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哲学必修四 知识点归纳总结.
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哲学是研究世界的本质、人类认识的一般方法和原则,以及人生、社会和道德等问题的学科。
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万物、人类认识和行为等一切问题。
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通过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对世界的本质、人类的认识和行为等问题进行探讨的一门学科。
2. 哲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宇宙万物、人类认识和行为等一切问题。
哲学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试图找出统一的规律和原理,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思想方法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认识、价值和方法四个方面。
哲学通过不同的思想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解析。
1.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是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包括宇宙的起源、人的存在方式和道德伦理等方面。
2. 认识问题认识问题是哲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包括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方法和认识的局限等方面。
3. 价值问题价值问题是哲学思考的重要内容,包括价值的客观性、价值的多样性和价值的实现等方面。
4. 方法问题方法问题是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理性思维、逻辑推理和实证研究等方面。
三、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性思想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实证主义等。
不同流派代表着不同的哲学思想和方法。
1. 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强调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它是个可以自然演化的世界观。
2. 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它是一种关注精神和宇宙的哲学观念。
3. 辩证法辩证法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综合,强调宇宙和人类认识的发展是一个矛盾的统一过程。
4. 实证主义实证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科学方法和经验研究才能获得真知,它是一种强调自然科学和现代科学的哲学观点。
四、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
1. 哲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在科学的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基本问题和思想方法进行哲学的思考和探讨。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进展是客观的。
【办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可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1)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别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别能制造规律,也别能改变或泯灭规律。
【办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注意】:(1)凡是说到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一定是遵循(或违背)了某种客观性(如: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假如人们科学办事,同样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
(2)把握例词:实事求是、遵循和依据规律、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拔苗助长、依照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面向市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别为尧存,别为桀亡”、生态失衡。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办法论】:规律是客观的,但并别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XXX 为力,人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依照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注意】:把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例词:努力、艰难奋斗、决心、坚韧、百折别挠、“两军相遇勇者胜”、“有志者事竟成”等。
(唯物)辩证法1.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办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咨询题。
高二哲学必修四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二哲学必修四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哲学必修四是一门比较抽象、深奥的学科,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想觉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哲学必修四的四个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身份与人格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到了人格的本质、构成要素和培养方法。
人格是一个人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它包括了个体对自我的知觉、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等。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受到遗传、环境和个体自身的影响。
我们还学习了人格形成的条件和方法。
其中条件包括自由、责任、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感等。
而培养人格的方法包括模仿、锻炼、实践和反思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人格,塑造积极向上的品质和价值观。
第二章:人的存在这一章节探讨了人的存在问题,引发了我们对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的思考。
我们学习到了人的存在具有意义性、存在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人的存在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本章还介绍了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
存在主义认为人类存在的个体化、自由选择和苦闷等是人生的根本特征。
同时,它还强调人对于自己存在的责任和承担。
第三章:人与社会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学习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
社会是个体存在的重要条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们还学习了社会契约论和功利主义的理论,这些理论通过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社会契约论认为个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关系,个体顺应社会法则的同时,也享受到社会的保护和福利。
功利主义则强调个人的最大幸福和社会合理利益的一致性。
第四章:人的自我解释这一章节主要讨论了人对自己认识和解释的问题。
我们学习了认识论、心理学和生命的本质等相关理论,揭示了人如何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和认识世界的过程。
认识论涉及到知识的来源、真理的判定和思维的运动等问题。
心理学则研究了人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复习知识点汇总前三个单元1.1什么是哲学?哲学的产生?哲学的作用?含义: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
产生:(1)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作用:哲学与我们的省后、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1.2哲学的实质和发展?(第四页相关链接小字部分的)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因此,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1.3哲学的差异(第四页相关链接小字部分的)面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哲学家可以反映它的这一方面,也可以反映它的那一方面;可能正确地或比较正确地反映,也可能不那么正确地乃至歪曲、错误地反映。
1.4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别:(1)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从本义上讲就是智慧之学。
(2)形成不同: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成果。
(3)特点不同:世界观人人都有,是零散的、不自觉的、简单化的;哲学并非人人都有,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联系:(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都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1.5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6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解释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个领域的规律,哲学则对起进行概括和升华,从过年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1.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一、哲学基本概念1.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究世界本质和人类境遇的学科,是一种追求智慧、探究真理、寻求答案的学问。
2.哲学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包括理论性、辩证性、综合性和批判性。
3.哲学的内容:哲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宇宙本体、生命及人类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
二、文化基本概念1.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
2.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内涵包括它的客观性、主观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3.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其承载的历史、民族精神和文明成果等方面。
三、哲学的基本方法1.形而上学方法:形而上学是哲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宇宙的本原和基础、实体和现象的本质等问题。
2.辩证法方法:辩证法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对立,以及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3.实证方法:实证方法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主张从实际的经验和数据出发,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
四、哲学思想1.古代哲学思想:包括古希腊哲学、印度哲学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孔子等。
2.近代哲学思想:近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主要研究对象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本质。
3.当代哲学思想:当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主要关注存在、个体和历史等问题。
