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述《石头记》微刻艺术的审美研究

合集下载

彭吉象 名词解释

彭吉象 名词解释

《艺术学概论》名词解释(彭吉象)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尼采。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4、模仿说起源于“模仿”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5、游戏说起源于“游戏”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

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6、表现说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7、巫术说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8、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

9、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彭祖述大师的新奉献——收集整理松花石样板石已具规模 即将亮相

彭祖述大师的新奉献——收集整理松花石样板石已具规模 即将亮相

26彭祖述在介绍自己的微刻作品27彭祖述大师的新奉献——收集整理松花石样板石已具规模 即将亮相吉林省第一位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退休后以十年苦功创作了微刻《石头记》,震撼中外。

彭老将这部作品献给了国家,长春市政府在世界雕塑公园建立彭祖述艺术馆专门陈列。

随即,彭老宝刀未歇,又用十年时间创作了融挖掘皇家传统与现代艺术创新于一体的松花石砚系列,从中精选百方不同类别、风格各异的代表性作品,由长春市政府、净月开发区公助,单独建立松花石砚艺术馆,筹建工作已进入后期。

布展工作完成后,松花石砚系列作品即与公众见面。

主要产于长白山区的松花石,自清朝康熙皇帝钦定为制砚宝石以来,400年间,虽有人开采,但无人出面进行全面收集,系统整理,深入研究,形成标准,没有样板石系统供人参照利用。

彭老在近十年收集松花石料、制作松花石砚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到松花石矿藏形成龙形,分布于长白山区,我省的安图一带为龙头,白山市江源与通化大安、柳河为龙身,辽宁本溪为龙尾。

石材质量以吉林省内最优。

在收集松花石砚材料的十几年间,彭老积累了百余种丰富多彩的松花石。

2016年初,又求得在通化、白山等地的学生、同道好友帮助,又收集了200多块松花石样品。

年中,彭老邀请对松花石、松花石砚颇有研究的刘祖林先生领头,与张涤新先生、房功理先生以及彭老的学生郑喜砚、张世林、彭沛、李兆生、李俊鹏等省工艺美术大师,共同鉴别、整理、研究,在几百块石材中挑选出180块,分为六个系列,形成了松花石材样品系列。

近期,由彭老儿子、省工艺美术大师彭沛率精细工匠对180块松花石进行切割、打磨、修光、装饰,成为可供观赏研究的松花石样板石。

彭老整理完毕的松花石有六个系列,即彩料、紫色、绿色、黄色、黑色、白色六个系列。

除白色外,其他几个系列又细分为三个以上品种,如紫色系列分为纯紫、紫花、紫色星点、紫袍玉带四个品种;绿色系列分为纯绿、绿刷丝纹、绿花纹、云纹、水纹五个品种;黄色系列为纯黄、黄花、金包玉、黄条纹等品种。

让《石头记》借石还魂的民间奇人

让《石头记》借石还魂的民间奇人

让《石头记》借石还“魂’’的民问奇人文图/薛立永经常来到姐姐工作的石刻厂,虚心地向师傅们学习石刻手艺。

为了尽快在艺术上有所长进,他利用一切休闲时间,认真钻研石刻技艺,每个晚上都刻200多个字。

有一次,他和同事出差到北京,别人都是急着逛商场、购物,他却盯着街头的老字号牌匾迈不动步,因为他在琢磨牌匾上的字体。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断努力,彭祖述的微刻技艺有了极大的飞跃。

彭祖述第三次读《红楼梦》是世界文学殿堂里历尽艰辛,采石圆梦《红楼梦》是在1992年退休后,结的著名宏篇巨善。

传说这彩奇二}宣原今年74岁的彭祖述退休前任合自己大半生的经历,这次他对书在豺在:大勇乱[历稽蘑青埂耀百的一长春市文联副主席。

在他小的时的内容多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这块石兴上。

这石兴是女媚补天厅寸遗候,母亲是一位远近闻名的剪纸和次的阅读本为打发时光,可在阅读百的一块顽石,经一僧一道的点化手工编织能手。

受其影响,彭祖述过程中,他突然灵机一动,萌生了而幻^人世,历尽糟桑而复妇。

后中学时就对文学艺术产生了浓厚的一个大胆的念头——既然“红楼有空空道人偶经此地,见石.上“字兴趣。

有时还在市级刊物上发表一梦》源于石上,何不将其还于石头翅眵予明,编述历历”,便抄录F来,些小说和诗歌作品。

16岁那年,彭呢?何况自己有着深厚的石刻功葩之得以问世。

又经营雪芹微阅祖述读到了《红楼梦*。

当时他的体底,又与《红楼梦》有着不解的情十载,增嬲Ⅳ.五次,纂成目录,分出会是似懂非懂,不过他觉得这是一缘,要是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可章回”,撰成今日之《石兴记》,即本内涵丰富的大百科全书,内容涉谓晚年生活的一大壮举。

