2.案例设计
案例
案例1
案例2
实验假设 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微生物能分解淀粉
实 实验组 对土壤高温处理 验 对照组 对土壤不做任何处理 设 计 自变量 土壤中是否含微生物
A杯中加入30 mL土壤浸出液 B杯中加入30 mL蒸馏水 是否含有微生物
实验现象 结论分析
在相同时间内实验组落叶腐 烂程度小于对照组

C语言程序设计_0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_05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5.2 DO…WHILE循环结构 5.2.1 DO…WHILE语句的格式 DO…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 DO 语句 WHILE(表达式); DO…WHILE语句中的表达式表示循环的条件,可 以是任何表达式,常用的是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 式。表达式必须加圆括号。语句是重复执行的部分, 称作循环体。
由亍循环体在表达式2乊后表达式3乊前执行所以把循环体语句放在表达式3的开头循环体语句不原来的i构成逗号表达式作为循环语句新的表达式3从而也就没有循环体语句了
第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5.1 WHILE循环结构 5.2 DO…WHILE循环结构 5.3 FOR循环结构 5.4 与循环有关的控制语句 5.5 3种循环语句的比较 5.6 循环的嵌套 5.7 循环结构程序举例 本章小结
图5-6 FOR语句执行过 程
FOR语句的执行过程如图5-6所示。具体由以下几步 完成: (1)求表达式1。 (2)求表达式2,并判定其值为0或非0。若值为非0, 转步骤(3);否则结束FOR语句。 (3)执行语句,然后求表达式3。 (4)转向步骤(2)。 由FOR语句的执行流程可知,表达式1的作用是为循 环控制的有关变量赋初值,表达式2是循环控制条件, 表达式3用于修正有关变量,语句是重复执行部分。
【例5.7】输入20个数,求出其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5.3.3 FOR语句的各种变形 1.在FOR语句中省略表达式 FOR语句中的3个表达式可以部分或全部省略,下面 给出语句的4种基本变形。 (1)表达式1移至FOR语句前,但它后面的分号必 须保留。这时FOR语句的形式为: 表达式1; FOR(; 表达式2; 表达式3) 语句
(2)表达式3移至循环体语句之后,但它前面的分 号必须保留。FOR语句的形式为: FOR(表达式1; 表达式2;) { 语句; 表达式3; } 对于求P=5!的程序段,省略表达式3,将其放在循环 体中,则程序段写成:

第5章 循环结构1

第5章 循环结构1

说明:
(3)最简单的应用形式: for(循环变量赋初值;循环条件;循环变量增值) 例如:for(i=1;i<=10;i++) sum=sum+i; (4)三个表达式均可缺省,但起分割作用的两个分号 不可省略。 例如:for( ; ; ) i=1;for(;i<=10;i++) sum=sum+i; 或 for(i=1;i<=10;) {sum=sum+i;i++;} • 表达式1省略,应在for之前对循环变量赋初值 • 表达式2省略,则不判断条件,循环无终止进行下去 • 表达式3省略,则应另设法保证循环的结束
5.4
循环的嵌套
一个循环体内又包含另一个完整的循环结构称为循 环的嵌套。
① while() {… while() {…} } ② do {… do {…} while(); } while() ; ③ for(;;) { for(;;) {…} }
5.4
④ while() {… do {…} while(); … } 说明:
在许多问题中都需要用到循环结构,如
要求计算全校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计算两 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等都需
要用到循环控制。C语言中有三种循环语句, 分别是while语句、do…while语句和for语 句。
5.1 while循环语句
while循环语句是用来实现“当型”循环结构的。 它的特点是先判断表达式,后执行语句。 格式: while(表达式) 语句; 该语句的执行顺序是:先计算表达式的值,再判 断其值是否为“真”(即非0)。若结果为“真”, 则执行语句;此过程重复执行,直到表达式的值为 “假”(即为0)时,结束循环。其流程图和N-S图 分别如图5-1和5-2所示。

[工学]第0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2)

