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_20090912094640824

合集下载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体的组成和结构,认识生命体形态多样性。

2.掌握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和组织特点,了解形态标本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生命体的组成和结构2.形态标本的制作方法三、教学重难点:1.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和组织特点2.形态标本的制作方法四、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生命体模型、形态标本制作素材生命体图片、玩具积木、剪刀、胶水等。

2.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五、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入主题,让学生观察多种不同形态的生命体图片,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生命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吗?你们能用积木搭建一个生命体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生命体模型,介绍生命体的组成和结构,并结合实物模型进行解释。

3.探究(30分钟)教师分发玩具积木和剪刀、胶水等工具给学生,让学生自由组合搭建一个生命体模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进行组合,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和尺寸的积木。

4.展示(15分钟)学生完成搭建后,教师邀请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解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构造,同学们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如:“你们的搭建有什么特点?有没有模仿现实生命体的形态和结构?”5.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回顾并总结生命体的组成和结构特点,以及形态标本的制作方法。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生命体的组成和结构,掌握了形态标本的制作方法,培养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同学们通过搭建生命体模型,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同学们也相互学习和交流,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对生命体结构和多样性的认识。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一节以生物分子为主题的科学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子,以及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材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同时,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仍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来帮助理解抽象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掌握搭建生命体“积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性质,搭建生命体“积木”的方法。

2.教学难点: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分子性质。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分子概念。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食物的香味、颜色的变化等,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子。

2.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如温度、压力等,总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3.搭建生命体“积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分子搭建生命体,分组进行实验,尝试构建简单的生命体模型。

4.分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验和讨论,分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氢键、范德华力等。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分子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部编版小学科学《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下面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细胞是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能够生长、发育、衰老、也能够死亡。

二、说教学目标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2、能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图;3、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4、理解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三、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难点: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四、说学情六年级的学生生理机能正处在儿童向少年的过渡时期,由于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也在逐步增强,而心理上又处于一种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状态,在行为上往往是独立性与依赖性同在、自觉性与盲目性并存。

从思维方式上看,他们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而形象思维依然起着重要作用。

从情感上看,他们的爱憎已经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充满了憧憬和激情。

五、说教法和学法我在本课里由学生喜欢玩的积木引出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分为原生生物细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三类。

本堂课学生用显微镜观察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我还用生物显微演示装置,将细胞图投到大屏幕上,便于学生看清并比较他们的结构特点。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你们见过建房子吗?建房子大概需要哪些材料?小时候,你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2、提问:如果把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比做搭积木,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3、学生思考、交流、推测。

怎样证明我们的推测是正确还是错误呢?下面我们就通过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二)、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1、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优秀教案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优秀教案

六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第四节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学习目标:
1、能用调试好的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2、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3、知道细胞有不同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重点: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并进行比较。

难点: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小时候,我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们搭过什么呢?如果把我们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作房子,那么搭建生命体的
“积木”又是什么?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教材第11页的细胞图,交流汇报:这些细胞的形状、结构有什么特点。

2、小结: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大多数细胞都很小,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3、借助显微镜比较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的差异
洋葱表皮细胞:
人体表皮细胞:
4、阅读教材12页的资料
(1)细胞是谁发现的?
(2)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
(3)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三、巩固练习
1、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才能看清,但个别的却很大,如鸡蛋中的。

3、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

4、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一种微小的结构,胡克把它们命名为。

5、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的尸体。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五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的第一课,本课与《微小的生命体》、《发霉与防霉》、《微生物的“功”6)年级与“过”》三课一起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微观生命科学单元,依据《科学(3~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

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本课教材的编排按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展开,从宏观到微观,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科学探究深入到细胞水平,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作用。

让学生在初步接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时了解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过程。

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本课重点在于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已基本形成。

大部分学生懂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

但是对于微观世界的探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没有太多的感性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大多是从书本中间接学习所得、认识肤浅不系统,非亲眼所见不直观、本课教学内容有趣、贴近生活。

