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4、学习评价: (1)功能: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 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 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2)方式: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 体系。 (3)两个关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 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 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 心。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学科考试大纲(小学部分)
㈠数学专业基础知识 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1.小学数学课程与教材教法研究 考试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的相关内容、课程改革的基本理 念、小学数学教材教法等基础理论知识。 2.小学数学教法 考试内容: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小学数学教学 设计、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评析。

(五)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 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 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 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 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 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 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 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 心。
课程基本理念:
1、核心理念: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 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 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良好的数学教育: (1)对学生来说是适宜的、满足发展需求的教育; (2)是全面实现育人目标的教育; (3)是促进公平、注重质量的教育; (4)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发展: (1)是对人的主体性地位的回归与尊重; (2)需要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 (3)应注重学生自主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数学课程及教学论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论领域。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问题涉及教育理论、学校与教学实践,深刻影响到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要想更好地指导小学数学的教学,就必须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论。

一、小学数学课程的构建1、以培养学生发展潜能为核心,重视建构和发现知识的融合小学数学课程的构建,要以培养学生潜能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数学建构知识与发现知识的能力等,即以建构与发现知识的融合为重点。

2、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为主小学数学课程的设计,应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实践为主线,让学生掌握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多维、立体化发展,突出小学数学课程特色小学数学课程设计要多维、立体化发展,以通、深、应三个方面紧密结合,突出小学数学课程的特色,注重对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概念、技能与方法,以及发展学生深层次的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原则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让学生主动查找知识、发问与解决问题,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2、坚持实践教学,突出思考与应用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突出思考与应用,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学习共同分享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络。

3、重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发展,让学生在小组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建立小组学习机制,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互助及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习效果。

三、学数学教学的特点1、认知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认知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力求在实践中实现对概念、定理、公式等的掌握,在认知中实现对问题的解决。

2、重视参与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参与,给学生充分发挥空间,以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习、参与小组共同讨论,学会自我反思。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试题2套及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试题2套及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1一、概念解释1. 数的运算2. 课堂教学模式3. 三算结合4.发现教学模式二、简答题1. 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的特点2. 小学测量方面的要求。

3. 低年级“数与代数”教材内容的呈现4. 整数混合运算和运算律的呈现三、论述题1.中年级“实践与综合运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写特点2. 发现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和局限性。

3. 中年级“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确定4. 高年级“统计与概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2一、填空1.概念教学包括()、()、()、()。

2.规则教学的形式包括()、()。

3.“三算结合”教学改变了传统的()的()教法,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

“三算结合”教学的应用,引起课堂教学过程的一系列变化,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促使教学方法向()发展。

4.低年级“数与代数”的学段目标可以分解为()、()、()、()。

5.中年级儿童“数与代数”学习能力指标包括()、()、()、()、()。

6.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为此,人们公认他为现代发现教学的倡导者,在这之后,随着发现法教学在实践中的进一步应用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

7. 中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评估主要关注学生()的形成和对()学习的评价,应结合具体的情境,评价学生对图形基本性质的认识和空间观念的发展。

8.小学教材中()的概念是用相关联量相对应的数的比值(商)一定或积一定来定义的。

教材一般会通过一些常见的(),联系生活实际来引导学生发现和概括出正反比例的意义。

9. 高年级“空间与图形”教材内容的编排包括()、()、()、()。

10.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借助教师的(),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依靠自学获取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范式。

二、简答题1.小学低年级图形与变换的要求。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节:小学数学学科的基本认识1、恩格斯曾对数学的属性作过如下的描述:数学就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种科学。

2、数学的基本特征:(1)理论的抽象性;(2)逻辑的严谨性;(3)应用的广泛性。

3、数学的发展过程:(1)、数学萌芽时期(远古~公元前5世纪)(2)、常量数学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17世纪)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撰写成的《几何原本》和《九章算术》,标志着古典的初等数学体系的形成。

(3)、变量数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变量数学产生于17世纪,其标志有两个:一是解析几何的产生;二是微积分的建立。

17世纪上半叶,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将几何内容的课题与代数形式的方法相结合,在采用坐标法的同时,运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对象,从而产生了解析几何,这标志着变量数学时期的开始。

(4)、近代数学时期(19世纪)(5)、现代数学时期(20世纪)4、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1)生活性;(2)现实性;(3)体验性。

第二节: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1、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一)、“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是什么意思?答:教学大纲原名课程标准,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和批准的,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学科的教育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指明了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它们是教学质量评估、教材编写、教师进行教学以及考试命题的依据。

由此,我们可以从数学教学大纲或数学课程标准的变迁和发展来看我国小学数学课程的发展。

2、、我国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1)、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前1904年,清朝政府颁布了仿日本学制而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具体内容请看教材P11)第三节:《数学课程标准》概述1、《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参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2、《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①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②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③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④具有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陈雪梅课后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陈雪梅课后答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陈雪梅课后答案1、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见课件)2、试述《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答: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

