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

合集下载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摘要】社会科学研究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入研究,社会科学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指导和建议,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多样,包括实证分析和定性研究等,旨在深入解析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社会科学研究也面临着伦理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挑战,需要注重研究过程中的道德规范和持久发展。

重视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至关重要,未来社会科学研究应该注重跨学科合作和创新方法,以更好地服务社会发展与人类福祉。

通过不懈努力,社会科学研究定将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重要性、影响、目的、方法论、实践意义、伦理问题、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总结、社会impact1. 引言1.1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社会科学研究是对人类社会现象进行系统观察和深入分析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和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政府更好地制定政策、规划发展方向,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

社会科学研究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提升。

通过社会科学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挑战。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为我们提供对社会现象的深入认识和了解,还在于其为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对社会的影响社会科学研究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各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社会科学研究能够为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帮助社会更好地了解和解决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的发现和结论可以指导政府和组织制定政策和计划,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也可以促进社会的创新和变革,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平等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通过社会科学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摘要】社会科学研究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促进社会进步和解决社会问题来体现其价值。

价值观的影响和伦理问题的存在也需要引起重视。

在实践中,社会科学研究为社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尽管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得到了肯定,但未来仍需关注其发展方向和价值问题的重要性。

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进行探讨是必要的,以便更好地推动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社会发展、社会问题、价值观、伦理问题、实践、肯定、发展方向、重要性1. 引言1.1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社会科学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社会科学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和规律,揭示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趋势,为社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创新和改进,推动社会向更加公正、平等、和谐的方向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还可以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社会稳定和进步做出贡献。

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其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变革、解决社会问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重视社会科学研究,支持和鼓励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做出努力。

1.2 价值问题的探讨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问题一直是备受争议的焦点之一。

许多学者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到研究的结果和结论,甚至影响到社会的发展方向。

价值问题的探讨涉及到研究者对于社会现象的认识和评价,以及研究成果对于社会和个体的意义和影响。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问题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讨论,更是实践中不可避免的挑战和问题。

研究者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审慎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念对研究的影响,努力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

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问题也与伦理问题密不可分,研究者需要遵守伦理规范,尊重研究对象的权利和尊严,确保研究过程的公正和透明。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

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作者:覃慧娴张泽丙来源:《大东方》2019年第01期摘 ;要: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方法论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产生了较大影响,同时也是国内外社会科学界备受争议的论题。

本文追溯了价值中立的渊源,阐释了价值中立问题的内涵,讨论了价值中立问题的应用范围和限度,认为价值中立原则仍然值得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所借鉴。

关键词:价值中立;社会科学;价值关联一、关于价值中立的含义由于价值中立论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仍是处于发展中的理论,因而中国学者基本上都是在概述价值中立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同时表述自己关于价值中立论的理解。

周蔚华认为“价值中立论”是韦伯吸收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价值中立思想和新康德主义把事实与价值、价值联系与价值评价作了区别的思想的产物,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论有如下两层意义:首先,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而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不管用这种资料研究的结果是否对自己有用。

其次,对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要作出严格的区分,不能从事实的陈述推出应该的陈述。

齐修远则认为:“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是继承逻辑实证主义相关思想而但有其深刻之处。

即韦伯主要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范畴内阐释“价值中立”原则的而且亦不排除与价值相关的研究,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论主要是指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不可有自己的价值倾向因而要回避。

终止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可援引科学为任何价值立场作出论证或辩护。

顾肃对“价值中立”含义的理解则是韦伯的价值“中立论”一方面吸取了体漠关于在规范描述之事物的突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思想鸿沟,另一方面又承认价值判断的不可回避性,但坚持指认与评价的区别。

并认为“价值中立”说反映了西方思想界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的反思,即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要求。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