学生能直接动手操作感受微观世界的奇妙,学生兴趣盎然、探究热情高。

【设计理念】1.利用网络资源:本课中的细胞相关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遇的少,看不见,摸不着,儿童的年龄特征决定知识的传授主要以的感性认识为基础。

本课我将利用网络渠道收集大量的图片视频,及时地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化抽象为形象,化复杂为简单,化解难点,增强了教学效果。

通过科学网站的介绍,将学生的探究不断延伸。

2.凸显人文精神:在了解细胞的发展史时,花大量时间引导学生自学、汇报科学名人的事迹,感受科学家的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

3.倡导实用科学:学科学就是为了用科学,科学的实用性不仅为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更让我们有成就感,课中抗生素是否能治疗感冒的问题就是一个极为普通实用的科学知识。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2[修改版]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2[修改版]

第一篇:《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2《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培养探究能力。

2、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4、提高健康保健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难点: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比较。

教学准备:显微镜、各种细胞装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思路:利用课件,视频等,并创建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由此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课的设计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小组合作,实验探究;3、观察交流,认识细胞;4、小组交流,全课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洋葱师:我们今天就来用显微镜来观察洋葱的表皮。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植物细胞1、回顾:显微镜的使用。

2、小组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

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交流。

师:这一个个的小格,就是细胞。

(多媒体出示:洋葱表皮细胞显微图片)师:大家刚刚观察的洋葱表皮有细胞,其它部位有没有细胞呢?根、叶?3、小结:植物体由细胞组成。

(二)认识动物细胞师:植物体有细胞,那动物呢?生:(猜测)师:就以人体为例,你都知道人体有哪些细胞?生:肌肉细胞;骨细胞;神经细胞;血红细胞;……(多媒体出示:人体各组织细胞显微图片)小结:动物体由细胞组成。

(三)认识微生物细胞师:自然界中除动、植物外,还有一类微小的生物——微生物。

微生物又是否有细胞呢?生:(猜测)(多媒体出示:细菌、草履虫图片)小结:微生物由细胞组成。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四)探究细胞的形态和功能1、动、植物表皮细胞比较。

2、人体不同组织细胞比较。

师:由此可见,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它们都起着什么作用呢?师:就以人体为例,你都知道人体有哪些细胞?生:肌肉细胞;骨细胞;神经细胞;血红细胞;……(多媒体出示:人体各组织细胞显微图片)3、小结:细胞形态多样,功能不同。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9 (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9 (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9 (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的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以及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构建模块,了解细胞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生命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细胞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逐步过渡到对细胞的认识。

此外,学生对于直观、实践性的学习内容较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运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以及安排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认识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对生命体的敬畏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难点:理解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以及细胞内部各种结构的功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的知识。

2.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认识细胞。

3.实践教学法:安排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细胞知识的相关课件,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2.教学道具:准备细胞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

3.实践活动材料:准备显微镜、细胞模型等实践操作材料。

4.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命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体是由什么构成的?引入新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单元《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单元《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教学目标一、进一步认识细胞与生命体之间的关系二、以医学案例来证明细胞学说并不圆满三、培养学生不唯书唯上的一种科学精神四、通过从同一病例的中医的诊治的结果来说明同样的生命体我们有不同的学说我们要兼听则明。

五、从而确立一种文化自信、中医自信的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本可认识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

疗效不成功,说明用药不成功,说用药要思路不成功,说明用药思路所依赖的理论基础不成功。

反之也成立。

疗效明显,说明用药正确,说明用药思路正确,说明用药思路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完善的。

本课最为突出的是通过我个人医疗实战的案例来检验我们学生所学习的知识的价值所在。

而这个切入点是前所未有的一种突破,这是超越教材编写组的理论与实践水准的一种影响。

教学准备ppt.教学步骤1、导语我们关于细胞与生命体的关系及细胞的形态、功能作用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这些都是停留在理论的知识的缠绵那么这些知识是不是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呢,这是需要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中间去进行检验的。

陆游有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告诉我们应该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所学的知识到底是是真的假的、真的假的、对的错的,浅的深的,我们今天就开启这种研究的初步。