[工学]第05章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2)
T
22
i=i+c
2019/2/17
例:#include<stdio.h> 例:#include<stdio.h> main( ) main( ) { int i=0; { int i=0; for(;i<10;i++) for(i=0;i<10;i++) putchar(‘a’+i); putchar(‘a’+i); } } 运行结果:abcdefghij
2019/2/17
21
(7)表达式2一般是关系表达式(如 for语句说明4 i<=100)或逻辑 表达式(如a<b&&x<y),但也可以是数值表达式 或字符表达式,只要其值为非零,就执行循环体。分 析下面两个例子: ①for ( i=0;(c=getchar( ))!=‘\n’;i+ =c); i=0 此 for语句的执行过程见图 ,它的作 用是不断输入字符,将它们的ASCII 取一个字 码相加,直到输入一个“换行”符为 符=>c 止。 F ② for( ;(c=getchar( ))!=‘ \ n’;) C≠换行符 printf(“%c”,c);
15
思考:该程序是什么功能?
2019/2/17
5.3 for语句
for循环语句是C语言中功能最强的循环语句,它有
多个变化形式,并且可以很方便的代替其它的循环语
16
句。 for语句的一般形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循环体语句
2019/2/17
17
for执行流程
①先计算初值表达式1,它主要 用于循环开始前设置变量初值; ②接着计算循环控制逻辑表达式 2,它控制循环条件,决定循环 次数; ③如果表达式2为真,则执行循 环体语句,否则结束for循环; ④求解表达式3,它主要是对循 环控制变量进行修改。 ⑤转步骤②执行。

5.3化工生产--侯氏制碱法1-lu

5.3化工生产--侯氏制碱法1-lu

a、c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 NH4Cl纯度
侯德榜制碱法 原料: CO2 、NH3、NaCl
2NaHCO3 产物的生成: △
Na2CO3 + CO2 + H2O
滤液:NaCl 滤渣:NH4Cl
1、通入NH3: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 出 b 、使 NaHCO3 转化为 Na2CO3 ,提高析 出NH4Cl的纯度 2 、 降 温 , 并 加 入 过 量 NaCl : 低 温 时 NH4Cl 溶解度比NaCl小,所以可 以使NH4Cl析出,同时补充Na+
CO2 :高温下焦炭与水蒸气的反应 NH3 :工业合成氨的反应
22 n
原料来 源 循环物 质 优缺点
CO2 :石灰石的煅烧 NH3 :Ca(OH)2与NH4Cl的反应
CO2
NH3
CO2
NaCl
优点: 1、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 2、产品纯碱的纯度高; 3、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 环使用; 4、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1、 NaCl利用率低 缺点: 2、生成用途不大的CaCl2
索尔维制碱法
原料: CO2 、 NaCl、 NH3
△ 产物的生成: 2NaHCO3
Na2CO3 + CO2 + H2O
Ca(OH)2 NH3 + CaCl2 滤液的处理( NH4Cl、NaCl)
索尔维法的优点: 1、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
2、产品纯碱的纯度高; 3、副产品氨和CO2都可循环使用; 4、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C语言程序设计第5单元

C语言程序设计第5单元

例5.2流程图
N
8
5.1 while语句
程序代码: #include<stdio.h> main() { int i=1,n;
float fac=1; printf("please input an integer>=0:\n"); scanf("%d",&n); if(n==0||n==1)
printf("factorial is 1.\n"); else
int i,sum=0,score; float ave=0; printf("\n计算学生总成绩和平 均成绩\n"); printf("请输入10名学生的成 绩:\n");
for(i=1;i<=10;i++) { scanf("%d",&score); sum=sum+score; } ave=sum/10.0; printf("总成绩为%d 平均成绩为
1. break语句
出现在循环体中的break语句使循环结束。若在多层循环体 中使用break语句,则只结束本层循环。
【例5.11】使用for语句输出50个“*”,使用break控制数量。
#include <stdio.h>
main()
{
int i;
for(i=1;;i++)
{
if(i>50) break;
方法三: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i=1;
for(;i<=10;)
{

第5章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5章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第二定律

