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产评审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产验证工作制度

产验证工作制度

产验证工作制度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进行的一系列验证活动,以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满足客户需求,并符合相关法规标准。

产验证工作制度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不良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产验证工作制度的内容及实施要点。

一、产验证工作制度的内容1. 验证计划的制定根据产品设计文件、客户需求、相关法规标准等因素,制定验证计划,明确验证的对象、内容、方法、周期等。

2. 验证团队的组建组建专门的验证团队,负责实施验证计划。

验证团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验证活动的有效进行。

3. 验证文件的编写编写验证文件,包括验证大纲、验证表格、试验方法、判定标准等,以确保验证活动的规范进行。

4. 验证活动的实施按照验证计划和验证文件,开展验证活动。

验证活动包括实验室验证、现场验证、过程验证等,涵盖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5. 验证结果的记录与分析记录验证活动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评估产品的质量状况,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6. 验证报告的编制编制验证报告,包括验证总结、问题清单、改进措施等,提交给相关部门或领导,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7. 验证改进措施的跟踪与验证对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跟踪,验证改进效果,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产验证工作制度的实施要点1. 加强人员培训加强对验证团队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验证活动的有效进行。

2. 完善验证设施和设备配置完善的验证设施和设备,确保验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3. 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验证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解决。

4. 强化过程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强化过程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产品质量。

5. 落实责任制明确验证活动中各环节的责任人,落实责任制,确保验证活动的规范进行。

6. 持续改进根据验证结果,持续改进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

7. 建立完善的记录和追溯体系建立完善的记录和追溯体系,确保验证活动的可追溯性,便于问题的追踪和处理。

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

工厂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作者:————————————————————————————————日期: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保证本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行,并能提前发现异常、迅速处理改善,借以确保及提高产品质量符合管理及市场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年度质量目标的制定第二条企业每年的质量目标作为年度质量工作的依据,适用于与质量相关之各项作业,各有关部门应负责分管的质量目标项目的制定和统计工作,遵循年度质量目标,分解落实到各自的工作中。

第三条(制定与发放)技术工程部根据当年质量目标实施情况,于年底制定下年度质量目标,报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审核后可提交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直接呈总经理批准。

经批准的“年度质量目标”应发放到各有关部门做为当年质量工作的依据和努力方向。

定量目标应规定数据收集和汇总统计部门。

第四条(统计、核查与修订)定量目标的统计部门对分管项目定时进行汇总统计,并按季度将计算依据和结果报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视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内部质量审核时亦做为检查内容之一。

年度质量目标的修订,需经管理评审会议审议或报总经理批准。

第三章质量策划控制第五条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等时机,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质量策划,以确保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

质量策划根据企业质量体系文件进行,适用于企业内所有产品的开发、生产、施工和服务的过程。

第六条质量计划是在质量体系框架内,针对特定的产品、服务、合同或项目,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

企业分管品质工作的领导主导产品的质量策划,组织编制质量计划。

研发产品部负责新产品的立项、设计文件的输出、部品承认书的编制。

技术工程部负责制订及完善产品的检验规范、工艺文件,并参与产品的质量验证。

相关部门配合执行质量计划。

第七条质量计划制定具体为:1.研发产品部在新产品开发、产品转型、新技术应用时机,应由专人立项并编制“项目企划书”,企划书应对产品的性能指标、市场价位、目标成本、研发费用等作出规则,确保研发阶段产品品质。

关于生产质量奖惩管理制度

关于生产质量奖惩管理制度

关于生产质量奖惩管理制度生产质量奖惩管理制度篇1第一条目的1.为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维护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强化团体纪律,促使本公司管理工作畅通,特制定本制度。

2.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由由此,质量管理成效如何尤为重要,上至高层领导,下到普通工人,人人都要重质量、抓质量,坚持出精品,减少直至杜绝不合格品、废品。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从事管理、生产的所有人员。

