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试题(七)·若(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虚词训练(附答案)2

高考文言虚词训练(附答案)2

高考文言虚词训练(附答案)2古典诗文03-23 1227高考文言虚词训练(附答案)2文言虚词练习(七)答案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3“如同、像、相似”;4—5比得上;6—8“怎么样”,与“何”配用,有处置的意思;9—11“你、你的”;12—13至于;14—15“才”;16—19表假设“假如,如果”;20—21或、或者;22—23表近指,“这样、如此”;24“与、和”;25表选择;26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27海神的名字。

二、C(①如,像②如,像③假如④假如⑤你⑥像,如⑦及,比得上⑧你)三、1、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2、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3、动词,可译为像,如,及4、代词,可译为你5、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6、表意思他,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文言虚词练习(八)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1、乐土乐土,爰得我所2、某所,而母立于兹3、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5、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6、余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7、则以兵围所寓舍8、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10、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11、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1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13、所以遣将守关者14、所以游目骋怀1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6、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17、父去里所,复还18、离宫别馆,三十六所二、下列加点的“所”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B.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C.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D.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三、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吾1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2所钦。

以其3所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可见其4所言非伪饰耳。

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5所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常人哉?此二人皆6所以教人向上者也。

高考文言虚词七练习及答案

高考文言虚词七练习及答案

文言虚词(七)A.①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②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B.①朝歌夜弦,为.秦宫人②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C.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②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D.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②是社稷之臣也。

何以伐为.?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B.①武人为.之戢②听夏原吉(人名)为.居任(人名)解C.①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②皇帝起丰沛,讨暴秦,为.天下兴利除害D.①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②为.由余(人名)请,以疏其间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②秦王为.赵王击缶B.①文静(人名)为.桑显和(人名)所袭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皆叹惋C.①古人以俭为.美德②霓为.衣兮风为.马D.①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哉②公输盘为我为.云梯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公输盘为.我为云梯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②君家妇难为.C.①君为.我呼入,吾当兄事之②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D.①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②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阿母为.汝求B.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何也②如姬为.公子泣C.①此贞甫(人名)之没,不能不为.之恸②贞甫(人名)之为.人伉厉D.①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②为.之奈何?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将以有为.也B.①文章合为.时而著②贤者为.之用C.①今不取,必为.子孙忧②终为.诸侯笑D.①能以经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②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②臣请为.王言乐B.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C.①吾属今为.之虏矣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①何忧为.②今故告之,反怒为.?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自名为.鸳鸯②冥有鱼,其名为.鲲B.①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②诸恶少年畏之,为.秦王识C.①君既为.府吏②十七为.君妇D.①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②奏福王陵墓,为.豪民侵夺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始尔未为.久②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B.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士大夫多予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C.①臣为.韩王送沛公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D.①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②两君合好,夷狄之民何为来为.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陈涉乃六为王,号为.张楚②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B.①建父闻之,为.建设酒②县民防广为.父报仇C.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②如姬为.公子泣,公子使客斩其仇头D.①为.赋新词强说愁②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1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②是故为.川者决之使道,为民者宣之使言B.①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C.①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②丞相斯为.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D.①初以为.郎中②公卿举训(人名)代平(人名)为.校尉1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②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殊。

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文言虚词练习(附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附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附答案)高考文言虚词(15个)(附答案)一、试解释下列各句中“而”的含义(或作用)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代词,你,你的。

2.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并列,又。

3.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连词,承接,就,接着。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词,递进,并且。

5.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连词,修饰,地。

6.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连词,转折,但,却。

7.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

连词,选择,就是。

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连词,假设。

如果。

9.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连词,假设,如果。

10.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连词,因果,因而。

11.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连词,因果,因而。

1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连用,相当于“罢了”。

二、试解释下列各句中“何”的含义(或作用)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什么。

2。

其如土石何?怎么样。

3。

却看妻子愁何在。

哪里。

4、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多么。

5、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者二者之为,何哉?为什么。

6、徐公何能及君也?怎么。

7、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8、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通“呵”,喝问。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

