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课外文言文1-6讲义解析版

合集下载

小学文言文国学精讲讲义-第1讲:文言文基础之实词记忆方法(统编版,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国学精讲讲义-第1讲:文言文基础之实词记忆方法(统编版,含答案)

4、对比&同类归纳法恨:遗憾憾:怨恨虽:即使即:如果(苟也有“如果”的意思)5、句子串联法记忆一组实词卒:(1)最终(2)士兵(官阶很小)(3)死亡句子:小兵最终死了。

兵:(1)军队(2)武器(3)士兵句子:士兵拿着武器在军队中训练二、文言文语句翻译方法翻译原则:一句一句要翻译,每字每字要落实。

古今通假代词留,语气助词自动删。

省略成分要补充,语句颠倒要调整。

年号官职落下来,直译为主意为辅。

翻译力求优与美,信达与雅心中记。

简称:留、换、调、引、增、删。

【例题精讲】寓言故事类文言文:例1.揠(yà)苗助长宋人有闵(mǐn)①其苗之不长而揠②之者,芒芒然③归④,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⑤而往视之,苗则槁(gǎo)⑥矣。

字词解释:①闵:同"悯",忧虑。

②揠:拔。

③芒芒然:疲劳的样子。

④归:回家。

⑤趋:急行。

⑥槁:枯槁,枯死。

古文今译:宋国有个人担心它的禾苗长不高,就自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他感到十分疲劳,回到家就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禾苗,发现禾苗都枯萎了。

例2.守株①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②触③株,折颈而死,因释④其耒(lěi)而守株,冀(jì)⑤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⑥为宋国笑。

字词解释:①株:树桩。

②走:跑。

③触:撞到。

④释:放下。

⑤冀:希望。

⑥身:自己。

古文今译: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兔子始终没有再得到,然而他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知识梳理2】成语小故事:1、专心致志古时候有个围棋高手,名叫秋,人们称他弈秋。

他有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好学,棋艺提高很快;另一个虽然也天天听课,但很不专心。

他看着老师,心里却想着天上有没有大雁飞来,老师的话一句也没听进去,棋艺自然也没有丝毫提高。

初一预科班语文讲义2

初一预科班语文讲义2

美语之都初一预科班语文讲义(一)姓名: 2015.7.8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一、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等。

1.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例:至和元年七月某日2.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3.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4.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5.移位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实战演练: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

既得盐羹,便自念言:“所以羹者,缘有盐故。

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盐已口爽②,返③为其患。

(《百喻经》)[注释]①益:增加。

②爽:败坏(口味)。

③返:同“反”,相反。

1.解释画线词语。

(1)主人与食(2)缘有盐故2.愚人发现食物因盐好吃之后,做了什么事?3.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这则笑话蕴含的道理。

课外文言文讲义

课外文言文讲义

课外文言文16篇1、短文两篇(一)鹬蚌相争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译文】河蚌刚刚爬上河滩张开壳儿晒太阳,一只鹬鸟扑过来啄它的肉。

蚌灵敏地合拢自己坚硬的壳,把鹬鸟尖尖的长嘴紧紧夹住。

鹬对蚌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晒死。

”蚌也对鹬说:“你的嘴今天拔不出,明天拔不出,你就要渴死饿死!”鹬和蚌谁也不肯让谁。

结果都被渔夫毫不费力地抓住了。

(二)弓与矢一人曰:“吾弓良,无所用矢。

”一人曰:“吾矢善,无所用弓。

”羿闻之曰:“非弓何以往矢?非矢何以中的?”令合弓矢而教之射。

【译文】一个人说:“我的弓好,不需要用箭。

”一个人说:“我的箭好,不需要用弓。

”后羿(人名)听了说:“没有弓怎么将箭发射出去?没有箭怎么射中目标?”后羿让他们把弓箭配合一起然后教他们射箭。

2、邴原泣学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

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

”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

”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路过书塾,(听见琅琅的书声)忍不住哭了。

(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回答说:“失去父亲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伤感。

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亲人(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

"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要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交学费。

