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血剂

合集下载

方剂与中成药学--理血剂

方剂与中成药学--理血剂
川芎(三钱) 桃仁(十四枚) 炙甘草(五分)
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川 芎
·生化汤·
【主治】 产后血虚、寒凝血瘀腹痛 血虚受寒,瘀血内阻
恶露不行,小腹冷痛,脉迟细或弦 【病机】 产后血虚受寒,瘀阻胞宫 【治法】 化瘀生新,温经止痛
【方解】
·生化汤·
君:当 归 ─ 补血活血,化瘀生新 ─ 温经散寒(重用)
血不循经:漏下不止,或月经提前, 或一月数行。
阴血不足,失于濡润:唇口干燥 瘀热或阴虚内热:傍晚发热,手足心热
·温经汤·
【治法】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方解】
君:吴茱萸 ─温经散寒
桂 枝 ─助吴萸温经散寒 温经散寒,
—通利血脉
通血脉
臣: 当 归 川 芎─养血,活血,调经
白芍
丹 皮 ─活血祛瘀,清虚热 佐: 阿 胶 ─养血滋阴
理血剂
·理血剂·
➢概念
组成:以理血药(活血祛瘀药、或止血药)为主; 作用:活血祛瘀、或止血; 治证:血瘀证、或出血证。
➢分类
·理血剂·
1、活血祛瘀 ― 治血瘀证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生化汤
2、止血-治出血证 代表方:黄土汤,小蓟饮子
➢使用注意
·理血剂·
1、辨清寒热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 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
上部出血:清降药 ⑶升降药
下部出血:升提药
⑷调理脏腑功能
咳血-宣肺化痰 便血-行气导滞 吐、便-健运脾胃
·理血剂—止血·
十灰散
《十药神书》
·十灰散·
【组成】
大蓟
小蓟
侧柏叶 茅根
山栀
大黄
棕榈皮 各等分(各9g)
荷叶 茜根 牡丹皮

12理血剂

12理血剂

[]
组 成
全当归八钱 川芎三钱 桃仁十四枚 炮姜五分 炙甘草五分 黄酒、童便各半煎服
功 用
活血祛瘀
主 治
产后瘀血腹痛
产后血虚
寒邪乘虚而入
寒凝血瘀
留阻胞宫
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君)全当归 (臣)川芎
桃仁
养血补虚 活血祛瘀
行气活血
(佐)童便:引败血下行
(佐使)黄酒 温通血脉
炮姜 温经散寒
(使)甘草:和药缓急
7、现代药理研究:本方 具有抗炎、调节免疫功能、 降低血液粘稠度等作用;并 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及营养血 流量;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活 性;促进神经系统损伤的修 复等。
[思考]
1、黄芪在本方、补中益气汤、 玉屏风散、当归补血汤、归脾汤中 的作用有什么异同?
2、本方与桃核承气汤、血府逐 瘀汤在病因病机病位及组方特点上 如何区别?
用。
桃核承气汤
活血祛瘀
《YI LIN GAI CUO》
桃仁 红花 当归 川芎 赤芍
怀牛膝
川牛膝
牛膝 生地 桔梗 柴胡 枳壳 甘草
[功用]
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
血府逐瘀汤
[分析]
瘀 血气 内机 阻郁 胸滞

唇、
胸胁刺痛
目、
日久不愈
舌、
急燥易怒
脉 均
瘀血阻滞 清阳不升

头痛 瘀
【治法】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方解】
君 龟板(量重) – 益肾滋阴而降火 白芍 – 敛阴益血以养肝
臣 黄芩 – 清热止血 黄柏 – 泻火坚阴
佐 椿根皮 – 固经止血 香附 – 调气活血
阴气火 血血热 得调得 养畅清

9、汤头歌诀--理血之剂

9、汤头歌诀--理血之剂

9、汤头歌诀--理血之剂九、理血之剂(一)理血之剂,即理血剂。

是调理治疗血分病证的方剂。

血是营养人体的重要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周流不息地循行于脉中,灌溉五脏六腑,濡养四肢百骸。

一旦受某种内、外因素的影响,造成血液耗伤,或血行不畅,或离经妄行,或瘀蓄某处,均可导致血分病证。

常见的如血虚、瘀血和出血的证候。

因此,理血之剂是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补血、活血祛瘀和止血的作用,治疗血虚、血瘀和出血证的方剂。

故理血剂又有补血、活血祛瘀和止血之分。

但很多方剂书均将补血之剂归入补益剂中论述,学者可相互参照。

1.四物汤养血通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歌诀】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八珍合入四君子气血双疗功独崇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补方雄十全除却↑①芪地草加粟↑②煎之名胃风【注释】①却:即祛除。

②粟:指粟米(即小米)。

【组成】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各等分【用法】上四味药研为粗末,每次三钱,水煎去渣,空腹热服。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

症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唇爪无华,妇女月经不凋,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质淡,脉细弦或细涩。