第三条奖惩规定1.原材料控制(含外协件)(1)采购标准及技术。

①工作标准。

a.材料采购标准/技术要求由技术中心产品工程师根据产品要求制订并发放到采购部和品管部。

b.采购员须按照技术中心制定的采购标准选择适宜的供应商采购原材料。

c.品管部根据材料采购标准/技术要求制订检验计划,实施检验。

②处罚规定。

a.需采购材料无采购标准/技术要求或采购标准/技术要求不明确导致无法采购,每次处罚相应产品工程师50~200元人民币,如影响生产进度,处罚相应产品工程师200~500元人民币。

b.无采购标准/技术要求而采购原材料者,每次处罚相应采购人员50~200元人民币。

c.因采购原材料不合格影响生产者每次处罚相应采购人员50~200元人民币,处罚其直接主管100~500元人民币。

(2)入库验收。

①标准。

a.原材料采购到厂后仓管员清点到货数量并填写“入库报检单”向来料检验员[外协、五金/化学分析员(化工原材料)]报检。

b.来料检验员/化学分析员根据“入库报检单”对来料进行检验/验证,合格后出具“检验报告”并在“入库报检单”上签字,同时对相应材料进行标示。

c.仓管员根据经来料检验员/化学分析员签字的“检验报告”和“入库报检单”办理入库手续。

d.不合格材料若需特采入库,须经品管部经理和技术中心主任签字确认后方可入库。

②处罚规定。

a.材料未经检验或不合格材料特采未经品管部经理和技术中心主任签字确认而办理入库,处罚相应采购人员、仓库保管员每人50元人民币,如未经检验的材料已投入使用,根据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及损失酌情处罚50~300元人民币。

公司研发产品送检管理制度

公司研发产品送检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公司研发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提升产品竞争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研发产品在研发阶段、试制阶段及量产前的送检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研发产品送检流程,提高送检效率,确保送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二章送检范围与要求第四条送检范围:1. 新研发产品;2. 产品改进型号;3. 产品升级换代;4. 其他需送检的研发产品。

第五条送检要求:1. 送检产品应具备完整的资料,包括产品说明书、技术规格、图纸等;2. 送检样品应具有代表性,数量应符合检测标准;3. 送检样品应保持完好,避免损坏或污染;4. 送检过程中,应遵循检测标准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章送检流程第六条送检申请:1. 研发部门根据产品研发进度,向质量管理部门提交送检申请;2. 质量管理部门对送检申请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送检要求。

第七条样品准备:1. 研发部门根据质量管理部门的要求,准备送检样品;2. 样品准备完成后,研发部门将样品及资料提交给质量管理部门。

第八条检测实施:1. 质量管理部门将样品送至具备资质的检测机构;2. 检测机构按照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3. 检测机构将检测报告提交给质量管理部门。

第九条结果反馈:1. 质量管理部门收到检测报告后,及时通知研发部门;2. 研发部门对检测报告进行分析,评估产品性能和质量。

第四章责任与奖惩第十条责任:1. 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送检工作;2.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检测机构的选定、样品的送检及检测报告的接收和分析;3. 检测机构负责按照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一条奖惩:1. 对在送检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2.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个人或团队,进行通报批评或处罚。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制度由公司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产品量产管理制度

产品量产管理制度

产品量产管理制度一、总则产品量产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证产品按照设计规格和标准进行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规范生产流程和管理操作,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客户,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产品量产生产环节,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生产、工艺、质检、仓储、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

三、生产计划与排程1. 生产计划编制:公司生产计划由生产计划部门根据市场需求、销售订单和物料供应情况编制,生产计划要与销售、采购、仓储部门进行有效对接,确保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生产排程安排: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流程,制定生产排程,确定各道工序的时间节点和人员配备,合理安排生产任务。

3. 生产进度跟踪:生产计划部门负责跟踪生产进度,及时了解生产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排程,确保生产进度和生产质量。

四、工艺管理1. 工艺方案制定: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和生产工艺要求,制定具体的生产工艺方案,明确工艺流程、工装夹具的设计和使用等。

2. 工艺参数控制: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包括温度、压力、速度、时间等,确保产品生产符合设计要求。

3. 工艺改进和优化:定期对工艺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质量管理1. 质量标准制定: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标准,明确产品的合格标准和不合格标准。

2. 在线质量检查:在生产过程中实施在线质量检查,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3. 出厂检测和检验:在产品生产完成后进行全面的出厂检测,确保产品合格率达到标准要求。

4. 不合格品处理: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报废或返工,确保不合格品不会流入市场。

