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阿斯教育】三大基础力综合复习手写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考试知识点全景图(学霸笔记)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考试知识点全景图(学霸笔记)一、教育理论与实践1. 教育学基本概念2.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3. 教育目标与任务4. 教育规律与方法5. 教育评价与改革二、教育心理学1. 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2. 学习与教学心理学3. 个体差异与教育4. 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三、教育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师范教育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 教育行政管理法规四、教育经济与管理1. 教育经济学基本概念2. 教育经济学与教育发展3. 教育投入与产出4. 教育资源配置与管理五、教育技术与信息化1. 教育技术基本概念2. 教育技术与教学改革3.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发展4. 教育技术设施与教学应用六、教育测量与评价1. 教育测量与评价基本概念2. 教育测量与教育教学3. 教育评价与教育改革4. 教育评价方法与技术七、教育统计与研究方法1. 教育统计基本概念2. 教育统计与教育管理3. 教育研究方法与设计4. 教育研究与决策八、教育法规与职业道德1. 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2. 教师职业行为规范3. 教师权利与义务4. 教师法规与法律责任九、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根据所报考学科选择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和复习。
十、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实践1. 教师综合素质要求2. 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3. 教师职业发展与教育教学研究以上是教育综合考试的知识点全景图,详细内容包括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与信息化、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统计与研究方法、教育法规与职业道德、教育学科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与教育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提高自己的考试准备水平。
教资笔试学霸笔记
教资笔试学霸笔记以下是一份教资笔试的学霸笔记,仅供参考:1.教育学的发展过程和代表人物⏹古代教育代表人物: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等。
⏹现代教育理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杜威、布鲁纳、桑代克等。
1.教育学的流派及代表人物⏹实验教育学:梅伊曼、拉伊等。
⏹文化教育学:斯普朗格等。
⏹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等。
⏹分析教育学:彼得斯等。
1.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
⏹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课程理论及代表人物⏹课程的概念和类型。
⏹课程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课程编制的几个基本环节。
⏹课程评价的意义和类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组织原则⏹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点。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教学过程的组织原则。
1.教学原则和方法⏹教学原则的概念和制定依据。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和优化组合。
1.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评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1.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角色定位⏹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的角色定位和职责。
⏹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1.中小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方法⏹小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中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方法。
2019~202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思维导图】教育基础知识学霸笔记
2019~202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思维导图】教育基础知识学霸笔记应部分学生的要求,把关于“教师资格、教师招聘”笔试环节涉及的所有细枝末节的知识点及重要考点,有针对性的迭代,再次进行深度的更新升级。
目的只有一个,把我讲课的过程,完整的复原到全新先行讲义版《教育基础知识思维导图》中,方便那些有学习需求的同学,加以利用,考一个相对理想的成绩,顺利进入面试。
全新先行讲义版《教育基础知识思维导图》相较以往的任何一版考试教材而言,此次“先行讲义版思维导图”结合了之前《学霸笔记》的特点,力求覆盖考点的同时一并将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做了详尽的解释并添加了多个“深入浅出的实例”帮助你能够快速理解重点涵义,深刻记忆考点。
其次,层次分明,框架清晰的知识结构网络,秉承了“布鲁纳结构主义学习法的精髓”在建构知识的同时,帮助你在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查缺补漏,添砖加瓦,巩固加深记忆。
最后,嘱咐一句:以下内容,是很重要的废话。
如果你想早日上岸,那就往心里听。
考“教师招聘”你必须掌握的技术把笔试环节,放在最重要的复习战略层面上说一下:“教师招聘”无论是以专项招考,还是以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组织,都脱离不开“教师职业素养”这几个字。
说白了,你想当老师,你应该具备的、除了自身专业知识之外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理论”,官方管它叫: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笔试,是组织考察“理论基础知识”,量化并测验应试者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便捷方式”。
这种便捷的笔试方式,本身也存在bug。
当然,此bug并非错误。
而是“任何一种科目笔试考试都有它存在的前提,即“理论知识点”俗一点叫“课本”也行。
By the way,只有理论知识点先行存在,笔试考题才能有依据的呈现在卷面上。
例如:1.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C.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这题关于是“教学”二字的考点。
那么,对于“教学”你应该掌握什么具体细节内容来应付考试呢?无非是从这三个层次来应付:一、是什么?二、有什么意义作用?三、怎么用?是什么,在理论层面它叫概念,含义,内涵,关于这种考点,以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题型为主。
【阿米阿斯教育】功和功率-手写笔记
第一讲滑轮、功和功率综合复习
版块一:功
一、功
1.定义: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必要条件:
(1)有力;