”老师说:“你如果有志读书,我可以免费教你,不收一分钱。

”于是邴原就进了学堂读书。

一个冬天的时间,就能背诵《孝经》和《论语》。

3、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暑期讲义:新预初趣味文言文

暑期讲义:新预初趣味文言文
出自《战国策·魏策四》
注释:①持其驾:拿着缰绳,驾着他的车子。②之:动词,往,到。③ 用:资用,即路费。④御者:驾车的仆夫。
1解释加点的词
1)我欲之楚()2)将奚为北面()
3)吾马良()4)此数者愈善()
2翻译:
1)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个条件越好,那么就离楚国更加远了。
译文:季梁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驾着他的车往北面赶,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即使你的马再好,但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即使你的路费再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好。’有了这几个条件,那么就离楚国更加远了!
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两者有相互重叠之处,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四、画龙点睛
主旨性明确的寓言故事该如何总结?
1、寓言主旨一般在篇末点明或留下悬念引人深思,篇末议论句或判断句往往为中心句。
2、梳理故事脉络,理解故事内容,明确作者观点和态度。
3、抓住寓言的特征:
借此喻彼:借一件事来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或讽刺一种错误的做法;如《刻舟求剑》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孤②明③庐④笞
2、翻译:①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答案:1、丧父通晓、精通房屋用竹板、荆条抽打
2、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
译文:承宫是琅邪姑幕人,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给(他下面)所有的学生。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几十年里,(慢慢)就精通了这本经书。

最新部编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文言文详注

最新部编小学语文教材1-6年级文言文详注

一年级人之初①人之初,性②本善;性相近,习③相远。

苟④不教,性乃迁⑤;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⑥;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⑦,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注释:①《人之初》节选自《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

②性:本性、秉性。

③习:习性。

④苟:假如、如果。

⑤乃迁:乃:于是、就。

迁:改变。

⑥宜:应该、合适。

⑦琢:雕琢、打磨。

翻译: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二年级弟子规①(节选)冠②必正,纽必结③,袜与履④,俱⑤紧切⑥。

置⑦冠服,有定位⑧,勿乱顿⑨,置污秽⑩。

惟⑪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⑫。

若⑬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⑭。

注释:①《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是一部蒙学经典。

②冠:帽子。

③纽:纽扣。

结:扣好。

④履:鞋子。

⑤俱:全、都。

⑥紧切:牢牢系好。

⑦置:放置。

⑧定位:固定的位置。

⑨顿:放置、安置。

⑩污秽:脏。

若:如果。

⑪惟:只有。

⑫励:勉励。

⑬若:如果。

⑭戚:悲戚、难过。

翻译:帽子要戴正,衣纽要扣好,袜子穿好鞋带要绑紧。

帽子衣服有一定的位置,不可随意摆放,以免沾染灰尘。

只有品德、学问、才艺,有不如人的地方,要加紧努力赶上。

至於衣服、饮食等物质享受,不如别人,不必忧虑悲伤。

三年级(一)破瓮救友①司马光群儿戏于②庭③,一儿登瓮④,足跌没水中,众皆⑤弃⑥去⑦。

光持⑦石击瓮破之,水迸⑧,儿得活。

注释:①《破瓮救友》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②于:在。

③庭:庭院。

④瓮:大缸,盛物的淘器。

⑤皆:都、全。

⑥弃:抛弃、舍去。

⑦去:离开。

初一语文下册1到6单元文言文注释

初一语文下册1到6单元文言文注释

初一语文下册1到6单元的文言文注释在初一语文下册的1到6单元中,学生将接触到许多古代文言文,这些文言文承载着我国古代的文化智慧和历史记载,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文言文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将对初一语文下册1到6单元的文言文进行注释和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古代文言文的内涵和用法。

1. 《论语》中的“子曰”在《论语》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子曰”这样的开头,这是指孔子的言论。

这些言论包含着孔子对于人生道德、修养和治国理政的思考和建议,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这些言论对于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句话告诉我们,君子应该以周而不比的态度处世,而小人则相反,这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 《史记》中的天官在《史记》中,有关天官的记载,揭示了古代帝王对于天文历法的重视和探索。

天官是负责观测天象和编撰历法的官吏,他们的工作对于掌握季节变化、预测自然灾害等都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史记中的有关天官的记载,可以了解古代我国人对于天文学和历法的认识和研究,进而理解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3. 《诗经》中的国风《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国风描绘了古代各国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景象,学生通过阅读国风,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的真挚情感和生活状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这句诗描绘了两个相爱的人分离的情景,歌颂了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这种情感在今天依然具有感染力和启示作用。

总结回顾:通过对初一语文下册1到6单元的文言文进行注释和解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智慧。

《论语》中的孔子言论,《史记》中的天官记载,以及《诗经》中的国风,都是古代我国文化的珍贵遗产,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文言文,我们能够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个人非常推崇古代文言文所蕴含的智慧和情感,这些文言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表达,更是古代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能够接触到古代先贤的思想和见解,汲取其中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规范,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成长和生活。

1-6册文言文教参翻译

1-6册文言文教参翻译

七年级上册幼时记趣我回忆幼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眼力足以看得清极细小的东西。

看到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花纹。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夏天蚊子的飞鸣声像雷一样,我私下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