那天晚《红楼梦》。

既然《红楼梦》的故事及了茶道、医药、烹饪、诗词等等,上,彭祖述为自己的这个独特想法是从石兴上来的,要是再把它亥矿回引起了他很大的兴趣。

彭祖述第二激动得夜不能寐、辗转反侧……蓟石头上,此举岂不隽酣有意蟛和特次读《红楼梦》是在“文革”期间,说干就干,彭祖述开始琢磨趱?蒙住长春市曹蟛扭述老^用70当时他在长春日报社工作,被批斗选石。

长春雕塑公园范文

长春雕塑公园范文

长春雕塑公园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建设于2001年,2003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是一座以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融为特色、以“友谊•和平•春天”为主题、以东西方文化艺术相融合为理念的大型现代雕塑艺术主题公园。

园内的著名作品有程允贤老先生创作的《铁马金戈》、陈云岗的《大江东去》、德国雕塑家迈希亚斯的《平安》、非洲马孔德木雕作品等。

园内还拥有由来自世界110多个不同国家的270多位雕塑家创造的320多件涵盖当今世界多样艺术风格,融合各种艺术流派的精美雕塑作品,这些作品将结合自然的山水特点,永久陈列在公园中供世人欣赏。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是什么地方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坐落于长春市区南部。

总占地面积92公顷,是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相融的一座现代城市雕塑公园。

其间的世界东西方文化,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及艺术,充分体现它的永恒主题“友谊•和平•春天”。

长春雕塑公园集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的数百位雕塑精英之作品于一园。

目前,已拥有109个国家、 270位雕塑家的315件雕塑作品。

有反映玛雅文化、爱斯基摩人文化、毛利人文化的代表作,也有标志印欧文化、非洲文化、拉美文化、东方文化的精品,充分体现国家、民族、地域的特点,内容丰富,风格迥异,堪称世界雕塑花园。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主要景点在长春雕塑公园共举行了两届国际雕塑大会、九届国际雕塑展和30多次雕塑作品巡回展。

特别是2008年,花费百万元,才使法国雕塑大师罗丹的《思想者》落户,提升了长春这一主题公园的知名度。

罗丹当年雕塑的这件作品只有70多厘米高,后来法国人将其放大三倍,制成模子限量浇铸,所以人们公认,原模浇铸的作品就是真品。

世界上仅有几十件原模浇铸的作品,长春这件就是中国唯一的一件原件作品。

进入公园大门,游人第一眼就可以看见这件雕塑的真容。

这件雕塑作品是长春市花了近三年时间,做了大量工作从法国罗丹博物馆引进,投入大约100万元。

《思想者》雕塑将放置在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中轴线上,经过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正门的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件艺术瑰宝。

文彭晚年书法篆刻活动及两京行迹考述-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

文彭晚年书法篆刻活动及两京行迹考述-国立台湾艺术大学书画艺术学系

文彭晚年書法篆刻活動及兩京行跡考述A study on the calligraphy of wenpeng and his activitiesin Beijing and Nanjing in his later years劉東芹Liu Dong-Qin南京藝術學院書法碩士研究生摘要本文以史料為依託,力圖鉤勒文彭晚年書法篆刻活動及仕宦南、北二京期間的交遊之大概,並藉以窺及其交遊對文彭書法篆刻藝術發展的影響,以期能全面深入瞭解文彭其人其事。

【關鍵詞】文彭、南北兩京、宦遊431書畫藝術學刊 第三期一、前言印人生平及交遊等資料的匱乏常常是明代篆刻史研究難以深入的重要原因之一,比之書法史與其他相關藝術史的研究來說,篆刻史的研究可以說最為薄弱。

如像何震、朱簡這樣在篆刻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人物,除了為數不多的印章作品1和少量理論著作外,他們的具體生卒年都難下定論2,欲瞭解他們的出生、求學、從藝、交遊等基本資料更是無從著手。

由此,周亮工的《印人傳》幾乎成了研究這批早期印人的第一手資料,但周亮工的生活年代畢竟後於上述諸人,許多材料可謂二手,在研究早期印人時,還需加以甄別,如對有關文彭在南京發現燈光凍石的記載,《印人傳》難免凸現矛盾之處3,周亮工云:余聞國博在南監時,肩一小輿過西虹橋。

見一蹇衛駝兩筐石,老髯複肩兩筐隨其後,與市肆互詬。

公詢之,曰:此家允我買石,石從江上來,蹇衛與負者須少力資,乃固勿與,遂驚公。

公睨視久之,曰:勿爭,我與爾值且倍力資。

公遂得四筐石。

解之即今所謂燈光也,下者亦近所稱老坑。

時谼中為南司馬,過公,見石累累,心喜之……谼中乃索其石滿百去。

4材料中所云“谼中"指汪道昆,兵部侍郎古代雅稱“少司馬",此事應為汪道昆任南京兵部侍郎之時。

據徐朔方《汪道昆年譜》載,隆慶六年五月間,汪道昆由湖北巡撫調任至南京5,升兵部右侍郎。

康熙間《江南通志》亦云:汪道昆,字伯玉,歙人,……神宗立,召爲兵部侍郎。

"6考隆慶六年六月神宗即位,次年方改號萬曆。

彭吉象_艺术学概论笔记

彭吉象_艺术学概论笔记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复习笔记—————————————————————————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客观精神说: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是真实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影子的影子,摹本的摹本,和真实隔着三层。