(2)沿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
3.不做功的几种情况:
(1)有F无s: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但物体没有移动,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2)有s无F:由于惯性物体保持运动,虽有通过的距离,但没有力对物体做功。
(3)F⊥s:当物体受到的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时,这个力对物体不做功。
4.功的计算:
(1)公式:W=Fs
(2)单位:焦耳(简称“焦”);1J=1N·m。
5.功的原理
(1)内容: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理解:有时省力,有时省距离,但是不能省功。
二、功率
1.定义:功与时间的比值叫功率,用符号P表示。
2.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3.单位:瓦特,简称“瓦”,用“W ”表示。
4.公式:P=W/t
推导公式:P=Fv
△注:当功率一定时,力和速度成反比。
三、滑轮组的功与功率综合
滑轮组中的公式:
W
F=Fs绳=F·nh
P= Fv绳=F·nv物
W G=Gh
P=G·v物
口诀:
拉力做功注意乘n。
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_最全}
高中物理第一节力,重力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物质性)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支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F压二.力的三要素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N)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三.力的分类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
四.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②(总)指向地心(只是在赤O O3.重力的大小:①计算公式:G = mg②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
(质量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 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例3:铁环,篮球等③ 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
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
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内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受力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
三个常见力——摩檫力
专题:《三个常见力》一、重力1、定义:放在地球表面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2、表达式:mg =G 单位:牛(顿) N3、方向: 竖直向下 或 垂直于水平面向下【例一】请在下面的地球模拟图中分别作出处于地球赤道、南极点、北纬α度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的示意图。
并分析两者间的大小和方向关系。
(注意地球自转对重力的影响)【例二】如图,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匀铁链平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竖直向上的变力F 拉着铁链A 端缓慢将铁链提起。
求将铁链一直提到B 端刚好脱离水平面过程中外力F 所做的功。
二、弹力1、定义: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其接触的其他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弹力。
2、弹力的产生条件:(1): (2):3、弹力有无的判定方法:(1、)消除法:撤销接触面,若小球依然能保持原状,则该接触面与小球无弹力作用,反之则有; (2、)假设法:先假设接触面与小球间有弹力作用,然后受力分析,最终结合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判定假设是否正确,从而确定接触面与小球间是否存在弹力作用;(3、)平衡法: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其他受力情况确定小球与接触面间弹力的有无(及大小);4、弹力方向的确定方法:(1)面面接触、点面接触、点点接触:弹力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2)绳模型:弹力沿绳子指向绳子收缩方向;(只能产生拉力)(3)弹簧模型:演弹簧轴线向外/被压缩或向内被拉伸;(可以产生拉力或支持力) (4)轻杆模型:固定轻杆弹力任意方向;旋转的静止轻杆弹力只能沿轻杆向外或向内;5、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1、)定性分析:相同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平衡条件:通过受力分析结合平衡条件确定弹力的大小; (3、)胡克定律:kx F =(k 劲度系数,与材料、形状粗细有关);AB 平面间弹力或弹簧弹力的大小。
k 有变化吗,有何规律?三、摩擦力1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2):(3):3、摩擦力的方向:4、摩擦力的大小:(1)滑动摩擦力f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正压力NF成正比,比例系数即为动摩擦因数μ(μ与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间粗糙程度有关),NFfμ=(kgm2=,4.0=μ,o37=θ,外力F=10N)NF如何确定?(2)静摩擦力静F静摩擦力静F是被动力,其大小有外力确定。
直线运动第8讲 三大基本力之重力与弹力
三大基本力之重力与弹力一、力及其基本特点二、重力1、产生:2、大小:3、方向:4、g的变化5、重心三、弹力1、定义:2、方向刚性,俗称()例:3、分类非刚性,俗称()例:(1)刚性物体<1>弹力的方向:<2>“杆”模型弹力判断方法自由杆固定杆<3>如何判断弹力是否存在<4>如何找全高中物理所有的弹力<5>“丁字路口”型弹力的判断方法<6>几种常见类型弹力方向的判断(2)非刚性物体(弹簧)弹力的判断方法胡克定律方向:方法突破之典型例题题型一重力及重心关于重心、重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B.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位置C.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D.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大小变大,但重力方向不变B.同一物体从赤道移到北极其重力大小不仅变大,而且重力方向也变了C.物体的重力作用在重心上,把重心挖去物体就没有受到重力D.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2.关于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B.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时,其重心的位置不变D.用一根细线悬挂的静止物体,细线方向一定通过物体的重心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B.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D.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题型二弹力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B.轻杆一端所受弹力的作用线一定与轻杆方向垂直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生的弹力大2.