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讲解

合集下载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肺系疾病)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肺系疾病)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肺系疾病)13.肺气肿——破格救心汤加味张某,男,70岁,退休工人。

2007午1月10日就诊。

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20余年,2个月前不慎感冒,咳喘再度加重,中西药物治疗2月余未见改善。

现症见:咳、痰、喘,气短,胸闷,吐白色泡沫状痰,夜晚不能平卧休息,或平卧一会儿便憋醒,行走则气喘加剧,上气不接下气,舌淡,苔白腻水滑,舌体肿大边有齿痕,脉浮重按无力,尺部大甚。

证属久病咳喘,肾不纳气,肾阳亏损,治宜温阳补肾,固摄纳气,方用破格救心汤化裁:附子60g(先煎2小时),干姜60g,炙甘草10g,红参10g,石菖蒲20g,山茱萸30g,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生姜30g,大枣10枚。

3剂,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后症状大减,已能平卧休息,不再憋醒,白天活动后也不再气喘胸闷,原方有效,再进3剂。

恢复如原来状况,再服3剂以巩固。

1个月后随访,不再反复。

点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高年久病,反复咳喘,久病及肾,阳气亏损,已入虚寒境地。

本病每逢发作,一般均抗生素、激素反复应用,虽说可能暂时缓解,然阳气日损,抗病能力每况愈下,每当风吹草动应时即发,如此恶性循环,终成顽症痼疾。

今从扶阳着眼,补肾纳气,方用大剂四逆汤温肾助阳;来复汤纳气敛阴,加上重镇摄纳之品,以助肾阳归潜,全方未用止咳平喘套药而疗效显著,确显扶阳效力。

山西李可老中医所创破格救心汤,主要用治各种心衰,傅氏化裁该方治疗老年咳喘之症,经多例观察疗效显著,值得重视。

14.顽固性咳嗽——破格救心汤加味姚某,女,65岁,退休教师。

顽固性咳嗽已有10年余,每次外感引发之后,长期咳嗽可持续半年,曾到多家大医院就治,只能暂缓一时,无法根治,深为苦恼。

现症见:近阶段由外感引起,再次出现咳嗽,一般先出现喉痒,继之出现痉挛性咳嗽,气憋胸闷,鼻涕、眼泪俱出,弯腰曲背,痛苦异常,阵发性加剧,一日数次不等,每次发作时间长短不一,夜间咽干,思饮而不多饮,舌干不能说话发音,白天畏寒肢冷,小便频多,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浮硬,重按无力,尺部尤大甚。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脾胃系疾病)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脾胃系疾病)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脾胃系疾病)5.胃胀——人参四逆汤加砂仁霍某,女,60岁,农民。

长期胃胀,经胃镜、B超、CT等检查,除发现有慢性胃炎外,未确诊他病,长期胃胀、胃满,服用中西药物数年,未见明显改善。

现症见:胃脘胀满,纳呆厌食,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秘结,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证同脾胃阳虚,升降失调,治宜温脾益胃,方用四逆汤加味: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砂仁30g。

3剂,水煎服,每天l剂。

病人到家后,看到只有这么几样药,心里嘀咕能有效吗?因为她长期服药,都是中西药物”大包。

(岂知)服药之后,胃口大开,脘腹胀满消失大半,气力大增,精神转佳,数十年来未有之好转,大喜过望,要求再服10剂,以求彻底改善,巩固治疗。

点评:胃脘胀满临床上十分常见,一般多从气滞着眼,施以行气、破气之法,然有效有不效者,即如本例“服用中西药物数年,未见明显改善”。

主要原因在于胀有虚实之分,实胀自有实证可辨,可予行气、破气之法;虚胀自有虚象,即如本例脉症一派虚寒表现。

虚则补之,若予行气、破气套方套药,则犯了“虚者虚之”之戒,是为医家大忌。

临床上虚胀并不少见,尤其屡治不效、病史已久者,误以实胀而误辨误治者多矣,岂可不慎。

《内经》云“脏寒生满病”,虚胀之证,多由脾胃虚寒引起,由于误治伤正,久病及肾,最终导致肾元亏损。

?所以治从扶阳补肾下手?,所谓“塞围塞用”,方选四逆汤加味,初服即见显效顺理成章,显示了郑钦安:“病有万端,治之但扶其真元”理念的效力。

6.慢性胃炎——人参四逆汤加陈袁某,男,30岁,农民。

患有慢性胃炎数年,服用中西药物,情况时好时坏,一般都是开始有效,吃不了3天,就没什么效果了。

停药之后胃部难受,吗丁琳类药物已经吃过了量,副作用甚大,颇为苦恼。

现症见:胃胀,进食之后尤甚,喜温喜按,气短懒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每遇天冷或冬季加重,舌淡,脉沉细无力。

医案四则续——傅文录博客

医案四则续——傅文录博客

医案四则续——傅文录博客案例3.失眠焦虑症l 姚某某,男,39岁,职员。

2014年4月21日就诊。

l 患者有焦虑性失眠症10年余,长期服用中西药物疗效不佳,甚为痛苦。

现症见:一般情况比较好,舌淡嫩胖大边有齿痕,脉双侧浮紧,双尺弱。

证属阳虚外感,内外皆寒,治宜先去表散寒为主,运用桂枝综合法。

l 一诊处方:l 桂枝30g,生姜60g,炙甘草15g,苍术15g,白术15g,陈皮15g,仙灵脾20g,法半夏20g,石菖蒲20g,砂仁15g,茯神20g,山楂15g。

5付。

l 方解:l 以桂枝尖拨开太,使气化得宣,引坎中之微阳布于三焦。

二术同用,一能崇土制水伏火,二能分清泌浊,使上下通达无阻。

陈皮开腠理,通皮毛,使腠理之风邪随桂枝尖鼓荡从皮行而泄。

再用茯神,淡渗水湿,清浊可分。

法夏、菖蒲、砂仁三者联袂而行,清肺浊,肃肺气,使气清者升,浊者降,再用仙灵脾协调阴阳,务使阴阳刻刻不离。

生姜通神明,助君火以明,火旺而土生;炙甘草奠安中宫,借火生土以助运化,使四方受益,生机化机而成自然之势。

l 二诊(5月2日):l 服药反应:服药之后,感觉良好,睡眠增加,情绪稳定,心情感觉开朗。

只是觉得体力仍然不佳。

l 二诊处方:l 制附子30g(先煎1小时),白术15g,硃茯神20g,炙甘草15g,桂枝30g,仙灵脾20g,青皮15g,小茴香15g,生黄芪30g,天麻15g,石菖蒲20g,厚朴15g,砂仁15g,生姜60g,灶心土50g。

