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家乡的风景和文化”,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描述自己家乡的风景和文化特点,提高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听懂、说出一系列描述家乡风景和文化的词汇。

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简单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和文化。

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观察图片和听听、说说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描述家乡风景和文化的词汇和句型。

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简单介绍自己家乡的风景和文化。

2. 教学难点: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家乡的风景和文化。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材料。

准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提前观察和了解自己家乡的风景和文化。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家乡的风景和文化。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家乡风景和文化特点。

2. 新课展示:教师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教师教授描述家乡风景和文化的词汇和句型。

3.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家乡的风景或文化图片。

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自己组的图片,并展示给全班同学。

4.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回答。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答。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小组合作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家乡风景和文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

七、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风景和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

第四单元集体备课(一)研讨主题:如何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要围绕“战争与和平”的主题组织,体裁多样,有小说、书信、诗歌,这些课文表现了儿童在战争中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们对和平的渴望。

强调了儿童如何在战争中打击敌人,保护自己的生命。

总之,四篇课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前两篇课文生动有趣,后两篇课文情感浓烈。

不过,四篇课文又有许多共同之处,如每篇文章中有许多句子蕴含着丰富的意义,抒发了深厚的情感。

所以,学习这组课文时,要找出这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词意,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和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把它们作为教学的重点。

由于本组课文篇幅比较长,可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

《夜莺的歌声》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本课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帮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

课文结构清楚,文字浅显,情节引人入胜,从中可以体会出夜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热情。

课文对话较多,要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孩子说的话含着一定的意思,反复朗读,体会这些句子表达出孩子怎样一种情感。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文中泡泡语的思考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

《小英雄雨来》,这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阅读课文。

节选自管桦的同名小说。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做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课文分为六个部分。

课文很长,可以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和复述课文。

阅读时间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可以自己先默读一遍,看看需要多长时间。

在一定时间内让学生通读课文,再说说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机智、勇敢能否体会出来),看看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情况,再练习复述。

课后安排了“资料袋”,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战争,特别是为学生阅读理解后面的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精读课文是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战争与和平”单元的第15课,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谁的手儿巧
————认识图形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起始单元。

是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教学过程中强调让动手操作,再生动活泼、主动参与的具体活动中,获得直接感受。

本单元安排了一个信息窗,以真实的照片呈现了学生利用生活常见的厂房体、正方体积木、纸盒、塑料同等实物进行有趣的搭拼活动的情境。

通过小朋友的对话,引入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连一连”、“涂一涂”、“圈一圈”等动手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一体验的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

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物和模型,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并能辨认和区别这些形体是本单元的重点。

在拼、摆、摸等探索活动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对身边与立体图形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分配:
信息窗(谁的手儿巧)————————1课时
我学会了吗?————————————1课时。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学会本单元要求的交际口语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音频、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

(3)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珍惜和感恩。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内容:本单元共有4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两首》、《荷叶母亲》、《万年牢》和《尊严》。

2. 生字词:根据课文,筛选出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并进行分类整理。

3. 交际口语: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本单元的交际口语话题,并进行情景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2)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3)交际口语的表达与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内涵的挖掘与情感体会。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合作学习法: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感教学法:注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感恩的价值观。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共需安排8课时,分别为:1. 第一课时:学习《古诗两首》2. 第二课时:学习《荷叶母亲》3. 第三课时:学习《万年牢》4. 第四课时:学习《尊严》5. 第五课时:生字词复习与测试6. 第六课时:交际口语练习7. 第七课时:课文内容复习与测试8. 第八课时:总结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进步。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计划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计划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集体备课计划一、单元概述第四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包含《草原》、《最后一课》、《灯光》和《慢性子与急性子》四篇课文。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体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同时,通过对比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对比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体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学会珍惜时光,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1)对比阅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培养写作技巧。

四、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1)教师提前备课,熟悉课文内容。

(2)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PPT、视频等。

(3)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课堂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上单元所学内容,为新单元的学习做好铺垫。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引出本单元主题。

3. 课文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描绘的自然美景。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对比阅读:(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对比阅读,让学生学会鉴赏文学作品。

(2)学生分享阅读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5. 写作练习:(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情感。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正负数的意义,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自然数,小数和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对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习有理数及其运算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正负数,能用正负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2、能力目标:会有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借助温度计比较正,负数的大小。

3、情感目标:在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量的过程中,体会正、负数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正、负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准备:1、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

