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校发79号关于印发《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文件校发〔2013〕79号关于印发《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 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学院、处(室、部、馆),各直附属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已经学校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江西师范大学 2013年7月3日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以下简称“推免工作”,相关学生简称“推免生”),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规定,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符合推免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学校择优遴选后,可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
第三条 推免工作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和择优选拔等原则。
在对学生平时综合素质考核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能等方面的考查。
第四条 推免工作应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第二章 组织机构第五条 学校成立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本科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和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监审处、校团委、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处、教师教育处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教授代表为小组成员。
推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由研究生院负责人兼任。
第六条 各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各硕士点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为成员的推荐选拔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人员名单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三章 遴选条件第七条 学校从具备下列条件的校本部学生中择优遴选推免生:1.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热爱学校,无故意损害学校声誉和财物的行为。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doc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创建于1985年,1987年更名为传播系,2000年升格为传播学院。
目前,学院已建立了较完备的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是我省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决策与业务咨询服务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也是江西乃至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技术应用实践咨询服务和师资培训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1.新闻学专业(专业代码:050301)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较强创意策划能力、市场眼光和市场驾驭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敏锐洞察力;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坚实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系统的新闻学专业知识;熟练的采编评创意策划、媒介经营管理、公共关系等新闻业务能力,较强的新闻学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新闻业务和新闻学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传播学专业(专业代码:050302)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较强创意策划能力、市场眼光和市场驾驭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敏锐洞察力;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坚实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传播学专业知识;熟练的采、编、评、写、创意策划、经营管理、公共关系、整合营销传播、形象设计、品牌管理等传播业务能力;较强的传播学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新闻传播业务和传播学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代码:050302)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应用能力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能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及教育技术资源设计开发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4.新闻与传播专业(专业代码:055200)本专业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念;能够运用较新的传播科技手段,对新闻传播实践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即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进一步的分析;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树立正确的媒介认识观,熟悉传媒的历史与发展现状,观察问题敏锐,分析能力强;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采访突破能力,具有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和调查性报道能力的高级人才。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doc

中纺联函[2012] 号关于召开“纺织之光”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加快纺织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纺织行业科技进步,表彰为纺织科技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经研究,我联合会定于2012年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纺织之光”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教育奖励大会,会议由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协办。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会议内容1.表彰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及个人,颁发获奖证书及一等奖、二等奖奖金;2.表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教育教学成果奖及2012年度纺织之光教师奖、学生奖,颁发获奖证书及奖金;3.颁发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证书及奖金;二、参加会议人员1.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奖、教育教学成果奖、纺织之光教师奖和学生奖、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的获奖单位负责人及获奖代表;2.各省市、自治区纺织行业协会、纺织行业管理办公室负责人;3.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单位的领导及相关负责人;4. 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各捐赠单位领导。
三、会议时间、地点1. 会议时间:2012年11月29日下午14:00会议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2. 报到时间:11月28日下午13:00-17:0011月29日上午 8:30-10:003. 报到地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东长安街12号)四、奖励办法2012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纺织之光教师奖和学生奖、针织内衣创新贡献奖的奖金由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提供,会后基金会通过银行汇至各获奖单位,请各项目获奖第一完成单位提供开户行、户名、账号、财务联系人及电话(见附件2),并加盖财务章,务必于报到时交到会务组。