5付。

葱白三根为引。

l 方解:l 以附子益火原壮水主,使水火两相亲洽,大气乃能升举,二元乃可相会。

更用朱茯神,镇心导水,神明可清,君火自明,相火得位,两火相照,中间无丝毫阴翳。

更用桂枝拨开太阳,使阴运散播,晴空得其清朗,二火更其宣明。

青皮、小茴、天麻,疏肝温润息风,使木郁得解,而风静自止。

石菖蒲开心窍,通膻中,臣使得令,布告万方。

厚朴与砂仁联袂而行,纳气下行,使五脏之气归原。

再用黄芪入泉水,由下而上,由上而中,使天地人交通之处,气血津液都归于本,使生生化化之机刻刻不停。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讲解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讲解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2020-1-2整理)序言郑卢扶阳医学给傅老师最大的几点启发就是:一、治疗任何病,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治疗次第,一方一法不现实。

扶阳医学治疗次第,用傅老师的话总结就是:有邪去邪、无邪建中理中、最后益肾填精。

所以,我们的处方是“套方”,也就是一整套的处方,完全按照治疗次第来开具,并非一方一法来治病。

二、扶阳医学把治病提升到“法”的层次上面了。

如:切脉表证阳虚桂枝法、切脉里证阳虚附子法、表里皆虚应用附桂法、其他情况非附桂法。

还有近期临证过程中经常应用的“黄连阿胶汤法”、“镇八方之法”、“藿香化湿法”、“川乌法”、“乌梅综合填精法”、“四逆填精法”等等,都有其不同的舌脉证运用指征,效果显著。

三、在脉法药一体论的基础上,又糅合了舌诊,也就是所谓的“舌脉症药相应学”,这在临证中对于临床疗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我们中医四诊中的“望诊”颇为重要,其重中之重就是“望舌”。

舌象的全息理论能够反映几乎人体所有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变化,对于指导临床辨证、立法、遣药、处方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在傅老师近期的临床过程中非常多见,且病人信赖程度大大提升,医患皆满意。

根据一个外地朋友所做的统计:在傅文录老师这里开具的“套方”,经过病人二至三个月的服用,随访50个病人家属,反馈信息说八成以上疗效显著、达到预期目标;少数病人的处方略做调整以后,九成以上的病人都非常满意。

在这些病人里面,好多都是久病多年、八方寻访名医治疗,疗效一般的患者。

所以说:在我们这里,只要您有信心,大夫就有信心!!1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一)原创:傅大夫中原火神傅文录 2019-05-28早期并失眠案孙某某,男,53岁,河南平舆县人,2019年4月6日就诊。

病症:多年乙肝大三阳,最近发现化验肝甲胎蛋白AFP14单位,在省市级医院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癌,但目前只用抗乙肝病毒治疗,其余治疗方法尚未采用。

患者多次提到睡眠比较差,每天晚上1~3点必醒,醒后难以入睡,吃饮正常,胃酸胃胀,大便每天如常,小便黄,出汗多,手脚不凉,冬天怕冷,身困乏力,胸闷气短;舌尖红伴有郁热点,右侧肝郁线上突起小块样物,心区凹陷,右手关脉浮,沉取滑弹指,寸滑,关湿滑滞,命门重按无力,左手脉滑浮滑,沉取滑稍劲,寸细滑弱滞,关洪无力,膀胱紧,尺弱短。

符文彬经验

符文彬经验

一针二灸三巩固《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的理论来指导痛症及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多选用心俞、神门等穴位以宁心安神而缓解症状。

引气归元: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之功,能治疗多种疾病,尤适用于虚证。

《素问·刺禁论篇》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肝气从左升,故对于失眠及各种精神疾患,教授常配左侧的气旁、气穴以加强疏肝解郁之功。

而对于肾虚的病人,教授常配右侧肾经上的气旁、气穴以补益肾体针多用原穴原穴为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之处。

颈椎病可针刺神门、腕骨,两穴分别是互为表里的心经与小肠经的原穴。

神门穴能镇心安神而止痛住晕,即缓解颈椎病患者的颈痛及头晕症状;抑郁、强迫、焦虑等精神疾患:神门、丘墟以心胆同调,或合谷、太冲以疏肝解郁、开窍醒神。

列缺、照海除可治疗咽喉、胸膈及肺部疾病外,还可治疗虚症失眠、精神疾患及肾虚耳聋耳鸣。

照海能司眼睑开合而调整睡眠帕金森病时,教授认为本病患者多阳气不足,经脉失养而肢体震颤,治疗上应重用灸法以补阳气而止震颤。

《百症赋》曰:“内关配建里,扫除胸中之苦闷”头痛可灸至阴;虚火上炎,口干口苦,可灸涌泉引火归原,灸足窍阴泄胆火而祛口苦;瘀血诸症可灸四花穴(双侧的胆俞、膈俞)活血化瘀;腰痛可灸“腰四穴”(双侧的脾俞、膀胱俞)腰痛可埋“腰三针”,即腰阳关及双侧腰眼(腰阳关旁开3.5寸的凹陷中) ,补肾健腰抑郁性神经症(疏肝调神)症候:1.肝气郁结: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满,2.气郁化火:性情急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而干,或头痛,目赤,耳鸣,或嘈杂吞酸,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玄数。

3.痰气郁结:情神抑郁,胸部闷塞,胸胁胀满,咽中如有异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玄滑。

4.心脾两虚:头晕神疲,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5.心肾不交:情绪不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津,脉细数。

6.心胆失调:多疑易惊,心悸胆怯,舌质淡,太白,脉玄。

傅文录应用附子的经验(二)

傅文录应用附子的经验(二)

傅文录应用附子的经验(二)7.附子配伍的经验在应用好附子的同时,如果没有姜桂草的相辅相助与配合,附子也很难发挥出惊人的疗效来。

因此,临床上应用好姜桂草的辅助配合作用,也显得十分的重要。

“附子无干姜不热”,表明附子的热效能否充分的发挥,与干姜的促进作用密切相关。

姜有生姜、干姜、炮姜与姜汁之分。

生姜一般应用在内外合病的时候,特别是外感风寒,是不可缺少的佳品;另一个是对于宣发行水,以促进附子的蒸腾气化作用,是其它不能替代的。

用于疏散风寒的时候,生姜的用量一般不会超过附子的量,多用10~30g;若用于促进蒸腾气化作用之时,生姜的用量一般用到60~90~150g之间,一般情况与附子用量可相等。

单独应用生姜的时候,如人们常说的生姜红糖水,一般只用几片就行,也就是用量要小,不可太大,以防止对胃产生不良刺激性;若与复方合用之时,由于多药共煎熬,加之药物之间的相互配合,多无不良副作用。

干姜的用法与用量:一般胃脘功能情况较好者,或者肠道有气机郁滞者,多选用干姜,因干姜具有温行之作用,其用量在30~60~90g之间,一般情况下不超过附子的用量为好。

