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民族史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考研民族史真题及答案解析
考研民族史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研民族史是考研历史学类专业的重要科目之一,涵盖了中国各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传承。
对于考研民族史的备考,了解历年真题并进行答案解析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分析几道典型的考研民族史真题,并给出解析,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真题解析1. 试题:《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略论——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例》是哪位学者的名篇?该题主要考查对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的专家学者的了解程度。
正确答案是:韩愈。
解析:韩愈是唐朝时期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作品涉及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
其中《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研究略论——以北方少数民族为例》是他的名篇之一,该论文通过对中国历史上北方少数民族的研究,探讨了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2. 试题: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五华一藏”的地域结构。
其中,“五华”是指以下哪五个省份?该题考察对于中国历史上地域结构的了解。
正确答案是: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河南。
解析:中国历史上形成了很多地域结构,其中“五华一藏”是指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河南这五个省份,而“一藏”则指的是西藏。
3. 试题:以下哪个民族是中国的维吾尔族的主要支流?该题考察对于中国民族的了解。
正确答案是:党项。
解析:中国的维吾尔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的主要支流是党项,党项又被称为党項、党项语或当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后来被融入了维吾尔族。
二、备考建议除了了解历年的真题和答案解析,备考民族史还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以便能够更好地回答解析类似的问题。
此外,阅读相关的历史专业书籍和研究论文也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考生们参考:1. 学习相关的历史理论和方法。
了解不同的历史研究方法,比如文献研究、考古学、口头传统研究等,可以帮助考生们更好地分析历史事件和文化传承。
2. 多做历年的真题,并进行答案解析。
通过解析真题,可以帮助考生们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
再谈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翁独健
这 个 问 题 目前有
,
争论
,
认 识 并不 一 致
前 几 年 上 演 杨 家 将题 材 的 戏 剧 和 广 播 评 书岳 飞 传
针 对 这 一 情况
.
在 一些兄 弟 民族 中
“
引起 比较 强烈 的反 响
,
,
一九 八 三 年 李一 氓 同 志在 一篇 文 章 中指 出
,
由于 中
, ,
国 现 代 组成 这 样 一个 多 民 族 国 家
应 该有 选 择 史 学家
,
,
有避 讳
,
。
不 选择
,
,
不 避讳
—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
讲爱 国 主 义 的 时 候
,
,
从 历 史 上 来讲
、
就 会变 成挑 拨 民族 关 系
,
使 民 族 之 间互 相 不 和 睦
。
这 对于 国 家 的 发 展
社 会主 义 的 发 展 和 各 民 族 的 关 系
,
都没 有 好处
。
因此
,
对 民 族 战 争 的 研 究 应 成 为 中 国 民 族 关 系 史 研 究 的 一 个重 要 组 成 部 分
争 的 性 质 有否 正 义 压迫
、
其次
。
,
历 史上 的 民族 战
。
非正 义 之 分 呢 ? 是 否 也 如 所 谓
、
“
春 秋无 义 战
,
”
呢 ? 当然不 是 我认 为
,
、
历史上 曾
国 民 族 关 系 史 研 究 中若 干 问题 作 了 两 次 讲 话
。
现 征 得 作 者 同意
中国的民族史研究
中国的民族史研究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国家,中国的民族史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研究成果出现,让我们对中国的民族历史有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民族史。
民族史是指以某一民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起源、发展、演变以及背后的原因和影响等各个方面的历史。
在中国,民族史研究主要关注汉族、少数民族以及族群之间的相互关系。
最早的民族史研究源于抗日战争期间,人们开始关注中国各个民族之间的互动关系、文化差异等问题。
1953年,中国历史学会通过民族史工作方案,正式成立了民族史专业委员会,这标志着民族史研究正式进入早期阶段。
在此基础上,中国各大高校陆续开设了民族史专业,并且成立了不少的研究机构。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等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也促使了民族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目前,中国民族史研究已经呈现出多个分支领域。
其中,最为广泛、最受关注的就是少数民族研究。
少数民族研究主要关注的是中国各个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习俗、语言、信仰等各个方面。
通过深入挖掘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此外,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宗教文化研究。
中国文化悠久,各种宗教信仰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而不同的民族之间,其宗教信仰和文化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宗教文化研究的目的是探究中国各个民族在宗教信仰和文化方面的异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和融合。
除此之外,民族史研究的范畴还包括了历史文化遗产、方言文化、习俗传统等,都是在探究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以及相互关系等问题。
在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发展过程中,有两个人值得一提。
第一个就是著名历史学家钱穆。
钱穆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和推广,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尤其关注中国史上的文化传统,认为文化传统是中华文化的灵魂。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中国民族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撑,也启发了不少历史学家和研究者的学术思考。
关于民族同化_民族融合问题的几点思考_刘戈
实现的。强调 发展比较落后的民族受周围比 。自然同化表现了历史的发展趋
较先进的民族的影响 , 自然而然地改变了自己的民族特点
10