• 即
Δ St = Δ Ssys +Δ ssur
( Δ Ssys +Δ ssur ≥ 0 ) 热力学第二定律各种表述方式都内含共同的实质,即 有关热现象的各种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克劳修斯 的说法指出了热传导过程的不可逆性,开尔文的说法则指
出了功转化为功这一过程的不可逆性。
• 几个辅助的概念 • 热源——是一个具有很大热容量的物系。它既可作为取出热量 的能源,又可以作为投入热量的热阱,并且向它放热或取热时 温度不变,因此热源里进行的过程可视为可逆过程。地球周围 的大气与天然水源在许多工程应用问路中部可以视为热源。 • 功源——是一种可以作出功或接受功的装置,例如可以是一个
不可少的。 • 三、化学平衡状态计算。它是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以及设 计反应器和操作分析计算的前提。
5.1.热力学第二定律
• 热力学第二定律常用的三种表述: • (1)有关热流方向的表述.常用的是1850年克劳修斯的 说法:热不可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2)有关循环过程的表述,常用的是1851年开尔文的说
(2)熵产
• 总之,有如下三种情况: • Δ Sg > 0 为不可逆过程; • Δ Sg = 0 为可逆过程; • Δ Sg < 0 为不可能过程。
(3)封闭体系的熵平衡式

dSsys
Q
T
dSg
搞清熵变dSsys、熵流dSf和熵产dSg这三个不同的 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 积分式为
Ssys
dS热源
Qsur
Tsur
Qsys Tsur
(B)
• 式中δQsur是热源与体系所交换的热;δSsys是体系与
热源所交换的热。 • 它们正好相差一个负号。Tsur是外界环境热源的温度。

2021-2022版老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

2021-2022版老教材生物人教版必修3学案: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含答案

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素养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构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模型图。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运用演绎与推理思维,分析物质循环的特点以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科学思维)3.基于物质循环规律的学习,运用物质循环原理,科学指导实践,有效利用生态系统资源。

(科学思维、社会责任)必备知识·自主学习一、物质循环概念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内容:二、碳循环1.碳的存在形式与循环形式:(1)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2的形式循环。

(2)在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形式传递。

(3)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2.碳循环的过程图解: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过程分别是: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呼吸作用,④分解作用。

3.温室效应:结合你对温室效应的理解,判断下列关于温室效应说法正确的是②④⑤⑥。

①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辐射到地球上,由此产生了“温室效应”②温室效应主要与化石燃料燃烧和植被破坏有关③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恒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植树造林,可以减缓温室效应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为什么农民还需要向农田中施加肥料?提示:农田由于农产品被移出,矿质元素不再返回农田,营养物质变少。

要实现作物的持续生产,必须要向农田中施加肥料,否则土壤肥力会耗尽,作物产量也会降低。

三、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材料用具:新鲜土壤、蒸馏水、淀粉糊、碘液、斐林试剂。

2.实验流程及结论:四、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判一判:请结合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特点和关系,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食物链和食物网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2)生态系统中先进行物质循环,后发生能量流动。

C语言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

C语言第5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1

(2)在循环体中应有使循环趋向于结束的语句。 比如上例中,循环结束的条件是“score>=0”, 那么当我们把这个班的成绩全部输入完后, 一定要输入一个负数,才能使程序往下执行。 (3)循环体语句有可能一次也不执行。比如说上 例中,当第一次输入的分数就为负数时,则 循环体一次也不执行。
§5.3 do …while语句
① ② ④ ③
for(i=1; i<100; i++) s=s+i; printf(″s=%d″, s); }
/*循环体语句*/
对于for循环,有一点非常重要,即条件测 试永远是在循环开始时进行,如果在循环开 始时条件为假,那么循环体语句就不会被执 行。如: int i=10; for (k=10;k!=i;k++) printf(″%d″,k); printf(″%d″,k);
2、循环控制变量必须在循环体内有所改变,才 能使while和do-while语句的循环控制条件表达 式的值不断改变,直至循环结束。否则会造 成死循环。例如: i=1; while(i<=100) putchar(′*′); i++; 这个循环永远不会结束,因为“i++;”语句 不属于循环体中的语句,循环控制变量i没有 在循环体内被改变。 程序应该作如下改变:
在使用while语句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以下 两个问题: (1)循环体如果包含一个以上的语句,应该用花 括号括起来,以复合语句的形式出现。如果 不加花括号,则while语句的范围只到while后 面的第一个分号处。比如上例中,while语句 中如无花括号,则while语句范围只到 “average+=score;”。
#include <stdio.h> main() {int i,n;long fac; Scanf(―%d‖,&n); i=1 while (i<=n) fac=fac*i; i++; } Printf(―%d!=%ld‖,n,fac); }