【方析】血虚为本方的主证。

血滞为本方的兼证。

故方中熟地黄滋阴补血为君药。

当归助君药补血,且能活血而行滞,是妇科调经的要药,为臣药。

白芍敛阴养血柔肝;川芎行气活血,共为佐药。

四药合用,既可补血,又能行血,使补而不滞,行而不伤,补中有散,散中有收,共成补血调血的良方。

按:本方在《方剂学》教材中,归属于补益剂。

足补血的基本方,也是妇科调经的常用方。

凡一切血虚证及月经不调证,均可用本方加减治疗。

原书四药等分,未分主次,其义示人以大法。

故使用本方时,应视病证而定君药。

若取补血,当重用熟地黄为君;若作调经,应以当归为主,加大剂量;若用于活血,可重用当归、川芎为君,且白芍易赤芍。

临床使用时,可随证加减。

【附方】(1)八珍汤(《正体类要》)即本方合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用法: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服。

《方剂学》第十二章,理血剂

《方剂学》第十二章,理血剂
痛经,崩漏,不孕等。
• 月经不调,少腹冷痛,经有瘀块,时发烦 热。
• 3,配伍特点:
• 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补养为主。
• 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相配,使全方温 而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养化瘀之剂。
• 4,加减法: • 小腹冷痛甚,去丹皮,麦冬,加——艾叶,
小茴香,桂枝易肉桂。
• 气滞,加——香附,乌药。 • 漏下不止,色淡,去丹皮,加——炮姜,
• 4,加减法: • 火热伤阴,加——沙参,麦冬。 • 咳甚痰多,加——川贝,天竺黄,枇杷叶, • 治鼻衄,加——青蒿,丹皮,去诃子,海浮石。
• 5,使用注意: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小蓟饮子(1)
• [组成] 生地,小蓟,藕节,蒲黄,滑石,

竹叶,木通,山栀子,当归,甘草
• [功用] 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 且补气不壅滞,活血不伤正。
• 4,加减法:
• 偏寒,加——熟附子。
• 脾胃虚弱,加——党参,白术。
• 痰多加——半夏,天竺黄。
• 语言不利,加——石菖蒲,郁金,远志。
• 上肢不遂,加——桑枝,桂枝
• 下肢不遂,加——牛膝,杜仲,
• 日久不显,加——水蛭,虻虫
• 口眼歪斜,加——牵正散。
• 5,使用注意:需久服,连续服用,

京墨——收涩止血
• [重点,难点] • 1,病机:火热炽盛,迫血妄行,上部出血证。 • 2,辨证要点: • 本方为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上部出血证的常用
方。
• 上部出血,血色鲜红。
• 3,配伍特点:
• 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
• 寄祛瘀于凉血止血之内,
• 为一首急救止血的方剂。
• 4,加减法:
• 气火上逆,以大黄,栀子为主,并加—— 牛膝,代赭石。

理血剂

理血剂

〖附方二〗 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
组成:五灵脂 炒,二钱(6g) 当归 三钱(9g) 川芎 二钱(6g) 桃仁 研如泥,三钱9g) 丹皮 二钱(6g) 赤芍 二钱(6g) 乌药 二钱(6g) 延胡索 一钱(3g) 甘草 三钱(9g) 香附 一钱半(5g) 红花 三钱(9g) 枳壳 一钱半(5g)
【主治】下焦蓄血证。
·桃核承气汤
·瘀热互结下焦经脉:少腹急结,( 闭经,痛经) ·膀胱气化未受影响:小便自利
·瘀热扰心 :烦躁,其人如狂,谵语
·热在血分:夜间发热
【病机】瘀热互结于下焦。
【治法】破瘀泄热,兼以攻下。 【使用禁忌】 孕妇禁用
君:桃 仁 ─ 破瘀活血 大 黄 ─ 下瘀泄热
* 两药相配,逐瘀泄热,瘀热并治
〖附方一〗 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 组成:赤芍 一钱(3g) 川芎 一钱(3g) 桃仁 二钱,研泥(6g) 红花 三钱(9g) 老葱 三根,切碎(6g 生姜 三钱,切片 (9g) 大枣 七个,去核(5g) 麝香 五 厘(0.15g),绢包 黄酒 半斤 用法: 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滓,将麝香入酒内再煎 二沸,临卧服。 功用:活血通窍。 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昏晕,或耳聋年久,或头发脱 落,面色青紫,或酒渣鼻,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 痨,小儿疳积而见肌肉消瘦,腹大青筋,潮热等。
温经散寒, 通血脉
佐: 人 参─补中益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 半 夏─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调经 生 姜─助吴萸、桂枝温经散寒 --合参、夏、草以温中养胃 使: 甘 草─调和诸药
*配伍要点:
温清消补并用,但以温经化瘀为主;
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相配,使全方温而 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通、温养之剂
温经汤
【运用】
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剂。主要用于冲任虚寒。