见认为, 同化起初差不多都是强制性的 ,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民族大同化都是如此。如秦 时徙民 50 万于当时的岭南, 汉武帝徙民 70 余万于当时的河南地等。又如两晋十六国时的匈 奴、 鲜卑、 羯等族进入中原。 但要达到同化还得靠人民之间在尔后岁月中的长期交往、 通婚等 自然同化 , 即混血等过程才行。 另一种意见认为 :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是进步的 现象。民族同化 , 虽然所使用的政治强制手段是应该反对的, 有些结果也是应该反对的, 但它 却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 笔者非常同意这两种意见。但是由于某些著作过分地强调强制同化与自然同化之间的区 别, 并频繁引用列宁的有关著述 , 因而从一些著作中看不出强制同化与自然同化的关系, 难以 辨认有关问题不同意见的正确与错误, 甚至弄不清楚民族同化这一历史现象的性质。为了搞 清楚这个问题, 笔者查阅了诸书援引列宁有关民族同化问题最主要的著作 关于民族问题的批 评意见 一书的三种版本。 通过认真阅读 , 感到历史上发生过的强制同化与自然同化、 自然 融合之间不是没有关系, 而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史发展中的进步现象 , 强制同化是建立在被同化民族的痛苦的基础上的, 是违背被同化民族意 许多著作在论述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显 示出民族融合的实质 , 它是各族 互相交往、 互相联系、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 共同的东西日益增
熊锡元 : 民族理论基础 , 第 52 页。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编写组 :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 民族出版社 1985 年版 , 第 46 页。 同上。 徐杰舜 : 民族理论政策简明教程 , 第 63 页。 熊锡元 : 民族理论基础 , 第 52 页。 徐杰舜 : 民族理论政策简明教程 , 第 61 页。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编写组 :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 第 46 页。 熊锡元 : 民族理论基础 , 第 52 页。 同上。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编写组 :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 第 45 页。 同上 , 第 46 页。 梁钊韬、 陈启新、 杨鹤书 : 中国民族学概论 ,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 , 第 367 页。
谈黑龙江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黑龙江民族丛刊(季刊) 2002年第3期(总第70期)民族历史1收稿日期22002-01-101作者简介2韩任伟(1954-),男,北方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副编审。
谈黑龙江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韩任伟(北方文艺出版社,黑龙江哈尔滨150020)1摘 要2本文追述了黑龙江古代民族兴衰嬗变的历史过程,认为黑龙江的古代民族相互依存,相互学习,友好往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紧密联系。
1关键词2黑龙江;古代民族;民族关系史1中图分类号2K29135 1文献标识码2A 1文章编号21004-4922(2002)03-0105-03黑龙江流域的广阔地区,古代民族兴衰嬗变,先后出现过许多民族。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都有着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各民族之间,都存在着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友好往来的关系;各民族之间,都有着政治、经济、文化上的紧密联系。
黑龙江古老的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都有着自己的特点,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也很不一致。
那么,黑龙江古代少数民族发展史怎样呢?历史上诸民族之间的关系的发展,产生于统治阶级制定的民族政策。
民族政策,它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把它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它的时代性。
有人认为,历史上没有民族政策,历史上有没有民族政策呢?还是让历史说话吧!以往的历史告诉人们,在多民族的祖国,无论那个朝代,都有着统治集团的民族政策。
早在虞舜和夏禹时期,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就与中原地区往来了,/息慎氏来朝贡弓矢0。
学术界一般认为,周朝是华夏族从奴隶社会发展为封建社会的时期。
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是不平等的社会关系。
在周朝的著作中,有对四方民族不平等观念的记载,他们主张用两种统治手段制定民族政策,这对以后历朝的民族关系影响特别大。
东北诸民族,见于史乘者,以肃慎为最早。
金毓黻先生说,谈先史时代之东北民族不可遗却之一事,那就是肃慎民族。
王国维先生在5今本竹书纪年疏证6中说:/肃慎氏来宾。
论利用考古学资料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相关问题
论利用考古学资料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相关问题摘要:20世纪80年代是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兴盛时期。
在当时和其后的研究中,出现了使用材料杂芜、牵强附会和过分强调考古学资料的两种倾向。
考古学文化与古代族属研究关系密切,但不能简单地在二者之间画等号。
在研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文化的层次性。
以生产工具为代表的古代物质文化史与其所处社会形态并无必然。
关键词:考古学;百越;民族史;研究百越作为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的一支重要民族群体,曾长久地活跃于祖国南方的大地上。
他们是当地最为古老的民族之一,与比之更早的当地新石器时代和早期青铜时代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发展渊源关系。
关于百越民族的情况,在先秦时期就见诸文献记载。
正史《史记》、《汉书》等也都有所叙述。
另外还有其他一些专著或章节也记述了越族的历史情况。
这些记载是后人了解和研究越人历史的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百越地处南部一隅,社会发展水平又长期落后于中原地区,因而古代文献记载既简略又带有歧视性,百越的历史始终扑朔迷离,众说纷纭。
新中国成立后,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领域的成果令人瞩目,对百越民族史的研究也甚为活跃,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一个高潮。
《百越民族史》、《百越民族文化》一、《百越源流史》·等是其中的代表性论著。
《百越民族史》是建国后研究百越民族史的第一部专著。
全书共分l3章,分别论述了百越的名称、分布、来源、文化特征、社会经济、社会性质、民族关系以及百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附有《百越大事年表》,已故著名民族学家翁独健先生为之作序。
《百越民族文化》是同一作者群体在《百越民族史》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写成的,两本书并无本质区别。
何光岳撰写的《越源流史》是于l989年底出版的,主要依据文献记载并结合其他方面的资料写成。
在20世纪80年代还多次召开关于百越民族史研究的全国性会议,并出版有《百越民族史论集》、《百越民族史论丛》、《百越史论集》、《百越史研究》、《百越民族研究》等论文集。
中国民族问题问题
第一个层面,全球性的民族问题。
主要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侵犯或损害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利益而产生的民族问题。
这是当代全球性民族问题的突出表现。
第二个层面,地区性的民族问题。
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泛民族主义。
