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的经方医案50例(不看看是太遗憾)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刘渡舟经方医案

(完整版)刘渡舟经方医案

刘渡舟经方医案l、桂枝汤证(1)时发热自汗出案刘渡舟医案:李x×,女,53岁.患阵发性发热汗出已经一年多,每天发作2—3次,饮食及大、小便基本正常。

曾经按阴虚性发热治疗,服药二十多剂无效。

脉缓而软:舌质淡苔白.《伤寒论》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

此卫气不和也。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 12枝炙甘草6克二剂.服药后啜热稀粥,得微汗出而愈。

【解说】桂枝汤的主要治疗作用是调和营卫。

既可以用来治疗外感风寒所引起的营卫不和,也可以用来治疗内伤杂病中的营卫不和。

本案治疗的要点在于“病人脏无他病”,而又年过50岁,由于天癸已竭而阴气偏弱,使得阴阳二气不相谐和,所以出现阵发性的发热汗出,桂枝汤调和营卫,实际上也就是调和阴阳。

因为营卫代表了阴阳的二个方面,营行脉内即为阴,卫行脉外即为阳.所以,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达到调和阴阳之目的,是本方取得疗效的关键。

(2)风疹案刘渡舟医案:某男,60岁。

患风疹皮肤瘙痒,钻心难忍已数月。

伴见汗出、恶风等证,脉浮缓,舌苔白润。

此为风邪稽留肌腠,营卫失和所致。

当用解肌驱风,调和营卫之法治疗: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三剂服药后喝热稀粥,得微汗出,痒止疹消,皮屑脱落而愈。

【解说】风瘙以皮肤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因为其发病部位在于皮肤腠理之间,一般属于阳证,所以《灵枢--终始篇》说:“痒者,阳也";、本证虽然多见于血热受风,但也有不少是由于外感风邪,邪气稽留于肌表而营卫失和所引起.识别是否由于外感风邪所引起的一种标志在于伴随恶风或遇风则发,属于这类证型的,用桂枝汤治疗最为有效。

(3)汗出偏沮案刘渡舟医案:孙×x,男,39岁。

患左半身经常自汗出,而右半身反无汗,界限非常分明.无其它咀显不适,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

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使其相将而不相离则愈。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大枣l2枚炙甘草6克三剂。

经方运用病案精选

经方运用病案精选

经方运用医案精选(供中西医临床专业参用)编写唐瑛江花审校肖力强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经典教研室编2020年5月桂枝汤刘渡舟医案:李某某,女,53岁。

患阵发性发烧汗出一年余,天天发作二到三次。

前医按阴虚发烧医治,服药二十余剂无效。

问其饮食、二便尚可,视其舌淡苔白,切其脉缓软无力。

辩为营卫不和,卫不护营之证。

当调和营卫阴阳,用发汗以止汗的方式,为疏桂枝汤: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2剂。

服药后,啜热稀粥,覆取微汗而康复。

刘渡舟医案:刘某,男,18岁。

早婚,素体气怯,婚后半年见腰酸腿软,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而短,淅淅恶寒,双下肢有麻冷感,夏伏天裹棉衣仍感肢冷,动那么汗出,纳差腹胀,口中甜腻,夜寐多梦,思色欲动,体质日衰,进人参、鹿茸培补无效。

刻诊:形瘦气怯,面萎神衰,语声低微,切两脉沉细而弱,验舌质红嫩,苔少。

脉证合参,谓斯疾因房劳过度,耗气伤精,脏腑功能失调,阴阳亏损所致。

理应补肾以培本,但参前医用人参、鹿茸不效,且以桂枝汤调理阴阳着手。

处方:桂枝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生姜6克,大枣10枚。

5剂。

药后诸症大减,但病属虚损,自难速效,继服上方加怀山药15克,炒白术12克,鸡内金10克,以培补后天,并加服桂附八味丸以补肾气,半月后告曰:药后精力充沛,饮食倍增,诸病皆除。

麻黄汤刘渡舟医案: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寒,颤栗,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

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1剂。

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通身汗出而解。

葛根汤卢自昌医案:莫某,男,34岁,1986年8月21日入院。

患坐骨神经痛已三年余,多次住院医治,顽固不愈,刻见表情痛楚,执杖和行走时疼痛加重,伴有麻木重困感。

经典医案大全详解

经典医案大全详解

经典医案大全详解引言经典医案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古代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这些经典医案不仅反映了古代医生对各种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还为后世的医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详细解析几个经典医案,展示其中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医案一:曹氏《金匮要略》中的《阳明中风》病情描述患者男性,年龄50岁,突然出现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症状。

诊断分析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为中风(脑卒中)。

根据曹氏在《金匮要略》中所述,《阳明中风》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阳明经(手足阳明经)相关症状。

治疗方案根据曹氏在《金匮要略》中所述,《阳明中风》应采用温通法进行治疗。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配伍药物:使用大黄、芒硝、生姜等药物,以温通阳明经络为主要目标。

2.内服药物: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分次服用。

3.外敷治疗:使用艾叶、辣椒等温性药物外敷患部,促进血液循环。

治疗效果经过连续7天的治疗,患者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状有所改善。

经复诊确认,患者康复良好。

医案二:《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发汗法》病情描述患者女性,年龄30岁,体温升高、出现寒战、头晕等症状。

诊断分析根据患者的表现,可以初步判断为伤寒(一种传染性传染性急性肠道传染病)。

根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述,《伤寒发汗法》是治疗伤寒的主要方法。

治疗方案根据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述,《伤寒发汗法》应采用温开发汗为主要治疗方法。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1.药物选择:使用麻黄、桂枝、杏仁等药物,以温开发汗为主要目标。

2.内服药物:将药物研磨成细末,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分次服用。

3.外敷治疗:使用温水湿敷患者的额头和背部,促进体内湿气排出。

治疗效果经过连续3天的治疗,患者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并且寒战、头晕等不适感也有所减轻。

经复诊确认,患者已基本康复。

医案三:《医宗金鉴》中的《胃脘冷满》病情描述患者男性,年龄40岁,出现胃脘冷满、食欲不振等症状。

倪海厦医师讲经方病案 整理

倪海厦医师讲经方病案 整理

一、血癌的治疗血癌案例1、04-10-2009 初诊,血癌,男,白人,75 岁。

处方:炙甘草10 钱、生姜二片、大枣十枚、桂枝5 钱、麻子仁3 钱、熟地2 钱、党参3 钱、阿胶3钱、当归 2 钱、白术 3 钱、茯苓 3 钱、炮附子 4 钱、龙骨3钱、牡蛎8钱。