理血剂

理血剂

血府逐瘀汤——病机
瘀热扰心 瘀久化热 瘀血内阻
不通则痛 清阳不升 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内热瞀闷,入暮潮热 胸痛 头痛 日久不愈 痛如针刺而有定处
肝气郁滞
急躁易怒 呃逆,干呕,饮水即呛
横逆犯胃
血府逐瘀汤——方解
本方证病位在胸中,病机重点是血
瘀,兼有气滞。治当活血化—方解
血府逐瘀汤——主治
胸中血瘀证。 症见:胸痛、头痛日久,痛如针刺而有 定处,或呃逆,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 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 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暗红或有瘀 斑,脉涩或弦紧。
血府逐瘀汤——主治
原书治疗十九种血瘀证:
头疼、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 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瞀闷、急躁、 夜睡梦多、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 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 晚发一阵热
病机特点:虚、寒、瘀、热错杂。
温经汤——方解
本方冲任虚寒,瘀血内阻证。瘀血内阻 是标,冲任虚寒是其产生的原因,因虚寒导 致血瘀,故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温经汤——方解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温通血脉。 ——君 川芎、当归:活血祛瘀,养血调经。 丹皮:活血祛瘀,清血中虚热。 ——臣
温经汤——方解
阿胶、麦冬、白芍:养血益阴,兼清热 三药同用,既可养血,兼清虚热,又可 制约茱萸、桂枝辛燥之性。此方中芍药古用 白芍,亦可用赤芍—偏活血。 人参、甘草:益气健脾。 半夏、生姜:降胃散结,以助祛瘀。 ——佐 甘草:调和诸药。 ——使
中医方剂学
主讲:长春中医药大学
王迪
第十二章
理血剂
概 说
概念
凡是以 理血药 为主组成,
具有
活血化瘀或止血 的作用,

第十七章 理血剂

第十七章 理血剂

第十七章理血剂一、选择题【A1型题】1、理血剂的适应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热妄行的出血B、阳虚不统血之出血C、气滞血瘀之瘀血D、跌打损伤之瘀血E、血虚血行不畅之瘀血2、桃核承气汤中,除桃仁外还有:A、大黄芒硝桂枝甘草B、大黄芒硝肉桂甘草C、大黄芒硝干姜甘草D、大黄芒硝红花甘草E、以上均不是3、桃核承气汤的功效是:A、攻逐瘀血B、逐瘀泻热C、活血下瘀D、活血祛瘀E、以上均不是4、除……外,均属于桃核承气汤的主治症候。

A、小便自利B、少腹急结C、谵语烦躁D、肌肤甲错E、至夜发热5、桃核承气汤中,大黄的作用是:A、攻下热结B、荡涤实热C、活血祛瘀D、清热泻火E、破瘀泻热6、血府逐瘀汤的组成是A、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

B、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香附、牛膝。

C、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桃仁红花。

D、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

E、以上都不是。

7、血府逐瘀汤的功效是:A、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B、祛瘀通络,通痹止痛。

C、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D、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E、活血祛瘀,养血清热。

8、除……外,均属于血府逐瘀汤的主治症候。

A、胸痛日久不愈B、头痛日久不愈C、少腹急痛D、痛如针刺而有定处E、舌有瘀点9、血府逐瘀汤的主治证病机是:A、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气机郁滞。

B、胸中血瘀,阳气不升。

C、瘀血凝滞,气机不畅。

D、瘀血痹阻于经络。

E、以上都不是。

10、血府逐瘀汤中桔梗的作用是:A、宽胸、开泻肺气B、利咽散结C、开宣肺气、载药上升入胸中D、行气祛痰E、以上均不是11、血府逐瘀汤中牛膝的作用是:A、通利血脉、引血下行B、活血化瘀C、补肝肾D、活血利水E、以上均不是12、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痹痛。

治疗应选用何方最佳?A、通窍活血汤B、身痛逐瘀汤C、膈下逐瘀汤D、少腹逐瘀汤E、血府逐瘀汤13、下列药物除……外,均属于复元活血汤的组成部分。

A、桃仁红花B、柴胡大黄C、川芎枳壳D、当归甘草E、瓜蒌根(无花粉)穿山甲14、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功效的方剂是:A、膈下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血府逐瘀汤D、大黄□虫丸E、以上均不是15、复元活血汤的主治证病机是:A、胸中血瘀,肝气郁滞。

