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粪便检验
临床检验基础习题库
![临床检验基础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8bb4363e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0.png)
临床检验基础习题库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应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哪种血红蛋白不能被转化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A、HbO2B、HbredC、SHbD、HbCOE、HbS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液中除硫化血红蛋白(SHb)外的各种血红蛋白均可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2、在静脉采血法时,为了避免血小板激活,常使用A、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B、塑料注射器和普通试管C、玻璃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D、玻璃注射器和玻璃试管E、玻璃注射器和塑料试管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静脉采血法根据采血量可选用不同型号注射器,配备相应的针头。
某些特殊检查,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
3、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红细胞是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含氧红细胞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不会出现有核红细胞。
若出现大量有核红细胞,其不能被白细胞稀释液破坏。
4、粪便隐血试验能区别消化道良性出血与恶性肿瘤出血的关键,在于()。
A、出现阳性的早晚B、出现阳性的颜色深浅C、标本采集的方法D、出现阳性持续的时间E、出现阳性的程度正确答案:D5、棕褐色痰可见于()。
A、肺梗死B、肺结核C、肺炎D、阿米巴肺脓肿E、肺癌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患者痰液呈棕褐色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常见阿米巴肺脓肿、肺吸虫病。
病理情况下痰液颜色可以有下列改变: a.红色或棕红色: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急性肺水肿、肺炎等。
b.黄色或黄绿色:痰液中含大量脓细胞,如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病。
c.棕褐色:见于阿米巴肺脓肿、肺淤血时。
d.烂桃样:肺的坏死组织分解所引起,肺吸虫病可见到。
e.黑色:由于吸入大量尘埃或长期吸烟所致。
参考值:白色或灰白色6、食管癌以下列哪种细胞类型为主()。
A、鳞状细胞癌B、腺癌C、未分化癌D、恶性淋巴瘤E、类型不明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鳞状细胞癌分3种形态。
第11章 排泄(排尿)
![第11章 排泄(排尿)](https://img.taocdn.com/s3/m/5a200d90b9d528ea81c77985.png)
•
•
酸中毒病人→尿液呈强酸性
严重呕吐病人→尿液呈强碱性
6、比重
• 正常情况下,尿比重在1.015—1.025之间,尿 比重与尿量成反比。
•
• •
尿比重取决于肾脏浓缩功能,若尿比重经常为 1.010→肾功能严重障碍。
尿比重增高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周围循环 衰竭和脱水时; 尿比重降低见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和大量饮水后。
•
常见于
溶血
恶性疟疾
隐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胆红素尿: 尿液呈深黄/黄褐色,振荡尿液
后泡沫也呈黄色
• 见于 阻塞性黄疸 肝细胞性黄疸 乳糜尿:因尿液中含有淋巴液,故尿呈乳白色 • 见于丝虫病。
3、透明度
• 正常新鲜尿液清澈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微量絮 状沉淀物,系粘蛋白、核蛋白、盐类及上皮细 胞凝结而成。
锻炼期间应保持体重,防止便秘
锻炼期间若有哮喘、咳嗽应及时就医
(二)尿潴留病人的护理
心理护理 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 调整体位与姿势: 诱导排尿:条件反射诱导排尿。 热敷、按摩: 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遵医嘱 上述处理无效,可采用导尿术。
新方法:开塞露用于解除术后尿潴 留
咳嗽 大笑 打喷嚏 用力
膀胱
盆底肌及韧带
尿道
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示意图
27
二、排尿的评估
1.尿液的评估 常 表 现 病 症 次 3-5/日 尿频:次数增多 尿路感染 数 0-1/夜 多尿:>2500/24h 糖尿病、尿崩症 量 1000-2000/24h 少尿:<400/24h或17ml/h 心肾疾病、休克、 200-400/次 无尿:<100/24h 重心肾疾病、休克 淡黄 血尿:红或棕色 泌尿S结石 颜 弱酸性 Hb尿:酱油或浓茶色 溶血性疾病 色 PH值:5-7 胆红素尿:黄褐色 黄疸性肝炎 脓尿:白色混浊 泌尿系感染 乳糜尿:乳白色 丝虫病 正 常 异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过关必做2000题(含历年真题)(粪便检验)【圣才出品】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中级职称考试过关必做2000题(含历年真题)(粪便检验)【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b72b1e3d15abe23492f4d28.png)
第十一章粪便检验A1/A2型题1.粪便呈黑色或柏油样,质软富有光泽,常见于()。
A.服用活性炭B.服用铁剂C.上消化道出血D.下消化道出血E.进食大量绿色蔬菜【答案】C2.排便后有鲜血滴落的疾病多为()。
A.痔疮B.结肠癌C.上消化道出血D.直肠息肉E.直肠癌【答案】A3.细菌约占粪便干重的()。
A.2/3B.1/2C.1/3D.1/4E.1/5【答案】C4.下列各项均可用粪便直接涂片法找虫卵,除外()。
A.血吸虫病B.阿米巴痢疾C.钩虫病D.绦虫病E.隐孢子虫病【答案】E5.粪便检查,可作为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为()。
A.淋巴细胞B.巨噬细胞C.上皮细胞D.中性粒细胞E.红细胞【答案】B6.关于黏液便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
A.黏液混匀在粪便之中,常见于大肠病变B.生理情况下,粪便中不会有黏液存在C.黏液不与粪便混匀且较集中,可见于小肠病变D.黏液黏附于粪便表面,常见于直肠炎E.透明胶胨样黏液见于阿米巴痢疾【答案】C7.关于粪便中红细胞数量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正常粪便中可存在少量红细胞B.细菌性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少于白细胞C.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已经破坏D.阿米巴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多于白细胞E.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粘连成堆,并有碎片【答案】A8.粪便外观呈白陶土样,主要见于()。
A.阻塞性黄疸B.胃癌C.消化道溃疡D.肠道寄生虫感染E.服用铁剂、炭粉【答案】A9.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持续2~3d仍见黑便排出,估计累计出血量不少于()。
A.600mLB.500mLC.400mLD.350mLE.300mL【答案】B10.使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结果出现假阴性的为()。
A.铁剂B.VitCC.素食D.动物血E.牛肉【答案】B11.检查蛲虫病首选方法为()。
A.粪便饱和盐水浮聚法B.粪便直接涂片法C.肛门拭子法D.粪便直接找成虫法E.粪便自然沉淀法【答案】C12.黄色软便中见到假丝酵母菌,首先考虑的原因为()。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98c0545f284ac850ac024200.png)
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的设定是为适应我国检验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目前临床需要的检验专业专门人才。
临床检验基础借助先进的检测技术,对来自离体的血液、尿液、粪便以及分泌物与排泄物等标本进行理学、化学、病原学与显微镜形态学的检查,以简便、快速的检测结果,基本满足临床医学检验筛选疾病的需求。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
要求学生能够:1.掌握临床检验的基础理论2.掌握检验的实践技能3.熟悉检验方法学的评价4.掌握、了解检验项目的参考范围5.熟悉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三、时数分配按照掌握与熟悉二个层次,记忆、解释与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理论考核占80%,题型为:1选择题,2填空题,3名词解释,4问答题实验考核占20%第一章血液标本采集与血涂片制备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及评价,抗凝剂的选择应用,血涂片制备方法与染色原理。
了解血液学概述与发展史。
