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九年级专题复习学案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导学案
第二节海陆的分布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2、区分大陆、岛屿、大洲三个概念,记住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所在半球3、记忆并能在图上识别七大洲的界限学习重点:1、七大洲的名称、面积大小、所在半球2、七大洲的界限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七大洲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1、读饼状图回答: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____,而陆地面积仅占____。
2、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_____色的,因此地球被称为“____“4、读图回答: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对比两个半球得出世界陆地主要集中在__ __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_______。
学习任务二:区分大陆、岛屿、大洲三个概念,记住七大洲的名称、所在半球、面积大小。
1、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无数小块,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叫_____,面积较小的陆地叫______。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_____ _。
全世界共有________大洲,它们分别是____ _、_______、_______、_ 、、、。
2、阅读回答问题:(1)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洲、_______洲、_ 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__洲。
(2)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洲、_____________洲。
(3)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_大陆、____________大陆。
(4)太平洋沿岸的大洲有________洲、_____洲、 ________洲、___________洲、_______洲,北冰洋沿岸有________洲、__________洲、 _________洲。
3、读图按面积大小写出七大洲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所在的大洲是_____。
《世界的海陆分布导学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2. 掌握地球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3. 理解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2.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3. 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三、导学重点:1.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2. 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四、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问题1.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分布情况是怎样的?2. 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第二步:进修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1. 地球表面约70%是海洋,30%是陆地;2. 大洋主要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极洲洲际洋和北冰洋;3. 陆地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非洲大陆、北美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南极洲。
第三步:探讨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1. 海洋的分布特点:海水辽阔,深度不一,生物种类繁多;2. 陆地的分布特点:地形各异,气候差别大,植被丰富。
第四步:探讨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1.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影响着举世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2. 陆地生态系统:陆地上的植被和动物对地球气候和生态平衡有重要影响。
五、导学延伸:1. 请同砚们思考一下,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2. 你认为地球上的海陆分布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六、导学总结:通过本次导学,我们了解了地球的海陆分布情况,掌握了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理解了海陆分布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地球的环境珍爱和生态平衡,为构建美好的地球故里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地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掌握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比例。
2. 使学生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能绘制世界地图。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2. 利用统计图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地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三、教学难点:1. 地球海陆分布的比例。
2.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及命名。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解法、讨论法、实践活动。
五、教学准备:地球仪、地图、统计图表、教学PPT、实践活动材料。
教案内容请继续补充。
六、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海陆分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Step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地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填写统计图表。
Step 3:课堂讲解讲解地球海陆分布的比例,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及命名,引导学生通过地图进行分析。
Step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地球海陆分布的特点,总结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
Step 5: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绘制世界地图,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Step 6: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七、课后作业:1. 绘制一张世界地图,标注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能熟练掌握地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和大洲大洋的分布。
2.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能独立完成世界地图的绘制,正确标注大洲和大洋。
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十、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环境问题,提高学生保护海洋和陆地的意识。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理解地球是蓝色的星球。
