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质量分析
初三政治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初三政治学科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介绍本报告旨在对初三政治学科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对考试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在政治学科上的整体水平及其表现。
数据分析1. 考试整体表现初三政治学科期末考试的整体表现如下:- 总分:平均分为X分,最高分为X分,最低分为X分。
- 及格率:及格率为X%。
2. 知识点掌握情况根据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和难度系数,我们对学生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学生的表现:- 知识点1:学生整体表现良好,掌握程度高。
- 知识点2:学生整体表现一般,还需要加强掌握。
- 知识点3:学生整体表现较差,需要重点强化。
3. 难易程度分析根据试卷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得分情况,我们对试卷的难易程度进行了分析。
以下是分析结果:- 难度较低的部分:学生整体得分较高。
- 难度适中的部分:学生整体得分较稳定。
- 难度较高的部分:学生整体得分较低。
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学生在知识点1的掌握上较为出色,应继续保持。
- 学生在知识点2上表现一般,需要加强训练和复。
- 学生在知识点3上表现较差,需要针对性地加强教学和辅导。
- 对于试卷难度较低的部分,应提高难度以提升学生的挑战性和研究动力。
- 对于试卷难度较高的部分,教师可以在课后辅导和个别辅导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总结通过对初三政治学科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整体水平及其在不同知识点上的表现。
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以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和提高考试成绩。
以上是对初三政治学科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报告,希望能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参考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2023年秋季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2023年秋季学期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一、试卷评价本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检测试卷设计合理,难度适中,符合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水平。
试题考查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评估。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在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表现良好,大部分题目能够正确作答。
但在一些涉及知识细节的题目上,部分学生出错率较高。
这表明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练习。
实际应用能力学生在解决涉及实际应用的题目时表现出一定的困难,出错率较高。
这可能是因为部分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经验,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分析和判断能力部分学生在涉及分析和判断的题目上出错率较高。
这反映了部分学生在分析和判断问题方面的能力不足,需要加强思维训练和引导。
三、教学建议根据此次质量检测的试卷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涉及知识细节的内容方面。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提高对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二)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思维训练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通过设置思考题、组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其理性看待问题。
总之,本次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质量检测试卷分析表明,学生的整体表现良好,但仍需在基础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方面加强学习和训练。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和应用能力。
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试卷分析报告
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试卷分析报告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试卷分析报告学校:班级:学科:教师:日期:看到上学期的成绩,有一种警钟长鸣的感觉,为了能够查找教学中的不足,更好的做好下一步的教学工作,现就上学期期末考试做一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测试的主要考查的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内容,按照中考要求,知识分布难易度比例均遵照学业水平测试要求,知识点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有针对性。
二、考情分析我校的人均成绩和全县人均成绩相差很远,优生不优,及格率低。
从卷面上看,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书写不够规范。
三、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个人方面:(1)平时上课时,对于一些知识点的讲解不到位、归纳总结不到位,知识体系不够清楚。
知识归纳总结不到位,不够具体、详细、清楚。
(2)对学生要求不严,学生背记、复习不到位。
让学生每天要背诵的知识点,自己上课时却没有抽查抽查。
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抓的也不严,一些没有背记的,课代表把名单反馈给我后,我也没有及时落实。
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不熟悉,做题目时张冠李戴。
(3)本学期时间紧、任务重,为赶进度,没有做好复习备考。
(4)分层教学做得不够,因材施教落实不好。
(5)没有重点关注平时学习态度不认真,不积极的学生。
2、学生方面(1)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很积极,有一种厌学情绪,甚至有的要退学。
(2)做题时没有用心审题,对所考的知识点记忆不牢,致使回答不够完整或是错误的。
(3)书写潦草,不能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
四、今后教学中采取的措施1、抓好落实,对于学过的知识,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巩固落实,既要记牢,又要写准,力争基础知识不丢分。
2、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尤其是自主学习的方法和快速准确记忆的方法。
3、关注每个学生学习状况,及时与学生交流沟通,针对学生个人情况,展开分层教学,有的放矢。