课程内容一、血液标本采集与抗凝剂1.采血方法静脉采血法;皮肤采血法;真空采血法2.抗凝剂选择乙二胺四乙酸;草酸盐;肝素,枸橼酸盐二、血液涂片制备与细胞染色1.血液涂片制备:对一张好的血涂片的要求2.血液细胞染色瑞氏染色法;姬姆萨染色法考核知识点一、采血方法二、抗凝剂选择考核要求一、采血的方法掌握各种采血方法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二、抗凝剂选择熟悉各种抗凝剂的特点与掌握其适用范围三、血涂片制备掌握制备良好的血涂片应符合的要求,掌握血涂片制备的注意事项四、血涂片染色掌握瑞氏染色的原理,掌握瑞氏染色的注意事项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瑞氏染色二、问答题:如何评判是否为一张制备良好的血涂片?第二章血液一般检查第一节红细胞检验学习目的与要求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指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网织红细胞计数、点彩红细胞、血沉测定的原理、方法评价、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了解红细胞的生理与血红蛋白组成及红细胞检查的质量保证。
《临床基础检验学》粪便检查
![《临床基础检验学》粪便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90f5c5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48.png)
炎症时:可见卵圆形或短柱状,两端钝圆的上皮
细胞,夹杂于WBC之间。
伪膜性肠炎:粘膜小块中多见;粘胨状分泌物中
亦大量存在。
3/31/2020
23
5.肿瘤细胞:
取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患者的血性粪便,及时 涂片染色,可能找到成堆的癌细胞。
3/31/2020
24
(二)食物残渣
1.淀粉颗粒:
具有同心性线纹的不规则块状物,无色,具有一定的折光性, 遇碘液染成黑蓝色,若已部分水解,则呈红褐色,见腹泻 者、胰功能不全者
2
二.检验的目的
①了解消化道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 ②根据粪便的性状、组成→间接地判断胃肠、胰腺、
肝胆系统的功能状况; ③了解肠道菌群分布是否合理;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 ④用粪便隐血(OB)→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选试验。
3/31/2020
3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保存及检验后处理
标本采集及保存时注意事项
·特异性:不受动物血、铁剂、维生素C干扰, 无需控制饮食。
·后带现象:为本法的缺点,消化道大量出血时, 由于抗原过剩,则抗原抗体不匹配,外观明显 呈柏油样的粪便反而隐血实验阴性。
·灵敏度过高造成假阳性:灵敏度过高,不宜用 于日长筛检。
3/31/2020
16
参考值:阴性
[临床意义]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和消化道肿瘤的鉴别
31
微生物学检查
1、正常菌群
G+ / g
Gb
=
1:10
(大约)
菌群失调症(定义)
2、霍乱弧菌:米泔水样便;鱼群样穿梭 3、真菌
酵母菌:常见于正常粪便中,为卵圆形 霉菌:正常少见,一般应用大量抗生素后致肠
道菌群紊乱,引起霉菌性二重感染。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排泄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排泄](https://img.taocdn.com/s3/m/d3d6f357c850ad02de804190.png)
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
适用于腹部或盆腔手术后、危重病、年 老体弱者、小儿及孕妇等 常用灌肠液:“1、2、3”溶液;甘油 50ml加等量开水;各种植物油120-180ml。 温度为38℃ 如用小灌肠筒,液面距肛门低于30cm 灌肠后尽量保留10-20min
协助排便的护理技术
定义:将药液灌入到直肠或结肠内,通 过肠粘膜吸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的:镇静、催眠和治疗肠道感染
尿培养标本
中段尿留取法 导尿术留取法
12h或24h尿标本
12h:
24h:
7pm→
7am→
7am
7am
常用防腐剂的用法
甲醛:防腐和固定尿中有机成分,常用 作尿爱迪计数(12h尿细胞计数)
浓盐酸:保持尿液在酸性环境中,防止 尿中激素被氧化。常用于内分泌系统检 验
甲苯:保持尿液中的化学成分不变。常 用作尿蛋白定量、尿糖定量检查
五、粪便标本采集
目的
常规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的性状、颜 色、细胞等 培养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中的致病菌
隐血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内肉眼不能 察见的微量血液 寄生虫或虫卵标本 用于检查粪便中 的寄生虫、幼虫及虫卵技术检查
采集方法
一般取粪便中央部分或粘液脓血部 分 •使用消毒便器 培养标本 •如无便意,使用生理盐水长棉签取粪 隐血标本 蛲虫 注意饮食禁忌
大肠的运动
袋状往返运动 空腹最常见的运动形式 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 进食后多见 蠕动 对肠道排泄起重要作用
集团蠕动 进行很快,推进距离很长的强烈 蠕动
排便
二、排便的评估
(一)排便的评估内容
排便次数 量 形状和软硬度 便秘 肠炎 直肠狭窄 颜色 内容物 气味
(二)异常排便的评估
便秘(constipation)是指正常的排便形态 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 且排便不畅、困难。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练习题第11章粪便检验
![主管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医学检验学基础练习题第11章粪便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57130a87b0717fd5370cdc16.png)
第十一章粪便检验一、A11、粪便镜检,以白细胞、脓细胞为主,红细胞少而形态较完整,可见吞噬细胞,最可能为()。
A、急性肠炎B、慢性肠炎C、细菌性痢疾D、阿米巴痢疾E、溃疡性结肠炎2、下列粪便标本采集,不必要的是()。
A、取多个部位的粪便B、取黏液最多的粪便C、取脓液和血液交界处的粪便D、取脓液、血液和黏液交界处粪便E、最好选取晨便?3、消化道溃疡与恶性肿瘤所致出血,有鉴别价值的是()。
A、出血量的多少B、出血时间的长短C、隐血试验持续阳性D、隐血试验敏感性E、出现隐血试验阳性时间的早晚4、粪便外观呈白陶土色,主要见于()。
A、消化道溃疡B、阻塞性黄疸C、胃癌D、服用铁剂E、肠道寄生虫感染5、胃蛋白酶缺乏时,粪便镜检常见何种物质增多()。
A、淀粉颗粒B、脂肪小滴C、胶原纤维D、肌肉纤维E、植物纤维6、粪便中最小的寄生虫卵是()。
A、钩虫卵B、蛔虫卵C、鞭虫卵D、肺吸虫卵E、华枝睾吸虫卵7、正常粪便中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8、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实验指标结果是()。
A、粪镜检无红细胞B、无柏油样黑便C、粪隐血试验阴性D、粪胆素试验阴性E、粪胆原试验阴性9、艾滋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粪便可呈()。
A、柏油样便B、白陶土样便C、鲜血便D、稀汁样便E、胨状便10、临床上通过粪便检查可确定哪种疾病()。
A、消化道恶性肿瘤B、消化道溃疡C、肠道寄生虫D、肝脏疾病E、消化不良11、目前被认为是大肠癌普查最适用的粪便隐血试验方法是()。
A、免疫法B、愈创木酯法C、邻联甲苯胺法D、还原酚酞法E、匹拉米洞法12、上消化道出血量至少多少才能使大便呈黑色()。
A、50~80mlB、100mlC、150mlD、200mlE、500ml13、阿米巴痢疾时粪便呈()。
A、红色果酱样B、柏油样便C、鲜血便D、胨状便E、米泔样便14、在急性阿米巴痢疾患者的粪便内可查到()。
临床检验技术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925f96f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c1.png)
临床检验技术师《相关专业知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ABH血型特异物质不存在于A.唾(江南博哥)液B.尿液C.泪液D.胃液E.脑脊液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ABH血型特异物质存在于唾液(含量最丰富)、尿、泪液、胃液、胆汁、羊水、血清、精液、汗液、乳汁等体液中,但不存在于脑脊液。
掌握“第五章血型和输血2”知识点。
[单选题]2.正常精液颜色一般为A.无色B.灰白色C.黄色D.淡红色E.棕色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正常刚射出的精液一般为微混浊的灰白色,自行液化后为半透明的乳白色。
掌握“第十四章精液检查1”知识点。
[单选题]3.人体内的淀粉酶是A.α淀粉酶B.γ淀粉酶C.A和DD.β淀粉酶E.A和B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人体内的淀粉酶是α淀粉酶。
掌握“第五章诊断酶学3,4”知识点。
[单选题]4.糖尿病患者尿液A.尿量少、比重低B.尿量多、比重低C.尿量少、比重高D.尿量多、比重高E.尿量、比重均正常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糖尿病患者尿量多、比重高。
掌握“第七章尿理学检验2”知识点。
[单选题]5.急性白血病复发的实验室指标之一是骨髓涂片中A.骨髓原粒(原单、幼单、原淋)大于5%B.骨髓原粒(原单、幼单、原淋)大于20%C.骨髓原粒(原单、幼单、原淋)大于10%D.骨髓原粒(原单、幼单、原淋)大于15%E.骨髓原粒(原单、幼单、原淋)大于30%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复发标准:有下列三者之一者称为复发。
1)骨髓原粒细胞(原单、幼单、原淋+幼淋)大于5%且小于20%,经过抗白血病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达骨髓完全缓解者。
2)骨髓原粒(原单、幼单、原淋)大于20%者。