中药方剂学—理血剂

中药方剂学—理血剂
阴血不足,失于濡润:唇口干燥 瘀热或阴虚内热:傍晚发热,手足心热
【病机】 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虚、寒、瘀、热) 寒凝血瘀—主;虚、热—次
【治法】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配伍意义
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归、芎、芍、丹皮——活血调经,清虚热 阿胶、麦冬——养血滋阴,止血 人参、甘草——补气生血 半夏、生姜——降胃气,通冲任以调经;
· 黄土汤 ·
1、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出血之常 用方。
2、辨证要点:
·大便下血,或崩漏,血色暗淡,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3、类方比较:理中丸-黄土汤
黄土汤-归脾汤
1.具有逐瘀泻热功用的方剂是() A复元活血汤 B血府逐瘀汤 C桃核承气汤 D补阳还五汤 E生化汤 2.桃核承气汤的组成中不含有() A桃仁 B桃核 C大黄 D芒硝 E桂枝 3.血府逐瘀汤主治的病证是() A膈下血瘀证 B少腹血瘀证 C胸中血瘀证 D两胁血瘀证 E头部血瘀证 4.血府逐瘀汤的君药是() A当归、川芎 B川芎、柴胡 C桃仁、红花 D柴胡、枳壳 E生地、赤芍
现代临床应用
使用指征 治疗胸胁部瘀血的常用方,以
胸胸胁胁痛痛有有定处定,外舌,脉舌瘀脉血瘀征血象为证治要点
此外,久病顽证,病在上部,有瘀 血之征者皆可斟酌使用本方。
本方亦为瘀血证的通治方,随证加减可 用于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的瘀血证候。(?)
验案选录 神经衰弱
某男,36岁,教师。近1年来自觉心 悸,失眠,头痛,头晕,胸闷,思维紊 乱,健忘;每因心情不佳,病情加重, 影响工作。经多方治疗,疗效不著。西 医诊为“神经衰弱”。诊得:舌质紫黯 ,边有瘀点,脉弦涩。Fra bibliotek理血剂
为温补之剂,重在温中阳,健脾运,并能 燥湿,长于温脾止泻,止痛,是用治中焦

第十二章 理血剂 习题

第十二章 理血剂 习题

第十二章理血剂习题一、填空题1.理血剂分为_______ 和_______ 两大类。

2.使用活血祛瘀剂时,还应根据病性的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而酌配相应的药物。

3.补阳还五汤是_______ 治法的代表方4.使用止血剂时,上部出血可酌配少量_______ 药,下部出血则配少量_______ 药。

5.失笑散由_______ 、_______ 组成。

6.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_______ 、_______ 、_______ 组成。

7.出血而兼有瘀滞者,止血又应适当配以_______ 之品。

8.小蓟饮子是治疗_______ 、_______ 属于实热证的常用方。

9.桃核承气汤的功用是_______ ,主治_______ 证。

10.血府逐瘀汤的功用是活血化瘀,_______ 。

11.活血祛瘀法属于“八法”中的_______ 法。

12.理血剂中五个逐瘀汤共有的药物是_______ 。

13.补阳还五汤主治证的病机是_______ ,_______ 。

14.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功用的方剂是_______ 。

15.温经汤组成中性味寒凉的药物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16.生化汤中重用_______ 为君,炮姜在方中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__ 。

17.温阳止血法的代表方是_______。

18.咳血方是由青黛、瓜蒌仁、海粉、_______与_______组成的。

二、选择题(一)Al型题1.具有逐瘀泻热功用的方剂是()A.复元活血汤B.血府逐瘀汤C.桃核承气汤D.补阳还五汤E.生化汤2.桃核承气汤的组成含有()A.大承气汤B.小承气汤C.调胃承气汤D.增液承气汤E.复方大承气汤3.桃核承气汤的组成中不含有()A.桃仁B.桃核C.大黄D.芒硝E.桂枝4.桃核承气汤中的君药是()A.桃仁、桂枝B.大黄、桂枝C.桃仁、芒硝D.桃仁、大黄E.大黄、芒硝5.血府逐瘀汤主治的病证是()A.膈下血瘀证B.少腹血瘀证C.胸中血瘀证D.两胁血瘀证E.头部血瘀证6.血府逐瘀汤的君药是()A.当归、川芎B.川芎、柴胡C.桃仁、红花D.柴胡、枳壳E.生地、赤芍7.由桃仁、红花、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当归、枳壳、甘草组成的方剂是()A.少腹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通窍活血汤D.血府逐瘀汤E.膈下逐瘀汤8.患者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心悸失眠,舌有瘀斑,脉弦紧。

十二章 理血剂 答案

十二章 理血剂 答案

十二章理血剂答案一、填空题1.活血祛瘀止血2.寒热虚实3.益气活血4.引血下行升提5.五灵脂蒲黄6.丹皮桃仁芍药7.活血祛瘀8.血淋尿血9.逐瘀泻热下焦蓄血10.行气止痛11.消12.川芎13.气虚血滞脉络瘀阻14.复元活血汤15.白芍丹皮麦冬16.当归入血散寒温经止痛17.黄土汤18.栀子诃子二、选择题(一)A1型题1.C.答案分析:桃核承气汤以桃仁大黄为君,配芒硝、桂枝、甘草而成,故具有逐瘀泻热的功用。

2.C。

答案分析:桃核承气汤是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加桃仁、桂枝而成。

3.B。

答案分析:桃核承气汤组成中之“桃核”即“桃仁”,其“核”字并非指桃核(胡桃)。

4.D。

答案分析:该方主治邪在太阳不解,随经入腑化热,与血热搏结于下焦之蓄血证;治当逐瘀泻热,用桃仁、大黄瘀热并治,共为君药。

当夷5.C。

答案分析:血府逐瘀汤主治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之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等,故选胸中血瘀证。