关于弹力和形变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用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竿的推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物体A 、B 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A .B .C .D .2.(单选)原在水平地面上的小物块受到瞬时撞击后,沿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所示,则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的过程中受到几个弹力作用( )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题型三 胡克定律1.关于胡克定律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力相同、伸长不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相同B .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弹簧的伸长也一定相同C .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弹簧的弹力也一定相同D .劲度系数和拉力、伸长没有关系,它只决定于弹簧的材料、长度、弹簧丝的粗细2.一根弹簧原长10cm ,挂上重2N 的砝码时,伸长1cm ,这根弹簧挂上重8N 的物体时,它的长度为(弹簧的形变是弹性形变)( )A . 4cmB . 14cmC . 15cmD . 44cm光说不练,等于白干1.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木块A 和B ,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 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 直到B 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 上升的高度为( )A .kmg B .k mg 2 C .k mg 3 D .k mg 42.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 1、F 2、F 3,其大小关系是( )A .F 1=F 2=F 3B .F 1=F 2<F 3C .F 1=F 3>F 2D .F 3>F 1>F 23.(稍难)弹簧A 和B 分别是1m 和0.5m ,劲度系数分别是100N/m 和150N/m ,当把它们串联后拉到距离为2m 的两个柱子上固定,则弹簧A 的伸长量是( )A . 0.1mB . 0.3mC . 0.5mD . 0.2m4.(2012•山西一模)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L +k μm 1gB 、L +k μ(m 1+m 2)gC 、L +k μm 2gD 、L +kμ(2121m m m m +)g 5.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G A =3N 、G B =4N ,A 用悬绳挂在天花板上,B 放在水平地面上,A 、B 间的轻弹簧上的弹力F =2N ,则绳中张力F 1和B 对地面的压力F 2的可能值分别为( )A .7N 和10NB .5N 和2NC .1N 和6ND .2N 和5N6.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相同的轻弹簧,原长都是L 0=10cm 劲度系数k=500N/m ,如果图中悬挂的两个物体质量均为m ,现测得两个弹簧的总长为26cm ,则物体的质量m 是多少?(取g=10N/kg )7.(稍难)如图2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L2>L1B.L4>L3C.L1>L3D.L2=L4。
【阿米阿斯教育】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综合复习手写笔记
第七讲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综合复习
考点1 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液体具有流动性。
2. 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大;
(4)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
压强越大。
3. 液体压强的公式:p=ρgh
特殊容器问题口诀:
口大力小,口小力大
4. 连通器
(1)定义: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2)特点:同种液体在连通器内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
(3)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洗手池回水管、牲畜自动喂水器。
考点2 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
1.产生原因:气体受到重力,且有流动性。
2.历史上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数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口诀:
带气爬山降液面,其余情况都不变。
4.影响大气压的因素
高度: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温度、湿度:在地面附近,温度越高,大气压越低;湿度越大,大气压越低。
5.大气压与沸点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
6.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三色笔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霸三色笔记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型题量分值占比题型题量分值占比单项选择题204026.6%简答题33020%材料分析题24026.6%教学设计14026.6%总计26150目录第一部分教育学/1知识点一《学记》与《论语》/1知识点二古希腊三哲/2知识点三教育学家/2知识点四教育的构成要素/4知识点五教育的属性/4知识点六教育起源说/4知识点七教育的发展/5知识点八教育发展历程/6知识点九教育与社会的发展/7知识点十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8知识点十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9知识点十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9知识点十三教育目的论/9知识点十四西方现代学制类型/11知识点十五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11知识点十六课程类型/11知识点十七课程理论/14知识点十八课程内容的层次结构/14知识点十九新课程改革的目标/14知识点二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5知识点二十一教学原则/15知识点二十二教学方法/17知识点二十三教学评价的分类/19知识点二十四德育原则/19知识点二十五德育方法/20知识点二十六班级管理的内容/21知识点二十七班级管理的模式/21第二部分心理学/23知识点一感觉规律/23知识点二知觉的基本特性/23知识点三注意的分类/24知识点四注意的品质/25知识点五记忆的种类/25知识点六遗忘规律/25知识点七想象的分类/26知识点八动机冲突/26知识点九情绪的分类/26知识点十小学生情绪的特点/27知识点十一智力理论/27知识点十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27知识点十三学习动机理论/28知识点十四学习迁移的分类/29知识点十五学习策略的分类/31知识点十六学习理论/32知识点十七社会学习理论的强化/32知识点十八知识学习的方式/33知识点十九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33知识点二十创造性的基本特征/34知识点二十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4知识点二十二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34知识点二十三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对偶故事法)/35知识点二十四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