3)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者。
掌握“第八章白血病概述2,3”知识点。
[单选题]6.镜下呈竹节状排列的细菌是A.炭疽芽胞杆菌B.白喉棒状杆菌C.结核分枝杆菌D.破伤风梭菌E.溶血性链球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杆菌多数分散存在,但有的杆菌可排列成链状,如炭疽杆菌两端齐平,呈竹节状排列。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题目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 题目](https://img.taocdn.com/s3/m/017b19f3910ef12d2bf9e702.png)
第十一章排泄一、填空题1、检查阿米巴原虫时,需要将便器(),其目的是(),因阿米巴原虫在()而难以查到。
排便后立即送检的目的是()。
2、采集粪便培养标本时,嘱患者排便于(),以保证();以无菌棉签取()或()部分()置于培养瓶内,()送检。
3、粪便标本分为四种:()、()、()和()。
4、正常粪便是由()、()、()和()组成。
粪便标本的检验结果有助于(),()、()。
5、检查蛲虫时,要先嘱患者(),将()贴在()周围处。
取下并将()贴在()或将()对合,立即送检验室作显微镜检查。
蛲虫常在()爬到()处产卵。
有时需要()。
6、保留灌肠常用的溶液有①镇静、催眠用(),②抗肠道感染用(),()或()。
灌肠液量不超过()。
溶液的温度()。
7、保留灌肠的目的是(),治疗肠道感染。
保留灌肠以()为宜,因为此时(),()。
8、小量不保留灌肠用的“1、2、3”溶液是()、()、();溶液温度为()。
9、小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是(),解除便秘;(),减轻腹胀。
适用于()、()、()、()等。
10、根据灌肠的目的可分为()和()。
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又可将不保留灌肠分为()和()。
11、大量不保留灌肠,常用的溶液有(),()。
成人每次用量为(),小儿()。
溶液温度一般为(),降温时用(),中暑用()。
12、灌肠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现()、()、()、()、()时,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及时与医生联系,采取急救措施。
13、肥皂栓简易通便,是将普通肥皂削成()[ ()、()],护士戴手套,将()后轻轻插入肛门。
如有()、()及()者,则不宜使用肥皂栓通便。
14、保留灌肠时,应选择( )并且(),液量(),压力要(),灌入速度(),以减少刺激,使(),利于()。
15、()、()、()手术的患者及()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
16、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多在(),取()。
慢性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取(),以提高疗效。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b0261707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68.png)
临床检验技术中级《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白细胞异常形态中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江南博哥)胞核分叶能力减退的是A.Alder-Reilly畸形B.Pelger-Hüet畸形C.Chedialk-Higashi畸形D.May-Hegglin畸形E.毒性变化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Pelger-Hüet畸形,细胞核为杆状或分两叶,呈肾形,染色质聚集成块或条索网状。
掌握“第三章白细胞检查3”知识点。
[单选题]5.破伤风的主要临床症状是A.腹泻B.菌血症C.骨骼肌痉挛D.化脓性感染E.脑脓肿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破伤风杆菌可引起人类破伤风,对人的致病因素主要是它产生的外毒素。
细菌不入血,但在感染组织内繁殖并产生毒素,其毒素入血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本菌产生的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主要症状为骨骼肌痉挛。
掌握“第十七章厌氧性细菌及检验1”知识点。
[单选题]6.钩虫病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浆细胞E.上皮细胞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在肠道寄生虫感染(尤为钩虫病及阿米巴痢疾时)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
掌握“第十一章粪便检验3,4”知识点。
[单选题]7.ABO血型鉴定时引起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除了A.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B.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合适C.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性减弱D.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E.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效价增强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此题可以用排除法,ABCD都是ABO血型鉴定正反不一的常见原因,而E选项本身说法也是错误的,老年人一般血清效价会下降而非增强。
掌握“第五章血型和输血2”知识点。
[单选题]8.重症型军团病的主要特征是A.脑感染B.肠道感染C.上呼吸道感染D.肺感染E.胸腔感染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军团病重症型以肺部感染为主要特征,常导致多器官损害。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https://img.taocdn.com/s3/m/e01ea22ea58da0116d174920.png)
第十一章排泄1、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排除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也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2、尿潴留患者的护理(1)尿潴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2)护理:A心理护理B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C调整体位和姿势D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E热敷、按摩F健康教育G必要时药物治疗:卡巴胆碱H导尿术3、尿失禁患者的护理(1)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地流出。
(2)护理:A皮肤护理B外部引流C重建正常排尿功能a病情许可分时间段多饮水b定时给予便器协助排便c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D留置导尿E心理护理4、导尿术(catheterization):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操作步骤】(1)核对、解释(2)准备环境(3)协助患者准备好体位(4)垫巾,保护床单不被污染(5)根据男、女患者尿道的解剖特点进行消毒、导尿A女: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消毒阴阜、大阴唇,另一手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消毒顺序是由外向内、自上而下,每个棉球限用一次b打开导尿包,倒消毒液于药杯内,浸湿棉球c戴无菌手套,铺洞巾d摆放用物,润滑尿管e再次消毒:分别消毒尿道口、小阴唇、尿道口,消毒顺序是内→外→内,自上而下。
一个棉球限用一次f导尿: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4~6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cm左右,松开固定小阴唇的手下移固定导尿管,将尿液引入弯盘内A男:a初步消毒:取消毒液棉球进行初步消毒,依次为阴阜、阴茎、阴囊,尿道口向外向后旋转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c~e同女性患者导尿f再次消毒:用纱布包住阴茎将包皮向后推,暴露尿道口。
用消毒液棉球再次消毒尿道口、龟头及冠状沟g导尿:固定阴茎并提起,使之与腹壁成60º角,将弯盘置于洞巾口旁,嘱患者张口呼吸,用另一血管钳夹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20 22cm,见尿液流出再插入1~2cm,将尿液引入弯盘内(6)夹管、倒尿(7)取标本若需作尿培养,用无菌标本瓶接取中段尿5ml,盖好瓶盖,放置合适处(8)操作后处理A协助患者睡卧舒适,收拾清理用物B测量尿量,尿标本贴标签后送检C洗手,记录【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2)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患者着凉.(3)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4)避免误入阴道。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点题卷一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点题卷一](https://img.taocdn.com/s3/m/10cad2f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a.png)