一周后来诊,原WB39 已经降到28 了。

(正耀注:炙甘草10 钱、桂枝 5 钱、生姜二片、大枣十枚、党参 3 钱、阿胶 3 钱、熟地 2 钱、麻子仁3钱---------------------------------------------------------------- 炙甘草汤加减益气滋阴温阳复脉;当归 2 钱、白术 3 钱、茯苓 3 钱--------------------------- 活血通便健脾利水;龙骨 3 钱、牡蛎8 钱、炮附子4钱------------------------- 潜阳安神软坚散结。

)倪师解说:炙甘草汤由九味药组成,用于治疗心律不齐心脏跳跳停停。

甘草有蓄水性,所以就不能用到有腹水的癌症病人身上。

炮附子既是阳药,又是热药。

白芍甘草附子汤去寒去湿,可以很简单地解决瘀血的问题,基本上就用不到丹参、丹皮、红花、桃仁等活血化瘀的药,这些活血化瘀的药很容易导致流产。

当归是活血润肠,让大便通畅。

用龙骨是因为病人有盗汗的现象,龙骨、牡蛎有潜阳安神软坚散结的作用。

月经是奶水的残渣,心脏功能好的话就会把这些残渣逼到子宫阴道而排出。

男人精子的残渣逆流进入第六椎就是导致男人血癌的真正原因,进一步讲也是心脏被西药伤害而导致逆流的。

所以说血癌是根本上就不存在的病,都是西药制造出来的。

血癌案例 2 、03-05-2009 初诊,Parks Thomas ,白人,73 岁。

五年前得到左乳癌,经西医开刀治疗后现在出现移转成淋巴癌与血癌,同时右乳又出现硬块。

处方:生附子2 钱、干姜2 钱、炙甘草5 钱、桂枝3 钱、白芍3 钱、大黄2 钱、黄芩3 钱、黄柏 3 钱、黄连 2 钱、防己 5 钱、瓦楞子 5 钱、牡蛎8 钱、紫根 3 钱、茯苓 5 钱、阿胶3钱。

《学习黄煌经方医案50例》二十三、前列腺炎

《学习黄煌经方医案50例》二十三、前列腺炎

《学习黄煌经方医案50例》二十三、前列腺炎赵某,男,40岁,河间市二街人。

2008年11月12日初诊。

小腹坠胀,尿有余沥,伴失眠,自汗,焦虑一年余。

某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炎。

曾服清热解毒之中药无效。

舌白苔润,脉沉。

处方:熟地20山药15山茱萸10茯苓20泽泻20丹皮10肉桂10附子6七副水煎服。

二诊,服前药症状无改善。

前方再进七副。

三诊,依然无效。

详观病人体型偏瘦,面色黯黄。

主诉纷繁,焦躁不安。

柴胡体质无疑,改方:
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茯苓20大黄3肉桂10龙骨30牡蛎30栀子10厚朴10枳壳10生姜3片,大枣5个七副水煎服四诊,失眠盗汗大轻,腹部坠痛亦减。

前方再进十五副。

五诊,一切恢复如初。

按:前列腺炎一病有湿热者,有阳虚者,有淤血者,临床症状表现不一。

常用经方有肾气丸,桂枝茯苓丸,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方。

但因本病迁延难愈,影响日常生活,也时有郁证存在。

经方方证多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该病人余起初治疗即陷入了常法的套方治疗,而忽视了郁证的存在,乃余诊察粗疏之过。

黄老师多用此方治疗那些柴胡体质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病。

又因该病人出现心烦,腹满,卧起不安之栀子厚朴汤证故合用之。

唐可清名老中医医案50篇

唐可清名老中医医案50篇

医案1王某某,女,58岁。

病史:因胸前区闷痛反复发作5年余,加重1周,经检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髙血压病2级。

曾服参苓白术散治疗,服药后腹泻,服右归丸则感胃脘不适。

医案:纳差,气短,胸闷,耳鸣,喉中痰多,疲乏无力,二便调,舌淡红苔浊,脉沉弱。

中医诊断:胸痹 脾胃虚弱,痰湿阻滞西医诊断: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方药:加味温胆汤加减处方:竹茹、法半夏、胆星各10g,枳壳、橘红各6g,云苓、白术、丹参各15g,党参30g,苡仁20g,甘草5g。

服上方7剂后,胸闷胸痛已不明显,纳食增加,精神好转,痰少。

继续以上方调治月余,明显好转。

【按语】胸痹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病机为本虚标实,心阴阳不足,痰瘀阻滞。

张仲景认为胸痹是由于胸阳不振,下焦阴寒邪气上乘阳位所致,即'阳微阴弦',故多以辛温通阳之剂治之。

而近代研究冠心病多从'瘀'字着手,强调活血化瘀。

唐老师认为胸痹确为本虚标实,本虚有心阳(气)虚、心阴(血)虚,标实主要为痰瘀。

本患者以痰浊为多,唐老师在仲景辛温通阳的基础上,加甘温健脾法,既益气,又温通化浊,以温胆汤加味为主方治疗,加党参或白术,健脾和胃,以绝痰源,甘温与辛温并用。

医案2刘某,男,68岁,初诊时间。

病史:胸闷痛,反复发作,已四年余,发作时多服用冠心苏合丸,疼痛得以缓解。

心电图检查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医案:胸闷且痛,心悸盗汗,虚烦不得寐,口干咽燥,头晕耳鸣,腰酸膝软,舌光剥干裂,舌红,脉细数。

中医诊断:胸痹 心肾阴虚,心神失养西医诊断:冠心病 心绞痛治法:滋阴益肾,养心安神方药:左归饮合生脉散加减处方:大生地15g、北沙参10g、山萸肉10g、枸杞子12g、麦冬30g、山药12g、茯苓1 2g、炙甘草4.5g、赤芍10g、白芍10g、五味子3g、酸枣仁10g、丹皮10g、丹参10g、蒲黄10g。

效果:服药7剂后胸痛心悸未作,夜能入寐,舌体较前湿润,惟劳累和情绪不佳时仍有胸闷。

真武汤方证医案(收集整理)

真武汤方证医案(收集整理)