两难故事法)/35知识点二十五品德的心理结构/36知识点二十六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36知识点二十七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36第一部分教育学第一部分教育学知识点一《学记》与《论语》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霸三色笔记知识点二古希腊三哲知识点三教育学家第一部分教育学(2)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3)学校即社会(4)从做中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学卢梭(1)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的任务应该使儿童“归于自然”(2)自然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是培养“自然人”(3)“消极教育《爱弥儿》”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1)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2)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3)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于实践的教育《林哈德和葛笃德》家洛克(1)提出“白板说”(2)倡导“绅士教育《教育漫话》”斯宾塞(1)“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最有价值(2)教育的任务:为完美生活做准《教育论》备《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集体教育”“平行影响”赞科夫(1)“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2)发展性教学理《教学与发展》论布鲁纳《教育过程》“结构教学论”“发现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全面和谐发展思想布鲁姆“三维目标”: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教育目标分类学》域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霸三色笔记知识点四教育的构成要素知识点五教育的属性知识点六教育起源说第一部分教育学米丁斯基凯洛劳动起源说夫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倡导的起源学说知识点七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霸三色笔记(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现代教育(1)重视早期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知识点八教育发展历程第一部分教育学古印度婆罗门教育、佛教教育斯巴达:重视军事体操和道德训练,内容单一、方法严古希腊厉尚武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崇文培养僧侣和统治人才,学习“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教会学校(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西欧中世纪))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骑士学校诗知识点九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霸三色笔记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教育与文化(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文化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力量(2)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教育与人口(1)人口状况对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口的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和教育投入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结构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质量(2)教育对人口问题的影响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知识点十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第一部分教育学区别:内发论强调内在的因素和力量,外铄论强调外在的因素和力量知识点十一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知识点十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不平衡性知识点十三教育目的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霸三色笔记第一部分教育学知识点十四西方现代学制类型知识点十五我国学制的发展历程知识点十六课程类型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霸三色笔记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打破了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是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组织方式分科课程单科形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2020下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 小学综合素质 学霸笔记03 - 模块三
模块三教师职业道德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3.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天职、道德核心)5.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第二节教师职业行为一、教师职业行为规范1.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2.教师教学行为规范教学前:认真负责、终身学习精心上好每一节课教学时:启发诱导、减负增素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学后:认真辅导、不离不弃努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3.教师人际行为规范对学生:严慈相济、良师益友(平等、民主)对家长:尊重理解、形成合力(尊重)对领导:尊重理解、协助配合(尊重、支持)对同事:协同合作、相互尊重(团结协作)4.教师仪表行为规范学生欣赏、落落大方、个性风度、避短扬长、成熟稳重、年龄相称、不同学科、仪表适当5.教师语言行为规范说普通话,用规范字,避免方言土语,网络潮语,语义明确,词汇专业,逻辑清晰,简明扼要二、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1.热爱学生:关系基础和出发点2.尊重学生:人格、差异、信任3.了解学生:友谊、无偏、负责(赏识学生)4.公平公正对待学生:无歧视5.严格要求学生:有理、有度、有恒、有方(二)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1.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2.形成良好的沟通习惯3.尊重家长的人格4.教育学生尊重家长(三)教师与同事的关系1.尊重2.理解3.协作(四)教师与管理者的关系1.尊重2.支持三、《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内容及解读(一)基本内容1.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课外辅导班物理笔记