临床检验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点题卷一[单选题]1.瑞氏染色法的染色原理是A.物理(江南博哥)吸附B.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和C.化学亲和D.化学结合E.物理性结合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细胞着色既有化学的亲和作用,又有物理吸附作用。
掌握“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3,4”知识点。
[单选题]2.导致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为A.营养不良B.消耗增加C.肝功能障碍D.脱水E.丢失过多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查血清总蛋白增高的原因,脱水时,水减少,蛋白质被浓缩,浓度增高。
掌握“第四章血浆蛋白质检查3,4”知识点。
[单选题]3.对细菌斜面接种法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于杂菌多标本的培养B.用于杂菌少标本的培养C.主要用于牛乳标本细菌计数D.主要用于尿标本细菌计数E.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或观察细菌某些特征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保存菌种或观察细菌的某些特性。
掌握“第八章培养基1,3,4”知识点。
[单选题]4.“老核幼浆”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巨幼细胞贫血B.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再生障碍性贫血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要点是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特征。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骨髓象显示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尤其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占30%以上),以中、晚、幼红为主。
各阶段幼红细胞体积较小,胞浆量少,且核固缩似晚幼红细胞,表明胞浆发育落后于核,是典型的核浆发育不平衡(老核幼浆)特点。
掌握“第七章贫血及其细胞学检验1”知识点。
[单选题]5.可用来鉴定人Tc细胞的单克隆抗体是A.CD2B.CD3C.CD4D.CD8E.CD16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CD8+T细胞主要指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故可用CD8的单克隆抗体特异性的鉴定人Tc细胞。
掌握“第四章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单克隆抗体制备3”知识点。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知识点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c3c2d413b3567ec102d8a91.png)
第十一章排泄知识脉络图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严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生理活动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之一。
排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排便和排尿。
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重要作用,但许多健康问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排便、排尿功能,粪便和尿液的质与量也相应发生异常变化。
因此,护士应仔细观察患者的排便、排尿情况,为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提供资料。
护士还应理解正常排泄及其促进因素、阻碍因素、导致排泄改变的原因等,以便更好地处理患者的排泄问题,并指导和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排便、排尿活动,必要时能熟练运用有关护理技术,满足患者排泄的需要。
第一节排尿的护理一、概述(一)与排尿有关的解剖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组成。
1.肾脏肾脏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脊柱两侧,贴于腹后壁,右肾略低于左。
肾。
血液通过。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生成原尿,再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作用生成终尿,经肾盂排向输尿管。
2.输尿管输尿管为细长的肌性管道,左右各一。
成人全长约25~30cm,有三个狭窄,即起始部、跨入骨盆入口缘和穿膀胱壁处,输尿管结石常嵌顿在这些部位。
输尿管通过平滑肌的蠕动和尿液的重力作用,使尿液不断流入膀胱内,此时尿液是无菌的。
3.膀胱膀胱为储存尿液的囊状肌性器官,其形状、大小、位置均随尿液充盈的程度而变化。
一般膀胱内储存的尿液在300~500ml时,才会产生尿意。
4.尿道尿道由膀胱的尿道内口开始,末端直接开口于体表。
尿道内口周围有膀胱括约肌(内括约肌)环绕;尿道穿过尿生殖膈处有横纹肌环绕,形成尿道括约肌(外括约肌)。
临床上将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部分称为前尿道,未穿过的部分称为后尿道。
男性尿道长约18~20cm,有三个狭窄,即尿道内口、膜部和尿道外口;两个弯曲,即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女性尿道长约4~5cm,较男性尿道短而直,富于扩张性,与阴道口、肛门相邻,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尿道感染。
(二)排尿的生理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膀胱的排尿则是间歇进行的。
粪便检验-ppt课件
![粪便检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e868596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1.png)
(4)柏油样便:因上消化道出血所致,隐
血试验强阳性。 (5)白陶土样便:主要见于阻塞性黄疸及
钡餐造影术后。 (6)鲜血便:见于直肠息肉,结肠癌、肛
裂、痔疮。 (7)胨状便:见于慢性菌痢及过敏性肠炎。
(8)黏液便:粘液混匀于粪便中,见 于小肠病变;粘液非混匀于粪便中且较集 中,见于大肠病变;粘液粘附于粪便表面, 常见于直肠炎;透明胶冻样粘液附于粪便 表面时,见于粘液性肠炎、痉孪性便秘、 情绪激动等。
➢正常粪便,无或偶见白细胞。 ➢结肠炎,白细胞分散存在,一般少于15个 /HFP; ➢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时,可见大量 的白细胞或成堆出现的脓细胞以及吞有异物 的小吞噬细胞; ➢肠易激综合症、肠道寄生虫病时可见较多
的嗜酸性粒细胞,可伴有夏科-莱登结晶。
3)巨噬细胞:常随脓细胞出现于急性菌痢 的粪便中,溃疡性结肠炎时,亦可偶见。
➢寄生虫检测应多次取样,并注意取样方式。 ➢阿米巴滋养体等原虫检测,应及时、保温送
检。 ➢粪便隐血检测应于试验前素食三天,并禁服
铁剂、及维生素。
第二节 理学检查
1、粪便量 2、粪便外观
颜色:正常人粪便呈黄褐色,婴 儿粪便呈黄绿色或金黄色糊状。
常见颜色的改变见下表:
颜色 黄褐色 金黄色
灰白色
绿色 红色 酱色
真菌 假丝酵母菌
念珠菌
粪便检验
粪便检查主要用于协助诊断消化道疾病: 1、肠道感染性疾病; 2、肠道寄生虫感染; 3、消化道出血鉴别与肿瘤筛检; 4、了解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 5、黄疸的鉴别诊断。
粪便成分主要有:
1、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 2、已被消化但未被吸收的食糜; 3、消化道分泌物; 4、分解产物; 5、肠壁脱落的上皮细胞; 6、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过关(含真题)必做题-(粪便检验)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考试过关(含真题)必做题-(粪便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9179e051561252d380eb6ece.png)
第十一章粪便检验A1/A2型题1.粪便直接涂片法找虫卵不适用于()。
A.血吸虫病B.阿米巴痢疾C.钩虫病D.绦虫病E.隐孢子虫病【答案】E2.粪便中的吞噬细胞可辅助诊断()。
A.阿米巴痢疾B.溃疡型结肠炎C.肠梗阻D.细菌性痢疾E.霍乱弧菌性腹泻【答案】D3.粪便呈黑色或柏油样,质软富有光泽,常见于()。
A.服用活性炭B.服用铁剂C.上消化道出血D.下消化道出血E.进食大量绿色蔬菜【答案】C4.溃疡性结肠炎常可出现()。
A.米泔样便B.柏油样便C.黏液便D.稀汁样便E.脓血便【答案】E5.黑色粪便常见于()。
A.进食肉类食品B.下消化道出血C.便秘D.直肠癌E.服用铁剂【答案】E6.粪便中同时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吞噬细胞,首先考虑为()。
A.阿米巴痢疾B.急性细菌性痢疾C.消化道溃疡D.十二指肠炎E.结肠炎【答案】B7.大便为脓血便,以血为主,呈暗红色稀果酱样,可能诊断为()。
A.急性胃肠炎B.阿米巴痢疾C.直肠癌D.细菌性痢疾E.消化不良【答案】B8.不影响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准确度和特异度的因素是()。
A.动物性食物和生食蔬菜影响B.细菌分解血红蛋白C.药物影响D.粪便取材部位和标本反应时间E.送检粪便量【答案】E9.粪便中酵母菌与红细胞的常用鉴别方法为()。