1.1关于细胞,我们来点实战的——黑色素细胞同学们,我们大家都听说过有一种比较白癜风是吧?关于这个白癜风我们当今的医学、细胞学说是如何解释这个病的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白癜风与黑色素之间有哪些不可说的秘密?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是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减退而导致的,黑色素思是皮肤或者毛发中存在着一种黑褐色的色素,如果黑色素细胞出现脱失会对皮肤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皮肤的白斑形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了解白癜风的诱发因素,做好积极的预防工作,才能避免白癜风给我们带来的严重影响。

白癜风和黑色素细胞之间有哪些不可说的秘密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划重点黑色素细胞的来源黑色素细胞是一种皮肤里的特殊的细胞,它产生黑色素,传递给周围的角质形成细胞。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4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2001课标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四课。

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结构特点:本课与《水滴里的生物》、《做酸奶》、《馒头发霉了》三课一起组成了完整的微观生命科学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2.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共同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主要指导学生初步认识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知道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了解微生物与人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采用总—分—总的设计结构,把认识微生物的概貌作为单元学习的起点,然后再分类认识细菌、霉菌。

本课《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从生命体都具有细胞结构的角度,进一步帮助学生扩展对生命体共同特征的认识。

本课教材的编排,按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由宏观到微观,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推动作用。

学情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六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已基本形成,大部分学生懂得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有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探索能力。

结合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体验,教师在教学中运用ipad的“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绽放他们的探究热情。

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课上的调查,收集、整理资料,依托互动形式,丰富学生的参与经历,让他们体验发现的过程,感受发现的愉悦,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

2.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在本单元,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利用显微镜初步认识生命的另一大类——微生物世界,知道细菌、病毒也是微生物,了解了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这些知识将很好的为本课认识细胞打下了基础。

搭建生命的积木教案

搭建生命的积木教案

搭建生命的积木教案【篇一:《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案例与评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案例与评析红旗中心小学王丹教学资源的开发本课指导学生对植物和动物的观察深入到细胞水平,使学生体验和发现生命体的奥秘。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用显微镜观察各种动、植物的细胞结构,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结构,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鉴于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课教学内容做如下处理:首先,利用学生儿时的搭积木游戏,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提出: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然后,发给学生容易观察的洋葱表皮或芦荟的叶子,让他们分别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从中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类对自然事物的认识是伴随着工具的进步而逐步发展的。

关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生在科技馆活动时已经学会了。

这样,我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安排在观察细胞形态和大小上。

由于人体表皮细胞无现成装片,观察起来也不清晰,我便选用南瓜茎切片、玉米茎切片、神经细胞装片、骨细胞装片等细胞形态和大小有明显区别的标本来让学生观察。

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的同时,让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进行交流,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

通过比较,学生很容易发现:各种装片中都有一块一块的小“积木”,但“积木”的形状和大小是不同的。

在认识细胞这部分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指导学生阅读书上科学史故事,了解胡克发现细胞。

在这里我特意加入制造显微镜并发现微生物的列文虎克进行比较,让学生注意区别,以加深记忆。

另一方面是有关细胞的基本知识,细胞有生长发育、衰老、死亡的过程。

不同的细胞,功能也不同,教师可以参照书上讲解叶保卫细胞控制气孔的开关、白细胞吞噬病菌等。

然后,组织几名学生表演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活动。

最后,利用图片介绍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

组织学生讨论(1)有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有哪些及其传播途径。

(2)预防传染病的办法。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会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等。

能够绘制并描述洋葱表皮细胞。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这一节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和动手实践,了解和掌握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元——细胞,以及细胞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细胞的各种结构,理解细胞的功能,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细胞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细胞内部结构的深入了解还较为有限,需要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需要在这一节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细胞的各种结构,理解细胞的功能,认识细胞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他们对生命现象的认知水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细胞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操作、讨论和总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显微镜等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细胞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细胞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和实例,自主学习细胞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细胞模型,探讨细胞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出细胞的作用。

4.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讲解,详细阐述细胞的各种结构及其功能,以及细胞之间的关系。