课外辅导班物理笔记导语物理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而在课堂上难以全面掌握的知识和技巧,课外辅导班成为了学生们学习物理的重要补充。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整理并归纳一些重要的物理知识点,以便大家复习和参考。
一、力和运动1.1 物理量和单位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所导致的一种物理量,用牛顿(N)表示。
1.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阐述了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除非受到外力的作用。
1.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受力情况下运动的定律。
它可以表达为:物体受到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1.4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讲述了物体相互作用的力的性质。
它指出: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机械能守恒定律2.1 力和功力是物体受到的作用,它能改变物体的状态。
而功表示了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表明,物体动能的变化等于物体上所有作用力所做的功的和。
2.3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描述封闭系统中机械能守恒的原理。
当物体只受到重力和弹力等守恒力的作用时,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三、电磁场和电路3.1 静电场和电荷静电场是由电荷引起的,它在空间中产生电场,影响带电粒子的移动。
3.2 电流和电阻电流是电荷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导体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单位是欧姆(Ω)。
3.3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它可以表达为: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3.4 安培环路定律安培环路定律描述了电流在闭合回路中的分布情况。
它可以表达为:在任意路径上的电流总和等于零。
四、光学4.1 光的传播和折射光是由光源发出,并以直线形式在介质中传播。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4.2 反射和镜面成像反射是光线遇到边界面后发生方向改变的现象。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学霸笔记二
小学科二客观题冲刺(二)第八章学习动机考点1 奥苏贝/伯尔的成就动机1.认知内驱力:我想学例子:逢考必过喜欢教育学,有时间就读《爱弥儿》2.自我提高内驱力:我想要地位例子:逢考必过想当班里第一、三好学生,努力学习3.附属内驱力:我想要表扬例子:逢考必过为了老师的表扬而学习考点2 维纳/韦纳成败归因理论三维度: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制性。
1.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
2.努力程度:内部、不稳定。
唯一可控的3.任务难度:外部、稳定、不可控的。
4.运气: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5.身心状态:内部、不稳定、不可控。
6.外界环境: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第九章学习与学习理论考点1 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理论1.强化:行为增加惩罚:行为减少2.正:给与刺激负:撤销刺激做题步骤:1.先判断强化还是惩罚 2.判断正负1.强化(1)正强化:老公表现好,给一个吻。
(2)负强化:老公表现好,免去跪榴莲。
2.惩罚(1)正惩罚:老公表现不好,打一顿。
(2)负惩罚:老公表现不好,没收零花钱。
考点2 社会观察学习理论1.提出者:班杜拉2.观察学习动机分为:替代强化、直接强化和自我强化观察学习动机来源(1)替代强化:模仿别人例子:源源老师发公众号收获一波迷弟迷妹。
娜娜受刺激,也要做公众号。
(2)直接强化:别人奖励自己例子:娜娜开了公众号,定期更文,老公奖励1万块钱。
(3)自我强化:自己奖励自己例子:娜娜定期更文,奖励自己个大金链子。
第十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考点1 知识学习的类型1.上位学习——小概念-大概念例子:先学习铜铁,再学习金属。
2.下位学习——大概念-小概念例子:先学金属,再学铜铁。
3.并列结合学习——平行概念先学铜,再学铁。
考点2 操作技能培养要求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关键环节)练习中:高原期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第十一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考点1 品德的心理结构1. 道德认识:思想对错(基础、核心)2.道德情感:情感体验(内部动力)3.道德意志:恒心、决心(精神力量)4.道德行为:做出来的,(标志)考点2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一)自我中心阶段规则无约束力-(无律)(二)权威阶段无条件服从权威-(他律);规则不可变(三)可逆性阶段规则是可以改变的-(自律)(四)公正阶段富于同情心;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考点3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道德水平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看行为后果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看利益满足2.习俗道德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做好孩子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守规则(道德规范、法律)3.后习俗道德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规则可改变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凭良心办事第十二章学习策略考点学习策略的分类一、认知策略:认知过程中采用的策略。
【阿米阿斯教育】机械效率-手写笔记
第二讲机械效率综合复习一、机械效率的基本概念1.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必须要做的功叫作有用功。
例:利用滑轮提升重物时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
2.额外功:不得不做的功叫作额外功。
例:利用滑轮提升重物时克服滑轮重力做的功,克服轮轴间摩擦力和绳重做的功。
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叫作总功。
例:利用滑轮提升重物时拉力所做的功。
4.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
(2)公式:η=W 有W 总(3)机械效率永远小于100%(4)机械效率和功率大小,是否省力等因素无关咦,他与NP无关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三、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原 理:η=W 有W 总=G 物h Fs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 、钩码提升的高度h 、拉力F 、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器 材: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提升物体重力与动滑轮重力大小机械效率挺好记;分子动轮连物力;分母通用 nF ;F 分析轮受力。
考点:1.弹簧测力计的拉动-竖直向上匀速2.绳子段数的确定-由表格中的s、h判断,即S=nh的结果不符-考虑3.若机械效率实际计算值与η=GG+G动摩擦总结: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动滑轮越重,则额外功就相对越多—机械效率越小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越多—机械效率越大各处摩擦越大,所做的额外功就越多—机械效率越小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的高度不影响滑轮的机械效率效率要变高,G大G动小摩擦力变少,口诀真是好。