A.染色B.加蒸馏水C.加生理盐水D.加稀醋酸E.折光性【答案】D10.粪便外观呈白陶土样,主要见于()。
A.阻塞性黄疸B.消化道溃疡C.胃癌D.服用铁剂、炭粉E.肠道寄生虫感染【答案】A11.临床判断消化道溃疡出血完全停止最可靠的实验室指标是()。
A.粪便镜检无红细胞B.粪便隐血试验阴性C.粪胆原试验阴性D.粪胆素试验阴性E.无柏油样黑便【答案】B12.有关粪便中红细胞数量的错误叙述是()。
A.正常粪便中可存在少量红细胞B.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已经破坏C.阿米巴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多于白细胞D.细菌性痢疾细胞增多,红细胞少于白细胞E.阿米巴痢疾时红细胞多粘连成堆,并有碎片【答案】A13.关于夏科-莱登结晶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五版复习题基础护理学第二部分
![第五版复习题基础护理学第二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be07aa0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c5.png)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复习题第10、11、15、16章节第十章饮食与营养单选题1、人体的主要热能来源是A、碳水化合物B、脂肪C、蛋白质D、维生素2、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为A、<0.7g/dB.<2g/dC..<0.5g/dD.<1g/d3、按照WHO的标准体重指数大于多少为超重A.BMI≥23B.BMI≥25 C.BMI≥28D.BMI ≥304、配置好的要素饮食应保证小时内用完. A.12hB.48hC.24hD.4h5、鼻饲患者每次鼻饲量不超过A.200mB.300mC.400mD.450m6、灌注食物应将鼻饲液的温度调至A.41~42℃B.35~36℃C.38~40℃D.40~41℃7、在给患者插入胃管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应A.继续插入B.向胃管内注入少许温开水C.休息后再插D.拔出胃管休息后重新插入8、下列哪项属于试验饮食A.低胆固醇饮食B.高蛋白饮食C.低纤维素少渣饮食D.胆囊造影饮食9、拔除鼻饲管时应做到A.嘱病人头后仰B.缓慢向外拔管C.拔一段,让患者休息少许再拔D.捏紧胃管末端,轻快拔出胃管10、鼻饲用物应做到更换消毒A.每天B.每周C.半月D.1个月11、维生素A的生理功能A、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吸收B、维持正常夜视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C、抗氧化作用D、合成凝血因子,促进血液凝固12、属于治病饮食的是A、无盐低钠饮食B、流质饮食C、隐血试验饮食D、甲状腺碘131试验饮食13、影响饮食与营养的因素A、身体因素B、心理因素C、社会因素D、以上均是14、要素饮食不能用于A、严重烧伤B、消化吸收不良C、消化道出血D、非感染性严重腹泻15、一般成人插入胃管的长度为A、40~45CMB、45~55CMC、50~55CMD、55~60CM16、为昏迷患者插入胃管时,当胃管至10~15cm时应A、嘱其做吞咽动作B、将头部托起,使下额靠近胸骨柄,以利插管C、向胃管内注入少许温开水D、嘱患者做深呼吸17、静脉营养导管A、可采集血标本B、测中心静脉压C、严禁输入其他液体或药物D、可输入血液18、胃肠外营养PN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A、皮下气肿B、穿刺部位感染C、肠粘膜萎缩D、以上均是19、组成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促进生物氧化还原反应属A、铁B、钙C、镁D、锌20、低蛋白饮食指成人饮食中蛋白质含量不超过A、40g/dB、50g/dC、55g/dD、60g/d21、按中国标准体重指数为提示肥胖A、≥24B、≥25C、≥28D、≥30第十一章排泄22、正常成人输尿管全长约A、10~20CMB、20~30CMC、25~35CMD、30~40CM23、一般膀胱内储存的尿液达到会产生尿意A、100~200mlB、300~500MLC、500~700mlD、1000ml24、少尿是指24小时尿量少于A、100mlB、200mlC、300mlD、400ml25、患者解白陶土色便提示A、胆道梗阻B、肠套叠C、阿米巴痢疾D、霍乱26、上消化道出血的柏油样粪便呈A、恶臭B、腐败臭C、腥臭味D酸败臭27、小量不保留灌肠适合于A、腹部盆腔术后肠胀气B、高热病人降温C、减轻肠道毒物吸收D、镇静、催眠28、保留灌肠时,臀部垫高约A、5CMB、10CMC、15cmD、20CM29、为女性患者导尿,润滑尿管前端至气囊后A、3~4cmB、4~6cmC、6~7cmD、7~8cm30、不属于留置尿管期间的护理是A、保持引流畅通B、每日给予会阴擦洗C、定期更换插管日期D、拔管前间歇式夹闭引流管31、中暑灌肠时温度为A、39~41℃B、38℃C、28~32℃D、4℃32、肛管排气插入直肠深度为A、4~7cmB、10cmC、15~18cmD、20cm33、保留灌肠应尽量使药液保留A、5~10分钟B、10~20分钟C、30分钟D、1小时以上34、保留灌肠的目的A、治疗肠道感染B、解除便秘C、减轻腹胀D、清洁肠道35、小量不保留灌肠,液面距肛门部能超过A、40cmB、50cmC、30cmD、20cm36、灌肠后解大便一次应写为A、1/EB、0/EC、10/ED、11/E37、下列哪项不是禁忌灌肠的指征A、消化道出血B、严重心血管疾病C、为高热患者降温D、急腹症38、解白色米泔水样便见于A、感冒B、霍乱C、肿瘤D、阿米巴痢疾39、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A、1500mlB、2000mlC、2500mlD、3000ml40、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A、尿频B、尿急C、尿痛D、以上均是41、充血性力衰竭和水钠潴留患者禁用溶液灌肠.A、肥皂水B、温开水C、甘油D、0.9%氯化钠溶液4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其尿液能闻到A、氨臭味B、烂苹果味C、大蒜味D、血腥味43、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肌收缩,腹内压升高以致不自主地排出少量尿液属A、真性尿失禁B、假性尿失禁C、压力性尿失禁D、尿潴留44、小量不保留灌肠溶液温度为A、32℃B、38℃C、40℃D、42℃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45、个体所能忍受的疼痛强度和持续时间称为A、疼痛阈B、疼痛耐受力C、剧烈疼痛D、疼痛缓解46、患者静卧时痛,翻身咳嗽时加剧,不能忍受,睡眠受干扰,要求用镇痛药,属于疼痛分级中的哪类A、轻度疼痛B、中度疼痛C、重度疼痛D、无法忍受的疼痛47、患者张某行气管切开插管,不能说话,用笔在纸上提示其安静休息时即有疼痛,但是较轻微,可忍受,按prince—Henry评分法,评估该患者有几分A、0分B、1分C、2分D、3分48、下列哪项属非阿片类镇痛药物A、布洛芬B、曲马多C、美沙酮D、可待因49、给疼痛患者给药,最迅速,有效和精确的给药方式是A、舌下含服给药法B、口服给药法C、静脉给药法D、皮下注射给药法50、人体所能感受到的最小疼痛为A、疼痛耐受力B、疼痛阈C、没有疼痛D、牵涉痛第十六章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51、患者表现为双颊紫红,口唇发绀,常见于哪种疾病A、恶性肿瘤B、肝硬化C、肺炎球菌肺炎D、风湿性心脏病52、患者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属于意识障碍的哪类A、嗜睡B、意识迷糊C、昏睡D、昏迷53、在格拉斯哥GCS昏迷评分表中按意识障碍的差异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评分为A、13~14分B、9~12分C、8~10分D、3~8分54、双侧瞳孔缩小常见于A、有机磷农药中毒B、颅内血肿C、颅内压增高D、颅脑损伤55、服毒后在小时内洗胃最有效A、24hB、12hC、8hD、4-6h56、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成人按压与呼吸比为A、2:15B、15:2C、30:2D、2:3057、GCS包括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3个项目,其中语言反应中评价患者言语不流利,但字意可辨为A、4分B、3分C、2分D、1分58、瞳孔散大指的是瞳孔直径大于A、3mmB、4mmC、5mmD、6mm59、在常用急救药品中属于强心药物的是A、氨茶碱B、西地兰C、异丙嗪D、多巴胺60、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A、清洁伤口B、取半卧位C、预防并发症D、湿化气道61、患者瞳孔呈针尖样大小指瞳孔直径小于A、1mmB、2mmC、2.5mmD、3mm62、在意识障碍中,程度最轻的属A、嗜睡B、意识模糊C、谵妄D、昏睡63、下列哪项不属于急救医学的任务及工作重点A、现场抢救B、运送患者C、医院内急诊D、住院观察64、输血后的空血袋需保留小时A、8hB、12hC、24hD、48h65、在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作为一名护士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遇有患者病情危急时,应立即通知医生B、在医生未到之前,可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C、立即建立静脉通道D、护士有权独立抢救危重病人66、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者注意眼睛护理应A、0.9%生理盐水冲洗B、覆盖油性纱布C、覆盖干纱布D、用重力使其闭合67、胸外心脏按压,成人使胸骨下陷至少A、2cmB、3cmC、4cmD、5cm68、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频率每分钟至少A、70次/分B、80次/分C、90次/分D、100次/分69、敌百虫药物中毒禁忌使用哪类药物洗胃A、1:15000高锰酸钾B、1%盐水C、碱性药物D、硫酸镁70、幽门梗阻患者洗胃宜在A、饭后4-6小时B、饭后1小时C、吃完饭后D、饭后2小时71、电动吸引器洗胃一次灌洗量不得超过,否则易出现危险A、500mlB、800mlC、1000mlD、1500ml72、患者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物应立即给予患者A、1: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B、口服牛奶C、1%盐水洗胃D、温开水洗胃73、下列哪项不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A、通气量不足:加重呼吸性酸中毒和低氧血症B、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C、心肌梗塞D、呼吸机相关性肺炎74、胆石症、肠绞痛的患者,在腹痛发作时常辗转反测、坐卧不宁患者常采用A、自主体位B、被动体位C、半坐卧位D、强迫体位75、患者神志清楚,能合作并间断使用呼吸机宜选用A、面罩法B、气管插管法C、气管切开法D、以上均可二、多项选择题第十章饮食与营养1、医院饮食可分为A、基本饮食B、治疗饮食C、试验饮食D、流质饮食E、以上均是2、下列哪些属于治疗饮食A、流质饮食B、高蛋白饮食C、低盐饮食D、肝酐试验饮食E、低胆固醇饮食3、少渣饮食适用于A、伤寒B、痢疾C、肠炎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消化道手术的患者4、要素饮食适用范围A、严重烧伤B、胆囊造影患者C、晚期癌症患者D、糖尿病患者E、低蛋白血症患者5、基本饮食包括A、普通饮B、软质饮C、半流质饮食D、流质饮食E、低脂肪饮食6肠内营养支持需注意A、营养液现配现用,粉剂应搅拌均匀,配制后的营养液放置在冰箱冷藏,24小时内用完B、长期留置鼻胃管或鼻肠管者,每天用油膏涂拭鼻腔黏膜,轻轻转动鼻胃管或鼻肠管,每日进行口腔护理,定期更换喂养管,对胃造口,空肠造口者,保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清洁.C、特殊用药前后用约30ml温水冲洗喂养管,药片或药丸经碾碎,溶解后注入喂养管D、避免空气入胃,引起胀气E、注意放置恰当的管路标识7、慢性咳嗽的患者,给予饮食A、高蛋白B、高维生素C、高脂肪D、高热量E、足够热量8、肠外营养支持操作时应A、使用输液泵,在规定时间内匀速输完B、固定管道,避免过度牵拉C、观察患者输注过程中的反应D、可以从营养液输入的管路输血E、停用肠外营养时应提前在2~3天内逐渐减量9、护理长期鼻饲的患者应该注意A、每日做口腔护理B、认真记录出入液量C、先将药碾碎,溶解后服用D、胃管每日更换E、所有鼻饲用物应每日消毒一次10、为昏迷病人插胃管时为提高成功率,正确的做法是A、插管前让病人去枕平卧位B、帮助病人头向后仰C、当胃管插入15CM处要托起病人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D、边插胃管边抽吸胃液,并将胃管插至所需长度E、嘱病人做吞咽动作,插管时动作迅速11、ENC肠内营养实施的注意事项有A、初始为半浓度,6~24小时后逐步加至全浓度B、初以60ml/h的速度输入,每6~8小时调整一次,大约3天后达到100ml/hC、为避免过冷造成患者恶心、呕吐,应保持营养液的温度在40~45℃D、在寒冷室温下,应对EN液适当加温,然后输入E、必须持续输注,不能一次大量推注,否则必定会导致腹胀或者腹泻12、下列病人应用低盐饮食的有A、血管神经性水肿B、肾性水肿C、心脏病D、肝硬化腹水E、产妇第十一章排泄13、泌尿系统的组成有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E、以上均是14、多尿常见于下列哪些疾病A、糖尿病B、尿崩症C、发热D、多性肾衰竭E、药物中毒15、产生尿潴留的常见原因有A、前列腺肥大B、肿瘤压迫尿道C、外伤D、使用麻醉剂后E、过度紧张16、为尿潴留患者的护理主要有A、心理护理B、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C、热敷、按摩D、调整体位和姿势E、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17、导尿的目的A、为尿潴留患者减轻痛苦B、作尿培养C、膀胱肿瘤患者进行膀胱化疗D、老年患者E、测量膀胱容量18、在进行导尿时应做到A、严格执行无菌操作B、注意保护患者隐私C、一次放尿不超过1500MLD、导尿管误入阴道,拔出后重新插入E、根据年龄、性别选择合适的导尿管19、大肠的组成由A、盲肠B、结肠C、直肠D、肛管E、以上均是20、粪便嵌塞患者应做好哪些护理A、早期使用栓剂B、必要时先行油类保留灌肠,再做清洁灌肠C、人工取便D、大剂量使用泻剂E、做好健康教育2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A、解除便秘B、为肠道手术做准备C、清除有害物质,减轻中毒D、为分娩做准备E、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22、尿失禁病人的护理要点A、加强皮肤护理B、经常保持床单的清洁干燥C、长期尿失禁可以留置导尿管D、每2~3小时送一次便器以训练有意识的排尿E、采用膀胱引流23、留置尿管期间A、保持引流通畅B、定期更换引流装置.更换集尿袋C、尿管长期开放,不需夹闭D、避免导管受压E、拔管后观察小便自解情况24、大便若呈鲜血便,多见于A、上消化道出血B、阿米巴痢疾C、痔疮D、肠炎E、肛裂25、灌肠的禁忌症包括A、急腹症B、消化道出血C、伤寒患者D、妊娠E、感冒26、灌肠的注意事项为A、保留灌肠要求药液注入完毕后,反折肛管并拔出,擦净肛门,使药液保留5~10分钟B、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超过500ML,液面不高于肛门30MLC、肝性脑病患者灌肠,禁用肥皂水D、保留灌肠时肛管宜细,插入宜深、速度宜慢,防止气体进入肠道E、肛门、直肠、结肠手术的患者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做保留灌肠27、诱导排尿的措施有A、维持有利排尿的姿势B、听流水声C、温水冲洗会阴部D、按摩或叩击耻骨上区等E、留置导尿28、腹泻患者应做好下列哪些护理A、记录生命体征B、记录排便次数C、评估患者病情D、遵医嘱给药,补充水电解质E、维持皮肤完整性第十五章疼痛患者的护理29、疼痛按程度分类有那几种A、微痛B、轻痛C、甚痛D、剧痛E、钝痛30、疼痛的感受和耐受力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观因素包括A、注意力B、情绪C、对疼痛的态度D、宗教信仰与文化E、环境变化31、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四年级指A、0级B、1级C、2级D、3级E、4级32、疼痛的护理原则A、全面、准确、持续地评估患者的疼痛B、消除和缓解疼痛C、协助病因治疗和及时正确用药D、社会心里性支持E、健康教育33、WHO所推荐的三阶梯镇痛疗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口服给药B、按时给药C、按阶梯给药D、个体化给药E、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宣教34、护士对肺癌患者进行药物止痛时应注意A、应针对病人具体情况区别对待B、应按阶梯用药C、病人出现疼痛后立即给药D、给药途径首选肌肉注射E、用吗啡的病人应采取措施预防便秘35、疼痛常用的心里治疗方法有A、安慰剂治疗B、暗示疗法C、催眠疗法D、认知疗法E、行为疗法36、常用的弱阿片类镇痛药物有A、可待因B、茶普生C、左施丙氧酚D、曲马多E、氧吗啡37、产生疼痛的原因包括A、灼伤B、梗阻C、组织缺血缺氧D、恐惧E、身体组织受牵拉第十六章病情观察及危重患者的管理38、对患者病情观察的主要意义包括A、可以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B、有助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转归C、在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作到心中有数D、可以及时了解治疗效果和用药反应E、可以及时发现危重患者病情变化的征象39、判断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指征是A、能扪及大动脉搏动B、口唇、面色、甲床等颜色由发绀转为红润C、瞳孔散大D、室颤波由细小变为粗大E、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40、洗胃的禁忌症包括A、强腐蚀性毒物中毒B、安眠药C、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D、胃穿孔E、有机磷农药中毒41、氰化物类药物中毒可选用的洗胃液或引吐剂是A、3%过氧化氢溶液B、1:15000高锰酸钾C、2%碳酸氢钠溶液D、镁乳E、50%硫酸镁42、胸外心脏按压易发生的并发症有A、肋骨骨折B、血气胸C、肝、脾破裂E、胃破裂43、伤后一段时间才出现一侧肢体运动障碍且进行性加重,则应考虑A、小脑幕切迹疝B、幕上血肿C、脑疝晚期D、代谢性酸中毒E、脑干缺氧44、判断心搏骤停的主要依据A、面色苍白B、意识突然丧失C、抽搐D、大动脉搏动消失E、瞳孔散大45、下列哪几种疾病病人不宜使用催吐法A、严重心脏病B、小儿病人C、溃疡病D、食管静脉曲张E、慢性胃炎46、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应考虑的疾病是A、小脑幕切迹疝B、低钠血症C、脑疝晚期D、代谢性酸中毒E、脑干缺氧47、心肺脑复苏中的基础生命支持术BLS包括A、保持气道通畅B、人工呼吸C、建立人工循环D、开放气道与通气支持E、机械辅助通气48、洗胃时一次灌入洗胃液量不宜过多,否则可能引起A、胃穿孔B、急性胃扩张C、胃内压升高D、反射性心脏骤停E、增加毒物吸收49、胸外心脏按压,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一般情况下应让患者平卧于硬质床垫或地上B、按压时手应始终置于患者胸骨中下半部,不离开胸部C、为避免心脏按压时呕吐物逆流至气管,患者头部应适当放低并略偏向一侧D、严禁按压胸骨角、剑突下及左右胸部E、按压期间密切观察病情,评价按压效果50、呼吸机应用时出现高压报警的常见原因有A、咳嗽B、分泌物堵塞C、管道扭曲D、自主呼吸与机械通气拮抗不协调E、呼吸机管道脱落参考答案单选题:1、A2、B3、B4、C5、A6、C7、D8、D9、D10、A11、B12、A13、D14、C15、B16、B17、C18、D19、A20、A21、C22、B23、B24、D25、A26、C27、A28、B29、B30、C31、D32、C33、D34、A35、C36、A37、C38、B39、C40、D41、D42、B43、C44、B45、B46、B47、D48、A49、C50、B51、D52、B53、D54、A55、D56、C57、B58、C59、B60、D61、A62、A63、D64、C65、D66、B67、D68、D69、C70、A71、A72、B73、C74、D75、多选题:1、ABC2、BCE3、ABCDE4、ACE5、ABCD6、ABCDE7、ABE8、ABCE9、ABCE10、ABC11、ABDE12、BCD13、ABCDE14、AB15、ABCDE16、ABCDE17、ABCE18、ABE19、ABCDE20、ABCE21、ABCDE22、ABCD23、ABDE24、CE25、ABD26、BCDE27、ABDE28、ABCDE29、ABCD30、ABC31、ABCD32、ABCDE33、ABCDE34、ABE35、ACD36、ACD37、ABCDE38、ABCDE39、ABDE40、ACD41、AB42、ABC43、AB44、BD45、ABCD46、CE47、ABCD48、ABCDE49、ACDE50、ABCD。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二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二](https://img.taocdn.com/s3/m/cf00ed0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3.png)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考前点题卷二[单选题]1.正常人每日排出的总尿量为A.5~6(江南博哥)LB.4~5LC.3~4LD.1~2LE.0.5L以下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成人每日排尿总量为1~2L。