真武汤方证医案(收集整理)[名医验案]1、许叔微医案乡人京姓之子年近三十,初得病身微汗,脉弱恶风。

医者误以麻黄汤汗之,汗遂不止。

发热心痛,多惊悸,夜间不得眠卧,谵语不识人,筋惕肉矚,振振动摇。

医者以镇心惊风药治之。

予视之曰,强汗之过也。

仲景云,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青龙汤。

服之则筋惕肉睥者,为逆也。

唯真武汤可救之。

仲景云,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

其人仍发热,心下悸,身瞩动,振振欲摒地者,真武汤主之。

予三投而大病除。

次以清心丸、竹叶汤解余毒,数日差。

2、滑伯仁医案滑伯仁治一人,七月内病发。

或令其服小柴胡汤,必二十六剂乃安,如其言服之,未尽二剂,即发散太过,多汗亡阳,恶寒甚,肉睥筋惕,乃请滑诊视,脉细欲无,即以真武汤进七八服,稍有结盟,更服附子七枚乃愈。

3、刘渡舟医案案1、李某,男,32岁。

患头痛病,每在夜间发作,疼痛剧烈,必以拳击头始能缓解。

血压正常,心肺正常。

西医检查未明确诊断,头痛不耐烦时,只好服止痛药片。

问如何得病?答:夏天开车苦热,休息时先痛饮冰冻汽水或啤酒,每日无间,至秋即觉头痛。

问头痛外尚有何症?答:两目视物有时黑花缭乱。

望面色黧黑,舌淡质嫩,苔水滑,脉沉弦而缓。

此证乃阳虚水泛上蔽清阳所致,以其色脉之诊可以确定。

为疏:附子12克,生姜12克,桂枝12克,茯苓24克,白术9克,炙甘草6克,白芍9克。

其服6剂获安,又服苓桂术甘汤4剂巩固疗效而愈。

案2:孙某,女,60岁。

左上腹部隐隐冷痛如掌大,每于子夜时分疼痛发作,丑时腹泻,完谷不化,有黏液如涕,或如烂柿,腹中雷鸣,出冷汗,纳食减少。

经服胃舒平、酵母片以及温胃理气等中药无效。

病程已有三个多月,询知病证起于天寒食冷,因体阳虚弱,以致脾肾俱寒。

先用附子粳米汤,服二剂后胃痛、肠鸣减轻。

再诊时告知后背恶寒而疼痛,改用真武汤温阳化水,以治寒邪,处方:附子15克,生姜15克,白芍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

二剂后腹背疼痛止,恶寒轻,腹泻未作。

因左胁有时作疼,是寒邪犯于厥阴,于上方加入吴茱萸15克,又服一剂而证消。

最常用的50个经方方证

最常用的50个经方方证

最常用的50个经方方证28、柴胡桂枝干姜汤 (干姜甘草+柴芩+瓜牡+桂)【方剂组成】柴胡24 克,桂枝 10 克,干姜 9 克,花粉 12 克,黄芩 l0 克,牡蛎 10 克,炙甘草 6 克【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亦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的变剂。

黄芩苦寒,伍干姜之辛温以理微结。

栝蒌根之润得牡蛎之收,更能止渴。

桂枝甘草治气冲并兼和外。

人参补中、大枣壅满均非微结所宜,故去之。

故此治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证,气上冲有微结或外不和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伤寒论》第147 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注解:伤寒五六日,虽已发汗,病不解则常转入少阳柴胡汤证。

医不详查,而复下之,因使邪热内陷,虽胸胁满未去,但已微结。

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

津液虚少、热更伤津致燥,故渴而不呕。

气冲于上,故但头汗出。

往来寒热、心烦,为柴胡证还未解,宜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按:此微结是对大陷胸汤证说的。

即是说此结轻微,与大陷胸汤证结如石硬者显异。

《金匮要略疟病》附方(三):柴胡桂姜汤方:治疟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服一剂如神效。