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将艺术的本质归结为理念/绝对精神。

包含深刻的辩证法,理念是内容,感性显现是表现形式,二者是统一的。

中国“文以载道说”南北朝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自然之道和生人之道的统一,是文的本源。

朱熹,“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即“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

主观精神说: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尼采:将其推向极端。

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

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等等,它们成为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

醉和梦是审美的两种基本状态。

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都根植于人的深层本能,前者用美的面纱遮盖人生的悲剧面目,使人沉湎梦幻;后者是痛苦和狂喜交织的癫狂状态,使人在极度的情欲放纵中揭开人生悲剧的面目。

南北朝时代文学日益繁荣,文学艺术抒情言志的特点得到重视。

有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

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的艺术本质特征。

《石头记》的价值——《红楼梦》研究新进展

《石头记》的价值——《红楼梦》研究新进展

《石头记》的价值——《红楼梦》研究新进展余运彪(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70)摘要:重新评估《石头记》的价值;作者李鼐生卒年的推论;有关《石头记》的成书情况;今后研究方向以及着眼点。

关键词:价值李鼐生卒年方向《石头记》是一部深刻影响中国近现代史的小说;而且由于其对于人性的深刻认识和对于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及阐释,则其必将还会对未来的中国,乃至世界,发挥更加深远的影响,以及更加长远的历史作用。

也正因为如此,则对于《石头记》的研究,其意义重大,而且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一、《石头记》的价值自《石头记》成书面世近二百多年以来。

其价值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实用价值;其次是历史价值;然后是艺术价值。

毛泽东曾言:在十八世纪,中国对于世界的唯一贡献是产生了《红楼梦》。

1.《石头记》的实用价值《石头记》中的“写实”超越了时空。

不仅今人,而且毫无疑问地确信,后世千秋万代人.都依然可以从这部宏伟巨著中汲取丰富的营养。

譬如《红楼梦索隐》、《石头记索隐》曾经轰动一时,即便是有关这部小说的各种“流言蜚语”,也都可以令人再次捧读“原著”而有所收获与裨益。

其对于人性的深刻揭示.涉及人类社会层面之广、之深,足以让人在“年老色衰”之时,再次温读后,发出由衷的感叹:吾平生独嗜此书矣!《石头记》的实用价值“妙不可言”,非千万字不可尽也。

2.《石头记》的历史价值《石头记》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以及书中对于清朝皇家历史的“曲射”。

《石头记》“忽出”乾隆中,开始主要“流行”于文人士大夫以及统治阶层中间.此后对于中国世俗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是《红楼梦》。

若两者不加以区分,则估量其历史价值将会发生天远地隔的“误差”。

且据今所掌握的史料可知:在手抄本的《石头记》“流行”一二十年之后,《红楼梦》方大行其道。

但无论是《石头记》,还是《红楼梦》,对于中国近现代绝大多数历史人物而言,其潜影默化的巨大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画廊推荐】画家彭石:文衣霓裳花鸟期

【画廊推荐】画家彭石:文衣霓裳花鸟期

【画廊推荐】画家彭石:文衣霓裳花鸟期展开全文彭石自由艺术家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庆大学文学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画艺委会委员现为重庆梦斋艺术创作中心常务副院长重庆红岩画院常务副院长多次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举办个人画展,作品被国内外众多美术馆、艺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文衣霓裳花鸟期——彭石《深衣系列》赏鉴不久前见微信上彭石发一作品图片很是迥然,以前他不这样画。

放大细读后感觉很有意思,据画面即兴几句曰:大袖宽衣一展平,国色天香尽乾坤。

无端不言花事好,迷离静观清气生。

(最初“迷离”二字为“留白”,改为“觅倪”二字,以为“无端”“觅倪”、端倪相应。

终觉造词痕迹重,文中改用“迷离“二字,通俗易懂又切画面”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此注。

)以为他异想天开就这一件,没想到是一个系列。

又发我十幅,看似一样又不尽相同,是借一种样式发诸多感慨、抒不同情怀。

画面上,勿论交领右衽、正襟舒袖、直背肃立,除一幅外,均以线勾出深衣端正轮廓,再在直白的特定样式中植入花鸟,构思构图单纯简洁却极其巧妙。

样式上四尺横幅,两个正方,大的对称构架中一袭深衣,“垂衣裳而天下治”,一衣统率画面,一目了然,雍容大方;内容上花鸟纷呈,各司其位,传统笔墨点厾勾勒虚实晕染,“云想衣裳花想容”,或明丽或幽隐,几多韵致,各具娇憨。

《服章之美谓之华系列之二》68×136cm衣者、依也,身之所依、心之所依。

衣食住行,着衣在前,始往其它。

衣冠禽兽、由礼仪而生廉耻;霓裳羽衣、藉自然而说文化。

彭石聪慧,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认认真真将古代深衣植入他的作品,战战兢兢把传统花鸟融入其中。