若胃部情况不是太好者,可适当减少干姜的用量,减少干姜对胃的直接刺激性。

炮姜的用法与用量:一般是胃肠道功能不太好的人,或是伴有腹泻或胃痛的病人、血证的患者,多选用炮姜,由于炮姜具有收敛的作用,对于腹泻或胃不好的人,具有良好的效果。

其用量一般在30~60~90g之间,多不会超过附子的用量。

有时为了提高姜的作用与疗效,笔者常常是三姜合用,即干姜、炮姜、良姜合用,三者合用的剂量可等于附子的量,一般不宜超过附子的总量,个别情况也有超过附子用量的。

姜汁是姜的特别用法中的一种,一种是外用,另一种内服,我们常常是内服用。

姜汁对于化痰止呕具有良好的效果,对于一些呕吐而药食难入者,每次服药之前,加数滴姜汁与服药汤剂中,小量频服,止呕吐效果显著,有立竿见影之效。

桂有桂枝与肉桂之分。

桂枝作用有二,一是温通解表,二是温经通阳。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博文录,1960年生,副主任医师,现任职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

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曾投师于时振声教授、石景亮教授、陈守义等名老中医门下,深得名师传教,肾病治疗体会尤多,临床技艺日趋成熟,病家多有口碑。

崇尚火神派学说,擅用经方尤其四逆辈治疗奇难杂症,用药较为精练,堪称火神派中的少壮派。

勤于著述,为学者型中医,著有《肾病证治发挥》、《当代名医肾病验案精华》、《中医内科三字经》、《药性赋七言歌诀新编》、《新编汤头歌诀》等专著15部。

近年倾心于火神派的学习与研究,出版有《火神派学习与临证实践》、《火神派方药临证指要》等书,为火神派的传播起到积极作用。

在附子应用上,主张附子在15g以下时,不必先煎;重症必用至30-120g方能达到效果,一般附子要先煎1-3小时。

为此附子可以一次性多剂专予先煎,再分次与其他药物合煎,节省时间,方便病人。

1.长期低热——人参四逆汤加味陈某某,女,60岁,农民。

低热37.5℃已有6年余。

6年前外感之后出现发热,经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病愈,不久便出现低热37.5℃。

一般早晨体温正常,8时以后开始慢慢升高,下午2时体温最高,然后又逐渐降为正常。

曾在省市级多家医院就诊,未发现明显异常,最后定为“功能性低热”。

现症见:身体消瘦,纳差腹胀,畏寒肢冷,五心烦热,气短懒言,发热多在活动后加重,舌淡胖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证属阳气亏损,虚阳浮动,治宜补肾回阳。

方用四逆汤加味: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炙甘草10g,红参10g,三七10g,砂仁30g。

3剂,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后,自感症状大减,精神大振,体温最高在37.2℃,继服上方6剂。

药后体温恢复正常,纳增神振,二便如常,再服6剂,隔日1剂。

点评:功能性低热,现代医学多认为无名原因发热,中医辨属内伤发热,俗医多从阴虚论治,殊少见效。

原因在于此证多属气阳亏损所致,滋阴清热乃文不对题。

本例一派畏寒肢冷是阳虚之象,其低烧、五心烦热乃是阴火,阴证所生之火,张景岳称之为“假火”,扶阳方是正治。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讲解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讲解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2020-1-2整理)序言郑卢扶阳医学给傅老师最大的几点启发就是:一、治疗任何病,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治疗次第,一方一法不现实。

扶阳医学治疗次第,用傅老师的话总结就是:有邪去邪、无邪建中理中、最后益肾填精。

所以,我们的处方是“套方”,也就是一整套的处方,完全按照治疗次第来开具,并非一方一法来治病。

二、扶阳医学把治病提升到“法”的层次上面了。

如:切脉表证阳虚桂枝法、切脉里证阳虚附子法、表里皆虚应用附桂法、其他情况非附桂法。

还有近期临证过程中经常应用的“黄连阿胶汤法”、“镇八方之法”、“藿香化湿法”、“川乌法”、“乌梅综合填精法”、“四逆填精法”等等,都有其不同的舌脉证运用指征,效果显著。

三、在脉法药一体论的基础上,又糅合了舌诊,也就是所谓的“舌脉症药相应学”,这在临证中对于临床疗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我们中医四诊中的“望诊”颇为重要,其重中之重就是“望舌”。

舌象的全息理论能够反映几乎人体所有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变化,对于指导临床辨证、立法、遣药、处方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在傅老师近期的临床过程中非常多见,且病人信赖程度大大提升,医患皆满意。

根据一个外地朋友所做的统计:在傅文录老师这里开具的“套方”,经过病人二至三个月的服用,随访50个病人家属,反馈信息说八成以上疗效显著、达到预期目标;少数病人的处方略做调整以后,九成以上的病人都非常满意。

在这些病人里面,好多都是久病多年、八方寻访名医治疗,疗效一般的患者。

所以说:在我们这里,只要您有信心,大夫就有信心!!1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一)原创:傅大夫中原火神傅文录 2019-05-28早期并失眠案孙某某,男,53岁,河南平舆县人,2019年4月6日就诊。

病症:多年乙肝大三阳,最近发现化验肝甲胎蛋白AFP14单位,在省市级医院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癌,但目前只用抗乙肝病毒治疗,其余治疗方法尚未采用。

患者多次提到睡眠比较差,每天晚上1~3点必醒,醒后难以入睡,吃饮正常,胃酸胃胀,大便每天如常,小便黄,出汗多,手脚不凉,冬天怕冷,身困乏力,胸闷气短;舌尖红伴有郁热点,右侧肝郁线上突起小块样物,心区凹陷,右手关脉浮,沉取滑弹指,寸滑,关湿滑滞,命门重按无力,左手脉滑浮滑,沉取滑稍劲,寸细滑弱滞,关洪无力,膀胱紧,尺弱短。

蒲辅周医案

蒲辅周医案
健忘头晕(高血压症)
艾XX,女,41岁,1960年1月6日初诊。
素有健忘,精神不集中,俯首则眩,劳动则头部自觉发热、血压随即上升,右胁下时有掣痛, 有时胃痛,大便有时稀溏,胃纳尚可,睡眠不佳,脉沉细数,舌红无苔。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症, 曾服凉药甚多,证未减轻,此属肝郁血热,宜平肝清热。
处方: 抱木茯苓三钱 酸枣仁三钱 石斛三钱 白芍三钱 香附(炒)二钱 栀子一钱五分 石决明(煅) 五钱 夏枯草三钱 地骨皮三钱 丹皮一钱五分 荷叶三钱 竹茹二钱 服三剂。
复诊:服药后无大改变,偶有心慌,脉舌同前,前方去香附、地骨皮,加蒺藜二钱、菊花一钱 五分、远志(炒)一钱。
三诊:睡眠转佳,诸症均减,尚微感头晕欲吐,原方去栀子、丹皮加广陈皮一钱五分、炙甘草 一钱兼理胃气,再服三剂。
四诊:除有时微感头晕、睡眠不稳固外,余症均减,拟以丸药调理肝脾,兼滋心肾,以资巩固。
处方: 炙黄芪八钱 当归三钱 吉林参四钱 白术三钱 茯神五钱 远志肉(炒)三钱 酸枣仁六钱 炙甘草 二钱 木香二钱 白芍五钱 血琥珀二钱 五味子二钱 干生地五钱 珍珠母五钱 龙眼肉五钱 共为 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二钱,每晚一丸,温开水下,服后诸证愁平。
心气虚痛(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于X,男,51岁,1964年2月17日初诊。
1960年3月某医院确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时检查心电图有冠状动脉供血不 足、陈旧性心肌梗塞、左心室劳损。胸片:有主动脉增宽。并有心跳气短,下肢浮肿等,血压 偏高已六年,现检查已属高血压第二期。1944年起有风湿性关节炎,至今天气改变即疼痛。自
按:健忘,眠差,胁痛,俯则头眩,劳则血压上升,皆系肝郁血热所致。徒用凉药,而不平肝, 则肝愈郁,而脾胃反受其损,所以时有胃痛便溏之象。蒲老先用平肝清热,终用肝脾两调,先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神经系统)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神经系统)