这是指曾经生活在同一个帝国或国家的民族,要求复活、复兴历史上存在过的帝国或国家。
二是大民族主义。
它号召散布于各国的同一民族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或合并到以本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国家中。
三是宗教民族主义。
它主张超越民族、种族界限,以共同的宗教信仰为纽带,以信教群众为国民,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第三个层面,一国内部的民族问题。
主要表现在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土著民族与外来移民、大民族与小民族以及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它实质上是个平等问题。
民族问题,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因此,只有运用世界的宽广眼光,深刻把握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准确把握世界民族问题的时代特征,善于从国际大环境中观察和思考我国的民族问题,才能看得更深刻、更全面、更长远。
以史为鉴,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一是要很好地总结和研究我国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纵观历史,哪个朝代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它的经济文化就繁荣,它的社会政治就稳定,它的综合国力就强盛。
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这三个时期,都是因为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问题处理得比较好,所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力强盛。
二是总结共产主义运动中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教训。
前苏联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的教训就极为深刻。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民族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是重要的原因。
在斯大林执政后期,推行大俄罗斯主义,否认民族差别和特点,人为地实施民族同化,严重地伤害了少数民族的民族感情,民族关系日趋紧张,民族矛盾越积越多、越积越深。
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新思维”,在民族问题上从“极左”转到了“极右”,实际上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中国民族史》教学大纲
试从考古资料与传说资料分析中国远古时的族群或部落集团。
传说时代各部落集团间的关系。
第二章中华民族共同体-华夏民族的出现(夏商周时期)
计划课时:6学时
主要内容: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夏商周三族的融合、认同与华夏民族雏形的形成;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群体。
基本要求:(1)了解夏商周三族的起源与兴起的概况;了解夏商周时期各民族群体及其与夏商周的关系。(2)熟悉夏商周三代国家制度的因革与发展,夏商周三代开拓华夏民族的共同地域,华夏共同经济生活的形成。(3)掌握华夏民族的共同文化与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以及华夏民族的认同感的形成。深入探讨民族形成理论与华夏民族的形成。
基本要求:(1)了解各民族的起源、发展、兴盛、衰亡的历史;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了解各民族的分布、迁徙、文化变迁。(2)熟悉各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的发展变化;熟悉民族关系中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熟悉中央王朝的主要民族政策以及管理民族地区的制度举措和机构设置。(3)掌握各民族的冲突、迁徙、变革与交融;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理论;·中华民族的融合与重组的历史进程。
简述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理论要点。
学习中国民族史的意义。
第一章中华民族的起源(传说时代)
计划课时:4学时
主要内容:中华民族起源的本土特点和多元特点;中华民族起源的时代;神话传说资料反映的各部落集团及其早期活动,各部落集团之间的关系;考古学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各民族的起源等。
基本要求:(1)了解中华民族起源的特点。(2)熟悉神话传说资料反映的各部落集团及其早期活动,各部落集团之间的关系。(3)掌握氏族、部落发展为民族的理论。
《中国民族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民族史》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
民族关系史
绪论一、什么是中国民族关系史1、民族定义:较为复杂,大陆学界一般认为斯大林的“四共同(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共同文化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即为民族。
形成: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斯大林认为民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
封建制度消灭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人们形成为民族的过程”。
一是摩尔根和恩格斯提出的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部落的合并和融合而形成的。
我们较为认同后者。
这样民族问题是解决了,但是却又出现了一个关于对原始社会末期民族形成以前的人们共同体如何称呼的问题。
氏族?部落?民族?这种称呼摩尔根和恩格斯都使用过,容易造成混乱。
因此,从民族发展的实际过程出发,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之上还存在着更大的具有一定程度的民族特征的人们共同体的实际出发,为了避免民族问题陷于矛盾状态,翁独健先生认为可以把民族区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
广义的民族是指具有或者某种程度的具有民族特征的共同体,不管其所处的社会阶段。
狭义的民族是在原始社会末期或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期形成的。
国家的产生则是其形成的标志。
从这个层面出发,我们认为夏国和夏朝的建立和存在,标志着我国狭义民族的形成。
夏族即因夏国和夏朝而得名。
至汉朝开始改称汉族。
是一脉相传的。
2、中国历史演化:夏代产生之初有“大国”“中土”之意。
夏商时指夏、商的王畿,是众国之中的意思。
也有大国的含义。
周代除具有众国之中和中土之意,还有与夏族或华夏族等同的意思。
秦汉以降至明代,逐渐成为夏族或者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的专有名词,并且出现了“中夏”“中华”的名称。
清朝以来,包括我国整个领域和在这一领域内的所有民族。
(参看胡阿祥、卢海鸣合著《中国古今名号寻源释意》,1995年,辽宁古籍出版社;胡阿祥《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版)3、中华民族凡居住和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族,包括现有的和历史上存在过的,都属于中华民族。
4、中国民族关系史性质:在历史学学科体系内属专门史范畴。
南方民族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高层 次发 展 。
【 键 词 】民 族 史 ;观 察 ;研 究 ;克 服 ; 办法 关 【 作 者 】范 宏 贵 ,广 西 民 族 大 学 资 深 教 授 。 南 宁 ,5 0 0 306
【 中图分类号 】C 5 【 9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4 4 (0 0 3 1 9— 0 5 X 2 1 )0 —02 0 5