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体现式

语句
假如体现式旳值一开始就为0,则语 句一次也不会被执行。
上一页
下一页
while语句举例
问题: 求学生旳平均成绩,以输入负数成绩为结束
算法分析:
1. 定义变量score存储学生成绩,定义s=0存储累加旳成绩,
定义n=0统计录入旳成绩数目。
2. 输入第一种学生旳score
3. 若score>=0,执行第4步,不然执行第7步
上一页
下一页
例: 求 1+2 +…+99
分析:用变量i从1到99循环, 把i旳值累加到变量s中,最 终输出s旳值。
程序如下:
#include<stdio.h> main( ) { int i,s=0;
for(i=1;i<=99;i++) s=s+i;
printf(“s=%d”,s); }
上一页
下一页
在某些情况下,for语句中旳体现式1、2、3都能够 省略,而改用其他旳方式来实现这些功能。我们还用 上面旳例子阐明for语句省略体现式旳情形。
上一页
下一页
1.省略体现式1: #include<stdio.h> main( ) { int i=1,s=0;
for(;i<=99;i++) s=s+i;
因为do-while语句至 少要被执行一次,特
别要注意n和s旳取值 问题!
s=s+score;
}while(score>=0);
if(n>1) printf (“ \n %f” ,(s-score)/(n-1));
else printf(“no student score!”);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共51张PPT)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共51张PPT)

35、(每空1分,共7分)
(1)南美洲地雀
(2)食物 自然选择
(3)地理 生殖
(4)种群
基本单位
碳在生物群 落内部通过 什么渠道进 行传递?
食物链(网)
呼吸作用
环境 CO2
光合 作用
生产者
捕食
消费者
呼吸作用
分解者
可以看出:CO2是可以反复循环利用的
碳的循环过程
物质循环的概念(P101)
组成生物体的C、H、O、N、 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 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 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 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
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是单向的流动、不是 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 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 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区别: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内容和
能量、
元素、
与社会的联系:
全球变暖致北极熊同类相残
全球变暖致北极熊同类相残
在自然状态下,植物通过光 合作用摄取碳的速率与生物的呼 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释放 碳的速率大致相等,大气中的CO2 含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年 份 1860
1960 19世纪末
浓度(ppm) 283
320 375--400
3、防止或减缓温室 效应的主要措施
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 新能源(如核能、 太阳能、风能、水能),减少煤炭等的 燃烧量;
②植树造林; ③少开或不开汽车等机动车。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 量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 渠道实现的,二者是同时进行的,彼此 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化工过程设计与开发第5章 物料衡算

化工过程设计与开发第5章 物料衡算

2915.7
杂质
59.0
总计
2915.7
5.2.2 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
例[5.7] 在乙二醇生产中,所用的反应物是由乙烯部分 氧化法制得的环氧乙烷。制取环氧乙烷的方法是将乙烯 在过量空气存在下通过银催化剂。 解:
图5.6 乙烯部分氧化
5.2.2 反应过程的物料衡算
例[5.8] 将苯氯化生成一种由一氯、二氯、三氯和四氯 化苯组成的混合物,其反应为: C6H6+Cl2→C6H5Cl+HCl,其反应速率为r1; C6H5Cl+Cl2→C6H4Cl2+HCl,其反应速率为r2; C6H4Cl2+Cl2→C6H3Cl3+HCl,其反应速率为r3; C6H4Cl3+Cl2→C6H2Cl4+HCl,其反应速率为r4。
%(wt )
kmol /h
%(mo l)
kg/h
%(wt )
kmol /h
%(mo l)
kg/h
%(wt )
kmo %(m l/h ol)

7600 0
38
97.4 3
41.9 7372 85.6 6 .6 0
94.5 2
87.5 2
227. 8
2.0
2.9 2.3 25
甲 1240 苯0
62
合 计
图5.5 常规精馏流程简图
5.2.1 物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解:
0.5F2 0.01F3 0.2 100
F2=38.8kmol/h, F3=61.2kmol/h
表5-4 例5.4的物料平衡表
流股
组分
丙烷 异丁烷 异戊烷 正戊烷 合计
1
进料

五年级上册数学 -5.3.7循环小数【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 -5.3.7循环小数【教案】

5.3.7循环小数学生计算后,汇报。

发现:(1)余数重复出现“25”;(2)商的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3)继续除下去,永远除不完。

老师带领学生验证。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商是随着余数重复出现才重复出现的。

师:猜想一下,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学生说出:如果继续除下去,只要余数出现25后,它的商也可以出现3。