中医火神派傅文录医案(神经系统)16.顽固性失眠——潜阳封髓丹加干姜郑某,女,45岁,市民。

顽固性失眠3年余,长期靠大量安眠药入睡,近段加大用量也难以入睡3小时,经常反复服用安眠药,导致第2天头昏脑涨,影响生活。

自述3年前产后操劳过度,身体很差,一天早晚头脑昏沉而难以入睡,逐渐到不服药就难以入眠,曾经中西药物服用年余无明显的效果。

现症见:畏寒肢冷,白天头昏无精打采,晚上则头脑清晰难以入眠,舌淡苔湿润,脉沉细无力。

证属心肾阳虚,虚阳外越。

治宜潜阳安神,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干姜:制附子30g(先煎2小时),龟板10g,砂仁10g,炙甘草30g,黄柏10g,干姜30g。

3剂,水煎服,每天1剂。

服药后,效果明显,安眠药可减量,又服原方2剂,安眠药可减半量,再服3剂后,不用安眠药可入睡6小时左右,且白天自觉精力增加,但畏寒肢冷未减轻,上方附子量逐渐加至60g,共服100余剂!,停药也能入睡。

原按:白天为阳,夜晚属阴;白天阳在外而人动,夜晚阳入于阴,阴盛而静,故而入睡。

白天阳动则人应该有精神,无精打采则显然是阳气不升;夜晚阳入于阴而静则眠,今阳不入阴,虚阳外越而无法入睡。

这就是失眠顽固难疗的根本。

因此抓住阳虚这一环节,扶阳潜镇,阴阳交会,顽固性失眠得以调整,近年应用这种思路与方法,大大地提高了失眠的治疗效果。

17.更年期抑郁症——潜阳封髓丹加紫石英、灵磁石、山楂刘某,女,55岁。

退休职工。

患者烦躁、失眠,精神不振,情绪不稳定数年,时好时坏,被确诊为更年期精神抑郁症。

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而病情不稳定,近来又有加剧趋势。

现症见:白天烦躁不安,阵发性烘热汗出,畏寒肢冷,情绪不稳,喜怒无常,夜晚失眠,舌淡苔白水滑,脉沉细无力。

证属肾阳亏损,虚阳上越。

治宜温阳潜阳,方用潜阳封髓丹加味:制附子60g(先煎2小时),砂仁15g,龟板10g,炙甘草10g,黄柏1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山楂20g。

3剂,水煎服,每天1剂。

学习辅助网www5730net莘...

学习辅助网www5730net莘...

中医瑰宝苑章次公医案说明一、本篇共集章次公先生临证医案720余则,分为内、妇、儿、外四科,大都是先生在1940年前后的诊案。

其中有些病种如回归热、登革热、脚气、性病等,现已少见或绝迹,书中保留有关典型病例,意在展示先生于此是如何辨证、辨病与治疔的。

二、各科分类,大多沿用中医病名,少数采用现代医学病名。

方药剂量改用克为单位。

医案后的"按",或论病机,或释方义,或议诊断,或从药测证,或提示临床注意要点。

三、案内处方所用药量,由于三四十年代药材多为天然生药,药力较强,故用量较轻;今则植物药多为人工种植,药力大减,用量均增大,故用量需根据现行使用之剂量而酌定,以免影响药效。

四、本篇在1979年曾由先生的门人朱良春、刘季和、蒋敏达姚守诚、陈继农、王冠庭、杨友林、史惠甫、翁绍和、李树仁等集体整理,经朱良春执笔汇总,门人何绍奇、朱步先协助,于1980年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此次又重加审订,并增入部分医案,以飨读者。

汤叔良、石坚如二位同志提供部分病案,顺此致谢。

感冒1.男。

壮热骤然而起,无前驱症,腰腿剧痛,苔白薄满布。

非温散不可。

生麻黄3克,川桂枝5克,羌独活各6克,秦艽、西河柳、六神曲各9克,杏仁泥12克,粉甘草3克。

2.男。

热6日,未得畅汗,腰部酸楚不可耐,头为之痛。

生麻黄3克,杏仁泥9克,杭白芍5克,羌活6克,蔓荆子9克,桂枝5克,香白芷9克,川芎5克,甘草3克。

[按]先生对感冒一类病证,如突然头痛、发热、恶寒、骨节疼痛者,或此等症状持续不超过1周者,恒用麻黄汤加味温散而取效。

又麻、桂合用,作为辛温解表时,其用量常不如麻黄用于平喘,桂枝用于通络为大。

这是"轻可去实"之意。

3.男。

恶寒特甚,胸闷作呕。

麻黄加吴茱萸汤主之。

生麻黄3克,川桂枝5克,杏仁泥12克,淡吴萸5克,姜半夏9克,橘皮6克,六神曲9克,生姜3片,甘草3克,太乙丹1粒。

[按]此为外感寒邪、胃失和降之证。

傅文录应用附子医案

傅文录应用附子医案

傅文录应用附子医案傅文录,男,河南省浚县人。

1987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副主任医师,任职于河南省平舆县人民医院。

擅用姜桂附治疗奇难杂症多有良效,肾病治疗体会颇多,求治者络绎不绝。

曾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出版《傅文录肾病证治发挥》、《中医内科三字经》、《药性赋七言歌诀新编》、《新编汤头歌诀》、《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肾脏病》、1、腰椎间盘突出症案——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张某,男,60岁,农民。

2010年12月6日就诊。

患者进行性腰痛数年余,近几年进行性加剧,曾做CT、MRI检查确诊为“胸腰多处椎间盘突出症”,经中西药物治疗数年效果不佳。

现症见:行走困难,走路时间稍长就出现腰部疼痛伴双下肢放散性痛,且双下肢酸软无力,夜晚自感双下肢有收缩感,全身处于一种紧缩感之中,平素畏寒肢冷,手脚凉,平卧时腰痛稍减轻,特别是睡后早晨减轻,睡眠不佳,二便如常,食欲尚可,自感近些年气力进行性下降,无法从事稍重的农村劳动,舌淡胖大滑润,脉硬滑、重按无力。

证属阴盛阳衰。

治宜扶阳抑阴,佐以活血益肾。

方用乌附麻辛桂姜汤加味,药用:制附片90g(先煎2小时),制川乌60g(先煎2小时),桂枝60g,生姜60g,炙甘草30g,生麻黄30g,丹参30g,三七10g,骨碎补30g,山萸肉90g,怀牛膝30g,杜仲30g,山楂30g,肾四味各30g。