2. 让学生掌握大洲、大洋的分布,能够绘制世界海陆分布图。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大洲、大洋的分布。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是蓝色的星球,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地球海陆分布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海陆分布案例为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海陆分布的特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球海陆分布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海陆分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地球被称为蓝色的星球。
2. 讲授新课:讲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情况,大洲、大洋的分布,引导学生掌握世界海陆分布图的绘制方法。
3. 案例分析:以具体的海陆分布案例为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海陆分布的特点。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地球海陆分布的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5.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世界海陆分布图,并标注出大洲、大洋的名称。
2. 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小短文,不少于300字。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绘制的世界海陆分布图和保护环境短文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反思教学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参与。
3. 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寻找改进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八、教学拓展1. 邀请地理专家或环境保护工作者进行专题讲座,增加学生对海陆分布和环境保护的了解。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地球上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知道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比例。
2. 使学生掌握海陆分布的分类,包括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等。
3. 培养学生观察地图的能力,能够通过地图观察和分析海陆分布的特点。
4. 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比例。
2. 海陆分布的分类: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等。
3. 地图观察和分析海陆分布的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海陆分布的分类。
2. 教学难点:通过地图观察和分析海陆分布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海陆分布的问题。
2. 利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地图上的海陆分布特点。
3. 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岛屿、半岛等为例,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介绍海洋和陆地的比例。
3. 知识讲解:讲解海陆分布的分类,包括大陆、岛屿、半岛、海峡等。
4. 地图分析:让学生观察地图,分析海陆分布的特点。
5. 案例分析:以具体的岛屿、半岛等为例,让学生了解其特点。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海陆分布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9.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海陆分布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10.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六、课堂互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海陆分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小组分享:各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3. 教师点评: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实践环节1. 制作海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关于海陆分布的海报。
2. 海报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海报,并进行简要介绍。
3. 评选最佳海报: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海报,并给予奖励。
海陆分布教案
海陆分布教案教案名称:海陆分布一、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2. 理解海洋和陆地的特点和作用。
3. 掌握海陆分布的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1. 海洋与陆地的分布情况。
2. 海洋的特点和作用。
3. 陆地的特点和作用。
4. 海陆分布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海陆分布的基本概念。
2. 图片展示:使用图片展示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海陆分布的情况。
3. 讨论合作: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海洋和陆地的理解和观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构造和组成,了解地球表面的主要构成部分有哪些。
2. 讲解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通过讲解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图,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3. 分析海洋的特点和作用:讲解海洋辽阔、深度大、储存水量丰富等特点,以及海洋对气候、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 分析陆地的特点和作用:讲解陆地的广阔、地形多样等特点,以及陆地对人类居住、生产等方面的作用。
5. 讨论影响海陆分布的因素:引导学生思考海陆分布的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并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五、课堂练习:1. 找出地球上的最大的海洋是哪个。
2. 地球表面的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
3. 分析一下海洋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六、教学总结:1. 整合讲解: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海陆分布的基本概念和影响因素。
2. 提问回答: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3. 展望下节课:引导学生思考下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如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等。
七、板书设计:海陆分布- 海洋的特点和作用- 辽阔、深度大、水量丰富- 对气候、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陆地的特点和作用- 广阔、地形多样- 对人类居住、生产等方面的作用- 影响海陆分布的因素- 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等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和讨论,学生对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和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掌握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比例,了解世界主要的大洲和大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地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世界主要的大洲和大洋。
2. 教学难点: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比例,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准备:1. 地球仪或地球平面图。