都 有 或 多或 少的 主 观 性 和 片 面性 ,往 往 从 自己的 地 位 、立 场 、 角 度 、 高度 出发 ,得 出的 结 论 会 与 事 实不 符 。在 南 方 民 族 史 的 研 究 中也 有 这 种 情 况 出现 ,希 望 引起 读 者 的 关 注 。推 进 我 国 南 方 民 族 史 的 研 究 向 更
共 同讨论 。
要用历 史 的和 辨证 的观 点 和方 法观察 过 去 和现在 的社 会 、人 和事 ,这 是 老生 常谈 了 。但是 做起
来 就 不那 么容 易 。人 总 会从。 自己的地 位 、立 场 、角度 、高 度 出发 去观 察事 物 ,这 就存在 着 主观 性和 片面性 。高 明 的政 治家 、学 者应 该要 避 免不 符合 实际 的 主观性 和 片面 性 。
谈谈对中国民族史这一学科的认识及学习体会
谈谈对中国民族史这一学科的认识及学习体会中国民族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以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中华民族及其他各民族的历史起源、演变和发展。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史,我深刻认识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与多元。
以下是我对中国民族史这一学科的认识和学习体会。
首先,学习中国民族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民族的多元性。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
通过研究中国民族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在历史上的迁徙、融合和交流,进而提高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在今天的社会中,不同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变得日益重要,而学习中国民族史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其次,学习中国民族史可以拓宽我们的历史视野。
中国民族史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强调了在整体历史中各个民族的地位和作用。
我们通过学习民族史,可以了解到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不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整个国家发展的影响。
这样的学习可以丰富我们的历史知识,增加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认识和解读能力,进而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思辨能力。
第三,学习中国民族史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
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应该自豪地认同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通过学习中国民族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我们民族的辉煌成就和独特魅力,进而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通过学习其他各民族的历史,我们可以培养多元文化的意识,增加对其他民族的尊重和包容。
最后,学习中国民族史要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学习民族史不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还需要实践与实地考察相结合。
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文献研究、实地民族风情考察等方式,加深我们对中国民族史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历史研究也需要注重方法的运用,合理选择史料和研究手段,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中国民族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我们提高对民族多元性的认识、拓宽历史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和认同感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习中国民族史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方法论,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
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_彭武麟
民族研究 2004年第2期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几点思考彭武麟本文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与问题包括民族危机驱动下的民族聚合、中央政府政治衰败下的各地自立倾向、现代化潮流之下的经济一体化、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之下的政治认同等四个方面,这是当前学术界在探讨和研究中华民族在近代从自在走向自觉这一历史过程时需要解决的学理问题。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 民族关系史 史学理论作者彭武麟,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近年来,作为中国民族史和民族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特别是随着诸如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在近代的自觉认同等问题研究的逐步展开,理清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思路便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试图就其中的聚合、自立、经济一体化、政治认同等问题做一简单的概述,以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
一、民族危机驱动下的民族聚合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研究,首先要解决的是民族聚合问题。
与西欧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不一样的是,中华民族的自觉不是发轫于追求统一市场的经济原因,而是发轫于捍卫民族存亡的政治原因,因此在不断升级的外部危机驱动下的民族聚合,是认识中华民族从自在走向自觉的关键所在。
近代以前,中国是亚洲地区一个古老的、由清王朝统治的封建帝国。
虽然中央王朝由满族贵族执掌,但从国家与民族的关系来看,仍然是继承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传统,即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在中央王朝的统治下共生共存,其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诸领域关系密切,是中华民族自在发展的历史结局。
进入近代以后,由鸦片战争开启的西方列强及后起的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正常轨道,同时也使中国传统民族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在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过程中,中华民族开始了自我认识的历程而走向自觉的民族统一。
这种危机驱动下的民族聚合,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具体梳理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首先,是在外来侵略造成的民族危机驱动下的传统民族观、地理观的转型与民族聚合。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和要求:一、弄清史学概论的基本释义。
二、史学概论研究的对象、内容和任务。
