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应从哪些方面预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高年级语文应从哪些方面预习

以下是分享给大家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方法(一)默看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

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譬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摹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

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

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

(二)查问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

(三)朗读就是朗读课文。

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

“眼过三遍。

不如嘴过一遍,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

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章结构,写作方法。

读过几遍课文,其印象肯定会比“一默看时深刻。

(四)摘抄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

词句摘录下来。

“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遍,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

(五)思考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的。

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最好书面写下来。

要求学生能够读准音,认清形。

只做到这两步还不行。

还要求能够知道这个字的音序、部首、在字典里面的解释、并且会正确书写这个字。

要求在书上生字旁边,写出这个字的音序、部首、结构、意思。

以及标出这个字易错的地方。

是读音还是字形。

在家庭练习本上,写两遍音,四遍字,两个词。

要求其中一个词必须是课文中的。

如果课文中组不成词,可以都是课外的。

这样硬性规定目的,一是让学生不仅会读音、会写字,而且通过组课文中的词,让同学清楚这个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也就是说生字在课文中所在的句子。

便于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读准生字,也便于学生在写字意的时候,知道这个字在字典中所应选择的解释。

因为,每个字在字典里面都有多种的解释,而在具体的课文中,只有一种解释。

二、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标出小节数,画出生词、好词、好句。

生字关过了后,就要开始读课文了。

这个环节要求学生读三遍课文。

最终达到正确流利朗读,并且标出小节数,画出生词。

第一遍,读课文课文,能够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字音。

第二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小节数,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第三遍读课文,要求画出好词、好句,并正确流利。

三、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课文能够正确流利朗读了,就进入了预习的第三个环节,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要求同学们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用铅笔写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这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训练。

一开始可能概括的并不是多好,多准确。

但,没有关系,课堂上,通过交流,知道自己在概括能力上的不足,下次肯定会吸取教训,肯定会概括的很好的。

能够学会抓关键词句来概括。

硬性规定,同学们一定要自己概括。

这样养成读后有想法,读后有感悟的习惯。

为今后的语文批注做准备。

四、用自己的话,概括全文大意。

知道了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整篇文章的大意。

教给学生概括全文的方法。

可以是每个自然段的段意连接起来,也可以抓重点段落的段意连接。

一开始,学生概括的能力肯定不太好。

没关系。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

学生的概括水平会提高很快的。

现在有各种类型的工具书。

书上的概括精确。

但不是学生自己的。

提醒学生不要为了懒省事,就照着工具书上抄写。

要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概括。

这样才是自己的东西。

预习时,要求学生把自己概括的课文内容写在课文后面。

学习结束后,自己在理解的基础上,又一次概括的全文主要内容,

写在课文标题后面。

这样前后有个比较。

知道自己不足在哪里,成功又在哪里。

督促自己更进步。

五、品词析句,及时批注。

课文大意了解了,就该品词析句了。

再次读课文,边读边思,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就是写批注。

写批注时,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读课文中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

可以是对一个词的理解,也可以是对一句话的理解,还可以是对一段文字的感受。

总之,读课文读到哪里有体会有想法了,就及时记下来。

然后通过课堂上跟同学互相交流,加深自己的体会感受。

提高自己的语文感悟能力。

六、课后练习题。

预习的前四个步骤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第五个步骤了。

看看课后的练习题,结合练习题,自己想想,能不能够完成练习题的要求。

可以用铅笔把自己的答案简单写写。

如果解决不了,要清楚哪个问题让自己犯难。

课堂上认真听,如果听后还解决不了问题,那就提出来,同学一

块儿交流。

这样一来,同学们对问题的印象会更深刻一些。

毕竟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一样的。

自己更操心,效果更佳。

七、拓展延伸。

这是预习的最后一个步骤。

为了便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更深入的理解课文。

鼓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能力。

来搜集一些跟课文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对课文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便于更好地掌握知识,在课堂学习中有质效地领略知识的重要性。

根据学生高段学习特点,推行导学案,引导并带动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前预习,相互合作、探究,提出质疑并学会思考,更好地完成预习作业。

预习要求具体如下:1、认真初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批注词义或联系上下文弄懂词语的意思并摘抄;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并概括课文大意。

3、理解文章重点语句,或是读后的初步感想和不懂的问题。

(标在书上或者课文旁边)4、搜集课文相关的资料。

二、课堂听讲要专注有了课前充分的预习,加上课内的认真听讲,全情投入在于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