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一课时教案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第一课时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第一课时2017年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板书设计,教具或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
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说明: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
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
本文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无怪乎,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
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说明: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
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宽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支持革命进程等,所有这些是需要在阅读中需要细心体会的。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2、谈谈你熟悉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3、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介绍本篇作者——萧红。
请同学课前收集萧红的生平事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1)、找准话题能使学生更快进入课堂。
七年级统编版《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
七年级统编版《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积累“咳嗽、调羹、绞肉”等重点字词,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学习文中从细节描写入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精读等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细节描写。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鲁迅先生丰富的情感和伟大的人格,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这些细节对刻画鲁迅先生形象的作用。
分析鲁迅先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性格特点,如幽默、和蔼、严谨等。
引导学生掌握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回忆中,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和他对青年、对国家的深沉情感。
让学生理解文中一些看似平常却蕴含深刻情感的语句,感受作者与鲁迅先生之间真挚的情谊。
三、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情感,体会文章的韵味。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和文章的内涵。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心理。
4.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共同探究文章的重点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分钟)1.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对鲁迅先生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回答鲁迅先生在文学创作、思想启蒙等方面的成就,然后引入课题《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2.简单介绍作者萧红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强调这篇文章从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鲁迅先生鲜为人知的一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对“阖眼、瞿秋白、深恶痛绝”等字词的掌握情况,重点讲解易错字的读音和意义。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精选3篇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性格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教学思路:1、整体把握——深入了解——讨论课文2、走近鲁迅——学习鲁迅——反思自己3、鲁迅的形象:伟大——平凡——伟大教学过程一、导入: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思考:让我们一同走近鲁迅,请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鲁迅。
三、深入研读讨论1、请大家默读课文,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可以归纳为几类?明确:共10个6类,分别围绕外貌行动、待人接物、饮食起居、读书写作、休闲娱乐、与青年们交往6类生活场景来描写和塑造鲁迅先生的,使之具体、形象、生动。
2、哪一个片段最能打动你或者你认为写的最好?联系自身或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1)、外貌行动第1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突出其“明朗”的特点;概括写鲁迅先生“走”的情态,突出其“轻捷”的特点。
(2)、待人接物第2个片段,具体写鲁迅先生对“我”和许广平的衣着批评一事,充分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既严肃批评其缺点,又不倦地给予帮助。
(3)、饮食起居第3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的饮食情况,喜欢北方饭菜,赞美萧红做的饭菜可口;鲁迅的胃不好。
第7个片段和青年交往中咖啡、可可、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家里“饼干”,“向日葵子”;第8个片段,鲁迅简易而两用的台灯;第9个片段,和青年的交往,一次外出吃福建菜,海婴说菜不新鲜,全座的人都不相信,鲁迅确信孩子的判断,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说明鲁迅先生不会轻易抹杀孩子的天性。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鲁迅作品,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1.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交往经历。
1.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新课利用PPT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鲁迅作品,如《呐喊》、《彷徨》等。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并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萧红与鲁迅先生的交往经历。
1.5.2 自主学习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理解课文大意。
1.5.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和对课文的理解。
1.5.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1.5.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第二章:分析课文内容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细节,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细节,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4 教学准备PPT课件。
2.5 教学过程2.5.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5.2 自主学习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注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5.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怀念之情的体会。
2.5.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5.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第三章:品味课文语言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语言特点,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八年级语文上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详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详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萧红及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掌握重点字词。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和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情感。