三、学习史学概论的重要意义。
四、历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
讲授提纲:一、史学概论的定义1、史学在当代社会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1)史学存在的机遇中国有悠久的重视历史传统。
党中央国务院强调要学习历史。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史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代社会仍然要学习历史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史学遇到的挑战现存的体制还不完全适应史学发展的要求。
史学被社会的误解。
史学研究中存在的“三难”。
史学本身要求跟上社会科技发展。
2、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在中西方中的区别(1)理论是的定义理论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有理论有知识有系统的看法。
理论的出现是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们认识水平提高的标志。
(2)史学发展会产生史学理论与历史理论西方对两个概念不加区别。
中国对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有细微的区别。
3、史学概论的释义(1)是研究历史科学自身的科学(2)主要介绍基本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二、史学概论的基本内容1、基本理论(1)唯物史观(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正确评价历史人物(4)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理论(5)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理论(6)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性与多样性理论(7)民族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8)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研究历史的指南。
2、基本知识(1)综合性知识哲学知识。
政治、经济学知识。
社会学知识。
考古学知识。
文学知识。
自然科学知识。
天文知识。
地理学知识。
计算机知识。
等等。
(2)专业知识史学情报知识。
史料知识。
考据知识等等。
3、基本方法(1)历史比较研究方法(2)历史心理分析方法(3)历史计量研究方法(4)历史系统研究方法(5)历史假说与证明方法(6)史料的搜集与整理方法(7)史学论文的写作方法三、史学概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史学本身四、史学概论的任务五、学习史学概论的意义与方法六、史学概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七、历史、历史学与历史科学之间的关系八、史学研究与现实的关系九、历史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养1、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所谈的才、学、识2、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所谈的史德3、用现代的话概括起来就是:(1)树立无产阶级史德(2)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3)广博的知识和研究方法(4)较强的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能力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思考题:1、史学概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对象、任务是什么?2、历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是什么?3、怎样理解史学工作者需要的基本素养。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后小结与思考题
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后小结第一章绪论:小结: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研究民族发展规律、民族问题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以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抽象归纳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定量分析方法等。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1)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2)是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3)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思考题:1.请说明民族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答: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民族理论的研究内容包括:(1)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2)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3)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纲领和民族政策;(4)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请概述民族理论研究的方法。
答: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1)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2)整体系统研究方法;(3)抽象归纳研究方法;(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5)调查研究方法;(6)定量分析方法等。
3.请概括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
答: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1)是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2)是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3)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二章民族小结: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言语、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
民族具有:族体属性、社会属性和生物属性,民族是民族族体、民族社会体、民族生物体的统一体,与氏族、部落、种族、国家等人们共同体有明显区别。
近三十年来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研究述评
别传记的研究亦有不少,有学者对校《史记·匈奴 ④余太山:《〈后汉书·西域传〉与〈魏略·西戎传〉的关系》,
列传》和《汉书·匈奴传》及其注文,正谬误、释名 《西域研究》1996 年第 3 期。
论等具有学术价值和可持续发展力的新问题也不 补遗等几部分,正史的藏事史料是其中的重要部
断涌现,又将本命题的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分。米海平《〈二十六史〉中的青海史料介评》④一
文着眼于“民族史料”、“政权史料”、“人物传记史
一、二十四史民族史史料的整理与解读
料”、“土司史料”和“河源志史料”五个方面,对正
二十四史民族史撰述自身特点和价值的挖掘。前 面的史料,按时间顺序加以汇编。目前,从《史记》
者将相关撰述内容视为历史研究依据的材料,后 到《北史》部分已出,是北方民族文化生活史研究
者则将它视为史学研究的直接对象。两条路径并 的重要资料。张羽新主编的《唐宋元明清藏事史