心中想象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仰起头来观赏这种景象,脖颈因此都僵硬了。

(有时)我又把蚊子留在白色的素帐里,用烟慢慢地喷它,使他冲着烟雾飞叫,(把这种情景)当做青云白鹤图来看,果真就像鹤在云头高亢地鸣叫,令人高兴得连声叫好。

我常在坑洼不平的土墙边,杂草丛生的花台旁,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把繁茂的杂草看作树林,把昆虫蚂蚁看成野兽,把泥土瓦砾突起的地方看作山丘,低洼的地方看成沟谷,想像在里面游历的情景,真感到心情舒畅,自得其乐。

一天,看见两只虫子在草丛间相斗,我观看这一情景兴趣正浓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很大的东西,像推开大山,撞到大树一般地闯了过来,原来是一只癞蛤蟆。

(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我那时年纪还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哎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三峡郦道元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除非正午,开不见太阳;除非半夜,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

极高的山峰上长着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叫,叫声连绵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预备文言文

预备文言文

一、东野稷驾车东野稷①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

庄公以为文②弗过也,使之钩③百而反。

颜阖遇之,入见曰:“稷直马将败。

”公密而不应。

少焉,果败而反。

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注释】①御:驾车②文:线条交错的图案、花纹。

引申为“绘画”。

③钩:来回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东野稷御见.庄公()公密而不应.()2.下列句子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少焉,果败而反A、少了一匹马,果然失败了B、过了一会儿,果然马回来了C、稍停片刻,马果然走反了D、过了一会儿,马果然疲困而返3. 颜阖认为“稷直马将败”的原因是(用文章语句回答)(3分)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3分)二、闵子骞①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②车,失辔③,父持其.手,衣甚单。

父则归.,呼其後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

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无留。

”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

”其父默然。

《说苑》①闵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古代著名的孝子。

②御,驾驶(马车)。

③夫辔,缰绳从手里掉下来。

1.解释文中加点为的词语。

(4分)父则归.,呼其後母儿归:()母去.四子寒去:()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哪句话看出父亲休妻态度坚决?(用原文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闵子骞挽留后母的理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景公有马,其圉人①杀之。

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其罪而杀之!”公曰:“诺。

小升初——初中预备古文1、2注释翻译(DOC)

小升初——初中预备古文1、2注释翻译(DOC)

一、《论语》十则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日三省吾身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迷惑。

殆:危害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齐:相同,看齐5、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女:通“汝”,你。

是,这。

知,通“智”,聪明。

6、温故而知新故,旧的知识7、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宽广,刚毅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想做的事情。

施,施加。

二.写出这课至今还用的成语。

温故而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填空并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高兴的事吗?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孔子说:光读书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

光思考而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3、子曰:“见贤思齐焉,。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要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就要自我反省,看有没有同他相似的毛病。

4、子曰:“三人行,。

,。

”孔子说: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发现自己也存在着他们有的缺点时,就应该注意改正。

5、子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可以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7、子曰:“其恕乎,,。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了!自己讨厌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8、子曰:“由,诲女知乎!是知也。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真正的知。

二、揠苗助长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

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

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文言文启蒙读本1~340超全翻译解读

文言文启蒙读本1~340超全翻译解读

鹦鹉灭火一只鹦鹉非到了其他山上,山上的飞禽走兽都对它很友善,鹦鹉有自己的想法,此处虽然好,却不是自己能久留的地方,鹦鹉还是离开了这里,飞到别处去了。

飞禽走兽都不舍得它走。

几个月后,这座山发生火灾,火焰高耸入天,在远处的鹦鹉看见后,将身子钻进水里,沾湿羽毛,飞过森林把水洒在火上,想要用羽毛上的水珠浇灭火山,天神对鹦鹉说「你虽然是好意,但是这点水珠怎么够呢?」鹦鹉回答说:「我也知道我这点小水珠救不了火,但我曾经在这山上居住过,山里的动物们曾待我非常好,我实在不忍心见它们被这场大火灭绝,只好尽我所能来帮助它们!」天神赞扬鹦鹉的好心肠,就把大火灭掉了。

鳝救婢高怀中在扬州的小东门卖鳝鱼面。

他每天要宰杀数千条鳝鱼,有一位婢女心生怜悯,每天夜晚,偷偷地从水缸里捞几条鳝鱼,从后窗抛入河中。

这样经过了大约一年的光景。

有一天,店里发生了火灾,婢女仓皇地逃了出来,被火所烧伤了。

她很疲倦地躺在河边,到半夜睡着了。

醒来以后,发现不但痛苦减轻了,连灼伤的部位也好了许多。

她看了一下四周,发现有河中的污泥堆积在伤口上,而地面留下鳝鱼走过的痕迹。

她这才知道:是从前所放生的鳝鱼来救她。

高怀中被婢女的行为所感动,于是立刻停止经营,拆除了锅炉,锅炉下有洞,他将无数条动中的活鳝鱼,全部放到河里。

黄香温席黄香是从前汉朝人,在他9岁的时候,就懂得侍奉父母的道理。

夏天到了,天气异常闷热。

黄香就拿着扇子,扇凉父母睡觉的床和枕头,把蚊帐内的蚊子和吸人血的小虫扇跑,还要使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安然入睡。

