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实验四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建议:消化炉温控时间及温度:1阶段选择温度范围280℃左右,时间为 20分钟左右; 2阶段选择温度范围450℃左右,待颜色变蓝绿色后继续加热 0.5h~1h。
测定范围:含氮在0.1~200mg 测定品种:粮食、饲料、食品、乳制品、饮料、土壤、水、药物、沉淀物 和化学品等。
加入硫酸钾的作用为增加溶液的沸点,硫酸铜为催化剂,硫酸铜在蒸馏时 作碱性反应的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性溶液中呈 红色。如果没有溴甲酚绿,可单独使用0.1%甲基红乙醇溶液。
实验一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凯氏定氮法
是测定化合物或混合物中总氮量的一种方法。即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 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 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酸滴定,就可计算出 样品中的氮量。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 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目的】
了解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意义及应用
【原理】
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 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 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计算出氮的含量,然 后乘以相应的换算系数,即得蛋白质的含量。
1.有机物中的铵根在强热和催化剂及浓H2SO4作用下,消化生成(NH4)2SO4, 反应式为: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马倩学号:0902041144 系年级:09级工业分析蛋白质浓度测定Kjeldahl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protein--微量凯氏定氮法摘要凯氏定氮法的仪器设备简单,测定过程也较简便,又能同时测定多个试样,多用于化工生产的常规分析。
但此法不能直接用于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肼,等的测定关键词:消化,碱化蒸馏,吸收,滴定Abstract :the Kjeldahl apparatu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equipment, the determina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can simultaneously measure a plurality of samples, are used for chemical production routine analysis. But this method can not be used directly for nitro compound, a nitroso compound, azo compounds, such as hydrazine, determination ofKey words: digestion, alkali distillation, absorption, titration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
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
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凯氏定氮法实验总结题目:蛋白质浓度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姓名:穆拉地力·地力夏提学号:074031141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并学会用凯氏定氮仪测出小油馕中的蛋白质含量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
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
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
消化完成后,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仪反应室,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将NH4+转变成NH3,通过蒸馏把NH3驱入过量的硼酸溶液接受瓶内,硼酸接受氨后,形成四硼酸铵,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复原来的氢离子浓度。
滴定消耗的标准盐酸摩尔数即为NH3的摩尔数,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总氮量。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采用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定。
测定出的含氮量是样品的总氮量,其中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 =2C02+3SO2+4H2O+NH3(1)2NH3 +H2SO4 = (NH4)2SO4 (2)(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凯氏蒸馏烧瓶中进行(图1)。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平均为16%)。
凯氏定氮法测定出的含氮量,再乘以系数6.25,即为蛋白质含量。
三、【试验器材】1. 凯氏定氮仪2. 电炉3. 消化架4. 锥形瓶100ml(×5)5. 量筒10ml(×1)6. 滴定管(5ml,可读至0.02ml)7. 凯氏烧瓶(×2)8. 玻璃珠9. 吸耳球10.移液管(2ml,5ml,10ml×1)四、【实验试剂】1. 浓硫酸(A.R.)2. 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硫酸钾3份与硫酸铜1份混合研磨成粉末。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凯氏定氮法实验总结题目:蛋白质浓度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姓名:穆拉地力·地力夏提学号:074031141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并学会用凯氏定氮仪测出小油馕中的蛋白质含量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