3. 分析本文的写作特色,学习通过生活细节展现人物的方法。
4. 感悟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 分析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2. 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情感。
3. 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二)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一些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的语句。
三、教学方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名言,引导学生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2)教师导入: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他的作品和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从另一个角度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点滴和人格魅力。
2. 作者简介萧红,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 之一。
代表作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点评。
(4)整体感知:①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本文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琐事,展现了鲁迅先生的真实、可亲、可敬的形象。
②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怎样的情感?明确: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爱戴和怀念之情。
4. 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分析鲁迅先生的形象。
①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明确:鲁迅先生是一个勤奋的人。
如他夜里工作,白天休息,常常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一直陪到夜里十二点。
鲁迅先生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
如他对年轻人很关心,总是耐心地回答他们的问题。
鲁迅先生是一个幽默风趣的人。
如他开玩笑说自己的鼻子是碰壁碰扁的。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对中国文学的贡献。
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鲁迅先生的主要作品和成就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作品片段。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他们对鲁迅先生的了解和感受。
1.4 教学步骤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展示相关图片和作品片段。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章: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小说创作方面的贡献和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探讨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2.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简介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特点和社会意义2.3 教学方法分析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特点和社会意义。
2.4 教学步骤选择鲁迅先生的一部小说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鲁迅先生小说作品的特点和社会意义。
第三章:鲁迅先生的散文创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贡献和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探讨其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3.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简介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主题3.3 教学方法分析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主题。
3.4 教学步骤选择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特点和主题。
第四章:鲁迅先生的诗歌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在诗歌创作方面的贡献和特点。
分析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探讨其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4.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简介鲁迅先生诗歌作品的特点和主题4.3 教学方法分析鲁迅先生的诗歌作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容。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了解鲁迅作为普通人的一面,理解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习善于撷取生活琐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用质朴平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学习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通过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1、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2、学习从多角度多侧面挖掘人物内涵。
教学方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教学过程】:一、课文导入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他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
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他是一位清醒的智者;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
他一生致力于唤醒麻木不仁的国民,是当之无愧的伟人。
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再熟悉不过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鲁迅的作品。
鲁迅文学中的鲁迅形象:小时候的鲁迅——天真、烂漫、充满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赴日本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的鲁迅——觉悟、思想、爱国情怀《藤野先生》回国组织同盟会时期的鲁迅——觉醒追求、执着坚定《孔乙己》老师启发导入:从学过的这些文本中,同学们似乎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选择“伟大”这个词来形容鲁迅,他的地位如同圣人一般高大,好像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严肃的意味,让人只可远观,难以接近。
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回忆鲁迅先生》里,萧红就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的鲁迅先生。
简介萧红二、初步感知——感悟鲁迅的普通与平凡同学们课前也做了预习工作,下面同学们快速通读文本,感悟萧红塑造的鲁迅形象。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一下,在这篇回忆录中,一共叙述了鲁迅先生哪些生活细节?鲁迅的“笑”鲁迅的步伐鲁迅品评衣着鲁迅的休息鲁迅昼夜陪客人、加班鲁迅谈鬼故事海婴的问好病种时刻伴随的小画鲁迅最后的时刻<讨论>你觉得哪个片段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三、深入文本——感悟鲁迅平凡之中蕴含的不平凡老师引导:体贴、明朗的笑、幽默展现了鲁迅先生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2.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3.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法、讨论交流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板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问:这两句诗是谁写的?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学生自由说。
教师明确并顺势导入:这两句诗是鲁迅先生写的,人们把它看作是先生自己的品质的写照。
第一句是从他对待敌人的斗争精神来说的,横眉冷对,决不妥协,是一副勇猛的斗士的形象;第二句是从他爱护进步青年方面来说的,表现出一个慈祥智慧的长者的风范。
以前,提起鲁迅,很多人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
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不是他的全部。