2. 世界地图。
3. 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地球仪,提问学生对地球海陆分布的了解。
2. 新课导入:讲解地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比例,世界主要的大洲和大洋。
3.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和世界地图,讨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海陆分布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义。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世界地图,标注出主要的大洲和大洋。
2. 写一篇短文,描述地球海陆分布的特点和意义。
3. 调查身边的同学对地球海陆分布的了解,整理成一份报告。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海陆分布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PPT和地球仪,增强学生对地球海陆分布的空间想象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仪,提问学生对地球海陆分布的初步认识。
2. 第二步:讲解地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的比例。
3. 第三步:介绍世界主要的大洲和大洋,让学生结合地图进行观察和理解。
4. 第四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大洲和大洋的分布特点和相互关系。
5. 第五步:课堂小结,强调地球海陆分布的重要性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意义。
《海陆分布》 教学设计
《海陆分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说出全球海陆分布的特点,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学生能够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界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地图、地球仪等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从而树立保护地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球海陆分布比例。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
2、教学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界线。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地球的图片,提问学生:“大家观察这张图片,能看到地球表面主要由什么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海陆分布。
”2、讲授新课海陆比例展示“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让学生观察并计算海陆面积所占的比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地球表面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海陆分布特点展示“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和“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总结海陆分布的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无论在哪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七大洲展示七大洲的轮廓图,依次介绍七大洲的名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
让学生观察七大洲的轮廓,尝试描述其特点。
展示七大洲在地球上的位置图,让学生记住七大洲的位置。
小组活动:让学生在空白地图上填出七大洲的名称。
四大洋展示四大洋的图片,介绍四大洋的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让学生观察四大洋的位置和范围。
提问:“哪个大洋面积最大?哪个大洋面积最小?”引导学生回答。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界线结合地图,详细讲解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界线。
例如,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等。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 导学案
《海洋和陆地的分布》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比例。
2、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和轮廓特征。
3、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2)海陆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难点(1)构建空间概念,准确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
(2)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候形成的作用机制。
三、知识梳理(一)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概况1、地球表面海洋面积约占____%,陆地面积约占____%,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____半球。
(二)七大洲1、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七大洲的轮廓和位置(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
(2)非洲:位于东半球,地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3)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4)南美洲:位于西半球,地跨南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
(5)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所环绕。
(6)欧洲:位于东半球,北临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7)大洋洲: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广大海域中。
(三)四大洋1、四大洋的名称:按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四大洋的位置(1)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
(2)大西洋:位于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形状略呈“S”形。
(3)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
(4)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所环抱。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
初中地理《海陆分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2)掌握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3)能够绘制世界海陆分布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观察,分析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2)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海陆分布的形成原因;(3)运用绘图工具,制作世界海陆分布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特点;(2)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3)世界海陆分布图的绘制方法。
2. 教学难点:(1)海陆分布的形成原因;(2)世界海陆分布图的绘制技巧。