)我们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的商。

)教师随学生板书:400÷75=5.333…讲解: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设计意图:学生有了生活中循环的认识,计算这题时很快便会想到循环,从而认识到这就是循环小数。

】2.学习例8。

师: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循环小数,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78.6÷11,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这个除法算式能得到循环小数吗?怎样表示呢?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展示。

板书:78.6÷11=7.14545…作业设计参考答案基础:(1)( 一个数字 )( 几个数字 )( 重复 )( 循环小数 )(2)( 8.3•75• )(3)( 4.91 )( 4.9 )(4)( 4.32 )( 4.2• )综合:2.( × )(× )( √ )( √ ) 拓展:3. 1.1•8•1.78125 1.250.91•2•。

2024年秋新沪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5.3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2024年秋新沪教版9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5.3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中考·丽水] 我国宣布力争于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1所示)。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 ) 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化石燃料的燃烧 C. 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 生物的呼吸作用
例1
知1-练
A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结合生产生活,通过分析二氧化碳的产生与消耗途径解答。
————————————————————————————————————————————————————
————————————————————————————
感悟新知
考向 对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认识
[真实情境题] 某晚报曾以真实《半个西瓜三条人命》为题报道了某农村发生的悲剧:一个男孩将半个没吃完的西瓜放入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窖,半个小时没见男孩出来,其父母又先后进入窖内查看,结果无一人生还。 (1)菜窖中含有大量的 _____________气体,是由于窖中的蔬菜进行_________作用释放出来的。
C
例4
知4-练
感悟新知
解题秘方:有利于实现碳中和需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
知4-练
感悟新知
解析: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A 不符合题意;荒漠上多植树种草,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 不符合题意;工业废气高空排放,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 符合题意;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 不符合题意。
感悟新知
知2-练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一样,既能让太阳光透过,又能使地面吸收的热量不易向外散失,对地球起到了保温作用。这种现象叫作温室效应。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6张)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6张)
生态系统的功能(二) 物质循环
假定在麦田中仅存在着小麦→粘虫→蟾蜍 的食物链。如果蟾蜍的数量变化不大,则 粘虫数量和小麦的产量保持相对稳定,这 种状态称为生态平衡。设该农田中的蟾蜍 总能量为A,若用农药杀灭此田中的粘虫, 不考虑水肥等因素,则小麦当年能量增加 幅度为 _____2_5_A至_____1_0A0。第二年不 再使用农药,小麦的产量将会____。减产
课堂练习:
识图作答:
(经典教学PPT)5.3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共 26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经典教学PPT)5.3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共 26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1)写出①②③④的生理过程及⑤产生
CO2的方式。
微生物分
①光__合__作用 ②_呼_吸__作用 ③_解__作_用
(经典教学PPT)5.3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共 26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经典教学PPT)5.3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共 26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总结
(经典教学PPT)5.3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共 26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经典教学PPT)5.3生态系统的物质 循环(共 26张PP T)-导 学课件 (示范 )
(一)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循环过程
1.碳在无机自然环境中存在的形式:
以CO2和碳酸盐(石灰岩、 珊瑚礁)的形式存在
2.碳的循环形式: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 落间是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大气中 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 物的光合作用,使CO2中的“C”变成为 有机物中的“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 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 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 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 CO2合成为有机物。

循环ppt课件

循环ppt课件

,sum); }
次的值为“真”时,两种循环得 到p的ri结nt果f(相“同su}。m=否%d则\\,n”二,者su结m)果; 不相同。
5.2 用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实现循环
5.2.4 while循环程序举例
例 5.4 用 π/4≈1-1/3+1/51/7+… 公 式 求 π 的 近 似 值 , 直 到某一项的绝对值小于为止。
的表达式一开始就为假(0值)时,两种循环的结 果是不同的。
100
n
n 1
例5.3 while和do-while循环的比较
(运1)行#结in果cl:ude <stdio.h> v1o↙i{dimnatisnum(=)0,i; sumsc=a5nf5(“%d″,&i);
再运行w一hi次le:(i<=10) i++{;su1m1=s↙um+I; su}m=0
• 一般形式: for(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语句
5.3 用for 语句实现循环
5.3.1 for语句的一般形式和执行过程
• for语句的执行过程:
(1) 先求解表达式1。 (2) 求解表达式2,若其值为真(值为非0),则执
行for语句中指定的内嵌语句,然后执行下 面第(3)步。若为假(值为0),则结束循环, 转到第(5)步。 (3) 求解表达式3。 (4) 转回上面第(2)步骤继续执行。 (5) 循环结束,执行for语句下面的一个语句
100
n
n 1
例5.2 求1到100的和
运行结果:5050
#include <stdio.h>
void main()
{ int i,sum=0;

