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文学语言(文学概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平仄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仄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1)字面意义层面、超意义层面 但丁,中世纪晚期意大利著名诗人。 “四义说”即字面义、譬喻义、道德义、寓言义。 字面意义具有优先性 (2)外在形状、内在意蕴 贬低外在语言的作用,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


作品的本文层次和形象的理想形态
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
黑 格 尔
中认为:
一件艺术品,我们首
先见到的是它直接呈现给
• 文学文本自身特点:
• • • • 1.文学文本是一种实际语言系统。 特定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对语言的具体运用。 2.文学文本要通过传达人生体验而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 3.文学文本有待于读者阅读和接受。
• 文学文本是有待读者阅读的包含完整意义 的实际语言系统。
• (二)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
• 专用概念层次:文学文本是指由作者创作出来有待于读者 阅读的语言系统。 • 文学作品则是指读者已经阅读并赋予特定意义的语言系统。
是文学语言组织的基本层面之一,是富有表现力并带有 一定规律性的表现程式的运用状况。三对六种基本辞格:
比喻和借代 对偶和反复 倒装和反讽
(一)比喻
就是打比方 即用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用大家 熟知的事物比大家陌生的事物,用浅显的道理比深奥的 道理。(修辞效果:或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
比喻的四个构成要素:
(一)文本与文学文本

“文本”(text):正义为本文、原文的意思。一般来说, 文本是语言的实际运用形态。文学概论中的“文本”指单 个文学创作成品,是未经读者阅读前的作品存在形式。

“文学文本”(literary text):在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 是指构成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品的具体语言系统,如运用语 言写成的特定小说、诗、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它是传达人 生体验的特定语言系统,包括诗歌、小说、散文和剧本等 形态。
(三)陌生性
最早由亚里士多德《诗学》提及“风格的美在于明晰而 不流于平淡,最明晰的风格是由普通字造成的,但是平淡无 奇的” 二十世纪,俄国形式主义者 维· 什克洛夫斯基 明确提出 了“陌生化”概念。 陌生化定义: 是使文学形式变得困难,增加人们感觉的难度与时间长 度的一种艺术手法。陌生化主要把语言加工成陌生的、扭曲 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语言,以求增加读者感知的难度,延 长感知的时间,以获得更强的审美效果。
我们的东西,然后再追究 它的意蕴和内容。
• 2.四层面说 • ★20世纪波兰现象学家罗曼· 英加登
字音及其高一级语音组合 意义单元 多重图式化面貌 再现的客体
英加登的文学文本四层面说明确、具体、细致地区分了 文学文本的层面构造,并且通过认可“形而上特质”而为文学 文本的深层意蕴留下了空间。
• (三)文学文本层面

——王弼:《周易略例》 庄子、王弼在分析文本层面时都只是从设定的符号性 文本这一总体上考察,还没就文学文本的层面构造作出 专门梳理。

• •

3.粗精两层面说 自觉地分析文学文本层面构造,刘大櫆和姚鼐
• •
——刘大櫆《论文偶记》
——姚鼐《古文辞类纂》
• (二)西方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 • 1.两层面说
普通语言是外指性语言,指向语言符号之外的现实 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文学语言是内指性语言,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 不必遵守生活的逻辑。 比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燕山雪花大如席”
(二)蕴藉性
Baidu Nhomakorabea
双声叠韵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凄凄。
对偶押韵 如李白《静夜思》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一)节奏
• 节奏是文学语音层面的基本形态之一,是语音在一定 时间里呈现的长短、高低和轻重等有规律的起伏状况。节 奏的三种类型:
长短型 高低型 轻重型

杜甫 秋兴八首(一)
词法 句法 篇法
(一)词法
又称字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词的 构成法则。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
• (二)句法
句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内语句的构成 法则。诗歌类型: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 四言诗,为四字句。
4.叠字
叠字是单音节词重叠造成的,从语音情况来说,叠字也属 于叠音现象。 《诗经· 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 周南·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天净沙· 即事四曲》 (乔觉) 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娇娇嫩嫩,停停当当人人。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 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比如:跳舞是走路的陌生化,唱歌是说话的陌生化,绘画 是写字的陌生化。用陌生化的表达方式,诡异、怪诞、另类、 扭曲,以求博得注意和兴趣。 如:钱钟书《围城》的语言 郭沫若《凤凰涅槃》的风格
文学文本三个层次:
第一、文学语言组织: 是文学文本的最直接和基本的存在方式。这是文学本文首先呈现于读 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
第二、文学形象系统:
是文学语言组织所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是沟通文学语言组织和文 学意蕴世界的中介,处在核心层面。 第三、文学意蕴世界: 是文学语言组织及其显现的感性生活画面所可能展现的深层体验空 间,是文学文本的最深层面。
一般语言侧重其指称功能,从而走向其抽象。 文学语言侧重发挥其表现功能,语言中蕴含作者丰富的 情感、想象、直觉、暗示等心理体验,有特定的隐喻性, 需细心去体悟。 比如: 雪莱《西风颂》“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风和冬天春天成了希望、乐观、憧憬的 象征。 朦胧诗、象征派诗歌都有隐喻性。比如:北岛、顾城、 舒婷的诗歌。
• • • •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语音层面是文学语言的基本层面之一,是文学语言的语 音组合系统,主要包括节奏和音律两种形态。
——朱光潜 在诗歌、散文和小说中,语音层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语音层面在文学语言组织中是一个基本的层面。
——本体、代体、相关性(只出现代体) 类型: 特征代本体 专名代泛称 部分代整体 形象代本体 材料代本体 结果代原因 具体代抽象 借作者代著作等。
部分代整体
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特征代本体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花白胡子 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前……
专名代泛称
2.叠韵
叠韵是指两个或几个韵母部分相同的音节连在一起构 成词或词组。
阳翟新声
王融 怀春发下蔡.含笑向阳城。 耻为飞雉曲,好作鵾鸡鸣。 一、二句的怀与蔡、发与下、向与阳,三四句的为 与耻、雉与鸡,或连贯或间隔,都是叠韵。