6剂。

用法:先煎附子与川乌,再下余药同煎,每天1剂。

二诊(12月27日):服药之后,疗效平平,只是感到夜晚身体稍感轻松,白天行走双下肢放散疼痛减轻。

病重药轻,调整处方用药:制附子120g(先煎3小时),制川乌90g(先煎3小时),细辛30g,桂枝60g,生姜100g,炙甘草30g,生麻黄10g,丹参30g,三七10g,怀牛膝30g,山萸肉90g,仙灵脾30g,仙茅30g,补骨脂30g,山楂30g。

三诊(2011年1月5日):服药之后,疼痛消失大半,行走自由,活动后双下肢放散痛消失,原方有效,再进6剂。

傅文录;肺病咳嗽

傅文录;肺病咳嗽

傅文录;肺病咳嗽【概论】;郑钦安认为,按咳嗽一症,有从外而入者,有从内而出者。

从外而入者,风、寒、暑、湿、燥、火之邪干之也。

凡此内外两法,不得紊乱。

客邪自外而入,闭其太阳外出之气机,气机不畅,逆于胸膈,胸中乃肺地面,气欲出而不出,咳嗽斯作矣,定有发热、头疼、身痛一段。

风邪干者,兼自汗恶风,审是从外而入之风邪干者,去其风而咳嗽自已,如桂枝汤,祛风散是也。

寒邪干者,兼无汗恶寒,寒邪干者,散其寒而咳嗽自已,如麻黄汤、小青龙汤是也。

暑邪干者,兼口渴饮冷,人困无力。

暑邪干者,清其暑而咳嗽自已,如益元散,清暑汤是也。

湿邪干者,兼四肢沉重,周身觉冷而酸疼,不甚发热。

湿邪干者,渗其湿而咳嗽自已,如二陈汤,桂苓术甘汤是也。

燥邪干者,兼吐痰胶粘,喜饮清凉。

燥邪干者,润其燥而咳嗽自已,如甘桔汤、麦冬饮之类是也。

火邪干者,心烦脉洪,小便短赤饮冷。

火邪干者,散其火,清其火,而咳嗽自已,如导赤散、葛根芩连汤之类是也。

果见阴虚而致者,其人水少火多,饮食易消,精神言语声音必壮,心性多躁暴,肌肤多干粗,吐痰胶粘,喜清凉,脉必细数,恶辛辣热物,方如鸡子黄连汤,六味地黄之类,皆可服也。

唐步祺认为,咳嗽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

无论外感、内伤,都可影响于肺脏而发生咳嗽。

郑氏分肺病咳嗽为外感、内伤两大类。

外感咳嗽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客所干,并一一列述其共通的及个别的病象与对证之方。

内伤咳嗽则阳虚阴盛之候十居七八,阴虚者仅十之一二,亦分别列述其病象及对症之方。

条分缕析,明白切实,真如其所言;‘内外各有攸分,阴阳各有实据,药性各有专主。

’与当时市习之见咳止咳,见痰化痰,将常用方药一味杂投,每每酿成痨症,实有天渊之别。

【阳虚辨证】郑钦安认为;从内而出者,皆是阳虚阴盛之候,阴虚也有,十中仅一二。

因阳虚者,定见困倦懒言,四肢无力,人与脉息无神,唇色清淡,白色,而喜热饮,食少心烦,身无发热痛苦,即有烧热,多在午后,非若外感之终日发热无已时也。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十三)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十三)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十三)更年期月经淋漓案杨某某,女,47岁,河南浚县本地人,时间:2019年8月20日就诊。

病症:患者今年起月经一直不正常,一来就是淋漓不断,多有半个月左右,这个月刚刚结束,下次又来,曾经妇科多次检查无异常,考虑更年期所导致。

目前患者睡眠好,吃饭正常,大便每二天1次,小便不黄,出汗不多,阵发性脸红发烧,手脚不凉不热,舌形正常,边缘质红,舌尖布满郁热点,舌苔稍薄腻,舌根轻度凹陷;右手脉浮稍滑,沉取紧滞滑,肺气滞,命门火可;左手脉稍浮紧,膻中明显,沉取细紧滞稍滑,心脉湿滞,肝稍洪,膀胱脉紧滞稍滑,尺脉微洪。

证属阴阳不能环抱,治宜引火归元、大补气血,处方用药:处方一:黄连10g,丹参20g,黄芩15g,白芍30g,炙甘草5g,党参30g,制附片15g,肉桂10g,酸枣仁15g,柏子仁20g,生龙牡各45g,砂仁15g。

3付。

处方排序:黄连、丹参、黄芩、白芍。

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酸枣仁+柏子仁、生龙骨+牡蛎+砂仁。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黄连阿胶汤法(黄连、丹参、黄芩、白芍),降离火、安心神;加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四逆法以温坎水,与前面相合则有坎离既济、水火交融之作用;酸枣仁+柏子仁安神宁魄、以助睡眠;生龙骨+牡蛎+砂仁协调阴阳、纳气归正,以使阴阳合二为一之功。

处方二:桂枝15g,苍术15g,仙灵脾20g,生姜30g,小茴香20g,陈皮15g,法半夏20g,土茯苓25g,白芷15g,天麻20g,厚朴15g,吴茱萸15g,茵陈30g,党参15g,鹿角霜20g。

5付,注:月经前期服用。

处方排序:桂枝、苍术、仙灵脾、生姜、小茴香。

陈皮+法半夏+土茯苓、白芷+天麻+厚朴、吴茱萸+茵陈、党参+鹿角霜。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桂枝法(桂枝、苍术、仙灵脾、生姜、小茴香),开表建中、理气疏肝;加陈皮+法半夏+土茯苓理气降逆、化湿解毒;白芷+天麻+厚朴上通阳息风、下达胃宽肠;吴茱萸+茵陈温肝降胆、化湿除热;党参+鹿角霜补肺气、扶阳气,以助后天之用。

傅文录老中医答疑解惑

傅文录老中医答疑解惑

傅文录老中医答疑解惑学习傅老师带领我们学习《金寿老人药解》的几点个人理解和心得:(1)这本书从药的生长形态和环境出发,讲述药物的气味寒热温凉,药物的五行属性,该药物与其他药组成药对的功能和作用,这些都是我在学习药性方面所必需的,傅老师的课程和这本书好像就是为我准备的,真的非常受益!以前用药就是造猫画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面对这本书的时候,我想今后跟着傅老师学习,一定能解开我今后的疑问。

这次学习的收获:比如扶阳医学之要药姜桂附为代表,姜可以通神明夺造化,使人体上焦如雾;桂枝尖向上向外伸展,有通达内外向外发越的作用,同时还有可降作用是人体中焦如沤;附子大辛大热大毒,能内能外能上能下,辛热之性使下焦有蒸腾气化之用,故使人体下焦如渎,当听了老师的课以后再看书才能深刻理会。