一袭袭深衣,端端正正从从容容,怀种种情愫领笔墨书香步出深闺,浑身古意又透出时尚。

中国文化,古诗词是精髓之一。

而古诗词中,以衣代人的句子良多:“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珍重彩衣归正好,莫将闲事系升沈“、“且脱衣沽酒,终南山欲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织造作为文法——借喻《石头记》小说经纬

织造作为文法——借喻《石头记》小说经纬

一、本体“劳作”对人的思想观念改变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其影响往往通过劳作工具来形成;而艺术创造同样也是一种“劳作”。

因此,若要更好地理解古代丰富的人文遗产,就要尽可能地将其与相应的物质和技术考古相结合。

其中,织造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除了政治经济学上的意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和思维方式。

而我们能有《石头记》作为窥探这一领域的窗口,其意义更是多方面的。

服饰和织造品在古代社会长期以来都是阶级划分的象征,古人对于面料的使用有着严格规定;历来留下的古籍也大多是介绍其外观与相应的社会制度,而很少有对制作过程的介绍。

因此可以想象,过去想要了解一些不对民间开放的面料是极为困难的。

明代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作者虽然已经对养蚕、缫丝、面料种类和染色技法都做了全面介绍,但对于真正复杂的御用织造品,依然无法窥其奥妙。

宋应星在《龙袍》一节中写道:“凡上贡龙袍,我朝局在苏、杭。

其花楼高一丈五尺,能手两人扳提花本,织来数寸即换龙形……工器原无殊异,但人工慎重与资本皆数十倍……其中节目微细,不可得而详考云。

”织造作为文法—借喻《石头记》小说经纬伊 闻《天工开物》中的提花织机中间竖立部分是其关键枢纽,称为“花楼”44然而,在《石头记》中反复出现多次的“缂丝”(有些版本写为“刻丝”),正是用来制作龙袍的特殊工艺。

作为历代的御用丝织品,缂丝在东汉时已经出现,到宋元时期进入艺术收藏,被称为“织中圣品”。

与缂丝同样属于御用织造的还有南京云锦,它需要的织机规模之大、工序之复杂、人力之多、耗时之久,至今仍是纺织界的世界之最。

宋应星没能详考的这类织物,却在《石头记》中如家常便饭一样出现,还能随手送人,如第五十一回:“凤姐命平儿将昨日那件石青缂丝八团天马皮褂子拿出来,给了袭人。

”据此,后人常常认为作者写衣服只是为了显示贾府的泼天富贵,这固然也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为了小心回避描写当朝,书里的许多服饰是基于作者对织造物的熟悉而进行的象征化设计,有些甚至是男女错位的,是一种抽象写实,因此考察他的设计用意就与把握小说内涵有着深切的关系。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引言眉批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引言眉批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引言眉批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清代文学家高鹗对《红楼梦》的一部
评点作品,也被称为《红楼梦脂砚斋评批》。

在这部作品中,高鹗
对《红楼梦》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评述,对小说中的人物、情节、
文学手法等方面进行了批评和解读。

在引言部分,高鹗首先对《红楼梦》的作者进行了评价,认为
曹雪芹是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贵
遗产。

他还对小说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阐述,认为《红楼梦》是一
部揭示社会现实、塑造人物形象、展现人性的伟大作品,具有深刻
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在眉批部分,高鹗对《红楼梦》的每一回进行了逐回批评,对
小说中的情节、人物、语言、意象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述。

他不仅从文学角度对小说进行了评价,还从历史、社会、人性等多
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对小说中的细节进行了精准的点评,展现了他
对《红楼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总的来说,高鹗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是一部具有重要文学
和研究价值的作品,它为我们深入理解《红楼梦》提供了重要的参
考和启示。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红楼梦》的内涵和价值,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更深入的认识。

咬文嚼字PPT94

咬文嚼字PPT94

拓展演练: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实例,品读 语言,体会在炼字、用字上的妙处。
月光静静地(滴、洒、流、泻) 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朱自清《荷塘月色》
“泻”字写出了月光的清幽、明 净,又与“流水”配合,加强了流 动感。同时,衬托出作者希望借眼 前之景摆脱内心苦闷的思想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文 字



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推”和“敲”的故事


联想意义
联直正 想接反
套版反应
意意举 义义例
郭老改字 引
(正)李广射虎 阅

要文
读 (正)贾岛吟诗


苏轼写诗(正) 写 要作
套板反应(反)

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句式不同 情感不同








思想感情




不 同
不 同
善用字的联想意义
⑤对“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让我们明白:动辄“掉书袋”“拾 人牙慧”并不表示学问,反而可能 是思想贫乏、文学水平低的反映。
⑥┄┄
小结:
作者提倡阅读和写作要“咬文嚼 字”,实质上是说,语言文字与思 想感情有密切关系;文字的优劣要 从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现的意 境上去辨别;文字的运用,要从思 想感情的透彻、凝练、创新入手。
咬文嚼字的目的是什么?
达到艺术的完美
讨论:
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 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 道理”。
①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 说明了哪些“道理”?
②每一个实例各从什么角度 说明这些“道理”?