5. 质量改进和保障:对生产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确保产品质量持续稳定。

六、物料管理1. 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供应商的物料质量和交货周期。

2. 物料采购与入库:根据生产计划,及时采购所需物料,并做好入库管理,确保物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首件检验制度(质量管理)

首件检验制度(质量管理)

首件检验规程
1.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确保生产品质,避免出现批量生产出现的返工、报废性问题,特制定本规章。

1.2适用范围
本公司各制造单位的生产加工过程,均应进行首件检验,并依本规章执行。

1.3权责单位
(1)质检部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2)总经理负责本规章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2.首件检验规定
2.1定义
本规章所称的首件是指制造单位各工程加工生产的产品,经自我检验确认,判定符合要求后,拟进行批量生产前的第一个件产品(半成品、成品)。

2.2首件检验时机
(1)新产品第一次量产时的首件产品。

(2)每班次加工批量在10件以上(下料在30件以上)开始生产加工时。

(3)当班中途更换操作者或更换生产设备,开始生产加工时。

3.首检控制方法与程序
3.1首检由操作者当班开始生产,在调整好设备、工装、生产条件具备并处于正常生产状态时,加工的第一件自检合格品。

3.2由操作者负责通知质检人员进行首件检测,由质检人员按以下要求检验:
a) 图号与生产工序是否相符;
b) 检测首件质量是否符合产品图样和技术要求并记录。

3.3经质检人员检测判定首检合格,操作者方可成批生产加工。

3.4首检不合格,质检人员及时协助操作者查明不合格原因,调整设备或工装,并重新提交首检,直至首检合格。

3.5质检员随时巡检深入生产工序,了解情况,检查生产工人的操作方法及设备情况,随机抽查批量生产的产品是否与首件检验记录相符。

4.记录
《首件检验确认单》
5.附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产品评审管理制度

产品评审管理制度
6.1.1.3.4品质部经理对《产品评估报告》作出最后裁决。
6.1.1.3.5设计部门对《产品评估报告》所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将改善方法填写在《产品评估报告》上,若需进行第二次评审时必须重新填写《产品评审申请表》,评审仍按本程序进行。
6.1.2试产机的评审
6.1.2.1试产机的评审(由分厂自行组织试产)。
3.4设计部门负责对品质部、生产单位反馈的不合格项目及时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直至评审合格。
3.5品质部、生产单位负责对改善的结果进行确认。
3.6任何更新、更改的产品涉及到更改外观和减少功能的产品,必须经品质部评审合格后报总经办批准并通知代理商后方可更改,经品质部评审合格后方可上线试产、生产。
3.7品质部核对各项物料签样和产品评审合格后方可发《新产品量产单》。
缺料说明、代用料说明,新方案/材料评审时还需经部门经理审核,同自评合格的样机/样品及记录送品质部评审。
4.2正式生产样机评估附件应齐全,如:说明书、遥控器、技术文件、工艺文件、评审记录、包装箱、泡沫等评估相关资料,否则品质部可不接收。
4.3样机/样品如存在严重故障而无测试时,品质部不可接收,将退回设计部门并做为一次评审。
6.1.2.1.1生产单位对试产机的浸焊、过炉、拼板、插件、装配工艺难度、物料使用、清单等项目进行评审,其试产机的数量由分厂自行确定但不得少于15台。品质部对试产机进行随机抽样评审。
6.1.2.1.2评审组对试产机进行全面估评包括:功能、包装材料、高、低温试验、扫频试验、跌落试验、机内工艺等,其中试产机评审数量不得少于4台。
三、职责
3.1设计部门负责提供自行评审合格的样机及记录和相关附件资料(说明书、遥控器、技术指标等)及《产品评审申请表》给品质部评审。

公司产品审核工作管理制度

公司产品审核工作管理制度

公司产品审核工作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制定本制度旨在明确产品审核的工作流程,规范审核行为,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消费者需求。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产品线的研发、生产、上市前的全过程。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设立产品审核委员会,由研发部、生产部、质量管理部、市场营销部等部门代表组成。