注解:当疟发作时,若寒多微有热,或但寒不热者,宜本方治之。

按:病欲自表解则恶寒,疟发作时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亦病有欲自表解之机。

本方含有桂枝、甘草,有致汗解外的作用。

试看方后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的注语可征。

不过只凭寒多热少而用本方,则与牝疟诸方的应用难以区别,其中可能有错简,用时仍宜参照上条所论为妥。

同学张秋水于江西时治疗疟疾,惯用本方随证加减治之,无不应手取效。

虽谓服一剂如神之说似属夸张,但其有效性确可证信。

依据经验,久久不愈的无名低烧,和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的机会,宜注意。

【辨证要点】小柴胡汤证而见口干渴明显,但呕不明显,心下微结、气上冲或外不和者。

【验案】胡某,男性,14 岁,病历号177285,1965 年10 月18 日初诊。

名老中医特效秘方:精简处方50方

名老中医特效秘方:精简处方50方

名老中医特效秘方:精简处方50方华佗健康小秘籍昨天1、身上痒:河南名医:申金太用荆芥熬水洗患处,两次除根。

2、尿床:洛阳名医:路三军鸡肠子四服,洗净用新瓦焙干研沫开水冲服,日服两次,每次二钱,七天即愈。

3、冻疮:东北传方用麻雀脑子治冻疮,涂抹患处特效。

4、耳炎:武汉市耳科:东方红蛇皮一节,香油泡一天用油滴耳即愈。

5、常见眼疾:洛阳:周西明黑豆二两、白菊花七钱,煮沸熏眼效果良佳。

6、秃头:河南少林道人传方雄鸡头三个捣烂,蜂蜜调涂之神效。

7、病后不语:服龟尿即愈:用大蒜抹龟鼻子自尿。

(验方)8、肠炎:三门峡名医:李百中用筛罗秧煎水洗脚,两次痊愈。

9、老鼠疮:西宁市:李玉洲用癞蛤蟆皮一张,贴上毒水自己出来便好。

10、(遗漏)11、搭背疮:西藏名医:哈佰用秦艽三钱,天花粉二钱研面牛乳调抹即好。

12、白口疮:西安市:白玉河人口中二钱研面(尿盆渣)撒入口中每日3次,两日即愈。

13、睡觉多梦:开封中医院当归、生地、红花、牛膝各三钱,积壳、赤芍、甘草各二钱,桔梗、川芎各一钱半,桃仁四钱煎服。

二剂可安然睡眠而梦少。

14、鱼骨卡喉自化:(验方)轻者慢喝陈醋一两,鱼骨即软可吞下;如重者可倒掂鸭腿使其吐液汁,灌入病人口中鱼骨自化。

(别的骨用狗唾液)15、头发脱落特效法:云南名医:李笑白用桑叶熬水洗头,三日即愈。

16、失眠:广东名医:李长年用花生叶煎水晚上喝,三日除根。

17、瘫痪:河南名医槐枝、桃枝、柳枝、椿枝、茄枝,共切碎合煎水三桶。

用大盆浸洗如冷加热立洗。

后睡床盖被让出汗避风,洗数次即愈。

18、面下粉刺:(验方)蔓菁子研沫。

加入雪花膏每天晚上涂抹数日即愈。

19、面上黑星:(验方)芫荽(又名香菜)煎汤天天洗,数日去掉。

20、刁斜风:(口歪眼斜)(验方)(1)将蓖麻籽研烂左歪涂左,右歪涂右,复正即速去之。

(2)黄鳝鱼一条,把头割掉。

用血滴脸,右歪涂左,左歪涂右,复正后立即洗掉。

21、疝气:人中白二钱,红糖一两。

共研细末,黄酒送下,日服二次,早晚各一次。

经方案例集锦(一)

经方案例集锦(一)

经方案例集锦(一)1. 一肾病综合征,全身高度浮肿,阴囊肿如茶壶,中西药叠用无效,患者喘气难安。

后改用三拗汤合五苓散,药后15分钟即大汗淋漓、小便通畅。

开了3剂药,仅服1剂,浮肿大消,余药未再服而改方调治。

当时用三拗汤的思路依据是宣肺利尿、提壶揭盖,用五苓散则是温阳化气利水。

2.一女,患肝硬化10余年,因腹水加重住院,其小便不利,点滴难出腹胀脐突,喘促难安,命在旦夕,诸法叠用而乏效。

观其舌面光净无苔有裂纹,断为真阴涸竭,仿照张景岳补下启中法,重用生地黄、熟地黄各90克,并加芍药、山茱萸、五味子等,岂料药后小便渐出,逐日好转,未及半月出院。

3.一女患崩漏3年,历经中西医诊疗无效,当时天寒大雪,患者却不断地喝冷水,据此并结合其脉证选用白虎汤加阿胶,病情迅速好转直到治愈。

对于时方医来说,无法想象崩漏与白虎汤有何联系。

4.一患者,面如红枣半月观其有低热、口渴等症,查血糖正常,一时难以着手,细问后知其小便不利,再结合其脉浮数,便认定其为五苓散证,5剂而愈。

5.一高龄女患者,素有咳喘,一次复发,初在门诊输液治疗1周病情难以缓解转住院治疗。

观其咳喘不止,咳痰黏稠,舌面及咽光净而干。

仅以麦门冬汤原方两剂而愈,令人不可思议。

或许有人认为前面的治疗起了作用,可后来我以此方治疗有类似脉证特点而未经其他治疗的咳喘患者,用此方仍然疗效可靠。

6.另一患者胃痛数月,痛甚难忍,査为胃溃疡,观其痛甚则脘部隆起如块,不可触按。

以大建中汤原方3剂而愈,并没有用什么白及、瓦楞子之类的药,当然更没有用西药。

7.一患者因胆结石服排石药两个月,因苦寒药过重,后出现顽固性呕吐,吐大量清涎,住院治疗多日不效,邀我会诊,以小半夏加茯苓汤两剂而愈。

8.一女年近五旬,患崩漏大半年,查为子宫肌瘤,妇科认为必须手术,患者拒不从。

观其有口渴多饮等症,按经验用白虎汤加味,十剂血止。

9.某些方证若非通过特殊的案例是很难理解的,如28条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及174条去桂加白术汤。

【最新】倪海厦医师讲经方病案_整理

【最新】倪海厦医师讲经方病案_整理

【最新】倪海厦医师讲经方病案_整理问诊:1、睡不着,毫无睡意。

2、口渴,不停喝水,喜温水,不喜冰水。

3、胃口好。

4、大便每日一行,一天三次,下利清谷。

5、小便时白时黄淡,一天小便十余次。

6、双足冰、手冷。

7、不易出汗。

8、月经准时,5年来每次月经来都只有一天,经血色黑。

9、其他:一紧张就想吐(吐水)及想尿尿,自杀过一次,小腿痒。

脉诊:脉沉细无力。

望诊:1、舌诊:苔黄湿,舌右侧有蓝紫瘀块。

2、眼诊:肝区有洞和圈纹,肺白有明显黄块、肾区反应不好。

诊断:心血不足,肾阳虚,心阳不足中药处方:1、桂枝五钱、炙甘草五钱、黄连二钱、黄芩三钱、白芍五钱、阿胶三钱(分三包,烊化)、吴茱萸二钱、干姜二钱、巴戟天三钱、补骨脂三钱、生姜二片、当归二钱、细辛二钱、生附子三钱(布包)远志五钱、郁金五钱、柴胡三钱5付每付用9碗水煮3碗早晚饭前各服1碗2、HT-71(中安丸),六两,中餐及睡前各四十粒。

解说:1、心阳不足用桂枝甘草,辛甘为阳药,心血不足用连芩,苦味补心。

2、巴戟天以补肾阳为主,补骨脂以补肾阴为主。

3、大便已经一日三次,故当归四逆汤去木通。

4、远志令人镇静,柴胡、郁金舒解心情。

5、肝排毒时,会大黑便及皮肤痒,此女的小腿痒属肝排毒素。

以上为病案内容。

病案赏析:本案为忧郁症患者,读了之后才明白,倪师在视频中多次提到吃“抗忧郁药”导致自杀的事,是他经历过的真实案例。

这也是他痛恨西药的一个原因。

该患者最早是一个严重的失眠,因为西药的介入导致出现了精神症状。

从我目前的临床经验看,失眠的患者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虚证”,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可以用炙甘草汤;另外一种是心肝有热,特别是伴有口干、口苦的,用柴胡剂效果都很好。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失眠必然是有热的,就算是心血不足,也是同时伴有“虚热”证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再来看这个患者的症状,“热”的症状有口渴、失眠、胃口好、舌苔黄湿,“寒”的症状较多,有口渴喜温水、下利清谷、手足冷、脉沉细无力等,因此,该患者以“寒”为主要矛盾,倪师诊断为心肾阳虚是非常正确的,同时伴有心血不足,既然心血不足,则必然有“虚热”的问题。