请各单位参会人员于2012年11月25日前将会议回执(附件1)分别传真或邮件至联合会相关负责部门和单位,在报到时间内凭会议回执领取大会请柬。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接收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学院概况城市建设学院是江西师范大学直属学院。
现有五年制城乡规划、建筑学本科专业和四年制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有城市与区域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三个硕士学位点。
历年来,培养硕士研究生近人,就业率接近,考博升学率稳定在左右,位居全省前列;毕业生可在城市规划设计院、建筑设计院、房地产管理和建设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工作,毕业生就业面十分宽广。
学院拥有近的独立教学科研大楼,有专业图书资料多册和中英文期刊八十多种,并与省内外近家单位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年我院城乡规划专业顺利通过住房城乡建设部本科专业评估. 、专业介绍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城市与区域规划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独立从事科研、规划设计和企业管理等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有城乡规划与设计、区域发展与规划、城市设计三个研究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领域坚实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毕业后能独立承担专业的教学、科研、行政和企业管理等实际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有土地经济与制度、不动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评估与投资、房地产项目运营与管理四个研究方向。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该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工作,具有房地产企业开发与管理等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有房地产运营与管理、房地产成本与价值、房地产规划与设计三个研究方向。
二、各专业接收名额(不超过上一年度招生数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年招生人数人,年推免接收人数不超过人;、土地资源管理年招生人数人,年推免接收人数不超过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年招生人数人,年推免接收人数不超过人。
三、申请条件.接收对象为获得本科就读学校推荐资格的校内或校外学生。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接收2020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接收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为国立中正大学教育系,创办于年。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罗廷光和邱椿等曾在此任教。
全国院系调整后,撤系设教育学教研室。
年恢复教育系并于年招生。
年撤系设教育科学学院,年组建教育学院。
年月,心理学科从教育学院分出,同时成立新的教育学院。
学院现拥有个省级科研机构: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大数据的江西省教师质量监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书院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教授人,副教授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人,国家督学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人,“赣鄱英才工程”人选人,江西省中青年文化名家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人,江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人,江西省政协常委人,江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人。
自年恢复建系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余人。
现有本科专业个,即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特殊教育,其中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迄今共培养本科生余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年招收了第一届博士研究生。
且拥有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学前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成人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还设置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
其中前七个二级硕士点与“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设置均在学院,同时教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和江西省高校示范性硕士点。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接收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国际教育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国际化为指引和中外教育合作项目为依托,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创新。
着力于语言与专业深度融合,知识与能力相互并重,中华传统与国际视野兼备,培养有“中国心”的“外语”复合型、创新型国际人才。
学院有三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和一个专业学位硕士方向面向全国招生,分别是日语语言文学、商务英语研究、东南亚研究和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的国际投融资管理方向。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是我院于年设置的江西省第一个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点。
该硕士点共设三个方向:商务日语研究、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和中日文化交流。
该硕士点现已有四届研究生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这四届学生有在学期间赴日本大学留学,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江西省创新基金课题立项,有的学生获得万元国家奖学金或万元省政府奖学金。
我们还有外交部批准成立的“江西师大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这为我们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开展学术和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平台。
商务英语专业是我院新设置专业。
我们学院是江西省外语学会商务英语分会会长单位,商务英语研究共设三个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语言与教学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和商务英语实务研究。
商务英语语言与教学研究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各种类型的商务文本进行语言学分析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探讨商务英语语篇的构成规律;以及探讨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商务英语教学评价等;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是以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商务语篇的词汇、语篇特点及英汉语言的特点,探讨商务英语的翻译规律,以培养具有一定翻译理论知识,又具有翻译实践能力的人才;商务英语实务研究需要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功底,在学习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同时,依据兴趣和爱好深入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金融与投资等某一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商务修养,使他们成为国际商务应用与研究能力都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接收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doc

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创建于1985年,1987年更名为传播系,2000年升格为传播学院。