5.3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5.3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5-3 循环过程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循环过程应用非常常见,如 汽车发动机、蒸汽机等,还有冰 箱、空调等,它们分别以不同的 方式利用了不同种类的循环过程, 最终具有了各自不同的功能。
那么,这些机器和设备是怎 样利用循环过程来达到各自的目 的?对于它们什么是最关键的指 标?工程师设计高性能的机器和 设备以及提高其性能的依据是什 么呢?
30
解:根据卡诺热机的循环效率可得,地热发电机的热 机效率为
T2 298.15 1 1 0.48 T1 573.15
则发电机每小时对外做的功为
W Q1 0.48 2 1011 J 9.6 1010 J
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W 9.6 1010 P 2.7 104 kW t 3600
高温热源T1
Q1
热机
Q2
W
热机效率
W Q1
低温热源T2
W Q1 Q2 ,
Q1 Q2 Q2 1 1 Q1 Q1
热机 :持续地将热量转变为功的机器 .
工作物质(工质):热机中被利用来吸收热量 并对外做功的物质 .
三、致冷机
致冷机的工作物 质作逆循环。通过外 界对系统作功将系统 由低温源吸收的热量 传递到高温源,从而 使低温源温度降低。
P 1
等温线
T1 2 绝热线
4
o
T2
3
V
正循环与功能转换 1 2 的等温膨胀过程
m' V2 Q1 RT1 ln 0 M V1
E12 0 W1 Q1 0
吸热
P 1
等温线
T1 2 绝热线
4
o
放热
3 4 等温收缩过程
T2
3
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É· ú Q2 ÉÉ 氨 É ÷° É 0 0 20 C 70 C 10atm É É É ÉÉ ÷ É ú
1
A外 A
Q1 Q2
Í Î µ Â È Ô ´
(ÉÉ É)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二卡诺循环 1824年,法国青年科学家卡诺 *
(N. L. S. Carnot, 1796 ~1832)发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2 逆循环 反时针方向的循环. 一般从低温热库吸热, 向高温热库放热
逆循环过程对应制冷机(refrigerator)
在P-V图
P
逆循环
V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逆循环对应制冷机利用外界做功获得低温的机器.
T可调 高温热源 A
表了他关于热机效率的理论。为提 高热机效率指明方向。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由两条绝热线和两条等温线构成 (为双热源循环)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的效率
高温热源 A 低温热源
P
a
Q1
Q2
b
c
d
O
V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吸收热量
P
a
Q1
dQ 0
A
高温热源
低温热源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逆循环
制冷系数:
T可调 低温热源
Q2 Q2 w A Q1 Q2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例:电冰箱的工作原理 :氨 、氟利昂
¼ ¼ ¼ ¼ ¼ ¼ ± ù ± ù ¼ ¼ ¼ ¼ ¼ · ¼ ·Q
3atm
É É ÷ · §
10 C
0
É· ÉÉ ÷ É ÉÉ
(ɧ ÉÉ ·É )
ß Î ¸ Â È Ô ´
5.3 循环过程
一 循环过程 系统或工作物质(简称工 质),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 到初始状态的整个过程叫循 环过程,简称循环。
循环为准静态过程,在状 态图中对应闭合曲线。
在P-V图
P
V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1 正循环 顺时针方向的循环 一般从高温热库吸热Q1,向低温热库放热Q2
系统对外作净功 A=Q1 - Q2>0
d
放出热量
b
Q2
c V
O
dQ 0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A Q1 Q2 R lnV2 V1 (T1 T2 )
说明

1、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2、
5.3 循环过程
逆向卡诺循环(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
Q2 Q2 T2 w A Q1 Q2 T1 T2
在P-V图 P
正循环
V
正循环过程对应热机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正循环过程对应热机把热转化为功的机器. T可调 高温热源 A
正循环
热机效率:
A Q2 1 Q1 Q1
T可调 低温热源
(注意: 式中的Q1 , Q2 为热量的绝对值)
第5章 热力学定律
5.3 循环过程
Working substance is wat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