6.C。

答案分析:血府逐瘀汤主治血瘀胸中,气机阻滞之胸痛证,以瘀血阻滞为主,故以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7.D。

答案分析:血府逐瘀汤由四逆散+桃红四物汤+桔梗、牛膝组成,故选D。

8.D。

答案分析: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

主治胸中瘀血所致的胸部刺痛、固定不移等症,故选之。

9.D。

答案分析:王清任所创制的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钱组成,故选之。

10.B。

答案分析: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故选之。

11.B。

答案分析:补阳还五汤中重用黄芪补气,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地龙通络,共呈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12.D。

答案分析:补阳还五汤主治证乃因气虚脉络瘀阻所致,症见半身不遂、口眼喉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等。

因此,主治证中不包括“谵语烦渴”之心经有热之症状。

13.B。

答案分析:复元活血汤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者。

中医中药经典参考文献 (48)

中医中药经典参考文献 (48)

一、概述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配伍规律理血剂适用于血瘀证及出血证。

凡下焦蓄血证,或瘀血内停之胸腹胁肋诸痛,妇女经闭、痛经或产后恶露不行,外伤瘀肿、痈肿初起等,以及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均为理血剂的适应范围。

活血祛瘀剂常配伍理气药,使气行则血行;或配伍养血补血药,使祛瘀血不伤血。

止血剂常配伍活血药,使止血不留瘀;上部出血,多配沉降药;下部出血,多配升提药,以增强止血之力。

理血剂的应用注意事项辨清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

逐瘀需防伤正,止血慎防留瘀。

至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之出血,法当祛瘀为先。

活血祛瘀剂其性破泄,易于动血、伤胎,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当慎用或忌用。

二、活血祛瘀血府逐瘀汤【组成药物】桃仁四钱、红花三钱、当归三钱、生地黄三钱、川芎一钱半、赤芍二钱、牛膝三钱、桔梗一钱半、柴胡一钱、枳壳二钱、甘草二钱【方歌】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劳【巧记】四物与四逆桃红根牛膝【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于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配伍意义】本方系桃仁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而成,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补阳还五汤【组成药物】生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红花一钱、桃仁一钱【方歌】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桃核承气汤【组成药物】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芒硝二两【方歌】桃核承气五般奇,甘草硝黄并桂枝热结膀胱少腹胀,如狂蓄血最相宜【功用】逐瘀泻热。

方剂学第十二章

方剂学第十二章

桃核承气汤《伤寒论》
桃核承气汤
【组成】桃仁 大黄 桂枝 炙甘草 芒硝结下焦 少腹急结,( 闭经,痛经)
下 焦
瘀热扰心
其人如狂(神志错乱) 谵语烦渴

血 热在阴血分
夜间发热
【病机】 瘀热互结于下焦
【治法】 泻热逐瘀
桃核承气汤
【方解】
君:桃仁─破瘀活血
瘀热并治
大黄─泻热通便,活血祛瘀
臣:芒硝─泻热软坚通便
桂枝─通行血脉;1、助桃仁、大黄活 血祛瘀;2、防方中寒凉太过(寒热并用)
佐使:炙甘草-调和
桃核承气汤
【运用】 辨证要点: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
理血剂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血府逐瘀汤
【组成】桃仁 红花 当归 生地 川芎 赤芍 牛膝 桔梗 柴胡 枳壳 甘草
舌本失养—— 语言不利 气虚不能固摄——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小便失
禁 【病机】 气虚血瘀,脉络瘀阻 【治法】 补气活血通络
补阳还五汤
【方解】
君:生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而促进血

臣:当归尾─活血祛瘀
佐: 川芎、赤芍
活血化瘀,
桃仁、红花
助归尾之力
地龙─通经活络
补阳还五汤
配赤芍以清血分瘀热
使:甘草─调和诸药
血府逐瘀汤
【运用】
辨证要点:
胸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 涩或弦紧。
为血瘀胸中常用方
理血剂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 归尾 赤芍 地龙 川芎 红花 桃仁
【主治】 气虚血瘀之中风。
气虚不能行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淡黯, 苔白,脉缓

13方剂学理血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13方剂学理血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第十三章理血剂第一节活血祛瘀剂桃核承气汤《伤寒论》桃核承气用硝黄,桂枝甘草合成方;下焦蓄血急煎服,解除夜热烦如狂。

【组成】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大黄四两(12g)桂枝去皮,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芒硝二两(6g)【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至夜发热,其人如狂,甚则谵语烦躁;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抵当汤(《伤寒论》)组成:水蛭熬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各6g)桃仁去皮尖,二十个(5g)大黄酒洗,三两(9g)功用:破瘀下血。

主治:下焦蓄血证。

症见少腹硬满,小便自利,喜忘,如狂或发狂,大便色黑易解;或妇女经闭,少腹硬满拒按者。

抵当丸(《伤寒论》)组成:水蛭熬,二十个(4g)虻虫去翅足,熬,二十个(4g)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6g)大黄三两(9g)功用:破血逐瘀。