)9.吾欲之南海,何如?[何如]怎么样,怎样。

10.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何意] 岂料,哪里料到。

11.长夜沾湿何由彻。

[何由] 如何。

12.何乃太区区![何乃]怎么能。

13.何其衰也![何其]多么。

三、试解释下列各句中“乃”的含义(或作用)1、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动词,判断,是。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转折,竟。

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顺承,于是。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顺承,才。

5、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转折,却。

6、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限制,仅仅。

7、家祭无忘告乃翁。

代词,你,你的。

四、试解释下列各句中“其”的含义(或作用)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题(附完整详解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题(附完整详解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3.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4.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6.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10.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12何以哉?(《曹刿论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14.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15.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二、下列句中加点的“何”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是( )例:作计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A.徐公何能及君也B.大王来何操C.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D.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E.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文言虚词练习(三)一、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虚词汇总练习(共18个,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虚词汇总练习(共18个,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虚词汇总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一)而(1)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5)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7)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9)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 (二)何(1)是诚何心哉(《齐桓晋文之事》)(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吾何爱一牛(《齐桓晋文之事》)( )(4)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蜀道难》)( ) (三)乎(1)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2)郁乎苍苍(《赤壁赋》)( )(3)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4)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6)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 )(7)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四)乃(1)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2)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夫我乃行也,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5)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6)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7)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五)其(1)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3)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4)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6)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 )(7)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屈原列传》)( )(8)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9)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庄子》)( )(10)其可忽乎(《谏太宗十思疏》)( )(11)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12)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六)且(1)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并序》)( )(3)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并序》)(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6)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7)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白马篇》)( )(七)若(1)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石钟山记》)(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项脊轩志》)( )(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八)所(1)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汉书》)(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 )(4)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燕王,吾所立(《伶官传序》)( )(九)为(1)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史记·货殖列传序》)( )(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十)焉(1)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2)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于国也》)(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5)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6)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 )(7)吴之民方痛心焉(《五人墓碑记》)( )(十一)也(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十二)以(1)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 )(3)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4)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5)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6)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7)以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8)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9)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五人墓碑记》)( )(10)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1)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12)传之美人,以戏弄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十三)因解释下列各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将上表中对应的序号填到括号内。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带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带答案

高考文言文虚词练习原文1:孟尝君将西入秦,宾客谏之百通,则不听也。

曰:“以人事谏我,我尽知之;若以鬼道谏我,我则杀之。

”谒者入曰:“有客以鬼道闻。

”曰:“请客入。

”客曰:“臣之来也,过淄水上,见一土耦人方与木梗人语,木梗谓土耦人曰:‘子先,土也,埏(以水拌土)子以为耦人,遇天大雨,水潦并至,子必沮坏。

’应曰:‘我沮乃反吾真耳。

今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遇天大雨,水潦开至,必浮子,泛泛乎不知其所止。

’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恐其有木梗之患。

”于是孟尝君逡巡而退而无以应,卒不敢西向秦。

文言文虚词练习题目: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木梗谓土耦人曰:“子先,土也……”②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③于是孟尝君逡巡而退而无以应,卒不敢西向秦④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相同,③④不相同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相同,③④相同解析①句末表判断语气;②句中停顿,不译;③连词,表修饰关系;④连词,表转折关系。

答案 B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宾客谏之百通,则不听也若以鬼道谏我,我则杀之B.今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C.泛泛乎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D.于是孟尝君逡巡而退而无以应,卒不敢西向秦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解析A项,前“则”表转折,但是;后“则”表假设,那么。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与例句“若以鬼道谏我,我则杀之”中的“以”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B.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C.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D.王好战,请以战喻解析D项,介词,用;A项,语气助词,表范围,可不译;B项,动词,认为;C项,顺承连词,而。

答案 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客曰:“臣之来也,过淄水上……”B.今子东园之桃也,刻子以为梗C.今秦四塞之国也,有虎狼之心D.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解析A项,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C、D三项都为助词,的。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本中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本中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课本中的18个文言文虚词专项练习题姓名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__一、乃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笑问客从何处来。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因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不如因善遇之。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5·蒙故业,因遗策。