胡希恕医案50

胡希恕医案50

胡希恕医案50
『医案』(脑梗塞)崔某,男,66岁,首都机场患者。

初诊日期1966年3月5日:两周前病发脑梗塞,出现左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口干思饮,大便干,舌苔白根腻,脉弦滑数,血压190/120毫米汞柱。

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柴胡四钱,半夏三钱,黄芩三钱,白芍三钱,枳实三钱,大黄三钱,生姜三钱,大枣四枚,桂枝三钱,丹皮三钱,茯苓三钱,桃仁三钱,生石膏一两半。

二诊4月1日:上药服6剂,走路已轻快,已不用他人扶持,大便日3~4行,血压160/100毫米汞柱。

仍宗前方,大黄减为二钱。

三诊4日8日:左半身不仁明显好转,唯左臂尚不遂,血压150/96毫米汞柱,仍上方消息之。

『分析』
一诊时病家的脉证表现是:左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走路不稳,需人扶持,口干思饮,大便干,舌苔白根腻,脉弦滑数。

这个病案不太容易直接辨证施治,还是采用排除法:
1)无身冷、无腹泻、无平时纳差、无平时四肢厥——排除三阴病,那就是三阳病;
2)无发热恶寒、无头身痛——排除太阳病;
3)脉滑数——实证;
4)口干思饮——阳明热证;
5)大便干——兼有阳明腑实证;
6)脉弦——存在少阳病;
此时确定病家是少阳阳明合病,考虑大柴胡汤加生石膏;
7)脑梗、半身不遂——兼有瘀血,考虑桂枝茯苓丸;
治疗上采用大柴胡汤加生石膏合桂枝茯苓丸。

『特别说明』
对于由排除法确定的医案,我总是心存疑虑,还是希望能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辨证施治。

倪海厦经方经方秘方大全260方

倪海厦经方经方秘方大全260方

倪海厦经方经方秘方大全260方以下需找医师辩证指导使用切勿私自用。

1、治疗男子阳痿和女子性冷淡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四逆散) 柴胡 6克枳实 6克芍药 6克炙甘草 6克注:将以上药加工成粉末,每次小半匙,每日三次。

2、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甘草泻心汤)甘草 12克黄芩 9克、干姜 9克、半夏 9克、大枣 12枚、黄连 3克3、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栝萎 30克酒当归 15克、白芷 6克、乳香 3克4、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 12克龙骨 5克 6克牡蛎 5克黄芩 5克生姜 5克铅丹3克人参 5克、桂枝 5克、茯苓 5克、半夏 6克、大黄6克、大枣6枚常山 20克、远志 20克、苍术 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5、治疗癫痫的基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 12克龙骨 5克黄芩 5克牡蛎 5克生姜 5克铅丹 3克人参 5克桂枝 5克茯苓 5克半夏 6克大黄 6克大枣 6枚常山 20克远志 20克苍术 20克注:铅丹要用棉布包好后和其他药一起煮。

6、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 12克黄芩 9克芍药 9克半夏 9克生姜 15克枳实 9克大枣 4枚大黄 6克7、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大柴胡汤) 柴胡 12克黄芩 9克芍药 9克半夏 9克生姜 15克枳实 9克大枣 4枚大黄 6克8、治疗不孕症的基础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 6克芍药 6克川芎 6克吴茱萸 9克人参 6克桂枝 6克阿胶 6克牡丹皮 6克生姜 6克甘草 6克半夏 6克麦冬 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9、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的处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温经汤) 当归6克芍药 6克川芎 6克吴茱萸 9克人参 6克桂枝 6克阿胶 6克牡丹皮 6克生姜 6克甘草 6克半夏 6克麦冬 9克注:阿胶不要煮,待汤药煮好后再放入阿胶。

经方医案集锦(三)

经方医案集锦(三)

经方医案集锦(三)医案16:刘某,女,25岁,2015年3月2日就诊,转移性右下腹痛1天,妊娠5个月,今晨始脘痛伴呕吐,渐至右下腹疼痛,急送县医院求治,医生为难,嘱其转南京治疗。

当即转南京某三甲医院,同样难以选择治疗方案。

不得已又返回求治。

初诊:患者腹痛呻吟不止,口干,肢厥,恶寒,不思进食,舌淡红润,苔黄腻,脉滑数。

右下腹压痛、反跳痛阳性。

辨证: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加之麦氏点有压痛、反跳痛阳性,故可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因其恶寒兼脉滑数,乃外有表寒,内有湿热,寒热夹杂,取大柴胡汤加味表里双解。

处方:柴胡30g,黄芩30g,生甘草20g,生大黄10g,白芍30g,枳实15g,金银花100g,牡丹皮20g,黄连10g,防风20g,白芷15g,5剂。

二诊:2015年3月7日,诉服药1剂疼痛减轻,刻下稍乏力,纳可,余无不适,面色萎黄,舌淡红,苔薄黄,脉细弦滑。

右下腹无压痛、反跳痛。

柴胡10g,黄芩5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0g,茯苓30g,炙甘草10g,金银花30g,白芍20g,生姜10g,大枣20g,7剂。