冬夜里,天气特别寒冷。

黄香就用自己的体温使父母的被窝暖和,才招呼父亲睡下。

黄香温席的故事,就这样传开了,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陆绩怀橘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

官职最大时曾居太守之职,精通天文、历法,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陆绩偷偷藏了三只,临走时告辞袁术时,橘子掉在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郎在这里做客却怀揣着橘子回去,是什么原因呢?”陆绩跪着回答说:“是因为橘子很甜,想拿回去给我母亲吃!”袁术说:“陆郎这么小就知道孝顺,长大后必然成大才!”袁术感到很惊奇,往后常常称道此事。

《课外文言文赏析》讲义

《课外文言文赏析》讲义

《课外文言文赏析》讲义-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姚学教育语文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姓名年级八年级辅导科目语文学科教师袁老师授课类型T(《文言文特殊句式赏析》)Z(专题链接)T(文言文阅读训练)授课日期及时段2016年01月22日星期五时段:15:00——15:20教学内容【课标解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熟读初中新教材中的全部文言文课文,其中基本课文即教读课文要耳熟能详,有很强的语感;能熟练背诵或默写文言文基本篇目中要求背诵的段、篇或名言警句。

能正确理解文言文基本课文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词语的意思(包括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以及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等),能正确理解文言文基本课文中的句子的意思。

能正确理解文言文基本课文中的文段的意思。

能够理解浅易简短的文言文的基本意思及文章的基本写法和揭示的主旨。

【教材分析】课外文言文赏析能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基本课文的词语的意思(包括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以及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的词等),通过与课内文言文的比较学习,将课内所学迁移至课内文言文,学以致用,理解浅易简短的文言文的基本意思及文章的基本写法和揭示的主旨。

【学情分析】《文言文特殊句式赏析》这堂课主要针对初中学生课内文言文学习情况,主要是文言文方面比较薄弱的学生。

结合课内所学文言文,总结重点文言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提高并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认识考试经常考到的特殊文言句式,学会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能够结合注释通读全文。

【教学目标】1.了解课外文言文特殊句式阅读与考评的要点。

2.掌握正确翻译特殊文言句式。

3.能够自主判断课外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

2、评析欣赏法。

【预习指导】1.熟悉所学课内文言文。

2.整理考过的课外文言文,看看自己能找到哪些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赏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必修一 课内文言文讲解1(4-6课)(共34张PPT)

必修一 课内文言文讲解1(4-6课)(共34张PPT)
绕)柱而走。群臣惊愕,卒(通“猝”,仓促突然) 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 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来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 而卒惶急无以(没有用来的)击轲,而乃以手共搏 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掷击)轲。
秦王方(正)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 “王负(背)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大腿)。荆轲废,乃引(举起)其匕首提秦王, 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创 伤)。
高中语文必修1
4、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如
《春秋》(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第 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最大的编年体史书)等。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裁。如
《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如
《史记》、《三国志》等。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 书,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以 《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 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 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记事 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 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我要把他当兄长一样 对待)。”张良出,要(通“邀”,邀请)项伯。 项伯即入 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捧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长寿), 约(约定)为(结为)婚姻(儿女亲家),曰:“吾入关, 秋毫不敢有所近(丝毫财物不敢接触占有),籍(动词) (给登记户口)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的原因) 遣将守关者,备(防备)他盗之出入(偏义)与非常(意外 的变故)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 倍(通“背”,背弃)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 不可不蚤(通“早”)自来谢(请罪、道歉)项王。”沛公 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 王,因(趁机)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 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优秀文言文解析 讲义6

优秀文言文解析 讲义6

优秀文言文解析·第六课讲义〔阅读〕牛飞邑(yì)人某购一牛,颇(pō)健。

夜梦牛生两翼飞去,以为不祥,疑有丧失。

牵市口损价售之。

以巾裹金,缠臂上。

归至半途,见有鹰食残兔,近之甚驯。

遂以巾头絷(zhì)股臂之。

鹰屡摆扑,把捉稍懈(xiè),带巾腾去。

【注释】①邑:城市,都城,古代指县②颇:很,十分③生:此处指长出④疑:怀疑、担心⑤市口:集市;损价:减价(损:损失,减少)⑥絷:拴缚马足,此处指拴、捆⑨屡:多次;摆扑:挣扎拍打(摆,摇晃;扑:拍、击)⑩稍:稍微;懈:松懈⑪腾去:飞走了(腾:上升,指飞升)注意:邑人“某”的“某”指“某个”【文言知识】释“以”。