其中总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总目标分4个方面一一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作具体阐述。

只是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互相交融的有机整体。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此4个方面的目标在三个学段中分别呈现,螺旋式上升发展。

3、评析《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答:对总体目标的认识:一、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对各课程目标领域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数学问题的,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必须的数学知识、技能,它还应包括在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的发展。

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和社会”,学会“做数学”和“数学的思考”,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建立自信心等。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Z14Z04)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Z14Z04)

一、单选题1.若把概念的同化作为接受学习,那么概念的形成就是( )A、范例学习B、接受学习C、尝试学习 D、发现学习 答案: D2.下列数学概念一般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的是-( )A、直角三角形 B、真分数与假分数 C、正方形 D、分数 答案: D3.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大于4的偶数都是两个奇素数之和)的发现过程主要采用了( )A、演绎推理 B、论证推理 C、归纳推理 D、类比推理 答案: C4.我国传统小学数学课程开发的特征是( )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学术中心;D、无中心。

答案: C5.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建构主义与认知主义是完全对立的两种学习理论;B、认知主义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C、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D、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答案: C6.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的心理学家是( )。

A、布鲁纳B、桑代克C、斯金纳D、奥苏伯尔 答案: A7.如果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学习矩形的有关规则,则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新规则与原认知结构相互作用的方式是( )A、同化 B、顺应 C、重组 D、平衡 答案: A8.在教学公约数与公倍数概念时,要注重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A、交集思想 B、并集思想 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 答案: A9.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部分应是( )A、教育学知识B、教育心理学知识C、教学论知识 D、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答案: D10.把数学思维划分为再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依据是( )A、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阶段B、数学思维活动的总体规律C、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向D、数学思维品质 答案: D11.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 )。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 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答案: B12.下列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不是从知识领域切入划分的是( )A、空间与图形;B、数学与代数;C、实践活动与综合运用;D、数学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37026〕承担单位〔〕制定〔〕制定日期〔2022.11.20 〕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数学教育专业的核心课,是必修课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师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师岗位的教育教学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方面的基本技能。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基础数学、教育学、心理学,后续课程有《小学数学教学论实践》《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二、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实践等环节各个环节的教学,学生能够“上通数学,下达课堂”。

在掌握数学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一些问题。

能够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爱岗敬业,关爱学生,遵循教育规律,形成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的正确的评价思想,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能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观念,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小学数学学科教师。

(1)知识目标了解建国以来我国数学课程的变革过程以及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理解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本质观、课程与教学观;掌握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理解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征,理解并掌握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学段目标,熟悉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的学生培养知识、能力分解,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组织及其方法;(2)能力目标获得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具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实施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反思教学行为的能力。

形成适应小学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需要的数学教师素质和能力;形成初步的小学数学教师职业意识,提高成为合格小学数学教师的信心。

本课程广泛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科学方法论、数学思想史、数学哲学等学科的有关思想、原理、方法,联系数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深入研究数学教育教学现象,它要求学习者还要有一定的初等数学知识和高等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论(上)

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论(上)

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论(上)该学科的特点:是师范院校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和解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规律的学科。

研究对象:解决“为什么教和学”(数学课程目标)、“教什么”(课程内容、教材体系和结构)、“怎么教”(教学过程、方法、手段)、“怎么学”的问题①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②数学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模式的科学③数学还可看作关于客观世界的数学化的过程数学的主要特征:抽象性、严谨性和广泛的应用性等数学的发展过程:①萌芽时期:这一时期的数学的发展十分缓慢,形成的知识也是片断的、零碎的和缺乏逻辑的,没有严密的体系②初等数学时期:建立了初等数学体系;开始运用比较科学的计数方法;运用比较严格的数学论证方法③变量数学时期:解析几何和微积分④近代数学时期⑤现代数学时期只有考虑到数学本身的内容、结构特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才是数学科学。

在教学过程中以数学内容为认知对象的就是学科数学。

数学科学和学科数学的:联系:学科数学的内容是依托科学数学建立和发展的。

区别:①学科数学是以培养人为目标,数学科学是以阐述数学的原理为目标的②数学科学要对数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阐述,一般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出发,全面完整地、系统地表述某一个数学领域的内容和方法。

而数学学科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从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出发,安排和呈现有关的内容和方法。

③数学科学对所有的定理、公式、法则等都要进行严格的论证和推导,以保证其逻辑性和严谨性。

而数学学科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往往不做严格的论证,只是通过列举的方式,用归纳的方法得出结论。

④数学科学可以完全按照数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和逻辑顺序安排,尽量使内容完整、系统和科学化。