三诊:2015年4月6日,近日遇见其家人,得知患者近来体健无何不适。

按语:阑尾炎古称肠痈,经方有大黄牡丹皮汤,然临床疗效时有不佳。

本人常常用华佗肠痈方,其特点是重用金银花,疗效更确切。

初入临床时,每年用中药治愈多例阑尾炎,费用不足百元。

如今阑尾炎均去手术治疗,费用数千或上万。

此患者却因妊娠之故,多家医院谢绝治疗,不得已来服中药而愈。

医案17:戴某,女,84岁,2015年3月30日,左半身不遂两天。

初诊:近日感冒咳嗽,昨天下午,突然昏倒,随后出现左侧半身不遂,小便失禁,精神萎靡,表情淡漠,言语不清。

舌淡红润,苔薄黄,脉弦滑数。

查颈软,身有汗。

辨证:中风,素有内热兼外感风寒,予以桂枝汤合小陷胸汤,外解风寒,内清郁热。

处方:桂枝30g,白芍30g,大枣20g,生姜30g,炙甘草20g,葛根30g,黄连15g,法半夏30g,全瓜蒌30g,5剂。

经方医案——精选推荐

经方医案——精选推荐

经⽅医案1 、产后痹案吕某,⼥ 40 岁,产后全⾝关节疼痛近 3 年。

患者 2005-10-17 ⽇分娩, 12 天后开始全⾝关节疼痛、发僵、关节粘连感活动受限。

曾在浙⼤某医院按 “ 产后痹 ” 治疗吃中药 8 个⽉虽有⼩效但不尽⼈意。

刻下:双⼿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胸、腰、髋关节、踝关节等发僵肿痛,活动受限。

⾷欲不振,情绪容易波动,体中等,肤⾊浅⿊,⾆苔⽩,脉沉弦。

《⾦匮》⽈: “ 诸肢节疼痛,⾝体尩羸脚肿如脱。

头眩短⽓,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 与本病相吻合。

桂枝 12 克,⽩芍 15 克,知母 10 克,⽢草 10 克,⽩术 2 克,⿇黄 10 克,⼲姜 10 克,制附⼦10 克,防风 10 克,当归 10 克, 3 剂⽇⼀剂。

⼆诊:关节胀痛有所减轻,患者对治疗增强了信⼼要求继续服⽤,⾆脉如前,原⽅ 6 剂。

三诊:关节胀痛,粘连感减轻,活动较以前灵活,原⽅继进 6 剂。

四诊⾄⼋诊:每诊后均感关节粘连感松解,胀痛续减,关节活动灵活,到⼋诊症状完全消失,共服药 51 剂,痊愈。

按语:产后痹历代都认为是产后⾎虚,百节空虚,风寒湿三邪趁虚⽽⼊,闭⽽不通所致。

此患者在浙⼤治疗 8 个⽉可能是按此论治。

故舍此理⽽直⽤经⽅。

本案多处关节胀痛可谓 “ 诸肢节疼痛 ” ,⾷欲不振是 “ 温温欲吐 ” 的延伸,关节粘连感活动受限与 “ 脚肿如脱 ” 暗合,可谓⽅证相应,本⽅融清热、散寒、祛湿、驱风、通络、活⾎、补虚余⼀炉,⾮后世堆砌之⽅可⽐。

故收全效。

另外,条⽂中的 “ ⾝体尩羸,脚肿如脱 ” 说明本类疾患可致虚、致损、致畸、致残,肢体肿胀或萎废不⽤。

这些症状也正是本⽅的适应症。

2 、肾结⽯,⼦宫肌瘤案王某,⼥ 24 岁。

2008-10-02 就诊。

⽉经淋漓不断 20 余天,左侧腹痛⼀天。

去市中医院检查。

超声诊断:左肾多发性⼩结⽯伴左肾轻度积⽔。

超声多普勒在⼦宫左前壁探及 1.9×1.4cm 类圆形中等回声的包块,诊为⼦宫⼩肌瘤。

中医经方临床医案精选

中医经方临床医案精选

中医经方临床医案精选1 中医经方临床医案精选中医经方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从古代中医经典文献中收集并经过漫长实践而形成的一批用于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剂。

在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医经方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并成为中医疗效卓越的重要保证之一。

本文将选取一些经典的中医方剂,结合实例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对读者加深对中医药的了解和认识。

2 解表剂类解表剂是一类常用的中医经方,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等外感病。

其中最为著名的方剂当属葛根汤。

葛根汤由葛根、麻黄、桂枝、芍药、甘草组成。

它能够发汗解表,解除病人的症状,加快身体的恢复。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真实的临床病例。

李某,男,48岁,因发热、咳嗽、喉咙疼痛等症状,来到中医门诊寻求治疗。

中医诊断为风寒感冒,建议服用葛根汤。

李某服用后,体温逐渐降低,咳嗽喉痛也明显减轻。

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李某基本康复。

3 补益剂类补益剂是指通过调理人体脏腑功能,提高机体代谢能力,从而达到补益身体的目的。

其中最为典型的方剂当属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药、牛膝、枸杞子、桂枝、澤瀉六味中药配制而成。

它具有滋阴补肾、调理内分泌等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病例。

王某,女,50岁,因多年内分泌紊乱,导致面色晦暗、头发干枯、经常疲劳等症状,来到中医诊所寻求治疗。

中医认为是肾阴不足,建议服用六味地黄丸。

两个月后,王某的身体状况显著改善,面色红润,头发有了明显的变化,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

4 化痰剂类化痰剂是用于治疗各种咳嗽、咳痰等症状的药物。

最有代表性的方剂为清热化痰汤。

清热化痰汤是由棕榈、杏仁、花粉、贝母、石膏、丹皮、甘草组成。

它能够清热化痰,解除肺部炎症和感染。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例。

张某,男,28岁,因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来到中医诊所就诊。

中医诊断为热毒壅肺,建议服用清热化痰汤。

张某服用后,咳嗽症状明显缓解,咳痰也明显减少。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张某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

综上所述,中医经方是中医疗效卓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医案经典50

中医医案经典50

中医医案经典50中医医案是中医诊断、治疗的重要记录,每个医案都包含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方法和效果等详细信息。

以下是50个经典的中医医案:1. 李某,男,45岁。

患有慢性胃炎,胃痛反复发作,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是脾胃虚弱、气机不畅所致。

治疗以健脾和胃、行气止痛为原则,采用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2. 王某,女,52岁。

患有更年期综合征,出现心烦、失眠、头晕等症状。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是肝肾阴虚、内热所致。

治疗以滋阴清热、养心安神为原则,采用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3. 张某,男,28岁。

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腰背疼痛剧烈,活动受限。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是寒湿痹阻所致。

治疗以散寒除湿、舒筋活络为原则,采用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4. 李某,女,35岁。

患有慢性盆腔炎,小腹疼痛、月经不调、带下量多等症状。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是湿热瘀结所致。

治疗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原则,采用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5. 陈某,男,60岁。

患有糖尿病,口渴多饮、多尿、消瘦等症状。

经过中医诊断,认为是阴虚燥热所致。

治疗以养阴润燥、清热生津为原则,采用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由于篇幅有限,其余45个医案不能逐一列举。

这些经典的中医医案反映了中医在临床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和独特理论体系。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医案,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医的诊疗思路和方法,提高临床实践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的经方医案50例(不看看是太遗憾)祖上四代中医,受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自幼便对中医有了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