行发展、各有成就,而近年来史学史式的考察越来 料汇编》③则关注历史时期的藏族史事,内容包括
(一)民族史史料的搜集整理
二十四史保存了丰富的民族史史料,集中于 “四裔传”,大量散见于纪、传、志、表中。建国后学
史中青海地区的古代民族和历史人物的记载进 行了辑录。
界对民族史史料进行了大规模搜集整理,正史民 族史内容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翦伯赞等编著的 《历代各族传记会编》①和潘光旦编著的《中国民 族史料汇编》(由天津古籍出版社于2005年和 2007年出版完全)是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史料汇编 成果,前者将二十四史中的民族史传记和外国传 记、前人对传记的注解校订和补充收录其中,后者
民族学通论笔记
第二章人类的种族人类的种族又称人种,严格说来,所指的是现生人类这个统一物种即晚期智人当中的各个亚种。
种族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现代民族学家将其理解为经常在内部进行婚配和繁育的种群。
种族这个概念所要表示的主要是存在于外表体质特征上的人类变异,是人类进化和发展中必然出现并长期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研究的传统课题之一。
研究这个课题有两方面重要意义,从科学意义上讲,它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人类起源以来的进化过程,特别是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生物学特征与文化特征和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从社会意义上讲,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全人类各个种族一律平等的科学基础,破除种族偏见,维护人类尊严。
局限性:从科学上讲,没有任何生理上的障碍能把人类不同种族之间的成员隔离开来,拿任何种族中的任何成员身上的任何特质作标准,都能发现种族的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
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教授列文丁发现只有 6.7%的变异能在地理种族的水平上得到解释,即在种族的水平上偏离标准类型的比率高达94%左右。
认为传统的种族概念只能解释人类遗传变异内容的15%,剩下的85%的内容都要靠村落与村落、家庭与家庭,甚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区别来加以说明。
对策:人类遗传学家主张限制种族的使用范围,代之以繁育种群或人类变异的概念。
体质人类学家尝试采用新的方法,即渐变群,又译倾群,是指人体特质中的某种基因频率在空间上的渐次分布。
种族和民族从科学意义上讲,二者是互不相干、泾渭分明的,种族所涉及的是人类种群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主要是自然科学;而民族所涉及的则是人类的社会文化群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主要是社会科学。
种族和民族是两套分类系统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人类这个统一体所作的划分,前者主要考虑生物因素而不考虑文化因素,后者主要考虑文化因素而不考虑生物因素。
因此,从理论意义上讲,一个种族或种族类型中包含了若干个民族,或者一个民族中包含了几个种族或种族类型的现象都是正常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
历史学的民族史和民族文化
历史学的民族史和民族文化历史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过去的学科,其中民族史作为一个重要分支,探讨了不同民族及其文化的发展历程。
民族文化是指某一民族所拥有的符号体系、价值观、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元素的总和。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遗存等因素的不同,不同民族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会产生差异。
在研究民族史和民族文化方面,历史学家需要采取专业的理论和方法,以期对民族文化进行更全面、深入和客观的分析。
一、民族史的研究民族史是研究特定民族在历史时期的起源、发展、演变及其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学科。
在研究民族史时,历史学家需要遵循历史学的基本方法论,即将事件、人物、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全面地分析和阐述每个方面的变化和影响。
另一方面,民族史的研究还应与其他领域的学科相互协调,以便全面地理解并分析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
在研究民族史时,历史学家需要面对一些困难,并付出相应的努力。
例如,当地人口和文化的广泛变化、文化传承的中断或断层,以及历史事件和现状的文化多样性,都会给研究者带来挑战。
因此,研究者需要具备一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如多学科的视角和理解力、多样的语言能力、对文化接受者的尊重和理解等,以便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研究民族史和民族文化。
二、民族文化的研究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体系和文化遗产,包括其语言、历史、美术、音乐、文学、民间传统和文化习俗等方面。
民族文化研究是对民族文化进行全面、深入和独特分析的学科,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并为其发展和保护提出建议。
在民族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历史学家需要遵循专业的理论和方法论,例如人文主义理论、文化相对论、建构主义理论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分析出民族文化的本质和特异性,从而更好地呈现出它在历史上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在研究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研究者还应当关注它对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民族文化常常充当着塑造一个国家的身份标识和意识形态的角色。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专题讲座初中中国古代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的教学研究叶小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第一部分对学科知识的深层次理解一、核心内容的界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在初中中国古代历史的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了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演进,使学生了解我国作为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有其历史发展进程的脉络和特点,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提升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情感;二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使学生从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视野上,了解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正确认识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自强不息的根本保证,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这两方面的内容是交织在一起的,构成了初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核心内容。