儿童:按儿童每公斤体重计排尿量。
掌握“第七章尿理学检验1”知识点。
[单选题]2.PT测定使用的真空采血管盖子颜色是A.红色B.紫色C.绿色D.蓝色E.黑色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蓝色采血管中含有枸橼酸钠抗凝剂,用于凝血检查(PT、APTT、因子测定)。
掌握“第一章血液样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3,4”知识点。
[单选题]3.属于在蔬菜中提取的酶是A.ALPB.脲酶C.葡萄糖氧化酶D.HRPE.β半乳糖苷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来源于蔬菜植物辣根中,分子量40kD,是由无色的糖蛋白(主酶)和亚铁血红蛋白(辅基)结合而成的复合物。
掌握“第九章酶免疫技术的特点2”知识点。
[单选题]4.类白血病按细胞形态分型最常见的是A.浆细胞型B.单核细胞型C.淋巴细胞型D.嗜酸粒细胞型E.中性粒细胞型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类白血病反应,中性粒细胞型:此型最常见。
粒细胞显著增多,白细胞总数超过50×109/L,可伴有中幼粒、早幼粒甚至原粒细胞出现。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显著增高。
掌握“第十八章其他细胞疾病及其实验诊断2”知识点。
[单选题]5.关于半抗原的描述,正确的是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B.仅有免疫原性,没有反应原性C.仅有反应原性,没有免疫原性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反应原性E.仅有部分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半抗原指某物质在独立存在时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这些物质称为半抗原。
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或高分子聚合物结合后才有免疫原性。
掌握“第三章免疫原和抗血清制备3”知识点。
[单选题]6.门诊患者尿液常规检查多采用A.晨尿B.随机尿C.餐前尿D.餐后尿E.中段尿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随机尿这种标本不受时间限制,便于留取。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a45cf0cc17552706220855.png)
基础护理学-第十一章-排泄试题及答案1. 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指导患者行盆底肌锻炼B.女患者可采用橡胶接尿器(正确答案)C.对长期尿失禁患者可采用一次性导尿术D.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E多用温水清洗会阴部2. 下列疾病的患者中排出的尿液含有烂苹果味的是() [单选题] * A.前列腺炎B.尿道炎C.膀胱炎D.糖尿病酸中毒(正确答案)E.急性肾炎3. 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 [单选题] *A, 500mlB. 800mlC. 1000ml(正确答案)D.1500mlE. 2000ml4. 多尿是指24h尿量超过( ) [单选题] *A.1000mlB.1600mlD.2000mlE. 2500ml(正确答案)5. 5.当患膀胱炎时,患者排出新鲜尿液有() [单选题] *A硫化氢味B.烂苹果味C氨臭味(正确答案)D.粪臭昧E.芳香昧6. 6.为尿潴留患者导尿的目的是() [单选题] *A 测量膀胱容量B.鉴别有无尿闭C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D.减轻患者痛苦(正确答案)E.记录尿量、观察肾功能7. 7正常尿液的pH是() [单选题] *A,中性B.酸性C,碱性D.弱碱性E.弱酸性(正确答案)8. 8当患者胆道完全阻塞时,因胆汁不能进入肠道,粪便是() [单选题] *A.鲜红色C.柏油样便D.陶土色(正确答案)E.果酱样便9. 9.当患者患有阿米巴痢疾或肠套叠时,其粪便为() [单选题] *A.暗红色B.鲜红色C.柏油样便D.陶土色E.果酱样便(正确答案)10. 10.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毎次用液量为() [单选题] *A、200-500mlB.250-600mlC.300-800mlD.500-1000ml(正确答案)E.1000-1500ml11. 大量不保留灌肠时,其灌肠液的温度常为() [单选题] *A,30-40℃B,35-40℃C.38-43℃D .39-41℃(正确答案)E.40-45℃12. 12.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灌肠筒内液面距肛门约() [单选题] *A.40~50cmB. 40-60cm(正确答案)C. 45-60cmD.50-60cmE.60-70cm13. 13.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直肠内约() [单选题] *A.5-10cmB.7-10cm(正确答案)C .15-20cmD.10-15cmE.20-25cm14. 14,肝性脑病的患者禁用的灌肠液是() [单选题] *A.等渗盐水B.肥皂水(正确答案)C.等渗冰盐水D.碳酸氢钠水E.温开水15. 15.保留灌肠时,肛管插入肛门约() [单选题] *A. 5-10cmB.7-10cm(正确答案)C.10-15cmD. 10-20cmE.15-20cm16. 16.对排便异常的描述,下列正确的是的是() *A,上消化道出血者为柏油样便(正确答案)B痔疮患者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正确答案)C.肠套叠患者可有果酱样便(正确答案)D.痢疾患者常为脓血便(正确答案)17. 对便秘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的是() * A.生活要有规律,按时排便(正确答案)B.多食富有粗纤维的食物(正确答案)C.卧床患者应定时给予便器(正确答案)D.病情许可时,协助下床排便(正确答案)E.定时采用简易通便法18. 当患者下消化道出血时,其粪便呈() [单选题] *A.鲜红色B.暗红色(正确答案)C.柏油样便D.陶土色E.果酱样便19.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还有什么组成的? [单选题] * A:膀胱及尿道(正确答案)B:膀胱及前列腺C:尿道及外生殖D:肾小盂及肾小盏20. 正常人少尿是指一天少于多少ml? [单选题] *A:300mlB:350ml400ml(正确答案)D:450ml21. 为女病人导尿时,应协助病人采取什么体位? [单选题] *去枕仰卧位曲膝仰卧位(正确答案)头高足定位膀胱结石位22. 为女病人导尿时,持导尿管对准尿道口轻轻插入尿道多少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多少cm? [单选题] *3-7cm,3cm4-6cm,2cm4-6cm,1cm(正确答案)3-5cm,1cm23. 为男病人导尿时,持无菌纱布固定阴茎并提起,使之与腹部成60°角,它的目的是 [单选题] *A:使耻骨前弯消失,利于插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粪便检验第一节标本采集本节考点:(1)概述(2)标本容器(3)标本采集(一)概述正常粪便中水分约占3/4,固体成分约占1/4,后者包括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无机盐及大量的细菌等。
粪便检验的主要目的为:了解消化道以及肝脏、胆道、胰腺等器官有无炎症、出血、溃疡、肿瘤及寄生虫感染等;根据粪便的性状与组成,判断肝、胆、胰腺等器官的功能;分析有无肠道致病菌或肠道菌群失调,以防治肠道传染病;粪便隐血试验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过筛试验。
(二)标本容器盛标本的容器应清洁、干燥、有盖,无吸水和渗漏。
细菌学检查,粪便标本应采集于灭菌、有盖的容器内。
(三)标本采集1.采集标本的量:一般采集指头大小(约3~5g)的新鲜粪便,盛于清洁、干燥、无吸水性的有盖容器内。
细菌学检验时的粪便标本应收集于无菌容器内。
2.送检时间:标本采集后一般应于1h内检验完毕,否则可因pH改变及消化酶的作用等,使有形成分分解破坏及病原菌死亡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检查阿米巴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检验,冬季还需对标本进行保温处理。
3.采集标本的性质:应尽可能挑取含有粘液、脓血等异常成分的粪便。
外观无明显异常时,应于粪便内外多点取样。
4.隐血试验标本:隐血试验时,应嘱咐患者素食3d后留取标本,禁服VitC及铁剂等药品。
5.特殊情况的标本:无粪便排出而又必须检验时,可采用肛门指诊或采便管采集标本。
6.寄生虫检验标本:检查蛲虫时需要用透明薄膜拭子或棉拭子于清晨排便前拭取肛门四周,并立即镜检。
7.24h标本检查胆石、胰石、寄生虫体及虫卵计数时,应收集24h内粪便送检。
第二节理学检查本节考点:(1)量(2)外观(3)寄生虫与结石(一)量粪便量的多少与进食量、食物的种类及消化器官的功能状态有直接关系。
进食粗糙粮食及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粪便量相对较多。