三、教学准备1. 地图:世界地图、大洲大洋分布图;2. 教具:地球仪、绘图工具;3. 资料:海陆分布的相关文章、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海陆分布的形成原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根据世界地图,自主探究大洲、大洋的分布情况;3. 课堂讲解(1)讲解海陆分布的形成原因,如地壳运动、气候等因素;(2)讲解世界海陆分布图的绘制方法,如比例尺、坐标轴等。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合作,绘制世界海陆分布图;(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点评,强调保护环境、热爱地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家庭所在地的海陆分布图;2. 调查周边环境,思考人类活动对海陆分布的影响;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后根据自身在课堂上的表现,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对海陆分布知识的理解、绘制世界海陆分布图的能力等。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彼此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对海陆分布知识的理解、绘制世界海陆分布图的能力等。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世界海陆分布图的绘制质量等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海陆分布知识的理解、绘制世界海陆分布图的能力、合作意识等。
九年级地理下册:专题复习学案 海陆分布(4)湘教版
九年级专题复习学案四世界海陆分布一、知识要点梳理考点一:海陆分布1、海洋、陆地比例___________,可概括为_________。
2、课本P22南北半球、P23东西半球上大洲和大洋。
七大洲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是_____洋;呈“S”型的是_____洋;面积最小、水温最低____洋。
4、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几个?同时被赤道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______洲。
5、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_____洋。
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抱的大洲是____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 洲,大洋是___洋。
6、P24图,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7、P26大洲几何轮廓图考点二:世界地形和海底地形1、区别平原与高原、山地与丘陵、盆地的特征2、世界主要的山脉带:一是环_________洋沿岸山脉带,主要的山脉有北美洲的_______山和南美洲的________山;另一列是横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带,主要的山脉有非洲西北部的__________山,欧洲南部的__________山和亚洲南部的__________山。
3、海底地形种类和大陆架的定义:P29图考点三: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证据P33活动2、主要学说:⑴大陆漂移假说(_______提出);⑵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是由___大板块拼合而成(哪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3、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如问地震带的分布可以答P36)4、会解释: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落基山、安第斯山脉成因;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成因;汶川地震成因等。
二、考点训练题组考点一:海陆分布1、(2009某某某某)地球按经度划分为东西半球,下图示意的是东半球,结合图某某息完成问题:⑴图中乙海峡是:A土耳其海峡 B英吉利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马六甲海峡⑵图中丙所代表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2、(2008某某枣庄)海峡及运河往往成为海上通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大纲:海陆分布
中考地理复习指导大纲:海陆分布中考地理复习指导大纲:海陆分布一、海陆面积对比与分布:(1) 海洋占71% ,陆地占29% ,即通常所说的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面积占1.49亿平方公里)。
(2)海陆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
二、基本概念:(1)岛屿与半岛的区别;大洲与大陆的区别(前者包含后者)。
(2)六大大陆:①亚欧大陆,②非洲大陆,③北美大陆,④南美大陆,⑤南极大陆,⑥澳大利亚大陆。
(注意名称:没大洋洲大陆,六大大陆和七大洲名称有相关的地方)。
(3)世界之最:①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美洲);②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③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④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⑤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三、七大洲与四大洋的位置:(1)七大洲与四大洋的面积排序:(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洲。
(太平、大西、印度、北冰)洋。
(2)七大洲分界线:(要能在图中指出名称)①亚欧之间: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②亚非之间:苏伊士运河③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白令海峡④南北美洲之间:巴拿马运河⑤欧非之间: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⑥南极洲和南美洲之间:德雷克海峡A纬度(五带)位置:①北极圈穿过的洲:欧、亚、北美洲②北回归线穿过的洲:非、亚、大洋、北美洲③赤道穿过的洲:非、亚、大洋、南美洲④南回归线穿过的洲:非、大洋、南美洲⑤南极圈穿过的洲:南极洲(注意:热带面积最大的洲:非洲;温带面积最大的洲:亚洲;寒带面积最大的洲:南极洲)B半球位置:(注意: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大洋、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洋:南极洲和北冰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跨寒、温、热三带的洲:亚、北美洲)六大大陆七大洲四大洋全在北半球北美、亚欧欧、北美北冰全在南半球南极、澳大利亚南极全在东半球非洲、澳大利亚非印度全在西半球北美、南美南美跨南北半球南美、非洲亚、非、大洋、南美太平、大西、印度跨东西半球亚欧、南极欧、北美、亚、大洋、南极太平、大西、北冰。
九年级复习海陆分布
6、中国、日本和英国哪个国家是多地震的国家?为什么? 1、从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来推断,大西洋将 将 合作探究 。 ,太平洋
2、在冰天雪地的南极地层里发现了大量的煤 ,可煤是在温暖、潮 湿的环境下生成的,为什么? 3、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用那些? 4、用你所学知识说明喜马拉雅山脉还在不断上升的原因? 5、如果你遇到地震发生,你将采取那些方法进行防范。 1、实验教学,演示过程:碰撞运动与张裂运动 教师提问:两种运动方式对地球有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指导 课件展示七大板块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总结: ①“← →”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 ②图中的“← →” “→ ←”符号都出现在哪?
(填名称) 。
3、从图 3-1-3 七大洲和四大洋分布可以得出 1)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分别横穿哪几个大洲?(在图上 用色笔把该界线标注出来) 2) 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和南半球大洲分别是哪几个大洲? 3) 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 半球?
4) 跨经度最多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跨纬度最高的大洲 和大洋分别是什么? 4、结合课本(在图上用色笔把该界线标注出来) ,写出各大洲 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之间的界线是 河、 山、 、 海峡。 运河。 运河。 海峡为界。 山、
活动一、阅读课本 P42,完成以下内容: 1、地球表面 71%是 北极周围却是一片 极周围确是一片陆地。 2、 阅读课本明确一下几个概念: a 大陆 b 半岛 c 岛屿 d 洋 e 海 f 海峡 g 大洲 通过看图,我们知道 的范围是最大的(填字母) 。 ,另外的 29%是 ,海洋主要分布在 。 半球,可是 半球,可南 世界海陆的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
1、七大板块的分布、名称。 2、板块运动的基本观点和两种运动形式是什么?并解决以下问题