在药量的使用,傅老师把他多年来最宝贵的经验传授了给了我们,比如陈皮它具有开表生发作用,配药时使用20克的量以降的作用,防止开表过渡,厚朴有大降阳明之用,在配药时以15克升的量防止通降过度。

通过这次学习,以后配药时心里就有了一杆秆。

(2)这样学可药解的好处:对我们学习扶阳医学益于掌握用药之法度,因为扶阳医学在切脉辨证立法用药出方的五个环节中,环环相扣,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够精准把握,那么这样的处方对人对症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3)读书中遇到的困难:每一味药都有与其相配的药对,药对是征对病症的,是不是也含有升降出入的因素?药对在配伍方面君臣佐使,它充当什么角色?(4)学习药解这本书,我认为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用更多的实践来理解理论。

另外,我认为学习药解借助后天八卦图这个万能工具和阴阳数字学相结合,更有利于理解应用和验证。

(5)请傅老师解疑的问题:扶阳医学的药方也是来自于张仲景的经方,在《黄帝内经》之《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请傅老师把君臣佐使配伍的要点讲给我听吧,我的空白太多了。

《扶阳治病次第学》前言与后记

《扶阳治病次第学》前言与后记

《扶阳治病次第学》前言与后记“《傅文录扶阳医学三书》之《扶阳治病次第学》前言与后记,后记讲述作者执着追求、精益求精学习中医的心路历程。

”01—前言扶阳医学治病次第学,乃是扶阳医学临床上进一步的提炼与升华。

因为她在郑钦安——卢铸之医学——即扶阳医学传承过程中,已经临床实践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况且她还突出地再现了张仲景“(人)病脉证(症)并治”的学术思想精髓。

在《伤寒杂病论》这本书中,每一篇文章的标题,都标明“某某病脉症(证)并治”这么一个后缀,其意义深刻,但是其后来的学习者却无法真正理解医圣的治疗思路与方法,以至于在中医学后来的发展长河中,已经远离了张仲景当年著书的初衷,形成了理法方药这么一个临床治疗过程,导致我们后来的中医学传承离仲景之初衷越来越远,特别是近代更是如此。

然而,郑钦安的亲传弟子卢铸之老中医,当年在跟诊的时候已经目睹了这样的临床困境,在郑钦安阴阳辨证、阳主阴从、大道至简的思维蜕变中,他完全回归了当年张仲景临床看病时的“(人)病脉症(证)并治”思维方法,形成了切脉、辨证、立法、遣药、处方五个过程一气呵成,与现代所谓的辨证论治治疗模式完全不同,即卢铸之提出来“法”的概念与统帅纲领,在“法”的方向指引下,结合脉法药一体论与治病次第思想,以取代背方的教条主义思想,成为了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使我们真正地看到了当年医圣治病的真谛。

张仲景之所以成为医圣,首先他参透了汉代之前的经方精髓,然后他在纷乱的辨证体系当中确立了最适合汤液学的六经辨证体系,用来指导运用经方。

《大医至简》一书中研究认为:《伤寒杂病论》的理论体系当源于黄老之学,也可能是来自当时比较正统的道家思想,受《易经》的影响亦深;其实传统中国文化的理论根基皆自“道”而来,诸子百家也都宗道;道为何?天地之大道,宇宙自然之规律;讲道家医学就要讲无为,讲顺应天然,医家不可妄自作为,不妄自作为才能无为而无不为;医学自仲景之后,整体趋势是越来越有为,越来越喜欢滥用药物对抗疾病,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其临床疗效离张仲景时代越来越远。

过敏性鼻炎医案

过敏性鼻炎医案

过敏性鼻炎医案吴某,女,32岁。

突发性鼻痒,喷嚏,伴流清涕已经12年。

自20岁起,每天晨起即发鼻痒、喷嚏、流清涕,终日不止,每逢经期症状加剧。

诊见:形体消瘦,怕冷,夜尿多,舌淡,苔白润,脉细,鼻腔黏膜肿胀光滑,呈淡白色。

分泌物化验见有大量嗜酸性细胞。

辨证:素体阳虚,感受风寒。

治则:温阳解表,宣通鼻窍,疏风抗过敏。

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邢卫光方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麻黄6克,附子6克,细辛6克,蝉蜕6克,苍耳子9克,防风9克,白术9克,黄芪15克。

3剂,日1剂,水煎服。

[二诊]3剂后症状消失,鼻黏膜肿胀消退。

嘱每逢经期服3剂。

随访一年无复发。

[评析]过敏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

临床以虚证、虚寒多见。

此案例乃因素体阳虚,感受风寒,鼻窍不利所至。

治宜温阳解表,宣通鼻窍,疏风抗过敏。

方中麻黄辛散解表;附子通阳温经,既助麻黄辛温之力,又解里寒之乘;细辛辛温走窜,为少阴表药,内助附子以兴阳,外助麻黄以解表;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蝉蜕、防风疏风抗过敏;白术、黄芪益气固表,增强体质,防止感冒诱发过敏性鼻炎。

诸药合用共达温宣开窍、疏风抗过敏之效。

[本人按语]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阳气不到之处便是病。

万病先分阴阳,后便六经,任你东南西北上中下诸病。

上述案例,阴也,寒也,虚也,少阴证也。

故主方用麻附细汤,合防风固表之玉屏风散加减,效也。

余曾治某某之鼻炎,亦以温阳之真武汤合防风固表之玉屏风散合填补肾精之四味治之,一月而愈。

其病曾经西医医治三年不效。

原文地址:鼻炎一(麻附细汤加味)作者:滔滔而来过敏性鼻炎(张存悌验案)蔡某,男,36岁。

鼻流清涕,总揩不止,屡治乏效,已经10年,甚为痛苦。

每因操劳则头痛、头胀,眩晕,口和,余无异常。

舌淡稍胖润,肪滑寸弱。

辨证:营卫失和,肺虚失宣。

方药:桂枝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0克,灸草10克,生姜10片,大枣10个,附子15克(先煎),干姜10克,麻黄5克,砂仁10克,天麻15克,葛根15克。

傅文录医案欣赏

傅文录医案欣赏

傅文录医案欣赏1.重度肾盂积水案--真武汤五苓散加减李某某,男,37岁。

农民。

2007年11月19日就诊。

患者有腰痛病史8年余,发现"重度肾盂积水"已数年,腰痛阵发性加剧,进行性加重,彩超报告:右肾积水,右肾12.8cm×8.1cm,左肾9.9cm×4.7cm,右肾集合分离约5.5cm,肾皮质变薄,左肾结石。

现症见:腰痛,反复加剧,不耐劳作,每过半月左右发作加剧,间断性发作,舌淡胖边尖红,脉沉弱无力。

证属阳虚水泛,治宜温阳利水,方用真武汤合五苓散化裁,药用:附子45g(先煎),苍术30g,白术30g,茯苓60g,泽兰30g,泽泻30g,三七10g,莪术10g,三棱10g,猪苓30g,桂枝30g,肉桂10g,干姜30g。