“以”的意思在文言文中非常多,主要有以下几个:①用;使用。

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有才能的人不一定被重用。

)②做。

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有人了解你,那么你们将怎么做呢?)③认为、以为。

如“皆以美于徐公。

”(都认为我比徐公英俊)④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有些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

如“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愿意用十五座城县请求换取和氏璧)⑤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如“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平坦又很近的路程,则游玩的人会有很多;艰险又遥远的地方,到达的人就会减少。

)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国家之急为先而以私仇为后啊! )【课文解析】“心疑生暗鬼,贪心则失财”。

世间万事岂能相信迷信,要知道:“事在人为,人定胜天!”【随堂练习】(1)解释下列各句中括号中词或字的意思①(归)至半途__________、__________②(见)有鹰食(残)兔__________、__________③(遂)以巾头絷(股臂)之。

六年级语文下册 讲义阅读与训练【文言文培优】第1讲(学生版)(部编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讲义阅读与训练【文言文培优】第1讲(学生版)(部编版)

1 乘 船华hu à歆x īn 、王朗俱①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zh é②难之。

朗曰:“幸③尚④宽,何为不可⑤?”后贼⑥追至,王欲舍sh ě⑦所携xi é人。

歆曰:“本⑧所以⑨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⑩其自托⑪,宁⑫可以急相弃邪y é⑬”遂⑭携拯⑮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俱:一起。

②辄:当即。

③幸:幸而,恰巧。

④尚:还。

⑤可:肯,愿意。

⑥贼:这里指作乱的人。

⑦舍:丢弃。

⑧本:原先,先前。

⑨所以:……的原因。

⑩纳:接纳,接受。

⑪托:请托,请求。

⑫宁:难道。

⑬邪:通假字。

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⑭遂:于是。

⑮拯:救助。

译文华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难。

(途中)一个人想要搭船,华歆当即感到很为难。

王朗说:“(船里)恰好还很宽松,为什么不同意?”后来作乱的贼兵追上来了,王朗想要抛弃所携带的那个人。

华歆说:“先前之所以犹豫不决,正因为考虑到这种情况了。

既然已经接纳他了,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于是华歆还像当初一样救助这个人。

世人通过这件事来评定华歆、王朗的优劣。

课堂笔记本字词积累:1.俱:一起。

遂:于是。

2.辄:当即。

3.幸:幸而,恰巧。

4.尚:还。

5.可:肯,愿意。

6.舍:丢弃。

7.本:原先,先前。

8.所以:……的原因。

9.纳:接纳,接受。

10.托:请托,请求。

11.宁:难道。

12.邪:通假字。

相当于“吗”,表示疑问。

13.拯:救助。

14.遂:于是。

提升练习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2)幸.尚宽,何为.不可(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二、上文最后一句中的“此”指代的是。

三、用现代汉语写出“宁可以急相弃邪?”一句的意思。

四、从文段内容看,华歆、王朗谁优谁劣?理由是什么?五、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六、从本文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课堂小结。

小升初语文预备班训练-统一分类讲解-6—秋季班语文2—古文专题 —老师.doc

小升初语文预备班训练-统一分类讲解-6—秋季班语文2—古文专题 —老师.doc

[例题试解]弯弯的月亮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学的喜欢。

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像——小——船——”年轻的老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后,高兴地说:“好,同学们的回答很正确。

”这时,坐在前排的星子举起了手,可是老师没有发现,星子就仍举着手,还喊了一句:“老师!”老师听见后,说:“星子同学,有什么问题请讲。

”星子站起来,眨动着那双亮晶晶的大眼睛,说:“老师,我看弯弯的月亮像豆角。

”老师听完星子的话,一脸的不高兴,她对星子说:“你的回答是错误的。

全班同学都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你为什么偏偏说像豆角呢?难道就你特别有见解吗?”班上的同学一阵哄笑,星子的眼窝里满是泪水。

回到家后,星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曾做过小学教师的奶奶,奶奶说:“星子,老师的批评是正确的,弯弯的月亮是像小船,我从前教过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也都是这样回答的。

”星子听完奶奶的话,眼窝里又一次蓄满了泪水。

这件事情以后,星子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她很不喜欢这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在课堂上再也不敢向老师提出“特别”的问题……很快,几年过去了,星子考入一所师范学校;又很快地,星子从这所师范学校毕业,她回到故乡的小镇做了教师。