《综合素质》复习笔记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口诀:二独一发)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具体表现为:①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①学生是完整的人。
②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③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
①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③学生是责权主体。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答题模板:X老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材料中……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材料中……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材料中……最后“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公正,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材料中……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向X老师学习,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公平公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问题和未来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观:一、素质教育的理念:①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④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⑤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口诀:“提素”、“个性”、“创”、“两全”)二、新课改的教学观:①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②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③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
高三笔记物理知识点归纳
高三笔记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与运动1. 所有物体都具有质量,质量决定了物体的惯性和受力情况。
2. 力的定义:力是改变物体状态的原因。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测量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来确定。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运动,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会保持原来的状态。
5.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6.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任何一个物体施加的力都会有一个等大反向的力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上。
二、机械波与光波1. 机械波的传播:机械波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介质中的粒子会沿着波的传播方向作振动,但总的位置几乎不变。
2. 机械波的特性:振幅、波长、频率和周期。
3. 纵波与横波: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如声波;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如水波。
4. 光波的传播:光波是由光源发出的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5. 光的折射与反射: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光在与界面发生碰撞时,会发生反射。
6. 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即θi=θr。
三、电与磁1. 电荷与电场:电荷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可以正负存在;电场是电荷周围的空间中存在的电力作用。
2. 静电力:两个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3. 电流与电压: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的流动,单位为安培;电压是电流驱动力的大小,单位为伏特。
4. 电阻与电功率:电阻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单位为欧姆;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阻的能量转化率,单位为瓦。
5. 磁场与磁力:磁场是由磁体或电流产生的区域,在磁场中运动的物体会受到磁力的作用。
6. 洛仑兹力:电流在磁场中会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大小与电流、磁场强度和两者夹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四、能量与能量转化1. 动能与势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物体所处的位置具有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离地面高度有关。
第七章笔记
7.1 力知识点一、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受力物体符号F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多大是1N:用手托起两个鸡蛋1、单独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一个巴掌拍不响2、不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大到天体,小到磁铁,武侠电影3、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知识点二、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揉面、压弹簧、拉弹簧、腿大折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球运动(1)从静止变为运动(2)运动方向变化(3)运动快慢变化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状态时刻在改变知识点三、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他们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示意图1、如图用50N的力竖直向上提水桶,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部小车,用100N的力,沿与水平地面成45°角向右拉小车,请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推墙,墙受力,但人后退,说明人受到向后的力。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如果把其中一恶搞力叫作用力,则另一个力叫反作用力。