二、在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无论是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上看,还是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上讲,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都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是中国古代史的主体内容。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秦汉以来更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是一个客观存在,也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
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秦朝以后的两千年间,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
其间虽曾经历了数次分裂又再统一的曲折过程,但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历史大趋势总体上是向前推进的,而国家的分裂、各民族政权之间的对立,以及曾存在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等,毕竟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密切交往,团结奋斗,共同开发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中国的历史是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也是由中原地区与边疆地区共同组成的。
中国历史的发展证明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文化的交往把中国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创造和发展了中华文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民族竞争问题从原始社会后期民族开始形成之日起,民族是在竞争中发展、兴盛和消失的。
这种竞争,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各个方面,尤其在军事方面,用战争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来剥削、掠夺异民族,来统治和压迫异民族,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幕幕常见剧。
但是军事实力又是以经济、政治实力为基础作后盾的。
这种竞争是十分激烈的。
竞争的胜利者,走向了发展和强盛、文明;竞争的失败者,走向了没落直至消失。
像汉族就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他虽经历过某些时期相对较弱的状态,但他总的变化过程却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兴旺、壮大;即使他在被兄弟民族统治的条件下,都能对统治民族发挥强大的同化作用。
像蒙古族、壮族。
口族等一些民族也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蒙古族能够在元朝亡后继续保存自己的民族特性并逐步地恢复和发展自己。
壮族能够在汉族文化强大的影响下保存和发展自己,成为今天中国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第一大民族。
另一方面,像匈奴这类民族,历史上十分强大,但最后消失在历史之中。
像吴、楚、巴、蜀等一些民族,历史上也曾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化,但最后主要被华夏(汉)族所同化。
这类历史现象很多,也很复杂。
尽管每一个消失的民族都有各自不同的具体原因,但归根到底,是他们自己在竞争中落伍了,从而随历史的流逝而消失。
民族竞争胜败的基本因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达程度,先进者胜,落后者败。
但这并非绝对因素。
一些生产力相当落后的游牧民族,曾经战胜并统治生产力比较先进的以农业为主的民族,就是明证。
从总的来看,应该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方面汇聚而成的综合力的强弱,是竞争成败的关键所在;但这种综合力永远受着生产力的助长或制约。
因此,研究中国民族史,必须把民族的发展、斗争、兴衰直至一些民族的消失,置于竞争的大环境中去考察、去分析、去认识。
(七)中华各民族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中国民族史研究中还有中华各民族的个性与共性问题,这个问题,对我们认识历史上汉族同兄弟民族的关系、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与互助,吸收与融合,矛盾与斗争,共同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意义。
它是贯穿于整个中国民族发展史中的一条轴线。
“中华民族”这个专称始见于清末,今天它的含义,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包括历史上的和现在的各民族在内。
在中华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地区最广、文化又比较发达,所以居于主体民族的地位。
各兄弟民族对于创造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和文明的中国,都曾作出过自己重要的贡献。
研究各民族的个性与共性的产生、发展和彼此关系,就要以汉族同各民族的个性与共性作为两个大单元来进行比较,同时,也要参照各民族之间的个性与共性问题才成。
1、汉族的个性和特点(1)活动的地域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为主要区域。
华夏族/汉族原来主要活动于黄河流域,后来长江流域的楚国,统一于秦,楚及其原先合并的一些民族都随着楚人与华夏的融合而融合,演变成为华夏族。
长江下游的吴国、楚国、巴、蜀等国,后来都统一于秦后,很多融合为华夏族。
因此,华夏族的主要活动区域由黄河流域而发展到长江流域。
汉朝以后,汉族就以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为主要活动区域,并延伸到全国各地,一直到现在。
(2)以经营农业为主,构成了汉族经济的主要特征。
这种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特点,直接影响和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文化的内涵。
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黄帝,原以游牧为主,后来进入黄河流域,就演变为以农业为主了(另一先祖炎帝为农神)。
夏族、商族、周族的农业不断进步。
秦汉以后,汉族的农业就相当发达了。
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现在。
汉族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中,手工业、畜牧业只占有很小的份额。
手工业依附于农业而存在,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而生产的手工业品。
或系农业的副产品,或系农业劳动力兼营的产品。
统治中原地区几千年的“男耕女织”,概括了农业社会的特点,农民们自己种田、种棉、养蚕,妇女在家纺纱、织布、缝纫,供给全家人吃穿。
由此,就没有或很少有多余的粮食和布匹拿到市场上去出卖,也没有多余的其它手工业品供给市场,所以,商品经济极不发达。
整个农业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近代中国,虽然资本主义经济逐渐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就整个汉族社会而言,农业仍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未改变。
(3)汉族的文化,在汉以前是多元文化状态,汉以后直至民国时期,儒家思想和文化占居统治地位。
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文化.在百家争鸣的状态中,各种学说、主张、思想,五采缤纷,竞争不已,尤以儒家、墨家、法家的影响为大。