屈指算来中医临床已有13年了,曾有过博览群书的刻苦,曾有过漫长的求师之路,几多成功,几多失败,多少迷茫,多少辛酸。

自己虽然愚钝,但对中医的热爱还算坚定和执着。

医海中多年来一直痛苦的沉浮和坚强的挣扎着!对黄煌老师的人品学问一直仰慕已久,但深入学习老师的学术经验还是最近一年多的事情,时间虽然不长,但通过对老师著作的学习及临床经验的运用,通过反复的比较和冷静的思考,我的眼前为之一亮!疗效的迅速提高,病源大量的增加,使我发现了前行道路中的一盏鲜红而耀眼的明灯!今就运用老师经验治疗的部分病案陆续发出,以就正于同道!一,长期低热案李某,女,22岁,河间市城关镇野场村人。

三个月前不明原因引起低热,体温波动在37.3-38.2之间,反复发作,无规律,胸闷。

无恶寒身痛,咳嗽咽痛口苦等症。

二便可,眠差,血常规,血沉化验正常。

胸片无异常。

曾予菌必治,双黄连等药静脉点滴数日而无效。

他医投银翘散中药治疗亦效果不佳。

舌红苔白脉弦,处方:柴胡24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生姜3片,大枣5个,炙甘草6五付水煎服二诊,病人前三副药后,发热依旧,服四五副后有一天未热。

精神较前好。

原方再进七副。

病人电话告知,自前热退后未在反复。

嘱停药观察。

后有其邻居来诊言已痊愈。

按:小柴胡为《伤寒论》少阳病之专方,治疗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

黄师认为:柴胡证中往来寒热的“往来”有其特殊意义。

第一是指有节律性,或无节律性,或周节律,或月节律。

第二是指没有明显节律,时发时止。

该病人发热日久,西医诊断不明,用清热解毒之时方也未见效,余则据黄师所说抓住病人的往来寒热之特点,另据胸闷脉弦等证而应用了小柴胡,最后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前本人也用小柴胡治疗过发热,但那时的着眼点却是把往来寒热的方证仅仅认为是一阵冷一阵热,寒热交替的表现。

从而大大限制了小柴胡的临床应用。

二,咳嗽案马某,男,60岁,河间市六街人。

咳嗽一月有余,咽喉痒而稍红,痰白不多,胸闷,眠差。

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抗菌素静脉点滴一周无效。

腹部有轻微抵抗。

舌白脉象弦滑。

处方: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厚朴15茯苓20苏梗10干姜5大枣20四服水煎服药后咳嗽大减,效不更方,再进四副。

痊愈。

按:黄老师认为小柴胡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方,因咳喘胸闷属于小柴胡胸胁苦满的方证,故每每用之。

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名柴朴汤,为日人所常用。

对于那些咳嗽咽痒,胸闷,精神紧张,对外界环境过敏,感染不明显者有殊效。

余以前治疗咳嗽多以《医学心悟》之止嗽散为治疗咳嗽的主方,适当加减也可收效。

但通过比较,治疗此种咳嗽还是柴朴汤效果迅速和确切。

三,咳喘案王某某,男,70岁,河间市刘庄村人。

患咳喘十余年,夏季加重,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支合并肺气肿。

经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曾在山东某哮喘医院住院治疗,疗效也未满意。

刻诊:体格壮实,面红,气喘憋闷,动则加剧。

痰不多,无恶寒心悸等症。

上腹胀满有抵抗,下肢粗糙,舌暗苔白,脉弦而有力。

处方: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大黄6赤芍20白芍20肉桂10茯苓20丹皮10桃仁10枳实20干姜5大枣20七副水煎服二诊觉腹部稍软,余无变化。

原方不动再进七副。

三诊气喘憋闷有减,食欲佳。

守方服用40天,咳喘憋闷大轻,自认为从治疗以来这是最舒适最满意的的一次治疗。

按:大柴胡汤治疗咳喘余最早见于《皇汉医学》,后见于胡希恕老的《经方求真》,但运用不多。

自从跟黄师学习经方以后逐渐应用,效果颇佳。

上案为最典型者焉。

黄老师经验认为: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咳喘适用于那些体质强壮,体型偏胖,面红,舌暗,腹部充实,下肢有鳞屑表现的患者。

这些为我们临床运用此法提供了充分而有力的依据。

收效则是必然!四,眩晕案吴某某,女,63岁,形体偏胖。

河间市十街人。

眩晕两个月,劳累后加重,面黄,无恶心耳鸣失眠等症,西医诊断脑动脉硬化。

静脉点滴维脑路通十五天,效果不显。

舌淡苔薄,咽不红,腹部大而柔软,脉象沉细。

用下方处之:黄芪60肉桂10赤芍30川芎15葛根80干姜5大枣20五付水煎服。

药后眩晕大轻,力气增加。

再用前方五剂,眩晕消失。

按:该患者面黄体胖,腹大而软为黄师所言之黄芪体质。

因体质明了而能为处方提供可靠的依据。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金匮要略》治疗血痹的专方。

黄师多用此方用于心脑供血不足之证。

根据体质情况黄芪可以适当量大,老师在《仲景五十位药证》中提到川芎葛根可以改善脑部供血,故加用之。

葛根一药余体会剂量必须要重用,否则疗效不佳。

此药运用较为安全,只要出现药证就可大胆用之。

五,眩晕案陈某某,男,65岁,体型粗壮。

近一月来眩晕头痛,偶有恶心,梦多心烦,口苦,面红,语音响亮,腹部充实,大便不爽。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血压180/10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日皆在150/90毫米汞柱左右。