4、抓好考试规范指导,从平时做起,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包括正确书写、规范书写、认真审题、全面答题等。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卷的质量分析
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卷的质量分析1、试卷结构分析:九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卷考查内容为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二单元(第1-5课)。
总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共23题,其中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第二大题简答题2小题4个小问题,共30分;第三大题实践与探究题1小题,共30分。
2、试卷特色:(1)注重根本知识和根本原理。
试卷注重考查了根底知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知识。
如选择题中的大局部题目,第23题第3问“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翻天覆地巨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等,都属于课本根底知识,学生只要熟悉课本,根本都能答复正确,这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对教师的教育行为也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2)关注社会热点,特别是关注本地社会热点问题是试卷的一大特色。
试卷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生活,关注本地热点,从而引导学生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如第21题简答题,根据“平和第四届蜜柚节”设计2个问题;第23题实践与探究题,抓住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国家大事,设计了三个问题和一篇发言稿。
但好中难免有一点点瑕疵:如第20题单项选择题,答案:“D、改革是动力,开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是旧版课本的提法,新版课本应是“改革是动力,开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压倒一切。
”第21、23题都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一类型的,如果其中一题能从“神舟七号”发射成功或其他重大时政来命题,可能会更理想。
我校九年级学生人数132人,平均分75.6,优秀率48.6%,及格率89.3%。
学生主要失分分析(1)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局部的失分主要在第1小题、第16小题和第17小题。
第1小题学生出错的主要是选择了D;第16小题学生出错是主要选择了A;第17小题学生出错主要选择了C。
以上说明局部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不都全面,还不能真正理解把握教材。
(2)第二大题简答题局部,学生的错误集中在第21题第2小问题。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质量分析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试卷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政史合卷)90 分钟。
(二)、题型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含简答、辨析、分析说明)。
(三)、试卷结构1.试题的知识内容分布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内容,20%左右。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下册)内容,60%左右。
2020 年 4 月到 2021 年 3 月国内外重大时事,10%左右。
禁毒防艾、民族团结、安全教育等相关内容,10%左右。
2.试题的题型分布第一卷(Ⅰ)为单项选择题 12 个,24 分。
第二卷(Ⅱ)为非选择题(含简答、辨析、分析说明),26 分。
3.试题难易度比例容易题约占 70%中等题约占 20%难题约占 10%二、命题原则与考查目标及要求2021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道德与法治命题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以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建设、政治路线、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为主要考核内容,发挥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引领作用,强调传递正能量,注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思维品质,结合教学实际,着力体现对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考查。
(一)、命题原则1.思想性: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的精神引领,宣传和贯彻党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反映学科的德育功能。
2.基础性: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义务教育的性质,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考查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反映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
3.科学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科学严谨,试题形式有效多样,逻辑严密,表达规范,难易适当,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4.人文性: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关注学生的发展,在考试内容选择、试题形式设计和答题要求确定上,努力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基本情况(一)、试题考查范围与试卷结构1.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四种题型, 分别为单项选择题(50分)、简要说明题(30分)、探究与实践题(10分)、分析说明题(10分)。
2.内容与范围从考查内容看, 几乎覆盖了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所有主要的知识点, 而且试题偏重于考查教材中的主要章节。
纵观全卷, 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试卷特点等方面:从整体上看, 本次试题难度适中,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 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注重了实践性和创新性。
突出了学科特点, 以能力立意命题, 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考察《道德与法治》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其具体特点如下:(1)强化知识体系, 突出主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 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 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 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 体现应用价值。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 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二、成绩统计汇总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基础不够扎实。