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
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
消化完成后,将消化液转入凯氏定氮仪反应室,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将NH4+转变成NH3,通过蒸馏把NH3驱入过量的硼酸溶液接受瓶内,硼酸接受氨后,形成四硼酸铵,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直到硼酸溶液恢复原来的氢离子浓度。
滴定消耗的标准盐酸摩尔数即为NH3的摩尔数,通过计算即可得出总氮量。
在滴定过程中,滴定终点采用甲基红-次甲基蓝混合指示剂颜色变化来判定。
测定出的含氮量是样品的总氮量,其中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
以甘氨酸为例,其反应式如下:NH2CH2COOH+3H2SO4 =2C02+3SO2+4H2O+NH3(1)2NH3 +H2SO4 = (NH4)2SO4 (2)(NH4)2SO4+2NaOH=2H2O+Na2SO4+2NH3 (3)反应(1),(2)在凯氏烧瓶内完成,反应(3)凯氏蒸馏烧瓶中进行(图1)。
蛋白质是一类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每种蛋白质都有其恒定的含氮量(约在14%~18%,平均为16%)。
凯氏定氮法测定出的含氮量,再乘以系数6.25,即为蛋白质含量。
三、【试验器材】1. 凯氏定氮仪2. 电炉3. 消化架4. 锥形瓶100ml(×5)5. 量筒10ml(×1)6. 滴定管(5ml,可读至0.02ml)7. 凯氏烧瓶(×2)8. 玻璃珠9. 吸耳球10.移液管(2ml,5ml,10ml×1)四、【实验试剂】1. 浓硫酸(A.R.)2. 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硫酸钾3份与硫酸铜1份混合研磨成粉末。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卫生学意义。
2、熟悉蛋白质西数在蛋白质含量计算中的应用与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操作过程。
3、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有机物中的氮在强热和浓硫酸作用下,消化生成硫酸铵,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氨气,释放的氨气采用硼酸液进行收集,再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盐酸消耗量计算出氮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系数,计算得到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原始数据记录:HCL标准液的摩尔浓度:M=0.01mol/L空白滴定消耗HCL体积:V1=0.2ml样品滴定消耗HCL体积:V2=1.3ml样品消化液体积:V3=5ml样品质量W=0.212g四、结果计算:样品中蛋白质含量(g/100g)=[(V2-V1)*M*0.014*6.25]*100/(V3*W/100)=9.08五、结果分析及讨论:(1)凯氏定氮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时,样品应是均匀的。
所以固体样品应预先研细混匀,液体样品应振摇或搅拌均匀。
(2)样品放入定氮瓶内时,不要沾附颈上。
若沾附可用少量水冲下,以免样品消化不完全,使结果偏低。
(3)蒸馏前,样品和反应液从加样口加入,每加一次,用蒸馏水冲洗一次,再关闭加样口,并加少量蒸馏水封液,以防止漏气,导致结果偏低。
(4)氨气收集管口应没入指示剂中,防止氨气溢出,导致结果偏低。
(5)利用负压可将反应室内的溶液吸出,在加适量蒸馏水冲洗,反复几次,可清洗反应室。
(6)滴定终点以绿色消失为准,终点稍过即为紫红色。
(7)这种测算方法本质是测出氮的含量,再作蛋白质含量的估算。
只有在被测物的组成是蛋白质时才能用此方法来估算蛋白质含量。
思考题(1)消化时为什么只能用浓硫酸,而不用浓硝酸或高氯酸?答:凯氏定氮的基本原理是使有机物中的氮转化为铵盐,然后加碱蒸出氨气,然后酸碱滴定。
其中消化作用就是使有机氮变为铵盐,如果用硝酸或者高氯酸,在加热、酸性情况下硝酸会氧化铵根,生成氮气、一氧化氮等物质,从而使定氮结果偏低或无法定出。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姓名:葛照硕【摘要】蛋白质(protein)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蛋白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指标。
各种不同的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各不相同,一般说动物性食品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植物性食品,测定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对于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合理开发利用食品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优化食品配方、指导经济核算及生产过程控制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关键词】微量凯氏定氮法微量凯氏定氮仪蛋白质含量一、前言1、蛋白质含量测量方法从查阅的资料来看,目前测定蛋白质含量常用的方法有凯氏定氮法、双缩脲法(Biuret)、紫外吸收法、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Folin酚试剂法。
凯氏定氮法蛋白质是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
然后碱化蒸馏使氨游离,用硼酸吸收后再以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天然有机物的含氮量常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来测定。
生物材料的含氮化合物分析测定主要是指蛋白质,核酸的含量通常是用定磷法或别的方法测定。
蛋白质的含氮量几乎是恒定的,约在15~16 %之间。
由于蛋白质含氮量比较恒定,可由其氮量计算蛋白质含量,故此法是经典的蛋白质定量方法。