目前,学院已建立了较完备的新闻传播学学科体系,是我省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决策与业务咨询服务和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也是江西乃至全国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研究、教育技术应用实践咨询服务和师资培训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1.新闻学专业(专业代码:050301)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较强创意策划能力、市场眼光和市场驾驭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敏锐洞察力;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坚实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系统的新闻学专业知识;熟练的采编评创意策划、媒介经营管理、公共关系等新闻业务能力,较强的新闻学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新闻业务和新闻学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传播学专业(专业代码:050302)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较强创意策划能力、市场眼光和市场驾驭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敏锐洞察力;具有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坚实的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系统的传播学专业知识;熟练的采、编、评、写、创意策划、经营管理、公共关系、整合营销传播、形象设计、品牌管理等传播业务能力;较强的传播学科学研究能力,能从事新闻传播业务和传播学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3.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代码:050302)本专业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熟练的学习资源设计开发应用能力和较强的研究能力,能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及教育技术资源设计开发管理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4.新闻与传播专业(专业代码:055200)本专业培养具备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念;能够运用较新的传播科技手段,对新闻传播实践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即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进一步的分析;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树立正确的媒介认识观,熟悉传媒的历史与发展现状,观察问题敏锐,分析能力强;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较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新闻敏感和采访突破能力,具有宏观经济与政策、区域经济和调查性报道能力的高级人才。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doc

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2019年接受推免生章程
一、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简介
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成立于2014年9月,是江西师范大学着力打造的特色新型智库。
拥有1个省级重点智库和2个省级研究基地:江西省重点智库——区域发展研究院,江西高校文科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决策评价研究中心,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研究中心。
主要职责是研究江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中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长期性、前瞻性以及热点、难点问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社会服务。
二、硕士点简介
本硕士点全称为区域发展与管理创新,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二级学科硕士点,招生方向有三个:1、投融资管理与决策;
2、区域经济发展与政策;
3、空间经济与区域规划。
三、接收条件
1、本硕士点主要接受下列学院(专业)推免生: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金融学专业);商学院(管理类专业)。
2、已经取得研究生推免递补资格。
3、正式录取后,必须在我院入学。
4、同等情况下优先录用具有调研报告撰写经历的同学。
四、面试考核。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doc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
江西师大外国语学院是省内同类院系中创办最早、历史最悠久的院系,是江西省最早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拥有四个学位点: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跨文化研究、课程与教学论(英语教育学方向)。
一个二级博士点:现代语言理论与语言应用。
并且拥有专业硕士授予权:教育硕士和翻译硕士
二.各专业接收名额(不超过上一年度招生数的50%)
十余名
三.申请条件
1.接收对象为获得本科就读学校推荐资格的校内或校外学生。
在接收外校推免生时,要兼顾学生志愿、平时成绩、复试表现、所在学校和所在专业的水平、声誉等。
2.毕业时能获得学士学位。
四、申请材料
1.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2.本人陈述;
3.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4.在学期间曾从事过课外科技活动,获奖或表现突出(附获奖证书复印件);5.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注:本校考生可不提供以上材料。
五.接收程序、复试及录取办法
1.复试内容及形式;
由学院组织对符合2019年推免研究生资格的学生进行专业考试,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如下:
(1)专业笔试
1)专业课笔试考试课程为《综合英语》。
2)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量及难度相当于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35316

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暂行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以下简称推免工作,相关学生简称推免生),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暂行条例。
第二条本暂行条例所称免试,是指符合推免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学校择优遴选后,可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
第三条推免工作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和择优选拔等原则。
在对学生平时学习和科研能力综合测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等方面的考查。
第四条推免工作应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第二章推免工作的组织机构第五条学校成立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研究生院、监审处、教务处、学生处、医院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教授代表为小组成员。
推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由研究生院负责人兼任。
第六条各学院成立由分管研究生工作的院领导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各硕士点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为成员的推荐选拔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人员名单应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三章推免生应具备的条件第七条学校从具备下列条件的学生中择优遴选推免生:1、学校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倾向。
已修完的课程总学分原则上不低于110学分且专业主干课程原则上不低于70分;前三学年平均学业测评排名在本班名列前35%(但每学年排名不得低于50%)。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5、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2019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