(九年级地理教案)海陆分布的教案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地球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目标: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重点:海陆分布情况,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识记和相对位置的空间关系难点:学生空间感的建立关键点:灵活运用地图掌握各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及海陆分布是关键教学媒体:地球仪、地图册、卡片、教学挂图
海陆分布的教案
九年级地理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能力
创设情境:
我们叫地球叫的很习惯,顺理成章,但是有人却偏偏认为,叫“水球”才合理。为什么呢
教学重点:
海陆分布教案
海陆分布教案海陆分布教案一、引言海陆分布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地球表面上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而陆地则占据了29%。
本教案将通过介绍海陆分布的原因、特点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地理现象。
二、海陆分布的原因1. 地球构造地球的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而岩石的密度较大,容易沉入地球内部形成地幔。
因此,地壳相对较轻的地区形成了陆地,而地壳较重的地区则形成了海洋。
2. 地球水循环地球上的水循环是一个循环不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蓄水和流动等环节。
这一过程导致了水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不均,形成了海洋和陆地的差异。
三、海陆分布的特点1. 海洋的特点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域,具有以下特点:- 深度较大:海洋的平均深度约为3,800米,最深处达到了11,000米。
- 盐度较高: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平均盐度约为3.5%。
- 温度变化较小:海洋的温度变化相对较小,因为水有较高的比热容,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
2. 陆地的特点陆地是地球上的固体地壳,具有以下特点:- 高度变化较大:陆地上存在山脉、高原和平原等不同地形,海拔高度差异较大。
- 温度变化较大:由于陆地没有水体的保温作用,温度变化较大,早晚温差较大。
- 生物多样性丰富:陆地上有更多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沙漠等,生物多样性较海洋更为丰富。
四、海陆分布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1. 海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支持了大量的生物种类。
- 海洋中有各种不同的栖息地,包括珊瑚礁、海草床和深海等,为各种生物提供了生存和繁殖的场所。
- 海洋中的食物链非常复杂,不同的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关系。
2. 陆地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陆地上的生态系统多样性较海洋更为丰富,包括森林、湿地、沙漠等不同类型的生境。
- 陆地上的生物种类较海洋更多样化,包括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各类生物。
- 陆地上的食物链也非常复杂,各种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九年级专题复习学案海陆分布第一篇:地理:九年级专题复习学案海陆分布七年级专题复习学案三世界海陆分布一、知识要点梳理考点一:海陆分布1、海洋、陆地比例___________,可概括为_________。
2、课本南北半球、东西半球上大洲和大洋。
七大洲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__________3、四大洋中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是_____洋;呈“S”型的是_____洋;面积最小、水温最低____洋。
4、赤道穿过的大洲有哪几个?同时被赤道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是______洲。
5、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的大洋是_____洋。
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抱的大洲是____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 洲,大洋是___ 洋。
6、P34图,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考点二: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证据P39活动2、主要学说:⑴大陆漂移假说(_______提出);⑵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是由___大板块拼合而成(哪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多火山和地震,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3、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
4、会解释: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环太平洋地震带的成因;汶川地震成因等。
二、考点训练题组考点一:海陆分布1、(2009江苏镇江)结合图中信息完成问题:⑴图中乙海峡是:A土耳其海峡 B英吉利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 马六甲海峡⑵图中丙所代表的大洲是: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2、(2008山东枣庄)海峡及运河往往成为海上通咽喉,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下列海峡或运河与其海域的组合,错误的是:A波斯湾-----霍尔木兹海-----阿拉伯海B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C红海-------苏伊士运河------阿拉伯海D黑海------土耳其海峡-----地中海3、(2008山东济南)某区域的主要特征是独占一块大陆,动物古老,有著名的大分水岭和大自流盆地,该区域是:4、(2008山东青岛)下列有关大洲和地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纵列带,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山地②南美洲西部是高大的山系,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③澳大利亚大陆西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广阔的高原④南亚地区北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南部为高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2008湖北宜昌)下列围绕北冰洋的大洲正确的一组是:A 亚洲、欧洲、北美洲B北美洲、亚洲、非洲C大洋洲、亚洲、北美洲D大洋洲、非洲、北美洲6、(2008湖南湘潭)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列关于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海峡是白令海峡,是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B乙海峡是英吉利海峡,介于英国和法国之间C丙海峡是土耳其海峡,沟通了地中海和黑海D丁海峡是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7、(2009四川成都)读“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⑴图中:大洋①是________,②是________,国家③是________。
⑵将代表下列大洲的字母填写在图中恰当位置。
A亚洲B非洲C南美洲⑶分布在南极圈以南的大洲是_______洲。
⑷写出图中P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⑸在图中用字母填注:a:白令海峡、b马六甲海峡、c苏伊士运河、d巴拿马运河8、(2008福建)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各题:⑴A是_____洋,围绕其周围的大洲分别是①_______洲,②_______洲,③_______洲。
⑵图中D处是______运河,它沟通B______洋与C_______洋。
⑶图中跨经度最大的洲是______(填序号)。
该大洲的代表性动物是:A北极熊 B鸵鸟 C企鹅 D熊猫 9.画一画请参照下图,在图中适当位置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画出南、北美洲和南极洲的轮廓。