社会科学的“脱价值化”及“价值中立”问题

与抽象思辨的、 形而上的社会哲学知识不 同, 作为“ 经
验科 学 ” 的社 会科 学 知识 , 必须具 有 形 而下 的 、 与经 验 世 界相 关联 的确定 性 和可 检验 性 。当 然 , 会科 学 的 社
“ 伪命题” ① 需 要指 出的是 , 。 这些 理 由并 不是 自足
的, 而是靠一个更基 本的前提来支撑的 , 这个前提就 是设定 了价值的非客观实在性 。例如按照休谟 的说 法, 所谓价值 ( 如道德之善恶 ) 只是人们 内心 的主观 情感或情绪 , 而决非理性所 能发现其存 在 的客观事 实 。 他所提出 的把价 值 排 除在 “ 实 ” 外 的主 ② 事 之 张, 后来为实证主义者所继承和推广 , 逐渐演变为 并
◎ 赖 金 良
内容提要
社会科 学的“ 脱价值 化” 价 值 中立” 及“ 问题 , 一个 与社会科 学观及社 是
会科学方法论研 究紧密相关 的重要 问题 , 同时也是一个迄今仍 然众说纷呈且歧义丛 生的
话题 。以 自然科 学为典范塑造社会科 学, 否定价值 的客观实在性或事实特性 , 是支撑“ 脱 价值化” 主张 的基本前提 ; 个前提 并不具有 可普遍化 的公理意义 , 这 在经验主义 一实证主 义传 统之 外, 虽说拒绝“ 脱价值 化” 的具体 思路往往不 同, 但许 多思想家都肯定 了价值 的
学” 的社会科学 , 即社会科 学也像 自然科学一样 , 仅 仅只是关 于事实或实 在的知识 , 而不包含任 何关于 价值 的知识 , ——后来的新 实证论者甚至走得更 远 ,
以来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 的历史 , 更无法深入理解社
会科学“ 价值 中立” 问题 的缘由及其实质。 “ 脱哲学化 ” 所依据 的理 由是 , 社会科学 也像 自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读后感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读后感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读后感一、初读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感受。

1.1 刚接触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时,真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他的理论就像一团迷雾,让人觉得神秘又复杂。

这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就像猫看到了毛线球,想要把它解开。

1.2 韦伯强调价值中立,这一点让我深思。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想要完全抛开自己的价值观,那可真是难如登天。

但他这么一说,就好像给我敲响了一记警钟,让我意识到在研究过程中不能过于主观。

就好比在一场比赛中,裁判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得保持公正客观。

二、深入探究后的理解。

2.1 韦伯对于理解社会学的阐述相当精彩。

他把社会行动当作研究的基本单位,这就像是找到了打开社会科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通过对社会行动的理解,我们能更好地剖析社会现象。

这就好比庖丁解牛,顺着社会行动这个脉络,就能把复杂的社会现象分解得清清楚楚。

2.2 他对理想类型的构建也很有创意。

理想类型就像是一个标杆,一个模型。

我们可以拿它来对照现实中的各种情况。

这就像我们去买衣服,心里先有个理想的款式,然后在琳琅满目的衣服中寻找最接近的那件。

理想类型不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一种分析工具,可别把它当成了现实的翻版。

2.3 在探究社会科学因果关系方面,韦伯也有独特的见解。

他不像其他学者那样简单地认定因果关系,而是要经过一番抽丝剥茧的过程。

这让我想起侦探破案,不能仅凭表面现象就下结论,得找到确凿的证据,从多个角度去分析。

三、对自身和社会科学研究的影响。

3.1 从自身角度来说,读了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我感觉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更全面了。

以前可能比较片面,现在就像戴上了一副新眼镜,能看到更多的细节和不同的层面。

这对我今后做研究或者分析日常的社会现象都非常有帮助。

3.2 在社会科学研究这个大框架下,韦伯的方法论就像一盏明灯。

它提醒着研究者们要严谨、要客观。

虽然我们不可能完全做到像他说的那样完美,但我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他的理论就像是一把尺子,时刻衡量着我们的研究是否科学、合理。

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相关问题分析

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相关问题分析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19.18.077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相关问题分析黎子杰 王天茁(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陕西 710600)摘要: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价值中立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论点之一,价值中立论对于当前西方的思想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社会思潮发生变革,当前社会科学方法中的价值中立论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也非常大。

所以,当前对于社会价值中立理论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笔者对社会科学价值中立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价值中立理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会科学方法;价值中立;应用意义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9)18-0082-01Abstract:theissueofvalueneutralityisoneofthemostimportantissuesinsocialscienceresearch.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society,thesocialtrendofthoughthaschanged.Therefore,itisveryimportanttostudythetheoryofsocialvalueneutrality.Inthispaper,theauthoranalyzesthevalueneutralityofsocialscienceandpointsoutthesignificanceofvalueneutrality.Keywords:socialsciencemethod;Valueneutrality;Applicationsignificance 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当前科学界也有了一定的改变,科学研究从自然科学研究逐渐转向为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已经成为了当前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而社会研究的主要方法就是将传统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应用到社会研究当中,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互相融合,也将是未来科学研究的新方向。

浅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和反思

浅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和反思

浅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问题和反思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问题,其中价值中立论又是在西方影响较大的一种社会科学的方法。

本文追溯了价值中立的由来,阐释了价值中立问题形成的阶段,概括了价值中立问题的内涵,讨论了价值中立问题的应用范围和限度,认为价值中立原则仍然值得今天的中国社会科学所借鉴。

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

一般认为马克思·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

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

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

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

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

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

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

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

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

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一、“价值中立”问题的由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原则的提出,和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极端争执有关。