综观整套试题, 可以说体现了对《道德与法治》的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测试。
尤其是本套试题提升了实践能力, 是对学生学习的全方面情况进行了测查。
我校学生在测试中, 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 选择题得满分的不多, 很多不应该错的题也出现错误, 例如, 第14小题, 很多学生不知道“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行政机关。
中上水平的学生成绩不够理想。
2、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
运用教材基础知识, 分析材料, 是《道德与法治》课标中提出的最基本教学目标。
本次试题比较集中地体现了这一思想, 暴露了个别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不足的缺点, 对于讲过的题换一种问法就不会答了。
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学期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特点(一)、试卷结构:思想品德试卷有四项,即选择题、辨析题、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
内容为九年级1---所有内容。
考试形式为开卷。
(二)、试题特点:试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提升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注重引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促进学生主动求知,不断实践,是一份既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又突出思想品德学科特点的试卷。
试题呈现如下一些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这张试卷最鲜明的特点是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从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看,考查的都是本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非常强调对基本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
许多道题考查的基础知识很细,对学生准确记忆的要求较高,学生必须对基本知识有深刻的记忆和透彻的理解,才能准确答出。
2、信息和思维容量大,知识覆盖面广。
试卷对知识的覆盖体现了“三突出”的特点,即突出基础;突出主干;重视热点。
“三突出”和具体生活情境的有机结合,极大的扩充了试卷的信息量和考生的思维容量。
试卷的这一特点要求考生必须有效的把学科的学习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以学科知识为工具,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有效的克服了考生考试机会主义的心理。
3、科学性。
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育人为本的德育功能,体现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导向,引领思品教学走上科学教育的轨道。
4、开放性。
除少数题在书上能找出答案、其它题都不能在书上找出现成答案,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试题的灵活性、开放性,也是对学生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试题取材新颖,设问灵活,综合性强。
试卷重视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试题善于在生活中选取考试素材,既尊重考试范围,又不拘泥于教材的表述,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特点。
试题新颖性、灵活性、综合性的特点,使考试尽量克服了考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缺点,有利于考生发挥出真实水平。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2012-2013年实验中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思想品德质量分析报告灌南县实验中学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2012-2013年第二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总体评价本次思想品德测试试卷是对九年级上个学期以来所学知识(全册内容)的考查,本试卷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图文并茂,内容鲜活,语言简洁。
试题力争求活、求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有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再现,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
既考察教材的基础知识,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突出了能力立意与情感立意的宗旨,符合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相统一的要求。
具体来说,试卷有三大特点: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重大时政热点,突出时代性。
试题涉及的时事热点有:最后一题实践探究题(26题);中国梦是什么?;十八大的工作报告(第3题)神九飞天与天宫对接(第4题);2.发挥学科的德育功能,凸显对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如问题探究第18题是以我校我校设立诚信考场为背景材料,然后围绕“诚信”相关知识出了四个小问题。
3.注重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
试题既不回避教材重点、时政热点,又不照搬教材和时政观点,着重考查考生的分析、综合、归纳能力。
如17题,重点考查的是依法治国的含义、基本要求。
但它不是直接地问,而是以辨析的形式出现,好多学生不知道怎么答题。
二.试题得分统计及分析1.得分抽样统计:以九(7)(54人)和九(3)(55人)两班统计分析: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16个小题,计16分。
主要考查学生对时事知识和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总体要求较为浅显,但学生回答不是太好,大部分考生的得分都在12-16分之间。
其中1-4题为时政知识题。
第1、4题老师课堂曾经讲过,学生得分较高,第2题老师讲过,学生基本也得分,考生错误较多的是第3小题,十八大报告内容老师课堂没讲,所以得分很低,四个题平均得分为3分,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时政不重视,第5-16题为教材基础知识题,该部分选择题总体来说相对简单,难度不大,但不是对知识的简单记忆,而要理解才行,所以得分率相对较高,说明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失分较多的选择题是第8和16小题,可能是由于审题不清,没有正确理解题目所表达的内容,再加上对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缺乏理解运用能力。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秋季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秋季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基本情况(一)试题考查范围与试卷结构1.题型与题量全卷共有两种题型,分别为单项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2.内容与范围从考查内容看,选择题考查全册课本内容,非选择题以第三第四单元新近学习的内容为考点。