2. 研发部负责产品设计、开发及初步测试,并提交产品审核申请。

3.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试制和小批量生产,配合质量管理部门进行质量控制。

4. 质量管理部负责产品的质量检测,包括安全性、功能性等指标的检验。

5. 市场营销部负责市场调研,为产品定位和推广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6. 产品审核委员会负责审议产品设计方案、样品质量报告以及市场分析报告,做出是否批准产品上市的决定。

三、产品审核流程1. 产品研发完成后,研发部需向产品审核委员会提交详细的产品设计方案和初步测试报告。

2. 质量管理部对提交的产品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3. 市场营销部根据市场需求分析,提供产品定位建议和推广策略。

4. 产品审核委员会召开会议,综合各方面资料和报告,对产品进行评审。

5. 如产品通过审核,则进入试生产阶段;如未通过,研发部需根据反馈进行改进后重新提交审核。

6. 试生产阶段,生产部需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设计文件进行生产,并与质量管理部密切合作,确保产品质量。

7. 试生产产品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小规模市场试销。

8. 根据市场试销反馈,产品审核委员会评估产品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或优化。

9. 最终产品经产品审核委员会确认无误后,正式批准上市销售。

四、监督与改进1. 产品审核委员会应定期对产品审核流程进行回顾和评估,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各相关部门需根据产品审核结果和市场反馈,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生产工艺,提升产品质量。

3. 对于在审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记录,作为未来产品改进和员工培训的依据。

五、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FMEA管理规定全套 AIAG

FMEA管理规定全套 AIAG

FMEA管理规定全套AIAG&VDA 版1.0[目的]为确保量产的质量性能稳定,事前进行分析,以预防不良发生而制定控制体系。

2.0[范围]本公司新的汽车部品,在先期产品品质规划的产品制造过程设计与开发阶段须执行FMEA,或有客户特别要求时。

3.0[术语和定义]3.1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是用来调查潜在失效及预防其再发生的系统优化工具,以帮助提高预知问题的能力。

3.2 PFMEA:过程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3.3 DFMEA:设计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Design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3.4严重度(S):严重度是指与评估的过程步骤中针对给定的失效模式最严重影响相关的评级得分。

它是在一个FMEA范围内的相对评级,评定时无需考虑频度或探测度。

3.5频度(O):频度描述了失效起因在过程中的发生频率,同时考虑了相关的当前预防控制。

3.6探测度(D):探测度指在列出的探测类型过程控制中,预测最有效的过程控制相关的评级。

探测度是在一个FMEA范围内的相对评级,评级时无需考虑严重度或频度。

探测度评级应当遵循表中所述的标准。

3.7措施优先级(AP):团队完成失效模式、失效影响、失效起因和控制的初始识别(包括严重度、频度和探测度的评级)后,他们必须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努力来降低风险。

AP通过优先级高(H)、优先级中(M)、优先级低(L)将这些措施进行优先排序。

3.8过程FMEA核心团队成员:推进者、过程/制造工程师、人机工程学工程师、过程验证工程师、质量/可靠性工程师、其他负责过程开发的人员。

3.9过程FMEA拓展团队成员:设计工程师、技术专家、维护工程师、项目经理、维修人员、现场工作人员、采购、供应商、其他(视需要)。

产品转量产管理制度范文

产品转量产管理制度范文

产品转量产管理制度范文产品转量产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制定本制度,用于规范产品的转量产工作,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转入批量生产阶段。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的产品转量产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新产品的试生产、新工艺的试制、扩产新项目的试运行等。

第三条产品转量产是指产品从小范围生产逐步扩大到批量生产的过程。

第四条产品转量产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技术条件、生产能力等因素,确保产品转量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产品转量产工作应按照科学、严格、有序的原则进行,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第六条产品转量产的具体流程和要求由公司的产品转量产管理者负责制定,并报公司领导审核、批准后才能执行。

第二章产品转量产目标与任务第七条产品转量产的目标是将产品从小批量生产阶段逐步过渡到批量生产阶段,确保产品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第八条产品转量产的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产品转量产计划,明确转量产的时间节点和目标;2. 制定产品转量产方案,确定所需资源和工艺流程;3. 组织产品的试生产和试运行,解决出现的问题;4. 汇总产品转量产的数据和经验,为后续产品的转量产提供参考。