考点二:海陆变迁11、(2009湖南邵阳)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该地震的形成与:A非洲板块跟印度洋板块张裂有关B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关C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有关D亚欧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有关12、(2008海南)下列事实可作为海陆变迁的证据的是:①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②杭州湾两岸架起了跨海大桥③台湾海峡海底发现古森林遗迹④岛礁有时被淹没有露出来⑤珠江口沿岸出现赤潮A①⑤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3、下列叙述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B极地地区发现煤田C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D海湾浪拍击海岸14、(2008山西太原)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⑴图中东西半球的交点Y的经度为:A20°E B20°W C90°E D160°E⑵图中甲乙丙丁四个板块中,示意亚欧板块的是:A甲B乙C丙D丁⑶2007年3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6.3级地震。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个地点中表示此次地震震中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15、(2008年海南中考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主要由大板块构成,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是世界主要的火山带和带。
(2)2008年四川省汶川县(右图C处)发生的8.0级大地震,主要原因是图中① 板块和② 板块发生运动(挤压、拉伸)造成的。
(3)当地震发生时,你认为可取的应急措施是。
①躲到课桌下面②靠墙角蹲下③乘电梯逃生④一楼的跑到空旷场地⑤跳楼逃生⑥躲到洗手间里 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①③④九年级地理专题复习学案四世界海陆分布考点训练题参考答案考点一:1、⑴D ⑵B2、C3、D4、A5、A6、C7、⑴①印度洋②大西洋③澳大利亚⑵略⑶南极⑷23.5°N,180°⑸略8、⑴ 北冰洋①北美②欧③亚⑵巴拿马太平洋大西洋⑶④ C 考点二:10、⑴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山系第斯山科迪勒拉山系⑶E阿特拉斯山脉⑷F刚果盆地 G巴西高原考点三:11、C12、D13、D14、⑴B ⑵C ⑶D15、⑴六活跃地震⑵①亚欧②印度洋挤压⑶C⑵C落基山 D安亚马孙平原 H第二篇:八年级地理《海陆分布》课件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陆地和海洋的大小及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和浩瀚的海洋。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地理《海陆分布》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了解地球是人类成长的摇篮,也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2、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基本情况以及海洋与陆地面积的比例关系。
3、要求学生撑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4、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入:同学们,上一学年我们学习过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星球里,它的真正的面目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形容一下各抒己见)生:各抒己见。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多,发现地球是太阳系里最美丽的一个星球。
活动:指导学生完成“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
(地球上具有液态水)承转:正是因为这样,地球具备了生命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之一,所以我们首先认识地球的表面。
【板书】一、三分陆地七分海洋1、海陆面积(略)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月球了解地球”的活动,已经知道了海洋的面积比陆地的要大得多,那么,它们的大小和比例是怎样的呢?生:阅读、看图C、D、E。
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因此人们通常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师:那么,陆地和海洋是不是分别集中分布在一个地方?生:不。
是分散的。
师:它们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生:阅读、看图E。
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海洋相互连成一体。
按南北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按东西半球分,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板书】2、海陆分布(略)承转:既然海洋把陆地分割成若干块,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记忆它们呢?生:我们可以给它们都起了名字。
师:对。
【板书】二、七大洲1、概念:(略)师: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几个概念:大洲、大陆、半岛、岛屿。
生:阅读、讨论、对比,找出自己的记忆方法。
师:我们了解了大洲的概念,那么把它们分成了多少个大洲?又起了什么名称?生: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板书】2、大洲的名称及分界线。
(略)生:读图F、G、H、I进行分析比较。
【板书】3、大洲的大小(略)师:通过对图I的比较,七大洲中的大小排列是怎样的呢?生:?(各抒己见)师: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顺口溜来记忆: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海陆分布和七大洲的分布,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在地球表面分布着宽广的陆地,但是从海陆比例来看我们得知海洋的面积比陆大得多,在今天的21世纪里将海洋的世界。
作业布置:收集有关海洋和陆地的资料。
第三篇:海陆分布说课稿《海陆分布》说课稿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来自草坝中学的杨永慧,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星球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海陆分布》第一课时。
欢迎各位老师对我的说课稿提出宝贵意见。
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程标准分析(说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此要求将是本节课的教学依据和教法指导。
二、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海陆分布》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世界的海洋与陆地的概况。
是学生在学习了前两章内容的基础上,初步认识海陆的分布。
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是地理认知的基础,初中地理讲“分布”从本节开始,地理表面的海陆分布是最宏观的分布,然后逐渐向区域分布展开。
因此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开篇,本节内容既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又为整个区域地理奠定基础,是区域地理教学的起点。
所以这一节的内容显得十分重要。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三者统一的要求,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有利于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世界的海陆分布,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动手能力和读图、识图、填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读图、辩论、游戏等活动,拓展掌握知识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及确定的依据根据以上教学目标以及地理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