双缩脲法(Biuret)双缩脲(NH3CONHCONH3 ) 是两个分子脲经180 ℃左右加热,放出一个分子氨后得到的产物。
在强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CuSO4 形成紫色络合物,称为双缩脲反应。
凡具有两个酰胺基或两个直接连接的肽键,或能够以一个中间碳原子相连的肽键,这类化合物都有双缩脲反应。
紫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而与蛋白质分子量及氨基酸成分无关,故可用来测定蛋白质含量。
Folin酚试剂法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是双缩脲法的发民,所用的试剂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实验准确性保证
1
确保使用的试剂和器具清洁无污染,避免误差。
2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确 保反应完全。
3
为保证准确性,建议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取平均 值。
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1
样品消化不完全。解决方法:检查样品是否符合要求,调整消化 条件(如温度、时间、试剂用量等)以确保消化完全。
原因2
蒸馏过程中出现故障。解决方法:检查蒸馏装置是否正常,确保冷 凝水畅通,及时排除故障。
原因3
滴定操作不当。解决方法:加强滴定操作训练,确保操作规范,减 小误差。
06
结论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优缺点
优点
微量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准确、可靠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该方法操作 简便,试剂用量少,适用于对样品量要求较小的实验。此外,微量凯氏定氮法还可以测定其他氮含量 较高的物质,如氨基酸、肽等。
价值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食品工业中,该方法可用于检测食品中蛋白质 的含量,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其次,在药品行业中 ,微量凯氏定氮法可用于检测药品中蛋白质的含量,保 证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此外,在生物制品领域,该方 法可用于检测蛋白质药物的含量和纯度,为生物制品的 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应用 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结果的表示和误差分析
结果表示
测定结果以百分数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误差分析
误差来源可能包括试剂不纯、称样误差、滴定误差等,为减小误差,应选择高纯度试剂,提高称样精度,加强滴 定操作训练。
05
实验注意事项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2. 学习使用凯氏定氮仪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3. 熟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滴定操作。
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是一种测定有机化合物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
其原理是将有机化合物中的氮转化为无机铵盐,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铵盐转化为氨气,通过蒸馏将氨气收集到硼酸溶液中,最后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氮含量。
蛋白质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其氮含量几乎恒定在15%~16%之间。
因此,通过测定样品中的氮含量,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凯氏定氮仪、电炉、锥形瓶、滴定管、移液管、分析天平等;2. 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待测样品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预处理:准确称取待测样品0.5g左右,置于凯氏烧瓶中;2. 消化:向凯氏烧瓶中加入约10ml浓硫酸,加入少量克氏催化剂,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直至样品完全消化,溶液呈蓝绿色;3. 蒸馏:将消化后的溶液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约20ml 40%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凯氏定氮仪,加热蒸馏,使氨气进入硼酸溶液中;4. 吸收与滴定:待蒸馏完成后,用移液管将硼酸溶液转移至滴定管中,加入少量指示剂,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溶液颜色由蓝紫色变为红色;5. 计算结果:根据滴定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体积,计算出样品中的氮含量,进而计算出蛋白质含量。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样品A:蛋白质含量为5.2g/100g;2. 样品B:蛋白质含量为8.3g/100g;3. 样品C:蛋白质含量为4.0g/100g。
六、实验讨论1. 凯氏定氮法是一种准确、可靠、操作简便的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2. 实验过程中,消化阶段是关键步骤,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样品完全消化;3. 蒸馏阶段要保证氨气完全收集,避免影响测定结果;4. 滴定阶段要准确控制滴定终点,避免误差。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某:马倩学号:0902041144 系年级:09级工业分析蛋白质浓度测定Kjeldahl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protein--微量凯氏定氮法摘要凯氏定氮法的仪器设备简单,测定过程也较简便,又能同时测定多个试样,多用于化工生产的常规分析。