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办法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号)文件精神,促进我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的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推免生工作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完善多元录取机制、提高研究生招生质量中的作用,激励我校本科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基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推荐工作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推免生工作政策规定透明、信息程序公开、申诉渠道畅通。
自愿、自主、自选原则。
坚持学生自愿申请原则。
全面衡量,择优选拔原则。
坚持以德为先,智体全面衡量,把考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推免生遴选的重要内容。
统筹安排,共同推进原则。
推免生工作由研究生院牵头,负责全校推荐工作的统筹安排,各学院具体实施,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有关部门共同协作完成。
组织机构及职责学校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推免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推免生工作,其职责为:.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推免生工作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办法,制订学校推荐工作实施办法;并通过学校网站和易班等官方途径发布。
.公布学校推免生名额的分配及工作安排;审核学院推荐办法、推免生名单等。
.对推免生工作实施全程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及时处理工作过程的重大问题和事件。
学院推荐工作小组。
学院推荐工作小组负责学院推免生推荐工作的组织实施,其职责为:.根据学校推荐工作实施办法,结合本学院实际情况,在充分研究、集体决策的基础上,制定本学院的推荐办法,提供受理推免生工作的申诉渠道,并经党政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在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后实施。
.按时、准确地通过有效途径向应届本科毕业生公布学院的推荐办法、工作安排等。
.推荐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有关本学院推荐工作办法的制定、发布和咨询,本学院申请学生的资格审核、成绩排序、名单确定、公示等工作。
教务处负责对申请推免生的平均学分绩点、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进行审核、提供市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或学科竞赛的获奖信息清单。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接收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其前身为国立中正大学教育系,创办于年。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罗廷光和邱椿等曾在此任教。
全国院系调整后,撤系设教育学教研室。
年恢复教育系并于年招生。
年撤系设教育科学学院,年组建教育学院。
年月,心理学科从教育学院分出,同时成立新的教育学院。
学院现拥有个省级科研机构:江西省协同创新中心“基于大数据的江西省教师质量监测、评估与服务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和“学前教育研究中心”、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书院文化与教育研究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人,其中专任教师人;教授人,副教授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人,国家督学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人,“赣鄱英才工程”人选人,江西省中青年文化名家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人,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人,江西省政府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人,江西省政协常委人,江西省教育学会副会长人。
自年恢复建系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余人。
现有本科专业个,即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特殊教育,其中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为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迄今共培养本科生余人。
在学科建设方面,年获批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且拥有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学”为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教育学原理”、“教育史”、“学前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成人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基础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还设置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
其中前七个二级硕士点与“教育经济与管理”硕士点设置均在学院,同时教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和江西省高校示范性硕士点。
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

江西师范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暂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以下简称推免工作,相关学生简称推免生),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免试,是指符合推免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经学校择优遴选后,可不必经过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的初试,直接进入复试。
第三条推免工作应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和择优选拔等原则。
在对学生平时综合素质考核的基础上,突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潜能等方面的考查。
第四条推免工作应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五条学校成立推免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本科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的副校长、校纪委书记任副组长,研究生院、监审处、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及教授代表为小组成员。
推免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研究生院,办公室主任由研究生院负责人兼任。
第六条各学院成立由院长为组长,分管研究生工作的副院长为副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各硕士点负责人及教师代表等为成员的推荐选拔工作小组。
工作小组人员名单应报研究生院备案。
第三章遴选条件第七条学校从具备下列条件的校本部学生中择优遴选推免生:1.在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学生)。
2.爱国爱校,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
3.心理健康,身体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毕业时能获得学士学位和本科生毕业证书。
4.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违纪作弊、学术不端或违法违纪记录。
5.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专业潜能。
6.在学业和操行上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已修完的课程学分原则上不少于总学分的四分之三;(2)专业主干课程原则上不得有补考记录;5. 在社会工作等方面有特长或综合素质优异,获得过校级或校级以上奖励。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接收2019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接收年推免研究生实施办法一、政法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一)学院概况政法学院缘起于年国立中正大学文法学院,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教授、著名刑法学家蔡枢衡教授是办学先驱。
国家院系大调整后,年学校增设了政治教育系,年根据国家政策调整停办,年学校恢复了政治教育系,年,政治教育系更名为政法学院。
年月,学校合并政法学院和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组建了新政法学院。
年月,政法学院分为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政法学院。