纵观全卷,所有试题所涉知识点均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试卷特点等方面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基础型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精神。
有利于考查《道德与法治》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
其具体特点如下:(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重全面更注重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
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解决《道德与法治》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二、考试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36人,全部参与考试,及格20人,及格率55.56%,优秀人数4人,优秀率11.11%,平均分58.08,最高分85分,最低分18分,总体考试情况不乐观,两极分化现象较严重。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
在检测中,发现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一般,本次非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但从答题情况来看,全班只有4名同学对课本知识识记情况较好,大部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比较模糊,答题出现答非所问,随意编写的现象。
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
个别学生审题不够认真,这些问题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是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考察,很多同学只是对其进行片面的个人分析,并没有运用教材所学的知识。
可见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思想品德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一、考试分析1、本次期末考试为全县考试,考试试卷题型、分值比例包括阅卷方式等均与中考相同,既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引导学生重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掌握必要的考试方法和技巧。
2、试卷所考查的知识面较广,但没有偏题、难题、怪题,题目的设问科学,指向明确,尽力避免学生在理解上发生歧义。
从阅卷点反馈的情况来看,认为试卷的题量、难度总体适中,重视能力考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3、试卷能够紧密联系当前的时政要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4、我校学生考试情况:总体不够理想,无论在整个东片还是全县,成绩相对比较落后。
但相比较之前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
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1、学生不够重视,许多学生课本不全,相关的资料也不好好整理。
且答题态度比较差,有些学生主观题干脆一字不写。
2、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掌握不牢,且易相互混淆。
所考查的内容均为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但仍有相当多的学生出现失分现象。
3、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较差,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存在着审题不清、答非所问等现象。
论述题的答题情况反映出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较差。
4、缺少必要的应试方法和能力。
答题欠规范,不少学生在做辨析题的时候,不作判断,不下结论,或者只分析、回答了问题的一个方面,答题不完整。
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较差,回答问题缺少条理性,层次不清晰,将不同的答案要点混在一起。
错别字现象也较普遍。
5、学生答案的概括性不够,不够简洁明了,不能做到扣题分析,观点与材料脱节。
答案要点不全,术语不准确,口语化严重,不能准确表达观点三、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启示1、坚持“三贴近”原则思品课教学要继续贯彻课改精神,坚持贴近社会、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的原则。
教师要坚持时政教学经常化,引导学生了解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和能力。
在用好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重视新知识和新观念的传授,做到常教常新,与时俱进。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此次试卷,含两个大题,题型分为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
试卷以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为依据,注重了双基,强调了能力的考查。
在命题方式、选材、立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
二、考试成绩基本情况这次政治月考,九年级参考76人,及格51人,及格率60.27%,人均成绩50.79。
三、学生分析在平时上课的表现状态上看,成绩上基本反映了他们的实际水平。
但也暴露出很多问题:1、一些学生对书上的基本基本概念认识不清,对题目的理解能力不够,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迁移能力不够,欠灵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不强,理论是理论,运用不到材料中去。
2、回答问题角度单一,重复,不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
例如,第27题部分学生只能从某一个角度作答,思维很狭窄,视野不开阔分析说明不全面。
3、学生对一些重点、热点时事材料的分析概括能力还比较欠缺。
特别是材料分析题第28题,很多学生知识学握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一些学生因为知识掌握不全面,运用能力和概括能力弱,不能对此材料进行正确分析,以至于答非所问或答题不全面。
4、答题不够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
例如,有很多学生答题条例不清晰,书写混乱。
5、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
特别是一些单项选择题,一些学生做错的主要原因是书本知识不扎实,教材不熟悉。
6、学生不能认真审题,拿到题目后不加思考就做,审题不清,结果答非所问。
7、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
设问要求结合材料的,但是有不少学生根本不结合材料。