实证主义的开山祖师、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就强调社会学要仿效自然科学,主张像物理学研究自然现象那样客观的对社会现象进行研究,不带价值判断地揭示社会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规律。

因此,在孔德那里社会学应该是和自然科学一样完全“价值中立”的,根本不应该有价值的因素,尽管他没有使用“价值中立”这一术语。

价值中立问题的探讨

价值中立问题的探讨

价值中立问题1.什么是价值中立?社工能做到完全价值中立吗?(操作性)答:什么是价值中立:①价值中立最早是马克思·韦伯提出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在经验科学和价值判断之间应划分明确界线,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既存知识”,它是关于“实然”的知识,另一类是规范知识,即关于“应然”的知识。

一门经验科学不能告诉他人应该做什么,而只能告诉他们他能够做什么,以及在特定的情况下,他希望去做什么。

他认为社会科学是一门关于具体现实的经验科学,它只能以研究“实然”为任务,而不应涉入“应然”领域。

一般认为,韦伯的价值中立观有两层基本含义,第一,它要求社会科学家一旦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必须停止使用自己的或他人的价值观念,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相反地,应当根据资料的指引,从事实资料中概括出结论,而不管研究的结果对自己有利还是不利,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普遍有效性。

第二,强调“事实”’和“价值观念”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存在”与“应然”应该区分,“认识”与评价应该区分。

科学只能认识“存在”,不能评价“应然”。

虽然社会科学有时能帮助人们搞清自己能够或希望做什么,但是决不能劝导任何人应该做什么。

与社会工作更加相关的“价值中立”概念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1938 年在其“来访者中心疗法”中首先倡导的咨询原则。

所谓的价值中立,就是指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要始终保持一种客观中立的态度,充分尊重、无条件认同和接纳来访者的价值观,对其思想和行为不做是非好坏的价值评判,不给来访者提供问题的答案,不把外在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强加给来访者,而由来访者自己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进而最终自己解决问题。

概括地说,价值中立原则就是要求咨询师对来访者的思想和行为不评价、不指导、不干涉。

我认为,社会工作中对于价值中立的定义与心理学中的定义在含义上基本上是一致的,社会工作吸收了心理学中的这一定义。

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_赵一红

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_赵一红

第21卷第1期1999年1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 O URN AL OF JIN AN UN IV ERSI TY(Philosoph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 ol.21N o.1J an.1999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赵一红 提 要 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方法论在西方影响较大,近几年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科学面陆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如何回答社会科学的研究何以能够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

价值中立问题的实质不是取消价值关系,而是要求研究者在科学研究中严格划清经验事实与价值评价的界限,并且在研究主体选择了研究课题之后,应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严格以客观的态度对问题进行观察与分析,因此,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建立社会科学方法论基础,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价值中立、价值关联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核心问题,其中价值中立论又是在西方影响较大的一种社会科学的方法。

它的形成经历了若干阶段:第一,实证主义价值中立论。

第二,马克思·韦伯系统化了的价值中立论。

第三,当代西方的价值中文论。

价值中立论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带有唯客观主义色彩的方法论原则。

这一方法的实质是研究主体在依据自身的主观愿望选择了所要研究的问题之后,应客观地描述关于问题的全面资料和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

无论这些资料和结论是否与研究主体、社会或者他人的价值观念相冲突、相对立。

这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不仅在西方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而且,近几年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有很大影响。

因此,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当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

自然科学的各种研究模式、手段、方法与概念正在向社会科学领域渗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只存在一门自然科学方法论。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固然有“融合”、“相通”的一面,却并不能否认建立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社会科学中的价值中立

社会科学中的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原则的前提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价值这个普遍 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他们需要的外界 的关系中产生的”价值中立是把“价 值”单独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进行讨
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 难以划分
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科学属于实证科学范 畴,是对事实的思维整理;社会政策基于社
1
2
会科学之上,属于规范分析,是对理想情况 的阐述。马克斯·韦伯一致试图分清社会科学 和社会政策,但人类的社会活动终究有没有 终极真理,还是只有意见之争?这其实是在 划分“真理”和“意见”,这在社会科学研 究中几乎不可能实现。
3
论。价值中立前提假设是存在事实领
域与价值领域,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可以进行相对的二元区分.
价值中立原则有其适用范围和合理性边界
价值中立是合理化的必然结果,韦伯区分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他看来,西方现代社会的兴起是合理化
的产物,表现为“工具理性”的拓展和“价值理性”的萎缩。价值中立原则适用于工具理性,却对价值理性 无可奈何,具体表现为社会科学研究中在资料的搜集整理、数据的统计分析中应保持客观真实和价值中立。 但在研究课题的选择与立项、科研成果的评价与推广等环节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以便做出
最优的研究。
Part Two
价值中立的 合理性及局限性
02
合理性