6付。

二诊:服药后,开始小便特别多,3天之后正常,腰痛消失,自觉病消除。

再进6付,以加强治疗。

三诊(12月14日):复查B超:右肾9.6cm×5.5cm,右肾集合分离约4.5cm,肾皮质厚约0.5cm,肾脏回缩显著,腰痛未再发生过。

嘱咐再服6付以资巩固疗效。

【按语】肾盂积水是现代通过超声确诊的一种特别性疾病,中医对这种疾病的认识缺乏诊治经验。

肾盂积水在内,通过仪器我们可以看到内部积水,而排泄有困难。

正如《金匮要略》中所说:"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这就给我们指明了治疗思路与方法,特别是火神派学术思想,重用姜桂附温热一炉火,正可治疗此种病证。

而临床上虽然症状不多,但足以证明阳虚证俱备,内外结合,则采用温阳利水之法,方药选用真武汤温肾利水,合用五苓散通阳化气,加用活血化瘀理气之品,临床疗效显著,足以证明温阳利水之法,用好并重用附子是非常关键的药物。

2.风湿性关节炎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李某,女,38岁,农民。

2007年11月18日就诊。

患者去年因"风湿性关节炎"病而求治,服中药以后病情缓解,后来病情再次复发,在外就诊后病情没有缓解而返家求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2020-1-2整理)序言郑卢扶阳医学给傅老师最大的几点启发就是:一、治疗任何病,都需要一个完整的治疗次第,一方一法不现实。

扶阳医学治疗次第,用傅老师的话总结就是:有邪去邪、无邪建中理中、最后益肾填精。

所以,我们的处方是“套方”,也就是一整套的处方,完全按照治疗次第来开具,并非一方一法来治病。

二、扶阳医学把治病提升到“法”的层次上面了。

如:切脉表证阳虚桂枝法、切脉里证阳虚附子法、表里皆虚应用附桂法、其他情况非附桂法。

还有近期临证过程中经常应用的“黄连阿胶汤法”、“镇八方之法”、“藿香化湿法”、“川乌法”、“乌梅综合填精法”、“四逆填精法”等等,都有其不同的舌脉证运用指征,效果显著。

三、在脉法药一体论的基础上,又糅合了舌诊,也就是所谓的“舌脉症药相应学”,这在临证中对于临床疗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提升。

我们中医四诊中的“望诊”颇为重要,其重中之重就是“望舌”。

舌象的全息理论能够反映几乎人体所有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变化,对于指导临床辨证、立法、遣药、处方也是至关重要的。

这在傅老师近期的临床过程中非常多见,且病人信赖程度大大提升,医患皆满意。

根据一个外地朋友所做的统计:在傅文录老师这里开具的“套方”,经过病人二至三个月的服用,随访50个病人家属,反馈信息说八成以上疗效显著、达到预期目标;少数病人的处方略做调整以后,九成以上的病人都非常满意。

在这些病人里面,好多都是久病多年、八方寻访名医治疗,疗效一般的患者。

所以说:在我们这里,只要您有信心,大夫就有信心!!1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一)原创:傅大夫中原火神傅文录 2019-05-28早期并失眠案孙某某,男,53岁,河南平舆县人,2019年4月6日就诊。

病症:多年乙肝大三阳,最近发现化验肝甲胎蛋白AFP14单位,在省市级医院检查确诊为早期肝癌,但目前只用抗乙肝病毒治疗,其余治疗方法尚未采用。

患者多次提到睡眠比较差,每天晚上1~3点必醒,醒后难以入睡,吃饮正常,胃酸胃胀,大便每天如常,小便黄,出汗多,手脚不凉,冬天怕冷,身困乏力,胸闷气短;舌尖红伴有郁热点,右侧肝郁线上突起小块样物,心区凹陷,右手关脉浮,沉取滑弹指,寸滑,关湿滑滞,命门重按无力,左手脉滑浮滑,沉取滑稍劲,寸细滑弱滞,关洪无力,膀胱紧,尺弱短。

证属阳虚郁滞、经络不通,治宜扶阳抑阴、温肝通络,处方用药:处方一:黄连10g,丹参20g,黄芩15g,木瓜20g,炙甘草15g,党参30g,制附片15g,肉桂10g,瓦楞子15g,柏子仁20g,生龙牡各45g,砂仁15g。

3付。

处方排序:黄连、丹参、黄芩、木瓜。

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瓦楞子+柏子仁、生龙骨+牡蛎+砂仁。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黄连阿胶汤法(黄连、丹参、黄芩、木瓜),降离火、安心神;加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温坎水,以配全前面形成坎离既济、水火交融之态势;瓦楞子+柏子仁加化痰制酸、安神棕魄;生龙骨+牡蛎+砂仁协调阴阳、纳气归正,以使阴阳合二为一之功。

处方二:硃茯神30g,琥珀15g,砂仁15g,藿香15g,青皮15g,厚朴15g,淫羊藿20g,炙甘草15g,苍术15g,五灵脂15g,海螵蛸15g,瓦楞子15g,山萸肉20g,党参15g,鹿角霜30g。

5付。

处方排序:硃茯神+琥珀、砂仁、藿香、青皮、厚朴、淫羊藿、炙甘草、苍术。

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党参+山萸肉+鹿角霜。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硃茯神法中镇八方之法(硃茯神+琥珀、砂仁、藿香、青皮、厚朴、淫羊藿、炙甘草、苍术),疏导八方之气机、透达八方之经络,以从神的层面达到调治人体之作用,即以治无形而调整有形;加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制酸止痛、专治胃病;党参+山萸肉+鹿角霜补肺气、敛正气、扶阳气,以助后天之用。

处方三:桂枝15g,苍术15g,生姜30g,炙甘草5g,小茴香15g,陈皮15g,法半夏40g,硃茯神15g,砂仁15g,吴茱萸15g,茵陈30g,五灵脂15g,海螵蛸15g,瓦楞子15g,党参30g,鹿角片15g。

10付。

处方排序:桂枝、苍术、生姜、炙甘草、小茴香。

陈皮+法半夏+硃茯神、吴茱萸+茵陈、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党参+鹿角片+砂仁。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桂枝法(桂枝、苍术、生姜、炙甘草、小茴香),开太阳、理太阴、调气机、建中宫;加陈皮+法半夏+硃茯神理气降逆、化湿安神;吴茱萸+茵陈温肝寒、降胆热、协调金木;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制酸止痛、专治胃病;党参+鹿角片+砂仁补肺气、壮督脉、纳正气,以助先天之精、后天之用。

处方四:乌梅45g,炙甘草15g,制附片15g,肉桂10g,花椒10g,独活10g,干姜10g,黄连10g,黄柏15g,当归15g,党参30g,生龙牡各45g,吴茱萸15g,茵陈30g,鹿角片15g,龟板15g。

10~20付。

处方排序:乌梅、炙甘草、制附片、肉桂、花椒、独活、干姜、黄连、黄柏、当归、党参。

吴茱萸+茵陈、鹿角片+龟板、生龙骨+牡蛎。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乌梅综合法(乌梅、炙甘草、制附片、肉桂、花椒、独活、干姜、黄连、黄柏、当归、党参),寒热并用,清补共施,专治厥阴病,厥阴者,肝也;加吴茱萸+茵陈温肝降胆、协调金木;鹿角片+龟板充任壮督、以添先天之精;生龙骨+牡蛎协调阴阳,以使阴阳合和、阴阳合二为一之功。