目前学院开办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三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余人;拥有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个学术型硕士点和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和社会工作硕士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读研究生余人学院现有法学研究所、社会保障与管理研究中心、乡村治理与发展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机构。
学院还设有司达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诊所、洪宇社会工作服务社、继续教育培训部等社会服务机构。
(二)师资队伍学院现有在编教师人,专任教师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占;博士(含在读)人,占,硕士(含在读)人,占;教育部法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赣鄱英才工程”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人,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人。
师资队伍表现出职称高、学历高、年轻化的特色。
(三)研究实力与学术条件近五年,全院教师共主持省级以上课题余项;出版著作(教材)余部;发表论文余篇,其中中文核心以上篇(含篇);科研获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省部级一等奖项,二等奖项,三等奖项。
学院图书资料室使用面积近㎡,拥有图书资料余册,报刊资料(含过刊)种,电子图书资料余种。
学院装备有先进的公共管理实验室、社会工作专业实验室、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和多功能学术报告厅,设有学生科研研发中心,在全省各地建立了一批高水准的实习基地。
(四)研究生招生专业及其研究特色、学术型硕士点有两个: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宪法学理论、行政法、教育法、生态经济法等研究领域逐步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并在省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接收年推免研究生实施
办法
一、学院及接收专业简介
国际教育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育国际化为指引和中外教育合作项目为依托,坚持开放合作、协同创新。
着力于语言与专业深度融合,知识与能力相互并重,中华传统与国际视野兼备,培养有“中国心”的“外语”复合型、创新型国际人才。
学院有三个学术型硕士专业和一个专业学位硕士方向面向全国招生,分别是日语语言文学、商务英语研究、东南亚研究和国际商务专业学位硕士的国际投融资管理方向。
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是我院于年设置的江西省第一个日语语言
文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点。
该硕士点共设三个方向:商务日语研究、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和中日文化交流。
该硕士点现已有四届研究生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学位。
这四届学生有在学期间赴日本大学留学,有的学生在校期间获得江西省创新基金课题立项,有的学生获得万元国家奖学金或万元省政府奖学金。
我们还有外交部批准成立的“江西师大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这为我们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生开展学术和文化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高层次的平台。
商务英语专业是我院新设置专业。
我们学院是江西省外语学会商务英语分会会长单位,商务英语研究共设三个研究方向:商务英
语语言与教学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和商务英语实务研究。
商务英语语言与教学研究是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各种类型的商务文本进行语言学分析和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探讨商务英语语篇的构成规律;以及探讨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及商务英语教学评价等;商务英语翻译研究是以翻译理论为指导,结合商务语篇的词汇、语篇特点及英汉语言的特点,探讨商务英语的翻译规律,以培养具有一定翻译理论知识,又具有翻译实践能力的人才;商务英语实务研究需要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功底,在学习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同时,依据兴趣和爱好深入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谈判、国际金融与投资等某一领域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国际商务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商务修养,使他们成为国际商务应用与研究能力都较强的复合型人才。
东南亚研究也将从年开始招收研究生。
我院于年成立了江西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至今年已出版期《东南亚论坛》内部季刊,其承担的“书院文化在东南亚的衍变与发展”获批校特色科研团队。
东南亚研究专业就挂靠在该中心,现共设三个研究方向:东南亚国际关系研究、东南亚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和东南亚经贸研究。
东南亚国际关系研究主要关注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南海问题与东南亚国家的对华战略选择,二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主线,探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三是大国博弈与东南亚国家的未来发展,四是东南亚国别研究等;东南亚语言与文化传播研究主要包括语言、文学、宗教、习俗、传播等五个方面。
该方向既研究有关东南亚与
中国相互影响的文化,也研究东南亚各国有特色的文化现象。
文化交往既注重历史研究,也注重现代交往,更侧重从历史交流对今天的影响;东南亚经贸研究主要包括经贸往来、经贸政策、商务沟通、财政金融等方面。
经贸往来是双向的,我们既研究东南亚国家的经贸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也研究中国的经贸政策对东南亚产生的影响,尤其关注在“一带一路”思想指导下的经济互动关系。
国际商务硕士是我院和商学院联合申办的专业型硕士点,其中国际投融资方向是我院独立招生、独立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有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方式。
该专业方向主要依托国际教育学院在该领域办学已有的专业学科优势,从战略层面把握投融资理论与实践,熟悉并掌握公司治理、资本运营、与国内外资本市场运作手段等内容,理解企业投资与融资的理论与实务,培养一批具有全球战略眼光,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级应用性管理人才,能够在证券、信托投资公司和投资银行从事证券投资,在企业、机构中投资部门从事融投资工作,能够在政府事业单位从事有关融投资政策制定及管理人才,对企业、政府的金融决策有所助益的复合型高级商务人才。
二、各专业接收名额:名
三、申请条件
具有推免研究生资格的日语、英语、商务英语、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传播、经济管理、文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应届本科生。
四、申请材料
.江西师范大学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本人陈述;
.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
.在学期间曾从事过课外科技活动,获奖或表现突出(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
注:本校考生可不提供以上材料。
五、接收程序、复试及录取办法
.复试内容及形式:面试
.复试时间及地点;
依据研究生院规定的复试时间,面试地点在国际教育学院室.录取规则:依据面试成绩依次排序录取
六、签署协议
被录取考生与学院签订协议。
获得录取后不得因就业、参军、考公务员、出国、报考他校硕士研究生等理由放弃推免资格。
七、学校奖助政策
.为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并提高研究生待遇水平,学校设有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和多项研究生奖学金,具体如下:国家助学金(硕士生一年千,分十个月逐月发放);奖学金:、“新生奖学金”(其中分三等,一等新生奖万元、二等新生奖元、三等新生奖元、推免生可享受一等新生奖万元。
)、“国家奖学金”(万元人)、、“省政府奖学金”(万元人)、、“学业奖学金”(省级学业奖元人,覆盖面;校级学业奖元人,覆盖面)、、“熊智明奖学奖教金”(研究生将近元人)等;
.为激发研究生的科研潜能,鼓励研究生多出高水平成果,学校设立了研究生高水平研究成果奖(详见校发〔〕号文件);
.为了鼓励研究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制定了“三好研究生”和“优秀研究生干部”评选和奖励办法,另有“研究生优秀单项奖”等评选。
八、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联系人:孙旭红
联系地址:南昌市紫阳大道号室(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