Part Three 合理性及局限性
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可遵循的标准和规范,使得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容易得到认可和推广。

价值中立原则作为科学研究职业规范,有助于将其与从事情感人性的文学艺术职业,从事价值文化推广的舆论宣传职业
“价值中立”原则 Value Free Principle
• 科学的任务就在于描述和陈述客观事实,寻找客观规律,而摈弃价值判断 和个人好恶. • 事实的因果分析不能提供价值判断,即“价值无涉”的观点

2024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3篇)

2024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3篇)

2024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心得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是我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了科学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加深了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学习心得。

首先,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本质和特点。

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的探索过程。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我了解到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问题的提出、资料的收集、数据的分析和结论的得出等。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才能得出真正可信的结论。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研究的素养和水平。

其次,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巧。

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工具,它能够指导我们进行实证分析,提高研究的效度和信度。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定性研究注重对现象和行为的观察和描述,通过深入理解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来揭示问题的本质。

定量研究注重对现象和行为的测量和分析,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或推断问题的解释。

在学习过程中,我掌握了定性研究的采访、观察和文献研究等方法,也掌握了定量研究的问卷调查、实验设计和统计分析等方法。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能够根据研究问题的不同和研究目的的要求,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技巧,提高研究的可行性和效度。

再次,在学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社会科学研究涉及到众多的变量和因果关系,研究对象也常常是动态和多样的。

因此,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要注重问题的深入和问题的解释,要善于观察和思考,不断提出研究假设和论证研究结论。

同时,在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要注重研究方法的正确和有效,要注意避免研究误差和研究偏差,尽量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读后感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读后感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读后感一、初读之感。

1.1 当我开始阅读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时,那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片迷雾重重的森林。

他的思想深邃而复杂,一开始真的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我就像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试图找到一丝光亮来理解他的理论。

1.2 这种困惑并没有让我打退堂鼓。

相反,就像那句老话说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被他的思想所吸引,想要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

二、深入理解。

2.1 在深入研读的过程中,我发现韦伯对于社会科学方法论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强调理解社会现象要从主观意义入手,这就好比我们想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只看表面的行为,还要深入他的内心世界去探寻他这么做的意义。

这就像我们平时说的“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浮于表面。

2.2 他提出的价值中立原则也让我印象深刻。

这就像是在一场热闹的辩论中,裁判要保持中立一样。

社会科学研究不能被研究者的个人价值观所左右,要客观公正地去分析社会现象。

可是这做起来谈何容易呢?就像我们常说的“说着容易做着难”,在实际的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很难完全摆脱自己的价值观。

2.3 韦伯还探讨了理想类型的构建。

这就像是画家在画画之前先勾勒出一个草图一样,理想类型是一种纯粹的概念构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

但这又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基于对现实的观察和提炼。

三、对我的影响。

3.1 读完这本书后,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有了新的认识。

以前我做研究的时候,可能会比较片面,没有这么深入地去思考方法论的问题。

现在就像是“开窍”了一样,我会更加注重从主观意义上去理解研究对象,而不是简单地统计数据或者描述现象。

3.2 同时,价值中立原则也时刻提醒着我。

在以后的研究中,我要努力克制自己的主观偏见,虽然这可能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但我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更客观准确的研究成果。

韦伯的社会科学方法论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社会科学研究新的认知大门。

它让我在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也为我未来的研究道路指明了方向。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

论文题目: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论文成绩: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内容摘要: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推崇客观主义的方法论在西方影响很大,近几年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价值中立学说自流行之初便饱受争议,研究者们各执一词,多是围绕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能否真正实现“纯粹价值中立”这一问题聚讼不已。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学说深层含义的探索,来略加论述价值中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的实质意义所在,即反思价值中立是否真的能够得以实现。

关键词:价值中立;纯粹中立;实现;辩证思考价值中立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带有唯客观主义色彩的方法论原则,运用该原则来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进一步澄清了科学与宗教的混淆关系。

但是,这一命题所含有的合理因素并不能弥补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性,因此在探究它的合理性的同时分析其矛盾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关于价值中立的含义价值中立(Value一neutrality)或价值自由(Value一free)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带有唯客观主义色彩的方法论原则。

它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探索和解释过程中,只陈述事实,而摈弃价值判断和个人的好恶,采取一种中立态度,因而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只管真假而与好恶、对错无关 [1]。

德国的马克斯·韦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内涵,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价值中立理论。

这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在西方有较大的影响,曾在长时间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此后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究。

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在概述价值中立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同时,表述自己关于价值中立论的理解,这其中,学者对价值中立含义的探究算是相当成熟的。