在鲁迅显示活着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
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感受鲁迅。
2.播放精彩的导学效果。
二、新授(一)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七年级下册语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o学生能够准确读写并理解文中的重点字词。
o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梳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片段。
o学习本文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o通过默读、朗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o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含义,把握文章内容。
o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感受鲁迅先生的形象特点。
2.教学难点o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提问法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3 分钟)展示鲁迅先生的图片或相关名言,引导学生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从而引出课题。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5 分钟)1.介绍作者萧红及其与鲁迅先生的关系。
2.简要说明本文的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0 分钟)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如“明朗”“校对”“深恶痛绝”等。
(四)整体感知(12 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方面?2.指名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笑声明朗、走路轻捷、待人饮食、调侃玩笑、会见朋友、认真工作等。
(五)课堂小结(5 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熟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3 分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文章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方面?(二)精读课文,分析细节(15 分钟)1.小组讨论:文中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细节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2.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如鲁迅先生的笑声表现了他的开朗,对青年人的关爱体现了他的慈爱等。
(三)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2 分钟)1.挑选文中富有情感的语句,让学生朗读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完美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1.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出生、成长、留学、回国等。
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生平事迹。
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片段,感受其文学风格。
1.4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学生观看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生平事迹的视频资料。
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片段,分享感受和体会。
第二章:鲁迅先生的小说创作2.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
2.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现实主义、讽刺、深刻等。
鲁迅先生小说中的社会问题:封建主义、人性扭曲等。
鲁迅先生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阿Q、祥林嫂等。
2.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分析其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2.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分析其中的社会问题和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第三章:鲁迅先生的散文创作3.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分析鲁迅先生散文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3.2 教学内容鲁迅先生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真实、自然、深刻等。
鲁迅先生散文中的主题:人性、社会、自我等。
鲁迅先生散文中的情感表达:忧国忧民、追求真理等。
3.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3.4 教学活动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和理解。
教师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创作的特点和风格。
《回忆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第一课时)》教案基础过关全练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
客人一走,已经是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在工作之前,他稍微阖.一阖眼睛,rán( )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
(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
)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mǔ( )一道睡着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阖.一阖( ) rán( )起睡着.( ) 保mǔ( )(2)文中画线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3)从词性的角度看,“躺在床边上”的“在”是词。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有些人对于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与汽车撞上,就没有什么问题。
B.【新素材·网购】网络购物平台上的6.18促销活动开始,“剁手族”不顾一切....地开始了抢购。
C.画上的老者手捻胡须,目视江岸,悠然..自得。
D.草率..行事,往往会失败。
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才可能成功。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B.能否准确把握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情,是朗读好这篇课文的关键。
C.《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这篇文章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组合在一起,塑造出一个真实的、富有人情味的、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D.鲁迅先生之所以让后人铭记的原因,在于他不朽的人格,而不是无可考证的坊间情事。
能力提升全练4.(2023江苏连云港中考,19—23)文学作品阅读课,老师节选了《从文自传》里的一篇文章作为阅读材料,请完成(1)—(5)题。
(18分)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①我家中到那个新的学塾里去时,路上我可看到针铺门前永远必有一个老人戴了极大的眼镜,低下头来在那里磨针。
又可看到一个伞铺,大门敞开,做伞时十几个学徒一起工作,尽人欣赏。
(完整版)回忆鲁迅先生表格式教案
1、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的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流露出对妻子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2、萧红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一句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
3、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容对待别人,对青年人的爱体现无遗。
2、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介绍本篇作者——萧红。
二、检查预习
1.正音识字
2.字词解释
三、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1、提问: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
2、思考,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3、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
谈谈你熟悉的鲁迅
咳嗽(késou)