第三章产品转量产的组织与管理第九条公司应设立产品转量产管理团队,负责产品转量产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第十条产品转量产管理团队的职责包括:1. 负责制定产品转量产计划和方案,并落实相关措施;2. 组织产品的试生产和试运行,跟踪解决问题;3. 汇总分析产品转量产的数据和经验,及时修正和完善转量产方案;4. 提供产品转量产方面的技术支持和培训。

第十一条产品转量产管理团队应由公司内部具备相关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组成,能够合理安排和协调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十二条产品转量产管理团队应定期向公司领导报告产品转量产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四章产品转量产的流程与方法第十三条产品转量产的流程分为试生产阶段和试运行阶段。

第十四条试生产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测试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的稳定性,评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公司产品检验管理制度

公司产品检验管理制度

公司产品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的合格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实际情况,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生产的产品,在公司的全部生产环节中都要严格遵守。

第三条公司产品检验的目的是在产品交付前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并满足客户的要求。

第二章产品检验的组织与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产品检验部门,负责产品的检验工作,并向公司管理层负责。

第五条产品检验部门的重要职责包含但不限于:(一)订立和完善产品检验方案、标准和方法;(二)组织和实施产品的全过程检验,包含原材料子、生产过程和产品的检验;(三)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和追溯分析;(四)负责对外合作单位的产品质量审核和抽检合格率监督;(五)负责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整改和连续改进;(六)帮助公司其他部门进行产品质量培训和技术支持。

第六条产品检验部门由部门负责人领导,下设若干检验员。

部门负责人和检验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定期接受培训,保持专业水平。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应搭配产品检验部门的工作,供应产品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并搭配产品抽检和审核工作。

第三章产品检验流程第八条产品检验流程包含产品准备、抽样检验和结果评定三个阶段。

第九条产品准备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一)准备检验所需的设备、工具和仪器;(二)确认检验标准和方法;(三)对检验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操作规范、准确;(四)准备产品的相关信息和数据。

第十条抽样检验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一)依照检验方案和标准对产品进行抽样;(二)对抽样的产品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三)记录检验结果和数据;(四)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分类、处理和追溯分析。

第十一条结果评定阶段的重要工作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一)依据检验结果和标准进行评定,判定产品的合格性;(二)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及时报告给上级管理层;(三)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和改进。

量产会议管理制度

量产会议管理制度
3.分发方式可以是纸质文档、电子邮件或公司内部通讯系统,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三、任务分配与执行
1.会议纪要中明确分配的任务,应指定具体责任人,并明确完成期限。
2.责任人应根据会议纪要的要求,制定详细的执行计划,并报上级领导审批。
3.责任人应定期向会议召集人报告任务进展情况,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量产会议管理制度
量产会议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
为规范本公司会议的管理,提高会议效率,确保会议决策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依据公司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各部门、各层级会议的组织、召开、记录及跟踪落实等工作。
第三条会议分类
根据会议性质和内容,将会议分为以下几类:
1.经营管理会议:研究公司战略规划、经营目标、重大决策等事项。
2.如造成会议室设施损坏,责任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重复违规者,将取消其会议室预订资格。
本章内容旨在规范会议室的管理和使用,为会议提供良好的环境,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参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章规定,共同维护会议室的秩序与设施。
第五章附则
一、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行政管理部门。
二、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4.若会议室已被预订,行政管理部门应协助安排其他时段或会议室。
二、会议室使用
1.会议室内应保持整洁,禁止吸烟、进食。
2.会议召开前,参会人员应提前5分钟进入会议室,确保会议准时开始。
3.使用会议室期间,应爱护会议室设施,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4.会议结束后,参会人员应将会议室恢复原状,关闭电源、投影仪等设备。
2.表决:对于需要表决的事项,采取举手或投票方式进行表决,表决结果需达到参会人员半数以上同意。