2、有关教学课件。

六、教学措施:教学中结合生活中一些正负数知识,使学生从生活中获取正负数知识不并能运用正负数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

七、教学进度:本单元大约在第1-2周进行教学。

八、课时分配:信息窗1------------------------------------------------------2课时信息窗2------------------------------------------------------1课时信息窗3------------------------------------------------------2课时信息窗4------------------------------------------------------1课时总复习--------------------------------------------------------1课时课题:认识正、负数课型:新授课备课日期:授课日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了解并掌握正、负数的意义。

2、能力目标: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第四单元《比》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比》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比》单元备课单元教学内容:比的意义,比的读、写方法,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按比分配。

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的基本性质,会求比值、化简比,能解答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理解比的意义、探索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以及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类比法、推理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本质。

4.使学生经历用比描述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单元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2.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导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3.使学生弄清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分配。

单元教学难点:1.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2. 正确化简比;3.能应用比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要点设计:1、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放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2、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性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教学一些关于比的基础知识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安排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能够发展对除法和分数的认识,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重要思想方法:第一,情境创设贴近实际,生动有趣。

对每个学生来说人体是他们再熟悉不过的事物,但其中隐藏着的比的奥秘却不为学生所知。

正是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矛盾冲突,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去。

第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教材第一个信息窗中第三个红点部分以“我们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比有没有这样的性质呢”作为切入点,启发学生调动原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来解决面临的新问题,旨在渗透比较、类推、化归等数学方法。

第4单元 认识多边形单元备课及课时备课

第4单元 认识多边形单元备课及课时备课

单元备课达标检测题达标检测题达标检测题达标检测题一、判断。

(1)钝角三角形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2)锐角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小于90°。

()(3)一个三角形最少有两个锐角。

()(4)一个钝角三角形最少有一个钝角。

()二、填空。

(1)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35°,67°,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3)学生用的三角板中,最大的一个角是()角,另外两个角都是()。

三、小猴子不小心用一滴墨水把角3污染了。

请你帮它求出角3 的度数。

6560?四、解决问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一个锐角是50°,另一个锐角是几度?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风筝,一个底角70°,顶角多少度?达标检测题一、填一填。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角,它们是特殊的。

二、请你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的底边上的高。

三、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1=80º,求其他各个内角的度数。

四、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分别是7厘米和8厘米,做一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需要多长的铁丝?五、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已知AB=8,周长等于24。

求其余三条边的长。

达标检测题一、说出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并画出这个梯形的高。

你知道哪两条边平行吗?二、找一找: 从下面的图中你能找出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梯形?三、画一个上、下底分别是3厘米、9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

四、请计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单位:cm)达标检测题。

第四单元备课说明【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单元备课说明【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

路单元备课说明一、单元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能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此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学业质量描述”中,其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能理清行文思路,用多种形式介绍所读作品的基本脉络;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行文思路和人物塑造两个方面的内容。

二、单元教材分析此单元以“人生之舟”为主题,选取了两篇现代文、三首诗和一篇文言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对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礼赞;《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为纪念母亲逝世而创作的,是对母亲勤劳一生的歌颂;《梅岭三章》是陈毅作为一名革命者在生死关头的真情告白;《诫子书》是诸葛亮对儿子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

这几篇作品无一不令我们动容,彰显着理想的光辉和人格的力量。

三、单元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阅读文学类文本中,能够基本掌握内容,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勾画关键语句的阅读习惯,不能厘清课文思路,且缺乏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10篇)优秀的四年级上册备课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搭配同学们,我想向你们打听件事,你们知道食堂今天为我们准备了什么饭菜吗课件出示“菜谱一”,为了营养均衡,我准备吃一荤一素两样菜,谁能帮我搭配一下。

板书课题《配菜》。

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星期三的菜谱)①一个荤菜一个素菜,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②老师小结2、(出示星期五的菜谱)①星期五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你是怎样想的④与学生共同总结这类题的解决方法。

三、实践应用1、参观动物园。

2、搭配服装。

四、全课总结体验成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案篇2教学反思: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2.说一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哪个图形的面积小。