主治:下焦蓄血之少腹硬满,发热,小便自利。

下瘀血汤(《金匮要略》)下淤血汤䗪桃黄,产后腹痛逐瘀良。

组成:大黄二两(6g)桃仁二十枚(12g)䗪虫熬,去足,二十枚(9g)功用:泻热逐瘀。

主治:瘀血化热,瘀热内结证。

症见产后少腹刺痛拒按,按之有硬块,或见恶露不下,口燥舌干,大便燥结,甚则可见肌肤甲错,舌质紫红而有瘀斑瘀点,苔黄燥,脉沉涩有力。

亦治血瘀而致经水不利之证。

【鉴别】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及下瘀血汤均以大黄、桃仁为主药,共具破血下瘀之功,用治瘀热互结于下焦之蓄血证。

桃核承气汤适用于瘀血初结之时,血结不甚之少腹急结,至夜发热以及经闭等证,且配伍桂枝温通血脉,使全方凉而不郁;抵当汤配伍水蛭、虻虫,其破血之力更强,主治瘀结日久,蓄血较重之见少腹硬满,其人发狂者;抵当丸证瘀结深但病势缓,少腹满而不硬,故改抵当汤为丸;下瘀血汤配伍䗪虫,专以攻下血瘀为用,主治产妇因“干血著于脐下”而致腹痛、拒按、按之有块,以及血瘀所致经水不利者。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枳壳膝芎饶,柴胡赤芍甘桔梗,血化下行不作痨。

第十七章 理血剂

第十七章 理血剂

第十七章理血剂一、选择题【A1型题】1、理血剂的适应证,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热妄行的出血B、阳虚不统血之出血C、气滞血瘀之瘀血D、跌打损伤之瘀血E、血虚血行不畅之瘀血2、桃核承气汤中,除桃仁外还有:A、大黄芒硝桂枝甘草B、大黄芒硝肉桂甘草C、大黄芒硝干姜甘草D、大黄芒硝红花甘草E、以上均不是3、桃核承气汤的功效是:A、攻逐瘀血B、逐瘀泻热C、活血下瘀D、活血祛瘀E、以上均不是4、除……外,均属于桃核承气汤的主治症候。

A、小便自利B、少腹急结C、谵语烦躁D、肌肤甲错E、至夜发热5、桃核承气汤中,大黄的作用是:A、攻下热结B、荡涤实热C、活血祛瘀D、清热泻火E、破瘀泻热6、血府逐瘀汤的组成是A、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

B、桃红四物汤合四逆散加香附、牛膝。

C、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桃仁红花。

D、四物汤合四逆散加桔梗、牛膝。

E、以上都不是。

7、血府逐瘀汤的功效是:A、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B、祛瘀通络,通痹止痛。

C、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D、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E、活血祛瘀,养血清热。

8、除……外,均属于血府逐瘀汤的主治症候。

A、胸痛日久不愈B、头痛日久不愈C、少腹急痛D、痛如针刺而有定处E、舌有瘀点9、血府逐瘀汤的主治证病机是:A、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气机郁滞。

B、胸中血瘀,阳气不升。

C、瘀血凝滞,气机不畅。

D、瘀血痹阻于经络。

E、以上都不是。

10、血府逐瘀汤中桔梗的作用是:A、宽胸、开泻肺气B、利咽散结C、开宣肺气、载药上升入胸中D、行气祛痰E、以上均不是11、血府逐瘀汤中牛膝的作用是:A、通利血脉、引血下行B、活血化瘀C、补肝肾D、活血利水E、以上均不是12、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痹痛。

治疗应选用何方最佳?A、通窍活血汤B、身痛逐瘀汤C、膈下逐瘀汤D、少腹逐瘀汤E、血府逐瘀汤13、下列药物除……外,均属于复元活血汤的组成部分。

A、桃仁红花B、柴胡大黄C、川芎枳壳D、当归甘草E、瓜蒌根(无花粉)穿山甲14、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络功效的方剂是:A、膈下逐瘀汤B、复元活血汤C、血府逐瘀汤D、大黄□虫丸E、以上均不是15、复元活血汤的主治证病机是:A、胸中血瘀,肝气郁滞。

理血剂

理血剂


舌黯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病证解析:

气机郁滞----胸胁刺痛

胸血
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急燥易怒

中行
郁而化热----内热烦闷,心悸失眠

血不
入暮潮热

瘀畅
瘀血阻滞,清阳不升----头痛

瘀热上冲动隔----呃逆不止
配伍意义:
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 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 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 枳壳、桔梗----开胸行气,载药上行 生地----凉血清热 甘草----调和诸药

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配伍意义:
当归一补血活血,化瘀生新

川芎一活血行气 臣
桃仁一活血祛瘀
炮姜一温经散寒止痛
黄酒一温散以助药力

童便一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
甘草-调和诸药
使
桂枝获苓丸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