但此法不能直接用于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肼,等的测定关键词:消化,碱化蒸馏,吸收,滴定Abstract :the Kjeldahl apparatu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equipment, the determina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can simultaneously measure a plurality of samples, are used for chemical production routine analysis. But this method can not be used directly for nitro pound, a nitroso pound, azo pounds, such as hydrazine, determination ofKey words:digestion, alkali distillation, absorption, titration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
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
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报告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实验原理:
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定含氮物质的数量,从而计算出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凯氏试剂是含钾离子和官能羰基的化合物,它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进行反应,在碱性条件下,产生深蓝色的染色。
然后该样品通过消化样品中的蛋白质,并测定生成的氨基酸,从而确定蛋白质含量。
实验步骤:
1、将待测样品称取1.0g,加入100ml蒸馏水中,加压漏斗过滤,过滤液用量筒调整至100ml。
2、分别取3个15ml离心管,分别加入0.5ml、1.0ml、1.5ml的上述过滤液,加入10ml去离子水,倒入3个含3ml凯氏试剂的小烧杯中混匀。
3、将上述混合液加热至沸腾,然后降温至室温。
4、取10ml反应液加入预先消化好的咪唑试液,加0.6ml甲酸(25%质量比),加入2ml亚硝酸钠(0.6mol/L,pH7.6),使溶液变成黄绿色,插入预先调整好的滴定管,滴定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直到溶液变成淡黄色。
5、重复2~4步骤,做三次平均。
实验结果:
测得0.5ml、1.0ml、1.5ml三组样品分别消耗10.8ml、21.4ml和32.1ml的0.1mol/L 氢氧化钠溶液。
计算得出每份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3.24mg、3.22mg和3.18mg,平均值为3.21mg。
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出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3.21mg/g,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是一种快速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有效方法。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姓名:马倩学号:0902041144 系年级:09级工业分析蛋白质浓度测定Kjeldahl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protein--微量凯氏定氮法摘要凯氏定氮法的仪器设备简单,测定过程也较简便,又能同时测定多个试样,多用于化工生产的常规分析。
但此法不能直接用于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肼,等的测定关键词:消化,碱化蒸馏,吸收,滴定Abstract :the Kjeldahl apparatu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equipment, the determina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can simultaneously measure a plurality of samples, are used for chemical production routine analysis. But this method can not be used directly for nitro compound, a nitroso compound, azo compounds, such as hydrazine, determination ofKey words:digestion, alkali distillation, absorption, titration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
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
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OHNH SO N OH N SO NH 4424242a a 2)(+→+吸收与滴定:蒸馏所放出的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即滴定至蓝紫色),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氮量。
324333BO H NH BO H NH →+334324BO H CL NH HCL BO H NH +←+三、实验试剂、材料和器材实验材料:食用面粉。
实验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01M HCL 。
实验器材:凯氏烧瓶、电炉、凯氏定氮蒸馏装置、锥形瓶、100ml 容量瓶、酸式滴定管。
四、操作步骤1.消化(1)准确称取1克食用面粉,用称量纸卷好小心送入至50毫升的凯氏烧瓶底部,切勿沾于瓶口或瓶颈上;(2)向另一烧瓶加入1ml水作空白对照;在每个烧瓶内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克氏催化剂)少许,浓硫酸10ml,小瓷片两粒,摇匀;(3)将烧瓶约60度角固定在铁架上,每个瓶口放一小漏斗,在通风厨内的电炉上消化;(4)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5)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SO2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绿色为止;(6)消化完毕,待烧瓶内容物冷却后,加蒸馏水10ml(注意慢加,边加边摇);(7)冷却后将瓶中内容物转入100ml的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洗烧瓶数次,溶液一并倒入容量瓶,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做上记号备用。