1、说一说每种颜色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3、小组长取出信封里的纸片,这些纸片是干什么的5、互相说一说测量的结果,由小组长把这些结果记录下来。

d读作:平方分米读作: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板书设计小组实验、讨论解决方案。

2、用手比划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3、想象7公顷 7平方千米的大小。

1、完成书第52页第4题,第53页第6、7题。

问:怎样数才能数正确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全班订正。

板书设计:课题练习课课时五 (30)1.谈自己的收获。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备课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社区”,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关心自己所在的社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社区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学会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二、单元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含义,认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

2. 培养学生关心社区、服务社区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交往技巧。

4.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包含2个课时,具体内容如下:第1课时:我们生活的社区1. 学习社区的含义,理解社区成员之间的关系。

2. 分析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关注社区生活,提高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

第2课时:爱护我们的社区1. 学习社区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提高学生的交往技巧。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关心社区发展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实践如何在社区中做好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和关注社区。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与社区成员和谐相处,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心社区、服务社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对社区的认识和关注程度。

2. 课后实践:关注学生在课后的社区实践活动,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公民意识。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2. 案例素材:关于社区成员之间和谐相处的实例。

3. 实践活动指南:指导学生如何在社区中开展实践活动。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课时:我们生活的社区1. 导入新课,介绍社区的概念(10分钟)2. 分析自己在社区中的角色和责任(15分钟)3. 讨论如何关心社区生活(15分钟)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5分钟)第2课时:爱护我们的社区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10分钟)2. 分析社区成员之间的和谐相处之道(15分钟)3. 讨论如何积极参与社区建设(15分钟)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实践任务(5分钟)八、课后实践1. 组织学生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如环保、慰问老人等。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主题是“法治教育”,主要围绕“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两个方面展开。

通过本单元的,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知道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培养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通过对法律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三、教学内容本单元共包含两课,分别是:1. 《我们生活中的法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认识到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引导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

四、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真实、典型的法律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2. 运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 利用角色扮演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法律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2. 学生能够树立法律意识,明确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3. 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单元的教学时间为两周,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周:1. 第一课《我们生活中的法律》: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意义,分析生活中的法律案例。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周:1. 第二课《遵纪守法,做合格公民》:讲解遵纪守法的意义,分析违反法律的法律后果。

2. 课后作业:让学生制定自己的遵纪守法计划,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2. 案例素材: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3. 视频资料:法律知识普及视频、遵纪守法为主题的宣传片4. 道具:法律相关标识、违规物品等八、教学建议1. 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法律知识。

部编版一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大单元备课

部编版一下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大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备课课题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交流大家在一起时的欢乐体验,强化学生乐群的倾向,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接纳、共同成长。

2.通过学生的交流,连接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暴露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与想法,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指向对生活问题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在群体中与大家友好相处。

教材解读《我们在一起》是本册最后一个单元,由《我想和你们一起玩》、《请帮我一下吧》、《分享真快乐》、《大家一起来》四课组成,本单元体现儿童自主成长发展的脉络,凸显了“共在”这一核心的价值观,本单元的“共在”旨在养成同侪共群好习惯,即养成乐群、互助、分享、合作的好习惯,本单元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是学生个体社会化发展需要,也是一个人完满人生应该具备的最基础又最重要的素养。

教学重点1.通过交流大家在一起时的欢乐体验,强化学生乐群的倾向,在活动中相互接纳、共同成长。

2.通过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在群体中与大家友好相处。

教学难点1.通过交流大家在一起时的欢乐体验,强化学生乐群的倾向,在活动中相互接纳、共同成长。

2.通过学生的交流,帮助学生学会交朋友,学会在群体中与大家友好相处。

课题13.我想和你们一起玩教学目标1.知道主动融入大家,了解与人交往的方式、方法。

了解共同玩耍对生活和情绪的影响,有融入大家的能力。

2.培养快乐玩耍、积极游戏的情感。

主动参与到其他同学的活动中,能够积极融入大家。

3.通过观察、回忆、对比等方式、方法,了解大家共同玩耍的快乐。

教学重点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主动参与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难点遵守一起玩耍的每个游戏的规则,主动参与到大家中的方法和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游戏的道具。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感知情感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自己在什么时候玩得非常开心,和谁一起玩的?生1:和我们邻居一起砌长城。

生2:和同学玩跷跷板。

生3:和好朋友们玩堆沙子。

师:你们玩得开心吗?生:开心。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本单元的生字词,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2)理解并掌握本单元的语法和句型。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交流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集体备课,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

