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四教案:第十一课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教版必修四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课题社会历史的主体展示图片问题探究:判断图片中的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讨论:英雄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小结:英雄是人民群众中的杰出人物,本质上是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
有人认为英雄创造历史,只是因为英雄或杰出人物比一般的普通人对历史发挥的作用更大,所以,归根结底,推动社会历史的应是—人民群众探究:视频中的主人公高凤林通过勤劳工作,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种贡献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他通过自己的生产实践活动,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
(1)劳动群众生产实践的重要性。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
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小组讨论:英雄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图片,帮助学生加深对人民群众的理解,通过视频,领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1)丰富的物质财富,为社会精神财富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正是有了他的工作实践,才有了央视的这一档专题节目,他的实践是精神财富产生的源泉。
(3)工作中的勤劳,面对物质诱惑时的坚守,这一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社会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十多年的工作实践,他用自己的双手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革。
小结:社会的进步就是由一个个如高凤林般的普通人推动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过渡: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所以,党和国家在工作中必须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齐读:习总书记在最新的党的群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党的群众观点①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②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2、党的群众路线①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②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环环相扣的设疑,引发学生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思考。
最新高中人教版思想政治必修4 生活与哲学【教学设计】《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本教材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的第二框内容。
本节内容在上一节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这一基本观点,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
从学生已有唯物论、辩证法和上一节唯物史观内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社会历史的主体。
分析思路是有一般到具体的过程。
本节知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从现实意义看,有助于学生纠正一些错误思想,如“英雄创世说”等,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从理论意义看,本节内容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哲学思想。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形成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处理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探究法、情境分析法、讨论法和讲解法,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坚定群众立场,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有关具有群众观点的事例、名人名言、视频等,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将视频、文字、图片材料事先做成课件,设计学习目标和课堂反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初步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
教学过程一、歌曲播放,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江山》教师引导:歌曲《江山》中如此唱道: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谋幸福送温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说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也,数风流人物,还看今天的人民大众,离开了人民,就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胜利,离开了人民老百姓,就不可能有新中国的建立,同样,离开了人民老百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不可能实现,所以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
6.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活动: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7.课后巩固与拓展:布置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提高历史素养。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社会历史主体的概念,尤其是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方法,形成客观、全面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将历史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案例引入,激发学生对社会历史主体的探究欲望,使其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5.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按时完成作业,字迹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2.作业中要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避免照搬照抄。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关注学生的观点和论证过程,给予及时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5.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增强其历史体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增强学生对人民群众的敬意,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伟大作用。
3.培养学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情感,形成对历史负责任的态度。
4.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学会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为现实生活服务。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历史知识储备,对社会历史发展有一定的了解。然而,对于社会历史主体的认识,特别是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可能仍存在理解上的模糊。此外,学生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往往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的影响,缺乏客观、全面的分析能力。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教材简析】《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题。
它包括个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两个主要内容。
分别介绍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三个表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但是,由于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参与和生活体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误区。
哲学知识又相对有些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中,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实课堂内容,注重情感陶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课中通过案例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 (1)人民群众的含义 (2)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分析:联系历史和现实,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能力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这一观点,有利于使学生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
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
【教学活动过程】:【走进生活】汤灿《情系人民》导入新课【感悟生活】展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政治必修Ⅳ人教新课标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2.2013年4月,习近平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营动群众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8.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
①相信群众②一切为了群众③一切向群众负责④一切依靠群众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⑤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9.人民群众在监督生产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早在21世纪初,广东省人大代表开始就环境生态问题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依法监督,这被称为“广东现象”。2005年,广东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广东”的口号,人民群众坏保意识大为增强,积极参与绿色广东、生态广东的建设,2006年全省建成琦水处理厂88座,日处理能力达到669万吨,居全囿第一,同年,广东单位GDP节能降耗和污染威排双双达标。从2009年到2013年,广东省将建成10000个林业生态文明材,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材林此生态体系。广东省正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推进现代林止建设,为逐步构建起生态文明的长效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7.下列选项中,体现群众观点的是()
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②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④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
2.指出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在课后加强复习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其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指导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力量及其作用。
2.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研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1.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等方式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历史图片等,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境教学,模拟历史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2.教学组织:
-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和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升。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个历史事件,分析人民群众在该事件中的具体作用,并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晰。
2.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海报。海报内容需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个人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要求创意新颖,版面设计美观,文字表述简洁明了。
(四)课堂练习
为巩固所学知识,我将设计以下课堂练习:
高中政治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 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导学】1.人民群众的含义和地位分别是什么?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党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党群众路线的地位及基本内容是什么?5.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达标练习】1. 今年3月5日是“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0周年纪念日。
50年来, 雷锋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各地不断涌现学习雷锋的典型人物、先进事迹, 推动形成人人向善、人人行善、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材料蕴含了以下哲学道理①劳动和奉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②要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联系③关键部分的自有功能决定整体功能发挥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④2. 漫画《原则》启示我们①群众的心声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②人民群众始终是社会历史的实践者和创造者③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④群众观点是我党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 央视《走基层百姓心声》栏目以“你幸福吗”为主题进行假日特别调查, 百姓们多元的回答充分体现出他们对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自然环境等方方面面的感受和体会。
由此, 我们可以发现A.一定的思想意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导向作用B.百姓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C.人们对幸福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目的计划性的特点D.人们的感受体会归根到底是对其社会存在的一种反映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不再刻意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而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于: 第一, 增加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利润;第二, 增加人民的实际收入, 真正实现藏富于民。
高中政治必修4精品学案1: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温故知新』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什么?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学习导航』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理解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二、学习重点难点: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三、课前预习(一)基础知识梳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1、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1)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______________决定社会的发展。
(2)内容:社会历史首先是______________发展的历史,是______________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______________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______________,其主体部分是______________。
(2)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______________。
(3)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______________的创造者;是社会______________创造者;是______________的决定力量。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我们工作的根本出发点(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坚持权为民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现好、______________、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______________。
2、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1)相信______________自己解放自己。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一切______________,虚心______________。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社会历史主体》说课稿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主体》说课稿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4《社会历史主体》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4册,《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1课的第2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框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们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
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并为下一课打下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按照新课标教学目标,结合着高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2、能力的目标: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的目标:坚定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高二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对哲学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在理解上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且正确理解以上知识点对下一阶段的学习以及树立学生正确主体意识也很重要,因此我把它作为本框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说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的精神和我们政治学科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指导思,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
我在采用讲授法的基础上准备配合运用情景设置,提问,集体讨论,活动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运用我本人所擅长的多媒体道具,根据所创设的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他们的`知识潜能。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通用10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案(新人教必修4)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能力目标:通过对社会主体的学习,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学习过程】【导学设计】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材料一:有人说:“英雄造时世”、“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天历史。
”也有人说“时世造英雄”。
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1)结合教材内容,对材料一、二的观点作出评价。
(2)材料二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历史观?2.材料一: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材料二:XX年奥运会开幕式给全世界人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华丽炫目的灯光效果、源远流长的文化意境以及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更让世人惊叹的是整齐划一,美轮美奂、壮观的人阵制造了震撼的视觉效果。
这些都凝聚了亿万群众的智慧和心血。
据统计,参与的演员及工作人员达28583人。
材料三: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在这里起步了。
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1)材料—说明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什么作用?(2)材料二告诉我们历史唯物主义的什么道理?(3)结合材料三,联系我国改革的具体实例,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改革中的作用?3.材料一:XX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总理在两小时后直达灾区最前沿;亲临灾区,慰问抢险救灾人员和受灾群众,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雷霆万钧奔赴现场,各军种十万大军迅速集结灾区。
高中政治必修4教学设计25: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优质教案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题
11.2社会历史的主体授课人
课时安排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时间
课标依据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认同人们的利益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教材分析《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生活与哲学》第4单元第11课的第2框的内容。
本节课的这部分内容,是在第一框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
上展开的,通过学习使学生们理解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
史的主体。
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
群众
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本课内容,有
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并为下一课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高二文三的学生的基础较好,但上课时喜欢被动学习不喜欢主动学习,因此,讲授过程中要多运用案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高二文一的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深究问题,授课过程中多通过探究活动引导
学生自主、合作解决问题。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群众观点和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及群众
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法与学法教法:探究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活动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新课导入温故而知新,帮助学。