方寸之地 气象万千

方寸之地 气象万千

方寸之地气象万千作者:潘立钢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1年第04期我1996年写的《集印琐谈》(附后),《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用后,有幸被多家报刊转载。

2004年就“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成为“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新闻改写后,《美术报》和《名家》杂志等报刊相继发表。

拙稿中讲了一个史实:“元末王冕以花乳石刻印,使印章除了作为权力象征和凭信工具外,还为篆刻艺术的形成带来了生机。

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文彭则为文人和艺术家用刀刻印开辟了新的天地,从此,印章有了更为广泛的作用,书画用印便是其中一项。

”篆刻艺术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凝聚了极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精神。

而篆刻也因之涌现出百花齐放、各逞其雄的艺术流派。

不应忽视的是,安徽为篆刻艺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功居马首,作出了重要贡献。

篆刻艺术流派始祖当推文彭、何震,他们以秦章汉印为宗,初创了“皖派”,亦称“文何派”“徽派”。

紧随其后逐渐形成各种流派:先是歙县人程邃创出“歙派”;杭州的丁敬远承何震、近接程邃创出“浙派”;随后安徽黟县人黄士陵初法丁敬,继学邓石如,后移居广州创出“粤派”;皖派主干人物汪关也是歙县人,后移居娄东(今江苏太仓)形成了“娄东派”;江苏“扬州派”的创始人中也有汪关;歙县人苏宣创立“泗水派”;福建“闽派”“莆田派”系皖人邓石如所创……由此可看出明清篆刻艺术流派都直接或间接与皖派有着密切的缘承关系。

特别是被书篆界誉为“国朝第一”“清代第一人”的皖人邓石如,其“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学风深深影响着清、近代篆刻名家高手,也同样深深影响着现代印坛各派。

笔者1990年前后约三年业余收藏书画家印谱时,基本是沿着上述历史轨迹展开的。

二十一世纪面世的集印选长卷,就是从上世纪所收藏的二百多人印谱中遴选出九十余件,印主来自十九、二十两个世纪,分布遍及大江南北近二十个省市,其中因书画篆刻艺术造诣颇深、影响较大而被各省省长聘为文史馆员的近二分之一。

彭祖述和他的微刻艺术

彭祖述和他的微刻艺术

彭祖述和他的微刻艺术
梁琴
【期刊名称】《华人时刊》
【年(卷),期】2001(000)012
【摘要】《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名著中最为精彩的一部,据传原作刻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石头上。

后空空道人偶经此地,见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便抄录下来,使之得以问世。

经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篡成目录,分出章回”,撰成《石头记》,即《红楼梦》。

今天,微刻艺术家彭祖述先生将《红楼梦》故事又镌刻于宝石之上,使流传几百年的神话变成了现实。

【总页数】2页(P56-57)
【作者】梁琴
【作者单位】《学问》杂志社;执行副总编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25.7
【相关文献】
1.重现手工艺术的价值樊星涛:微刻神刀藏乾坤 [J], 乐坚;周兆麒;朱承宏;徐永琳;
2.微中见宏幽中见明——记“微刻”艺术家王修筑 [J], 刘连喜;孟飞
3.贾氏微刻艺术细致入微巧夺天工 [J],
4.刘孟伉先生的微刻艺术 [J], 谢季均
5.丁小路石章微刻艺术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戚蓼生《石头记序》新译,兼论戚序对解读《红楼梦》的意义

戚蓼生《石头记序》新译,兼论戚序对解读《红楼梦》的意义

戚蓼生《石头记序》新译,兼论戚序对解读《红楼梦》的意义作者:至真斋主戚蓼生:生于1741年,逝于1792年。

字念功,号晓堂、晓塘。

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进士。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任户部主事。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出任四川乡试考官。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出任河南乡试考官。

乾隆四十二年之后才开始出任地方官,以户部郎中资格出任云南学政。

在云南学政任上不久因丁父忧而离职。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守制三年后,戚蓼生起复。

两年后升任江西南康知府,未到任,旋即又改任福i建盐法道。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为福建按察使。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冬他因劳累而逝于官邸。

著有《竺湖春墅诗钞》五卷,已失传。

据周绍濂《德清县续志·人物志》载,戚蓼生“为人倜傥,不修威仪,使酒好狎侮人”。

戚蓼生之名中的“蓼”有两个读音:liǎo和lù,我们现在很多人把戚蓼生的“蓼”读成“liǎo”。

把“蓼”读成“liǎo”时有如下意思:1、水蓼。

别名:辣蓼、蔷、虞蓼、蔷蓼、蔷虞、泽蓼、辛菜、蓼芽菜等。

草本植物,生浅水中。

全草入药,味辛辣。

(唐)罗隐《姑苏城南湖陪曹使君游》诗:“水蓼花红稻穗黄,使君兰棹汎迴塘。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水蓼》(集解)引苏恭曰:“水蓼生下湿水旁。

叶似马蓼,大於家蓼。

”因为水蓼味辛辣,后来便有引申义,比喻辛苦。

例如,《颜氏家训·序致》:“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意思是:“我长到九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遭遇艰辛,家道中衰,人丁冷落。