(2)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

2. 语法和句型的掌握。

3.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4. 课后练习的完成。

三、教学重难点:1. 生字词的准确拼读和意思理解。

2. 语法和句型的运用。

3. 课文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生动直观地学习生字词。

2. 运用情境教学法,模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计10课时。

2.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顺序,依次进行教学。

3. 课后作业:根据所学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单元测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

2. 教学辅助材料:生字词卡片、图片、教学课件等。

3.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的生字词。

2. 讲解生字词:针对本节课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准确掌握。

3. 学习课文: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4. 语法和句型学习: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语法和句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6. 课堂练习:布置适量的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备课
单元分析
本单元教学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地球物质”内容进行构建的。

是在学生学习了组成地球的物质“水、空气、土壤”之后,学习的又一个组成地球物质——岩石及矿物质。

本单元的活动,试图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利用多种方法探究岩石的特征和矿物质的性质。

使学生知道矿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让学生懂得珍惜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3.、能描述常见岩石的特征,如颜色、颗粒、软硬等,能列举岩石的功用;
4.、知道岩石主要是由各种矿物组成的,知道铜、铁等金属的来源;
5、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认识岩石的特征;
2、从几个方面认识一些矿物的性质;
3、认识到矿物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教学难点
1、鉴别身边的岩石;
2、区分透明与半透明的矿物;
3、调查家庭、学校的资源消费情况;
课时安排
课序课题课时
1 认识常见岩石 1
2 认识矿物的性质 2
3 日益减少的矿物资源 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备课(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单元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围绕“人与自然”。

内容包括了《大自然的语言》、《爬山虎的脚》、《蝙蝠和雷达》以及《带刺的朋友》四篇课文。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将深入了解自然界的奥秘,以及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理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信息归纳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1. 课文理解:由于课文内容涉及一些专业术语和深层次的生态概念,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理解障碍。

2. 语言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准确、生动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是教学中的另一个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 实物模型:如蝙蝠的模型、爬山虎的标本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 教学挂图:展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和图表,辅助讲解。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或播放自然声音,引起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逐篇讲解课文,结合多媒体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后作业布置:设计相关的思考题和写作练习,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同时标注重点词汇和成语。

通过图表、流程图等形式,直观展示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和自然现象。

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2. 写作练习:让学生选择一个自然现象,进行描述和解释。

3. 思维拓展:鼓励学生收集关于自然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课堂参与情况以及作业完成质量。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四单元 备课

第四单元 备课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第54~61页教学内容。

1、第54~59页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第60~61页实际测量。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2、使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的进行表达的能力。

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展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重点: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历路线。

难点:学生自主探索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画出物体的位置的具体方法。

关键:重视不同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也会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在第二学段已经学习了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有关角和比例尺的知识。

这些都是学生学习本单元知识的重要基础。

本单元主要将学生已有的用“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式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教学用北偏东(西)若干度、南偏东(西)若干度,并结合相应的距离来更加精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简单的行走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时安排(共4课时)1、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3课时2、实际测量………………………………………………1课时第一课时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页的例1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韵味
本单元从成熟的美、乐观的人生态度、语言美等几个角度安排了《唱脸谱》和《我喜欢》两篇主题课文。

学习习惯培养:每单元实行小结,对自已学习情况实行评价。

《唱脸谱》(京剧)京剧被世人称为“国粹”,而京剧脸谱又被称为“国粹中之国粹”。

教学本课时,可让学生搜集课文中涉及的人物京剧脸谱的相关资料。

对京剧、花脸、四击头、亮相、鸳鸯瓦等必需知识,也应在适时实行介绍。

同时,将这段京剧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听中感觉京剧的韵味。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关于脸谱的基本知识,接受京剧文化的熏陶。

探究:你了解了关于脸谱的哪些知识?每一种颜色各代表什么?
拓展:介绍学生搜集的相关京剧、京剧脸谱的资料,开阔学生视野。

利用多种形式地读,同时辅助以原唱。

《我喜欢》(散文)
教学本课,教师要首先明确“我喜欢”这篇散文的抒情线索。

教学重点: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独特感受。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探究: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抒发自已喜欢的情怀的?
(四季不同的景物;自然景物;社会生活—花、读信、看书)。

在交流中,让学生发现每段以“我喜欢”开头,这样体现了整篇课文的结构美。

拓展:1、仿写。

从“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怎样喜欢”几点去写。

2、出示《我喜欢》全文阅读。

多读。

边读边想象,感受文中的画面之美、结构美、音乐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