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星子老师穿着朴素、整洁的衣服,笑眯眯地说:“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首先提一个问题--你们想一想,弯弯的月亮像什么?”静默了一会儿后,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像——小——船儿——”星子老师没有说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充满期待地注视着大家,接着,她又问:“同学们,有没有和这个答案不一样的?”一个叫田菲的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的答案和他们不一样,我说弯弯的月亮像镰刀。

”星子老师听后很高兴,说:“田菲同学的回答正确,当然,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正确。

我只是想启发同学们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大胆地发挥你们的想像力,多想出几个答案。

预初语文讲义【教】包含文言文、阅读及作文

预初语文讲义【教】包含文言文、阅读及作文

2019年预初语文第一讲知识典例1.记叙文的修辞与描写2.记叙文的概括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①温丝莱特是一个美丽的英国小姑娘。

她有着一头金黄的鬈发,粉嫩的脸蛋上长着一双大大的蓝眼睛,长长的jié( )毛忽闪忽闪的。

她的嗓音柔婉甜美,非常动听。

她一笑起来脸上就像绽开了一朵花。

街区的人都亲切地称她为“雷丁市的安琪儿”。

②雷丁市是伯克郡的一个辖区,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

经常有外地人来到这里定居。

这年春天,温丝莱特家的左邻新搬来了一位老妇人——珍妮芙太太。

她是一个孀妇,无儿无女,只有一个侄子,也不在身边,因而显得非常孤单。

大人们都很忙,没有人愿意在她家门前驻足片刻。

老妇人却吸引了温丝莱特的注意,因为她跟老妇人一样孤寂。

温丝莱特的父母都是职业演员,忙碌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每天放学后,温丝莱特就会到老太太那里去,和她玩一会儿。

她给老妇人讲幼儿园的趣事,老妇人给她讲好听的童话故事。

尤其是周末,老少两人常常在一块儿共享快乐的时光。

③这个春天,珍妮芙太太感觉异常明媚。

④有一次,珍妮芙太太问起了温丝莱特长大后最想做什么。

温丝莱特毫不犹豫地回答,像爸爸妈妈一样做演员。

不过,她要成为大明星,拿奥斯卡奖。

珍妮芙太太一边为小女孩梳头,一边赞许地点点头。

⑤在早春的花草开始卖弄风zī()的时候,不如意也悄然降临了。

温丝莱特的脖子上长出了一个肿块儿,足有鸽子蛋大小。

父母急忙把她送到伯克郡最好的医院治疗。

医生说那是一个良性肿瘤,尚处在早期,只要一个手术问题就解决了。

不过,主刀医生的手术排得太满,温丝莱特的手术要在下一周进行。

⑥温丝莱特回到家中,她变得沉默自闭了。

她不愿去幼儿园,也不再去珍妮芙太太那儿玩了,她害怕手术。

一个黄昏,珍妮芙太太来到了温丝莱特的家。

她问了问关于手术的一些情况,摸了摸温丝莱特的头,鼓励她坚强一些。

接下来的两天,珍妮芙太太再也没有来过。

温丝莱特有点儿想她了。

可是,珍妮芙太太家的门一直紧闭着。

预备第二学期课内文言文注解

预备第二学期课内文言文注解

预备第二学期课内文言文注解天时不如地利:1. 天时:指适宜作战的时令、气候。

2.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3. 人和:得人心,上下团结。

4. 三里之城:周围三里的城。

5. 城:内墙。

6. 郭:外墙。

7. 环:围。

8. 夫:发语词。

用于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9. 然:这样,而:但是。

10. 池:护城河。

11. 者……也:是因为(表原因)。

12. 不如:比不上。

13. 也:发语词,判断句的标志。

14. 城:城墙。

15. 池:护城河。

16. 兵:武器。

17. 革:皮质甲衣,盔甲。

18. 坚:坚固。

19. 利:锐利;偏义复词,指的是武器20. 米粟:粮食。

21. 委:抛弃。

22. 去:离开。

23. 故:所以。

24.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限制。

以,凭借。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

25. 固国:巩固国防。

26. 山谿:山河。

谿,同“溪”。

27. 险:险峻,险要。

28. 威:建立威信。

29. 寡:少。

30. 道:指施仁政,得民心。

31. 得道者:得治国之道,施行仁政的君主。

32. 失道者:施行暴政,失去民心的人。

不施行仁政的君主。

33. 畔:同“叛”,背叛。

34. 之至:达到极点。

35. 顺:服从。

36. “故君子”二句:所以,得道的君子有不战之时,若进行战争,则必定胜利。

37. 必:一定,肯定。

38. 亲戚:古代指亲属,即跟自己有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人。

亲,指族内;戚,指族外。

39. 是:这(是),这正说明。

40. 郭:外城。

41. 必:必然。

42. 得:取得,得到。

43. 环而攻之而不胜:而,表示修饰攻。

44. 君子:指施行仁政的人。

45. 之:的。

46. 而不胜而:却。

47. 以:用,凭借,依靠。

48. 君子:得道的君子。

论语八则: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按时”。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预备上期末文言文词释整理(1)