2.蒸馏(1)蒸馏器洗净后,开放水龙头P3,使水进入A室,水放至A 室球部2/3处即可。
(2)取3个50ml的锥形瓶,分别加入10ml硼酸(内加有混合指示剂)。
用表面皿复盖备用。
(3)加样①用移液管吸取2ml消化液,小心地由漏斗D倾入B室;②取一个盛有硼酸的锥形瓶,置于M管下,使管口恰好接触硼酸溶液,用量筒从漏斗D加入30%氢氧化钠5ml,随即将P4夹紧,并往漏斗加入少量蒸馏水封闭。
实验八植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实验八植物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一、目的:学习凯氏定氮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二、原理:常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基酸等)的含氮量。
含氮的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的碳、氢二元素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而氮则转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
此过程通常称之为“消化”。
但是,这个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反应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的进行。
甘氨酸的消化过程可表示如下:浓碱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按分解,游离出氨,借水蒸汽将产生的氨蒸馏到—定量,一定浓度的硼酸溶液中,硼酸吸收氨后使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然后用标准无机酸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止,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的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的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的总氮量。
三、器材:1. 100毫升凯氏烧瓶2. 凯氏定氮蒸馏装置。
3. 50毫升容量瓶。
4. 3毫升微量滴定管。
5. 分析天平。
6. 烘箱。
·7. 电炉。
8. 1000毫升蒸馏烷瓶。
9. 小玻璃珠。
四、试剂:1.化学纯浓硫酸200毫升2.粉末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16克K2S04与CuS04·5H20以3:1配比研磨混合。
3.30%氢氧化钠溶液1000毫升4.2%硼酸溶液500毫升5.标准盐酸溶液(约0.01当量/升) 600毫升6.混合指示剂(田氏指示剂) 50毫升由50毫升0.1%甲烯蓝乙醇溶液与200毫升0.1%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配成,贮于棕色瓶中备用。
这种指示剂酸性时为紫红色,碱性时为绿色。
变色范围很窄且灵敏。
7.植物组织干粉2克五、操作方法:1.凯氏定氮仪的构造和安装凯氏定氦仪由蒸汽发生器,反应管及冷凝器三部分组成。
见图。
蒸气发生器包括电炉及一个1~2升容积的烧瓶(图中1,2)。
蒸气发生器借橡皮管(图中3)与反应管相连。
反应管上端有一个玻璃杯(图中4),样品和碱液可由此加入到反应室(图中5)中,反应室中心有一长玻璃管,其上端通过反应室外层(图中6)与蒸汽发生器相连,下端靠近反应室的底部。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1. 引言好啦,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听上去有点儿高大上的东西——微量凯氏定氮法。
听名字就有点儿拗口吧?别担心,我们把它拆开说,就像拆开一个好吃的糖果,里头可是别有洞天呢!其实,这个方法主要是用来测定食品、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你知道,蛋白质可是咱们身体里的小英雄,它帮助咱们构建肌肉、修复组织,简直是营养界的“超级英雄”啊!所以,搞清楚蛋白质含量,尤其是在咱们的日常饮食中,真的是很重要。
1.1 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原理说到微量凯氏定氮法,其实它的原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
它主要是通过测量食品中氮的含量来推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你要知道,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就是氨基酸,而氨基酸里又含有氮。
所以,咱们测氮,实际上就是在“间接”测蛋白质。
这就像是你在找个朋友的联系方式,结果发现他最爱用的方式就是在朋友圈里分享生活点滴,搞得你一头雾水,但最后还是能找到他。
嘿,这方法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呀!1.2 为什么要用微量凯氏定氮法?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为什么不直接测蛋白质呢?”这就要提到微量凯氏定氮法的好处了。
首先,它非常准确,基本上不会让人失望;其次,操作起来也不复杂,设备需求相对简单。
想想看,咱们在实验室里,那个试管、试剂瓶,都是些老朋友了,简直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科研小伙伴”嘛!所以,微量凯氏定氮法一问世,立刻就成了不少实验室的“常客”。
2. 实验步骤接下来,让我们聊聊具体的实验步骤。
准备好了吗?来吧,跟我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
2.1 取样和准备首先,得先准备好样品。
无论是肉类、豆类还是奶制品,统统都能上桌。
把它们称量好,放进反应器里,像是给它们准备了一场“派对”。
接着,加入一些催化剂,通常是硫酸铜和硫酸钾,这俩家伙可是活跃分子,能帮忙催化反应,简单得很。
2.2 加热消化好了,准备工作完成,接下来就是大展拳脚的时刻——加热消化。
把反应器放进加热炉,开火!让它在高温下“热情洋溢”地消化一段时间。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微量凯氏定氮法