处方五:制川乌30g(先煎1小时),生黄芪100g,党参30g,丹参20g,炙甘草15g,法半夏40g,郁金20g,硃茯神30g,吴茱萸15g,茵陈30g,升麻15g,鳖甲15g,桔梗15g,生大麦芽30g,鸡矢藤15g,蒲公英15g。

10~20付。

处方排序:制川乌、生黄芪、党参、丹参、炙甘草。

法半夏+郁金+硃茯神、吴茱萸+茵陈、升麻+鳖甲、桔梗+生麦芽、鸡矢藤+蒲公英。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川乌法(制川乌、生黄芪、党参、丹参、炙甘草),透邪通络、益气活血;加法半夏+郁金+硃茯神降逆解郁、化湿安神;吴茱萸+茵陈温肝降胆、协调金木;升麻+鳖甲透达厥阴、引邪外出;桔梗+生麦芽疏肝解郁、分消郁滞;鸡矢藤+蒲公英消导通达、清除污染。

随访(2019年5月19日):其孩子打电话说:目前病人按照要求,已经服药一个疗程,睡眠恢复正常,胃口正常,大小便正常,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还没有去复诊检查,问药物怎么吃法?告诉其说:以处方四与处方五为主打处方,每个处方服用10付,然后交替服用,吃完三个月后,进行理化检查。

治病次第解析:临床观察发现,肝病患者在夜晚1~3点必醒者,最后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肝癌,因为丑时醒来,证明肝经气血流注出现了阴阳分离状态,而这往往是人体疾病最早期的信息,不被现代医学所重视,这恰恰是扶阳医学最为关注的人体生命信息之一。

如若能够把这个人的睡眠恢复正常,其肝病就有可能被治愈,因为人体有强大的自我恢复功能。

处方一是,扶阳医学黄连阿胶汤法加味,降离心、安心神,以使坎离既济、水火交融、心肾沟通,则睡眠可逐渐恢复正常。

处方二是,扶阳医学硃茯神法中的镇八方之法加味,本处方重点在于调整人的神,即从无形之神的干预,来达到治疗有形之病的结果,同时也能把前面的效果巩固下来。

处方三是,扶阳医学桂枝二陈法加味,开表建中、化湿安神、运化中宫、协调肝胆、专门治胃、扶助阳气等,乃疏通道路之法。

处方四是,扶阳医学乌梅综合填精之法加味,专治厥阴病,厥阴病,肝也,本处方解决肝病自身方面的郁滞不通之根本。

处方五是,扶阳医学川乌法加味,透邪通络、益气活血、温肝降胆、除湿化浊、安神解郁、清除污染、分消郁滞等,重要解决肝病本身郁滞与五行顺生之道路。

2 傅文录治病次第医案解析(二)原创:傅大夫中原火神傅文录 2019-08-01性胃炎与结肠炎案杨某,男,52岁,山东荷泽市人,时间:2019年4月11日就诊。

病症:患者确诊为食道炎与萎缩性胃炎、结肠息肉、直肠炎,多年求治效果不佳,目前睡眠还行,胃中泛酸,大便每天二次稀不成形,小便黄,出汗不多,手脚感觉发热,手汗多,舌呈现桃形,舌尖部凹陷,中线弯向右侧,左宽右窄,苔薄质红,舌根部稍隆起,伴根部苔腻厚,脉右手稍浮,沉取滑缓弱,寸滑滞,脾滑弹指,命门火有滞,左手稍浮,沉取细紧滞,心脉滑滞,肝稍洪,膀胱紧,尺滑弹指微劲。

证属阳虚阴盛、经络不畅,治宜扶阳通络、引火归元,处方用药:处方一:黄连10g,丹参20g,黄芩15g,木瓜20g,炙甘草10g,党参30g,制附片15g,肉桂10g,瓦楞子15g,柏子仁20g,生龙牡各45g,砂仁15g。

3付。

处方排序:黄连、丹参、黄芩、木瓜。

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瓦楞子+柏子仁、生龙骨+牡蛎+砂仁。

处方点评:处方是黄连阿胶汤法(黄连、丹参、黄芩、木瓜),降离火、安心神;加炙甘草+党参+制附片+肉桂温坎水以配合前面,形成坎离既济、水火交融之态势;瓦楞子+柏子仁化痰制酸、安魄助眠;生龙骨+牡蛎+砂仁协调阴阳、纳气归正,以使阴阳合和以助离火降而坎水升。

处方二:硃茯神30g,琥珀15g,砂仁15g,青皮15g,藿香15g,厚朴15g,仙灵脾20g,生白术15g,炙甘草10g,五灵脂15g,海螵蛸15g,瓦楞子15g,山萸肉20g,党参30g,鹿角霜30g。

5付。

处方排序:硃茯神+琥珀、砂仁、青皮、藿香、厚朴、仙灵脾、生白术、炙甘草。

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山萸肉+党参+鹿角霜。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镇八方之法(硃茯神+琥珀、砂仁、青皮、藿香、厚朴、仙灵脾、生白术、炙甘草),疏导八方之气机、调达八方之经络,以使神气清爽,则可以无形而治有形;加五灵脂+海螵蛸+瓦楞子专治胃病、专病专药;山萸肉+党参+鹿角霜益肾阴、扶阳气、补肺气,以使气阴合和则为阴阳一气。

处方三:桂枝15g,苍术15g,生姜30g,炙甘草10g,仙灵脾20g,小茴香15g,陈皮15g,法半夏20g,土茯苓15g,白芷15g,天麻20g,厚朴15g,五灵脂15g,海螵蛸15g,党参30g,鹿角霜40g。

10付。

处方排序:桂枝、苍术、生姜、炙甘草、仙灵脾、小茴香。

陈皮+法半夏+土茯苓、白芷+天麻+厚朴、五灵脂+海螵蛸、党参+鹿角霜。

处方点评:处方是扶阳医学桂枝法(桂枝、苍术、生姜、炙甘草、仙灵脾、小茴香),开表建中、协调阴阳、疏肝理气;加陈皮+法半夏+土茯苓理气化痰、降逆安神;白芷+天麻+厚朴通三阳、去头风、达阳明;五灵脂+海螵蛸专治胃病;党参+鹿角霜补肺气、扶阳气,以助后天之用。

处方四:制川乌30g(先煎2小时),生黄芪40g,党参30g,丹参20g,炙甘草10g,川芎15g,杜仲20g,松节15g,法半夏40g,郁金20g,土茯苓15g,苡仁30g,桃仁15g,酒大黄10g,羌活15g,紫石英45g。

10付(或20付)。

处方排序:制川乌、生黄芪、党参、丹参、炙甘草。

川芎+杜仲+松节、法半夏+郁金+土茯苓、苡仁+桃仁+酒大黄、羌活+紫石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