而数学学科在不影响内容的科学性的前提下,应当考虑儿童的认知规律,一些内容的呈现顺序和编排方式可作适当的调整。

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一、发展公民数学素养是基本任务(一)、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1、懂得数学的价值2、 3、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4、学会数学交流5、学会数学的思想(二)、数学素养的基本特征:1、发展性2、过程性3、实践性二、培养数学思维是实现数学素养发展的基本点(一)、观察与比较(二)、分析与综合(三)、抽象与概括(四)、判断与推理三、提高将数学运用于现实情境的能力是发展数学素养的基本目标(一)、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来考查现实(二)、构建普通知识与情境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小学数学教学论是研究和解决小学阶段数学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论从总体上说是关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规律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小学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手段、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评价。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完整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以及答案一、选择题1、数学的属性表现在:数学就是一门既研究空间形式,又研究空间关系的科学。

既研究数量关系又研究数量形式的科学。

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呈现方式:1、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2、逻辑推理式的知识呈现 3、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3、按照我国比较传统的认识,将数学能力结构分为:(1)运算能力。

(2)空间想象能力。

(3)数学观察能力。

(4)数学记忆能力。

(5)数学思维能力。

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分解为:环境、情绪、社会、生理与心理五大类。

有简单地分解为:生理、心理与社会三大类。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呈现方式:1、情景呈现2、复习导入 3、直接呈现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环套式的组织形式 2)、回旋式的组织形式3)多项式的组织形式 4)、反推式的组织形式7、弗莱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教学情景包括:(1)场所;(2)故事;(3)设计;(4)主题;(5)剪辑。

8、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1、提示型的教学方法2、问题解决型的教学方法 3、自主型的教学方法9、教学设计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的:1、学生分析的内容2、学生分析的任务10、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等四大领域。

11、设计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设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

一般就是从设计教学目标开始。

12、学习评价的价值: (1)导向价值;(2)反馈价值;(3)诊断价值;(4)激励价值;(5)研究价值。

13、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1)、前期组织准备 (2)、任务提出 (3)、理解数学 (4)、学习评价。

14、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材与环境四个要素所构成,四要素的构成方式具有动态性与生成性的特点。

15、数学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1、生活化策略 2、操作性策略3、情境激疑策略4、知识迁移策略1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儿童的经验,儿童的语言发展,儿童的认知结构与认知方式,儿童的思维水平等等。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素养:懂数学价值对自己数学能力有信心有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学会数学交流学会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性质: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课程基本理念:一,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四,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五,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影响。

数感:只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符号意思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总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数学学科的任务,数学素养,和培养数学思维。

培养数学思维,一以数和形及其结构关系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和符号为载体,认识和发现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特点,概括性整体性相似性问题性。

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取向,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方案。

课程内容是指根据一定目标制定的某一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方法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研究包括两方面,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内容呈现的方式。

课程内容选择依据,数学课程目标,学生发展需要,社会进步需要,数学自身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案)教学总目标:使学生掌握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同时,使学生能对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有初步的了解,为以后从事研究和教学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第一章绪论(2课时)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过程。

明确学习小学数学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一、数学的性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就是以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这一领域内的事物作为它研究的对象,以求发现它内在的结构,得出客观的规律,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

(一)数学的发生和发展1.数学的产生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存在着两个起点。

首先,数学的产生是以实际问题为起点的。

即为了适应人类了解客观存在的内部性质并用于解决实践上的问题的需要。

例如,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需要对一些事物进行量的刻画和描述,于是,“数”就产生了;又如,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需要对一些对象进行集合意义的合并与分解,于是,四则运算就产生了。

其次,数学的产生是以理论问题为起点,即为了适应人类了解思想存在的内部性质,用以解决理论上的问题的需要。

当然,数学的最初起点还是现实世界,它更多地来自于人类的问题提出和问题解决,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最本质和最一般的反映。

2.数学的发展数学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时期:(1)萌芽时期(公元前600以前)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要对获取的生活资料作出量的估计,于是逐步产生了自然数、分数及四则运算;同时,人们在测田亩、定四时的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常见的几何概念,促使了几何学的初步发展。

当然这时期的知识往往是片断的、零碎的、缺乏逻辑的,尤其是缺乏对命题的证明,没有严密的体系。

(2)初等数学时期(公元前600年—17世纪中叶)公元前六七世纪,地中海一带文化发达的地区,在生产、商业的影响下,促进了数学的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5章《统计与概率》PPT教学课件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5章《统计与概率》PPT教学课件
三 年 级 下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 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运用自己 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 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3、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 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 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
三 年 级 下
例20: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
[说明]学校一般每年都要测量学生的身高,这为学习统 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因此这个问题可以贯穿第一学 段和第二学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求可以有所 不同。希望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都保留下来,养成 保存资料的习惯。在第一学段,主要让学生感悟可以从数 据中得到一些信息。
一 年 级 上
1、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 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 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 准的关系。
一 年 级 上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 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运用自己 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 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二 年 级 下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 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 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运用自己 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 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第五章 统计与概率
老师
内容结构
• 第一学段
初步的数据统计活动
• 第二学段
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01
统计教学
一、内容标准 二、教学建议
初步的数据统计活动:第一学段
1.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 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例18)
例2:将数50,98,38,10,51排序,用“>”或“<”表示。
用大得多、大一些、小一些、小得多等语言进一步描述它们之间关系。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种科学!数学的基本特征:理论的抽象性,逻辑的严谨性,应用的广泛性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生活性,现实性,体验性。