著名研究学者周家蔚指出,价值中立论是韦伯吸收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价值中立思想和新康德主义把事实与价值、价值联系与价值评价作了区别的思想的产物,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论有如下两层意义:首先,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而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不管用这种资料研究的结果是否对自己有用;其次,对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要作出严格的区分,不能从“事实的陈述”推出“应该的陈述”[2]。

对韦伯“价值中立”原则的一些观点与想法

对韦伯“价值中立”原则的一些观点与想法

对韦伯“价值中立”原则的一些观点与想法被誉为“社会分析的科学和艺术的至今无人能及的大师”的韦伯,1903年开始社会学研究,在此之前主要研究经济学和法学。

作为“现代欧洲文明之子”,韦伯既深受德国特有的历史主义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又深受欧罗巴盛行的科学精神和实证思潮的影响。

与同时代人各执一端不同,“韦伯关于方法论的文章通常是以调和实证主义和新康德主义为特征的”。

在韦伯那里,价值关联和价值中立在方法论上并不相互排斥,相反对社会科学都不可或缺。

对前者,因为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及社会现象;而对后者,因为社会科学也是科学。

韦伯认为任何社会现象都是由人的行动所构成的。

人的社会行动是社会学分析的基本单位,人的社会行动会与周围环境条件相联系,又与人的意愿动机等主观因素相关。

因此社会研究既要做因果性分析,又要对驱使人们行动的动机进行理解,使研究方法适合研究对象。

从理解个人行动背后的主观意义入手达到对整体社会的因果说明,这就是韦伯的“理解社会学”被称为“方法论的个人主义”的缘由。

社会学是一门这样的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韦伯一方面拒斥19世纪后期英、法社会学中主张社会科学只关注事实而不涉及价值的实证主义思潮,另一方面又反对德国经济学中的历史学派把经济学视为伦理科学、抹杀社会科学客观性的主观主义的偏颇。

上帝与凯撒“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镶嵌”关系,可谓是韦伯“理解社会学”超越传统研究(尤其是实证主义)的独到之处。

首先,韦伯认为社会学研究也要讲价值中立,研究者的价值和物质利益不应该影响科学分析的过程,否则就不能获得对社会行动的科学理解,不能获得客观的和可检验的知识。

为此,必须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区分开来,不能从“忠实的陈述”推导出“应该的陈述”。

科学的任务不是提出实践活动的模式和理想,而是提供客观知识,使人做到“头脑的清明”。

对于教师来说,讲台不是先知和煽动家呆的地方,他不应去充当精神领袖进行信仰灌输,而是尽力做到“知识上的诚实”。

社会实践报告走进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方法

社会实践报告走进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方法

社会实践报告走进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方法社会实践报告:走进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深入了解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与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社会,并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有幸走进某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亲身感受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魅力和意义。

一、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社会科学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可以准确掌握和解读社会发展趋势,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

其次,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为政府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需要依靠科学研究的结论和建议,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再次,社会科学研究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改革。

通过对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方案的提出,可以为社会发展和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最后,社会科学研究可以拓宽个人视野,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通过参与社会科学研究,可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实地调研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亲自到调研对象所在地进行实地观察和访谈,可以获取到真实和详尽的信息。

其次,问卷调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合理的问卷,可以获取到大量的数据,从而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

再次,案例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案。

最后,统计分析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可以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并进行科学推断。

通过以上方法的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可以更加科学和全面地认识社会,并为社会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和建议。

三、社会实践体会通过走进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我深刻认识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在实践中,我参与了一项关于城市就业问题的调研项目。

科学价值问题研究——科学的价值中立、价值负载及其伦理反思

科学价值问题研究——科学的价值中立、价值负载及其伦理反思

科学价值问题研究——科学的价值中立、价值负载及其伦理反思科学是一种超越人类传统语言、文化和宗教的知识体系,在现代社会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科学的发展和研究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众多的物质生活福利,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和人类文化的本质。

科学在新时代暴露出来的崭新价值注入了新的思考,其价值观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

本文将从科学价值的中立性、价值负载及其伦理反思方向展开阐述。

一、科学价值的中立性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哲学辩论和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科学研究本质上是从真相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把握规律、拓展知识边界,探索自然和人类的奥秘,而价值的思维则是人的一种主观的、情感性的理智活动,强调个人或社会在情感上对事物的意义和价值的感觉。

两者的不同,使得科学性和价值性之前存在着本质区别。

科学的价值取向是中立化的,这种价值的中立性是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科学独特的特点。

科学家从事研究工作,不应该带有任何主观的观点和价值判断,而应当以客观、严谨和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进行研究,不将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和想法传递给公众。

科学家要克服自己对研究对象的个人习惯、思维模式、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影响,使自己的观点具有普遍性和公正性,从而保证科学研究的真实性、正确性和可靠性。