GJB9001C-2017管理评审报告

GJB9001C-2017管理评审报告

***********有限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管理评审记录汇编编制:日期:2018.11.11审核:日期:2018.11.11批准:日期:2018.11.11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评审通知单会议签到表评审输入:1.内审不符合项目以及以往管理评审决议的跟踪事项;2.质量目标和经营计划实施的情况及适宜性;3.顾客满意、顾客投诉情况报告;4.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报告及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5.人力资源架构及培训情况;6.实际的和潜在的实效对质量的影响;7.合理化持续改进建议、预防措施及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8.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符合性;9.新产品设计开发情况报告;10.质量成本分析报告;11.法律、法规的更新及合规性评价情况;12.顾客要求变化情况;13.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14.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15.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评审结果:通过本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决议事项如下:1.我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且是适宜和充分的;2.2018持续改进项目得到了实施;3.质量方针满足公司发展战略;4.质量目标得到了分解、执行与管理;5.本次会议决议的持续改进项目,按《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执行,由质量管理部汇总各部门持续改进事项至《2019年持续改进项目一览表》,各部门应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计划》,质量管理部对持续改进的追踪方式由“管结果”向“管过程”改进;6.新开发的军品按GJB体系要求和军品客户要求、法律法规要求进行;7.部分量产产品应按要求进行改进和验证,确保满足军方客户要求。

管评摘要一、管理者代表1.此次管理评审的数据周期是:从2018年*月~2018年*月。

2.管评目的的阐述:3.管理者代表报告质量体系运行1)质量方针:***************。

2)过程目标、指标达成:质量目标共48个项目,达成44项,达成率为91.7%;质量目标达成情况详见《2018质量目标分解及完成情况》4.2018年1~11月份持续改进项目完成情况:2018年1~11月份计划完成持续改进项目9项,实际完成7项,完成率约77.8%;5.2018年1~11月份经营目标达成情况:1)2018年,计划销售额2.6亿元人民币;2018年1~11月份,完成销售额2.5亿元人民币2)2018年,计划实现最低销售毛利率42%;2018年1~11月份销售毛利率37.89%3)2018年,计划控制销管研费用为1900万元;2018年1~11月份销管研费用1133万元总体来看2018年度经营计划完成情况良好。

量产模具管理制度

量产模具管理制度

量产模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提高模具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工艺模具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模具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第四条模具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范、合理有序、严格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公司应当配备专门的模具管理人员,负责模具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六条公司应当不断加强模具管理的技术、设备和方法的研究。

第七条公司应当加强员工模具安全教育,提高员工模具管理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模具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责任,落实管理。

第九条公司应当建立模具管理的评价制度,定期对模具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不断完善模具管理工作。

第十条公司应当强化模具管理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及时处理。

第二章模具管理人员第十一条公司应当配备专门的模具管理人员,负责模具的管理、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十二条模具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模具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模具设计和制造经验。

第十三条模具管理人员应当加强模具管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模具管理水平。

第十四条模具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要保障模具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第十五条模具管理人员应当严格履行模具管理的各项规定,不得违反本制度的规定。

第十六条模具管理人员应当保守模具的技术资料和现场资料,不得泄露给外部人员。

第十七条公司应当加强对模具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对模具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考核和奖惩。

第三章模具管理流程第十八条全面了解模具情况并进行分类。

(一)按照模具的类别、型号、用途和技术状态等进行分类,建立模具档案。

(二)建立模具的使用与备份流程,严格控制模具的申领、归还和保管。

第十九条建立模具的使用与保养计划。

(一)按照模具的使用频次、技术状态和保养周期制定模具的使用与保养计划。

(二)对模具进行日常清洁、涂油及防锈处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

第二十条模具维修与更换。

(一)模具出现故障或损坏时,应当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工厂量产工艺管理制度

工厂量产工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工厂量产工艺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产品质量,保障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厂所有量产生产线,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研发、设计、制造、检验、包装、储存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通过建立完善的量产工艺管理制度,实现以下目标:1. 确保产品质量稳定,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2. 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3.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4. 增强员工技能,提高整体素质。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工厂成立量产工艺管理小组,负责本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第五条量产工艺管理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1. 生产总监:负责总体协调和监督;2. 技术总监:负责工艺流程优化和技术指导;3. 质量管理部:负责质量检验和不合格品处理;4. 生产部:负责生产线的日常管理;5. 设备管理部: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第六条各部门职责如下:1. 生产总监:负责制定量产工艺管理制度,监督实施,定期评估和改进;2. 技术总监:负责工艺流程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3.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质量标准,监督生产过程,确保产品质量;4. 生产部:负责按照工艺流程组织生产,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5. 设备管理部: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工艺流程管理第七条工艺流程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 工艺文件管理:制定、修订和发布工艺文件,确保工艺文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2. 工艺变更管理:对工艺变更进行评估、审批和实施,确保变更后的工艺符合要求;3. 工艺验证:对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验证,确保其可靠性;4. 工艺培训:对员工进行工艺培训,提高员工工艺水平。