这期间,华夏文化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有一种思想学说,就是“大一统”学说,受到各家的赞许并予以吸收,尽管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的许多诸候列国,分裂割据各霸一方,互相征战,但都以大一统相号召,以大一统指导自己的行动,无论是军事争战还是政治征服,都是力图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建立以一统江山为目标。
秦朝把这个学说用实践取得成功,终于统一了天下。
秦朝以后,这个学说成为儒家学说的一个重要理论。
到了汉代,由董仲舒提出而形成的“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主张得到贯彻执行;从此,儒家学说在汉族约2000多年的文化史中占居着统治地位。
在儒家学说和思想的统治下,2000多年的各朝各代的统治阶层,均以此进行统治虽然有法律,但解释法律与执行法律都以儒家学说为本,法律处于从属地位,井常常被人为地加以取舍、歪曲为其所用。
所以,人治成为汉族政治制度史上的一大特点。
(4)汉族有共同的民族心理特征。
汉族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有别于异民族的族体,奉黄帝为祖先,以“炎黄子孙”自诩。
他们把自己与戍、狄、蛮、夷的界限划分得十分清楚,如同班固所说:“《春秋》内诸夏而外夷狄,夷狄之人……被发左袄……饮食不同,言语不通,群居北垂寒露之野,逐草随畜,射猎为生”。
汉朝侯应曾向汉元帝刘爽议论:“中国有礼仪之教,刑罚之诛”。
用来说明汉族与戎、狄、蛮、夷的区别。
民族心理特征,在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上反映得十分突出。
汉族古代衣服宽袍大袖,以米面杂粮为主食,住房以大屋顶、飞檐格窗的四合院为主。
都以春节为最重要节日,包含着送旧迎新,祈愿未来美好的祝祷之情。
很多地区还过端午节和中秋节。
汉族普遍信仰多神教,从汉代以后,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发展,成为汉族的两大宗教。
尽管佛、道两教在1000多年的历史中矛盾很深,斗争很激烈,但都存在下来了,为不少人所信奉。
到了近代,基督教传入后,也有许多人信仰。
直至民国时期,老百姓中仍然普遍信鬼神,敬祖先,相信阴阳有界,善恶有报;把信奉如来、观世音佛教诸神与老子等道教诸神与城隍、土地等民间诸神以及“敬天法祖”都纳入自己的信仰之中。
2、少数民族的个性和特点(1)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比较稳定的居住区域。
就全国而言,少数民族大部居住在汉族的四周和祖国的周边地区。
即传说的远古时代中的所谓“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东、南、西、北四周之中,即华夏/汉族的“中国”。
而每一个少数民族又部各有自己的比较媳定的聚居区。
经过长期的变化,到民国时期,少数民族居住区域形成了这样一些特点:——大多数居住在边疆:从内蒙古、新疆到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和东北的部分地区,大都是少数民族为主的聚居地区。
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等地的大片牧业区,均系少数民族的聚居区。
——有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内地,但在小范围内仍有着自己的聚居区。
居庄内地的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外,又大多居住在山区。
(2)很多少数民族的经济结构以经营畜牧业为主。
如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和吐蕃的一部分,契丹、女真的一部分,蒙古都以经营畜牧业为主,而主要经营方式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
生产方式很原始,生产力水平很低。
所产牲畜的肉、皮、毛均以自食自用为主,稍有富余的用来以货易货、交换农业区的粮食和铁器等,所以商品经济下发达,处于自给自足的原始状态。
其余居住在农业区的少数民族,大都经营山地农业。
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普遍刀耕火种。
农业产品一般不能自给,所以,饥饿与寒冷常常伴随着他们的生活。
生活相对比较好的,也只是那些少数民族统治阶级的上层。
这些地区,手工业如织布、制造农具、生活用品等,都附属于农业而没有独立出来。
(3)少数民族的文化呈多元状态。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数以百计的少数民族,他们都有自己的语言,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少数民族使用汉语,其中一小部分少数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
由于大多数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所以他们的历史、文学等,主要为一种口头相传的方式借以传播和流传下来。
这些口头的历史故事和文学,内容丰富,包含从“盘古开天辟地”到近现代的历史人物和事件,从军国大事到儿女情史,从部落间的战争到普通人的婚丧、户田诉讼,等等,都借助于民间诗人、歌手和宗族老言一代一代地传授下来,口碑不绝。
少数民族的艺术丰彩多姿,能歌善舞是许多少数民族的特长。
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化受宗教的影响很深,许多方面,如舞蹈、歌曲、口头传说、雕塑、绘画等等,都烙印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
这是与汉族大有差异的。
经过长期历史的发展,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族等和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等10多个民族,他们的历史、哲学、医学、文学、天文、地理、数学等许多方面,很多都记载于宗教的经文中,表现于寺庙的建筑、雕塑、壁画中和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中。
而其表现形式,在各民族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4)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心理特征。
从古代到近代的少数民族,莫不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自认为有别于汉族和其它民族。
如古楚人白称“蛮夷”,汉代的南越王尉佗自称“蛮夷大长”,每一个民族的自称,含有一定的意义,许多自称都有别于外民族对他们的称谓。
有的民族,虽然与汉族或其它民族互通婚姻,但往往要让外族人婚嫁后遵从他们的宗教和风俗习惯。
有的民族则不许本族人与外族人通婚,借以保持本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光辉历史的文献资料或口头传说,对本民族的历史充满了自豪感。
有的民族甚至显露出某些优越感。
很多民族对于代表本民族利益,曾同汉族或其它民族作过斗争,进行过起义或反叛的人物,赋予英雄的桂冠。
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英雄人物永远受到本民族的尊敬和爱戴;许多由人而神化成为“神”,而被后人崇敬并加以祭祀。
每一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都强烈地反映了他们的民族心理。
他们的服装、饮食,房屋,既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的产物,又是其文化心理状态的物化反映,表现了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信仰的某些观念和情趣。
3、各民族共性的产生和发展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交流活动,自然地增加了各个民族的共性。
共性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自然的产生过程。
(1)封建制是各民族在发展中产生的一大共性。
华夏(汉)族大约在春秋战国之交确立了封建制的社会制度。
在从春秋战国及其以后的长时期中,很多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制度都由原始制、奴隶制转化成为封建制。
尽管到了民国时期,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社会处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但绝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已进入了封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