只有在这种中立化的科学环境下,才能使科学研究的成果具有普遍的国际认可性,才能真正实现科学的团结与合作。

二、科学的价值负载科学的中立性是有限的,科学事实必须同外部实践场域的需要相联系,否则科学的价值就会成为井中月。

科学发展是与人类实践加深和升华联系在一起的,科学研究结果可以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提供具体有用的技术和思路,直接造福人类的福利。

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不能回应社会的需求和解决社会的问题,就像一边倒的抽象学术,既无法给社会创造财富,也无法推向文明的发展。

这意味着,随着时代变迁,科学在理论与实践的实现上也在不断地参与与负担其最优价值成为主流。

浅谈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

浅谈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

浅谈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本文认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无法做到“价值中立”,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但是,无论是对异文化的研究还是对自身文化的研究,都要以“相对价值中立”的态度,通过理解和诠释法,解决社科研究中研究者价值影响问题,追求相对客观、相对公正的研究结论。

标签:社会科学研究;价值取向;相对价值中立;诠释社会学科的研究与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应同属于科学研究范畴。

但两者不可避免受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

从研究对象来讲,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客观实在体,而社会学科研究的是人及其思维、感情、激情等方面的东西。

可见,社会学科的研究不同于自然科学,不仅要看实在体,还要把研究对象当作具有七情六欲的复杂的人的活动去理解和诠释,否则研究将无从谈起。

本文从研究异文化和自身文化两个方面着手分析社科研究中研究者价值取向的影响问题。

一、研究异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当研究异文化时,其研究将难以避免或多或少受到研究者早已根深蒂固、潜移默化的价值取向的影响。

然而,科学研究就要求研究结果不能被主观价值左右,也就是实证主义和诠释主义者要求的都是研究中价值中立或价值无涉。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认为有一个方法可以解决在研究中可否研究者价值左右的问题,即通过理解或诠释的方法,也可叫做换位思考法。

当研究异文化时,实际上研究者凭借早已根深蒂固的文化和价值去解读另一个文化世界,所以这个研究受研究者自身凡人文化和价值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干脆不求价值中立或无涉,只求“相对价值中立”。

相对价值中立是指人类现有的情况下,研究中试图无限接近价值中立或“绝对价值中立”,把价值取向的影响降到最低,追求较客观的结论。

追求相对价值中立具体如何操作呢?只能运用人类特有的理解或诠释的方法。

具体通过以下两点:一是必需有一个沟通的媒介,即语言、符号或普世的价值;二是必需依靠人类特有的理解品质。

首先,沟通是理解的前题,也是理解的方式。

他的实质是心与心的沟通。

不同的文化,千差万别,文化冲突(culture shock)时有发生,但毕竟同属人类,必有许多普世的语言和价值,即便是与世隔绝几千年的土著居民,也能理解简单的外来形体语言。

评价与反思学习社会学的价值

评价与反思学习社会学的价值

评价与反思学习社会学的价值【摘要】学习社会学是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通过对社会现象和关系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本文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入手,分析学习社会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以及学习社会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文章评价了社会学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从实际效果出发,对学习社会学进行反思。

总结了学习社会学的启示,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学习社会学的结论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与思考,可以增进对社会学学科的理解,同时也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社会学、评价、反思、学习、教育、个人、社会、挑战、困难、教育价值、实际效果、启示、未来展望、结论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人们对于社会问题的认识和解决需求也日益增加。

社会学作为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学科,为人们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理解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社会问题,如贫富差距、教育不公、环境污染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社会学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

而且,在职场和社交生活中,了解社会学知识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解决矛盾冲突。

学习社会学不仅可以增加个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社会学也对整个社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建议,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

对于学习社会学的价值和意义值得深入探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学习社会学的价值,深入了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分析学习社会学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探讨学习社会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评价社会学在教育领域的价值,以及反思学习社会学的实际效果。

通过对社会学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旨在揭示学习社会学的启示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对学习社会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反思。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社会学教育和学习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推动社会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作出贡献。

社会研究课程总结与反思

社会研究课程总结与反思

社会研究课程总结与反思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不能亲身体验社会研究课程,但我可以根据机器模型所学到的知识提供一些总结和反思:
总结:
1.社会研究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旨在研究人类社会的现象和规律。

2.社会研究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

3.社会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参考,如政策制定、产品设计等。

4.社会研究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如研究设计、数据分析、报告撰写等。

反思:
1.社会研究在实践中需要遵守一定的伦理与道德规范,如保护个人隐私、避免造成伤害等。

2.社会研究需要综合概括不同的数据和信息,避免数据浅析、片面化等问题。

3.社会研究需要深入了解社会文化、历史和环境等因素,尽可
能的避免主观偏见和误解。

4.社会研究需要紧密结合现实需要,不断更新方法和研究内容,以适应社会变化和需求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论文成绩: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中立与反思内容摘要:价值中立作为一种推崇客观主义的方法论在西方影响很大,近几年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于建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有着重要意义。