第八条工艺文件管理要求:1. 工艺文件应包含产品规格、材料要求、加工工艺、检验标准等内容;2. 工艺文件应定期更新,确保信息的准确性;3. 工艺文件应统一编号,便于查阅和管理。

第九条工艺变更管理要求:1. 工艺变更需经过相关部门评估,确保变更后的工艺符合要求;2. 工艺变更需经过审批,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实施;3. 工艺变更后,应对变更效果进行跟踪和评估。

新产品量产制度

新产品量产制度

新产品量产制度新产品量产规定1⽬的:为了使新产品顺利导⼊⽣产,并让各部门能在最有效时间⾥,产出最好的产品品质.2范围:本规定适⽤于新产品发⾏⾄导⼊⼤量⽣产.3权责:3.1技质部:3.1.1制样并负责发表新产品,介绍各种技术难点给⽣产部相关⼈员(开发组)3.1.2整理新产品的相关技术资料并移交(开发组)。

3.1.3试制申请(开发组)。

3.3⽣产部:负责试产⼯作及制造成本、⼯时预算的修正。

依品质⼯程部提供的⼯装图制做⼯装等.负责执⾏产品⽣产的后续⼯作。

3.4品质⼯程部品管组负责试产的评核及品质管制⼯作,及撰写检验标准。

试产产品设计验证与信赖度试验的计划执⾏分析及报告。

量产产品验证与评估.3.5⽂控中⼼:3.6⽣产管理:4。

定义:4.1制样/试制/试产:依所规定的数量试作,为导⼊⽣产的依据.5.作业内容:5.1品质⼯程部、市场部开发组:制样并发表新产品,作业时限10天.品质⼯程部根据市场部提案的新产品进⾏样品制做,试作数量⼀般为20PCS该产品经验证合格后,组织产品评审会.内容含产品规格、功能规定、测试程序、产品机械结构等等,此发表会要品质⼯程部知悉产品的技术概况,以便往后⼯作更易于进⼊情况。

5.2品质⼯程部:整理技术资料⽂件,作业时限2天.专案负责⼈将此产品的最终技术资料移交给⽂控中⼼,再依<技术资料管理作业办法>发⾏,该资料⽂件有(⼯程规格、BOM、材料承认书、试样试验报告)⽂件。

并在"⽂件收发记录表"上填写清楚。

5.3品质⼯程部:接收技术资料、试制并产出发⾏⽂件,作业时限8天.5.3.1(接收(⼯程规格、BOM.材料承认书、)⽂件.品质⼯程部⼯程⼈员收到技术资料⽂件后,核对资料是否完备,作业时限1天.以市场接收的第⼀批订单安排试⽣产,并核准完成所有相关⽂件⼯程规格、BOM、材料承认书等⽂件的增修⼯作,并透过⽂控中⼼正式发⾏产出⽂件.作业时限按客户交付要求。

档发⾏,参照<技术资料管理作业规定>,依"⽂件收发记录表"上所载的分发单位及拷贝份数给相关⼈员,并记载于"⽂件收发记录表"上.5.4申请安规:品质⼯程部依客户或国标要求来作安规认证的申请⼯作。

产品转量产管理制度

产品转量产管理制度

产品转量产管理制度一、引言产品转量产是指产品从设计开发阶段转入生产制造阶段的过程,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产品转量产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付时间,因此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确保产品转量产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产品转量产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定义、流程、具体操作规范等内容。

二、概念及定义产品转量产是指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完成后,将产品进行生产制造的过程。

在产品转量产阶段,主要包括工艺、设备、工序、人员等多个方面的工作,以确保产品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生产。

产品转量产的流程一般包括产品工艺设计、设备调试、工序组织、人员培训等环节。

三、产品转量产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转量产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对产品的工艺、设备、工序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提高产品的出产率。