3.叠音
是由两音相叠的单纯词造成的语音状况,古典诗往往喜 欢使用叠音词。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春闺思》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 文学作为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一种文化活动,总要通 过对具体语言艺术品——文学文本(如诗、小说或散文等) 的创作、阅读及批评等过程进行。 • 文学文本首先是特定的语言组织构成的。 •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美的具体表现及其相应 的构成法则。这种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 内指性 蕴藉性 陌生性 音乐性
部和谐的状况。音律的基本类型:
双声 叠韵 叠字 平仄 押韵
1.双声
鸳鸯、踌躇、玉宇、琵琶、秋千、瀚海、蒹葭等等都是 古诗词中的双声词。 诗句: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卢照邻《长安古意》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押韵
黄鹤楼
押韵是相邻或相间的诗行或文句的末尾之间形成的韵母相 同或相近的语音状况。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文法”一词借用中国古典诗学,指的不是现代语言学 意义上的“语法”,而是指“作文”和“作诗”之“法”,即文学创 作的法则,这里主要指文学语言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 的构成法则。 文法通常有三类:
2.反对
一联的两句表达的事物或情理相对相反。即从相反的两 个角度说明事理,以便映衬。 例: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反复、倒装和反讽(用书)
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是指文学语言的美的具体
表现方式及其相应的构成法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 面:
内指性 蕴藉性 陌生性 音乐性
(一)内指性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 五言诗的基本句型为上二下三:
南浦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 好去莫回头。
• 七言诗的基本句型为上四下三: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三)篇法
又称章法,是文法层面的类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体语 言构成法则。起、承、转、合是整个语篇的语言结构规律。
A、本体:表达对象
B、喻体:用来作比的事物 C、喻词:表示“相似”的词语 D、喻解:即“相似点”
比喻分为三类:
1.明喻 : “甲像乙”
本体(甲)、喻体(乙)、喻词都出现。常用的喻词有: 像、好像、如、如同、仿佛、宛然、宛如、…… 一样/一般/ 似的 ①叶子(荷叶)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③那声音(指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 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 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 (二)音律
• 也称声律、声韵或韵律,是文学的语音层面的基本形 态之一,是由声调、语调、韵调的变化和协调而形成的内
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 (三)对偶
对偶是上下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具有整齐和对 称效果的语言方式。 形式上看:当句对、邻句对、隔句对 上下句语义看:正对、反对、串对等
1.正对
一联的两句表达的事物或情理相类似。从两个不同的方 面说明同一事理,以便相互补充。 例:山势危峨,翮鸟不能越过; 崖壁峻峭,飞猿亦苦攀登。
2.暗喻 : “甲是乙”
喻词用“是、成为、成了、变成”等。 ①草原的天气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②慢慢地,月亮成了小船一般。
③那排冬青越长越高,变成一堵绿色的墙。
3.借喻 : “乙代甲”
不出现本体和喻词 ①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明喻:我们之间的隔阂像一层可悲的厚障壁。)
②小猫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
(明喻:小猫踩在稿纸上的脚印像小梅花一样。)
▲三类比喻中,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
明喻 ↓ 相似 → 暗喻 ↓ 相等 → 借喻 ↓ 替代
(本体、喻体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一)借代
不直接说出人或事物的名称,而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 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构成要素:
• 一般术语上无差别:“这篇作品写得不错”。
• (一)中国古代对文学文本层面的认识 • 1.言意两层面说
——《周易· 系辞》
——《庄子· 外物》 • “言”的目的是要表达“意”,如果拘泥于“言”,就无法“得意”。 “言”在这里只起到暗示的作用。


2.言象意三层面说
三国王弼对《周易》诠释时更加明确了三者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