四、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居则曰:“不吾知也。

”五、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犹且从师而问焉。

3·未知生,焉知死?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六、之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七、乎1·儿寒乎?欲食乎?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文言虚词高考题例(含答案)

文言虚词高考题例(含答案)

9连词,表顺承,就
• 10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0连词,就
• 11不知东方之既白
11主谓之间,取独
• 12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12介词,在
• 1但以刘日薄西山 •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4至无所见而又不欲归 • 5吾其还也 • 6或因寄所托 • 7木欣欣以向荣 •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 9月出于东山之上 • 0秦王为赵王击缶
1连词,因为 2介词,比 3连词,因为 4连词,表转折 5副词,还是 6所字结构 7而,表修饰 8连词,表转折 9介词,从 0介词,替
• 1风之积也不厚 • 2其可怪也欤 •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7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8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9安能以身之察察 • 0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助词,句中表停顿 2语气副词,表反诘 3介词,用 4介词,被 5连词,表承接 6助词,提宾标志 7介词,用 8代词,它,指这事 9介词,拿 0介词,表被动
文言虚词高考题例汇编
解释句中带点字词的意义 • 3蚓无爪牙之利 •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5将以有为也 • 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 7吾尝跂而望矣 • 8夫晋何厌之有 • 9吾其还也 • 0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1连词,表承接,那么、就 2动词,给予 3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4副词,于是就 5表陈述语气 6连词,表转折 7表修饰 8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 9语气副词,表婉商,还是 0连词,表假设
• 0多于市人之言语
0介词,比
• 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 • 2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 3斯天下之民至焉 • 4乃夜驰之沛公军 • 5不如因而厚遇之 • 6古之学者必有师 • 7客有吹洞箫者 • 8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 9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0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

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的是背影。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肉的理想,白菜的命。

白马啊你死去哪了!是不是你把王子弄丢了不敢来见我了。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2009届高三复习---文言虚词系列练习(共18套)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带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带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文言虚词专题训练【名师精选试题,值得下载练习】【对应训练】1.说出下列句中加点“以”的意义和用法。

①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⑧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登泰山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⑨欲以.客往赴秦军(《魏公子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除逆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②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以便”“用来”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可译为“按照”④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⑤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可译为“用(凭)什么身份”⑥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⑦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⑧介词,表示“在……时候”⑨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和”“跟”⑩连词,表承接关系,可译为“而”?连词,表结果,可译为“以至”?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用来”?连词,表因果关系,可译为“因为”“由于”?通“已”,副词,“已经”2.说出下列句中加点“而”的意义和用法。

(完整版)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完整版)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练习题18套(附答案)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一)答案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1—5连词,表承接“来”“就”;6—9连词,表并列“和”“并且”;10—12连词,表转折“却”;13—15连词,表递进“而且”;16—18连接状语和动词,表修饰;19—20连词,表假设“如果”;21—22连词,表因果“因而”;23代词,通“尔”,“你”“你的”;24时间副词词尾,助词。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含参答)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含参答)

18个文言虚词考点练习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3、图穷而匕见4、余闻而愈悲5、庄宗受而藏之6、温故而知新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18、徐而察之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24、既而儿醒,大啼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

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

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

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

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8)而。

文言虚词练习(二)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3.豫州今欲何至?大王来何操?4.然则何时而乐耶?其间旦暮闻何物?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6.徐公何能及君也?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0.今日之事何如?11、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12何以战?1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

20XX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及答案

20XX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及答案

20XX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及答案文言虚词一直是高考语文的至爱,考生在平时就要加强相关练习,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20XX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考语文文言文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5、臣乃敢上璧。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1)乃读之。

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2)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3)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4)乃曰:“此徒沽名耳。