高中政治《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2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1.2 社会历史的主体★新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识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2、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对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正确认识和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牢固群众意识,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并组织学生探究、讨论哲学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人类社会的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是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本质,确立科学的社会价值观的关键之所在。
(二)进行新课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唯心史观没有看到杰出人物背后人民群众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及其社会地位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3页“名言”“专家点评”内容,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自主阅读,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在历史的各个时期,劳动群众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的作用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94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高中思想政治第十一课2框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
第十一课第二框框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能力目标:通过社会历史的主体的学习,明确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开展的历史,.形成自觉坚持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持群众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阔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重点难点]1、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情境:以新冠肺炎微视频《我是武汉》得出要想取得战役胜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问题探究1:〔1〕为什么国家如此重视人民群众?〔2〕怎样定义这样一个群体?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
教师点评:〔1〕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2〕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讲授新课: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含义: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第一、“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
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开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第二、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局部,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第三、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情境2:展示诗歌《在那个久远的年代》问题探究2:这首诗歌从哪些方面表达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分小组讨论。
教师点评: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①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承当者和社会生产力的表达者,创造了生活资料。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精选6篇)《社会历史的主体》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社会的物质性,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教学重难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教学方法】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活动启发法。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为了改变因缺水造成的穷困,河南林县人民从1960年开始修建红旗渠。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半公斤粮。
民工们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
人们形容红旗渠是“劈开太行山”,建成了“人工天河”。
民工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建成了“人工天河”的壮举,被世人称颂为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条人工天河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凿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民工的伟大创造力量。
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了历史,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否意味着历史是由所有人创造的?(不是。
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人们除了包括人民群众,还包括对社会历史起阻碍作用的人们,即反动阶级和反动人物。
)人民群众是一个群体概念,而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
人民群众的主体和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包括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为什么能够成为历史的创造者?你知道古今中外有哪些生产工具的发明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吗?(英国纺织工哈格里沃斯夫妇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提高了纺纱的效率,使大规模的织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轮船、火车,大大便利了世界各地的交往。
这些发明者大多都是普通的劳动群众。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社会历史的主体》是高二政治必修4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题。
它包括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三个主要内容。
本框是历史唯物主义重要观点,也是整本书的落脚点之一,为第十二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因此该框内容无论在知识体系方面还是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思维普遍活跃,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信息搜集和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应用技术,因此他们能够自主获取信息资料,能做好比较充分的课前准备。
但是,由于学生们生活阅历较少,缺乏必要的社会参与和生活体验,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和误区。
哲学知识又相对有些抽象,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在本课中,贴近学生生活,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去充实课堂内容,注重情感陶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本课中通过案例探究活动,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学生社会生活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人民群众的含义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能力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2)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3)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通过探访身边的优秀党员、干部的事迹,体会榜样的力量;(2)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培养公民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掌握这一观点,有利于使学生从情感上贴近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
教学难点: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这一方法论要求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对较远,加之社会上的不良现象使学生在群众观点上比较模糊,因而把它作为教学难点。
高中政治导学案 必修4:11.2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的主体教案【学习目标】1、理解、熟记并能运用两个知识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坚持用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处理问题的能力3、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难点: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区别。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带着预习案中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自主设计预习提纲,通读教材-页内容,对概念、关键词等进行梳理,作好必要的标注和笔记。
2、认真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在“我的疑惑”处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在“我的收获”处填写自己对本课自主学习的知识及方法收获。
3、熟记基础知识梳理中的重点知识。
一、问题导学1.人民群众就是劳动群众。
这种说法对吗?2.有人认为“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你觉得对吗?3.20多年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说明什么?4.国际歌中有这样一段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和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这段歌词对我们青年人成长的主要启示是什么?二、知识梳理(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1、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1)人民群众含义:(书本P93专家点评)①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②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不论怎样变化,都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③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书本P93勾画)(2)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
②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转变观念,端正态度,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态度的端正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前提。
由于学校、考试等因素的差异,在很多学校尤其是初中,政治学科是不被重视的,有些地方在中考中政治学科还实行开卷考试,于是在很多同学的眼中,政治是一门副科,可学可不学。
3但是进入高中以后,政治成了一门必修课,而且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相应内容,否则势必影响毕业和升学,因此,进入高中以后,同学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端正学习态度,对政治学科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学习态度端正了,才有学好政治的可能,俗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
5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
6养成习惯,掌握方法“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
7定期总结,查漏补缺,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
”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
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
因此作者整理了政治学习的课件提供大家使用学习。
2020学年高二年级政治学科
集体备课教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