反之,则相对较少。
(二)外观1.性状正常成人粪便为成形的、黄褐色软便,婴儿粪便多为黄色、金黄色糊状便。
(1)粘液便:正常粪便中含有少量粘液,但因与粪便均匀混合而不易被发现。
粘液增多提示肠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常见于各种肠炎、细菌性痢疾及阿米巴痢疾、急性血吸虫病等。
小肠炎症时,增多的粘液均匀混合于粪便之中;而来自大肠病变的粘液则一般附着于粪便表面。
(2)鲜血便:提示下消化道有出血,常见于肛裂、痔疮、直肠息肉及结肠癌等。
(3)脓便及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或直肠癌等。
其中细菌性痢疾以脓及粘液为主,脓中带血;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酱样。
(4)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时粪便呈黑色或褐色、质软且富有光泽,故称柏油样便。
上消化道出血量超过50ml时,可见到柏油样便。
服用铁剂、活性炭之后也可排出黑色便,但无光泽,隐血试验为阴性。
(5)胨状便:呈粘胨状、膜状或纽带状物,多见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部绞痛之后。
某些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也可排出类似的粪便,痉挛性便秘时粪便表面亦可有少量的粘胨。
(6)稀糊状或稀汁样便:见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腹泻,尤其是急性胃肠炎,为肠蠕动亢进或分泌增多所致。
(7)白陶土样便:胆道梗阻时,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或缺如,粪胆素生成减少甚至缺如,使粪便呈灰白色。
主要见于梗阻性黄疽等。
钡餐造影后也可使粪便呈现灰白色,但有明显的节段性。
(8)米泔样便:呈乳白色淘米水样,多见于霍乱、副霍乱。
(9)球形硬便: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水分过度吸收所致。
常见于习惯性便秘患者,亦可见于老年人排便无力时。
(10)乳凝块状便:婴儿粪便中可见白色、黄色或绿色的乳凝块,提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完全,常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
2.颜色正常人的粪便因含粪胆素而呈黄色或褐色。
婴儿的粪便因含胆绿素故呈黄绿色。
粪便的颜色易受食物及药物因素的影响。
在病理情况下,粪便也可呈现不同的颜色变化(表1—11—1)。
粪便中的较大虫体(如蛔虫、蛲虫、绦虫节片等)肉眼即可以发现。
而将粪便过筛冲洗后可发现钩虫、鞭虫等细小虫体。
粪便中排出的结石,最重要的是胆结石。
另外,还有胰石、肠石等。
较大者肉眼可见,较小者需用铜筛淘洗粪便后才能发现。
第三节化学检验本节考点:(1)隐血试验(2)脂肪(3)胆色素(一)隐血试验胃肠道少量出血时,粪便外观的颜色可无明显变化,因红细胞被溶解破坏,故显微镜也观察不到红细胞,这种肉眼及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出血称为隐血。
隐血可以通过隐血试验来证实,用化学法或免疫法等方法来证实隐血的试验,称为隐血试验。
1.检测原理(1)化学法:利用血红蛋白中的含铁血红素有类似过氧化物酶的作用,其可催化分解过氧化氢,释放新生态氧,新生态氧因氧化能力较强,可氧化色原物而使之呈色。
目前,临床应用中有以四甲基联苯胺和愈创木酯为显色基质的隐血试带,使用非常方便,患者可自行留取标本进行检测,其可用于大规模胃肠道肿瘤的普查。
其化学法隐血试验的比较见表1-11-2。
(2)免疫法:为了避免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临床上逐渐推广了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法、胶体金法、免疫斑点法、胶乳凝聚法及反向间接血凝法等。
免疫学方法具有很好的灵敏度,一般血红蛋白为0.2mg/L或0.03mg/g粪便可得到阳性结果。
2.方法学评价(1)化学法:操作简单易行,但缺乏特异性和准确性。
虽然检测的基本原理相同,但实际应用中受试剂类型、粪便中血红蛋白的多少、过氧化氢的浓度、观察时间、血液在肠道中滞留时间、标本量的多少以及食物、药物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使结果差异较大。
①动物性食品可使隐血试验出现假阳性;大量生食蔬菜也可使结果出现假阳性。
②如服用大量Vit C可出现假阴性。
血液在肠道中停留过久,血红蛋白被细菌降解也会导致假阴性等。
因此,采用此类方法检验隐血前,要求患者素食3d,并且不要服用VitC等还原性的药物。
(2)免疫学:具有快速、方便、特异、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众多优点,但在临床使用中也存在假阳性与假阴性。
①假阳性:因灵敏度过高而引起,一些胃肠道生理性失血(<2ml/24h),或服用刺激胃肠道的药物引起的消化道出血(2~5ml/24h)可为阳性。
②假阴性:消化道出血后,血红蛋白在胃肠道中被消化酶及细菌作用后分解而使免疫原性减弱、消失或改变,而出现假阴性。
故免疫学法主要用于下消化道出血检验,而40%—50%上消化道出血不能检出;大量出血时。
血红蛋白(抗原)浓度过高造成的与单克隆抗体不匹配(即后带现象),亦可出现假阴性。
3.参考值:阴性。
4.临床意义消化道疾病如消化道溃疡,药物(如阿司匹林、糖皮质激素、吲哚美辛等)对胃黏膜的损伤、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钩虫病、结肠息肉以及消化道肿瘤(如胃癌、结肠癌等),粪便隐血试验常为阳性。
消化道溃疡经治疗后粪便颜色已趋正常,但隐血试验阳性仍可持续5~7d,隐血试验转为阴性可作为判断出血完全停止的可靠指标。
隐血试验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普查的一个筛选指标,其连续检测对早期发现结肠癌、胃癌等恶性肿瘤有重要的价值。
(二)脂肪粪便脂肪检查常采用称量法、滴定法,在普通膳食情况下,脂肪约占粪便干重的10%~20%。
正常成人24h粪便中的脂肪总量约为2~5g,如果超过6g,则称为脂肪泻。
常见于梗阻性黄疸、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纤维囊性病以及小肠病变等。
(三)胆色素1.粪便胆红素:正常人粪胆红素阴性。
婴幼儿因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粪便胆红素常为阳性,粪便可呈金黄色。
成年人可因大量应用抗生素、严重腹泻、肠蠕动加速等使胆红素也为阳性。
2.粪胆原:正常人lO0g粪便中粪胆原含量为75~350mg。
粪便中粪胆原含量在梗阻性黄疸时明显减少,并与梗阻程度密切相关;而各种溶血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蚕豆病、血型不合的输血反应及疟疾等可表现为强阳性。
3.粪胆素:正常人胆汁中的胆红素在肠道经细菌作用后转变成尿(粪)胆原。
尿胆原除部分被肠道重吸收进入肠肝循环外,大部分在结肠被氧化为粪胆素,并随粪便排出体外。
胆道梗阻时,粪便中无粪胆素而呈白陶土色,氯化高汞试验为阴性反应。
第四节显微镜检查本节要点:(1)操作方法(2)细胞(3)食物残渣(4)结晶(5)病原微生物(6)粪便分析工作站(一)操作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是粪便生理盐水涂片检验。
滴加1~2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上,以竹签挑取含有粘液或血液等可疑部分的少量粪便,若外观无异常则需粪便内外多点取材,混悬于生理盐水中制成涂片,厚度以通过悬液能看清纸上的字迹为宜。
加上盖玻片,镜检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全片,观察有无寄生虫卵、原虫及其包囊等,再用高倍镜仔细寻找和观察病理性成分的形态结构。
进行显微镜检验时,原则上要观察10个以上的高倍视野,并按表1-11-3方式报告结果。
1.白细胞:正常粪便中偶可见到白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肠道炎症时其数量增多,一般肠炎少于15个/HPF,大量白细胞、成堆脓细胞或小吞噬细胞见于细菌性痢疾,嗜酸性粒细胞见于过敏性肠炎、寄生虫病和阿米巴痢疾。
并且与炎症轻重程度及部位相关。
在肠道寄生虫感染(尤其是钩虫病及阿米巴痢疾时)和过敏性肠炎时,粪便中可见较多的嗜酸粒细胞。
2.红细胞: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在胃及肠道中被消化液破坏,必须通过隐血试验来证实。
而下消化道的病变,如炎症、痔疮、直肠息肉、肿瘤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时可见到多少不等的红细胞。
出现见于细菌性痢疾(RBC<WBC,多分散分布、形态正常)、阿米巴痢疾(RBC>WBC、多成堆分布、有残碎现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
3.大吞噬细胞:在细菌性痢疾时,常可见到较多的吞噬细胞。
因此,吞噬细胞可作为诊断急性细菌性痢疾的依据;吞噬细胞也可见于急性出血性肠炎或偶见于溃疡性结肠炎。
4.上皮细胞:在生理条件下,少量脱落的肠道上皮细胞大多被破坏,故正常粪便中很难发现。
在结肠炎症,如坏死性肠炎、霍乱、副霍乱、伪膜性肠炎等时上皮细胞数量增多。
其中以伪膜性肠炎的肠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增多最明显。
(三)食物残渣1.脂肪:粪便中有中性脂肪(脂肪小滴)、游离脂肪酸和结合脂肪酸3种形式。
正常情况下,食入的脂肪经胰脂肪酶消化分解后大多被吸收,故粪便中很少见到。
镜检脂肪小滴>6个/HPF,为脂肪排泄增多,多见于腹泻、梗阻性黄疸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等。
粪便量多、泡沫状、灰白色、有光泽、恶臭是慢性胰腺炎的粪便特征,镜检时可见较多的脂肪小滴。
2.淀粉颗粒:正常粪便中较少见。
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腹泻患者的粪便中可大量出现。
3.肌肉纤维:正常人大量食肉后,粪便中可看到少量黄色、柱状、两端圆形、有不清楚横纹的肌肉纤维,但在一张标准盖玻片(18mm×18mm)范围内不应多于10个。
肌肉纤维增多时可见于腹泻、肠蠕动亢进或蛋白质消化不良等。
胰腺外分泌功能减退时,肌肉纤维增多,且其横纹易见,如果见到细胞核,则是胰腺功能障碍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