价值中立学说自流行之初便饱受争议,研究者们各执一词,多是围绕其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能否真正实现“纯粹价值中立”这一问题聚讼不已。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学说深层含义的探索,来略加论述价值中立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的实质意义所在,即反思价值中立是否真的能够得以实现。

关键词:价值中立;纯粹中立;实现;辩证思考价值中立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带有唯客观主义色彩的方法论原则,运用该原则来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可以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同时进一步澄清了科学与宗教的混淆关系。

但是,这一命题所含有的合理因素并不能弥补其本身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性,因此在探究它的合理性的同时分析其矛盾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关于价值中立的含义价值中立(Value一neutrality)或价值自由(Value一free)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的一种带有唯客观主义色彩的方法论原则。

它是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探索和解释过程中,只陈述事实,而摈弃价值判断和个人的好恶,采取一种中立态度,因而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只管真假而与好恶、对错无关 [1]。

德国的马克斯·韦伯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内涵,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价值中立理论。

这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在西方有较大的影响,曾在长时间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此后众多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探究。

研究者基本上都是在概述价值中立产生、形成、发展过程的同时,表述自己关于价值中立论的理解,这其中,学者对价值中立含义的探究算是相当成熟的。

著名研究学者周家蔚指出,价值中立论是韦伯吸收实证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价值中立思想和新康德主义把事实与价值、价值联系与价值评价作了区别的思想的产物,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论有如下两层意义:首先,一旦社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择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任何主观的价值观念,而遵从他所发现的资料的指引,不管用这种资料研究的结果是否对自己有用;其次,对事实领域和价值领域、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要作出严格的区分,不能从“事实的陈述”推出“应该的陈述”[2]。

还有学者指出,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是继承逻辑实证主义相关思想而来,但有其深刻之处。

即韦伯主要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范畴内阐释价值中立原则的,而且亦不排除与价值相关的研究,因而韦伯的“价值中立论主要是指进行社会科学研究时,不可有自己的价值倾向。

而要回避、终止自己的价值判断,不可援引科学为任何价值立场作出论证或辩护。

这些关于价值中立含义的表述,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差别,仔细考察起来还是存在一些差别的:虽然都认为韦伯价值中立论是继承此前相关思想资源而来,但继承某种思想、继承某种思想的程度,有细微的差别;都肯定价值中立论的核心思想在于要求研究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放弃价值执著、终止判断,但在价值中立论是否完全否定价值性理解方面,也有细微差别;对价值中立论出现的认识论意义,这些理解则表现出较大差异。

一言以蔽之,韦伯的价值中立论一方面吸取了体漠关于在规范描述之间、事物的突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思想鸿沟,另一方面又承认价值判断的不可回避性,但坚持指认与评价的区别。

并认为价值中立说反映了西方思想界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的反思,即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要求。

(二)价值中立能否实现社会科学领域究竟存不存在价值中立?学者们对此亦做了较广泛且认真的讨论,这些讨论多是质疑韦伯提出的纯粹中立是否真的能够实现,而且大多学者都是持否定态度的。

从国外方而看,很多学者实际上都不接受价值中立主张。

麦金太尔和哈贝马斯从不同角度对韦伯提出批评,认为价值中立实际上是虚假的、不存在的。

麦金太尔认为,价值中立在韦伯的知识论和科层管理理论中对操纵性、控制性人际关系起着虚伪的掩盖作用”。

哈贝马斯则认为,“价值中立是韦伯在理解人类社会行动时因偏执于目标合理性而产生的错觉”。

在美国《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的作者米尔斯,就批判了以帕森斯为代表的“价值中立社会学”观点,认为社会学的研究过程就是在不同政治取向中进行选择的过程。

在欧洲马尔库塞等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在韦伯诞辰百周年纪念大会上全面发动对价值中立的论战,认为科学技术并不中立,它创造了一个集权的“单向度社会”表面上是中立的,实际上是为现行社会制度作辩护的工具[3]。

从国内方面看也有很多学者对价值中立说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命题在总体上包含根本缺陷。

价值中立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价值中立是根本不可能的。

价值中立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如果把`价值中立'贯彻到底,那就意味着对`价值中立'本身也必须保持中立”,否则“那就无异于承认有些价值是不能摆脱的、保持中立的”。

有的学者指出价值中立论的要害在于割裂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其结果是导致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有的认为价值中立原则否认经验科学知识可以为哲学吸纳而进入人的主观世界成为实践的世界观基础,具有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取向和乌托邦性质[4]。