四、教师情况分析1、新课程提倡政治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方面做的还不够!没能给学生更多时间联系实际,在课堂的练习上,在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的同时,却忽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在课堂上考察学生基础知识识记的同时,考察学生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习题练习较少,导致学生对大题的分析、归纳、概括、不是很准确。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1500字首先,对于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需要从试卷的设计、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考生的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试卷的设计从试卷的难易程度和综合性来看,本次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具有以下几点特点:1. 总分:100分,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
其中单选题占30分,多选题占20分,判断题占20分,简答题占30分。
2. 内容覆盖面广:涉及到多个道德与法治的知识点,包括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民主法制、国家制度、家庭伦理等内容。
3. 难度不高:整个试卷的难度并不是很高,多数问题比较基础,只有少数问题需要考生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
4. 知识点分布较为均衡:试卷中各个知识点的分布比较均衡,没有过于偏重其中的某个方面。
总体来看,本次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设计合理,考虑到了考生的基础水平和知识面的覆盖情况。
二、考试内容的难易程度从试卷上的知识点分析来看,本次考试内容以道德伦理、民主法制等常见知识点为主,难度并不十分高。
但是在一些细节问题上,需要考生有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思考能力。
因此,对于那些只死记硬背考点内容的学生可能会稍微有些吃力。
三、考生反馈根据一些学生的反馈,他们认为本次考试难度适宜,并没有出现过多难以理解的问题。
但是一些学生认为题目数量有些多,时间略微紧张。
此外,一些学生认为单选题和多选题难度合适,判断题相对简单,而对于最后30分的简答题,多数学生普遍捉了题意,但是不同的学生回答的深度和完整度不一,影响了整个试卷得分。
总之,本次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的难度适宜,试卷设计合理,但是在题目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还需要更多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此外,对于最后的简答题,建议适当调整答题方式,让学生有更多文字输入的时间和机会。
九年级思想品德质量分析
九年级思想品德质量分析2022至2022学年度秋季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思想品德质量分析一、试卷结构此次期末试卷,含四个大题,题型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选择题25小题50分,非选择题为问答题5小题28分,分析说明题2小题22分。
二、试题特点2.结合学生日常生活。
既考察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又引导学生从思想道德、行为方面规范自己,起到思想品德课“德育育人”的作用。
学生感受到思品课并非空洞的说教。
4.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又凸出了闭卷的特点。
简答题直接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沿用了2022年中考试题的一个“变”点,从某种程度上暗示了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掌握。
降低了难度,增加了自主性,也缓解了考生的紧张情绪,从这点上确实体现了开放性。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参加人数174人,最高分85分,最低分6分;80—85分5人,70-79分31人,60-69分58人,40—59分68人,40分以下12人。
平均分59.02分。
从对学生卷面答题的质量抽样分析情况看,学生普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如下:1、重大时政知识积累欠缺。
单选题中的大多数取材于社会热点新闻,学生答的相对不好,这足以说明学生对时事政治不够关心,还需要培养学生关心时政新闻的习惯。
2、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够。
第26、29、31题错误率较高,很多同学单凭个人感觉答题,忽视了基础知识是答题遵循的依据。
3、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
即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
这种现象在里体现最为明显。
4、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
最典型的就是31题,这道填表题有很大的灵活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辨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可有些同学思考的过于拘泥,思路较狭窄,而导致失分。
九年级思想品德阶段性测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思想品德阶段性测试试卷分析第一篇:九年级思想品德阶段性测试试卷分析九年级思想品德阶段性测试试卷分析上周我校组织学生进行了阶段性检测,针对九年级思想品德考试情况,我进行了总结分析,如下:一.从试卷来分析。
本次考查内容为九年级1—6课的知识,题量适中,难度偏大,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共24道题,满分100分。
其中选择题20个,40分;非选择题4个,60分。
二.从成绩来看。
大多数学生成绩在50—69分间,最高分82分,最低分为14分,平均分为49分。
三.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1、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好,且对重点知识理解不透,不能灵活运用。
如22题(2)问,如果你在公共场合发现偷窃的行为,会做何选择?有部分学生不会,我换种问法:如果你家的财物被偷窃,会做何选择?学生就知道怎么做了。
2、平时训练的少,尤其是材料题。
学生不知道怎么入手,乱写一气。
3、学生答题缺乏规范性。
没有掌握答题的技巧和方法,缺少条理性,且答案不全面。
一些学生书写不认真,潦草。
4、审题不认真,没有按要求答题。
如24题(1)问,上述材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那些观点?相当一部分同学答了经济建设方面的知识。
5、中途接手,师生之间互不适应。
不少同学反映我讲课听不清。
我感觉学生只知道机械性学习,不会灵活学习,就好比小学生一样,要老师手把手教。
四.补救措施。
1、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巩固。
如采取学习小组帮扶。
2、加强练习。
把教材进行整合,留出时间给学生做题,老师加强指导,可选择一些典型题进行分析,做到举一反三。
3、对学生进行答题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答题要规范,做到:语言通顺、表达准确、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4、老师在试题讲评时要有针对性,对出错较多的题进行归类拓展,并提炼出不同题的一般答题思路。
5、了解学情,尽快与学生相适应,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俗话说“有反思才有提高”,当我们回顾反思这份试题,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命题指导思想及试题特点
1、加强基础知识及备中考范围题,注重勤奋及理解技能、基本方法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改变以往思想品德题只要理解就能打高分的理念。