同时存在同时消失的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大小相等、例: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是不是鸡蛋受到的力大呢?第七章第一节重难点习题讲解1、一高速列车从甲站到乙站,下列所列举的过程中,列车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列车从甲站发车离开甲站B.列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C.列车匀速驶过弯道D.列车减速驶进乙站2、如图所示实验,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与( )A. 力的大小有关B. 力的方向有关C. 力的作用点有关D.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3、在航空领域,常常发生小鸟撞毁飞机事件,下列关于小鸟和飞机相撞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动撞击的一方产生的力大B. 飞机受到的力大C. 小鸟和飞机的受力一样大D. 不确定4、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
【阿米阿斯教育】光学 手写笔记
第二讲光学综合复习版块一:光沿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一、光的基本认识1.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1)小孔成像: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
像的大小与物体到孔的距离和光屏到孔的距离有关。
像的形状与物体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
(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激光准直;整队集合;射击瞄准;影子形成;日食、月食二、光速1.真空中光速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c=3×108m/s2.光年:是光在真空中一年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三、光的反射1.定义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1)三线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2)两线分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路可逆3.反射光路图:口诀:等你侧面,爹在后面口诀:影子瞄准日月食,小孔站队光准直版块二:平面镜成像一、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二、平面镜成像特点:大小相等;连线垂直;距离相等;正立虚像三、对称问题: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四、平面镜成像探究实验注意事项:1.选用玻璃板——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避免出现两个像2.实验环境较暗——便于观察实验现象3.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蜡烛B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版块三:光的折射和色散一、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折射定律:(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两线分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且等于0度。
(4)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在光的折射中,无论是折射角还是入射角,空气中的角大。
3.折射光路图二、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2.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应用:遥控器、红外线光源、光波炉 2.紫外线应用:灭菌、促进吸收钙元素、验钞口诀:打你侧面,垂直不变版块四: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二、眼睛和眼镜近视眼矫正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带凸透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三大基础力综合复习
考点1 力的基础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一切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
注意: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作用;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5.力的示意图
(1)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2)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3)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
口诀:
变形变态大方点,物体相互寄首饰(既受施)
考点2 重力
1.重力的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的大小
(1)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g=9.8N/kg。
(2)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
4.重心
(1)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
(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外。
(3)悬挂法和平衡法寻找重心。
(4)物体重心越低,稳定度越高。
考点3 弹力
1.弹力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
(2)弹力的三要素:
①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材料、形变程度等因素有关。
②弹力的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与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一
致。
③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相互接触,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
(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①测量前,先观察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如
果不是,则需校零;所测的力不能大于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②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估计被测力的大小,被测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
③测量时,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且与被测力的方向在同一直线。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
考点4 摩擦力
1.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1)两物接触并挤压。
(2)接触面粗糙。
(3)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静摩擦力
(1)大小:与外力相等(二力平衡)。
(2)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
(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3)摩擦力不一定总是阻力。
如人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提供的是动力。
5.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用气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