预备上期末文言文词释整理(1)

.文言文词释整理为学一、加点字1、天下事有难易乎?乎:_____________难:_______易:___________2、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_________亦: ____ 之: ______ 矣:3、蜀之鄙有二僧蜀:_________鄙:_____________僧:____________.其.一贫_________4、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语:________之:________何如:____________5、子何恃而往?恃:________子:______________往:_____________6、吾一瓶一钵足矣钵:_______________ 足:________________7、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欲:________买舟:__________犹:____________数:___________8、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自:____还:________以:______________惭色:______________ 9、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之:________去:_____至:_______焉:_________10、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立志:__________顾:_________哉:_____________二、判断下列“之”的词性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3、“吾欲之南海,何如?()4、西蜀之去南海()5、人之立志()三、中心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常本文选自___________,原题为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代________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自相矛盾一、趣文导读相称一俗汉造一精室,室中罗列古玩书画,无一不备。

客至,问曰:“此中若有不相称者,幸指教,当去之。

”客曰:“件件俱精,只有一物可去。

”主人问:“是何物?”客曰:“就是足下。

”(选自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译文】有个平庸的人建造了一所精美之室,室中罗列古玩书画,没有一样不具备。

客人来了,主人问道:“室中如有不相称的,请你指教,以便去掉。

”客人说:“件件都精致,只有一样东西可以去掉。

”主人说:“是什么东西?”客人说:“就是你。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

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

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

【文言原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选自《韩非子·说难》)【古今对碰】【作品赏析】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做出截然相反的判断来的。

若是这样做了,那就是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矛盾是事物存在的普遍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不管是物质的客观世界,或是思维的主观世界,都有矛盾问题。

有矛盾不见得是坏事。

有矛盾才有事物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是我们要认识矛盾,分析矛盾,研究矛盾,解决矛盾。

只有这样才能让事物得到发展。

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局面。

三、强化训练(共20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

(10分)① 誉.之曰()② 以.子之矛()③ 或.曰()④ 何如..()⑤ 夫.不可…… ()⑥ 同世而立.()⑦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⑧ 物莫.能陷也()⑨ 吾矛之利.()⑩ 于物无不陷.也()【答案】① 赞美。

② 用。

③ 有人。

④ 怎么样。

⑤ 句首发语词。

⑥ 成立。

⑦ 买。

⑧ 没有不。

⑨ 锋利。

⑩ 攻破。

这里是刺透的意思。

2.翻译。

(10分)①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②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③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④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⑤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判断下了说法的正误。

(8分)①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

→这是一个判断句。

()②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之”起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③ 于物无不陷也。

→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④ “物莫能陷也”和“陷子之盾”中的“陷”字,均解释为“刺,刺穿”。

()【答案】① 错② 错③ 对④ 对【解析】① 只是一个陈述句,不是一个判断句。

② “之”是助词,的。

4. 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2分)【答案】寓意是说话办事要说实话,办实事,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自己先说服不了自己。

【解析】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理解其寓意是不要违背了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自圆其说。

2 北人不识菱一、趣文导读吃橄榄乡人入城赴酌,宴席内有橄榄焉。

乡人取啖,涩而无味。

因问同席者曰:“此是何物?”同席者以其村气,鄙之曰:“俗。

”乡人以“俗”为名,遂牢记之。

归谓人曰:“我今日在城尝奇物,叫名‘俗’。

”众未信,其人乃张口呵气曰:“你们不信,现今满口都是俗气哩。

”(选自清·游戏主人《笑林广记》)【译文】有个农夫进城赴宴,席中有橄榄。

农夫拿到嘴里吃,既涩嘴又不好吃。

于是问同席的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同席的人认为他粗俗,鄙视地说:“俗。

”农夫以为“俗”是橄榄名,便牢记在心。

回家后对人说:“我今天在城里吃到一种稀奇的果子,名叫‘俗’。

”大家听了不相信,农夫便张口呵气说:“你们不信,现在我满口都是俗气哩。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江盈科(1553年—1605年),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桃源人。

盈科从小聪慧,万历二十年(1592年)三月,与袁宏道同榜进士及第。

【文言原文】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选自明代江盈科《缘箩山人集》)【古今对碰】【作品赏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不要不懂装懂,否则会贻笑大方。

世上的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而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对于不懂的东西,要实事求是,虚心向人请教,只有虚心好学,才能得到真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三、强化训练(共28分)1.解释加点词语。