m:样品质量(g)或体积(mL)
F实验报告的撰写:
实验题目
实验原理 实验结果 (空白滴定的结果可以共享)
实验讨论 (操作中现象的出现原因;结果的影响因素;与商标 上显示的结果对比等。)
结果每个小组可以相同,但是讨论不能相同!
(一)消化
1、标记消化瓶
蛋 白 质 含 量 的 测 定 —微量凯氏定氮法
王冬亮 讲师
87330724
wdliang@
二、实验原理:
1. 氮元素:
蛋白质区别于糖和脂肪的特征,
绝大多数蛋白质的氮元素含量相当接近,一 般恒定在15~17%,平均值为16%左右。
只要测定出生物样品中的含氮量,再乘以相 应的蛋白质换算系数(均值为6.25、乳制品为 6.38),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半自动凯氏定氮仪
4、设置并启动程序
程序设置:
步骤 C0(样品检测) 加碱或加水 E0(加碱) 时间 5s 蒸馏 E0 时间 4min
C1(样品间清洗)
E1
0s
20s 10s
E1
E2 E3
2min
0min 4min
C2(试验结束后第一次清洗) E2(加水) C3(试验结束后第二次清洗) E3(加水)
传统装置
三、试剂(已制备)
1、消化液:硫酸
2、催化剂:硫酸铜、硫酸钾 3、碱溶液:40%氢氧化钠 4、吸收液:2%硼酸 5、混合指示剂:
0.1%甲基红乙醇溶液:0.1%甲基蓝乙醇溶液=(1:1)
6、标准滴定液:0.2M HCL
1、确保仪器运行正常、管道内
部干净、管道及其连接口密 封性好 2、准备好吸收液(200ml 2%硼 酸 + 2ml 混合指示剂)并做 好标记 3、将碱溶液及去离子水桶与仪 器连接好,放入盛装消化好 样品的消化瓶,放入盛装吸 收液的锥形瓶并保证管口插 入液面下。
凯氏定氮法实验报告

姓名:马倩学号:0902041144 系年级:09级工业分析蛋白质浓度测定Kjeldahl method for measurement of protein--微量凯氏定氮法摘要凯氏定氮法的仪器设备简单,测定过程也较简便,又能同时测定多个试样,多用于化工生产的常规分析。
但此法不能直接用于硝基化合物,亚硝基化合物,偶氮化合物,肼,等的测定关键词:消化,碱化蒸馏,吸收,滴定Abstract :the Kjeldahl apparatus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equipment, the determination process is simple, and can simultaneously measure a plurality of samples, are used for chemical production routine analysis. But this method can not be used directly for nitro compound, a nitroso compound, azo compounds, such as hydrazine, determination ofKey words:digestion, alkali distillation, absorption, titration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凯氏(Kjeldahl)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 学会使用凯氏定氮仪二、【实验原理】凯氏定氮法首先将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经一系列的分解、碳化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复杂过程,最后有机氮转变为无机氮硫酸铵,这一过程称为有机物的消化。
为了加速和完全有机物质的分解,缩短消化时间,在消化时通常加入硫酸钾、硫酸铜、过氧化氢等试剂,加入硫酸钾可以提高消化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分解,硫酸铜起催化剂的作用。
使用时常加入少量过氧化氢作为氧化剂以加速有机物氧化。
微量克氏定氮法定量测定蛋白质含量

但是,这个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 硫酸钠以提高反应液的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 以加快反应速度。以甘氨酸为例,其消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CH3NH2COOH + 3H2SO4 → 3CO2 + 3SO2 + 4H2O + NH3 (1)
2NH3 + H2SO4 → (NH4)2SO4
微量克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以后每次在做下一次蒸馏之前都要先将蒸馏瓶洗涤2~3次,并将反应室1清空。
掌握微量克氏定氮法定量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注意,平时取样器应挂在架子上,绝不可倒置,以免溶液倒流入枪体中而损坏仪器。
浓碱可使消化液中的硫酸铵分解,游离出氨。
天然含氮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与浓硫酸共热时分 参浓见碱图 可5使-6消,化将液自中来的水硫由酸5铵经分7注解入,到游蒸离馏出瓶氨夹。层2(即蒸汽发生室)中,使水面达到蒸馏瓶颈部的转弯处。
消化装置
②.蒸馏:取100mL锥形瓶3只,洗涤干净,用取样器各 加入2%硼酸溶液5.0mL,加入几滴指示剂,溶液显紫色, 用
表面皿盖好备用。如锥形瓶内液体呈绿色,需重新洗涤。 安装好微量克氏定氮仪。微量克氏定氮仪实际上是一套蒸
馏装置,,注意保证每个夹子夹紧而不漏气,保证加样口 的小漏斗口朝上并斜靠在定氮仪上(这可以通过调整其下 方夹子的方位来实现)。
三、实验器材
1.微量克氏定氮仪:参见图5-1,1套/组。 2.克氏定氮烧瓶:2只/组。
3.取样器:,5mL、1 mL各1只/组。
使用指南:接好套头(不漏气)→通过旋钮调节容量(如 500表示5mL)→用活塞第一挡吸液→用活塞第一挡和第 二挡放液→换套头→继续使用。注意,平时取样器应挂在 架子上,绝不可倒置,以免溶液倒流入枪体中而损坏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得
1、学习微量凯氏定氮法得原理
2、掌握微量凯氏定氮法得操作技术(未知样品得消化、蒸馏、滴定及其含氮量得计算等)
二、实验原理
凯氏定氮法常用于测定天然有机物(如蛋白质,核酸及氨基酸等)得含氮量。
当天然含氮有机物与浓硫酸共热时,其中得碳、氢被氧化成二氧化碳与水,而氮则变成氨并进一步与硫酸作用生成硫酸铵.此过程称为“消化"。
此过程进行得相对较为缓慢,通常需要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以提高溶液得沸点,并加入硫酸铜作为催化剂,以促进反应得进行。
氧化剂过氧化氢也能加速反应。
消化过程:
蒸馏:在消化完全得样品溶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使呈碱性,加热蒸馏,即可释放出氨气.