数学的发展过程: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思考与探索。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只关于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教师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应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育活动中。

总体目标: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一、引言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基础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的重要性。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1、基础性:小学数学课程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如数、形、量等基本概念,以及简单的运算和测量技能。

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工具。

2、系统性:小学数学课程的内容安排具有系统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趣味性:小学数学课程注重趣味性,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1、直观教学: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直观教具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通过实物展示数的概念,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数的含义。

2、启发式教学:教师应通过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3、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发展。

例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四、小学数学课程的评价小学数学课程的评价应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包括书面测试、实际操作、项目合作等。

同时,评价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应深入研究和探讨小学数学课程的特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我们还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小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引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小学语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学科。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它旨在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其人文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革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进行探讨。

二、课程设置小学语文课程设置应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求。

在课程设置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差异化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例如,低年级可开设识字、拼音、简单阅读等课程,高年级可开设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课程。

还应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如经典诵读、儿童文学等,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

三、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应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编排。

教学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其人文素养。

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内容的更新、质量和贴合度。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例如,低年级可选择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文,如《小蚂蚁搬家》、《春天在哪里》等,高年级可选择一些具有思想深度和文学价值的课文,如《落花生》、《背影》等。

四、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演示、练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还要善于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字理识字、情境识字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评价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书面测试、口头表达、观察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评价不仅要学生的成绩,还要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评价标准,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写作评价中,可以采用分层评价的方法,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以增强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结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承载着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使命。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和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数学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数学教学论作为数学教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师范生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

然而,当前数学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在对接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数学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现状当前,师范生在数学教学论课程的学习中,主要依赖于课堂讲授和模拟教学等形式。

这些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但与实际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

同时,由于师范生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数学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对接的必要性1、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改革需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师范生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变化,以便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

因此,数学教学论课程需要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对接,帮助师范生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2、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数学教学论课程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通过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对接,师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实际教学的情况,掌握实际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3、促进师范生的职业发展师范生的职业发展与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

通过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对接,师范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数学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对接的措施1、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为了实现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对接,数学教学论课程应该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例如,可以引入新课程改革中数学课程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培养,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等。

同时,可以采取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微格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实现数学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对接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指导。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中小学进行见习和实习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际教学的环境和要求,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质。

3、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与合作实现数学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对接,需要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与合作。

例如,可以邀请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师参与师范生的教学和实习活动,加强双方的了解和合作;也可以组织师范生参加基础教育的教研活动,了解实际教学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等。

四、结论实现数学教学论课程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对接,是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与合作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师范生的职业发展和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这不仅体现了教育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作为一门关键的基础学科,小学数学无疑承载着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责任。

而“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这一课程,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途径。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发这门课程的资源,以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

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核心素养。

在教育领域,核心素养通常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对于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这些核心素养包括创新思维、批判性思考、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

这些核心素养不仅体现了教育的深度,也反映了教育的宽度。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专门研究小学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学科。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数学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小学数学教育的需要。

而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对这门课程进行全面的资源开发。

一、教材资源的开发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优秀的教材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考。

因此,在开发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资源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教材资源的开发。

这包括:1、深入研究数学课程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全面的修订和完善,使其更加符合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需求。

2、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使其更具启发性和引导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增加实践环节的内容,让学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网络资源的开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信息平台。

对于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来说,网络资源的开发同样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1、建立一个专门的学习网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

2、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建立学习群组,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问题探讨和经验分享,以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在线测评系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不足之处,以便调整学习策略。

三、教师资源的开发教师是教学的核心,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对教师资源的开发同样重要。

这包括:1、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学教学能力和教育理论知识水平。

2、鼓励教师参与教育研讨会和教育科研活动,以便及时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3、建立一个教师互助平台,鼓励教师们分享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资源开发,我们可以使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更好地指向核心素养的培养。

而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有核心素养的新一代小学生。

一、选择题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哪一个更重要?A.计算能力B.空间观念C.两者同等重要D.难以确定2、以下哪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A.直观演示法B.讲解演示法C.讲解法D.探究式教学法3、下列哪个选项最能代表小学数学教师的核心素质?A.热爱学生、关心学生B.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技能娴熟C.有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D.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填空题1、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