(10分)① 仕.于南方()② 席上啖.菱()③ 欲以.去热也()④ 欲以去.热也()⑤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⑥ 并.壳入口()⑦ 或.曰()⑧ 其人自护其短.()⑨ 欲.以清热也()⑩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答案】①(仕途)在……做官。

② 吃。

③ 用来。

④ 去除,去掉。

⑤ 认识。

⑥ 连同,一起。

⑦有人,有的人。

⑧ 缺点,短处。

⑨ 想,想要。

⑩ 因为,由于。

2.翻译。

(10分)①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② 前山后山,何地不有!③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

④ 席上啖菱,并壳入口。

⑤ 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3. 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4分)【答案】他这样不懂装懂很不好,我们一方面要发奋学习,扩大知识面,另一方面也要大胆承认自己在许多领域是无知的。

否则必然会贻笑大方。

(意对即可)【解析】根据内容能够了解到他是一个不懂装懂的人,结果闹出了笑话。

4. 本文给人多方面的启示,请你选择一个方面,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4 分)【答案】① 人人都有缺点,但不要掩饰缺点。

② 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虚心学习,不要不懂装懂。

③ 要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解析】主体意思是不要不要不懂装懂,要虚心。

3 养枭一、趣文导读从三到万昔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

一岁,聘楚士训其子。

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

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曰:二字;书三画,训曰:三字。

其子辄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曰:“儿得矣,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其父喜,从之,具币谢遗楚士。

逾时,其父拟征召姻友万氏者饮,令子晨起治状,久之不成。

父趣之,其子恚曰:“天下姓氏夥矣,奈何姓万!自晨起至今,才完五百画也。

”选自《贤弈篇·应谐录》【译文】有个乡村老头,家里很富裕,但几代人都不识“之”字“乎”字。

有一年,请来一位楚地的读书人教他的儿子。

这位老师一开始先教他的儿子执笔描红。

写一画,教他说:这是一字;写二画,教他说:这是二字;写三画,教他说:这是三字。

富翁的儿子觉得读书写字太简单了,就非常高兴,丢掉笔回去告诉他的父亲,说:“我学会了,我学会了;可以不必烦劳老师,再多花学费了,请辞退他吧。

”他的父亲很高兴,就依从了自己的儿子,准备了一笔钱辞退了那位楚地的读书人。

过了一些时候,富翁打算邀请一位姓万的姻亲来喝酒,叫他儿子早晨起来就写一份请贴,但等了好久,仍不见写成。

父亲就去催促他,他儿子抱怨说:“世上姓氏很多,为什么偏偏要姓‘万’呢?我从清早写起,直到现在,才写完了五百画!”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作者刘基(1311年—1375年)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

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文言原文】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

春申君曰:“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朱英闻之,谓春申君曰:“君知枭之不可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而君宠荣之,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将望之以国士之报。

以臣观之,亦何异乎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也?”春申君不寤,卒为李园所杀,而门下之士,无一人能报者。

(选明·刘基的《郁离子》)【古今对碰】【作品赏析】这篇文章通过类比来说明一定的道理,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很好的通过一个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养动物是这样,交人也是这样。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三、强化训练(共25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

(10分)①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② 而冀.其凤鸣焉()③ 不可易.也()④ 食.何与焉()⑤ 谓.春申君曰()⑥ 荐.之以珠履()⑦ 以臣观.之()⑧ 春申君不寤.()⑨ 卒.为李园所杀()⑩ 是.枭也()【答案】① 果实。

② 希望。

③ 改变。

④ 喂。

⑤ 对……说。

⑥ 赠。

⑦ 看。

⑧ 同“悟”,省悟。

⑨ 最终,结果。

⑩ 这。

2.翻译。

(10分)① 楚太子以梧桐之实养枭,而冀其凤鸣焉。

② 是枭也,生而殊性,不可易也,食何与焉?③ 君知枭之不可以食易其性而为凤矣,而君之门下无非狗偷鼠窃亡赖之人也。

3. 本文阐明了什么道理?(2分)【答案】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选错了对象,就不会得到希求的结果。

选错了人,不但没有好的结果,有时还会带来杀身之祸。

【解析】根据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和阐明的道理来回答。

4. 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答案】平时交友要学会辨别和选择,要和那些志趣高雅的人交往。

【解析】根据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和阐明的道理并联系实际来谈。

4 揠苗助长一、趣文导读闻鸡起舞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选自唐·房玄龄等撰《晋书·祖逖传》)【译文】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就起床舞剑。

二、美文精读【作品卡片】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现山东省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民主思想的先驱,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被后世尊称为亚圣。

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他提倡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文言原文】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苗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

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选自《孟子》)【古今对碰】【作品赏析】本文通过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来阐明道理,寓意深刻,言简意赅,妙趣横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