”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5)乃不得已而谢。

(二)一、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5、童微伺其睡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7、独其为文犹可识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11、距其院东五里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15、其皆出于此乎?16、子其勉之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8、国无主,其能久乎?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22、吾其还也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高考语文课本内18个文言文虚词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课本内18个文言文虚词专练(含答案)

高考语文课本内18个文言文虚词专练(含答案)一、乃1·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何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笑问客从何处来。

3·若为佣耕,何富贵也?4·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5·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三、因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不如因善遇之。

3·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4·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5·蒙故业,因遗策。

四、则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居则曰:“不吾知也。

”五、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犹且从师而问焉。

3·未知生,焉知死?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6·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六、之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七、乎1·儿寒乎?欲食乎?2·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024高考文言18个虚词汇总系列7:若

2024高考文言18个虚词汇总系列7:若

高考文言高频18个虚词:若
7.若
<代>①第二人称。

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你们的”。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柳宗元《捕蛇者说》)
例: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

(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指示代词。

表示近指,这,这样,如此。

例: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连>表示假设,如果,假如。

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左思明《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助>词缀,放在形容词词尾,同“然”,相当于“……的样子”。

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经·氓》)
<搭配>发语词连用,如“若夫”,用在一段或一层意思开头,表示转换话题,可译为“再说”“至于”。

例:若夫
..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若夫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高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虚词题题组训练

高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 文言虚词题题组训练

文言虚词题题组训练一、基础题组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答案 C解析 C 项两个“所”,都是助词,和后面的动词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一个名词:“所存”,即存在的地方;“所欣”,即欣喜的地方(景观)。

A 项连词,表假设,如果/代词,你。

B 项连词,和/介词,同。

D 项兼词,于之,在那里/代词,他(师)。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也.B.⎩⎪⎨⎪⎧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C.⎩⎪⎨⎪⎧妇啼一何.苦豫州今欲何.至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答案 D解析 D 项两个“则”,都是连词,表顺承,“就”“那么”。

A 项语气助词,加强判断语气/语气助词,表感叹。

B项介词,因为,由于/连词,因为,由于。

C项副词,多么/代词,哪里。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吾属今为.之虏矣A.秦则无礼,何施之为.B.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答案 B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介词,被。

A项表反问。

C项动词,作为。

D项介词,给、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A.君将哀而生之.乎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C.遽扑之.,入石穴中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答案 A解析A项与例句均为代词,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虚词练习题(七)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3、执事聪明文章,与孟轲、扬雄相若
4、曾不若孀妻弱子
5、以为莫己若者
6、为蛇将若何?
7、亦使之若何? 8、国其若之何?
9、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10、若毒之乎?
11、若属皆且为所虏 12、若臣,则不可以入矣
13、若先王之报怨雪耻 14、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
15、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16、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17、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18、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19、叔父若能光裕大德 20、时有军役若水旱,民不困乏
21、以万人若郡降者,封万户 22、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


23、舍之,吾不见其毂觫,若无罪而就死也 24、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
25、夫晋之乱,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以为朝夕之急
26、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7、望洋向若而叹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若”字意义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②视之,形若土狗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④天若有情天亦老
⑤若属皆且为所虏⑥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⑦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⑧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A.①②/③⑤/⑥⑦⑧/④
B.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C.①②⑥/③④/⑤⑧/⑦
D.①②⑥/③④⑦/⑤⑧
三、判断“若”在文中的意义。

“1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奇哉2若人之思,3
若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4若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

恐吾辈
但堪为其鱼之一鳞5若龙之一爪也。

6若夫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文言虚词练习(七)答案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3“如同、像、相似”;4—5比得上;6—8“怎么样”,与“何”配用,有处置的意思;9—11“你、你的”;12—13至于;
14—15“才”;16—19表假设“假如,如果”;20—21或、或者;22—23表近指,“这样、如此”;24“与、和”;25表选择;26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27海神的名字。

二、C(①如,像②如,像③假如④假如⑤你⑥像,如⑦及,比得上⑧你)
三、1、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2、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
3、动词,可译为像,如,及
4、代词,可译为你
5、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6、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