实际上,理论认识与价值评价是构成社会学理论的两大基本要素”。

它们只有在思维中才是可分的。

学者周蔚华明确表示,社会科学领域价值中立不可能。

其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具有包含着各类复杂现象的特性,而何种现象进人主体研究范围,与主体的价值、益有关;第二,社会科学研究中有强烈的主体性,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主体都是有阶级、阶层、社会集团、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的,这些主体性必然带进研究活动;第三,社会科学规律的倾向性,社会科学中的规律有强烈的阶级性,其价值不可能是中立的。

齐修远亦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存在价值中立问题。

因为第一,社会科学研究中不能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割裂开来,因为社会生活中不能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割裂开来。

社会生活中事件、关系和规律都是存在于意义关系中的,而社会科学中的认识主体必须用某种规则、规范、意义标准等与客体中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和批判;第二,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放弃对人类活动有目的评价,绝对地区分“工具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并不在于能否达到只能存在于幻想中的所谓“价值中立观”,而在于如何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与合理性;第三,从人的认识角度讲,合理评价的参与,是认识的一个必要条件,而认识过程中价值所具有的主体性不能等同于主观性。

朱红文认为,社会科学的价值性所具有的两方面含义,表明社会科学研究做不到价值中立。

从研究客体的价值特性看,社会科学所处理的对象主要是人的行动及其结果,这就决定研究者在阐明社会现象时需要采取价值分析法;从研究主体价值特性看,由于研究主体各属于不同的特定利益集团,他们必然把所属的社会集团的目的、理想和价值带进研究过程。

但朱红文同时指出,像统计学、会计学、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阶级性较弱或没有;而即便阶级性较明显的学科如政治学、法学等亦有非阶级性的社会性因素。

这实际在很大程度上肯定了社会科学领域价值中立的存在。

丁麒纲认为,从理论检验过程看,社会科学研究不可能离开价值判断。

在选题阶段,表现为伦理学价值观;在预设阶段,表现为韦伯提出的方法论价值关联观;在资料收集阶段,表现为实证论的价值中立观;在研究结论阶段,表现为实证论的价值中立观和韦伯的价值关联观;在对研究的评价阶段,表现为真理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相区分的价值观[5]。

上述观点表明,社会科学领域不可能做到价值中立,基本上成为中国学者的共识。

为了证明和维护这种立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广泛的论证,而这种论证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人们对社会科学研究的认识;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在某些学者的论述中,部分地肯定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价值中立存在的可能性。

(三)对价值中立的辩证思考众所周知,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系统的知识探究,以追求关于社会事实知识为基本任务,其方法主要是归纳法、统计法等科学方法,因而价值中立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并不全然违背社会科学特性,应该努力于事实与价值、客观性与价值性的区分,以使二者在更高层次上达到统一。

关于对价值中立理论的思考,我们要辩证的去理解。

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中不存在超意识形态的“纯客观的科学研究”,因为社会科学存在的根据也就是意识形态存在的根据;另一方面,韦伯的价值中立论对于坚持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对于真理与价值的区分都有一定合理成分。

因此,我们应坚持科学的价值中立。

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是一个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早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和探讨。

不同的学者对科学的价值中立观点的评价有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的价值中立指科学活动在道德方面和社会方面是不受价值约束的。

科学寻求的是自然规律,这些规律不管其发现者的国籍、种族、宗教或阶级地位都是可靠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在认识方面应有价值中立,科学在伦理和社会方面应有价值关联性。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价值中立是指科学真理的价值中性,科学真理是对事实的认识,而不是对价值的决定。

纵观科学价值中性的众多议论,科学价值中立观点的正确与否,已经成为一个评价问题,对这个问题应该有必要做具体分析。

因此,完全承认科学的价值中立是不对的,完全否定科学的价值中立也是不对的。

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理解科学,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看待、定义、解释价值。

首先,我们从价值概念来看,如果科学的价值中立的价值主要是指伦理价值,那么至少科学的价值中立在某一方面是成立的。

也就是说,科学作为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定律、基本事实具有不依赖于人、不依人的价值观念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在这种意义上科学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

所谓价值中立仅对于科学中的纯粹自然法则是正确的。

如果科学的价值中立的价值理解为广义的价值,它包括真、善、美、利等。

换句话说,就是用现代的价值观点来分析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那么科学的价值是不可能中立的。

如传统的科学观把真理仅仅归结为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真理与人的需要的目的无关,这就造成了真理与信念、事实与价值、道德与科学的二元对立。

然而,从量子力学到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和非线性科学、以至生态学等,科学家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科学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它只能是人的科学,并且是为人的科学。

这里,追求科学的真理被当做一种价值来理解,如此一来,科学真理的价值就不可能中性,而是具有真理价值。

其次,我们从科学本质来理解,科学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应该把科学看成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那种把科学概念固定化的看法是不可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