2、保证产品质量产品转量产管理也是为了保证产品质量。

在产品转量产过程中,通过严格的流程控制和品质管理,可以确保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设计要求,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3、控制成本产品转量产管理还可以帮助企业控制生产成本。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设备调试,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减少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4、保证交付时间产品转量产管理也可以确保产品能够按时交付。

通过科学的生产计划和生产进度管理,可以确保产品能够按照客户的要求进行交付,避免延期交货的情况发生。

四、产品转量产管理的流程产品转量产管理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产品工艺设计产品工艺设计是产品转量产的第一步,它直接关系到产品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生产。

在产品工艺设计阶段,需要对产品的工艺流程、工序顺序、工艺参数等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规划,以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顺利进行。

2、设备调试产品转量产的第二步是设备调试。

在设备调试阶段,需要对生产所需的设备进行调试和检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同时还要对设备进行合理的布局和管理,以确保产品的生产过程不受设备的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产评审管理制度
一、量产评审管理制度的意义
1. 保障产品质量
量产评审管理制度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从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查、包装出厂等各个环节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评审,确保产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和企业自身的质量标准。

2.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评审管理制度可以发现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和优化,避免不良品的生产,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同时,还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的不合理环节,进行淘汰和改进,提升生产效率。

3. 降低成本
通过评审管理制度,可以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和优化,避免不良品的生产,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

4. 保障安全
在产品评审中,可以发现产品设计和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改进,保障员工和消费者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

5. 增强企业竞争力
优质的产品质量和高效的生产管理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通过评审管理制度的严格控制,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能够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量产评审管理制度的内容
1. 评审管理程序
制定评审的具体程序,明确评审步骤、评审周期、评审人员等,规范评审流程。

2. 评审标准
制定评审的具体标准,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生产效率标准、成本控制标准等,确保评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评审人员的选拔和培训
制定评审人员的选拔标准,以及评审人员的培训计划,确保评审人员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能够进行客观、准确的评审。

4. 评审记录的保存和管理
规定评审记录的保存和管理方式,确保评审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备查阅和借鉴。

5. 评审结果的处理和改进
规定评审结果的处理方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6. 评审绩效考核
建立评审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对评审工作进行定期的评估和考核,以激励评审人员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

7. 评审流程的优化
不断优化评审流程,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生产的需求,提高评审管理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三、量产评审管理制度的实施
1. 制定评审管理制度的详细实施计划
对评审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和具体化的制定实施计划,明确实施的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 评审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
通过内部培训和宣讲会等方式,向员工全面介绍评审管理制度,加强员工对评审管理制度
的认识和理解。

3. 设立评审管理小组
设立专门的评审管理小组,负责评审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执行,协调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合作。

4. 持续监督和检查
定期对评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5. 收集和总结评审的经验
在评审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评审管理制度,提高评审管理制度的可
操作性和实效性。

六、量产评审管理制度的检查和评估
1. 常规检查
定期进行量产评审管理制度的常规检查,确保评审程序的正确执行及质量标准的贯彻执行,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

2. 定期评估
定期进行量产评审管理制度的全面评估,对评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找
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3. 持续改进
通过检查和评估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评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四、量产评审管理制度的问题与对策
1. 评审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定期对评审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改进。

2. 评审标准不够准确
不断完善评审标准,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评审标准,确保评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 评审流程不够合理
不断优化评审流程,适应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生产的需求,提高评审管理的灵活性和高效性。

4. 评审人员能力不足
加强对评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评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确保评审工作的质量和
效率。

五、量产评审管理制度的效果及经验
1. 明确了评审的程序和标准,加强了对产品质量的控制。

2. 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3. 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4. 通过不断改进,提高了评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5. 经验:建立量产评审管理制度是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举措,只有将
制度贯彻执行到位,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六、量产评审管理制度的推广与应用
1.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产品的特点、生产的环境等因素,进行定制化的评审管理制度。

2. 通过内外部工商的认证和审核,对评审管理制度进行验证,确保评审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不断推广企业的优质产品和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和口碑,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综上,量产评审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

只有建立完善的评审管理制度,不断积累经验,加强实践,才能取得企业产品和管理上的不断进步。

希望企业能够重视这一制度,并不断完善和优化,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