”2、春秋古国名,在今河南省唐河县西南。

3、古县名,南朝梁置,在今河南省固始县。

把“蓼”读成“lù”时只有一个意思:长(cháng)大的样子。

《诗经·小雅·蓼萧》:“蓼彼萧斯,零露湑兮。

既见君子,我心写兮。

明篆刻家文彭与何震篆刻欣赏

明篆刻家文彭与何震篆刻欣赏

明篆刻家文彭与何震篆刻欣赏介绍篆刻的知识和技巧,提供作品鉴赏!关注本账号后,可进入篆刻论坛!和众多爱好篆刻的朋友,互动交流!明清时代,是我国印学发展的成熟时期。

我们曾在第一章里提到,明代襄刻家、书画家文彭在流派印章史上具有开山担'的地位。

文彭的軸起,标志着襄刻流派的兴起。

当我们讲到明清襄刻流派时,首先要对文彭和与他有师友关系的何震的襄刻特点有个清楚的认识。

文彭(1498年一1573年),字寿承,号三桥,江苏苏州人。

他饱读诗书,精研文字学,朝廷考试得明经第一,后来做南京国子监博士,人称'文国博'。

文彭的襄刻追求汉印的质朴,雅正秀润,风格道劲,他矫正了以往那种纤弱好奇、有乘襄法、气格低劣的恶习,故而孙光祖在《古今印制》中言:'文博士得汉人元入神髓,典雅古朴,去华丽而务静穆,去哨厉而务浑融,去谨务而务闲逸;俗目愈远,古道愈深,有明百家无出其右,吴兴以后一人而已,真逸品也。

'文彭的案刻作品,传世真品极少。

何震( ?一 1604年前后),字主臣、长卿,号雪渔,安徽新安(今江西婆源)人。

何震常去南京与文彭研究印学文字,与文彭并称'文何'。

受文彭、何震两人的影响而形成的流派,世称文何派。

何震襄刻初学文彭,后力攻汉印,他是一位敢于创新而又具有一定印学理论的襄刻家,曾大胆提出'六书不精遼入神,而能驱刀如笔,我不信也'之见解,强调要从书法性的加强上提高印章的艺术性,并S身体力行,矫正明代前期的平庸陋俗。

何震的作品,取径秦、汉,吸取秦、汉印特别是汉祷印的长处,襄法简洁,章法平正,采用切刀法刻印,刀痕显露,痛快生辣中有苍劲之气,向以'猛利'著称。

他的作品已经不是秦汉和文彭襄法所能羁廣住的了,李流芳说他'各体无所不化,'能标韵于刀笔之外,称卓然矣',这一评价是并不夸大的。

何震一派的印人主要是梁裹、胡正言、程原、程朴、吴迴、吳良止、金光先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彭祖述《石头记》微刻艺术的审美研究摘要彭祖述的《石头记》微雕,融书法、篆刻、绘画、雕刻、装饰为一炉,以全新的综合效果展示于世人。

他在选择故事情节、精彩段落时,能准确概括地把原著精神用微雕刻画出来,在选石上充分利用石质的天然纹理,把石头的壮美揉进人物的情境中,把人物的情感变化,通过优美、细腻、圆润的娴熟雕技,恰到好处表现出故事中人物的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的阴柔之美。

这套微雕作品是对《石头记》这一伟大著作的弘扬,并展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关键词:微刻作品寓情深邃内涵丰富选材优良独辟蹊径中图分类号:j529 文献标识码:a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彭祖述的《石头记》微刻作品,寓情深邃,内涵丰富,选材优良,独辟蹊径,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艺术佳品。

微雕艺术家彭祖述将戚廖生序本《石头记》80回微刻全文,并用82块各具特色的名石,60余万字全部微刻在精美绝伦的彩石上。

曾被著名红楼梦学家周汝昌评价:“其字如蝇头,其笔若蛛丝,琳琅璀璨,叹为观止”。

彭祖述的《石头记》微刻将书法、篆刻、雕塑等艺术融会于一部“石书”中,他的微刻作品由材、质、技、匠,上升到情、趣、韵、神的境界。

其作品表现出古典名著的文化精神,为我国工艺美术史上增添了一页宏伟诗篇。

中国微雕的历史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有出现。

篆刻边款艺术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

后来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

进入新时代,随着科技发展,精密细微的微雕刀具不断创新,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加之一些可用作微观雕刻的新材料的产生和发现,使微观雕刻新门类不断发展。

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

用石头雕刻《石头记》符合了一段典故:《石头记》中借用“女娲炼石补天”开场,把《石头记》故事扎根在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泥土之中。

故事的前面,有一段类似楔子的文字。

故事中说,当初女娲炼石补天,炼了“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在补天时“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