五、文化多元性1.文化多元性的概念:文化多元性是指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群体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2.文化多元性的影响:文化多元性的影响体现在文化冲突、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3.文化多元性的挑战:文化多元性会带来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认同的混淆、文化传播的困难等问题,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播。
六、全球化与本土化1.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2.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全球经济格局、文化传播、国家主权等方面的影响,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许多争论。
高中哲学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哲学一、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统一。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做指导。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①何者为本源(第一性)存在决定思维——唯物主义思维决定存在——唯心主义②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有:可知论。
没有或不完全有:不可知论。
2.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水、火、土、气看成世界的本原.(宏观物体)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成世界的本原.(微观粒子)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把物质看成世界的本原(抽象概念)唯心主义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谢。
②客观唯心主义:天、命、道、上帝,把客体看成世界的本原。
3、唯物论部分1.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从位移和性质两个角度去理解。
3. 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承认运动运动否认静止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4. 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要尊重规律,不能违背规律,否则会受到惩罚。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客观的,并不代表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
5.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1)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自觉选择性、主动创造性。
(认识世界)(2) 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
(改造世界)4、认识论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知识点
6、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 位,起决定作用 。
方法论: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 。 7、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在 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 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既要 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又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要统筹兼顾 。
唯物辩证法之联系观
1、原理:联系是普遍的。方法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 点看问题 。
2、原理:联系是客观的。方法论:⑴我们要从事物固 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⑵联系是客观 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发 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原理:联系是多样的。方法论:我们要注意分析和 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 条件为转移。
8、原理: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9、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矛盾的 主要方面是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 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 次方面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我们既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 ,又不能忽视矛 盾的次要方面。 10、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 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
矛盾观
1、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方法论:我们要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方法论: (1)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用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2)我们要坚持用 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4、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具有特殊性 。方法论: 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知识点归纳
高二政治必修四哲学知识点(一)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⑵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⑶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决定着社会的性质与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⑵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l 解析: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
一、唯物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尊重自然的物质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
3.意识的本质:客观实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运动的含义: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1)运动: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保持自己的存在。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和载体。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联系:唯物辩证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2.区别: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
b.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5、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及方法论:原理: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违背规律受惩罚。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原理:在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详细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详细总结一、生活智慧与真善美1、什么是哲学?(1)程序化哲学是系统化形式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知概括和总结2、什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两者的关系如何?(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认识论,逻辑学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哲学知识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什么?(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坚实基础,前述科学的进步推动微生物学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环境问题是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婚姻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此环境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此环境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哲学的十一个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只不过分歧是什么?两大基本派别: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主动性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唯物主义的基本论调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化学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有机物。
8、划分经验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何者样肽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是自己世纪之交精神上的精华:(1)是新文化的总结和升华;(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产业发展(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3)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1)实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毛泽东思想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2)马列主义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篡夺继承和发展;(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承传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成果。
高三哲学必修4知识点梳理
高三哲学必修4知识点梳理在高三哲学必修4课程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进行梳理和掌握。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整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第一部分:古希腊哲学1. 自然哲学古希腊哲学中的自然哲学是对世界及其运行规律的探求。
其中包括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和几何的研究,以及赫拉克利特和希波克拉底的自然观点。
这些思想对后来的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辩证法古希腊的哲学家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提出了辩证法的概念。
辩证法强调事物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以及其发展的规律。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有自己对辩证法的理解。
第二部分:近代哲学1.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强调人的独特性和尊严,主张人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著名的人文主义者包括笛卡尔、休谟和康德。
2. 唯理主义唯理主义是近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笛卡尔和康德都是唯理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们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维和观察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第三部分:存在哲学1. 存在主义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认为人应该主动选择和塑造自己的人生。