2、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本卷中所考查的知识点均来自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来自于课程标准中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
来自于练习册单元测试原题。
3、从拾死记硬背,着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归纳、概括、及识记能力。
4、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主要错误类型
1、学生回答问题不能结合材料,不能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
理解意思能表达出来但是没有按照题目运用标准的语句要求去结合材料来谈。
3、基础知识不扎实,一些基本知识点不过关,没有认真地熟读教材,基本概念不清。
4、答题不敷规范,语言表达不明确,条理不清。
5、学生不能认真完成布置的任务,本次考试前10天布置所考内容,综合考试结果只有2人还算认真看了看,所以答非所问。
三、考分数据分析
四、今后的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特别是一些重点、热点时事。
关注自己成长中的一些问题,要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2、抓实、抓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对于书本上的重要知识点要分单元进行过关检查,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能力。
4、加大力度对所学知识的识记于跟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秋季学期九年级思想品德
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沐抚初级中学何帮群一、试卷题型分析
该卷设四种题型,一是选择题,涉及课本内容全面,时事内容合理,难易适中,能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掌;二是简答题内容简单,但又是课本内容重点,该内容多年没有考查,容易让老师忽略,虽让学生记过,并没有作过多强调,故学生也容易失分;三是感悟题之关爱与公平是经常考的内容,学生失分不多;四是探究题内容设计合理,对学生中考具有引导性,在此次考试中应该是把握最好的一题。
二、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思想品德测试试卷是对九年级第一学期以来所学知识(1---10课内容)的考查,本试卷注重体现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综合性,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语言简洁。
试题力争求活、求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实际,有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再现,同时也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
既考察教材的基础知识,又考察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生在答题时存在的问题
1.审题不清或不仔细
不少考生在未审清题意、未弄懂题意的情况下就开始答题,结果造成答非所问。
如有的考生回答25题第(2)问时,应该要答怎样做的问题,他们却答成是什么了。
2.回答问题不全面,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
如26题的第(3)问,题目问: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好多同学不懂怎么答,胡乱写,答不到要点,得分率特别低。
3.书写不规范,字迹非常潦草,缺乏一定的答题技巧。
四、改进课堂教学的建议
1.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要从面向实施新课程改革的高度,从强化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角度,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把课程改革、考试改革、教学改革三者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发挥教育改革对初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导向作用。
同时,要
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活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促使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2.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学习。
平时教师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类和系统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要做到:
(1)从知识的整体中去把握每一个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规定性;(2)对每个知识点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理解,不仅是对知识点的简单记忆和理解,而且还要对教材内容重新加工、提炼,对零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3)要把知识学活、用活。
对所学知识加以整理,形成知识体系,做到能随时将知识线索从大脑的记忆库中调出来,又能将知识进行迁移和转化。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着力点。
并且通过围绕社会热点,开设相关专题,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创设情境来沟通学科之间的联系。
3.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思品试卷命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关心或面临的重大自然和社会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切不可到复习最后阶段才要求学生背时事政治,而应将时事政治的学习和掌握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和学习中去。
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寻找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分析,特别是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科技,关注环保,从材料中汲取营养,拓宽视野,把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中获取的新观念、新理论、新科技、新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科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训练是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表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进行科学训练,教会学生怎样审题,怎样答题,对训练题、考试卷要及时评讲,讲评时不要学生去记住答案,要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的目的。
教师应注意从答题的每一个环节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组织答案,学会科学表达。
要经常指导学生用思想品德学科专业术语答题,不用口语答题,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卷面的整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