探讨,交流,朗读。因为这篇文章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幽默、睿智、热情、宽容等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人物刻画充满人性,使鲁迅的形象栩栩如生。
从诗中体会鲁迅先生的情感
使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感受的鲁迅先生睿智的头脑,开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等个性品质。让学生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更显伟大。
筵(yán)会
窘(jiǒng) 抽屉(ti)阖(hé) 踌躇(chóu chú) 虔(qián)诚
抹(mǒ)杀
肋(lèi)膜
紊(wěn)乱
唠叨(láodao)隔三差(chà)五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筵(yán)会】即“宴会”,指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窘(jiǒng)】①贫穷。②为难。③使为难。课文采用的是第二种解释,难堪
1、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合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者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公开课教学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公开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作者萧红的笔触,回忆了她和鲁迅先生相处的日子,展现了鲁迅先生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课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也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
但是,对于鲁迅先生这位伟大作家的生平和品质,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感受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以及他的人格魅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培养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伟大作家的敬仰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鲁迅先生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到鲁迅先生的伟大,并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2.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敬仰之情。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的朗读录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鲁迅先生生平事迹资料:为学生准备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资料,帮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一生。
3.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1课时示范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解决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作者萧红及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章的写作背景。
3.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4.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2课时课前准备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熟读文章,解决字词读音问题;搜集与萧红、鲁迅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提起鲁迅,很多人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其实,他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感受鲁迅。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文学常识(1)关于鲁迅出示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实际上,鲁迅先生是也是非常平易近人的。
鲁迅(1881—1936),20世纪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之一,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文学不过是他传播思想的武器。
鲁迅的作品对人的精神创伤与病态进行无止境的发掘,对中国人的“奴性”进行了彻底的批判,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
他残酷地鞭打着人的灵魂,也反对任何形式的忍从,他始终维护人的思想的独立性和不妥协性。
主要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部分作品简介:《在酒楼上》平庸对人的吞噬,绝望的反抗《肥皂》对意淫的伪君子的幽默讽刺《社戏》对纯正善良的人性的呼唤《纪念刘和珍君》对生命的人道主义关怀,对革命的反思《论“他妈的”》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卑劣心理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媒体或技术应用
二次修改意见
诗歌导入
简介作者和本文的写作背景
检查并巩固重点字词的音形孺子牛,
提起鲁迅,很多人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不是他的全部。鲁迅活着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让我们一起走近鲁迅,感受鲁迅。
同桌交流
老师总结归纳
PPT幻灯片展示
板书设计:
留客吃饭、先生陪客、看电影路上
回忆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吃鱼丸、先生休息
(节选)调侃玩笑、感染快乐
阅读来信、认真对待包纸、随意处理校样
尊敬爱戴怀念
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读读写写。
学情分析
在七年级的上学期,学生阅读完了《朝花夕拾》,深入阅读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鲁迅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仅停留在严肃刚直却令人望而生畏的印象上,本文的阅读会让学生对鲁迅有更全面的认知。同时本文结构散漫,多个细节描写的片段缀连,学生对这种陌生化的表达不适应,需要老师引领和指导。
经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简单的“圈点批注”读书法,能够尝试自主疏通文章大意,初步感知文章语言,为本课使用“圈点批注”品析语言和表达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鉴赏、筵(yán)会、窘(jiǒng)、旷代、听子、踌(chóu)躇(chú)、抹(mǒ)杀、紊(wěn)乱。
读完本文,从整体阅读的思路出发,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详略如何安排的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通过对鲁迅先生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的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课题:3《回忆鲁迅先生》(节选)第一课时
学科:语文
执教教师:
执教班级: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了解“杰出人物”,感受他们的非凡气质和风采,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本单元要求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还要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回忆鲁迅先生》是本单元的一篇细腻生动、深情动人的记人散文。作者以娓娓道来、清新淡雅且饱含感恩与崇敬的深情笔调,展现了鲁迅先生平凡日子中那些真实、细微的“寻常小事”,还原出一个血肉丰满、立体灵动的鲁迅形象。
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萧红的主要成就在小说方面。但她在散文的创作上也有十分突出的成就。以细腻的笔触,把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深切感受清新、明朗、自然、直率、坦白地吐露出来,有着浓厚的抒情色彩。在本文中,由于作者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崇敬缅怀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显得真实感人。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通过“圈点批注”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难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生课前查阅回答
师补充
分小组讨论
按自然空行,共有十八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穿衣裳的评论(详写);不游公园;看电影的路上;纸烟;休息;工作时间(详写);踢鬼、谈鬼(详写);吃鱼丸(详写);病中(详写);海婴的夸耀;明朝会(详写);病好起来了(详写);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他“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