5.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如人体的生长发育、疾病的产生等。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1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命的结构》的第四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能够用积木等材料搭建出细胞模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生命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细胞作为生命体的基本单位,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深入到细胞的内部结构。

此外,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较强,对于搭建模型等实践活动充满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2.难点:细胞内部结构的深入理解,搭建细胞模型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细胞的基本知识和结构。

2.观察法:观察细胞模型,了解细胞结构。

3.实验法:动手搭建细胞模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搭建细胞模型的经验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细胞模型、积木、实验器材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准备搭建细胞模型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如生命体的结构,然后引入细胞这一基本单位。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细胞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积木等材料搭建一个细胞模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细胞模型,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

《建立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建立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建立生命体的“积木”》教案建立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介绍
本教案旨在通过互动和实践,让学生了解和探索生命体的组成和功能。

通过使用类似于“积木”的模块,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并从中学会一些基本的生物概念。

目标
- 帮助学生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组成结构
- 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实践能力
- 提高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如房子、机器等),激发学生对生命体结构的思考和兴趣。

2. 理论介绍:通过简介和图示,向学生介绍生命体的基本组成
结构,如细胞、组织、器官等。

3. 实践活动:为学生准备不同的“积木”模块,模拟生命体的组
成结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自由组合这些模块,来
构建一个模拟的生命体。

4. 分享和讨论:学生将展示并解释他们创建的模拟生命体。


个学生都将分享他们的创意和理念,并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

5. 总结:通过与学生的讨论,总结并强调模拟生命体的组成结
构及其功能,重申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

扩展活动
- 深入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并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和构建一
个更复杂的模型。

- 探索不同生物体的特征和功能,通过制作更多种类的“积木”
模块来模拟和构建这些生物体。

结束语
本教案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生命体结构的基本理解,并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通过自由组合和创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功能,从而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探索。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1.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探究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使学生了解DNA分子是生物体内携带遗传信息的载体,掌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以及了解DNA分子如何编码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对细胞结构、遗传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链接,形成知识网络。

此外,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实验等途径,更深入地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其在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掌握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以及了解DNA分子如何编码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DNA分子的结构特点,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2.难点:DNA分子如何编码生物体的遗传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通过观察DNA模型的制作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DNA分子的结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DNA模型、PPT、实验器材等。

2.学具:学生实验手册、笔记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遗传物质?遗传物质是如何传递遗传信息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以及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特点。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祁建淮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森达实验学校邮编:电话:电子信箱:一、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显微镜下的世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课与《水滴里的生物》、《做酸奶》、《馒头发霉了》三课一起组成了一完整的微观生命科学单元,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中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内容来构建的,属于“生命世界”中“生命的共同特征”的范畴。

本课教材的编排按照人类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过程展开,从宏观到微观,综合运用前三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使科学探究深入到细胞水平,通过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使学生认识到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作用。

让学生在初步接触细胞生物学的知识时了解人类对生命的探索过程。

并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自然的巨大帮助,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生命科学领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梳理生命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

它旨在培养全体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它以观察、实验、探究作为主要的学习手段,使学生在获得生命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相关方法的同时,接受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

生命科学的教学,应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师创造宽松和和谐的课堂气氛,处理好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分析,又善于合作、分享。

在本课的教学方法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紧抓“探究”不放。

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它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生命科学作为小学科学三大领域的一部分,必定严格体现小学科学课的科学味,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

、重视资料的收集。

生命科学离孩子们既远又近。

对人体、动植物的研究要强化观察,测量,数据的收集。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中的第4课,教材编排如下:1、了解细胞的结构特点,认识细胞室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2、比较洋葱表皮细胞与人体表皮细胞之间的不同;了解胡克的贡献;知道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

教学目标:1、我知道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2、我知道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细胞,从而使人类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

3、我知道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教学重、难点:能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

教具准备:课件、显微镜、洋葱、人体表皮细胞玻片。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玩过积木吗,可以用它们来搭些什么呢?。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目标1、全班齐读目标。