贾宝玉的前身就是女娲补天剩下未用的石头。

这是一段很有寓意的文字。

以女娲炼石、遗石,幻化入世后演绎出贾宝玉这一“通灵宝玉”的典型形象。

一彭祖述微雕艺术设计与选石的特色彭祖述把情结寄托在石头之上,他用十年的心血创造出了《石头记》的微雕巨作。

其实石头就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载体。

在石头身上寄予了古代文人无尽的雅兴和理想。

以宋代而言,苏东坡画石、颂石,米芾恋石、拜石,连皇帝艺术家宋徽宗赵佶更有石狂、石癖之称,他对画石题诗题跋,极尽颂扬之情。

恋石情节与《石头记》开篇选用“女娲炼石补天”灵犀相通。

彭祖述说:“在微刻《石头记》诸多环节中,哪一部分最费心力、最辛苦艰难?一是设计,二为选石”。

82块石料选取全国名石,有质地坚实红艳绚丽无比的鸡血石,有纹理洁净、温润剔透、高雅宜人的封门青石,有细嫩滑腻、光彩夺目的芙蓉石,还有可与田黄相媲美的巴林福黄石。

其余多为昌化、寿山、青田等各类冻石,亦绚丽多姿,各具特色,堪称佳品。

下面本文以几件构思独特精彩、设计奇妙、选石精到、雕刻生动的代表作品加以评述。

彭祖述设计的第八回《通灵宝玉》:通灵宝玉被视为通达灵气的宝物,是贾宝玉的命根子,并与薛宝钗的金锁纠葛出“金玉之缘”。

为设计这个图稿,作者三起三伏,常痴痴迷迷,苦思冥想。

但几个春秋过去,终未遂意。

初时,想要刻一方通灵宝玉,刻一方金锁,两物交相叠起,但又感觉太直白,所以一直没能刻字。

这是一块浙江昌化田黄石,这块石呈椭圆形,近于一掌之大,整块石被一层黄皮包裹。

几次举刀不定,最后索性只将中间的皮层去掉,刻上文字,其它一概不动。

这不只因它是一块宝石,不忍去损,更主要的是可以起到“大象无形”法其自然的意味,给观者多留下遐想的余地。

这是在82块刻石中,唯一一块未加雕饰过的作品。

彭祖述在设计第三十四回《黛居潇湘》:刻画章回体小说《石头记》是个系列工程,既要有统摄全局的构想,又要善于利用每块石头的色彩形状来衬托和渲染每一回的中心思想。

这一回刻潇湘馆,作者选用了一块巴林灰冻石,石质明透细腻,杂有灰白色。

就像林黛玉的一生的灰色色调,能反映出她的环境与心态的颜色,也只能是灰色。

刻画潇湘馆,不宜繁琐,轻轻的几刀,刻出几竿瘦弱的细竹,片片飘摇的竹叶遮掩了潇湘馆的文士之气。

一轮淡月,半掩在竹林中,几缕惨淡的月光,洒在通往潇湘馆的石板路上,这似乎就是林黛玉身世、性格、命运的写照。

表现《黛玉焚书》那个凄惨的画面,远处传来宝玉与宝钗婚庆的鼓乐声,室内黛玉泪流满面焚烧诗稿,室外竹林摇动,烟雾漫漫、寒气阵阵的意境。

彭祖述在设计第五十七回《枯叶飘零》:本回近万字,是《石头记》文字较多的一回,所以作者设计画面追求简洁,只有几片枯黄的叶子飘落石上,这种意境不正是黛玉无依无靠的身世写照吗?作者精心的挑选一块上等的浙江青田封门青石,色淡偏黄,晶莹剔透宛如春天萌发的嫩叶尽显笔意。

综合上三回《石头记》中有代表性的微雕作品,可以清晰的看出彭祖述先生对原著内容、文化、精神内涵理解的极为深刻。

他抓住了“《石头记》是写情爱,以情为灵魂,描写情的升华。

并打破了大团圆的传统结局,如实描写人生悲剧,肯定人欲,置身现实,追求创新,回归宇宙大爱,走向人生的天地境界”。

所以他在选择故事情节、精彩段落时,能准确的概括出原著想要表达的精神并用微雕的手段刻画出来,在选石上充分利用石质的天然纹理,把石头的壮美揉进人物的情境中,把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通过微雕的优美、细腻、圆润的娴熟雕技,恰到好处地表现故事中人物的七情六欲、悲欢离合的阴柔之美。

万物皆有灵性,灵石亦可变人,美玉也可投胎做人。

他的微雕作品给欣赏者以妙在天然的艺术享受,这套微雕作品的面世,是对《石头记》这一伟大著作的弘扬,并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石头记》在当时主要还是一部面向上流社会,写给有文化修养又有空闲时间的贵族读者的作品。