服寿比山,心痛定等降压药物疗效不佳。

在沧州中心医院住院一周,血压时降时高。

处方:柴胡12黄芩20黄连6大黄15枳实20白芍30半夏10生姜3片大枣20五付水煎服复诊眩晕头痛轻,恶心无,大便爽利。

血压160/95毫米汞柱.前方加黄柏10栀子10再进五付。

三诊诸证大有缓解。

血压150/90毫米汞柱.病人为调节体质上方间断服用一个月,感觉血压平稳,精神愉悦。

按:高血压病为目前之常见病,余以前多用脏腑辩证,所用处方多平肝潜阳,清热化痰,感觉疗效平平。

黄老师对高血压的治疗强调体质辩证和病的辩证。

对于体格壮实,上腹硬满,伴有恶心便秘着多用大柴胡合泻心汤或黄连解毒汤治疗。

余反复实践,效果很好,但要注意方中大黄和白芍量要稍大,必须做到日大便两次为佳。

六,尿路感染案史某某,女,32岁,河间市供销大厦职工。

尿痛尿频尿烧灼十余天,伴小腹不适,腰酸心烦口渴等症。

肌注先锋三天无效。

尿常规有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舌红,脉数。

处方:柴胡12枳实15白芍20猪苓20茯苓20泽泻20阿胶10<烊>连翘20栀子10滑石20甘草6四副痊愈。

按:黄老师治疗热证之尿路感染常用四逆散合猪苓汤。

其运用四逆散乃效法前贤范中林的经验。

猪苓汤是仲景用来治疗淋证的专方。

其主要方证是:小便不利,涩痛,尿血而渴欲饮水。

两方合用能很快消除病人的小腹窘迫和尿道刺激症状。

余以前治疗湿热型尿路感染多以八正散投之,效失参半。

自学习黄师上法后,临床验证,确为此型尿路感染之良法!七,肠易激惹综合症案孙某某男,56岁,河间市米各庄镇小孙行石村人。

泄泻腹痛半年,伴眠差腹胀乏力,每因寒凉或恼怒时加重。

大便日三到五次,大便常规未见异常,某医院诊为肠易激惹综合症。

予以苯乙**,附子理中丸等药治疗乏效。

舌质淡,脉沉弦。

处方:柴胡12白芍18枳壳12半夏20厚朴10茯苓30苏梗10干姜10红枣20甘草6五付水煎服药后腹痛无,大便次数减少,睡眠好。

续服五付药后大便日一次,成型。

按:肠易激综合症临床以腹泻腹痛出现者为多,往往西医疗法不佳。

中医把此病归属于泄泻范畴,按传统脏腑辩证慢性泄泻有脾虚者肾虚者肝郁乘脾者。

黄师对于肝郁乘脾型泄泻多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对于证见腹泻腹痛,伴有精神变化者疗效很好。

余应用体会,用此方要抓住病人的柴胡体质,病情随情绪波动而加重,脉弦为辩证要点。

对于病人出现的喜暖怕冷之证,不要以为是阳虚所致,此多为气滞阳郁。

阳虚者脉象多沉弱。

刘草窗之痛泻要方似无此方方证明确,照顾全面。

八,口腔溃疡案陈某某,男,20岁,河间市十街人。

患者口腔溃疡一个月,服牛黄解毒片无效。

观患者体质健壮,口腔及舌有多块大小不等之溃疡,唇红,咽喉红,舌红,脉滑数有力。

余初用甘草泻心汤,效不显。

断然换方:大黄15黄连6黄芩15干姜10附子6甘草10大枣20五付水煎服药后病人大便稀薄,溃疡处迅速减少,唯剩一处,前方再服五服。

五日后痊愈。

按:口腔溃疡虽为小疾却非常痛苦,余临床体会用清热解毒法见效者少矣。

经方甘草泻心汤对于寒热交杂,久治不愈,体质和脾胃虚弱者有良效。

然此患者体质强健,虽久治不愈却火热尤甚。

故改用泻心汤合四逆汤合方治疗而收效。

此种经验乃黄师最近几年临床中总结的方法,老师认为经方治疗慢性炎症寒热并用是其特色之一。

他经常运用此法治疗久治乏效的慢性胃炎和口腔溃疡,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此法方证多为久治不愈但体质强健或寒热夹杂的病证。

有时并不一定出现寒症表现。

用四逆汤是否有振奋阳气,增强体质的作用,余尚在摸索和思考中。

九,过敏性紫癜案张某,男,28岁,河间市小赵庄村人。

一个月前四肢不明原因发现瘀点,初较少,后增多。

血常规血小板正常。

沧州中心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予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转投我处治疗。

病人体型强壮,面红,唇红,咽喉鲜红,舌红,脉弦数。

为典型热性体质。

处方:黄芩20黄连6黄柏10栀子10连翘50生姜3片大枣20五付水煎服副二诊,四肢瘀点明显减少,上肢已近消失。

原方再进五副。

三诊,下肢瘀点依旧存在,左下腹充实,小腿皮肤粗糙,认为有淤血存在。

改方:牛膝30丹皮10茯苓15白芍30赤芍30桃仁10连翘30栀子10七副水煎服。

四诊下肢瘀点几乎全部消失。

按:余治疗此病较少,经验不足。

黄老师治疗此病对于体质较好者多处以《外台秘要》之黄连解毒汤,体弱伴心烦或便血者多用黄连阿胶汤。

该患者热性体质一望了然,故初用黄连解毒。

收效后又无效认为有淤血存在,又投桂枝茯苓丸加味,凉血活血,最终收效。

方中用大量白芍,取其养阴止血。

此经验来源于唐荣川《血证论》。

十,乳腺增生案张某某,女,43岁,体型中等,面黄,河间市米各庄镇何行石村人。

患乳腺增生两年余,一度反复发作。

刻下:两乳胀痛,可扪及多个肿块,月经前胀痛加重,心情烦躁,易恼怒。

下肢皮肤粗糙有鳞屑,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处方: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茯苓20桂枝10丹皮10赤芍30桃仁10生姜3片大枣20甘草6十五副水煎服二诊,疼痛大减,肿块明显消退。

前方桃仁15再进十五副。

三诊,来月经乳房没有疼痛,只剩下一个肿块,并较以前缩小许多。

守方再进七副。

后随诊乳腺肿块已不明显。

按:该病人体型中等,烦躁易怒,乃黄师所说柴胡体质。

此病病在胸胁,并反复发作。

符合老师所引申的柴胡证之:'胸胁苦满,往来寒热'老师言往来寒热可以引申为病情反复不愈,发作有时或发作无时。

又据肿块,下肢皮肤粗糙有鳞屑,断为桂枝茯苓丸证。

老师经验此方治疗包快性疾病有特效,故此患者选用了小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结果尚属满意。

十一,神经性耳鸣案马某某,女,54岁,河间市果子洼村人。

半年来不明原因的出现两耳耳鸣,声响如蝉,伴头晕心烦意乱,多梦失眠,华北石油总医院诊断为神经性耳鸣,予以谷维素,健脑片等药物治疗无效。

苔白脉弦滑,处方:柴胡12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大黄3龙骨20牡蛎20肉桂10茯苓20生姜3片大枣20七副水煎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