腹痛拒按,或漏下不止,血色

紫黑晦暗,或妊娠胎动不安等。
丹参饮
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血瘀气滞,心胃诸痛。
病证解析:
气血瘀滞,互结于中一心胃疼痛
配伍意义:

丹参一活血化瘀止痛


檀香、砂仁一行气止痛

十灰散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 吐血、咯血、嗽血、衄血。
病证解析: 火热炽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


丹 皮----活血祛瘀,退虚热

阿 胶----养血止血润燥

中药方剂--理血剂黄土汤

中药方剂--理血剂黄土汤
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者
〖方源〗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 〖组成〗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 (炮) 阿胶 黄芩 各三两[各9g] 灶心黄土 半斤[3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方歌〗 黄土汤用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 被过滤广告 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主治〗 阳虚便血。大便下血,先便后血,或吐血、衄血,及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 细无力者。[病机分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证:早产后下焦蓄血,小腹作痛,其 人如狂。 治以:桃核承气汤加麦芽。水煎服。 服用3剂后复诊,如狂症消除,只觉小腹 微微作痛,胸中郁闷,再投原方加香附、 百合。又服用3剂而愈。


中风后遗症 陈某,男,78岁。患中风后遗口舌强、 双下肢活动不利1年余。曾用曲克芦丁 (维脑路通)等药治疗未效。刻诊:口 角向左余,流口涎,舌强,语言謇涩, 双下肢震颤而乏力,举动艰难,步履蹒 跚,神智虽清但反应迟钝,思维不灵, 近事喜忘,心悸。舌苔薄黄而腻,舌体 胖大,向左斜,脉弦硬。血压 150/90mmHg。头部CT示:脑萎缩,腔 隙性脑梗死。
瘀血内阻
气机郁滞
病机 瘀阻气滞,不通则痛,久而化热。 病位 偏上
组成
桃仁 生地 桔梗
红花 赤芍 牛膝
当归 柴胡 甘草
川芎 枳壳
方解 君 臣 桃仁12g :破血行滞润燥 红花9g :活血祛瘀止痛 赤芍6g 、川芎4.5g :助君药活血祛瘀 牛膝9g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
方 解 佐 生地9g 、当归9g :养血益阴,清热活血 桔梗4.5g ,枳壳6g :一升一降,宽胸行气 柴胡3g :疏肝解郁
方解
君:大黄——荡涤留瘀败血,引瘀血下行; 柴胡——疏肝理气,气行则血行,兼引诸药 直达病所。
两药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胁下瘀滞
臣:当归、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佐:穿山甲——破瘀通络 天花粉——既能入血分消瘀血而续绝伤, 又能清热散结消肿 使: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功用〗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使
(桔梗):载药上行,兼使药之用
甘草6g :调和诸药
组成
桃红四物汤
活血祛瘀 养血滋阴清热 理气疏肝宽胸
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牛膝 桃仁、
当归、生地 柴胡、枳壳、桔梗
甘草
调和药性
四逆散


桃红四物汤(生地易熟地,赤芍易白芍)+ 牛膝:活血祛瘀。 四逆散(赤芍易白芍,枳壳易枳实)+桔 梗:行气止痛。

瘀热并治


大黄12g——下瘀泻热
臣:桂枝6g——通行血脉,助桃仁破血祛瘀,
又防寒药遏邪凝瘀之弊

芒硝6g——咸寒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
佐使:炙甘草6g——益气和中,并缓诸药峻烈之性,
使祛瘀而不伤正
〖功用〗

逐瘀泻热
配伍特点

活血药加攻下药,瘀热并治; 大队寒凉药中配少量温通活血的桂枝,以助 桃仁等活血,使全方凉而不遏。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 血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 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
药理研究


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抑制 血凝,促进纤溶,降低血粘度 ; 改善肾功 ; 抗炎作用 ; 泻下作用; 抗惊厥作用。
现代运用
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 件炎、肠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 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身痛逐瘀汤:瘀血痹阻经络。 少赤芍,加羌活、秦艽、地龙、没药、 五灵脂、香附、牛膝、甘草。 主治气血痹阻经络。通络宣痹力强,重 在逐瘀通络四肢。
王清任的“五逐瘀汤”
方名 比较
血府 逐瘀汤
通窍 活血汤
膈下 逐瘀汤
少腹 逐瘀汤
身痛 逐瘀汤
基础 药物 特征 药物 功用 特长
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
语言不利者,+ 石菖蒲、郁金、远志 ; 口眼喎斜者,+ 牵正散 ; 痰多者,+ 制半夏、天竺黄 ; 偏寒者,+ 熟附子 脾胃虚弱者,+ 党参、白术。
药理研究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溶血栓; 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 ; 改善血液流变性; 改善微循环;
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
神志如狂
甚则烦躁谵语
小便自利 脉沉实而涩
热与血相搏结于下焦
〖病机分析〗 少腹急结:瘀热互结于下焦少腹部位 小便自利:热在血分而不在气分, 膀胱气化功能未受到影响 谵语烦躁:瘀热上扰心神
病机
瘀、热、下焦
瘀者化之,热者清之,在下者逐之
治法
泻热逐瘀
组成
桃核承气汤
桃仁
大黄
芒硝
桂枝
甘草
方解
君:桃仁12g——破血祛瘀