《石头记》中的人物,多是贵族或者侍奉贵族的奴仆,大家都生活在一个与贵族为中心的环境中。

因此,人物的语言在总体上有相似之处,既注意技巧、幽默和含蓄,又注意身份、场合分寸,显示出高雅、智慧和自重的特征”。

所以,彭祖述先生选择名贵的石头雕刻《石头记》是符合《石头记》中人物身份的。

而相比《金瓶梅》写的多是具有市井无赖特征的暴发户,主要人物缺乏文化素质,也不具有高贵气质。

他们的语言是粗鲁、俗气的。

如果用名贵的石头作雕刻选材就不合适了。

二彭祖述微雕艺术审美特征彭祖述微雕的艺术审美特征:一是把其它艺术门类集中体现在微雕上。

熔书法、篆刻、绘画、雕刻、装饰为一炉,以全新的综合效果展示于世人。

二是把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石经刻字虽微,但石书作品博大。

近看如丝丝细雨,远望似茫茫雾雪。

三是把形式与内容相结合。

将微刻的书文中心提炼凸现,形成图案布刻于石上,使之图文并茂。

四是在选石上力求石质上品,具有传世价值,把作品创造价值与收藏价值相结合,把文学作品上升到艺术境界。

彭祖述微雕作品工艺娴熟,制作精致,打磨光滑,刻文细如毫发,图案十分精美令人惊叹叫绝。

作者熟练的掌握微雕的新技术将线刻、浅浮雕、圆雕、镂雕、掏雕和整体高度抛光等工艺发挥得炉火纯青。

还刻画了意蕴丰富的微雕形象,他的作品适应了观众反复观赏和深入创作意象的要求。

彭祖述的微雕作品有别于其它尝试在象牙、发丝、米粒上镌刻,这样的作品因书法、篆刻和艺术含量不足,可复制性强,而且匠气十足,这种绝活只能算是以奇取胜,更重要的是这类作品缺少艺术内涵和感染力。

彭祖述的作品吸收了中国哲学老庄审美思想“道法自然”的影响。

他的很多作品都融进了老庄的美学理念。

“老庄认为这种‘道法自然’的道家学说不是依靠知识的学习所能掌握的,而是必须通过心灵的体悟,精神的修炼,从而达到一种摆脱物欲、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这也恰是一种审美的境界与态度,从而使老庄的‘道法自然’的生态存在论同审美恰好相融合,成为一种生态存在论的审美观”。

彭祖述的微雕作品以书法为主要构成因素,书法功力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微雕的创作水平。

书法是以汉字为题材的平面造型艺术。

从彭祖述的《石头记》微雕字体中,能看出作者具有深厚的书法功力,他以汉代隶书雕刻每回章目,以行草书雕刻文字内容,书法既保留传统又有自己的变化。

在雕刻的技法上是阳刻与阴刻并用。

例如,序言之石的开篇,是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的“石头记”是行书字体,用的是阳刻。

配以整篇的浮雕大观园的建筑群,构图饱满、壮观大气,起到了开门亮相精彩的重头戏。

其余的从章回标题到文字及内容,全部是以阴刻的形式通览全篇,并以60余万字的行书为主,草书字体为辅。

从大处着眼,看整体的布局气势使之浑然一体。

从小处琢磨,通过放大镜可以清晰的看出,其点画笔法的工夫,从间架结构看字型体态的美观,从字里行间看通幅的意境效果。

每篇微雕的字与面、面与雕间处理的均匀协调。

字的章法既整幅书法雕刻作品的“布白”。

他非常讲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笔势连绵、气脉畅通、节奏分明若如“行云流水”。

彭祖述的《石头记》微雕的成功首先是得益于他的书法艺术功力。

彭祖述的《石头记》微雕的每一章回中都有篆刻,朱红精美的小篆刻,在画面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他的篆刻初学秦玺汉印,之后受吴昌硕、宁斧成、李骆公等人的影响,在印文方面,上溯钟鼎彝器,碑额等。

其特点为章法新颖,内涵丰富,个性强烈,敢于突破陈规旧律取,其精彩之法,独树一帜,硕果累累。

然而《石头记》微雕的成功,更多的也得益于他的篆刻功力。

国家博物馆曾七次想收藏这套《石头记》微雕作品,并充分说明了收藏此套作品的四点价值:(1)有独创性,艺术上独辟蹊径,有自己的东西,石刻光彩夺目,标新立异,至今还没有人创作这么宏大的微雕作品。

(2)传统与现代艺术结合点处理比较好,将传统的东西融入了现代的艺术点结合非常适当。

(3)一件艺术品贵在有内涵,有文化底蕴,所有心力都要下在刀尖上这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内心外化的展现。

做到了石外有言,石外有意。

(4)名贵的石头不雷同,可遇不可求,很难再找到同样的石质,所以不易复制,材料石头的成本越高收藏的价值就越高。

彭祖述的微刻作品《石头记》,这件珍宝最后被长春雕塑公园永久收藏。

并建立了彭祖述微雕艺术馆,这82块玉石上雕刻了《红楼梦》全书,并配有精美的插图展示,现场在高倍显微镜下目睹此奇观的人无不瞠目。

此作品将供游人长期观赏。

彭祖述微雕艺术馆的开馆,不仅圆了彭老的梦想,也凝聚了人们的良久企盼,为长春市增添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该馆将致力于彭祖述先生艺术成就的推广和传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彭祖述先生的美名与“红楼石经”将永久珍存,代代传颂。

他更为吉林省长春市留下了一部传世之作,千秋万代功德无限。

著名红楼梦学家周汝昌写诗赞彭祖述的《石头记》微刻曰:“文归石上彩云红,百万微雕复夏冬,也似十年辛苦尽,古今奇志辟鸿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