2、30秒钟默记目标。

过渡:目标明确了,我们带着目标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三、初读课文1、阅读教材第11页的内容,说出构成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2、观察图中的细胞,说说它们的形状和机构特点?3、是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很小?4、为什么伤口会化脓?。

四、说一说,议一议1、说一说2、观察图中的细胞,说说它们的形状和机构特点。

五、做一做1、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说出它们有什么不同。

六、拓展延伸1、思考:为什么伤口会化脓?指名说。

七、检测:(一)、读读背背1、人的皮肤、骨骼、肌肉、血液和脂肪都是由一种叫做细胞的微小结构组成的,细胞就好像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楚,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

3、细胞的形状多种多样,有球体、多面体、纺锤体和柱状体。

4、、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5、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就是细胞的衰老死亡。

(二)、我会填1、__________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优秀说课稿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以及细胞中的各种结构。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生命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细胞及其结构的认知程度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各结构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学生能够探究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教学难点:细胞各结构在细胞中的位置和作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物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细胞结构。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细胞模型,引导学生思考:“细胞是什么?细胞有哪些结构?”2.新课导入: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课堂探究:学生分组观察细胞模型,探讨各结构的功能。

4.实验环节: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细胞结构模型制作,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5.讨论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细胞结构与生命活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7.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胞结构的重要性。

8.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细胞结构图,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保护、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含有细胞器,进行生命活动•细胞核:储存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生长、分裂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学习使用积木搭建生命体的模型;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积木搭建生命体的模型。

三、教学重点1.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积木搭建生命体的模型。

四、教学难点1.积木搭建生命体的模型。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生命体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2. 讲授环节1.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命体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层,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可以提供营养和能量;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可以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2.积木搭建生命体的模型通过积木搭建生命体的模型,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首先,需要准备一些积木,包括正方形积木、长方形积木、三角形积木等。

然后,根据生命体的组成结构,搭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最后组合成完整的生命体模型。

3. 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搭建自己的生命体模型。

可以分成小组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

4. 总结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通过比较不同的作品,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是否得到提高;3.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实践操作环节中,有些学生的作品与生命体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不符合,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细节的讲解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细胞;
●能够绘制并描述简单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图;
●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能够设计游戏活动,解释白细胞吞噬病菌的作用过程。

知识与技能
●理解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知道胡克利用自制显微镜最早观察到细胞,从而使人类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
●知道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难点: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教学准备:
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人体表皮切片、图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提问:你们见过建房子吗?建房子大概需要哪些材料?
小时候,你们或许都玩过积木,你们用它搭过什么呢?
2.提问:如果把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或其他有生命的物体比做房子、比做搭积木,那么搭建生命体的“积木”又是什么?
3.学生思考、交流、推测。

怎样证明我们的推测是正确还是错误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做实验来进行验证。

二、指导学生观察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
1.教师提供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的切片。

2.学生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并将观察到的情况画下来。

3.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是否看到了一个神秘的生命世界?
4.学生汇报、交流。

5.教师提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和人体表皮结构有什么不同?
6.学生汇报。

7.教师带领学生小结:洋葱表皮是由许多个近似于长方形的格子组成,每个格子实际上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就是一个细胞。

人体表皮也是由许多不规则的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的界限不是很清晰。

三、指导学生认识细胞的有关知识
1.请学生仔细观察教材第11页的图片。

提问这些图片上展示的是什么细胞?它们的形状、大小一样吗?
2.教师带领学生小结:两种细胞的形状、大小不完全一样,不同的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和功能。

3.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发现和认识了生命体的微观结构——细胞,关于细胞知识,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2页的资料——胡克发现了细胞)
5.提问:细胞是谁发现的?细胞与生命体有什么关系?
6.教师指导学生小结: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四、拓展活动:模拟白细胞杀死入侵的病菌
1.讲解: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在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

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发炎”,当病菌被消灭以后,炎症也就消失。

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作用。

2.分组模拟白细胞消灭病菌的游戏。

(选定几个学生扮演“病菌”,三四个同学为一组手牵着手扮演“白细胞”,然后“捕捉”病菌,把它包围起来),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不同细胞有不同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