反应方程式如下:
吸收与滴定:蒸馏所放出得氨,可用硼酸溶液进行吸收,待吸收完全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恢复溶液中原来氢离子浓度为
止(即滴定至蓝紫色),最后根据所用标准酸得当量数(相当于待测物中氨得当量数)计算出待测物中得氮量。
三、实验试剂、材料与器材
实验材料:食用面粉.
实验试剂:浓硫酸、30%氢氧化钠溶液、克氏催化剂、2%硼酸、指示剂、0、01M HCL。
实验器材:凯氏烧瓶、电炉、凯氏定氮蒸馏装置、锥形瓶、100ml容量瓶、酸式滴定管。
四、操作步骤
1、消化
(1)准确称取1克食用面粉,用称量纸卷好小心送入至50毫升得凯氏烧瓶底部,切勿沾于瓶口或瓶颈上;
(2)向另一烧瓶加入1ml水作空白对照;
在每个烧瓶内加入硫酸钾—硫酸铜混合物(克氏催化剂)少许,浓硫酸10ml,小瓷片两粒,摇匀;
(3)将烧瓶约60度角固定在铁架上,每个瓶口放一小漏斗,在通风厨内得电炉上消化;
(4)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
(5)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SO2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绿色为止;
(6)消化完毕,待烧瓶内容物冷却后,加蒸馏水10ml(注意慢加,边加边摇);
(7)冷却后将瓶中内容物转入100ml得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洗烧瓶数次,溶液一并倒入容量瓶,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做上记号备用.
2、蒸馏
(1)蒸馏器洗净后,开放水龙头P3,使水进入A室,水放至A室球部2/3处即可。
(2)取3个50ml得锥形瓶,分别加入10ml硼酸(内加有混合指示剂)。
用表面皿复盖备用。
(3)加样
①用移液管吸取2ml消化液,小心地由漏斗D倾入B室;
②取一个盛有硼酸得锥形瓶,置于M管下,使管口恰好接触硼酸溶液,用量筒从漏斗D加入30%氢氧化钠5ml,随即将P4夹紧,并往漏斗加入少量蒸馏水封闭.
(4)蒸馏
①用酒精灯加热,维持火力恒定,沸腾不可高于Y管口以免A室溶液从Y管倒吸,待第一滴蒸馏液从冷凝柱F顶端滴下时起,继续蒸馏5分钟;
②然后将锥形瓶放低,使导管离开液面再蒸2分钟,最后用
蒸馏水洗导管外壁,蒸馏完毕,取下锥形瓶准备滴定。
(5)空白蒸馏
①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2ml 蒸馏水按上述操作步骤进行
蒸馏。
仪器得洗涤:
3、滴定
(1)蒸馏完毕,用微量酸式滴定管,以0、01mol/L 盐酸标准溶
液进行滴定锥瓶内溶液,溶液由蓝绿色变为淡紫色或灰色,即为终点。
(2)记录所用盐酸得量。
4、计算
若测定得样品含氮量部分只就是蛋白质则:
100100025.6140100.0⨯⨯⨯⨯⨯-=C B A )(蛋白%)样品的总蛋白含量(克
式中:A 为滴定样品用去得盐酸平均毫升数;
B 为滴定空白用去得盐酸平均毫升数;
C为称量样品得克数:0、0100为盐酸得当量浓度(实际
上,此项应按实验中使用盐酸得实际浓度填写);
14为氮得原子量;6、25为常数(1毫升0、1N 盐酸相当于
0、14毫克氮)。
五、实验结果
序号 称量样品(g) 滴定样品用去得盐酸(ml ) 滴定空白用去得盐酸(ml) 1
1 15、2 0、12
2 1
15、4
若测定得样品含氮量部分只就是蛋白质,则:
式中:A为滴定样品用去得盐酸平均毫升数;
B为滴定空白用去得盐酸平均毫升数;
C为称量样品得克数:0、0100为盐酸得当量浓度(实际上,此项应按实验中使用盐酸得实际浓度填写);
14为氮得原子量;6、25为常数(1毫升0、1N盐酸相当于0、14毫克氮)。
六、注意事项
1、本法适用于0、05-3、0mg氮,样品中含氮量过高时,则应减少取样量或将样液稀释。
2、勿使样品粘于烧瓶颈部。
放置液体样品时,需将吸管插至烧瓶底部再放样:如固体样品,可将样品卷在纸内,平插入烧瓶底部,然后再将烧瓶直起,纸卷内得样品即完全放在烧瓶底部。
3、蒸馏完毕,先将蒸馏出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将附着在尖端得吸收液完全洗入吸收瓶内,再将吸收瓶移开,最后移开酒精灯,绝不能先灭灯,否则吸收液将发生倒吸。
4、硼酸吸收液得温度不应超过40°C,否则氨吸收减弱,造成损失,可置于冷水浴中.