萨特和尼采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2. 真理问题存在哲学关注真理的本质和获取真理的方法。
康德的批判哲学和尼采的绝对相对主义都对真理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第四部分:科学哲学1. 科学方法科学哲学研究科学的本质和科学方法。
波普尔提出了科学证伪原则,认为科学理论必须具有可证伪性。
卡尔·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对科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技术伦理科技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诸多挑战,技术伦理研究人类在科技发展中应如何行为。
其中,尤尔根·哈贝马斯提出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
第五部分:伦理学1. 道德和伦理伦理学研究道德的原则和规范。
康德的义务论和尼采的道德禅定论都对伦理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2. 社会伦理社会伦理研究人类在社会关系中应如何行为。
其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都是社会伦理学的重要观点。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
总纲(辩证的)唯物论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内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整个世界就是客观存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事,主观符合客观。
[反对]:违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观主义作风。
2、物质和运动的辨证关系原理[内容]: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要善于在运动中把握事物,不能静止地看问题,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既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又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做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反对]:既反对否认运动绝对性,把世界说成是绝对静止不变的形而上学静止观;又反对否认相对静止,借口事物的运动变化,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
4、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原理[内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故而规律具有普遍性。
同时规律又是客观的:①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是不可创造或消灭的;(规律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方法论]:承认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作风。
5、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内容]:从意识起源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从意识内容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整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原理总结整理一.唯物论基本原理和方法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打算意识。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1)人能够能动地熟悉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方案性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①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整和掌握作用。
昂扬的精神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丢失斗志。
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气。
((3)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①物质打算意识,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动身、使主观符合客观;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方案性、主动制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
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定的、稳定的联系。
①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制造,也不能被毁灭,是不行违背的。
①规律是普遍的,事物在运动变化进展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①必需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反客观规律,一旦违反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处。
①人可以在熟悉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①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5.规律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敬重客观规律。
①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熟悉、把握和利用客观规律。
①要把敬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忱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行分割的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部分知识点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部分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
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5、正确理解“真正的哲学”(1)含义: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的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023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一、哲学的起源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和世界的关系。
哲学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2、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3、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4、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方法论是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三、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特殊)哲学是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普遍)2、联系:(1)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2、唯物主义(1)基本观点是: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从某些具体的物质形态出发来说明世界的统一性,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等。
局限性: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
必修四哲学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定义与特点1.1 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关于宇宙、人类和认识的根本问题的学科,是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本质的思考和探究。
1.2 哲学的特点•抽象性:哲学研究的是最一般的普遍规律和真理,具有相当程度的抽象性。
•综合性:哲学是将各种学科的认识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科。
•批判性:哲学对各种观点都持有批判的态度,通过思辨和辩证的方法来追求真理。
•超验性:哲学研究的是超越个别经验的普遍规律和本质问题。
二、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2.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和发展的,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辩证发展的规律。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
•辩证思维是认识事物本质和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必要方法。
2.2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推动的,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社会发展的驱动力是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
三、形而上学与历史唯心主义3.1 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形而上学是站在人的认识主体角度,将抽象的观念、概念视为具有实体的存在。
•形而上学研究的是稳定不变的本体和本质,追求的是永恒真理。
•形而上学容易陷入片面和静止的观念,忽略事物发展的过程和变化。
3.2 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历史唯心主义将社会历史的推动力归结为思想和意识的变化,强调人的意识对社会历史的决定作用。
•思想和意识的发展是社会历史进程的基础和推动力。
•经济基础在历史唯心主义中被忽视或片面处理。
四、认识论与辩证唯物主义4.1 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认识论研究人类的认识活动,主张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来获取真理。
•感性认识是从经验中获取直接的、感性的知识。
•理性认识是通过思辨和逻辑来推理、判断和抽象。
4.2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具有相对真理性,强调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发展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
1、生活处处有哲学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什么是哲学?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问.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有两个方面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
2、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依赖意识。
3、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
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1、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它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意识是物质的派生。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5、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规律的含义: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的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其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1、实践的含义与特点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
真理与谬误的界线不容混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4、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5、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的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
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在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