辨证为痰瘀阻络,机窍不灵。 治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方用补阳还五汤合导痰汤加减:当归10克 川芎10克 生黄芪30克 桃仁10克 赤芍12 克 红花8克 炙甘草6克 炙地龙15克 竹茹 10克 枳实10克 瓜蒌皮15克 天竺黄6克 制南星6克 制半夏8克。竹沥水20ml*3支 (每日3次)。8剂。嘱注意情志调畅,饮 食宜清淡,忌油腻肥厚。


二诊:服方后口较正,双下肢震颤好转,活 动较自如而有力。原方加丹参、北沙参各15克。 20剂。 三诊:口角斜已正,言语流利,肢废复用, 步履几如常人。遂停药调养。半年后随访言语 行动如常人,面色红润 ,精神如常。因经济条 件所限,未再作头部CT复查。(张德超医案, 录自倪诚. 2006. 新编方剂学.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枳、桔 柴 宣通胸 胁气滞 麝、葱 生姜 辛香 通窍 香附 延、乌 疏肝行 气止痛 茴、桂 干姜 温经 止痛 艽、羌 地龙 宣痹通 络止痛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半身不遂 口眼喎斜 语言謇涩 口角流涎 小便频数 或遗尿失禁 舌暗淡,苔白 脉缓无力
气虚不能行血,筋脉肌肉失养:半身不 遂,口眼歪斜。 舌本失养:语言蹇涩,口角流涎。 气虚失摄: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 舌黯淡,苔白,脉缓。
血府逐瘀汤
使用注意
由于本方活血祛瘀药较多, 故孕妇忌用。
原书所载本方主治病证近20种
头痛、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
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名曰灯笼病)
、瞀闷、急躁、夜睡多梦、呃逆、饮水即呃 、不眠、小儿夜啼、心悸、夜不安、干呕、 晚发一阵热。

《素问》:“脉者,血之府也。” 有后世医家提出凡是血脉瘀阻所引起的 各种病症,均可用本方治疗。这样大大 扩大了本方的治疗范围。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理血剂
调理 血行异常
血行异常
血行迟缓或停止 血行不循常道
血瘀
出血
活血祛瘀
分类
止血
概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 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 治疗血瘀证或出血证的方剂。
适应范围
血瘀证 出血证
活血祛瘀
分 类
止 血
注意事项

辨清造成瘀血或出血的原因; 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 标本兼顾; 逐瘀过猛或是久用逐瘀,均易耗血伤正, 在使用活血祛瘀剂时,常辅以养血益气之 品,使祛瘀而不伤正;且峻猛逐瘀,只能 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 ;

若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痰阻 血瘀,见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者, 非本方所宜。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 忍。 【病机】外伤损络,瘀血停滞于胸胁所致。


【治法】活血祛瘀为主, 兼以疏肝行气通络
柴胡
桃仁
红花
瓜蒌根
大黄
当归
甘草
穿山甲
复 元 活 血 汤
组 成
现代运用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 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 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 下肢痿软,黄褐斑、日光性皮炎等 属气虚血瘀者。
加减变化


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 桑枝、桂枝;
半身不遂以下肢为主者,+ 牛膝、杜仲 ; 日久效果不显著者,+ 水蛭、蜈蚣 ;
加减变化


地龙3g——通经活络,以行药力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配伍特点

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
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

顾; 补气而不壅滞,活血而不伤正。
辨证要点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
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喎 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 证要点。
〖功用〗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配伍特点



1.气血兼顾。以活血祛瘀为主,辅以 疏肝理气宽胸。 2.活中寓养(补)。活血不耗血,祛 瘀又能生新。 3.升降相伍,以达气行血行。
气血同调;消中寓补
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胸中瘀血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 处,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原书记载
瘀热结于下焦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
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
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
宜桃核承气汤。(原文109条)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芒硝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主治】
下焦蓄血证。
少腹急结 至夜发热
症 状
王清任五首血瘀汤比较表
桃仁、红花,川芎、当归,赤芍为基础加减。 活血祛瘀止痛

血瘀证

通窍活血汤:头面血瘀。 少当归,加麝香、老葱、生姜、枣、酒。 主治瘀血阻于头面。辛香通窍力强,长 于活血通窍,宣散头面瘀血。


膈下逐瘀汤:膈下血瘀证。 加香附、玄胡、枳壳、 丹皮、乌药、五灵脂, 甘草。 主治膈下瘀血。长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少腹逐瘀汤:少腹血瘀证。 少桃仁、红花,加小茴香、干姜、没药、玄胡、 官桂、失笑散。 主治少腹瘀血。长于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配伍特点

升降同施,以调畅气血; 活中寓养,活血化瘀不伤阴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