混合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呈兰绿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灰色,在酸
性溶液中呈红色。
七、思考题
1、写出一下各步得化学反应方程式:蛋白质得消化、氨得蒸馏、氨得滴定。
答:
蛋白质得消化:
氨得蒸馏:
氨得滴定:
2、指出本测定方法产生误差得原因
答:①在消化过程中,消化时间,催化剂,浓硫酸都要一样,一定要消化完全.在消化过程中蛋白质附着在凯氏烧瓶壁上没有被消化也会影响最终得浓度.
②蒸馏过程中,蒸馏出来得液体量一定要相同,因为不一样得蒸馏水,最后结果不一样,在蒸馏得过程中一开始要加入买得蒸馏水,蒸馏过程中加入得就是自己用自来水蒸馏得。
蒸馏中出气孔得管子一定要插入硼酸液面以下,蒸馏过程中保证冷凝水一直在流动。
蒸馏过程中定氮仪各连接处应使玻璃对玻璃外套橡皮管绝对不能漏气。
加入
消化液后加氢氧化钠应小心缓慢加入,开关甲不能常开,加完后加水液封。
③滴定过程中应一滴一滴加入,滴定速度过快容易滴定过量.滴定过程中仰视刻度结果偏小,俯视刻度线结果偏大。
④蒸馏装置得洗涤过程中洗涤不干净也会导致误差得出现。
⑤本实验方法适合测量0、05—3、0mg氮,含量过大应该减少取样量或者样液稀释。
否则会产生误差。
3、消化过程中产生何种有毒气体?如何判断消化终点?
答:可能会产生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消化终点判定:在消化开始时,应控制火力,不要使液体冲到瓶颈。
待瓶内水汽蒸完,硫酸开始分解并放出白烟后,适当加强火力,继续消化,直至消化液呈透明绿色为止.
八、讨论
经过本次利用微量凯氏定氮法进行面粉中蛋白质得粗测定实验,使我较为熟练得掌握了凯氏定氮蒸馏装置得使用,并且了解了其工作原理,这对于以后得学习就是有很大帮助得。
经查阅资料得,面粉中蛋白质得含量大概在9%左右,本次实验得结果为2、66%,总体来讲,本次试验较为失败,没能够粗略地测量出了面粉中蛋白质得含量。
经过分析后,得出几点影响实验结果得因素,如下:
1、在消化过程中,消化时间,催化剂,浓硫酸都要一样,一定要消化完全。
在消化过程中蛋白质附着在凯氏烧瓶壁上没有被消化也会影响最终得浓度;
2、蒸馏过程中,蒸馏出来得液体量一定要相同,因为不一样得蒸馏水,最后结果不一样,在蒸馏得过程中一开始要加入买得蒸馏水,蒸馏过程中加入得就是自己用自来水蒸馏得.蒸馏中出气孔得管子一定要插入硼酸液面以下,蒸馏过程中保证冷凝水一直在流动。
蒸馏过程中定氮仪各连接处应使玻璃对玻璃外套橡皮管绝对不能漏气.加入消化液后加氢氧化钠应小心缓慢加入,开关甲不能常开,加完后加水液封;
3、滴定过程中应一滴一滴加入,滴定速度过快容易滴定过量。
滴定过程中仰视刻度结果偏小,俯视刻度线结果偏大;
4、蒸馏装置得洗涤过程中洗涤不干净也会导致误差得出现;
5、本实验方法适合测量0、05—3、0mg氮,含量过大应该减少取样量或者样液稀释.否则会产生误差;
6、用量筒量取溶液时,仰视或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液体出现误差;
7、实验操作不能做到完全规范,例如润洗移液管等,同样会导致误差;
8、滴定时,操作不够规范,可能会有些许误差。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得误差主要就是由于仪器误差以及操作不当导致,因此在以后得学习实验过程中,会更加着重注意实验前对实验器材完好程度得检查以及实验操作得规范性,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